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二讨论的辽、金史事(不断更新...)

熟女真
曷蘇館部(在遼東)


女真國(順化部)
北女真(有四部)
南女真


扶餘女真/羅涅河女真(疑似唐代的浮渝靺鞨。羅涅河,不知何地)
扶餘府,即遼“黃龍府”。


回跋部(有回跋城,渤海時代所建(也可能是高麗時代)。在輝發河一帶)
鴨綠江部(以鴨綠江、長白山為界,直到大同江一帶,即平安道、慈江道)
長白山部(十一世紀初有三十部,在長白山一帶,至兩江道、咸鏡南道(疑有北道))
蒲盧毛朵部(曷賴水(圖們江)附近,疑延邊州、咸鏡北道一帶)


瀕海女真(在錫霍特山南,綏芬河東、興凱湖東一帶。俄羅斯濱海邊疆區一帶)

楼主 T1L2002  发布于 2019-11-24 02:41:00 +0800 CST  
金景祖完顏烏古迺是1021年出生的,信息量有點大啊

楼主 T1L2002  发布于 2019-11-24 16:20:00 +0800 CST  
按金史的說法,完顏部(按出虎水真完顏[真正的完顏部只有按出虎水一部,其他的都是冒姓])
完顏部至少在十世紀後期崛起
而完顏部又是生女真
那麼,金史裡的很多內容都是很有用的
可以考證資料不足的遼代女真諸集團

楼主 T1L2002  发布于 2019-11-24 16:22:00 +0800 CST  
天福(936-944年)中,朝廷姑息契丹,務安邊塞,重榮每見蕃使,必以箕踞慢罵。會有梅里數十騎由其境內,交言不遜,因盡殺之,契丹主大怒,責讓朝廷。
朝廷隱忍,未即加罪,重榮乃密搆吐渾等諸族,以為援助,上表論之。
其畧曰:



臣昨據熟吐渾節度使白承福、赫連公德等,各領本部三萬餘帳,自應州地界奔歸王化。
續準生吐渾并渾契苾西突厥三部落,南北將沙陀、安慶、九府等,各領部族老小,并牛羊、車帳、甲馬,七八路慕化歸奔,俱至五臺及當府地界已來安泊。累據告勞,具說被契丹殘害,平取生口,率畧羊馬,凌害至甚。


又自今年二月後來,須令點檢強壯,置辦人馬衣甲,告報上秋向南行營,諸蕃部等實恐上天不祐,殺敗後隨例不存家族,所以預先歸順,兼隨府族,各量點檢強壯人馬約十萬眾。
又準沿河黨項及山前、山後、逸利、越利諸族部落等首領,并差人各將契丹所授官告、職牒、旗號來送納,例皆號泣告勞,稱被契丹凌虐,憤惋不已,情願點集甲馬,會合殺戮。
續又朔州節度副使趙崇與本城將校殺偽節度使劉山,尋已安撫軍城,乞歸朝廷。
臣相次具奏聞。昨奉宣頭及累傳聖旨,令臣凡有往復契丹,更須承奉,當候彼生頭角,不欲自起釁端,貴守初終,不愆信誓。仰認睿旨,深惟匿瑕,其如天道人心,至務勝殘去虐,須知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竊以諸蕃不招呼而自至,朔郡不攻伐以自歸,蓋係人情,盡由天意。
更念諸陷蕃節度使等,本自勳勞,早居富貴,沒身邊塞,遭酷虐以異常,企足朝廷,冀傾輸而不已,如聞傳檄,盡願倒戈。
如臣者雖是愚蒙,粗知可否,不思忌諱,罄寫丹衷,細具敷陳,冀申萬一。

其表數千言,大抵指斥高祖稱臣奉表,罄中國珍異,貢獻契丹,凌虐漢人,竟無厭足。
又以此意為書,遺諸朝貴及藩鎮諸侯。




———舊五代史·卷九十八·晉書二十四·列傳第十三·安重榮

楼主 T1L2002  发布于 2019-11-24 16:28:00 +0800 CST  
发现个问题,我现在高丽史水平好一点了,然后又回头看了三国史记。发现很多
三国史记的史源(内容)大多是新罗统一后的,可能全部是新罗统一后的
根据风格推测
因为崔致远的出现改变了很多
所以文风比较奇怪的可以推测是崔致远之前的
因为三国史记也说明了不少取材的书籍
所以可以通过书籍的名字、文风、时间来推测
比如出现的太白山,再怎么说也得是金真兴时期才到的


三国史记早期内容,百济和新罗的冲突都是围绕着忠清北道
说明是550年后的事情
550年后新罗夺取百济联军收复的京畿道、黄海道六郡(说明550年的时候,还有辰韓、弁韩国家)
521年百济尚未占领全罗道
全国设有22个郡
660年百济灭亡后全国有37个郡
北周时期百济有五方五城(五个都城)
521-660年,22个郡变成37个郡
百济肯定是进行扩张的了
我认为百济人口不超过两百万
一百万以上,两百万一下
我推测是一百三十万为下限
上限是一百五十万人口

楼主 T1L2002  发布于 2019-11-24 21:50:00 +0800 CST  




楼主 T1L2002  发布于 2019-11-26 18:29:00 +0800 CST  
西汉时期的临屯和苍海郡秽人、沃沮人可能都是秽人,夫余人可能不是秽也不是貊系的

楼主 T1L2002  发布于 2019-11-26 18:34:00 +0800 CST  


楼主 T1L2002  发布于 2019-11-26 18:53:00 +0800 CST  
再看三国史记的地理志发现了不少问题,我觉得三国史记的一些内容不是金富轼等人编的...
因为他们连新罗语都不懂了,更何况高丽语和百济语...
发现三国史记里的区划完全和赵智滨先生说的一样,全部是在新罗占领高丽、百济故地后重新设置的。
果然,历史就要靠逻辑...
汉州、朔州、溟州和百济三州(熊、全、武)的地名的偶然性完全是因为是新罗占领时重新设的


http://www.doc88.com/p-3292318989173.html
试论《三国史记·地理志》中百济和高句丽郡县名的可信性_赵智滨

楼主 T1L2002  发布于 2019-11-27 21:33:00 +0800 CST  
三年(909年)春正月,幸遼東。
神冊三年(918年)冬十二月庚子朔,幸遼陽故城。
——辽史本紀第一·太祖紀上

楼主 T1L2002  发布于 2019-11-28 20:49:00 +0800 CST  
新罗王金法敏时期占领熊津都督府、高丽南境,设九州(尚、良、康、熊、全、武、汉、朔、溟)
新罗占领初设郡县
新罗三州
尚州(上州,沙伐国。525年为上州,780年改名尚州)
昔里火县(本昔里火县,景德王改青骁县,今青理县)
达已县["达"一作"多"(多已县)](本达已县(多已县),景德王改多仁县)
乃弥知县(本乃弥知县,景德王改化昌县。今未详)

水酒郡(景德王醴泉郡,今甫州)
下枝县(本下枝县,景德王改永安县,今丰山县)
兰山县(本兰山县,景德王改安仁县,今未详)
近品县["近"一作"巾",巾品县](本近品县,景德王改嘉猷县,今山阳县)
赤牙县(本赤牙县,景德王改殷正县,今殷丰县)

古陀耶郡(景德王古昌郡,今安东府)
一直县(本一直县,景德王改直宁县,今复故)
热兮县[或云"泥兮"[泥兮县]](本热兮县,景德王改日溪县,今未详)
仇火县[或云"高近"[高近县]](本仇火县,景德王改高丘县,今合属义城府)

召文郡(本召文国,景德王闻韶郡,今义城府)
漆巴火县(本漆巴火县,景德王改真宝县,今甫城)
阿火屋县[一云"并屋"[并屋县]](本阿火屋县,景德王改比屋县)
阿户兮县[一云"阿乙兮"[阿乙兮县]](本阿户兮县,景德王改安贤县,今安定县)
武冬弥知(本武冬弥知,景德王改单密县)

一善郡(614年为一善州,景德王嵩善郡,今善州)
芼兮县(本芼兮县,景德王改孝灵县)
尔同兮县(今未详)
奴同觅县[一云"如豆觅"[如豆觅县]](本奴豆觅县,景德王改军威县)

甘文国(557年置军主为青州,661年置甘文郡,景德王改开宁郡)
今勿县[一云"阴达"[阴达县]](本今勿县,景德王改御侮县)
金山县(景德王改州县名,及今并因之)
知品川县(本知品川县,景德王改知礼县)
茂山县(本茂山县,景德王改茂丰县)

吉同郡(景德王改永同郡)
助比川县(本助比川县,景德王改阳山县)
召罗县(本召罗县,景德王改黄涧县)

尸山郡(景德王改?强ぃ?br>所利山县(本所利山县,景德王改利山县)
阿冬号(兮)县(本阿冬号(兮)县,景德王改县真县,今安邑县)

三年山郡(景德王改三年郡,今保龄郡)

买县(本(*陆)买县,景德王改清川县)
屈县(本屈县,景德王改耆山县,今青山县)

古宁加耶国(古冬拦郡/一说古陵县,景德王改古宁郡,今咸宁郡)
加害县(本加害县,景德王改嘉善县,今加恩县)
冠县[一名冠文县](本冠县,景德王改冠山县,今闻庆县)
虎侧县(本虎侧县,景德王改虎溪县)

答达匕郡[一云杳达](景德王改化宁郡)
刀良县(本刀良县,景德王改道安县,今中牟县)



良州(665年割上州、下州地置歃良州,景德王改良州,今梁州)
居知火县(本居知火县,景德王改巘阳县)

金官国(522年来降,以其地位金官郡。680年为小京,景德王改金海京,今金州)

屈自郡(景德王改义安郡)
漆吐县(本漆吐县,景德王改漆堤县,今漆园县)
骨浦县(本骨浦县,景德王改合浦县)
熊只县(本熊只县,景德王改熊神仙)

推火郡(景德王改?强ぃ?br>西火县(本西火县,景德王改尚药县,今灵山县)
推浦县[一云"竹山"[竹山县]](推浦县,景德王改密津县,今未详)
乌也山县[一云仇道[仇道县],一云乌礼山[乌礼山县]](本乌也山县,景德王改乌丘山县,今合属清道郡)
惊山县(本惊山县,景德王改荆山县,今合属清道郡)
率已山县(本率已山县,景德王改苏山县,今合属清道郡)

比自火郡[一名比斯伐](555年置下州,565年州废。景德王改火王郡,今昌宁郡)
推良火县[一云"三良火"[三良火县]](本推良火县,景德王改玄骁县,今玄丰县)

喟火郡(景德王改寿昌郡["寿一作嘉"],今寿城郡)
达句火县(本达句火县,景德王改大丘县)
八居里县[一云"北?だ?quot;[北?だ锵豜,一云"仁里"[仁里县]](本八居里县,景德王改八里县,今八居县)
多斯只县[一云"沓只"[沓只县]](本多斯只县,景德王改河滨县)
舌火县(本舌火县,景德王改花园县)

押梁国["梁"一作督](新罗灭押梁置押梁郡,景德王改名獐山郡,今章山郡)
雉省火县[一云"美里"[美里县]](本雉省火县,景德王改解颜县)
麻珍良县["珍"一作"弥",[麻弥良县]](本麻珍良县,景德王改余粮县,今仇史部曲)
奴斯火县(本奴斯火县,景德王改慈仁县)

切也火郡(景德王改临皋郡,今永州)
长镇县(长镇县,今竹长伊部曲)
临川县(助贲王时伐得骨火小国,置县,景德王改临川县,今合属永州)
刀冬火县(本刀冬火县,景德王改道同县,今合属永州)
史丁火县(本史丁火县,景德王改新宁县)
买热次县(本买热次县,景德王改黾白县,今合属新宁县)

居漆山郡(景德王改东莱郡)
大甑县(本大甑县,景德王改东平县)
甲火良谷县(本甲火良谷县,景德王改机张县)

生西良郡["良"通"罗"](景德王改东安郡,今合属庆州)
于火县(本于火县,景德王改虞风县,今合属蔚州)

毛火郡[一作蚊化郡](景德王改名临关郡,景德王筑城,以遮日本贼路)
栗浦县(本栗浦县,景德王改东津县,今合属蔚州)
河曲县["曲"一作"西"[河西县]](河曲县,婆娑王时取屈阿火村置县,景德王改河曲县,今蔚州)

退火郡(景德王改义昌郡,今兴海郡)
比火县(本比火县,景德王改安康县)
只沓县(本只沓县,景德王改鬐立县,今长鬐县)
东仍音县(本东仍音县,景德王改神光县)
斤乌支县(本斤乌支县,景德王改临汀县,今迎日县)
芼兮县[一云"化鸡"[化鸡县]](本芼兮县,景德王改杞溪县)
音汁火县(音汁火县,婆娑王时取音汁伐国置县,今合属安康县)

大城郡(本仇道城境内率伊山、茄山县[一云惊山城]、乌刀山城,今合属清道郡)
率伊山城
茄山县[一云"惊山城"]
乌刀山城

西兄山郡(景德王改商城郡,今合属庆州)
道品兮停(本道品兮停,景德王改南畿停,今合属庆州)
根乃停(本根乃停,景德王改中畿停,今合属庆州)
豆良弥知停(本豆良弥知停,景德王改西畿停,今合属庆州)
雨谷停(本雨谷停,景德王改北畿停,今合属庆州)
官阿良支停[一云"北阿良"[北阿良停]](本官阿良支停,景德王改莫耶停,今合属庆州)



康州(685年分居陀州置菁州,景德王改名康州,今晋州)
加主火县(本加主火县,景德王改嘉寿县)
屈村县(屈村县,今未详)

转也山郡(神文王时初置,景德王改南海郡,海中岛也)
内浦县(本内浦县,景德王改兰浦县)
平西山县[一云"西平"[西平县]](本平西山县,景德王改平山县)

韩多沙郡(景德王改河东郡)
省良县(省良县,今金良部曲)
小多沙县(本小多沙县,景德王改岳阳县)
浦村县(本浦村县,景德王改河邑县,今未详)

古自郡(景德王改固城郡)
蚊火良县(蚊火良县,今未详)
史勿县(本史勿县,景德王改泗水县,今泗州)
一善县(本一善县,景德王改尚善县,今永善县)

阿尸良国[一云"阿那加耶"](法兴王灭阿尸良国,以其地为郡["阿尸良郡"]。景德王改咸安郡)
召彡县(本召彡县,景德王改玄武县,今召彡部曲)
獐含县(本獐含县,景德王改宜宁县)

裳郡(文武王初置,景德王改名巨济郡,海中岛也。)
巨老县(本巨老县,景德王改鹅洲县)
买珍伊县(本买珍伊县,景德王改溟珍县)
松边县(本松边县,景德王改南垂县,今复故)

阙支郡(景德王改名阙城郡)
赤村县(本赤村县,景德王改丹邑县,今丹溪县)
知品川县(本知品川县,景德王改山阴县)

速含郡(景德王改名天岭郡,今咸阳郡)
母山县[或云阿英城,或云阿莫城](本母山县,景德王改云峰县)
马利县[本马利县,景德王改利安县]

居烈郡["或云居陀"](景德王改名居昌郡)
南内县(本南内县,景德王改余善县,今感阴县)
加召县(本加召县,景德王改咸阴县,今复故)

大加耶国(真兴大王灭大加耶国,以其地为郡["大加耶郡"],景德王改高灵郡)
赤火县(本赤火县,景德王改治炉县)
加尸兮县(本加尸兮县,景德王改新复县,今未详)

大良州郡["良"一作"耶"](景德王改名江阳郡,今陕州)
三支县[一云"麻杖"[麻杖县]](本三支县,景德王改三岐县)
草八兮县(本草八兮县,景德王改八溪县,今草溪县)
辛尔县[一云朱乌村,一云泉州县](本辛尔县,景德王改宜桑县,今新繁县)

一利郡[一云"里山郡"](景德王改名星山郡,今加利县)
斯同火县(本斯同火县,景德王改寿同县,今未详)
大木县(本大木县,景德王改溪子县,今若木县)
本彼县(本本彼县,景德王改新安县,今京山府)
狄山县(本狄山县,景德王改都山县,今未详)

楼主 T1L2002  发布于 2019-12-01 04:41:00 +0800 CST  
百濟三州
熊州(本百濟北方熊津城,神文王改為熊川州,置都督。757年改名熊州)
熱也山縣(本熱也山縣,景德王改尼山縣)
伐音支縣(本伐音支縣,景德王改清音縣,今新豐縣)

西原京(685年置西原小京,景德王改西原京,今清州)

大木岳郡(本百濟大木岳郡,景德王改大麓郡,今木州)
甘買縣(本甘買縣,景德王改馴雉縣,今豐歲縣)
仇知縣(本仇知縣,景德王改金池縣,今全義縣)

加林郡(本百濟加林郡,景德王改嘉林郡[改"加"為"嘉"])
百濟縣(本百濟縣,景德王改州郡名,及今併因之,景德王改馬山縣)
大山縣(本百濟大山縣,景德王改翰山縣,今鴻山縣)

舌林郡(本百濟舌林郡,景德王改西林郡)
寺浦縣(本寺浦縣,景德王改藍浦縣)
比眾縣(本比眾縣,景德王改庇仁縣)

馬尸山郡(本百濟馬尸山郡,景德王改名伊山郡)
牛見縣(本百濟牛見縣,景德王改目牛縣,今未詳)
今勿縣(本百濟今勿縣,景德王改今武縣,今德豐縣)

槥郡(本百濟槥郡,景德王改名槥城郡)
伐首支縣(本百濟伐首支縣,景德王改唐津縣)
餘村縣(本百濟餘村縣,景德王改餘邑縣,今餘美縣)
沙平縣(本百濟沙平縣,景德王改新平縣)

所夫里郡(本百濟所夫里郡,文武王十二年(672年)置總管,景德王改名扶餘郡。)
珍惡山縣(本百濟珍惡山縣,景德王改石山縣,今石城縣)
悅己縣(本百濟悅己縣,景德王改悅城縣,今定山縣)

任城郡(本百濟任存城,景德王改名任城郡,今大興郡)
古良夫里縣(本百濟古良夫里縣,景德王改青正縣,今青陽縣)
烏山縣(本百濟烏山縣,景德王改孤山縣,今禮山縣)

黃等也山郡(本百濟黃等也山郡,景德王改黃山郡,今連山縣)
真峴縣["真"一作"貞"[貞峴縣]](本百濟真峴縣,景德王改鎮嶺縣,今鎮岑縣)
百濟縣(本百濟縣,景德王改州郡名,及今併因之,景德王改珍同縣)

雨述郡(本百濟雨述郡,景德王改比豐郡,今懷德郡)
奴斯只縣(本百濟奴斯只縣,景德王改儒城縣)
所比浦縣(本百濟所比浦縣,景德王改赤烏縣,今德津縣)

結已郡(本百濟結已郡,景德王改潔城郡)
新村縣(本百濟新村縣,景德王改新邑縣,今保寧縣)
沙尸良縣(本百濟沙尸良縣,景德王改新良縣,今黎陽縣)

一牟山郡(本百濟一牟山郡,景德王改燕山郡)
豆仍只縣(本百濟豆仍只縣,景德王改燕岐縣)
未谷縣(本百濟未谷縣,景德王改味谷縣,今懷仁縣)

基郡(本百濟基郡,景德王改富城郡)
大號縣["號"一作"兮"[大兮縣]](本大號縣,景德王改蘇泰縣)
知六縣(本百濟知六縣,景德王改地育縣,今北谷縣)

百濟郡(本百濟郡,文武王十一年(671年)為州置總管,672年廢州為郡。今溫水郡)
牙述縣(本百濟牙述縣,景德王改陰峰縣["陰峰"一作"陰岑"(陰岑縣)],今牙州)
屈直縣(本百濟屈直縣,景德王改祁梁縣,今新昌縣)



全州(百濟完山,555年為州,565年州廢。685年復置完山州,757年改名全州)
豆伊縣(本百濟豆伊縣,景德王改杜城縣,今伊城縣)
百濟縣(本百濟百濟縣,景德王改州郡名,及今因之,景德王改高山縣)

古龍郡(本百濟古龍郡,神文王五年(685年)初置小京。景德王十六年(757年)置南原小京,今南原府)

大尸山郡(本百濟大尸山郡,景德王改大山郡,今泰山郡)
井村(本百濟井村,景德王改井邑縣)
賓屈縣(本百濟賓屈縣,景德王改斌城縣,今仁義縣)
也西伊縣(本百濟也西伊縣,景德王改野西縣,今巨野縣[正本作"臣"[臣野縣]])

古眇夫里郡(本百濟古眇夫里郡,景德王改古阜郡)
皆火縣(本百濟皆火縣,景德王改扶寧縣)
欣良買縣(本百濟欣良買縣,景德王改喜安縣,今保安縣)
上漆縣(本百濟上漆縣,景德王改尚質縣)

進仍乙郡(本百濟進仍乙郡,景德王改進禮郡)
豆尸伊縣(本百濟豆尸伊縣,景德王改伊城縣,今富利縣)
勿居縣(本百濟勿居縣,景德王改清渠縣)
赤川縣(本百濟赤川縣,景德王改丹川縣,今朱溪縣)

德進郡(本百濟德進軍,景德王改德殷郡,今德恩郡)
加知奈縣(本百濟加知奈縣,景德王改市津縣)
只良肖縣(本百濟只良肖縣,景德王改勵良縣)
只伐只縣(本百濟只伐只縣,景德王改雲梯縣)

屎山郡[尸山郡](本百濟屎山郡,景德王改臨陂郡)
甘勿阿縣(本百濟甘勿阿縣,景德王改咸悅縣)
馬西良縣(本百濟馬西良縣,景德王改沃溝縣)
夫夫里縣(本百濟夫夫里縣,景德王改澮尾縣)

金堤郡(本百濟碧骨縣,景德王改金堤郡)
豆乃山縣(本百濟豆乃山縣,景德王改萬頃縣)
首冬山縣(本百濟首冬山縣,景德王改平皋縣)
乃利阿縣(本百濟乃利阿縣,景德王改利城縣)
武斤村縣(本百濟武津村縣,景德王改武邑縣,今富潤縣)

道實郡(本百濟道實郡,景德王改淳化郡,今淳昌縣)
礫坪縣(本百濟礫坪縣,景德王改磧城縣)
堗坪縣(本百濟堗坪縣,景德王改九皋縣)

金馬渚郡(本百濟金馬渚郡,景德王改金馬郡)
所力只縣(本百濟所力只縣,景德王改沃野縣)
閼也山縣(本百濟閼也山縣,景德王改野山縣,今朗山縣)
于召渚縣(本百濟于召渚縣,景德王改紆洲縣,今紆洲)

伯伊郡["伊"一作"海","伯海郡"](本百濟伯伊郡,景德王改壁溪郡)
難珍阿縣(本百濟難珍阿縣,景德王改鎮安縣)
雨坪縣(本百濟雨坪縣,景德王改高澤縣,今長水縣)

任實郡(本百濟郡,景德王改州郡名,及今併因之)
馬突縣(本百濟馬突縣,景德王改馬靈縣)
居斯勿縣(本百濟居斯勿縣,景德王改青雄縣,今巨寧縣)



武州(本百濟地,686年為武珍州,景德王改為武州,今光州)
未冬夫里縣(本百濟未冬夫里縣,景德王改玄雄縣,今南平郡)
伏龍縣(本百濟伏龍縣,景德王改龍山縣,今復故)
屈支縣(本百濟屈支縣,景德王改祁陽縣,今昌平縣)

分嵯郡(本百濟分嵯郡,景德王改分嶺郡)
助助禮縣(本百濟助助禮縣,景德王改忠烈縣,今南陽縣)
冬老縣(本百濟冬老縣,景德王改兆陽縣)
荳原縣(本百濟荳原先,景德王改姜原縣,今豆原縣)
比史縣(本百濟比史縣,景德王改柏舟縣,今泰江縣)

伏忽郡(本百濟伏忽郡,景德王改寶城郡)
馬斯良縣(本百濟馬斯良縣,景德王改代勞縣,今會寧縣)
季川縣(本百濟季川縣,景德王改季水縣,今長澤縣)
烏次縣(本百濟烏次縣,景德王改烏兒縣,今定安縣)
古馬

("方尔")知縣(本百濟古馬

("方尔")知縣,景德王改馬邑縣,今遂寧縣)

秋子兮郡(本百濟秋子兮郡,景德王改秋成(城)郡,今潭陽郡)
菓支縣(本百濟菓支縣,景德王改玉菓縣)
栗支縣(本百濟栗支縣,景德王改栗原縣,今原栗縣)

月奈郡(本百濟月奈郡,景德王改靈巖郡)

潘南郡(本百濟半奈夫里縣,景德王改潘南郡)
阿老谷縣(本百濟阿老谷縣,景德王改野老縣,今安老縣)
古彌縣(本百濟古彌縣,景德王改昆湄縣)

岬城郡(本百濟古尸伊縣,景德王改岬城郡,今長城郡)
丘斯珍兮縣(本百濟丘斯珍兮縣,景德王改珍原縣)

武尸伊郡(本百濟武尸伊郡,景德王改武靈郡,今靈光郡)
上老縣(本百濟上老縣,景德王改長沙縣)
毛良夫里縣(本百濟毛良夫里縣,景德王改高敞縣)
松彌知縣(本百濟松彌知縣,景德王改茂松縣)

欿平郡(本百濟欿平郡,景德王改升平郡)
猿村縣(本百濟猿村縣,景德王改海邑縣,今麗水縣)
馬老縣(本百濟馬老縣,景德王改晞陽縣,今光陽縣)
乎突山縣(本百濟乎突山縣,景德王改廬山縣,今復故)

欲乃郡(本百濟欲乃郡,景德王改谷城郡)
遁支縣(本百濟遁支縣,景德王改富有縣)
仇次禮縣(本百濟仇次禮縣,景德王改求禮縣)
豆夫只縣(本百濟豆夫只縣,景德王改同福縣)

爾陵夫里郡(本百濟爾陵夫里郡,景德王改陵城郡)
富里縣(本百濟波夫里郡,景德王改名,今福城縣)
仍利阿縣(百濟仍利阿縣,景德王改汝湄縣,今和順縣)

發羅郡(本百濟發羅郡,景德王改錦山郡,今羅州牧)
豆肹縣(本百濟豆肹縣,景德王改會津縣)
實于山縣(本百濟實于山縣,景德王改鐵冶縣)
水川縣(本百濟水川縣,景德王改艅艎縣)

道武郡(本百濟道武郡,景德王改陽武郡,今道康郡)
古西伊縣(本百濟古西伊縣,景德王改固安縣["固"一作"同"[同安縣]],今竹山縣)
冬音縣(本百濟冬音縣,景德王改耽津縣)
塞琴縣(本百濟塞琴縣,景德王改浸溟縣,今海南縣)
黃述縣(本百濟黃述縣,景德王改黃原縣)

勿阿兮郡(本百濟勿阿兮郡,景德王改務安郡)
屈乃縣(本百濟屈乃縣,景德王改咸豐縣)
多只縣(本百濟多只縣,景德王改多岐縣,今牟平縣)
道際縣(本百濟道際縣,景德王改海際縣)
珍島縣(本百濟因珍島郡,景德王改珍島縣)

牢山郡(本百濟徒山縣,景德王改牢山郡,今嘉興縣)
買仇里縣(本百濟買仇里縣,景德王改瞻耽縣,今臨淮縣)

壓海郡(本百濟阿次山縣,景德王改壓海郡)
阿老縣(本百濟阿老縣,景德王改碣島縣,今六昌縣)
古祿只縣(本百濟古祿只縣,景德王改鹽海縣,今臨淄縣)
居知山縣["居"一作"屈"[屈知山縣]](本百濟屈知山縣,景德王改安波縣,今長山縣)

楼主 T1L2002  发布于 2019-12-01 04:42:00 +0800 CST  
高麗三州
漢州(漢城,本高麗漢山郡,景德王改漢州,今廣州(金富軾時期))
南川縣(本高句麗南川縣,新羅併之,眞興王為州,置軍主,景德王改黃武縣,今利川縣)
駒城縣(本高句麗駒城縣,景德王改巨黍縣,今龍駒縣)

中原京(本高句麗國原城。真興王[540-576年]置小京、文武王[661-680年]時築城,景德王[742-765年]改中原京,今忠州)

仍斤內郡(本高句麗仍斤內郡,景德王改槐壤郡,今槐州)

述川郡(本高句麗述川郡,景德王改泝川郡["泝"一作"沂"[沂川郡]],今川寧郡)
骨乃斤縣(本高句麗骨乃斤縣,景德王改黃驍縣,今黃驪縣)
楊根縣(本高句麗楊根縣,景德王改濱陽縣,今復故)

今勿奴郡(本高句麗今勿奴郡,景德王改黑壤郡[一名"黃壤郡"]),今鎮州)
道西縣(本高句麗道西縣,景德王改都西縣,今道安縣)
仍忽縣(本高句麗仍忽縣,景德王改陰城縣)

皆次山郡(本高句麗皆此山郡,景德王改介山郡,今竹州)
奴陰竹縣(本高句麗奴陰竹縣,景德王改陰竹縣)

白城郡(本高句麗奈兮忽,景德王改白城郡,今安城郡)
赤城縣(本高句麗沙伏忽,景德王改赤城縣,今陽城縣)
高句麗縣(本高句麗蛇山縣,景德王因之,今稷山縣)

買忽郡(本高句麗買忽郡,景德王改水城郡,今水州)

唐城郡(本高句麗唐城郡,景德王改唐恩郡)
上忽縣["上"一作"車"[車忽縣]](本高句麗上忽縣,景德王改車城縣,今龍城縣)
釜山縣(本高句麗釜山縣,景德王改振威縣)

栗木郡(本高句麗栗木郡,景德王改栗津郡,今菓州)
仍伐奴縣(本高句麗仍伐奴縣,景德王改谷壤縣,今黔州)
齊次巴衣縣(本高句麗齊次巴衣縣,景德王改孔巌縣)
買召忽縣(本高句麗買召忽縣,景德王改邵城縣,今仁州[一云慶原買召,一作彌鄒])

獐口郡(本高句麗獐項口縣,景德王改獐口郡,今安山縣)

長堤郡(本高句麗主夫吐郡縣,景德王改名,今樹州)
戍城縣(本高句麗首爾忽,景德王改戍城縣,今守安縣)
黔浦縣(本高句麗黔浦縣,景德王改金浦縣)
童子忽縣[一云"幢山城"](本高句麗童子忽縣,景德王改童城縣)
乎唯押縣(本高句麗乎唯押縣,景德王改分津縣,今通津縣)

北漢山郡[一云"平壤"](本高句麗北漢山郡,眞興王為州,置軍主。景德王改漢陽郡,今楊州廢墟)
骨衣奴縣(本高句麗奴衣奴縣,景德王改荒壤縣,今豐壤縣)
皆伯縣(本高句麗皆伯縣,景德王改遇王縣,今幸州)

來蘇郡(本高句麗買省縣,景德王改來蘇郡,今見州)
七重縣(本高句麗七重縣,景德王改重城縣,今積城縣)
波害平史縣(本高句麗波害平史縣,景德王改波平縣)

交河郡(本高句麗泉井口縣,景德王改交河郡)
述爾忽縣(本高句麗述爾忽縣,景德王改峰城縣)
達乙省縣(本高句麗達乙省縣,景德王改高烽縣)

馬忽郡(本高句麗馬忽郡,景德王改堅城郡,今抱州)
內乙買縣(本高句麗內乙買縣,景德王改沙川縣)
梁骨縣(本高句麗梁骨縣,景德王改洞陰縣)

鐵圓郡(本高句麗鐵圓郡,景德王改鐵城郡,今東州)
僧梁縣(本高句麗僧梁縣,景德王改㠉梁縣,今僧嶺縣)
功木達縣(本高句麗功木達縣,景德王改功成縣,今獐州)

夫如郡(本高句麗夫如郡,景德王改富平郡,今金化縣)
斧壤縣(本高句麗斧壤縣,景德王改廣平縣,今平康縣)

兔山郡(本高句麗烏斯含達縣,景德王改兔山郡)
阿珍押縣(本高句麗阿珍押縣,景德王改安峽縣)
所邑豆縣(本高句麗所邑豆縣,景德王改朔邑縣,今朔寧縣)
伊珍買縣(本高句麗伊珍買縣,景德王改伊川縣)

牛岑郡(本高句麗牛岑郡,景德王改牛峰郡)
獐項縣(本高句麗獐項縣,景德王改臨江縣)
長淺城縣(本高句麗長淺城縣,景德王改長湍縣)
麻田淺縣(本高句麗麻田淺縣,景德王改臨端縣,今麻田縣)

松岳郡(本高句麗扶蘇岬,孝昭王三年(694年)築城,景德王因之)
若豆恥縣[一作"若只頭恥"[若只頭恥縣]](本高句麗若豆恥縣,景德王改如羆縣,今松林縣)
屈押縣(本高句麗屈押縣,景德王改江陰縣)

開城郡(本高句麗冬比忽,景德王改開城郡,今開城府)
德勿縣(本高句麗德勿縣,景德王改德水縣)
臨津縣(本高句麗津臨城,景德王改臨津縣)

穴口郡(本高句麗穴口郡,在海中。景德王改海口郡,今江華縣。)
冬音奈郡(本高句麗冬音奈郡,景德王改名江陰縣,在穴口島內,今河陰縣)
高木根縣(本高句麗高木根縣,海島也,景德王改喬桐縣)
首知縣(本高句麗首知縣,景德王改守鎮縣,今鎮江縣)

大谷郡(本高句麗大谷郡,景德王改永豐郡,今平州)
水谷城縣(本高句麗水谷城縣,景德王改檀溪縣,今俠溪縣)
十谷城縣(本高句麗十谷城縣,景德王改鎮瑞縣,今谷州)

冬彡忽郡["彡"一作"音"(冬音忽郡)](本高句麗冬彡忽郡,景德王改海皋郡,今鹽州)
刀臘縣(本高句麗刀臘縣,景德王改雊澤縣,今白州)

內米忽郡(本高句麗內米忽郡,景德王改瀑池郡,今海州)

息城郡(本高句麗息城郡,景德王改重盤郡,今安州)

鸺巌郡(本高句麗鸺巌郡,景德王改棲巌郡,今鳳州)

五穀郡(本高句麗五穀郡,景德王改五關郡,今洞州)
取城郡(本高句麗冬忽,憲德王[809-826年]改取城郡,今黃州)
土山縣(本高句麗息達,憲德王改土山縣)
唐岳縣(本高句麗加火押,憲德王置縣改名,今中和縣)
斯波衣縣(本高句麗斯波衣縣,憲德王改松峴縣,今屬中和縣)



朔州(637年為牛首州/一云673年置首若州,景德王改為朔州,今春州)
伐力川縣(本高句麗伐力川縣,景德王改綠驍縣,今洪川縣)
橫川縣(本高句麗橫川縣,景德王改潢川縣,今復故)
砥峴縣(本高句麗砥峴縣,景德王改砥平縣)

平原郡(本高句麗平原郡,文武王[661-681年]置北原小京,神文王五年[685年]築城。今原州)

奈吐郡(本高句麗奈吐郡,景德王改奈堤郡,今堤/湜州)
沙熱伊縣(本高句麗沙熱伊縣,景德王改清風縣)
高句麗縣(本高句麗高句麗縣,景德王改赤山縣,今丹山縣)

奈已郡(本百濟奈已郡,景德王改剛州)
買谷縣(本高句麗買谷縣,景德王改善谷縣,今未詳)
古斯馬縣(本高句麗古斯馬縣,景德王改玉馬縣,今奉化縣)

及伐山郡(本高句麗及伐山郡,景德王改岌山郡,今興州)
伊伐支縣(本高句麗伊伐支縣,景德王改鄰豐縣,今未詳)

斤平郡(本高句麗斤平郡,景德王改嘉平郡)
深川縣(本高句麗深川縣,景德王改浚水縣,今朝宗縣)
楊口郡(本高句麗楊口郡,景德王改楊麓郡,今陽溝縣)
豬足縣(本高句麗豬足縣,景德王改豬蹄縣,今麟蹄縣)
玉岐縣(本高句麗玉岐縣,景德王改馳道縣,今瑞禾縣)
三峴縣(本高句麗三峴縣,景德王改三嶺縣,今方山縣)

狌川郡(本高句麗狌川郡,景德王改狼川郡)

大陽菅郡(本高句麗大楊菅郡,景德王改大楊郡。今長楊郡)
藪狌川縣(高句麗藪狌川縣,景德王改藪川縣,今和川縣)
文峴縣(本高句麗文峴縣,景德王改文登縣)

母城郡(本高句麗母城郡,景德王改益城郡,今金城郡)

冬斯忽郡(本高句麗冬斯忽郡,景德王改岐城郡)
水入縣(本高句麗水入縣,景德王改通溝縣)

各連城郡["各"一作"客"(客連城郡)](本高句麗各連城郡,景德王改連城郡,今交州)
赤木鎮(本高句麗赤木鎮,景德王改丹松縣,今嵐谷縣)
管述縣(本高句麗管述縣,景德王改軼雲縣,今未詳)
豬守峴縣(本高句麗豬守峴縣,景德王改狌嶺縣,今未詳)

比列忽郡[本高句麗比忽列郡,真興王十七年(556年)為比列州,置軍主。孝昭王時[692-702年]築城,景德王改朔庭郡,今登州]

("广京")谷縣(本高句麗

("广京")谷縣,景德王改瑞谷縣)
昔達縣(本高句麗昔達縣,景德王改蘭山縣,今未詳)
薩寒縣(本高句麗薩寒縣,景德王改霜陰縣)
加支達縣(本高句麗加支達縣,景德王改菁山縣,今汶山縣)
翼谷縣(本高句麗翼谷縣,景德王改翊溪縣)

泉井郡(本高句麗泉井郡,文武王二十一年[681年]取之,景德王改井泉郡,築炭項關門,今湧州)
買尸達縣(本高句麗買尸達縣,景德王改䔉山縣,今未詳)
夫斯達縣(本高句麗夫斯達縣,景德王改松山縣,今未詳)
東墟縣(本高句麗東墟縣,景德王改幽居縣,今未詳)



溟州(本高句麗河西良[一作"何瑟羅"],善德王時[632-647年]為小京,置仕臣。太宗王五年[658年]罷京為州,置軍主以鎮之。景德王十六年[757年]改為溟州)
仍買縣(本高句麗仍買縣,景德王改旌善縣)
束吐縣(本高句麗束吐縣,景德王改楝堤縣["楝"一作"棟"[棟堤縣],今未詳])
高句麗縣(本高句麗高句麗縣,景德王改支山縣,今連谷縣)
穴山縣(本高句麗穴山縣,景德王改洞山縣)

屈火郡(本高句麗屈火郡,景德王改曲城郡,今臨河郡)
伊火兮縣(本高句麗伊火兮縣,景德王改緣武縣["緣"一作椽[椽武縣]],今安德縣)

也尸忽郡(本高句麗也尸忽郡,景德王改野城郡,今盈德郡)
助欖縣(本高句麗助欖縣,景德王改真安縣,今甫城府)
青已縣(本高句麗青已縣,景德王改積善縣,今青鳧縣)

于尸郡(本高句麗于尸郡,景德王改有鄰郡,今禮州)
阿兮縣(本高句麗阿兮縣,景德王改海阿賢,今清河縣)

蔚珍郡(本高句麗于珍也縣,景德王改蔚珍郡)
波且縣(本高句麗波且縣,憲德王改海曲縣["曲"一作"西"[海西縣]],今未詳)

奈生郡(本高句麗奈生郡,景德王改奈城郡,今寧越郡)
乙阿旦縣(本高句麗乙阿旦縣,景德王改子春縣,今永春縣)
郁烏縣(本高句麗郁烏縣,景德王改白烏縣,今平昌縣)
酒淵縣(本高句麗酒淵縣,景德王改酒泉縣)

悉直國(本悉直國,智證王六年[505年]為州,以異斯夫為[悉直]軍主。景德王改名,三陟郡)
竹峴縣(本高句麗竹峴縣,景德王改竹嶺縣,今未詳)
滿若縣(本高句麗滿若縣,景德王改滿卿縣["卿"一作"鄉"[滿鄉縣],今未詳])
羽谷縣(本高句麗羽谷縣,景德王改羽溪縣)
波利縣(本高句麗波利縣,景德王改海利縣,今未詳)

辶守(

)城郡(本高句麗

城郡,景德王改守城郡,今杆城縣)
僧山縣(本高句麗僧山縣,景德王改童山縣,今烈山縣)
翼峴縣(本高句麗翼峴縣,景德王改翼領縣)

高城郡(本高句麗達忽,眞興王二十九年[568年]為州置軍主,景德王改高城郡)


穴縣(本高句麗豬

穴縣,景德王改豢猳縣)
平珍峴縣(本高句麗平珍峴縣,景德王改偏嶮縣,今雲巌縣)

休壤郡(本高句麗休壤郡,景德王改金壤郡)
習比谷縣(本高句麗習比谷縣,景德王改習溪縣,今歙谷縣)
吐上縣(本高句麗吐上縣,景德王改堤上縣,今碧山縣)
道臨縣(本高句麗道臨縣,景德王改臨道縣)
改淵縣(本高句麗改淵縣,景德王改派川縣)
鵠浦縣(本高句麗鶴浦縣)

楼主 T1L2002  发布于 2019-12-01 04:43:00 +0800 CST  
临屯郡有十五个县,大乐浪郡临屯郡合并后只有七个县,在朝鲜咸兴至元山,另外弃置的八个县应该在江原道一带。江原道也有一些辰韩人政权

楼主 T1L2002  发布于 2019-12-01 21:02:00 +0800 CST  




楼主 T1L2002  发布于 2019-12-06 23:21:00 +0800 CST  
大和六年(832年)春正月戊戌,振武李泳招收得黑山外契苾部落四百七十三帳。
十二月戊辰,內養王宗禹渤海使迴,言渤海置左右神策軍、左右三軍一百二十司,畫圖以進。


大和七年(833年)二月己卯,麟德殿對吐蕃、渤海、牂柯、昆明等使。
三月己酉,安南奏:蠻寇寇當管金龍州,當管生獠國、赤珠落國同出兵擊蠻,敗之。
夏四月辛酉,九姓迴紇可汗卒。
以右金吾衛將軍唐弘實使迴紇,冊九姓迴紇愛·登里·羅汨沒施合·句錄·毗伽·彰信可汗。




開成元年(836年)二月,天德奏生退渾部落三千帳來投豐州。


開成二年(837年)八月,振武奏突厥入寇營田。
十一月己丑,契丹朝貢。
——舊唐書卷十七下·本紀第十七下·文宗下

楼主 T1L2002  发布于 2019-12-08 01:59:00 +0800 CST  
會昌元年(841年)八月,迴鶻烏介可汗遣使告難,言本國為黠戞斯所攻,故可汗死,今部人推為可汗。緣本國破散,今奉太和公主南投大國。
時烏介至塞上,大首領嗢沒斯與赤心宰相相攻,殺赤心,率其部下數千帳近西城,天德防禦使田牟以聞。
烏介又令其相頡干迦斯上表,借天德城以安公主,仍乞糧儲牛羊供給。
詔金吾大將軍王會、宗正少卿李師偃往其牙宣慰,令放公主入朝,賑粟二萬石。
九月,幽州軍亂,逐其帥史元忠,推牙將陳行泰為留後。三軍上章請符節,朝旨未許。
十月,幽州雄武軍使張絳遣軍吏吳仲舒入朝,言行泰慘虐,不可處將帥之任,請以鎮軍加討,許之。
十月,誅行泰,遂以絳知兵馬使。車駕校獵咸陽。
十一月,太和公主遣使入朝,言烏介自稱可汗,乞行策命,緣初至漠南,乞降使宣慰,從之。


會昌二年(842年)春正月丙申朔,以撫王紘為開府儀同三司、幽州大都督府長史,充幽州盧龍節度大使。
以雄武軍使張絳檢校左散騎常侍,兼幽州左司馬,知兩使留後,仍賜名仲武。


二月,牂柯、南詔蠻遣使入朝。


三月,遣使冊迴紇烏介可汗。
以振武麟勝節度使、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尚書右僕射、單于大都護、兼御史大夫、彭城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劉沔可檢校右僕射,兼太原尹、北京留守,充河東節度、管內觀察處置等使,代苻澈。
時迴紇在天德,命沔以太原之師討之。


四月,天德奏,迴紇族帳侵擾部內。勑:「勸課種桑,比有勑命,如能增數,每歲申聞。比知並無遵行,恣加翦伐,列於廛市,賣作薪蒸。自今州縣所由,切宜禁斷。」


五月,天德軍使田牟奏:迴紇大將嗢沒斯與多覽將軍將吏二千六百人請降,遣中人齎詔慰勞之。


六月,迴紇降將嗢沒斯將吏二千六百餘人至京師。制以嗢沒斯檢校工部尚書,充歸義軍使,封懷化郡王,仍賜姓名曰李思忠;以迴紇宰相受耶勿為歸義軍副使、檢校右散騎常侍,賜姓名曰李弘順。


八月,迴紇烏介可汗過天德,至杷頭烽北,俘掠雲、朔北川,詔劉沔出師守鴈門諸關。
迴紇首領屈武降幽州,授左武衛將軍同正。詔以迴紇犯邊,漸侵內地,或攻或守,於理何安?令少師牛僧孺、陳夷行與公卿集議可否以聞。
僧孺曰:「今百僚議狀,以固守關防,伺其可擊則用兵。」
宰相李德裕議:「以迴紇所恃者嗢沒、赤心耳,今已離叛,其強弱之勢可見。戎人獷悍,不顧成敗,以失二將,乘忿入侵,出師急擊,破之必矣。守險示弱,虜無由退。擊之為便。」天子以為然。
乃徵發許、蔡、汴、滑等六鎮之師,以太原節度使劉沔為迴紇南面招討使;
以張仲武為幽州盧龍節度使、檢校工部尚書,封蘭陵郡王,充迴紇東面招討使;
以李思忠為河西党項都將,迴紇西南面招討使:皆會軍於太原。
上御麟德殿,見室韋首領督熱論等十五人。
太原奏迴紇移帳近南四十里,索叛將嗢沒斯,昨至橫水俘虜,兼公主上表言食盡,乞賜牛羊事。
賜烏介詔曰:
朕自臨寰區,為人父母,唯以好生為德,不願黷武為名。故自彼國不幸為嗢没斯所破,來投邊境,已歷歲年,撫納之間,無所不至。
初則念其饑歉,給以糧儲;旋則知其破傷,盡還馬價。前後遣使勞問,交馳道途。小小侵擾,亦盡不計。今可汗尚此近塞,未議還蕃。
朝廷大臣,四方節鎮,皆懷疑忿,盡請興師,雖朕切務含弘,亦所未諭。一昨數使迴來,皆言可汗只待馬價,及令付之次,又聞所止屢遷,或侵掠雲、朔等州,或劫奪羌、渾諸部,未知此意,終欲如何?
若以未交馬價,須近塞垣,行止之間,亦宜先告邊將。豈有倏來忽往,遷徙不常。雖云隨逐水草,動皆逼近城柵。遙揣深意,似恃姻好之情;每睹蹤由,實為馳突之計。
況到橫水柵下,殺戮至多。蕃、渾牛羊,豈吝馳掠;黎庶何罪,皆被傷夷。所以中朝大臣皆云「迴紇近塞,已是違盟;更戮邊人,實背大義。」咸願因此翦逐,以雪殂謝之冤。然朕志在懷柔,情深屈己,寧可汗之負德,終未忍於幸災。石戒直久在京城,備知人實憤惋,發於誠懇,固請自行。嘉其深見事機,不能違阻。可汗審自問遂,速擇良圖,無至不悛,以貽後悔。


詔太原起室韋沙陀三部落、吐渾諸部,委石雄為前鋒。易定兵千人守大同軍,契苾通、河清朝領沙陀、吐渾六千騎趨天德,李思忠率迴紇、党項之師屯保大柵。


十月,吐蕃贊普卒,遣使論普熱入朝告哀,詔將作少監李璟入蕃弔祭。


會昌三年(843年)春正月,以宿師于野,罷元會。
勑新授銀州刺史、本州押蕃落、銀川監牧使何清朝可檢校太子賔客、左龍武大將軍,令分領沙陀、吐渾、党項之衆赴振武,取劉沔處分。


二月,太原劉沔奏:「昨率諸道之師至大同軍,遣石雄襲迴鶻牙帳,雄大敗迴鶻於殺胡山,烏介可汗被創而走。已迎得太和公主至雲州。」
是日,御宣政殿,百僚稱賀。制曰:
夫天之所廢,難施繼絕之恩;人之所棄,當用侮亡之道。朕每思前訓,豈忘格言。迴鶻比者自恃兵強,久為桀驁,淩虐諸部,結怨近隣。黠戞斯潛師彗掃,穹居瓦解,種族盡膏於原野,區落遂至於荊榛。今可汗逃走失國,竊號自立,遠踰沙漠,寄命邊陲。
朕念其衰殘,尋加賑卹。每陳章表,多詐諛之詞;接我使臣,如全盛之日。無傷禽哀鳴之意,有困獸猶鬬之心。去歲潛入朔川,大掠牛馬;今春掩襲振武,逼近城池。可汗皆自率兵,首為寇盜,不耻破敗,莫顧姻親。
河東節度使劉沔料敵伐謀,乘機制勝,發胡貉之騎以為前鋒,搴翎侯之旗伐彼在穴。短兵鏖於帳下,元惡抶於彀中。況乘匪六飛,衆纔一旅,儲備已竭,計日可擒。
太和公主居處不同,情義久絕。懷土多思,亟聞黃鵠之歌;失位自傷,寧免綠衣之歎。念其羈苦,常軫朕心。
今已脫於豺狼,再見宮闕,上以攄宗廟之宿憤,次以慰太皇太后之深慈,永言歸寧,良用欣感。其迴紇旣以破滅,義在翦除,宜令諸道兵馬使同進討。河東立功將士已下,優厚賞給,續條疏處分。應在京外宅及東都修功德迴紇,並勒冠帶,各配諸道收管。
其迴紇及摩尼寺莊宅、錢物等,並委功德使與御史臺及京兆府各差官點檢收抽,不得容諸色人影占。如犯者並處極法,錢物納官。摩尼寺僧委中書門下條疏聞奏。
以麟州刺史、天德行營副使石雄為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左散騎常侍、豐州刺史、御史大夫,充豐州西城中城都防禦、本管押蕃落等使。劉沔檢校尚書左僕射,張仲武檢校尚書右僕射,餘並如故。
黠戞斯使注吾合素入朝,獻名馬二匹,言可汗已破迴鶻,迎得太和公主歸國,差人送公主入朝,愁迴鶻殘衆奪之於路。帝遂遣中使送注吾合素往太原迎公主。
時烏介可汗中箭,走投黑車子,詔黠戞斯出兵攻之。


秋七月戊子,宰相奏:「秋色已至,將議進軍,幽州須早平迴鶻,鎮、魏須速誅劉稹,各須遣使諭旨,兼偵三鎮軍情。今日延英面奉聖旨,欲遣張賈充使。臣等續更商量,張賈幹濟有才,甚諳軍中體勢,然性剛負氣,慮不安和,不如且命李回。若以臺綱闕人,即兵部侍郎鄭涯久為征鎮判官,情甚精敏,雖無詞辯,言事分明,官重事閒,最似相稱。」
上曰:「不如令李回去。」即遣回奉使三鎮。
八月,黠戞斯使諦德伊斯難珠入朝。


會昌六年(846年)春正月己未,南詔、契丹、室韋、渤海、牂柯、昆明等國遣使入朝,對于麟德殿。
兵部侍郎、判度支盧商奏:「諸道兵討伐党項,今差度支郎官一人往所在有糧料州郡,先計度支給。」從之。
己丑,渤海王子大之萼入朝。
二月庚辰,以夏州節度使米暨充東北道招討党項使。


——舊唐書卷十八上·本紀第十八上·武宗

楼主 T1L2002  发布于 2019-12-08 02:17:00 +0800 CST  
燕云奉使录曰:乌歇、高庆裔行次多是理会,旧例计较礼数,如乞就都亭驿安下,上殿赐宴差馆伴使副之。类童师礼传圣旨令臣良嗣谕与使副贵国兵屯白水泊,虽已多时,亦有未是处,契丹旧酋元未曾捉得亦未杀了,又闻契丹旧酋走入夏国,借得人马过黄河夺了西京以西州军,占了地土不少,不知来时知子细否?"

使副答云:"来时听得契丹旧酋在沙漠已曾遣人马追赶次第,终须捉得。兼沙漠之间系是鞑靼、蒯古子,地分此两国。君长并已降拜了,本国待走那里去,国书中已载矣。
——三朝北盟会编卷九·燕云奉使录



肇我大圣皇帝,为契丹主容纳叛人阿鹘产大王,不行交送,又多无道,应天顺人,起兵吊伐。是后不忍覆灭,欲与通好,终不听从,直至亡国,方始投降,尚犹释罪,特加王爵。
又燕京留守、秦晋国王耶律淳、辽阳渤海高永昌、奚萧良等各赐本部地界,仍以世爵,例皆执迷,竟取灭亡。
夏国王李乾顺、塔坦默尔赫并助亡辽,犯我行阵,未鼓而破,为能改过,各复旧居,分裂契丹边土以济其地。
——大金吊伐录卷一·回札子



楼主 T1L2002  发布于 2019-12-08 02:33:00 +0800 CST  
大中元年(847年)六月,冊黠戞斯王子為英武誠明可汗,命鴻臚卿李業入蕃冊拜。


大中三年(849年)春正月丙寅,涇原節度使康季榮奏,吐蕃宰相論恐熱以秦、原、安樂三州及石門等七關之兵民歸國。
詔太僕卿陸耽往喻旨,仍令靈武節度使朱叔明、邠寧節度使張君緒,各出本道兵馬應接其來。


大中五年(851年)八月,沙州刺史張義潮遣兄義澤以瓜、沙、伊、肅等十一州戶口來獻,自河、隴陷蕃百餘年,至是悉復隴右故地。以義潮為瓜沙伊等州節度使。
十一月,沙州置歸義軍,以張義潮為節度使。


大中八年(854年)八月,以司農卿鄭助為檢校左散騎常侍,兼夏州刺史、御史大夫、上柱國、滎陽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夏綏銀宥等州節度營田觀察處置押蕃落安撫平夏党項等使。


大中十二年(858年)閏二月,以河東馬步都虞候段威為朔州刺史,充天寧軍使,兼興唐軍沙陀三部落防遏都知兵馬使。
六月,南蠻攻安南府。


——舊唐書卷十八下·本紀第十八下·宣宗

楼主 T1L2002  发布于 2019-12-08 02:59:00 +0800 CST  
咸通元年(860年)春正月,上御紫宸殿受朝,對室韋使。


咸通七年(866年)七月,沙州節度使張義潮進甘峻山青骹鷹四聯、延慶節馬二匹、吐蕃女子二人。僧曇延進大乘百法門明論等。


咸通九年(868年)十二月庚辰朔,將軍戴可師率沙陀、吐渾部落二萬人,於淮南與賊轉戰,賊黨屢敗,盡棄淮南之守。
十月,沙州張義潮奏:差迴鶻首領僕固俊與吐蕃大將尚恐熱交戰,大敗蕃寇,斬尚恐熱,傳首京師。


咸通十年(869年)十一月,南詔蠻驃信坦綽酋龍率衆二萬寇巂州。
定邊軍節度都頭安再榮守清溪關,為賊所攻,再榮退保大渡河,北去清溪關二百里,隔水相射,凡九日八夜。定邊軍節度使竇滂勒兵拒之。


咸通十三年(872年)十二月,以振武節度李國昌為檢校右僕射、雲州刺史、大同軍防禦等使。國昌恃功頗橫,專殺長吏,朝廷不能平,乃移鎮雲中,國昌稱病辭軍務,乃以太僕卿盧簡方檢校刑部尚書、雲州刺史,充大同軍防禦等使。
上召簡方於思政殿,謂之曰:「卿以滄州節鎮,屈轉大同。然朕以沙陀、羌、渾撓亂邊鄙,以卿曾在雲中,惠及部落,且忍屈為朕此行,具達朕旨,安慰國昌,勿令有所猜嫌也。」
是月,李國昌小男克用殺雲中防禦使段文楚,據雲州,自稱防禦留後。


咸通十四年(873年)春正月辛未,以雲、朔暴亂,代北騷動,賜盧簡方詔曰:「李國昌久懷忠赤,顯著功勞,朝廷亦三授土疆,兩移旄節,其為寵遇,實寡比倫。昨者徵發兵師,又令克讓將領,惟嘉節義,同絕嫌疑。近知大同軍不安,殺害段文楚,推國昌小男克用主領兵權。事雖出於一時,心豈忘於長久?
段文楚若實刻剝,自結怨嫌,但可申論,必行朝典。遽至傷殘性命,刳剔肌膚,慘毒憑凌,殊可驚駭。況忠烈之後,節義之門,致茲橫亡,尤悚觀聽。
若克用暫勿主兵務,束手待朝廷除人,則事出權宜,不足猜慮。若便圖軍柄,欲奄有大同,則患繫久長,故難依允。
料國昌輸忠効節,必當已有指揮。知卿兩任雲中,恩及國昌父子,敬憚懷感,不同常人。宜悚與書題,深陳禍福,殷勤曉喻,劈析指宜。切令大節無虧。勿使前功併棄。」
簡方準詔諭之,國昌不奉詔。乃詔太原節度使崔彥昭、幽州節度使張公素帥師討之。


三月,以新除大同軍使盧簡方為單于大都護、振武節度、麟勝等州觀察等使。時李國昌據振武,簡方至嵐州而卒。自是沙陀侵掠代北諸軍鎮。


——舊唐書卷十九上·本紀第十九上·懿宗

楼主 T1L2002  发布于 2019-12-08 03:13:00 +0800 CST  

楼主:T1L2002

字数:58682

发表时间:2019-11-10 21:5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1-12 05:36:31 +0800 CST

评论数:173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