南印度热带旱生林中三种食肉动物的食性

论文名为:
Food habits of leopard,dhole and stripedhyena in a tropical dry thorn forest of southern india
为一篇2007年发表的老论文了,资源来自@飞天风神翼龙
时间精力有限,研究方法和讨论部分没有翻译,感兴趣请自行阅读。

楼主 高大牙  发布于 2017-03-21 20:30:00 +0800 CST  
简介:
豹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印度半岛的大猫,据报道,它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野生猫科动物,从热带雨林到沙漠再到温带地区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身影。在印度半岛,豹主要栖息于常绿热带雨林到开放型热带旱生林,也包括森林外的地区。
豹是通过潜行跟踪来抓捕猎物,猎杀行动多在晚上进行。豹的猎物随着地区的不同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在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豹主要猎杀中型猎物如黑斑羚,尽管这里有其它多种小型动物也占据其食谱的一部分。在象牙海岸的Tai国家公园,豹的猎物包括30多种动物。在肯尼亚查沃地区,以捕猎小型猎物为主。在卡拉哈里沙漠,豹不是像大耳狐、胡狼、麝猫、野兔、小羚羊和豪猪。在坦桑尼亚塞隆盖蒂,150份猎杀样本中包含了30种动物。在斯里兰卡,豹主要捕食印度花鹿和野猪,也捕食水鹿、叶猴、黑背兔、印度豪猪和家养水牛。在印度,根据一些科学家研究过豹的食谱,其主要猎物为花鹿、水鹿、麂、斑羚和家畜。根据另几位学者的研究,在SanjayGandhi国家公园,家犬、家养水牛和啮齿动物是豹的主食。在TamilNadu的MuadanThurai高原,豹的主要猎物是花鹿、水鹿、黑背兔和家畜。在Bandipur,66%的猎杀对象是花鹿。在Gir,根据粪样研究,花鹿和叶猴所占比重达40%。在印度南部的Nagarhole,花鹿是豹的主要猎物。
在豹的领域内还共存着其它大型食肉动物,在亚洲,豹与虎和豺分项栖息地。在中非扎伊尔,豹与金猫共存并猎食不同的猎物。在南印度Nagarhole,虎、豹、豺选择不同体型、年龄段及性别的猎物,这使得三种捕食者得以共存。
本文重点研究花豹在受打扰及未受打扰的栖息地中的食性,与豺和缟鬣狗的食物重叠情况,评估栖息地的质量、野生猎物的丰度及距离较近和较远地区的村落种豹对家畜的影响所带来的对人类的压力,利用研究结论来建议减少人兽冲突的措施。

楼主 高大牙  发布于 2017-03-21 20:30:00 +0800 CST  
研究区域
本次研究在Sigur森林保护区和Thalamalai森林保护区的一部分进行,Sigur高原与这一地地区在西部接壤,研究区为高止山脉东西部的走廊。中心地带的Moyar河与kukkalthorai Halla河四季都不会断流。降水主要来自于每年九月到11月间北东向的季风。然而每年的降雨量很低(400毫米)。海拔约350米,植被属于热带旱生林类型, Mangalapatti Bhawanisagar和邻近中的Moyar河床区域的优势种为牧豆树(prosopis juliflora)。
研究区域内的大型动物群落有:亚洲象、亚洲野牛、水鹿、花鹿、印度黑羚、四角羚羊、帽猴、叶猴、印度野猪、印度豪猪。捕食者包括豹、虎、亚洲野狗、缟鬣狗和胡狼。其它动物还包括黑背兔、狸猫、丛林猫、印度孔雀、灰原鸡、泽鳄、印度星龟、印度黑龟、Leith软壳龟和巨蜥。
大部分家畜在邻近村落附近活动,家畜与食肉动物的猎物竞争食物并传染多种疾病。

楼主 高大牙  发布于 2017-03-21 20:31:00 +0800 CST  
结论
两研究地区人为干扰的程度
strychnos potatorum,canthium parviflorum和capparis zeylanica是高干扰区和低干扰区共有的植物种类,但其在高干扰区的密度较低(348.44/haVS 398.22/ha)。在高干扰区,有9种植物存在削减的现象,而低干扰区则仅有2种。strychnos potatorum在两类地区均受破坏最重,所有的树种在高干扰区均受到了破坏。其中高干扰区的破坏达到了151.50/ha(占43.48%),低干扰区的破坏也达到76.16/ha(占19.13%)。
粪样分析
豹:74份粪样用于分析,其中45份来自高干扰区,29份来自低干扰区。花鹿在两类地区都成为最常见的猎物,在高干扰区达到35.3%(粪样分析中的出现比例),在低干扰区达55.9%。家畜在高干扰区(33.3%)所占的比例远高于低干扰区(14.7)。水鹿是另一种常见的猎物。印度黑羚仅在采自低干扰区的粪样中发现。野猪和印度豪猪仅出现在高干扰区的食谱中。豹在两类地区均不是黑背兔和叶猴。
豹粪样中各种动物的出现百分率列于表1中,在低干扰区,野生猎物构成了豹食谱的主要部分(88.4%),而在高干扰区家畜则成为豹食谱中的显著部分(33.3%)。
不同猎物种类的生物量估算列于表2中,在高干扰区,家畜的生物量(2664kg)超过了所有其他猎物的生物量总和(2394kg)。而另一方面,地干扰区的花豹则更多的依赖于野生猎物,花鹿占据了大部分(2683.2kg)。家畜的生物量在低干扰区为1176kg,不到高干扰区的一半。
豺:粪样中有21份来自高干扰区,16份来自低干扰区。在两类地区,花鹿是其主要猎物,在高干扰区占71%(粪样分析中的出现比例),低干扰区占52.6%。高干扰区的猎物还有水鹿,印度黑羚和黑背兔。在地干扰区的其它猎物还有印度黑羚,黑背兔和印度野猪。来自低干扰区的一份粪样中发现有家畜。
缟鬣狗:总共收集到17份粪样,其中8份来自高干扰区,其余来自低干扰区。经粪便分析,在干扰区,仅发现花鹿(88%)和家畜(13%)。在地干扰区则发现有花鹿(67%),黑背兔(11%)和家畜(22%)。






楼主 高大牙  发布于 2017-03-21 20:31:00 +0800 CST  
猎物丰度
对花鹿和家畜的丰度及生物量进行了分析。低干扰区中花鹿的密度(12.1/sq.km)和生物量(555kg/sq.km)高于高干扰区(4.1/sq.km,185kg/sq.km)。家畜的密度和生物量(53.3/sq.km,1700kg/sq.km)在高干扰区中高于低干扰区(1.0/sq.km,200kg/sq.km)。其它猎物的相对丰度见表3和表4。花鹿,水鹿和印度黑羚在低干扰区较丰富,而家畜的相对密度在高干扰区较高。



楼主 高大牙  发布于 2017-03-21 20:31:00 +0800 CST  
生态位宽度
豹在高干扰区的生态位宽度(0.323)较低干扰区(0.202)为大,但豺和缟鬣狗再低干扰区的生态位宽度较大。
生态位重叠
三种捕食者的食物生态位重叠根据粪样分析数据获得,豹与豺和缟鬣狗再低干扰区的重叠度高于高干扰区。豺和缟鬣狗的重叠度在高干扰区较高。大部分情况下,重叠值高于0.5,说明三种捕食者的营养级相近。



楼主 高大牙  发布于 2017-03-21 20:32:00 +0800 CST  
猎物偏好
猎物偏好值在表7中给出,结果说明在两类地区对花鹿呈正偏好(高干扰区为+0.49,低干扰区为+0.48。对黑背兔在两类地区均呈负偏好。对水鹿而言,在高干扰区呈正偏好(+0.1),在低干扰区呈负偏好(-0.25)。印度黑羚的粪样仅在低干扰区采集到,其呈负相关性(-0.78)。野猪和印度豪猪的数据仅在高干扰区采集到,其偏好指数为+0.29。家畜的偏好值在高干扰区为-0.04,在低干扰区为-0.29。卡方检测显示豹在两类生境中对食物有着明显的偏好性。
表7给出了豺的猎物偏好值。花鹿在两类地区均呈正偏好。尽管水鹿和黑背兔在高干扰区的粪样中被发现,但却都呈负偏好(-0.17和-0.35)。印度黑羚和家畜在低干扰区则呈负偏好。黑背兔和印度野猪在低干扰区呈正偏好。
对于缟鬣狗,花鹿在两类地区均呈正偏好。家畜在高干扰区呈负偏好(-0.54),在低干扰区则呈正偏好(+0.38)。黑背兔仅在高干扰区收集的粪样中被发现并呈负偏好(-0.32)。缟鬣狗对不同猎物的偏好程度是明显不同的。


楼主 高大牙  发布于 2017-03-21 20:32:00 +0800 CST  
猎杀数据
研究期间共记录了30起豹的猎杀,1992年到1997年期间有6起人类死亡和受伤事件被记录。在豹的猎杀记录中,20次为家畜,9次为花鹿,1次为水鹿。在四个地区,家畜受伤逃离了豹。大部分事件中,猎物已经被几乎完全被吃完,仅剩下少量骨头。大部分猎杀的发现地属开放型的旱生林。在20次对家畜的猎杀中,猎物为成年雄性,亚成年雄性和成年雌性的各为4次,猎物为亚成年雌性的有6次,猎物为幼畜的有2次。被猎杀的9只花鹿中,成年雄性,成年雌性和幼鹿各为3只。2只被猎杀的水鹿均为亚成年。当地一些居民收集到了一些毛皮和肉,特别是当猎物为花鹿或水鹿。还有一次是发现鳄鱼正在吃一只被豹杀死的家畜。

楼主 高大牙  发布于 2017-03-21 20:32:00 +0800 CST  

楼主:高大牙

字数:3337

发表时间:2017-03-22 04:3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10-20 11:30:16 +0800 CST

评论数:18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