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生活整理

王府伙食费



楼主 小粉虫虫  发布于 2018-02-01 18:01:00 +0800 CST  
清朝中后期京旗家中官称


楼主 小粉虫虫  发布于 2018-02-01 18:12:00 +0800 CST  
前辈学者曾经说过,清宫八旗秀女,选秀的时候,六个人一排是常态。这两天看到了一套档案,还真的是六个人一排……前辈诚不欺我也……不过这次看到的新档案真有趣,几乎可以还原一次乾隆朝的八旗秀女流程…然后从档案上来看,乾隆朝中后期,选一次八旗秀女,大概是8000-10000人……一共只有四天时间……其实我很怀疑这么选到底选的清楚么……比如说脸盲如我这样的,估计人都认不清楚……然后感慨一下,清代不同时期的区别真的是很大。
之前科普过同治朝和光绪朝选秀女的情况,都是秀女记名很多年,选了好几次,最终才选出来几位主位。感觉十分慎重。
乾隆朝这选秀则不然,这次发现的档案里,秀女一共9000人左右,四天全都看完,选出来了13人,数天之后再看一次这13个,其中一半指婚,一半撂牌子。一共9000人,一周搞定……中选率0.14%……也是很效率……

楼主 小粉虫虫  发布于 2018-02-02 04:36:00 +0800 CST  
關於清代繕寫奏摺的字體,同治間饒旬宣總結為五字:勻、正、光、方、秀。

“勻則字之大小粗細,縱橫看去,無不整齊也;正則橫平直勁,無論筆畫多少,合之正分之亦正;光則筆畫光潤,墨色晶瑩,視如點漆;方則字體不扁不長,宜於歐體,而歐帖中惟姚恭公碑最合;秀則姿態韶媚,無劍拔弩張之態,有時花美女之神。下筆宜堅細,而不宜粗軟,只許筆尖落紙,如以針劃紙,堅之謂也。”

楼主 小粉虫虫  发布于 2018-02-02 04:40:00 +0800 CST  
恩……可以确定了不少满洲大姓在清代明确认定了内部大系之间互相没有血缘关系,所以可以联姻。
如图,齿录主人是忠淳,为叶赫地方瓜尔佳氏,他的曾祖母是苏完瓜尔佳氏。
这样的例子在瓜尔佳氏、富察氏等满洲大姓之中都见过很多个例子。


楼主 小粉虫虫  发布于 2018-02-02 04:46:00 +0800 CST  
清代就算宫廷和王府,也不一定都用三才碗的。今天这种成套的三才碗,在清代其实也是比较少的,更多的是现配的。有的是只有盖和碗是一套,没有茶托,现配的别的材质的茶托,或者改用茶船。有的则根本就不配盖,只用普通的茶碗,配个茶托、茶船就可以了。清末还有直接拿两个现在喝红茶那种带把的茶碗的。所以说,那时候茶具也比较自由。
这几张老照片都是截取的茶具的局部。图1和图2,都是普通茶碗配元宝形的茶船。图3是碗、盖成套,配元宝形的茶船。图4看不清有没有盖,用的是荷叶形的茶船。图5这种茶船或者茶托原本也有如“元宝”、“荷叶”似的名字,但是我忘记了……图6是碗、盖成套,然后配的可能是玉质的茶托,这跟现在的三才碗比较相近,但这仍然是配出来的。图7是前面说过的清末民初配带把茶碗的,有可能是在外国人开的照相铺里才有的情况。
现在看一些所谓的“科普文”,一提到清代人喝茶,就必须要拿个三才碗出来,还赋予了特别多的说法和讲究,甚至每一个动作都有很深的讲究。对照老照片等信息来看,就能知道这些仪轨很多都是现代才构建的,属于典型的“新传统”。这里说一下茶托和茶船的区分问题。在做口述的时候,北京的老人们是管和今天一样的三才碗的那种圆形小碟称之为“茶托”,而管其他形状的大小碟统称为“茶船”。这里因循了这种用法。实际上全国各地对于这些器具的称谓并不一致。比如说有的地方就把茶托作为茶船的一种。








楼主 小粉虫虫  发布于 2018-02-02 05:01:00 +0800 CST  
按照清代的规定,清代一般的官员应该具备自己品级的朝服、吉服、行服、常服、雨服,以及日常的便服。每一种服制内,其实还按照季节分成各种质地,所谓“单夹皮绵纱”,单是“皮”一种,如果讲究的话,按照不同时间,就可以有十余种质地。
另一方面,入关之后,清廷基本不负责官员的官服配给。所以官员一旦入仕,就必须花费大量金钱在置装上。而且官当得越大,这个需求越高。比如说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三年去四川主持乡试,当时他只是个七品官,但是随行带了九大箱衣服,其中第一箱内,至少有袍12件,褂10件,袄3件,荷包48件等。
这些官服,大概每一件袍褂都需要一两以上的价格,有的达到一件数十两乃至上百两。如李慈铭在光绪五年一年内,用来做新衣服的钱就达到五百两,而当时他只是个候补郎中而已。随举几个李慈铭购置衣物的价格:
光绪六年,本色貂冠、獭皮冠各一顶,11两3钱;光绪八年,猞猁狲马褂,17两;光绪十一年,翠玉朝珠佛头一副,6两2钱。光绪十四年,狐袍,12两。
在此背景之下。很多家底根基比较差的官员,都觉得这些官服太贵了,特别是很多服制,比如说朝服,中级官僚一年基本用不了几次,又比如说朝珠,花费比较贵。所以很多官员选择不买,然后遇到需要穿用的场合,提前找人借,甚至于去一些地方租。在清人的笔记中,经常能见到“xx来借朝珠”等记录。
至于官宦世家,则大多将官服顶戴之类的传给后代,一方面是激励他们出仕,一方面也是节省一些资源。
如《儿女英雄传》里第三十七回,就描写过这么一段,说安公子中了探花,舅太太给他了一份礼物——
舅太太道:“我这里还给你留着个顽意儿呢,不值得给你送去,你带了去罢。”说着,便叫绿香从屋里一件件的拿出来。一件是个提梁匣儿,套着个玻璃罩儿,又套着个锦囊。打开一看,里头原来是一座娃娃脸儿一般的整珊瑚顶子,配着个碧绿的翡翠翎管儿。舅太太道:“这两件东西,你此时虽戴不着,将来总要戴的,取个吉祥儿罢。”金、玉姊妹两个都不曾赶上见过舅公的,便道:“这准还是舅舅个念信儿呢。”舅太太道:“嗳,你那舅舅何曾戴着个红顶儿哟!当了个难的乾清门辖,好容易升了个等儿,说这可就离得梅楞章京快了,谁知他从那么一升,就升到那头儿去了。”
大概就说这么多吧,总之一点就是,根基差的人想要当官,也是很艰辛的

楼主 小粉虫虫  发布于 2018-02-02 05:02:00 +0800 CST  
太监的制服也是自备。买不起就跟人借,没认识的人就跟净身处(所谓刀儿匠)们赊。所以很多太监入宫之后身上背着好多债,而且利滚利,如果混得不好,很有可能半辈子都还不清。

楼主 小粉虫虫  发布于 2018-02-02 05:03:00 +0800 CST  
《福惠全书》里《考代书》一节,说要对地方上代写状词的讼师(其名称为“代书”)进行考试才许从业,因为他认为讼师太喜欢颠倒是非把持诉讼了,举例说,比如原被告冲突,打伤一头母猪,讼师教唆告谎状,就说连杀母子二命;而恶棍****子,讼师(收了恶棍的钱),就哄骗女性撤诉(“诱女以连辱见释”,应该是吓唬受害女性说若是告强奸的话,女子本人也要当堂受辱啥啥的?)于是作者黄六鸿定下考试法,凡是做“代书”的一律择期考试,通过考试,再让他审查一下面相忠奸,过关者发给一个小木印,刻县衙正堂花押和代书本人姓名,状纸末尾必须用这个代书印才是合格的状词(如果原告自己写状词,应该就不用了)。这算不算古代的讼师执照法……


楼主 小粉虫虫  发布于 2018-02-02 05:10:00 +0800 CST  
《福惠全书》接着写受理之后审讯,特地提到要仁慈点,不是重大刑事案件不要轻易用刑,天气极端冷热的时候要注意被审者的状态。举例说他当东光知县的时候,隆冬审理一个官司,提审人中有个老人跪在台阶下瑟瑟发抖,他让人去询问,老人说生病才好,又冒了严寒,所以打寒战。黄六鸿立即叫人把他搀扶到廊内,给他喝热姜茶,这才挽救了一条命。其实老百姓进衙门也不容易,得露天跪在堂下听审,身体不好的人审死也是可能的……
然后这里还开列了作者认为不能动刑的情况,除了皇帝生日、忌日、逢年过节之外,比如天气极端不能打,受审人如果刚刚奔跑进来也不能打,县官自己的状态,如果发怒或者喝了酒,也不能打人(情绪冲动下可能会泄愤式的命令重打),犯人如果要拘留、戴枷也不能打(打完再坐牢或者戴枷,估计这人也就送命了),或者要上夹棍也不能打(但是看一些当时文学记载的情况,难道不都是犯人口紧,打了板子不招,然后再上夹棍的吗……)



楼主 小粉虫虫  发布于 2018-02-02 05:11:00 +0800 CST  
常见的肉类,清宫基本都吃,猪肉、鸭肉、鸡肉,这三种最为常见,羊肉也很常见,其他的像狍子肉、野鸡肉、野猪肉、鹅肉、鹿肉、兔肉、各种鱼肉、虾肉。内脏类的,羊、鹿、猪的内脏似乎都见过,只是很少出现。
重点说几种肉类。
1.牛肉。入关前,清代宫廷是吃牛肉的,《老档》里很常见。入关之后,据说是出于中原传统保护农耕的意识,不再吃牛肉了。所以膳底档里基本见不到牛肉。不过,上次有人发出来一份抄录的膳底档,是嘉庆朝的,有一品牛肉的菜。故而,牛肉可以说是基本不吃,极个别的情况吃一吃。
2.马肉。入关前,清代宫廷是吃马肉的,《老档》里很常见。这和当时满洲人爱马的习惯似乎是并行不悖的。“杀马一、牛三、羊五宴之”这种记录并不少。入关之后,膳底档里很少见到马肉,但是根据档案也是偶尔会吃的。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初十日船厂将军富春进贡物品内就有喀尔喀马五十五块。
3.狗肉。虽然在民俗上都知道“满族不吃狗肉”这个说法,但是基本认为这个民俗是后世追叙的。清代宫廷到底吃不吃狗肉,还有比较大的争议。《老档》里提到过分给抚顺新民“大母猪、犬、鸭、鸡”,让他们“饲养”。有的人就认为这代表吃狗肉,逻辑上似乎比较欠缺(《老档》在记述宴席的时候一般都要把主食材写出来,但是未写过狗肉)。又有人说康熙朝一份档案里有狗肉,结果我们看到档案原件,发现解读有问题。原文的意思是给狗吃肉,别人引用的译文说的是给太监吃狗和肉。另外就是有学者坚称在膳底档里见过狗肉,还有学者坚称《黑图档》里有给宫廷进宫狗肉的记录,但是至今前者不公开后者没拿出来原文,所以都暂时存疑了。哦对,档案里还有进贡来的虎和熊肉……不过膳底档里基本没怎么见到吃……

楼主 小粉虫虫  发布于 2018-02-02 05:17:00 +0800 CST  
大概对两把头进行一个梳理。可能仍有出入,仅仅是一个初步的梳理。不过应该已经差不多了。
第一期。又名知了头。乾嘉时期形成。真发梳成。垂在耳前。脑后不明。
第二期。又名架子头。嘉道时期形成。真发梳成。有小支架。红绳缠绕。垂在脑后。八字形。脑后无燕尾。装饰两侧用花,架起。
第三期初期。咸同时期形成。基本继承第二期。真发梳成。有小支架。红绳缠绕。垂在脑后。随年代而愈发从八字到水平。脑后无燕尾。装饰两侧用花,架起。
第三期半途。旁出一种高把头。咸同时期形成。真发梳成。有支架。在脑后作朝天马镫形。燕尾出现。
第三期后期。同治时期形成。由第三期初期吸取半途的燕尾。真发梳成。有小支架。红绳缠绕。垂在脑后。随年代而愈发从八字到水平。脑后有燕尾。装饰两侧用花,架起。
第四期初期。已有“宫头”称呼。光绪初期形成。初用桦皮桶,后改用扁方。真发梳成。有支架。垂在脑后,呈x型绕过扁方。红绳缠绕。脑后有燕尾。头座出现。装饰两侧用花,插饰。
第四期中期。似有“拉翅”之名。光绪中期形成。真发梳成头座。假发梳成拉翅。有支架。垂在脑后,呈x型绕过扁方。红绳缠绕。脑后有燕尾。装饰两侧用花,插饰。
第四期后期。“拉翅”之名已定。庚子之后形成。真发梳成头座。缎制成拉翅。有支架。垂在脑后,呈x型绕过扁方。脑后有燕尾。装饰两侧用花,正中部开始有装饰,插饰。
第五期。“大拉翅”。宣统时期形成。真发梳成头座。缎制成拉翅。有支架。垂在脑后,呈x型绕过扁方。脑后有燕尾。装饰两侧用花,“头正”出现,插饰。

楼主 小粉虫虫  发布于 2018-02-02 05:18:00 +0800 CST  
《福惠全书》作者黄六鸿录了一封自己写给提督的信,诉苦他任职的郯县的官军是如何骄横不法,欺压良民,什么抢割百姓的庄稼反而将受害者打得要死,和卖蛋的吵架就纠合一帮士兵暴打之,都已经是小菜一碟,居然还欺压到同是官字号的衙役头上,除了日常冲突打伤、砍伤,还有个家伙闯入捕快家里勒索吃喝又强暴了捕快的妻子。知县是文官管不到武官那边,衙门下面的人被欺负了也只能忍气吞声。然后仅仅骄横也就算了,还有个把总灰常蛇精病,老是跟驿站过不去,怪驿夫没下马向他行礼,就抓来拘留一天,也不管对方手里的紧急公文被耽搁了,又强行扣押栅门钥匙,心情不好就不给驿使开门,导致驿站马夫常常被赶路的邮差迁怒殴打。然而这些军爷虽然各种惹是生非,知县黄六鸿在任上的时候不但不敢追究,还尽量示好,怕得罪了他们更麻烦,直到丁忧离任,无所顾忌了,这才跟提督告了一状……

楼主 小粉虫虫  发布于 2018-02-02 05:20:00 +0800 CST  
清代旗人由于生活圈子的特殊性,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政治上的矛盾不会带到生活中去。所以政治上就算是暂时敌对的,也可能因为门第相当而联姻。同理,就算是很近的亲戚,也可能因为政治的变化而在政治上龃龉,另一方面生活上还必须要往来。

楼主 小粉虫虫  发布于 2018-02-02 05:22:00 +0800 CST  
清代“过门守节”这种行为,被当时的社会认为是一种高尚的举动,会受到朝廷的旌表。但是清代这种过门守节并不强迫,甚至在一些情况下并不鼓励这样做,比如说雍正帝就曾经上谕劝阻过一位已故贝勒的原聘夫人,劝她年纪轻轻,不要过门守节。不过最终,还是看女方自己怎么想。
说到反过来的男方。清代一般是认为下过定就是一家人。所以如果男女订婚之后,未正式婚礼之前,女方病故,男方也要把女方当成一家人。其特征就是要在自家的谱牒以及履历上表示出来。如图1、图2,即是某位旗人的齿录。他原聘苏完瓜尔佳氏,未婚早亡,之后娶了宗室氏,但是他的谱牒和齿录都要显示出来有这样一位【原聘夫人】的存在。
不过毕竟旧社会男女倾斜,没有说男的因为所聘嫡妻去世就“守节”的,朝廷也不会旌表这种“节夫”。而且女性过门守节的话,一般都是要埋在男方的祖坟内。而如果女性先亡,是否还要进男方的祖坟,则不是特别清楚,有记录说会进,也有记录说不会。如果是很小的时候口盟订婚,一般是不当做正式婚约的,只有在十几岁,下过“小定”,三代贴都换完了之后才算数。那时候子女一般都过十岁了,不会像小时候夭折率那么高了。



楼主 小粉虫虫  发布于 2018-02-02 05:28:00 +0800 CST  
说来,清代王府和贝勒府内使用府员和仆人的数量区别还真的挺大。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不多,主要是因为资料太少。整理了一下这几年看到的两条资料对比一下。
其一。光绪三十三年二月的时候,恭亲王府内所用人员:
府员:府内275人,府外26人,共301人。
太监:府内40人,府外2人,共42人。
妇差:府内42人,府外13人,共55人。
总计府员和仆人398人。
其二。宣统三年的时候,贝勒载洵府内所用人员:
有顶戴府员:府内外一共50人。
无顶戴府员:府内外一共69人。
太监:府内外一共8人。
妇差:府内外一共18人。
总计府员和仆人145人。
这样算来,洵贝勒府的府员规模只有恭王府的1/3,特别是在太监和妇差的数量上,比例更大。这个因素有两点,其一是因为毕竟贝勒府和亲王府爵秩不同,其二是因为洵贝勒府的主人比较少,只有洵贝勒两口子和子女而已,所以关防内需要的仆人少得多。
总之这些数据挺有趣的。

楼主 小粉虫虫  发布于 2018-02-02 05:29:00 +0800 CST  
这个是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公众号发出来的图,属于《膳底档》的一部分,是光绪三十三年八月十五日的膳食卷单。以前讲过膳底档和清宫饮食的一些内容,也提到过现在《膳底档》不公开了,所以这个图还是挺珍贵的。通过这个图可以大致看一下晚清膳底档是什么格式,以及当时吃饭的排场。
另外,都说德宗被囚禁之后吃的东西特别差,看看这个档案就……
文字太多,就不录文字了……也不是清晰大图~


楼主 小粉虫虫  发布于 2018-02-02 05:39:00 +0800 CST  
此图时宣统年间所画,讲家住北京果子巷的一个官员好女色,正房吃醋,官员就娶了外室不回家住了,正房派人去跟踪,然后上门就打,把对方姨太揍蒙圈了,姨太等自家爷回来就问“你不是说你前面那位死了吗怎么还打上门了!”两方人一照面发现认错人了,正房于是尴尬逃走,传为京中笑柄。此正房够彪悍……


楼主 小粉虫虫  发布于 2018-02-02 05:45:00 +0800 CST  
清代科举殿试,一般是四月二十一日考,二十二日、二十三日读卷官判卷选出十个最佳的,二十四日由皇帝把这十个最佳的钦定名次。当天这十个人就要入宫召见,称为“小传胪”。结果还真的有考生当天毫无准备,以至于“传呼不到”。处罚方法就是直接降到三甲最末……
按照商衍鎏的说法,他们那科考殿试的一共273人,在二十四日凌晨都在乾清门外等着,没人敢不来……
但就是这样,清代有据可查的至少有三位都是“传呼不到”……这是心有多大……

楼主 小粉虫虫  发布于 2018-02-20 01:17:00 +0800 CST  
乾隆朝的民间女子傅氏一胎产三男
奉天府府尹宋筠奏,直隶永平府卢龙县民李平(现年60岁)报称,其妻傅氏(现年42岁)于乾隆元年十月二十五日巳时一产三男,俱存活.....
(高龄产妇生了三胞胎男婴皆存活,在当时的社会和医疗条件下可谓是实属罕见啊,既是自然受孕又是顺产,不容易啊不容易。府尹于是亲自前往查看并捐赏花红和小衣三身,也少不了上奏宣扬一番。)





楼主 小粉虫虫  发布于 2018-02-20 11:35:00 +0800 CST  

楼主:小粉虫虫

字数:10302

发表时间:2018-01-26 16:5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6-10 22:05:19 +0800 CST

评论数:51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