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阶智——南传经典《清净道论》

十六阶智的发现是在如是师父的博客,和我们的冥想分阶以及禅宗的十牛图都有类似的地方,对于冥想的感受觉察情绪、念头也有指导意义。下面是全文:


十六阶智是一个庞大的智慧体系,此体系由佛陀在证悟实相的过程中创立。在证悟身心根本规律的历程中,行者会依次生起一个序列的智慧,这就是依次而显起的十六个阶段的智慧。在佛法中,这十六个不同阶段的智慧被称为“十六阶智”。十六阶智的发展顺序是一个渐进地提升究竟之智的过程,随着每一个阶智的完成,行者从四念住的修习中渐次地提升智慧,直至十六阶智的最高阶段。
十六阶智是一环一环向前发展的,每一个阶智都是它后序阶智形成的基础,所以它非常科学而富有逻辑。因为这是身心的科学,所以,证悟这些阶智需要具备正确的基础,即精进而正确地修习四念住,直到这些阶智在内心开始形成,并向前发展。
下面将对十六阶智进行论述。

楼主 守望者_____  发布于 2012-07-27 21:44:00 +0800 CST  
http://control.blog.sina.com.cn/search/search.php?uid=1230395393&page=1&keyword=%E5%8D%81%E5%85%AD%E9%98%B6%E6%99%BA


第一阶智
名色分别智
在此阶智中,「名」指的是心,「色」指的是生物的身体。心不同于物质,它没有物质一样的实体,只有名称,所以称其为名。“名色分别智”是一种智慧,它的核心是把人们惯常所认为的人,通过四念住的观照,发现其内在的组成只有名与色两种元素。
以修习身念住为例,观照行、住、坐、卧的四种姿势,观察者在反复地观照中能了知到,正在坐着的是生物性质的身体,而知道这坐的身体的是心。色是生物的,无知无觉;而心是能知能觉的。于是他清楚地辨别了名与色,这种对名色的辨别能力是一种智慧。
反复地观察一切色法,发现具有形体、重量等物质特征的为一种类型,这就是色法。当把色法清晰地把握之后,名法就会自然地显起,于是观照者就可以看见非色法——名,并把它们区别开来。
精进地修习身念住的行者,在每一次观照时,他都能在当下掌握到真实的名与色,并能把它们区分开来。具备这种观察能力的,在任何情形下都不会忘失这一点,则称其具有“名色分别智”。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观察者掌握了色法的特点,也掌握了非色法的特点,并能清晰地把它们二者区别开来,这是此智的一个方面的能力。同时,他还会发现世间的一切现象只有名与色二种,而不会有其他的类型了,这是名色分别智的另一个重要内容。这即是说,在名色之外,不再有人、我、众生等。因为把握名色之后,会清楚地看到世间所称谓的人,只是名与色的组合体。在名色之外,不会再有其他任何的事物。
此智的核心是把握了名与色它们各自的特点,并获得了结论:除了名色之外,不会再有其他的事物。人们平常所称谓的人、我、有情、众生、天神等,只是名与色的组合体。如果把六道中的众生进行究竟地分析,他们最终的组成元素只有名与色两种。
证得这样的知见并不容易,在过去无比漫长的轮回时间中,心一直是把名与色认为是“我”,而现在,要在短期内以事物的本质如实而科学地认知它们,则是非常不易。行者必须反复地在实际观察中把握名与色,才能舍掉人、我、众生等世间的错误观念。
还可以由名色的相互依赖而把握,在五蕴中,名色相互依存;因为名法没有物质体,所以无从对物质界发力,心不能食,不能饮,也不能说话和有行住坐卧的物质动作。色法如果离开了心,它本身也不能由它自己的力量而转起;它不能想,更不能自主地有任何的行为,它纯粹只是一堆生物体。在色法和名法的相互作用下,它们相互依赖形成了所谓的人。放眼望去,不论是单个的人或众多的群体,都只是名与色的组合体。这样地分析与把握,就可以确立名与色本相,克服了人我的观念而确立了名色。名与色的观念一经确立,则行者具有了如实知见的能力。这种如实知见的能力在佛法中称为“见清净”,意即具有科学而纯正的对事物的知见。此智如果成熟,行者就踏上了以究竟法认知事物的历程。
成就这项观智需要长期修习四念住。这种对名与色的判别以及把人或众生看成名色组合体,这不是知识,而是一种能力。所以此智不可以从阅读文字和思维而获得,必须于长期的观照身心的经验中积累而成。成就了此智,在掌握终极真理方面,已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从此以后,行者在所有方面都会使用此智,从而使心不再迷惑于名与色以及世间。因此证得此智的人被称为见清净,意即从此开始,他能以究竟的真理来看待身与心,在佛法的精深科学中,此智确立了最基本的正见。


楼主 守望者_____  发布于 2012-07-27 21:45:00 +0800 CST  
第二阶智
把握因缘智
此智是探究名与色是如何形成的,对名色形成原因的探索,将帮助人们了解一直被称谓的“人”与“我”的根本真相。长期以来,在人我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的观念,此智的重点是探索名色是由什么事物组成的,这将在一定层次上解除人们对名色的困惑,所以此智被称为「度疑清净」,即获得此智的行者,可以从一定层次上以智慧将名与色看得更为清楚。
关于色身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通过修习身念住而获得。佛陀在《大念住经》的身念住部分所讲的观察色身的方法,可以证知对名色生成原因的正确了悟。例如观察行、住、坐、卧四种姿势的修法,可以明白色身生起与消失的因缘是心;先有心,然后才有色身的移动。
而对《阿毗达摩》精通的行者,可以通过观察业生色、心生色、时节生色与食生色,而明白色身形成的原因。于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纠正人们长期以来对色身的错误观点。
这项智慧如果成熟,观察者可以完全了知名与色生成的内在原因。探索身心的过程让行者明白,名与色不是无因的,所以它并不是我。人们长期以来对身与心的成因不是很清楚,只是把它们称为“我”或“我的”,这直接导致对身与心的执着。当对朝日相处的身心生成因缘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可以使心中的根本执着产生松动。
例如修身念住的行者,在长期的探索中明白了“业生色、心生色、时节生色与食生色,”进而明白了色法生起的原因,这是修习身念住的利益。对色身形成原因的正确研究、探索以及获得的究竟的结论,使观察者对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疑惑消失。这是一个非常科学的探索过程,当行者完全透彻地了悟了色身的成因,他才能对色身不再执着——没有人会对一个没有意义的事物产生执着。
如果再能清楚地看到只有名与色,进而体证到只有名与色的互动关系而生成所谓的人,除此而外再也没有别的事物。当修行者证知这一事实时,他会明白所谓的人只是这种名与色的互动所形成的,于是他完全通达了所谓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基本成因。在三世轮回的观念中,“人”与“我”是核心,而当探索者通过科学的研究,完全清楚地发现了身心形成的原因,现在世显然是这种名与色的互动关系的生成现象,那么,过去世与未来世也一定是依照同样因与果的关系而产生,这就是轮回的本质,即名与色的互动。不论是哪一位众生的轮回,都只是依这样的因果而生成的名色现象,于是他对现在世、未来世、过去世的疑惑就此消失了。成就此智的人被称为「小须陀洹」。
也许,有人可能认为自己证知了此智,他可以用这十六个问题来验证。

关于过去世的疑惑:
1、我在过去世存在吗?
2、我在过去世不存在吗?
3、我在过去世是什么?
4、我在过去世是怎样的状态?
5、我在过去世是从什么至什么?

关于未来世的疑惑:
6、我在未来世存在吗?
7、我在未来世不存在吗?
8、我在未来世将是什么?
9、我在未来世将是怎样的状态?
10、我在未来世将从什么至什么?

关于现在世的疑惑:
11、我是存在的吗?
12、我是不存在的吗?
13、我是什么?
14、我是怎样的状态?
15、我从何处而来?
16、我将去何处?

上述这十六个大问题是人类的根本大惑,如果某位行者能够以智慧完全证知,那么,他就会对困惑人类数千年的根本问题有了正确的答案。这充分说明,他已经完全把握了名与色的生成因缘规律。这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只能从修习四念住中生起,因此,四念住被认为是佛智的源泉。
现世的名与色是由如此的因缘规律而生成,那么,过去世与未来世也一定是依循同样的规律而生成。任何一生一世,都只不过是名与色的相续相。于是,禅者从内心深处完全彻底地消除了生生世世的根本大惑,即所谓人类对于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的疑惑。既然能够如此清晰地了知名色的生成因缘规律,对探究者来说,这将是一项巨大的成就,因为他藉此可以超越三世。证得此智的智者将明确地了知到他在近期几世的轮回中不会堕入恶道。
对人类来说,这是一种超级的智慧。虽然证知此智还只是十六阶智的第二个阶智,但此智足以解除人类的根本大惑。因此,证知此智的人被称为“小须陀洹”,即半个“初果”的果位。

如是 2010-11-25

楼主 守望者_____  发布于 2012-07-27 21:46:00 +0800 CST  
第三阶智 遍知智

这一阶智中,行者将开始在实修中真实地接触到“无常、苦、无我”的三法印。三法印是佛陀发现的世出世间一切事物的特性,如果能体悟到三法印,就能从最究竟的高度遍知一切事物的本质——世出世间无一事物不符合三法印的规律。如果对身心以及宇宙间一切事物能从三法印的角度进行探索和取得认知,这种智能将无比广大。
对名色的辨别而形成的智慧称为“名色分别智”,对名色各自形成因缘的把握而形成的智慧称为“把握因缘智”。这两个阶智的范围都是在实修中认知名色各自的特点。当对名色各自的特点有了正确的体悟后,行者继续修习观智,则接下来会自然地切入遍知之慧,为什么要称这一阶智为遍知智?即是通过反复地审察很多的名与色,发现它们的共性。佛陀指出,名色二法的共性特征是“无常、苦、无我”,观察者反复地审察、发现、研究、比较,最终确认,不论是何种名法或色法,它们的共同特点只能是“无常、苦、无我”。
这一阶智是初步达到了体认名色“无常、苦、无我”三相的能力。例如观四种姿势时,行者能体悟到色身转化的过程,基本上是一个一个的动作组成的,于是他可以知道,人们惯常所称谓的身体,其实在每时每刻都是由一系列的身影组成。例如修身念住的行者,在日常的身体曲伸时,他能注意到色身的生起与消失。这种体会虽然只是一个开始,但已经基本上接触到了佛陀所说的“色法无常”的真理。
在世间,在五蕴中,一切都在生灭中,而没有一法常存,这是对“无常”真理的体悟。而从这种无常的现象中,心能感觉到苦,并能知道这种苦来自于身与心的最基本形式——五蕴。只要五蕴身心的形式存在,此苦即无法去除,于是行者体会到了三法印中的“苦法印”——这是一种智慧。当体悟到身与心都在不间断地变化,行者即刻会产生“自然”这样的体悟——这是一种对诸法运行原理的理悟,他体会到五蕴各项这种快速转换,实际上是大自然的法则在展现,是宇宙的本来法则。这是一种广博而强大的智慧,可以导致行者突然了悟“诸法皆自然”的道理——所有事物只不过是大自然的杰作。一切事物,包括自己的身体都完全地处在这种自然的法则下,这个理悟使他在一定程度上切入“无我”之慧——这是一种非常伟大的智慧。一切都只是大自然的展现,所以没有我——无我,这种体会正是“无我法印”。

楼主 守望者_____  发布于 2012-07-27 21:47:00 +0800 CST  
第四阶智 生灭随观智

承接上一阶智,第四阶智已经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色法或名法不断地生灭,而且也能看到生、灭之间转换的空档。例如修身念住的四种姿势,可以看到实际上并没有一个人,而只有一个姿势接着一个姿势地生起并消失。当身体在做一件事时,他能看到很多的相续色法连续显起并消失,就好象电影胶片中一个一个的画面,当这些胶片连续并快速通过放映机时,就会呈现为一个连续的动作。
这时的智慧可以让他看到身体只是一系列的身影的生起与消失,此身影生起,彼身影消失,这样连续不断地现象,就是人们惯常所说的身体。当行者有能力看到这个实相时,他会非常地吃惊,原来身体是这样的特相。这种生起与消失的现象深深地震憾了修行者,使他再也找不到一个固定的身体,他只能看到每一个姿势生起,然后消失,接着另一姿势生起,又消失。这难道是人们平常所执着的人或我的身体?从实相的展现中发展出智慧,而智慧促使他对过去的错误认知产生怀疑,并随着四念住的修习进行纠正。
这种体验是如此清晰,所以这一阶智显得非常猛利,可以破除过去所认为的“人”或“身”的观念。在这个阶段上体会得越深,行者越能发现把身体认为是“我”是一种明显地错误。
证知这一阶智时,行者会无比清晰地知道世间一切事物的法理都是无常,他藉此而建立起对佛陀的信心。过去他信仰佛陀,也许只是把他做为偶象,而现在,他发现佛陀的教导对他看清身心的真相非常有帮助,处在这个阶智的行者看待佛陀,更多地会把他做为伟大的智者,做为自己真正的导师。正是这位导师的教导,才让他看清了色身的生灭本相。
在此阶智上,行者的自信很强,他不再听信他人的见解,只会相信他自己亲眼所看到的生灭现象。这种现象是如此地真实,以至于他认为自己可能已经证悟到宇宙的最高真理——涅盘。其实在这个阶智上,行者还没有能力接触到涅盘。虽然他的智慧已经在此智上得到了巨大提升,但所有这些认识,都还只是局限在“有为法界”。至于要见到纯粹地无为法界的涅盘,他还需要进一步地修习,直到涅盘自己呈现出来。
伴随这一阶智会有许多非常特别而殊胜的现象生起,有的行者会见到异光,或生起巨大的喜乐,有人会展现出神通,有人甚至会感觉到身体飘浮于空中,也有人会对佛法生起精通而熟练地正解,等等等等。佛法中总结的“十种观的染”,是指修习到这一阶智的行者普遍会遇到的十种修行的障碍。
但处在这个阶智的行者,多数人会执着这些异相,有人还会把这些现象认为是涅盘——其实涅盘并不是现象界的。但处在这个阶段的行者,因为智慧有限,多数会在这里发生一系列的错误认知。但也有心力极强、知见极其纯正清晰的行者,他并不理会这些特异现象,只是一如既往地修习观智。
《清净道论》在谈到此智时,曾详细地说明了这“十种观的染”。应该说,多数行者到了这个阶段,会被那些身心的现象迷惑和牵绊,于是他们会暂时地迷失于其中。
不必担忧他们,毕竟,他们已经证得了第四阶智,可以称得上智者了。不久,他们终将明白,那些光明、异相、神通、胜解等现象,即使再为殊胜,也只是生灭相,还在现象界中,不值得重视。观察力的提升和智慧得到优化后的精细,使他可以脱离那些障碍。重新优化过的心智表现更为犀利,于是他可以重振雄风,再次地轻装上阵,步入修慧的行列中。
这一阶智中,行者可以清晰地领略到“无常、苦、无我”的三法印,因此这个阶智显得非常重要。根利的行者可将身心的生灭看得非常清楚,于是一些浅显的烦恼在此智的强大威力下会很快地得到永恒地断除。
证得这一阶智的行者,已经具有最基础的圣者心智,所以他基本上会一直沿着佛陀指引的智慧之道修下去,一直到证得初果。因此这一阶智显得非常重要,它是修慧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在这个阶智中所取得的体悟,对形成最高的究竟之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楼主 守望者_____  发布于 2012-07-27 21:47:00 +0800 CST  
第五阶智 坏随观智
沿着第四阶智的路线继续观察身心的生灭,如果功夫积累到一定程度,行者会确定色法与名法都是“无常、苦、无我”。反复地观察名与色,则行者的智慧会不断地在印证三法印中得到磨砺,于是“色、受、想、行、识”这五种现象的生起会非常地轻快自然,这更便于深入地观察。
当对五蕴的生灭相观察得足够熟练时,行者会更倾向于观察灭去的身心。在这个阶段,他对灭去的身心尤其注意,他会这样思维,诸法生起之后必然地会灭去,这是一切生起的现象的必然归宿,这种从实际观察中所得来的智慧可以断除他内在原有的“有见”。
只要起观照,他最容易看到的是诸法的消失。这种对灭去的身心的体会是如此之强大,以至于观察之处,他都看到的是身心崩坏的现象。例如坐的色身灭去,站的色身也灭去等;而知道坐与站的心也随之灭去。
反复地观察使行者对佛陀所说的“诸行无常”有了很深的了悟,他看到一切事物,包括自己的身心都是无常,而不是如过去所认为的是常。他既知无常,也能感觉到一切无常的现象必然地会带来苦受,他确定这些无常现象是苦而非乐。于是他更进一步看到既是苦,所以也是无我。于是他在观察中反复地舍断错误的“常、乐、我”的知见,而强化正确的观智:无常、苦、无我。
清晰地看到一切事物的坏灭相,可以现起八种功德:
1、断除有见;
2、遍舍命的欲望;
3、常常如理加行;
4、建立生活的清净;
5、不再过分进行世间无意义的劳作;
6、脱离了恐惧的心理;
7、获得忍辱和柔和;
8、超越乐与不乐;


楼主 守望者_____  发布于 2012-07-27 21:48:00 +0800 CST  
第六阶智
怖畏现起智
于观察中,行者反复地审视身心以及所有现象都在灭去、衰落、崩坏,五蕴的世间原来是这样的本质特征,这让还处在世间的行者生起了一种对这种处境的畏惧感;他显然认为人类生存的世间只是一个生起消失的过程,过去的已经过去,现在的正在过去,而未来的也必将消失,这种身心世间的特征让行者对身心和世间有了更深一步的体悟。一切现象都要消失,观察、研究和验证,行者已经确定“一切生起之相必然地要灭去”,世间的一切事物无一不是遵循着这样的规律。
这是一种深层的正见,这会导致行者生起“怖畏现起智”。这里的怖畏不是他自己的恐惧,而是他看到了世间的本质之后所生起的一种智慧。处在世间的人都在五蕴的煎熬之中,那是一种非常令人畏怖的情形。正如行者看到城门外的三个大火坑——喻示“常、乐、我”三个错误知见,这三个火坑里正燃烧着熊熊大火,几乎所有的人都掉在了那三个火坑中,正在被火焰燃烧。行者清晰地看到这种令人恐惧的现象,于是他以智慧确定,掉落在五蕴中的心如同掉落在那三个火坑里的人,所有的世人都正在遭受被大火燃烧的痛苦——这确实是一个可畏可怖的现象。
看到把无常当做常的人,会遭受巨大的痛苦;看到把苦当成乐的人,会遭受巨大的痛苦;把无我当成我的人,也必会遭受巨大的痛苦。被大火烧灼的痛苦,对于还没有获得“三法印智”的人是无法避免的。于是他看到,没有获得三法印智的人,正如掉落在三个大火坑中的人,他们被烦恼和生死大火焚烧,正在遭遇大痛苦。更为恐惧的是,世人并不知道如何才能逃离那世间的三个大火坑,这是“怖畏现起智
”的内容。
清晰地看到了由五蕴组成的世间是可怕的,可畏可怖的,这是一种出世间的高级智慧,此智可以促使行者更进一步地修习,以获得更高的智慧,以便以智慧舍离这火坑一般的身心世间。而行者在这个时候,他是能感觉到自己用佛法的超级智慧已经看到了世间的巨大危险,而他精进地修习智慧,正是要让自己完全脱离这危险而不安稳的世间之地。

楼主 守望者_____  发布于 2012-07-27 21:48:00 +0800 CST  
第七阶智 过患随观智

了知到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和生死中,能力强大的行者更能体察到三界中的其他众生与人类具有同样的命运——无可避免地都会遭遇生与死的打击。于是他得出结论,住于“有”之中的众生,无法免除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困顿以及生命终将耗尽的事实。于是他明白,在诸行中,没有避难所,也无救护处。他对人类的身心缺点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因为看清了五蕴的缺点,于是他把它们视为火坑、毒蛇、杀戮者、盗贼等,他对佛陀开示的,一切诸行是“痈、疾、箭、痛、病、无常、苦、无我、无喜、无乐,只是一堆大过患的现起”有了真正的体悟。
五蕴虽有漂亮的外表,也有世世代代的文人用美好言辞的装点,但若深入其中,人类身心的缺点与危险性还是非常地明显。与五蕴为伍,就象住在猛兽频出的森林,也象住在有凶猛大鳄的水边。五蕴的世间纯粹是危险,行者真正地体会到经典中把五蕴比做举剑的敌人,有毒的食物,有盗贼的道路,战火频繁的沙场。如果能看到五蕴身心的这一层本质,行者确然是毛骨悚立了。
这个阶段,禅者集中地检视了五蕴的诸项缺点,而没有发现五蕴有任何的优点。第五阶智是看到了诸行的坏灭,第六阶智是显起了怖畏智,而现在,更深入一步,他看到五蕴诸行中唯有缺点而没有任何安稳的立足点,更无喜乐可言。这个深刻的认识是如此之清晰,以至于他确然体证到了佛陀所指出的,五蕴“纯粹只是一堆过患的显起”。
对于五蕴身心,凡触及到它的深层本质,都会看到各种恐怖和缺点。既有如此性质,五蕴自然地会被视为只有过患、缺点和不利的事物。细致入微的观察者,更是注意到每一个身心的生起都会带来痛苦和恐怖。他观察到身心才是恐惧生起的根源,一切的生与死、病与痛、爱与恨、荣与辱、得与失、有与无,凡世间的二元对立,都与身心有关。而身心的任何一个造作,都会制造出恐怖。所有与五蕴有关的生起都是过患和缺点:老是怖畏,病是怖畏,死是怖畏,愁是怖畏,悲是怖畏,恼是怖畏。在五蕴中体会到的各种畏怖,成为过患随观智生起的基础。
行者了知到,世间的一切都会引致不安全和不安稳,而与世间对立的另一层面,也许是佛陀发现的最安稳和最寂静的所在。生起是恐怖,不生起是安稳;于是他观察身心诸行,生起是恐怖,不生起是安乐,这些观察所形成的体验,继续催生过患之智的产生。没有任何身心的生起之地是安稳的,不生是乐,不生是寂静之道;生是苦,不生是乐;混乱是苦,寂静是乐。现在的业、未来的业,都会引致五蕴的发生,所以都是缺点。于是他的结论是,在身心存在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找到安稳之地的。他证知了五蕴身心的过患,于是心更倾向于远离这一过患——身心。
证知过患智,会生起很多佛法正见:
1、身心的过患是苦,而此过患所带来的苦来自欲乐,而他清晰地看到,欲乐不但属于苦,更是不能脱离苦之轮回——永久而不断重复的痛苦。行者于这一点看的非常清楚。
2、欲乐及烦恼则由诸行而来,于是他会集中全力观察诸行的生起消失,他寄希望通过了知行的“无常、苦、无我”而摆脱诸行的控制。
3、完全地知解一切的生起都是过患,而不生起则是安乐。他通达过患智及正在深度体悟寂静之道。
4、对于一切外道的邪说邪见,他具有完全的辨别力。他清楚地知道何为佛法的正道,何为外道邪说。
5、看到诸法在刹那间都归于坏灭,这确实是恐怖,藉此恐怖而转入对诸行过患的认知。事实上,在此世间,没有一个事物是安全的,于是他对由身心而生起的诸事诸物起了厌恶的心理。
6、所有世间的本相皆处在生起消失中,所谓个人的身与心也不例外。于是他想,这些现象实在毫无用处。行者会认为身心都是多余的,是一种过患。在身心的世间里,除了危险、伤害和痛苦之外,并无任何益处。

楼主 守望者_____  发布于 2012-07-27 21:49:00 +0800 CST  
第八阶智 厌离智

身心的真相是生灭法,这一点已经清晰地在行者的内心里建立起来了,于是他看清了世间的诸事诸物皆是多余。在此基础上,他生起了厌离诸行的心理——这是脱离世间控制的唯一方法。
所有事物都不是实在的,因此无任何乐趣可言。对于身心的现象,此前感觉畏怖,再次感觉多余,随之产生厌离,这三个阶智是有顺序地先后生起的。这个阶智里的厌离心不是嗔愤心而是智慧。由于看清了身心的生灭,于是导致他不想再出生在这种生灭变幻的“有”之中。他认为在三界当中轮回,纯粹是多余、恐怖和令人厌恶的。
他这样反复地观察一切身心诸行的过患与缺点,于是厌离它们,随之他不再喜欢世间的一切“有”和“生”——世间的一切只不过是可被破坏的诸蕴。
为什么说这里的厌倦或厌离不属于世人的嗔愤心呢?因为看清诸行本相的禅者,就象看清了自己住在火坑里,他会迅速地离开那里,并对自己说,这个可恶的火坑,真是不吉利,我为何不早点离开那里?也象住于肮脏而混乱的精神病院,当他看清了这一点,他会立即离开那里,因为他厌恶住那个肮脏之地,也厌恶那里的人精神上的困顿与混乱;他希望住在清净、安全的寂静之地。就象住在战火纷飞的地方,若有机会,他一定会迁徙到有秩序而安然的国度。同理,当行者看清一切诸行都是生灭相,是可破坏,是带来恐惧的根源,于是都是过患、缺点和多余,理所当然,他会生起对身心诸蕴的厌恶心理,就象厌恶战火与精神病院一样。这种厌恶不是嗔愤心而是智慧,它可以引生更深的智慧产生。
处在这个阶段的行者,他已经清晰地看到诸行的不利,寄希望于找到一处安静的,不可破坏的,真正清净的地方。但世间的诸行都是如此的性质,他对此完全了然于心;于是他确然生起了厌离心,这种厌离心与世间常人的厌离心不同,这是一种智慧。
这正如上面所举的例子,看到自己的住所如此肮脏不净,任何人都会生起厌恶的心理,并设法离开那里。没有人愿意住在战火、水灾、贫困、温疫的艰难之地。这个比喻适合修行者的情况,他看到由诸行维持的世间是如此的境地,于是他厌恶此地,并设法快速出离那些地方——五蕴的世间。
随着对三法印体悟的加深,他对于身心诸行的厌恶心理随之加深;逐渐地,他不再喜欢那些身心的诸行,而更倾向于寂静之道。但此时的行者,还没有能力看到真实的出世间法,他只有不断地专注于对身心三法印的体证,以期发现真实完美的寂静之地——涅盘。

楼主 守望者_____  发布于 2012-07-27 21:49:00 +0800 CST  
第九阶智 欲解脱智

观察到身心的生灭及其崩坏的现象,行者对五蕴身心生起了畏怖的心理,并感觉到它们多余,进而对其产生了厌倦。而现在,他希望从五蕴身心的幻相中解脱出来。这种心非常强烈,名为“欲解脱智”。
怖畏现起智,过患随观智,厌离随观智是连续的三个阶智,虽然是三个,也可以归入一类。见到一切诸行可怖可畏,称为怖畏现起智;进而发现身心的诸行有很大的危险性,所以称其为“过患随观智”;可畏可怖又非常危险的事物,心自然地会对其产生厌离,故名厌离随观智。
智慧修到了这里,行者已经可以清晰地看见身心行为的本质。世间所谓的任何一个“有”、“生”,其实只不过是可以被破坏的诸行,于是他对这些来自五蕴的事物不再执着,此刻,他唯一希望的是从五蕴的诸行中解脱出来,因为他真切地感觉到了五蕴身心的严重束缚。
清晰地感觉到了身心的束缚,在此束缚下不能有任何的自在。就象身体总归要老化及死亡,这是人力无法改变的事实,亦如多数的心理状态都不能如愿,而必然地会引致痛苦一样,他对于这一切似乎无可选择,也无法改变,必然地要由着身心的规律来捉弄。他真切清晰地感觉到了身心现象的严重束缚,正如《清净道论》中所说的“如入蛇口的青蛙,投入笼中的野鸡,落入坚固陷阱的鹿,在使蛇者手中的蛇,陷于大泥沼中的象,为敌所围困的人等。”修行者寄希望从这种束缚中解脱出来,正是这种原因产生了“欲解脱智”。

楼主 守望者_____  发布于 2012-07-27 21:50:00 +0800 CST  
第十阶智审察随观智

希望从身心的危险中解脱,这种刹那生起又刹那灭去的现象如此之短暂,又紧随着巨大的危险与畏怖,凡是看到这一现实的人,都会对此生起系列的畏怖、过患以及厌离心。这正是一切五蕴的本来面目,也是它们的先天不足,这样的现象必然地会给心带来痛苦而无任何的乐趣,凡是以实修清晰地看到这一层,任何人无一例外地都会想从它们中解脱出来,于是他会反复地审察身心的各种元素,这就是“审察随观智”。
这一阶智中行者反复地审察诸行,他对于观察到的一切身心的现象都以“无常、苦、无我”三相之智来衡量。例如对一切诸行,以无常来观之,视它们为“暂时的、生灭的、坏灭、刹那、动摇、可破坏的、非恒的、变易法的、不实的、非有的、有为的、死法”,他把握五蕴的诸行而观察它们的「无常」相。这是观无常而趣向“无相解脱门”的方向。
观“苦”的行者,他感知一切身心现象的屡屡逼恼,正如佛陀所体会的,它们是苦的,也是苦的基础,是病,是痈,是箭,是恼,是疾,是祸,是怖畏,是灾患,非救护所,非避难所,非皈依处,是过患,是痛苦之根,是杀戮者,是有漏,是魔食,是生法,是老法,是病法,是愁法,是悲法,是恼法,是杂染法等,他从这些方面把握诸行,来观察身心的「苦」。因为是不可爱的,是恶臭的,是可厌的,是可恶的,不值得庄严的,是丑陋的,是弃舍的,这是藉由苦相而随伴的“不净相”行者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观察思维。
因为身心的诸行是无,是虚,是空,无主,不自在,不自由等,可以从这些方面来把握和观察身心的“无我”相。
在这个阶智上,他只有提起“无常、苦、无我”三相来把握身心诸行的特性。反复地把握此三相,是为了从身心中解脱出来。这一阶智的特点是反复地审察,原来未做深入地审察时,他在潜意识中会对身心抱有幻想,也不断地从身心中体会其所谓的幸福与快乐,但如果他细致地把握和观察它们,以佛法的分解器——四念住来体察,他会看到它们的三个特点:无常、苦、无我,当身心的三法印显现时,于是他知道这东西并不好,也因此而生起了恐怖,这就是怖畏现起智,并发现自己终日与其相处有其危险性,这就是看到身心的过患(危险)——过患随观智。接着他厌恶这身心,即他获得了“厌离随观智”。于是他寻求从这危险的身心中解脱,这就是“欲解脱智”。为了寻求解脱的方便方法,接着他会反复地对身心进行“无常、苦、无我”的审察。在以三法印来反复地审察当中,他更加清晰地看透了身心的本质,这为之后行舍智的生起提供了基础。
这个阶段的修行,行者只是反复地提起三相来观察身心,使五蕴身心不能再于心中现起“常、乐、我、净”的印象,这就是运用善巧的方法从身心中解脱其束缚。无常、苦、无我是解脱的三道门径,这是佛陀最伟大的发现。修行者审察身心现象的无常,从而得知它们是暂时而非永恒的;审察得知其为苦相,于是剔除了心中乐的幻想;审察得知其为空、虚、非我,于是剔除了内在的我相。这个阶智的特点是通过审察而如实地了知身心的真相,然后即会生起智慧。
处在这个阶段的行者,时刻想寻求从身心的苦难中解脱,但他还不知如何从其中出离,于是他只有反复地审察身心的“无常、苦、无我”这三个特征。在这个阶段,他时刻想找到一条解脱身心束缚的道路,但这道路在他心中并不是非常地清晰,他唯一可做的就是反复地把握和验证身心的三法印——无常、苦、无我。
其实,解脱之道正是三法印,但此时,行者的智慧还无法理解三法印与解脱身心的直接关系。但他正在审察中,并不断地以如实之智来验证身心的这三个最为究竟的特点。


楼主 守望者_____  发布于 2012-07-27 21:51:00 +0800 CST  
第十一阶智 行舍智

紧随着第十阶智,行舍智生起了。第十阶智的“审察随观智”是反复地审察身心的“无常、苦、无我”,行者对身心的这三个特性体察到非常清楚的程度时,舍弃它们就成为一个必然的心理行为。在这里,“舍”是一种智慧,为什么呢?因为看到身心之中没有“我”,也没有任何实存的事物,它们只是漂浮不定的现象。从感觉上可以体察到身心之中的苦,而从实相方面观察,它们只是纯粹的自然现象——无我。
看到这些无常变幻、痛苦以及无我的自然现象,行者必然地会生出“舍心”,于是对身心诸蕴表现出无喜无乐,无怒无嗔的态度,这就是行舍智。在世间,没有人能够达到这种纯粹的程度,平常人们所产生的“舍”的心态,其中都夹杂着一些嗔怒心;但在四念住的禅者那里,因为看清了世间身心的表现形式与本质,那里并没有什么真实的事物,总括起来就是,它们是虚、空无以及没有“我”与“我所”。当内心对此完全了悟,舍心必然地会生起,没有人会对完全空无的事物抱持不放。
显然,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智慧,也是修到很高的一种成就。藉着看清身心的本质——空无,而完全地舍断它们;藉着看到那里的危险而无任何的益处而避开那里。这里有一个例子可以形象地说明这问题。
有一个人住在荒芜的沙漠里,周围几乎没有绿色与水源,他非常艰难地生活于那里。之前,他并不知道这地方的本相,只是以欲望行事而并不真实地了解那里。现在,通过审察,他看到这地方其实没有任何可取之处,再观察周围的环境,除了沙漠还是沙漠,于是他反复地观察、探索与研究,终于在某一天醒悟过来,他决定要搬出这一片沙漠之地了。为何要搬出呢?因为他看到了那地方的巨大缺点,沙漠不断地逼近房屋,似乎要把房子占领,这令他感到害怕并使生活非常艰难。
在这个比喻里,沙漠如同身心,因为无明,他曾一世一世地住于那个荒芜之地而备受痛苦的地方——身心。现在,通过审察,他看清了那身心之地其实有诸多的缺点而没有任何的益处,就象佛陀所说的,那身心具有四十二种的缺点而无任何的优点,于是他反复地对这四十二种行相进行观察、探索与研究。这身心的四十二相是:(1)无常,(2)苦,(3)病,(4)痈,(5)箭,(6)恶,(7)疾,(8)他,(9)毁,(10)难,(11)祸,(12)怖畏,(13)灾患,(14)动,(15)坏,(16)不恒,(17)非保护所,(18)非避难所,(19)非皈依处,(20)非去皈依法,(21)无,(22)虚,(23)空,(24)无我,(25)无乐味,(26)过患,(27)变易法,(28)不实,(29)恶之根,(30)杀戮者,(31)不利,(32)有漏,(33)有为,(34)魔食,(35)生法,(36)老法,(37)病法,(38)死法,(39)愁悲苦忧恼法,(40)集,(41)灭,(42)出离。
行者反复地把握这身心,他先观察身体的四十二相,并反复地体会是否如此,然后再依次序观受、观心、观诸法。当他观察到足够清楚时,结论也自然地得出来了,色是无常……乃至出离;受是无常……乃至出离;想是无常……乃至出离;行是无常……乃至出离;识是无常……乃至出离。其实,所谓的世间都是由这五蕴组成,除此之外就再也没有别的事物了。行者具体地研究每一个蕴:色、受、想、行、识,他发现它们都具有这四十二种特点,于是他对于佛所说的那四十二相有了真切的体会。
现在,放眼所及,在所能观察到的范围内,无非都是无常……难……怖畏……坏……非保护所……无……空……无我……恶之根……生、老、病、死法……灭,直到出离。一个一个地探察这四十二行相,正如佛陀所说,确实如此,那里看不到有任何可取之物,就象经典所说的:只有一大堆的过患。而他并不放弃,对周围的事物也进行反复探察,这样地观察也许要持续很多年的时间,最终,他终将会明白,那里确实不是一个好的地方,于是他放弃了那身心之地,而决定要搬到一个更好的地方去了。


楼主 守望者_____  发布于 2012-07-27 21:51:00 +0800 CST  
这一阶智,他还无法放弃,只是产生了舍断的心理,这是更高智慧生起的前提条件。现在,他对这身心无喜无嗔,所以称为舍。但这时,因为智慧的缘故,他还不知道哪里是没有沙漠的优越之地,而面对身心,他并不知道在身心之外还有什么地方。这需要之后的智慧发展,他才能看到那真实之地——涅盘。但现在,他只是在内心里舍却了这身心的不毛之地。
行舍智的结果是因为观无常等,知道诸行的缺点而舍断了对它们的喜与惧,于是对这些身心的诸行不再关心而成为中立,不执着它们,不执着它们为我与我所。这里舍断,就是不再关心的意思。
行者观察身心的三相无常、苦、无我,发现它们并不是美好的事物,接着便产生了一系列的智慧,第四阶智是发现无常生灭,第五阶智是发现崩坏,第六阶智是畏怖现起,第七阶智是体察过患,第八阶智是产生了厌离,而第九阶智是感觉到身心的牢笼,想从中解放出来——欲解脱智,而第十阶智是不断地审察身心的三相无常、苦、无我,寻求从身心中解放出来的道路——审察随观智。
在此身心中潜藏着巨大的危险而它又是空无的不毛之地,看到这些本质,没有人会想继续留在那里。行者以正念与智慧体悟到身心是生灭与空无的,于是他不再对其产生兴趣,这即是“舍”的特质——对身心中立而无爱无憎。此前,他对身心的态度不是贪爱即是憎恨,而现在,智慧生起,心不再理会这虚无而痛苦的不毛之地了。
四十二行相归纳起来,即是“无常、苦、无我”的三法印,行者对三法印越是体会得深彻,越能发现它无比的正确性;而愈加深入地认知,会促使他产生舍断五蕴的勇气与智慧。因为看清了五蕴的生灭、危害与空无,于是产生了真正的弃舍它们的心理。
这里的不再理会是因为他看清楚了身心的本质,他决定它们不是“我”或“我所”,于是决定放弃它了。这一系列的进步,基本上都是建立在认清身心真相的基础上,因此称这种舍离为智慧。
《清净道论》中还有一个例子,有一个人晚上吃过饭,上床入眠,睡到正酣,突然屋内起火,于是他惊醒了,见大火而生恐怖。他想,在我被烧着之前最好逃出去。他四下打量,看见有可逃的路,于是急急地逃出了这间屋子,而站在安全的地方。
这个比喻里,屋子被喩为身心,凡夫执着身心为“我”或“我所”,长期生活在身心的五种幻相中,某一日,他突然于其中发现它们是无常、苦、无我,就象睡梦中的人突然被屋内的大火惊醒,于是他决定,在被生老病死的大火烧死之前,要从这间屋子里(身心)逃出去。
凡夫住于身心之中不知它是一间火宅,而行道者因为有正念与正知,于是他能发现那里是无常、苦、无我。在这一阶智里,行者生起了难得的“舍”,这是非常难得的智慧。这如同从睡梦中惊醒之人,当他发现屋内的大火,便立即决定要“舍掉”这屋子以及屋子里的所有东西了,而必须要逃到一个没有大火的安全之地。舍的含义在这里很明确,如同睡梦中的人看见屋内大火而决定要舍掉这火宅一样。
以“中道”舍断对身心的爱与憎,这是一种非常猛利的智慧。在此智慧下,许多烦恼即被断除。当烦恼大幅减少时,行者可以准备充分。此时,一切皆已准备就绪,随时准备接受圣道的显现。

楼主 守望者_____  发布于 2012-07-27 21:51:00 +0800 CST  
第十二阶智
随顺圣道智

行舍智之后,观照身心已经非常轻松了,于是观察的速度也会非常快捷,在这种成熟的修行方式下,突然由无常、苦、无我中的一相引发,心会闪电般地有所体悟,并快速地驱向圣道——涅盘。
这是一个完整的智慧,是心通向觉悟时必经的一个程序。因为对无常等法义的深入体悟,心必然地要在舍离出现之后有一个随顺并驱向正确道路的行为,这是体证纯粹的实相——涅盘的一个正确的行为。
这就象那个睡梦中的人被惊醒后,看见大火充满屋内,刹那之间,他决意,我不能被活活烧死在这里。显然,此刻的唯一选择是要舍弃这火宅,这是“舍”的智慧。
当舍的心理出现时,刹那之间,他是准备充分了,他想,已经到了必须要放弃这火宅的时候了。接下来的任务是,急速而准确地找到安全可行的出逃路线,并快速撤出火宅。这一阶智是心完全地随顺了正确的道路而驱向圣道,就象那个准备逃出火宅的人而随顺了尚未被大火封住的路线。此时,没有大火而能出逃的路线就是正确的路线,寻着那路线,他将快速地驱向正确的方向——安全之地——真理——实相——圣道。

楼主 守望者_____  发布于 2012-07-27 21:52:00 +0800 CST  
第十三阶智 种姓智

随顺圣道智成就时,心已做好了准备,一切皆已水到渠成,接着,涅盘显现了。这一阶智是围绕行者亲证涅盘的情形而展开的。在无比漫长的生死轮回中,心第一次安全着陆,到达了真理之地。这即是说,功德圆满的行者在一刹那间见证了“出世间”相,这是最究竟的实相——涅盘。
涅盘是宇宙间最真实的事实,见证它使行者的眼界从世间扩展到了“出世间”。一刹那间,他超越了世间,认知了出世间。在世间,这应该是最壮观的现象,心第一次看见了无比罕有的涅盘——“出世间”情形。
随顺智清除了障碍真理的烦恼,使心直驱圣道;紧随其后的就是驱向圣道的结果,见证涅盘。因为见证了罕有的“出世间相”,于是行者了知到宇宙间最真实最究竟的事实——绝对真理。见证涅盘使心超越凡夫种姓。
这是无与伦比的成就,在此世间没有任何一项成就可与其相比。超越了凡夫之地而入于圣者之地,超越了凡夫知见而入于圣者知见,超越了世间而入于出世间。涅盘是佛智的核心,行者于一刹那间经历了佛在世时曾经亲证过的景象;对于一名修行者来说,这是在世间可以证知的最高成就。
佛教中的圣者之名有其确定的内容,以修行者是否证悟涅盘为判定标准。尚未证悟涅盘,无论行者的正见与梵行有多高深,他只能是凡夫,即他的内在本性还属于凡夫。如果通过四念住的修习体证了涅盘,则将在接下来的“道智”中成为圣者。这是非常规范的称名,圣者与凡夫有其本质的不同。
行者在一刹那间见证涅盘,这即是说,他在那极短暂的时间里看到了“出世间”的全貌。一旦看到了出世间的情形,他对于世间也将会了知的特别清楚。凡夫不知道“出世间”,也就不知道“世间”,一旦证知出世间的情形,他对于世间和出世间就会全然而透彻地达到了知。
在漫长无比的轮回中,行者第一次见证了涅盘,在此之前,他无法想象出世间的情形。在此世间,无人能想象到出世间——涅盘的情形。所以佛的教法中并不告知涅盘的情形,因为那情形实在非同寻常,强大到透视宇宙一切真相的程度,而同时也可摧毁了一切世间的错误知见——这超过了世人的知识范畴,所以世人无法想象那种情形。
为了完成智慧的积累,行者在反复地观察“无常、苦、无我”之后,心随顺了圣道,以智慧不再执着世间的一切,于是他的心去除了覆盖圣道的一切障碍,那时,他还不知圣道,只是他的心不贪也不住着,也不在信解中,他没有一切的束缚,就象莲花叶子上的水珠一样,滚动却不再染着与它相近的事物。正是这种心境,使他贴近了圣道。一切的障碍皆已清除,于是涅盘显现了。
有人或问,之前修四念住的作用是否就在这里呢?是的,修四念住可以使心随顺于世间的一切。或有人再问,难道不修习四念住,就不能随顺于一切么?答案是确定的,不修四念住,则凡夫之心决无可能随顺于世间的一切。没有随顺于世间的一切的心境,则不能贴近于圣道——涅盘。
修习使心达致随顺智,这是观智的最高点,然后是见证涅盘,达成了永不再退转的种姓智。以佛教的教义可以这样解说,此慧成为种姓智,是克服了生灭的现象,而见证了不生不灭的涅盘;也是克服了不断生起而不断消失的现象界而入于寂静的涅盘;也可以说脱离了“世间”的一切行相而见证了“出世间”;还可以这样说,行者是见证了“非现象界”而超越了“现象界”;见证了真正的寂然而了然于世间的对立面——出世间。涅盘的功德是述说不尽的,这里只是以世间语言非常有限度地表述其功德。
此岸与彼岸。佛教把世间的层面称为此岸,而把出世间称为彼岸。佛法的修行者们都希望能够到达那彼岸——真理之地——出世间。显然,修行圆满的行者亲身见证了被佛法度到彼岸的情形。这是无比辉煌的时刻,涅盘的闪现是那样的突然,而行者在完全没有准备的刹那时刻见证了那辉煌一幕。
这样理解,当行者在此世修行时,如同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中航行,他知道要去那彼岸而却完全不知彼岸在何方。突然,在一刹那,他看到了那彼岸,于是驱船航向那里,然后登上了那彼岸之地。当然,在他登上时,他自然而然地看到了那里与此岸完全不同的风光。


楼主 守望者_____  发布于 2012-07-27 21:53:00 +0800 CST  
也有一个比喻,一位想要跳过大水沟而站于彼岸的人,快速地起跑,握住悬结于水沟此岸的树枝上的绳而来一个大而猛的跳跃,倾身赴向彼岸。那悬空而摆荡的绳子将他荡于彼岸的上空,他迅速松手,于是落在了彼岸。当他落下时,脚下一阵不稳,然后他定神住立,渐渐地站定于彼岸。
这个比喻可以这样解释,一直生活于欲界的行者,他的一切知见在“有、生、趣”的此岸,他不断地修习观智,反复地看清那刹那生灭的诸行。不断地修习观智的行者,就是在练习到达彼岸的能力,当他修习到具有随顺智的能力时,他借助绳子或树技的力道而猛然一跃,于是落在彼岸。这个比喻中,悬于树上的绳或树枝为“无常、苦、无我”,他借三法印的力道来一个大的跳跃,不偏不倚,他正好落于彼岸——涅盘之地。
当他到达彼岸的上空时,他松开手,于是他落入到彼岸。当他落下时,脚下一阵不稳,这正如行者只修习三法印的观智,而从未在涅盘上有所准备,所以初见之下,他非常惊讶,这情形如同刚登上彼岸的人,脚下一阵不稳,几经晃动,方才立定。而他一直在修习观智,所以他抓住那树枝或绳的手一定是非常地有力,这使他可以在冲向彼岸时有一个安全的保证。当他到了彼岸上空,他松开手,这比喻他见证到涅盘时,他才会放弃那“无常、苦、无我”的三法印。
这也可以解释“上岸弃船”的比喻,在生死轮回的苦海中度化他的航船是“无常、苦、无我”,而当他登上彼岸时,他放弃了那“无常、苦、无我”的大船。似乎北传佛法中常用这“上岸弃船”之比喻。诚然,修行中的表现是,当行者不断地观察身心的“无常、苦、无我”,如他在茫茫大海中寻找彼岸,而当涅盘显现时,他不顾一切地扑向那里。自然地,在那里是再也不需要“无常、苦、无我”的大船的。
“无常、苦、无我”是度化一切众生的大船,没有它,则没有可以登上彼岸的可能,因为它是联系此岸与彼岸的桥梁,或是把众生从此岸渡到彼岸的大船。看到这里,请真诚的行者或读者留意,佛法中,千万不可以离开“无常、苦、无我”而修行,没有它,可以说修行是完全地没有指望。
也可以由此来判断你的修行是否正确。如果你是在“无常、苦、无我”的指引下修行,那是正确的修习。这好比是坐在佛开启的大船上,向伟大的彼岸行进。有朝一日,你总会藉着那大船的航行能力,到达那无与伦比的彼岸。如果你没有启动那“无常、苦、无我”的大船,你就无法指望你能抵达彼岸。三法印是佛在世时指出的一条唯一可行的道路,没有那条道路,就没有痛苦的止息,更没有到达完美之地——出世间的可能。
也有一个比喻,一位明眼之人想要观察星相,他于傍晚时刻仰观天空,但乌云密布,不能见月。此时生起了一阵大风,吹散乌云,于是他看见明月悬挂于太空。比喻中的乌云遮蔽天空,如同烦恼遮挡住真理——涅盘,一阵大风如随顺智,明眼之人如功德圆满的行者。行者的内在显起了随顺智,将烦恼驱除,于是涅盘呈现出来了。明月显现于太空,比喻行者亲见浩瀚无边宇宙的涅盘相。
随顺智如同一阵大风,它吹散覆盖明月的乌云,紧随其后现起的是种姓智,行者见证了明月——涅盘。这就是为什么在随顺智不能见涅盘,随顺智是清理天空中覆盖明月的乌云,当乌云被大风吹散时,种姓智自然而然地得以显现,涅盘出现了。由此可见,前面的修行过程,都是在清理心理上的乌云——烦恼,而正是那烦恼,覆盖了真理——涅盘。涅盘的真理是永恒地呈现于宇宙间,因为烦恼的原因,众生不能见证它,而当烦恼去除时,才发现涅盘是永恒存在的。
这也是佛教导的善巧,先让弟子断除烦恼,如同清理心理上的乌云;当心理上的障碍被清除时,涅盘自然地就会呈现出来。圣道的涅盘是最高的实相,行者一旦见证了它,就见证了最究竟的真相。这非常地不同凡响!当究竟的真相显现时,行者才能完全知道世间知见的错误之处。
不修佛法之人住于此世,没有任何的正见,于是他沉沦于生死的大海中而不自知。佛是明眼之人,他看到这一点,他指出圣道的方向,并开示了方法。当遵循佛的教导而修四念住,功德圆满时,行者见证了无与伦比的伟大现象——涅盘。

楼主 守望者_____  发布于 2012-07-27 21:53:00 +0800 CST  
第十四阶智 道智

与种姓智一样,道智也是以涅盘为所缘。在种姓智中,行者的心曾经越过世间见证了涅盘,接着由此而转入道智。种姓智是由世间到出世间,而道智则完全的出世间。种姓智到达出世间之后,给予道智的生起提供了前提条件,从而引发道智的生起。
涅盘的显现让行者大为惊讶,原来宇宙和世界的本相是这样的。在佛法的指引下,行者观察身心的“无常、苦、无我”而抵达彼岸,亲证了涅盘。涅盘是宇宙的本相,当行者对其了然于心时,他生起了道智。什么是道呢?那就是一切都是自然的法则,当心清晰地认识到物质世界和心理世界都是自然法则时,无人无我的真理就自然地生起了。
宇宙万物乃至于心理现象都是自然法则,在那里,还能有什么意外的事物或者人与我存在呢?在一切事物中只有自然的法则在起作用,于是行者确认,这样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而在此也才是完全平等,最安宁的出世间。在道智下心于刹那间体证到世界的本相,并因此而感知了完全的寂静与安宁,那里是真正的天簌之地。
在种姓智中,圣道展现了本相,而道智则从本相中得到了身心以及所有自然现象都是万有法则的结论。承接种姓智所给予的指引,道智再深一层,认识到“法尔如是”。
有一个比喻,就象一位化学家在做实验,他把化学物品放在一起,当它们发生化学反应时,他从中发现并证知了某种规律和法则,于是他写出了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在这个比喻中,禅者如同化学家,他证知的涅盘如同化学家在实验室中进行化学实验而呈现的某种现象。禅者于涅盘中发现了宇宙万有的自然法则,这就是道智。化学反应的现象呈现时,化学家知道那里面有着怎样的法则与真理,同理,涅盘呈现时,禅者知道那里面有着怎样的身心和宇宙法则,他从中完全地把握住了一切事物的法理——道——法则。
道智是对万有法则的证知,此智可以摧毁心的妄想,也摧毁了贪嗔痴,这将结束无始以来辗转轮回的苦海,同时也封闭了进入一切恶趣的大门。在这种智慧下,心舍断了一切邪道,并开启了成为圆觉者的大门,同时也为行者带来数百种的功德。这一阶智称为须陀洹道智,在此智中,心已完全明白宇宙的终极法则,所以此智完全属于出世间。道智生起时,行者成为须陀洹。此道心生起仅一刹那,但在那一刻,他证知了宇宙间最重要最深奥的法则——道。
道智的生起使行者成为须陀洹圣者,他不再堕入四恶道中了。须陀洹道心的作用是断除三结:一、身见或我见;二、对佛法僧的怀疑;三、执着地相信实行仪式能够趣向解脱(戒禁取)。此智同时也断除了一切强得足以导致投生至低于人道之外(即:四恶道)的贪嗔痴。证得道智者,肯定会在不超过七世的时间内证得最终的解脱,而且肯定不会投生至任何恶道。
道智是无比辉煌的,它的功德是让行者真正地证知了至高的法理——道,这个伟大的法理可以摧毁心理上一切的贪嗔痴。“道”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身心以及一切的自然规律与法则。正象科学家一样,他通过漫长的研究探索,终于发现了一切事物的规律和法则,他知道运用这规律,可以结束过去的无知与无穷劫的轮回。道智的功效也在这里,当人们还不知道世界的本相时,他必然地会贪,贪不到时会嗔愤,或者完全地蒙昧愚痴。而当他证知了宇宙的本相时,行者则不会再去贪嗔世间的事物了,因为在这种智慧下他能够看清一切事物最究竟的本质。同时,他也能知道贪与嗔是出于没有佛智,世人在贪嗔痴中轮回,那确实是相当悲惨的命运。
佛法的科学称“贪嗔痴”为三毒,是因为它们总是毒害人们,这种毒害的结果就是人们总要不断地经历生与死以及身心的痛苦——轮回。当道智生起时,贪嗔痴终于暴露出它毒品的原型。当三毒被心完全看清时,痛苦的轮回也即将要划上句号了。

楼主 守望者_____  发布于 2012-07-27 21:54:00 +0800 CST  
第十五阶智 果智

在道智生起时,是以涅盘为其所缘,而果心总是紧随着道心而来,果心一生起就息灭了,而在此短暂的过程中,行者知道那是一种伟大的成果,而且他已确认,心已经超越了世界,证知了世出世间的一切原本情形。
果智是一种非常清晰而寂静的了知,这是非凡的成就,属于圣道之果。此智表明心已完全了然于圣道。这就象农人作务果树,当一个漫长的过程之后,果树结出了硕果。对于禅者来说,这是佛法实践中的一项圆满成果。
到了这一步,行者已基本完成了须陀洹的修行任务。之后的日程中,纵使他过于放逸,或过于执着于佛法的功德,但在最多经过天界与人道的七番辗转轮回之后,他必定会证得苦的完全止息。果心生起后,证明心已采摘到了圣道之果,行者对于圣道已再无有任何的疑惑。果心是一个标准,它就是须陀洹果;并且可以确定,行者最多再经历七番生死,就可以达致圆满的觉悟——阿罗汉。

楼主 守望者_____  发布于 2012-07-27 21:55:00 +0800 CST  
第十六阶智 思维圣道智

在此智中,行者对道智、果智、涅盘要进行一次全面的回顾与思维。证得果智时,行者会立即产生这样的回顾与思维,这是在世间的层面上所进行的思维与总结。道智与果智是以涅盘为所缘,而此智是完全站在世间的立场上对佛法的功德以及自心证悟的过程给予了一次总结性的回顾。
在这个阶智中所进行的思维,是对修行中所通过的这些阶智进行一个整体性的总结回顾,行者确然感慨到,他竟然成就了如此殊胜的圣道,并对此无与伦比的功德产生快乐的感觉。此智不同于前面的阶智,那些智慧是从究竟法的角度出发,以身心或涅盘为所缘;而此智则是过后思维前面的阶智,并正确地界定了十六阶智所带来的巨大功德和在身心上产生的良好效果。

此智的思维总括包括一下五个方面:
一、思维道,
二、思维果,
三、思维已断的烦恼,
四、思维残余的烦恼,
五、思维涅盘。

第一个思维回顾,行者回顾自己的修行历程,确定他是藉由身心的真理而成就果智的,于是他对于这种最究竟的真理——“道迹”,完全了然于心,并由衷地赞叹佛陀所发现的这个伟大真理的功德以及它的巨大作用。
第二种回顾,行者确认自己已获得了佛法的伟大成果,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果,在此世间,这种成果极为罕见,如果不是无比虔诚的佛法修行者,并将功德积累到很高的程度,基本上,世间之人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个无比伟大的智慧与成果。
第三种回顾,藉着道与果,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舍断了不少的烦恼,而被舍断的这些烦恼,将永不会生起。这是异于世间之人的,世人可能会在某些时段没有烦恼,但那些烦恼不是被舍断的,所以可能会再度在内心里生起,而通过佛法的道智与果智舍断的烦恼,将永远不再生起,显然,这是异于世人的,这也是一项无比巨大的成就。
第四项回顾,在清晰地看到已经断除的那部分烦恼之后,他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内心还有残余的烦恼,这部分的烦恼将是今后修习中所要断除的。行者以智慧深知,烦恼来自于贪欲,而贪欲来自于没有舍离之智。于是他会问自己,我还有哪些事物没有舍离,这未舍离的事物必然地会占据我的心并形成贪欲,贪欲必定会使心不得自在而生烦恼。第五项回顾,他回顾“不死的涅盘”,正是通过涅盘,让他通达了佛法。他确定,体证涅盘是成就佛法之智的必经环节。
经历果智,行者证得须陀洹果,这是佛法中四个果位的最初果位。此果的功德有三个,一是证得“无我”之真理;二是完全地断除了对佛、法、僧的怀疑;三是不再执着地相信实行各种仪式能够取得智慧而解脱束缚(戒禁取)。

楼主 守望者_____  发布于 2012-07-27 21:55:00 +0800 CST  
自己顶,好文章!!

楼主 守望者_____  发布于 2012-11-09 23:07:00 +0800 CST  

楼主:守望者_____

字数:21129

发表时间:2012-07-28 05:4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12-03 17:54:53 +0800 CST

评论数:71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