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步兵战术百年——从苏沃洛夫到德拉戈米罗夫



《沙俄步兵战术百年——从苏沃洛夫到德拉戈米罗夫》
文:欧列格
序,火力的地位提升
随着火器数量与质量的发展,最终取代了冷兵器。火器完全控制了战争,以火器为战争基础的战术也随之产生了。刺刀的出现更使长矛战争的地位也丧失了。战术上为了更好发挥火器的威力,步兵的队列纵深越来越浅,最终演变成了线式战术。虽然当时的战斗往往在最后仍要以白刃冲击结束,但是一份1762年从法国伤兵身上统计的杀伤比显示,步兵轻武器造成的伤亡已经占了的统治性地位,高达68.8%。



法国在1762年从伤兵身上得到的统计数据

一、线列战时代的俄军火力思想
“子弹是笨蛋,刺刀是好汉。”——俄国军事家苏沃洛夫
如果用19世纪初期的军事思想来解读18世纪的线式战术,或许会认为这是一种偏向防御的队形。约米尼曾指出”对进攻来说好的部署应当具有机动性,坚忍性和攻击力;而对防御来说,首先是坚忍性,同时要有最大可能的火力。”【1】。苏沃洛夫与当时俄国内部试图复制腓特烈二世,推行普鲁士制度的保守派不同,他的军事思想核心是进攻。他被认为是俄军中试图打破线式战术,采用纵队和散兵线最早的军事家。苏沃洛夫军事原则中,包含了两条,”快速“与”猛攻“。由于强调进攻的快速性,因此他对俄军的要求不同于同时期欧洲军队那样,倾全力发扬枪炮的火力。在对步兵射击的要求上也形成了与当时线式战术的代表,普鲁士军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腓特烈二世曾说过:“一个普鲁士的步兵营,就是一个活动的炮兵连。他的装填速度极高,可以是其他一切部队的三倍以上。这一点便普鲁士军有了三对一的优势。”【2】可以认为这些话有些夸张,但是不难看出当时的普鲁士军队在训练时,求追的是更快的装填速度以发挥最大的火力。苏沃洛夫则不同,他提倡精确射击“为了消灭敌人 尽量节省子弹,各人在每次射击时都要瞄准敌人。”有时甚至不惜降低射速,例如在1763年条例中提到为了尽快射击,把枪托置地是很好的方法。但他却要求枪托装填时绝不可置地,同时还要检查通条弹回了没。虽然他对士兵的射击提出诸多要求,但是并不赞成以火力取胜“射击要少而准,刺刀要刺的狠”。他特别强调培养士兵拼刺刀的精神。他骄傲的宣称,“敌人也有两只手,但他不知道怎么对付俄国的刺刀”。【3】


腓特烈二世和他的普鲁士军队是线式战术的代表

应当注意的是,苏沃洛夫这种节约子弹,突出白刃,强调速战速决的军事思想。它的产生的背景主要是由于苏沃洛夫一生从事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扩张战争,战场都在敌国,往往是无后方作战,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援,士气也难于维持。同时在大部分时期,由于为了便于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在俄军内部占优势的还更多是推行普鲁士制度的保守派,向苏沃洛夫这样的军事家虽然打胜仗较多,但是在内部政治斗争中往往败北,成为宫廷阴谋的牺牲者。【4】


二、拿破仑时期的俄军
“俄国兵的主要缺点在于他们是世界上最不灵活的兵士。”——德国哲学家恩格斯
与西欧国家逐步废除农奴制不同,也许是迫于贵族的巨大压力,俄国是截然相反的,17-18世纪,农奴被剥夺了一切权利,他们完全受控于土地所有者。俄国的土地所有者承担了征税以及为军队招募士兵的义务。【5】因此庞大的兵役压力便负担在农奴身上。同时为了便于控制这样军队,俄国统治阶级往往更愿意推行普鲁士的军事制度。这种制度的缺点就是极大束缚了官兵的主观能动性,这在拿破仑战争时期已经是落后的制度了。恩格斯曾这样评价到:“期望俄国兵在担任前哨或进行散兵战时能表现出法国人那样的机灵和德意志人那样的理智,那是要落空的。俄国兵所需要的是命令,是清楚明白的命令,如果他没有接到命令,那么他可能不退却,但也不会前进,而且不知道该怎样行动。”【6】


俄军顽强的作风让拿破仑留下了深刻的映像

在1805到1807年的对法战争中,由于战术体制的落后,结果一败涂地。战后,开始恢复苏沃洛夫的某些打法以及学习拿破仑的新战术,但旧的线式战术思想影响仍然严重存在。1811年颁布的《步兵勤务条例》就是这样一个混合产物,他要求步兵部队学会纵队队形中的战斗动作,同时强调瞄准射击,规定每个连队应有的优秀射手。这些条例反应了进步的因素,但条令的基本倾向仍是墨守成规,局限于操场操练,搞极其复杂的花架子。1812年战争初期,原苏沃洛夫部将巴格拉齐昂为第二集团军编写的《步兵军官作战教范》,比1811年条例更进一步,它坚决要求士兵实施瞄准射击,第一线射手应成散兵线,教范还讲到纵队攻击,要求利用有利时机主动投入白刃战。教范还指出,在部队训练中不要搞那些华而不实的动作。但是这种思想在全军不占主导地位。【7】在1812年卫国战争爆发后,军队又回到了旧的训练方式。持续的战争和扩军也让兵员素质大为下降,巴克莱德托利也为俄国军队的素质下滑而担忧,他在1810年写道:“比起以前勇敢,坚强的军队,如今我们的兵团只不过是一大堆用绿衣来区分的士兵而已,他们没法适应战争的严酷。无休止的战争磨光了他们英勇的传统美德。还有他们的爱国之心,也和气力一样开始在这场惨烈又无意义的战争中变的越发虚弱。”拿破仑战争落幕后,在圣赫勒拿岛上的拿破仑对此也表示同意:“如果换成奥斯特里茨的俄国士兵绝不会输掉博罗季诺战役。”
最后,不管战场上有什么样的编队形成,它都离不开轻步兵的掩护。然而在拿破仑战争时期,官方训练手册中针对散兵战术的内容非常贫乏。一直到1818年后,训练手册里才开始正式出现针对散兵战术的内容,兵团训练条例建议,散兵线应布置离步兵营300步远。在此之前,各团里都依靠各自非官方的条例来规定如何布置散兵线。【8】

三、从克里米战争到日俄战争


“刺刀是意志的最高表现,火器是智慧的物质代表,前者产生自我牺牲精神,而后者却产生保守的利己主义思想。”——俄国军事思想家德拉戈米罗夫


尼古拉一世时期的俄国陆军作战思想大体停留在拿破仑战争时期的,认为一两次总决战便能决定战争的结局,这种思想早已过时。战术训练也很落后。为了把军队训练成盲从于沙皇的工具,1831-48年间步兵条令充满形式主义,规定的训练重点是密集队形和步伐,强调严格而复杂的机械动作,对战术动作只字不提。枪要擦的发亮,但不要求射击准确,一切为了检阅而不是实战。由于火器的发展,19世纪欧洲军队已经逐步采用新的散兵线战斗队形,而俄国还在坚持使用过时的密集的纵队队形,以致战时遭到了巨大的伤亡。【9】


英法联合舰队炮击俄军,克里木战争时俄国军队的技战术水平已经极为落后了

恩格斯评论克里木战争中的俄军时指出:“这样一支拥有许多服役25年的老兵的出色军队,这阅兵操练方面的模范,竟是如此笨拙,如此不善于散开队形和以小部队战斗,以致它的军官只能使这个笨拙的人群向敌人猛冲。一切战术机动的思想都放弃了;前进,前进,前进,这就是所能做的一切。这一个稠密的人群,由于非常密集而当然成为炮兵的最理想的射击目标。【10】
他同时这样总结俄军:”他们军队的主要部分,是由大量半野蛮因而行动笨拙的步兵和人数众多的、同样半野蛮的非正规的轻骑兵(哥萨克)组成的。在决战中,在大的战斗中,俄军从来都是以大兵群作战的。苏沃洛夫还在进攻伊斯迈拉和奥查可夫时便已明白了这个必要性。这个军队所缺乏的运动性,部分地为非正规的骑兵所弥补,因为后者从四面八方围绕着它来进行机动,由此就隐蔽了它的一切运动。但正是由于俄国军队人数多、不灵活,所以它最适合于构成联军的核心、主要支柱和骨干,因为联军的行动总是要比民族军队的行动稍为迟钝些。俄军在1813和1814年出色地完成了这种作用,在这几年中几乎没有一次会战部署中俄国军队不采取密集的纵队,这种纵队在纵深和密度方面都大大超过其他一切军队。”【11】
克里木战争的失败的教训,迫使俄国统治阶级不得不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1861年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所谓的“2月19日”法令,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虽然这种改革有局限性,是不彻底的改革,但是还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期推进的还有俄国的军事改革。这次军事改革中以陆军大臣季米特里·米留金作用最大,因此有“米留金改革”之称。




普法战争时期,欧洲国家的散兵战术已经较为成熟

米金留的军事改革,涉及兵役制度,军队体制,指挥系统,武器装备,部队训练和军官培训几个方面,其目的是要建立一支现代化的俄军,作为沙皇对内外推行政策的有利工具。【12】在部队战术训练中,米留金针对之前俄军重形式主义的顽疾,开始推行新的做法,1863年陆军部下达命令,要求对应募新兵进行操枪、装弹和射击训练,使他们学会散开队列和横队规则。根据1870-1871年普法战争的经验,由军队制度于编成委员会组织一个特别委员会对步兵散开队列射击进行研究,并对散兵线在步兵战斗队形的重要性得出了结论。为了提高士兵素质,针对士兵扫盲工作也展开了,改革前只有10%的士兵会读和写,为了提高识字率,成立了连学校,由排长和连长担任教导员,还成立了步兵识字训练队。到70年代中期步兵的识字比率到达了36%。【13】这些改革不是没有成果,在之后的俄土战争中,俄国就取得了对土耳其的军事胜利。其中各路俄军在翻越巴尔干山脉的战斗中,大多采用散兵队形和迂回包围战术,俄国陆军元帅古尔科在出发前一天下达的战斗命令中说;我命令令所属部队在行将到来的的一切战斗中,以密集散兵线行动,并以几路连纵队加强之。要完全避免采用,密集纵深大的纵队队形,而竭力采用单薄的队形,必须高度重视以火力攻击的准备。【14】



俄土战争中米留金的改革成果得到打了体现

但是,统治集团中残余的农奴制代表人物坚决反对改革,主要怕贵族丧失在军队的特权地位。这一派以巴格里亚京斯基元帅为首,并得到了皇太子亚历山大·亚历山得罗维奇(未来的亚历山大三世)的支持。同时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支持也是有限度的,他希望保留军队中的农奴制残余。因此改革的阻力很大,许多措施很不彻底。随着1881年不支持改革的亚历山大三世即位,米留金退休了。万诺夫斯基担任陆军大臣。这是不赞成陆军改革的人物。在万诺夫斯基担任陆军大臣的18年里,他不仅没有做过一件有利于改革的事,相反竭力弱化米留金军事改革的意义,不仅保留而且强化了了军队封建残余。米留金说道:“业已开始的的军事改革没有完成,有许多改革措施被后来的政府中断和歪曲了。”
日俄战争前,工业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军事上的巨大变革,但是俄国统治阶级上层却把俄军主要用于应对国内的阶级矛盾,忽视了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从俄土战争到日俄战争前夕的20余年间,俄军发展缓慢,处于极端落后和准备不足的状态。同时当时的俄国军事思想占统治的地位的是保守落后的思想,影响最大的有根里赫·列耶尔和海米伊尔·德拉戈米罗夫。海米伊尔·德拉戈米罗夫重视发挥官兵的主动精神,但是他过高的估计了精神因素的作用。他认为军事训练的基本原则,就是培养意志。在战术上,强调刺刀白刃战,贬低火力。在大量使用速射武器的条件下,他要求士兵立姿运动,认为跃进、匍匐前进和土工作业都是贪生怕死的表现。他甚至反对俄军装备机关枪等速射武器。他企图把苏沃洛夫的作战和训练原则移至帝国时代。【15】影响所及,俄军不少高级军官中有不少人崇拜冷兵器,幻想“头一低,冲入敌群,右一刀,左一刀,把敌人剁成碎块。”【16】
直到1900-1904年间,俄军制订的几种战斗条令,尽管吸收了某些新的经验,仍然反映了不少落后保守的观点。按照条例俄军步兵战斗队形由“战斗队”和“总预备队”组成。战斗队通常又分成左右两翼。战斗队的任务是以自身火力和局部冲击准备进攻,或打乱和阻止敌人。条例规定总预备队应占全部兵力的一半。这一条在日俄战争中,多次造成严重后果。
条例规定步兵在狭窄的正面上进攻(1904年野战条例规定营的进攻正面宽度仅为400步),要求步兵进攻时成密集的散兵线,而不是疏散的散兵线,而且立姿前进,除开了匍匐前进、跃进等动作。对地形地物的运用也不重视,进攻部队通常在距敌约1000米距离上,不射击,以刺刀实施冲击。对敌阵地通常以正面进攻的方式,不注意侧翼迂回,也不实施机动。这样,俄国的进攻部队往往成为日军火力的良好目标。【17】
更为可笑的是,俄军在战斗中为了鼓舞士气,在战斗中军官常向士兵大叫:“弟兄们,告诉我为什么日本人是呆子的理由?”士兵们齐声回答:“因为在攻击时,他们的火线展开的很广。”可见,没有认识到火力作用的俄国人才是真正的呆子,直到火力将他们送进坟墓时,他们也许还会认为只有刺刀是可靠的。



日俄战争中俄军的机关枪曾取得一定战果,但是由于思想上将其作为轻型炮兵,限制了其性能的发挥。【18】

而相对的,日军虽然也在日俄战争中因队形密集而遭到了比较严重的损失,但战术思想还是较俄军先进的。为减少伤亡,一般避免做正面攻击,而采用侧翼攻击,迂回等手段。同时对火力也高度重视,特别是交叉火力;另一方面,对白刃冲击仍做保留。攻击前,日军通常做较长时间的炮火准备,然而再以密集散兵线施以冲击。【19】

四、结 语
纵观沙俄百年的步兵战术思想发展,其一直受制于落后的农奴制度和腐朽的沙皇专制。虽然有苏沃洛夫、库图佐夫和米留京等少数军事家的闪光点,但其技战术水平长期都处于追随西欧的同行脚步的状态,有时甚至还会开倒车。而这种状态也不免影响了俄国对外战争的表现。
“俄国人最引以自豪的是步兵。步兵具有惊人的坚定性,无论在横队或纵队内,或者在胸墙后,都是危险的敌人。可是他们的长处也仅限于此。他们几乎完全不适于当轻步兵。俄国步兵一般不是好射手,虽然长于步行,但是速度不快;他们的纵队通常编得很差,还没有发起攻击,便常常被敌人的炮火击溃。“恩格斯这样总结到,这个“强大的,在防御方面几乎不能攻破的俄国,在进攻方面却相应的软弱无力“。【20】因此俄国不仅在1805-1807年的对法战争中惨遭失败,就是对波斯,土耳其,瑞典这样的弱敌作战,也往往旷日持久而不能解决问题。【21】




苏沃洛夫


米留金


德拉戈米罗夫



【1】《战争艺术概论》 第44节P106
【2】《西洋世界军事历史第二卷》第六章 P57
【3】《制胜的科学》 苏沃洛夫
【4】《俄国军事史略》 第五章 P101/P103
【5】《剑桥欧洲经济史 第五卷》 第二章 P109-P111 非原句,有删改
【6】《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 第1卷》欧洲军队 恩格斯
同时在在《Armies of the Napoleonic Wars An illustrated history》一书中也指出俄国士兵在队伍中的表现非常勇猛,可一旦脱离集体,脱离战友,他们便不知道下一步该干什么了。
【7】《俄国军事史略》 P152
【8】参考《Armies of the Napoleonic Wars An illustrated history》
【9】《俄国军事史略》 P201
【10】《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选》 第二卷 第290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选》1852年神圣同盟对法战争的可能性与展望 恩格斯
【12】《俄国军事史略》 P233 有删改
【13】陈学惠《俄国军事改革研究》第一章第三节第八小节
【14】别利耶亚夫《1877-1878俄土战争》P324
【15】《俄国军事史略》 P269
【16】列维茨《1904-1905年日俄战争》第29页
【17】《俄国军事史略》 P270
【18】参考《俄国军队与对日战争》 第十一章 P262
【19】卢林《战术史纲要》第二章第五节 P176-177
【20】前半段《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选》第一卷 欧洲军队
后半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18页
【21】《俄国军事史略》 P187

参考资料
《俄国军事史略1547-1917》 吴春秋 知识出版社
《战术史纲要》卢林 解放军出版社
《战争艺术概论》【瑞】AH约米尼著 解放军出版社
《剑桥欧洲经济史第五卷》 EE里奇等主编 高德步等译 经济科学出版社
《西洋世界军事历史第二卷》【英】JEC富勒著 钮先钟译
《俄国军事改革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 陈学惠
《制胜的科学》 苏沃洛夫
《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
《俄国军队与对日战争》【俄】库罗帕特金著 商务印书馆
《Armies of the Napoleonic Wars An illustrated history》
百度:用户银色闪光物语译 译文地址
http://tieba.baidu.com/p/3043609322

楼主 普鲁士掷弹兵  发布于 2016-04-09 21:04:00 +0800 CST  

楼主:普鲁士掷弹兵

字数:6608

发表时间:2016-04-10 05:0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2-27 15:51:00 +0800 CST

评论数:88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