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常规动力可以用电磁弹射,相对于蒸汽弹射能耗低

1、蒸汽弹射的功率转化只有6%

多余的蒸汽及制造蒸汽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全部浪费

楼主 ydc2615  发布于 2016-01-18 09:00:00 +0800 CST  
2 、为制造和输送蒸汽,航母要备有海水淡化装置、大型锅炉和无数管线,工作维护量惊人。

楼主 ydc2615  发布于 2016-01-18 11:02:00 +0800 CST  
3 、电磁弹射可以基于电力系统,只需要建立起符合弹射需要的电能存储和转化系统,就足以为弹射供能,无论是频率还是次数还是弹射能量大小,可维护性,能量利用率,都高于蒸汽弹射

楼主 ydc2615  发布于 2016-01-18 11:04:00 +0800 CST  
4、电弹的唯一限制是技术而不是能量,所谓的电弹耗能多,只有核动力能支撑不存在
即使是核动力航母,依旧需要建立电力存储转换器来支撑电弹所需的电流强度
常规动力航母的电力系统改造后完全可以支持电弹所需能量



楼主 ydc2615  发布于 2016-01-18 11:06:00 +0800 CST  
5、反而是蒸汽弹射,由于能量多次转换,蒸汽利用率低下,反而耗能高于电弹

因为弹射一架飞机出去的能量是固定的

蒸汽弹射需要消耗:
海水淡化能量
由核能/电能/机械能——转化热能——淡水转化蒸汽——蒸汽传输管道——弹射只消耗6%蒸汽
每一个步骤都浪费能量

电磁弹射消耗:
核能/机械能——转化电能存储——释放电能弹射
产生电能后仅仅在转化和释放期间消耗能量,最终电磁弹射的能量利用率远高于蒸汽

楼主 ydc2615  发布于 2016-01-18 11:28:00 +0800 CST  
6、总结
电磁弹射有能量利用率高、弹射功率可调、维护简单等优点

比起蒸汽弹射的高耗能,更适用于常规动力航母

楼主 ydc2615  发布于 2016-01-18 11:30:00 +0800 CST  
@sun_yumin

楼主 ydc2615  发布于 2016-01-18 11:31:00 +0800 CST  
现在来看下电磁弹射器的实际构成情况:

电源装置
电磁弹射器用的是直流电源,而且在电磁弹射器工作时是负荷冲击性非常大。虽然有了储能装置,但由于要求弹射器在很短时间内起飞更多架次的飞机,所以对电磁弹射器的电源容量要求也比较大,一般容量在5~8KVA左右(但输出电压却不高)。这么大的功率的交流发电机当然不是问题,但如果是直流发电机则必须是无刷稳流直流发电机,否则滑环的强大电流会灼伤换向器。直线电机的原理并不复杂.设想把一台旋转运动的感应电动机沿着半径的方向剖开,并且展平,这就成了一台直线感应电动机。在直线电机中,相当于旋转电机定子的,叫初级;相当于旋转电机转子的,叫次级。初级中通以交流,次级就在电磁力的作用下沿着初级做直线运动.这时初级要做得很长,延伸到运动所需要达到的位置,而次级则不需要那么长。实际上,直线电机既可以把初级做得很长,也可以把次级做得很长;既可以初级固定、次级移动,也可以次级固定、初级移动。然而,电磁弹射器也决不是仅靠直线电机工作的,它总共有强迫储能装置、大功率电力控制设备、中央微机工控控制及直线感应电机

楼主 ydc2615  发布于 2016-01-19 08:22:00 +0800 CST  
接着是最重要的一环之一:

强迫储能装置
强迫储能装置是电磁弹射器的核心部件,它不仅缓解了发电机的压力,同时在弹射器不工作时吸收发电机的能量,使发电机几乎不受冲击性负荷的影响。强迫储能装置原理不复杂,但实施起来很麻烦。早期美国使用的强迫储能装置是这样的:用一个交流发电机给一个交流电动机供电,这其实很容易办到,但这个电动机的转子同时拖动直流发电机和一个惯性特别大的自由转子(约上百吨)一起旋转。我们知道,这么重的自由转子起动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然而这么重的自由转子运行到高速时具有非常大的动能。而在弹射器工作时,在发电机看来是接近短路的电流会产生强大的制动力阻止发电机继续运行,电动机将无能力拖动,但此时由自由转子强大的储能强制拖动直流发电机运行,从而完成冲击性负荷过程。自由转子会因此速度降低,但起动结束后电动机会在发电机没有负荷下把自由转子拖动到一定的速度,从而完成储能。但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里的电动机既不是鼠笼式电机,也不是绕线式电机,还是转子有一家电感及线圈的电机。

电磁弹射系统的强迫储能系统要求在45秒内充满所需要的能量。最大的舰载机起飞一般需要消耗的能量不会超过120兆焦,而这强迫储能系统最大能储存140兆焦的能量,此时充电功率为3.1兆瓦,算上损失,4兆瓦左右(实际上达不到的),四部电磁弹射系统同时充电,充电总功率可达16兆瓦(1兆瓦=1000KW),可见没有强大的电源是无法满足电磁弹射需求的。当然,航母上耗电的又岂止是四部电磁弹射器,另外还有电磁轨道炮、升降机、激光(激光的功率都不算大)等其它用电加起来的话必须要航母总功率达60兆瓦以上,否则电磁弹射器充电时也会影响其它系统用电的。

磁悬浮列车就是用直线电机来驱动的。关于直线感应电机实际上原理简单,在实际生活中也可遇到不少。美国的电梯轿厢门就是采用直线电机驱动,而中国在还大部分停在车床上等不太多的场合。用于电磁弹射器的直线电机与它们相比可谓超功率的,而且其工艺方面也比普通的高。电磁弹射器的直线电机动子是采用铝筒(大部分材料为铝),为U型状,其中3面与直线电机的定子相对,其中往复道与航母存在摩擦外,其余均不会产生摩擦,而且铝筒质量轻,远远小于蒸汽弹射器的活塞,因此返回非常容易,减速道也可短的多。实际上,其中动子部分一部分专家认为还可以进一步减轻,那么电磁弹射器效率是明显的.

楼主 ydc2615  发布于 2016-01-19 08:27:00 +0800 CST  
导轨

电磁弹射器的导轨与电磁轨道炮的差异很大,也比其复杂的多。电磁弹射器的导轨共有4个,分别为上部2个,下部2个。但每跟导轨都非常长(200米以上),安装在起飞甲板的下面。并且每跟导轨内部均有超导体与其熔接,中间是高压冷却油,其冷却油在进入导轨前的温度低于-40℃,而从导轨出口的温度低于-30℃。不仅如此,导轨与飞机牵引杆的接触面至导轨中心还有很多特细的小孔,所以其冷却油不仅仅是为超导体降温,还有润滑的作用,而且会使飞机牵引杆在运行时降温。飞机牵引杆是在飞机前轮下与飞机前轮连为一体的装置,可收缩并放置在飞机的腹腔内。其中间也为超导体,但无油冷却通道,而且与导轨连接处面积较大,均为软接触。在起飞前,飞机牵引杆伸出至上下导轨之间,飞机发动机起动并开如运行,但约一秒钟时弹射器通电,强大的电流从导轨经飞机牵引杆后再流回另一对导轨并形成回路,牵引杆在强大的电磁力下被推动运行到高速(未到起飞速度,但只差一点)后电流被强制截止,牵引杆将不再受力,但在飞机发动机的推力下达到起飞速度。为什么未达到起飞速度就断电呢?是因为由于飞机牵引杆与飞机连为一体,如果这时继续通电的话,飞机起飞时将把飞机牵引杆拉出,断电时会产生强大的电弧灼伤飞机牵引杆。

楼主 ydc2615  发布于 2016-01-19 08:28:00 +0800 CST  
脉冲发生器
以上过程实际上是脉冲发生器完成的。蒸汽弹射器为使发动机与弹射器同步运行(缩短起飞距离),用一根钢棍先挡住飞机运行,由于飞机发动机推力无法推断钢棍,但与弹射器合力却可推断钢棍,从而使飞机在弹射器与发动机合力下起飞。但电磁弹射器却无需钢棍挡住,在飞机起飞时电磁弹射器同步通电,但电流是逐渐增加起来,而且在起飞末段将电流截止。

楼主 ydc2615  发布于 2016-01-19 08:28:00 +0800 CST  
简单解释就是电磁弹射就是开放式的电磁炮

技术基础是非常简单的

难点在于:
1、强迫储能装置
2、导轨/脉冲发生器材料

楼主 ydc2615  发布于 2016-01-19 08:30:00 +0800 CST  
按4个电磁弹射器来算

每个电磁弹射器的强迫储能装置需要以4兆瓦充电45S左右

也就是说四个电磁弹射器一齐运作需要占用16兆瓦的电能

而辽宁号的主机功率高达20W马力,也就是147兆瓦,空出16兆瓦的电能绰绰有余

而更难的是能存储140兆焦能量的强迫存储器,要在45S内存储140兆焦且数秒内释放出去,并且能够重复使用,这才是技术难点

而存储的所需电量对于辽宁号的发动机来说完全足够

楼主 ydc2615  发布于 2016-01-19 08:36:00 +0800 CST  
具体到[url]http://航母[/url]应用上

美国电磁[url]http://弹射器[/url]也仅仅为4部弹射器预备的6兆瓦的电能

原因是尽管充满一部[url]http://弹射器[/url]的储能器需要45秒,充满4部也仅仅需要3分钟,按照这个频率[url]http://30分钟[/url]内能弹射40架飞机上天

而以[url]http://航母[/url]的整备能力,[url]http://30分钟[/url]能上天20架已经是极限了。

所以为[url]http://弹射器[/url]功能完全无需16兆瓦的全功率运行电能,而仅仅6兆瓦的电能也就是增加2~3部[url]http://燃气轮机[/url]的事

楼主 ydc2615  发布于 2016-01-19 14:59:00 +0800 CST  

楼主:ydc2615

字数:2014

发表时间:2016-01-18 17:0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0-14 18:21:10 +0800 CST

评论数:61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