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整理】清朝能平息太平天国,为什么敌不过列强几千人呢?


简单来说吧,清政府末期面对的历次反侵略战争,在大多数时候都体现出了19世纪中、后期海权相对于陆权的绝对优势,历次战争的失败逼迫近代中国第一次正面认识海防与海权的重要性,并带来了筹建北洋海军这种历史性的战略决策。

清王朝面对太平天国的战争,是一场技术水平停留在拿破仑战争时期、战术则介于拿破仑战争到七年战争的低水平陆战。

由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河网纵横,战略回旋余地又小,太平天国、清朝诸练勇部队又普遍装备了威力巨大的线膛步枪与霰弹炮,因此双方在战役战术上都强调“持重慎战”,发挥防御优势,比如,湘军的战术条令就规定一日行军不得超过30里,每日行军结束后都必须修建筑垒工事,全军在工事内过夜,一旦遭遇太平军也往往是结硬寨、掘长壕、布枪炮、打呆仗,步步为营,缓慢推进。战争时间的拖长,使得清王朝可以从容调集大批部队参加到对太平天国的战争中,在后期围攻天京的战役中,湘军已经云集了大约10万兵力,淮军、楚军等部也有5万余部队,形成了对太平军的绝对优势。

而清王朝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面对海上来敌的战争,则是历代中原王朝从来没有见识过的反登陆作战。



在深谙近代陆战战术的西方列强的两栖登陆之下,清王朝陆军在战略与战术上的劣势被暴露无遗:近现代交通与后勤补给体系的完全缺位,使得清王朝难以立刻调动部队到洋人可能实施两栖登陆的地区;近代电报、邮传的落后,又使得清王朝对于己方部队与西方舰队的实时动向完全不清楚;陆军武器装备技术的低劣,使得沿海的要塞火炮在射程与威力上完全无法同西方的海军舰炮相抗衡;陆军战术的落后,甚至导致大多数要塞保卫战中守备清军连防御正面与防御侧翼都不清楚,既不设置防御纵深,也不掩护要塞侧翼,更不掌握战役预备队,轻易被洋人迂回突防。相比之下,洋人乘坐的海军战舰可以运载陆军在中国沿海来回机动,并在任何一个我方防御薄弱的要点实施登陆,形成虽然总兵力大不如清王朝、却可以造成局部兵力绝对优势的局面。


虎门炮台、大角炮台、定海之战、吴淞口之战,一直到中日甲午战争时期的金旅之战等等,基本上都形成了固定的“剧本”:洋人正面牵制要塞火炮,海军陆战队在要塞侧翼实施两栖登陆,迂回清军侧后,一举击溃守备部队,达成战役目的。而此时,清王朝的最高指挥中枢甚至连最新的战局动态都需要靠传统的驿递快骑传递地方官的题本才能事后得知,皇帝下批文的时候连黄花菜都凉了,谈何调集大军去补防?

楼主 一墨痕  发布于 2018-09-17 16:46:00 +0800 CST  

楼主:一墨痕

字数:976

发表时间:2018-09-18 00:4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1-16 03:52:41 +0800 CST

评论数:104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