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学渐远——明中期以后的中西方火炮对比

俗话说的好,身瘾易戒,心瘾难除。一直以来自诩天朝上国的天朝居然会比外夷落后,在盲目追捧明代火器的人根本不能忍,时至今日这“天朝上国”的体面仍遗毒至今。然而事实上天朝上国无所不有无所不强的观念从明开始就遭到了严重的挑战。明人在接触到欧洲火器、天文、数学知识后曾进行了积极地学习和引进,只是这时候的西方正在猛烈喷薄甚至越发展越快,拖着沉缓步伐的中国纵然学习,差距却令人惋惜的变更大了,而更令人惋惜的是,作为21世纪的一部分今人却已无法摆脱“古已有之”四个字了。
佛朗机到来——开启洋神器时代


(佛朗机示意图,左上角为子铳)


明代中后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人的来华,接触到西洋先进火器的一些有识之士逐步认识到了大明“自产神器”与西洋火炮的差距。佛郎机炮于明朝正德年间传入我国,明人第一次见到这种火炮的时间据《筹海图编》记载大概是在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在葡萄牙人的舰船上接触到了佛郎机炮。1505年葡萄牙人的船队东来时曾携带了多达468门佛郎机炮,葡萄牙人使用这种火炮主要用于在海战时近距离杀伤对方的人员和舰船,这种新式火炮很快就引起了明人的注意。


(14世纪末期的欧洲后装炮,除了身管较短外和佛朗机完全一致)


佛郎机采用的是母铳与子铳相配用的后装火炮,大号佛郎机的母铳长达1.7至2米,而明朝自产的火炮往往就1米左右,母铳较长使弹丸在射出炮膛后具有较高的初速度,威力和射程较大。一般每门佛郎机炮配备4到9个子铳,每个子铳事先装好弹丸与火药,战时将子铳逐个放入发射,射毕取出重新装填,采用这种轮流换装子铳方式无疑提高了火炮的射速。
同时,佛郎机附带的照门、准星以及炮耳之类小装置也一并传入了明朝。这些都是明代自产火炮从来没见过的新鲜玩意,无疑对提高火炮的射击精度有很大的助益。明人给原有的自产火炮也装上了准星和照门,值得一提的是佛郎机炮母铳后部还安有炮耳,通过转动炮耳就能调节火炮的射击俯仰角,比明代以往用垫木头调节俯仰角的方式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佛朗机实物)


明朝人对这款西洋炮很是满意,赞不绝口。明末反清学者屈大均就在他的《广东新语》中大吹佛郎机“发时势如霹雳,可毙人马数百计”!大概连欧洲人知道都得吓一大跳。这佛朗机实在太好,以至于蒙古人都心痒难耐,在嘉靖二十三年,“密令叛人潜入京师,习佛朗机大炮”(《续文献通考》)。
最终,神器排名,“兵技,第一大佛朗机,其次鸟嘴铳,又其次弓矢,至于刀斧,则其下矣(《武备志》)。”

楼主 马尔伯勒伯爵  发布于 2016-09-17 19:45:00 +0800 CST  
万人敌——新神器之王红夷炮
然而到明末,佛朗机的第一神器位置不保,因为终结者——红夷炮闪亮登场了。萨尔浒之战惨败后,时任明廷詹事府少詹事的徐光启意图从澳门引进西洋火炮以御外侮,于是派人从澳门购买了4门红夷炮(这四门红夷炮可能是葡萄牙人这二道贩子从荷兰沉船中打捞出来倒卖给大明的),经过一年的波折终于在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十二月运抵北京,这四门火炮经过试射,明廷官员们发现其威力远大于大明原有的“自产神器”,于是大明想方设法又搞到数十门红夷炮,后续获得的这批红夷炮中,有2门葡萄牙人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船独角兽号上打捞上来的红夷炮留存至今,火炮管长3米,口径为125毫米,盾形框徽上还有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徽标。

(明天启二年购买的红夷炮及炮身徽标)
这种火炮甫一传入,就让明人惊为天人。徐光启在其《西洋神器既见其益宜尽其用疏》中称赞红夷炮“物料真、制作巧、药性猛、法度精”。此外,从明人对自产的大将军炮和红夷炮的描述对比中也可见一斑,对大将军炮明人的描述最牛逼也不过是“势如霹雳,远能至四五里,可伤数百人,此为最利之器也”而已,而《明史·和兰传》中则称红夷炮:“发之可洞裂石城,震数十里。”沈国元的《两朝从信录》说“红夷大炮一发十里,当之无不立碎,我虽有利刃,勿可与敌,虽有锐兵,勿可与战。”简直吓破大家的小心肝。
茅瑞征《皇明象胥录·卷5·和兰》言“荷兰大铳长二丈余,中虚如四尺车轮云,发此可洞石城,震数十里。”按明代量地尺一尺约为32.7厘米,那么一里约为576米,十里就是5760多米了,数十里就更不用说是多么天顶星的距离了。
除了购买,明廷也积极仿造红夷炮,最终在外国传教士们帮助下,大明终于获得了制造和使用红夷炮的技术,还训练出了一只能够熟练使用火器的部队,只可惜这只火器精锐在登州之乱后被孔有德裹挟而去,伴随着20余门红夷炮尽归满人所有。
红夷炮不仅得到了明人喜爱,传入清廷后满人也是赞不绝口。《天聪朝臣工奏议》中清参将祝世昌就对红衣炮的威力有很高的评价, “若攻打城池,必须用红衣炮”,“若说红衣炮沉重,少拿一、二十位,别拿二将军、三将军、三眼枪,是有火器之名耳,气微力少,不得实用。”“然人多不知红衣炮好处,苦于难拿,只拣轻便省力者,但不知一红衣炮乃万人之敌。”


(比红夷炮威力更大的欧洲神器们当时的明朝人无从得见)
在明清战争中,获得了红衣炮的清军,攻城略地简直如摧枯拉朽一般。1641年清军使用红衣炮进攻塔山城,经过一天的猛烈炮击,塔山城墙被轰开,城外的清军歩骑兵蜂拥而入,城内的7000守军全军覆没。塔山陷落后明军又接着攻击杏山城,很快就轰塌了杏山的城墙,守城的明军见状立刻投降了。
清军入关后不久开始大举南征,虽然江南地区的反清志士进行了激烈抵抗,但在兵强马壮装备红衣炮的清军面前,大多不堪一击,逐一被清军血腥镇压,清军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基本扫平了江南。为了确立清廷在江南的统治,清廷启用了许多从未出仕的贡生或举人到江南各地任职,接管地方政权,清廷派驻江阴的知县方亨严申剃发令引发了江阴人的激烈反抗。
顺治二年闰六月二十一日,清军大举围攻江阴城,为了抵挡清军的攻势,守城军搜集了火炮百门(据称大多为红夷炮),鸟铳千杆以拒敌。清军也不甘示弱,从松江运来百门火炮,又从南京、镇江又运来了一百多门火炮,这200余门火炮中恐怕很大一部分也是红衣炮,但因守军火力猛烈,又及时修补城墙,一直未能打开突破口。清军主将博洛调整了战术,8月21日,清军将200门火炮集中起来猛轰江阴城的东北角,双方以火炮互相轰击,“百里内外惟闻炮声,如万雷俱发,两边人马死伤无数”(《海角遗编》)。当天午刻,终于轰塌了祥符寺的一段城墙,早已整装待发的清军人马趁势从突破口杀入,江阴因而沦陷。


(宁远红夷炮口径12.5cm=4.9英寸,炮长3米=9.8英尺,只相当于英国标准炮制里的中上型号,但并不是标准炮式)


然而,细说起来,当时最为威猛的宁远红衣炮,远不是同时代欧洲最大型的火炮,也不是同时代欧洲的新锐火炮。16世纪后期,欧洲各国都制定自己的统一火炮标准,英国的炮制则是按照用途进行了分类,并在伊丽莎白时期形成了制式火炮标准,具体分类可从上表一览。现存的宁远红衣炮,就起规格来说,口径12.5厘米,炮长3米,倍径22到24,虽然很多人认为该炮是18磅炮,但英制12磅炮的炮弹直径就有12厘米,一个法国15磅炮的炮弹直径已达到12.4厘米,不是口径12.5cm的炮所能发射,因此宁远红夷炮的炮弹应该为12磅弹,再加上该炮的倍径在23左右,接近旧款英制12磅长炮和德制12磅短炮(quarter cannon),而远非当时较新的英国标准火炮。
考虑到打捞出这些火炮的沉船属于英国东印度公司,船型也并非战舰,而是武装商船,那么很显然,这些炮相当于欧洲而言,只是较为便宜的旧式火炮而已。即使如此,它们在那时候的中国也已经是无敌的存在了。
如果说明代和欧洲在造炮技术上的差距,通过引进红夷炮后,还不算太大,那么在许多关键性的辅助技术上,差距就不那么让人安心了。

楼主 马尔伯勒伯爵  发布于 2016-09-17 19:53:00 +0800 CST  
老牛拉破车——明代火炮拙劣的机动性
炮架的演进很少被国内学者以及大众所注意到,然而大炮能否及时到达战场,能否精确的调整射程往往并不依赖火炮自身,需靠炮架来解决问题。在火炮发展之初,除了其本身的性能原始之外,使用的炮架也相当简陋,炮身直接安放于木质炮架上,通过大车运到阵地并卸下,在下面垫枕木调节上下角度,这是一种最原始的方法。早期的炮架有着各种古怪的造型,如长桌型、还有滑橇型、板台型等等,甚至还有把炮管钉进地面发射的。

(早期欧洲火炮简陋的炮架)


(明代兵书《兵录》中百子铳和碗口铳均需放在木架上发射)
明朝火炮也类似,比如百子佛朗机炮,行军时炮搭在车上,到了发射地点,就需把炮从车上卸下,放在地上打放。这样调整火炮方向以及战场机动都极为不便,自然人们就想到与其费劲的把大炮从车上搬上搬下,不如就让炮装在车上可以发射。 但这要实现并不那么容易,困难来自大型火炮自身强大的后座力会推着车子乱跑,而一旦车乱晃,射击就很难做到精准,对周围的炮手也会形成威胁。
轻型火器上车就容易的多了。较低的后座力甚至人力都能顶得住,炮车上还能加入护盾、刀矛等近距离防御设施。这种轻型炮车可以在野战中轻易的布置起来,也能够跟随步兵前进,因而成为百年战争时代的主流火器。只是炮轻,威力就低,射程也不如大型火炮,与其说是炮,更接近大口径的枪而已,终究无法成为炮车炮架的前进方向。


(现代人复原的欧洲15世纪炮车)


(出自1512年《The Zeugbuecher, the Books of Arms》插图中的轻型炮车)
但只要想一想,上千斤重的大炮,开火时天崩地裂一般,谁敢放在车上开炮呢?去野战随时得转换战场,哪里能用这等累赘的东西?是以我们几乎看不到明末明军将重型火炮用于野战的案例。不过,喜欢重火力的欧洲人却不这么想……
轻型炮车发展的同时,欧洲重型火炮的炮架同期一样来到了炮车时代,有了大体固定的样式——行军时由两轮车搭载火炮,以车架尾撑与套上牲畜的前车相连接,转向和长途牵引都很方便,火炮发射时则以两侧的轮子和架后的尾撑形成稳固的三角支撑,这种炮架是设计地相当成功的。


如上图这门1348年的射石炮(Bombard),由锻铁箍成,口径118mm。这门炮的炮架和炮车已经一体化,虽然较为原始,但是用于运输和调整射击方向的两轮,炮车尾部用于调节发射角度的木锲,同时木锲抵地以转移后坐力到地面,这三点已经具备了后世所有炮车都必须具备的要素。
当然,这个炮车还有很多不足,比如实心车轮重量极大,自身就影响了机动性,后座力的传递也不可靠,如果使用的火炮威力更大,木锲就有可能被折断,同时调整火炮俯仰角需要抬起整个炮车,效率也显得低下。不过很快,这些缺陷就被新的设计一一弥补。


(1467年的勃艮第火炮是第一种真正的野战炮,大型辐条车轮和牵引前车都已经具备)
实心轮很快被带辐条的大型木车轮代替,有效减轻了重量,车轮也由小变大,增强了野战环境中的通过性能。俯仰机构被前置并单独出来,使得炮身变化不需要连炮车一起跟着俯仰,这一切让中型火炮在15世纪真正成为了野战炮。甚至有了专门的牵引机构,通过简单的组合就能和炮车一起变成四轮模式,大大便利于机动。
这还不够,中型炮还不够!野战中中型火炮轰击敌人步兵或许够用,可队伍来到敌人城下,又怎能没有重炮来搞定局面?欧洲人突然发现,只要让大炮射击时的晃动保持在射击方向轴线上,对精度的影响就没有那么大了。也就是说,不需要发射时大炮保持原地不动,适当的后退可以有效的分散一部分后座力,还不会导致打不准。
说干就干,几乎同时重炮们也开始上车了,当然,那些最大号的终结者级别的重型大炮还是没办法上车作战。


这门重型射石炮本身制造于1420年,炮管长2.35m,口径340mm,炮重1.3吨,弹重53kg。但后来为了增加机动性,1510年为其重制了炮车,使得这样一门巨无霸级重炮也可以直接在炮车上发射。也就是说明16世纪初,欧洲人已经彻底掌握了重炮上车的技术,2000斤大炮也照样可以跟着野战军一路作战了,这个分量,恰好是许多明朝自制的红夷炮的重量,只是中国并没有学习到这些技术。
之后,欧洲炮车技术进一步发展,直线型的炮架构造被淘汰,承炮部分和抵地部分出现了角度,以便更多的后座力传导到地面。俯仰机构用上了螺纹技术,使得炮手可以更加精确的调整大炮的俯仰角度。


(1530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尔五世的炮队中有不少采用新式炮车的重炮)


而这时候我们再回头看看明朝人,在上面《满洲实录》图中,满洲四王骑兵攻破杜松部将龚念遂布置的炮车环阵,可以看出明军的炮都是轻型护盾炮车,而没有中重型火力。也就是说,在和满人的战争中,即使到了17世纪,明朝人只能拿着小炮进行野战,大型的大将军炮或红夷炮只能摆放在城头上轰击围城敌军。
一个炮车的差距,就决定了明军相比欧洲人在战场上火力的劣势。

楼主 马尔伯勒伯爵  发布于 2016-09-17 20:00:00 +0800 CST  
更多致命技术上的落后

不仅在炮车和炮架方面出现了极大的落后,在16世纪的欧洲,军事学与数学已开始密切结合,学者们为了提高火炮射击的精度努力钻研弹道学和炮术,并制作出了炮规等射击测量仪器,虽然还比较原始,但为17、18世纪弹道学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时期许多欧洲一流的科学家投身于弹道学研究,产生了诸如伽利略制作的多用途比例规等成果。
明朝同时代的炮规,包括矩度与铳规两种东西。矩度是用来测量目标到火炮的直线距离 ,铳规是测量仰角的仪器。炮手用矩度测定距离后,根据算式计算出大炮所需要的俯仰角,而后借助铳规来确定是否达到所需仰角,之后进行发射,这个时代的欧洲炮手们逐渐从依赖经验走向了根据计算射击。


(左矩度,右为铳规)
而明代呢?对于这些知识近乎一无所知,只有《西法神机》等兵书有所记载,然而这些兵书中有的虽则记录了详细的数据,却仅仅是复制欧洲数据,连起码的单位都未曾换算,显然作者们也只是略知有矩度与铳规这些东西而已,究竟如何使用,如何计算则全然不知,当然,更不可能在现实中的明军大炮上应用这些技术了。

楼主 马尔伯勒伯爵  发布于 2016-09-17 20:02:00 +0800 CST  
小炮VS大炮——乱拳打的死老师傅吗?

技术不如人,大炮上不了场,有些人就习惯性的想以数量去压到欧洲了。如果看同期明代和欧洲的战争,乍看之下,明朝动辄数百门炮,而欧洲人在野战时使用的火炮数目确实不多,比如三十年战争(1618-1648)吕岑会战,瑞典军队只有60门火炮,神圣罗马帝国军队才24门,1697年神圣罗马帝国名将欧根亲王率领五万之众大败奥斯曼八万大军于赞塔,也不过只带了60门火炮。这就造成了某些人精精乐道于明代的野战火力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但这样比较真的大丈夫吗?
事实上欧洲人之所以野战时携带的火炮数显得少,是因为随着火炮技术的发展及炮制的统一,威力和射程有限的小炮逐步被淘汰出战场,而早期大口径火炮机动性不佳,难以携带太多罢了。在15世纪,欧洲同样也是海量小炮流的天下,1476年瑞士人在格兰德森会战中战胜大胆查理公爵,缴获了勃艮第军400余门火炮;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的最后一战——卡斯蒂永会战,法军携带了多达300余门火炮和射石炮。


(亨利八世的军队中除了传统的大量骑兵和步兵外,火炮数量也极为可观,成为画作中难以回避的一点)

到了16世纪,重炮已经开始取代小炮,当几十门小炮不如一门重炮的时候,纸面上的数量自然大大缩减。要想在欧洲战场上多看到火炮的踪影,大家应该把视线转移到攻城战和海战上来。1585年西班牙军队围攻荷兰安特卫普港时曾携带了200余门火炮;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上,共有大炮2431门,其中加农炮、长炮级别的1100门;1572年西班牙人在西兰岛的军火库被荷兰人占领,荷兰人缴获了多达2000余门海军火炮和弹药;1688年,根据《英国海军史》记载,英国海军共拥有火炮6930门;1673年,参与奇吉顿海战的75艘荷兰战舰共有4233门火炮,其中搭载40门火炮以上的战列舰都有60艘;同时期的法国海军也有多达4700门火炮,由此可见,欧洲人的火炮数量真的少吗,欧洲人真的没有足够的火炮可以使用吗?
至于小炮和大炮的差距,可以让明朝人小炮炮海战绩来作证。除了在前篇提到的蔚山之战以外,还可以让被明朝小炮轰过无数次的满人来解答。萨尔浒之战满人歼灭明军车营的战斗里,“其时明军万人,置大炮一百,小炮一千,虽布列枪炮千百,仅击亡我后方役兵两人。数人仅中皮肉,并未致伤,犹有一人弹丸透其煖帽,未见受伤。皆乃天神助我避之也(《满文老档》)。”即使面对早期缺乏火器的后金军,足有1000门小炮都没能救得了我大明,甚至连好看点的损伤都没造成!
再看后金军在攻打沈阳时,明军曾准备了一千辆炮车,配置据《熊廷弼集》所载,“每车置灭虏炮两位、位各重一百二三十斤,放之安稳不动。如五六十斤者,每车安定三位”,这样一算总数足有两、三千门之多,然而在后金军的盾车+步兵冲锋的战术下,满人轻蔑的说“我兵在辰刻到达,在辰刻就立刻攻取了,所有的七万敌兵全杀了……(《重译满文老档》)”几千门炮的炮海,居然连一个时辰都没撑住就全军覆没了,可见这小炮的威力呀,实在是太没法入眼看了……
最后来看大凌河之战中明军车营的覆灭,《清太宗实录》记载清军“行营兵推战车近敌,纵骑兵发矢冲阵,敌阵坚,施火炮鸟枪力战,我兵复以矢攻之,敌不能当,遂溃走。”也就是说清军采用以步兵推盾车前进,骑兵近前射箭的方式就攻破了明军至少拥有数百门大小炮的车营……这些火炮的威力究竟发挥了几何相信无须我赘言了
(根据《皇明经世文编》制作的郭登车营图示)
说白了,大明之所以盛行小炮流,一是由于工艺、技术水平所限,导致大型火炮的质量和性能参差不齐,往往难以合格,而制造小炮需要的水平则要低的多;二是因为缺乏重炮野战的炮车以及精确射击用的设备与技术,因此与其不顾现实的强求欧洲人一样,将中、重型火炮带上战场,还不如弄一堆起码能用的小炮来弥补火力的不足。
明欧火炮对比的尾声
如果没有西方对比,或许我们还能够沿着故老的路线,迈着四平八稳的步伐继续几千年,然而西方人的到来,彻底击溃了中国稳步前行的自信,作为发明火药和最早的火药武器的前辈,明末时的中国人已经发现西方人的火器技术是如此高不可攀,虽然已经努力的引进和学习,却仿佛出现了越是努力学习,差距就越发拉大的结果。
为什么呢?13世纪到15世纪,中西方仿佛还保持着旗鼓相当的状态,但欧洲从文艺复兴开始积累了许许多多看似微不足道的技术细节,可能是冶炼方法上的一点改进,可能是打磨螺纹的一点精度提高,也可能是某种新的车轮加工工艺……在有了求真求知的学术精神,和对技术、工作精益求精的商人精神引领下,不同的知识不断碰撞在一起,摩擦出新的火花,火花和火花又酝酿出新的成就,最终堆出了一个无与伦比的文明大厦。
而这个大厦,直到今日,仍然在越来越快的向上增长着。

楼主 马尔伯勒伯爵  发布于 2016-09-17 20:09:00 +0800 CST  

楼主:马尔伯勒伯爵

字数:7407

发表时间:2016-09-18 03:4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2-26 16:31:17 +0800 CST

评论数:13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