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从日常语言哲学到人造语言——为何有造语者的存在

各位好,这里是空巷。
新人第一次发帖,请多多指教



楼主 二十柒空巷  发布于 2020-09-20 14:28:00 +0800 CST  
本人一直以来就很想探讨一下语言内的哲学,借此机会来说说。

楼主 二十柒空巷  发布于 2020-09-20 14:29:00 +0800 CST  
语言是很奇妙的东西,它处处帮助人类交流,团结协作。《圣经》中更是有巴别塔的传说,借此,我们可以知道语言的重要性。
如果说语言仅仅是交流使用的就过于片面。语言学通常将听说时所使用的语言称之为外表化语言(Externalized language);将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中的语言知识系统称为内在化语言(Internalized language)。
语言的基本功能主要有两类。语言具有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而这两者又依次对应着外表化语言以及内在化语言。如果你实在无法理解,你可以将外表化语言理解为语言,将内在化语言理解为语法。

楼主 二十柒空巷  发布于 2020-09-20 14:29:00 +0800 CST  
如此一来,就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而现实的问题:如果在内在化语言与外在化语言的协调下所描述的客观事物不够准确会怎样?
为了更直观地感受一下这个尴尬的问题,我们不妨举一个例子。
清代数学家李善兰在翻译《代数学》一书时,将英文单词 function 翻译成了函数。你是否曾为这个译名而感到困惑:function 明明是一种组合的行为模式或者计算公式(片面地理解),怎么就整了个这么个翻译呢?抛去英语本义不看,「函数」这个翻译确实让很多第一次接触函数的学生头大,这便是在内在化语言与外在化语言的协调下所描述的客观事物不够准确所带来的影响。
这类外来词翻译的问题还算好解决,倘若一个语言原汁原味的词出了问题,会怎么样?
针对这类问题,哲学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将这类问题归类到分析哲学的下属分支——日常语言哲学上。日常语言哲学中,主要有逻辑经验主义者以及日常语言学派两大阵营。

楼主 二十柒空巷  发布于 2020-09-20 14:29:00 +0800 CST  
「逻辑经验主义者认为日常语言不精确,容易引起哲学混乱,有必要构造精确的人工语言以消除混乱;日常语言学派认为日常语言本身是完善的,哲学混乱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哲学家们背离了日常语言的正确用法,通过研究日常语言的用法,就能“医治”这一哲学的痼疾,因此没有必要构造人工语言。」
——转自度娘百科

楼主 二十柒空巷  发布于 2020-09-20 14:29:00 +0800 CST  
其实这么一段话,看得懂当然很好,没懂也没关系,毕竟能啃下百科和维基的也不至于翻我的屑帖子了(不是)。
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说,这个世界的语言所描述的万物不够确切,为了在语言和思维是达到统一,造一门语言是有必要的,这种客观描述世界的语言我们称之为哲学语言。可能许多 Conlanger 们认为造语是从十九世纪开始风靡的,其实不然。早在启蒙运动时期,欧洲就曾掀起过一阵哲学语言的热潮,其中的代表人物为约翰·威尔金斯(John Wilkins)。约翰将大量的词汇分门别类存储在一个巨大的层次化系统中,例如字母 a 表示的意思是工具,字母 a 下方的字母 o 表示的意思是绘画,字母 o 下方的字母 t 表示的意思是色彩,那么 aot 的意思就是颜料(这只是一个例子,实际的意义可能不同)。这本该是一项精彩绝伦的发明,但可惜的是,约翰并没有在语法上耗费太大精力,所以但从语法结构上来看,无非就是个掺杂了拉丁语的英语。
这便是造语者存在的第一点原因:消除哲学歧义,理性描述世界。

楼主 二十柒空巷  发布于 2020-09-20 14:30:00 +0800 CST  
这类造语者的另一个代表就是拉扎鲁·路德维克·柴门霍夫(Zazarz Ludwik Zamenhof)。他亲眼见证了语言将他祖国的人民分割为俄罗斯人、日尔曼人、犹太人和波兰人。他决心发展一门共通的语言来消除歧视。他并没有为自己创造的语言命名,而是称之为「国际语言」,自己也没有署名,而是自称为「希望者」,或者叫 Esperanto,人们在缺乏名称的情况下将其画了等号,于是有了世界语(Esperanto)这一名称(注:汉语翻译来源于日语假名)。在20世纪初,世界语达到了顶峰,联合国也曾正儿八经考虑过世界语。世界语规避了沃拉普克语的严重错误,柴门霍夫很乐意让他的语言发展。而世界语也是唯一一门有母语使用者的人造语言。辅助语言不一定要臻于完美,只要学起来简单就 OK 了。虽然世界语分裂出了伊多语(Ido)等群体,但世界语依然如日中天地发展到了现在。

楼主 二十柒空巷  发布于 2020-09-20 14:30:00 +0800 CST  
题外话。在上文中,我们提到了外表化语言和内在化语言。语言学中有一个假说称为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 hypothesis),简单的说就是所言即所思,外表化语言和内在化语言相互统一,并且语言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在1960年,詹姆士·库克·布朗(James Cook Brown)通过设计一门完全符合逻辑但是不同于自然语言的语言来证明沃尔夫假说,这就诞生了逻辑语(Loglan,后改名 Lojban)。逻辑语探究语言是否会改变人在与语言没有关联的地方的思维方式,由此来验证沃尔夫假说是否成立。如果有人来培养逻辑语母语者,老实说真的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因为逻辑语鬼畜的感觉跟代码真的很像(doge)。虽说逻辑语很符合常理但逻辑语绝对不是人脑所能轻易理解的。

楼主 二十柒空巷  发布于 2020-09-20 14:30:00 +0800 CST  
总结一下,没有任何一门人造语言达到了其原本的目的。没有任何语言达到了其语言统治世界的标准,包括世界语。哲学语言更是一败涂地,因为人人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人们没有客观认识世界前不可能拥有共同的思维。恕我直言,在座的各位在统一语言和描述世界面前都是渣渣。(狗头饶命!狗头饶命!)

楼主 二十柒空巷  发布于 2020-09-20 14:31:00 +0800 CST  
但是我相信各位造语者也不仅仅局限于这两点。许许多多造语者造语的最大原因是好玩。在创造语言的过程中,我们能收获相当多的知识,探究陪伴我们数十年的神秘朋友。最重要的是,我们能收获许多乐趣,结交许多朋友。约翰·罗纳德·瑞尔·托尔金(John Ronald Reuel Tolkien)就很喜欢威尔士语的听感、观感以及荷兰语的句法。他融合两者,开始创造语族(是语族!),并且有了语言的文化以及承载文化的世界观。托佬承认自己写《魔戒》是为了维护他自己创造语言的爱好,他开创了一个先河,许许多多的科幻作家也开始为自己的世界观设计语言,产生了克林贡语、纳威语等语言。
所以,各位造语者都是值得尊敬的人,都是值得学习的。语言没有高低贵贱,人人都可以称为语言学界某一领域的开创者!

楼主 二十柒空巷  发布于 2020-09-20 14:31:00 +0800 CST  
参考资料:
【xidnaf】为什么总有人想弄个(大)人造语言
【维基百科】约翰·威尔金斯
【维基百科】约翰·马丁·施莱尔
【百度百科】沃拉普克语
【百度百科】沃尔夫假说
【百度百科】世界语
【百度百科】柴门霍夫
【百度百科】日常语言哲学
(链接就不挂了,怕被和谐)

楼主 二十柒空巷  发布于 2020-09-20 14:33:00 +0800 CST  
全文完。如有错误还请前辈们指出!

楼主 二十柒空巷  发布于 2020-09-20 14:33:00 +0800 CST  
捞一把
在本吧的处理贴中有一篇在我看来还算不错的帖子,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140楼)
不过我的也不错(被打死

楼主 二十柒空巷  发布于 2020-10-02 15:56:00 +0800 CST  

楼主:二十柒空巷

字数:2620

发表时间:2020-09-20 22:2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1-21 13:11:02 +0800 CST

评论数:35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