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与少昊的关系

北京大军智库主任仲大军
2010年3月19日


黄帝与少昊关系的几种说法


黄帝与少昊的关系自古以来有几种说法,一是《孔子家语》一书的说法:“黄帝者,少昊之子,曰轩辕。”[3]
这一说法在今天曲阜的少昊陵表现得特别清楚:金字塔形的少昊陵北边,就是黄帝的出生地寿丘----一座不高的小土包。寿丘位于山东曲阜城东4公里少昊陵北。宋代宋真宗时在寿丘建了景灵宫,祭祀黄帝,尊黄帝为始祖。景灵宫原共有1320间,玉雕黄帝像,园内有我国最大的石碑,用太庙礼仪祭祀,礼制是当时最高的,可惜该庙毁于元末。


二是《世本》的说法:“少皞是黄帝之子,金天氏少皞 ,青阳即少皋,黄帝之子,代黄帝而有天下。”[4]
《帝王世纪》也持这种观点:“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姬姓也。母曰女节,黄帝时有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梦接意感,生少昊,是为玄嚣。邑于穷桑,以登帝位,都曲阜,故或谓之穷桑帝。地在鲁城北。”[5]


这是两本在汉以后影响较大的书,汉代以后的书籍多持此种说法。据说,司马迁作《史记》曾以该书为据,但司马迁在《史记》中一开篇就说:“黄帝者少典之子”[6]。这里又冒出个少典。这个少典是不是少昊?很值得疑问。假如少典是少昊的笔误,那么司马迁的说法便与孔子的相同。


但笔误是不可能的,司马迁是知道少昊的。在《史记》中他记叙了舜驱逐四凶的事情。少昊的儿子就是四凶族之一。他这样写道:“昔帝鸿氏有不才子,少皞氏有不才子,颛顼氏有不才子,缙云氏有不才子,天下恶之,舜宾于四门,乃流四凶族迁于四裔,以御螭魅,于是四门辟。”[7]由此看,少典与少皞在司马迁的书中是两个人。
少典在先秦诸子的著作中很少出现,只是在《史记》中出现过两次。司马迁在介绍秦人祖先时说:“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8] 如果按司马迁的说法,黄帝乃少典之子,黄帝孙子颛顼的孙女的儿子大业又娶少典的女儿,这就等于黄帝的七世孙娶黄帝的姐妹,怎么可能呢?所以,史记的说法也十分混乱。

楼主 看韩国想起YY  发布于 2016-04-10 08:14:00 +0800 CST  
再是《左传》的说法,少昊与黄帝不像是父子关系。《左传》记载:“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9]


郯子是鲁国东南部的郯国国君,他到鲁国来拜访时,对鲁昭公谈了这么多先祖的故事。从他的说法中,我们很难看到黄帝是少昊的儿子或者少昊是黄帝的儿子。这几种说法到底哪一种是正确的?是少昊早于黄帝,还是黄帝早于少昊?少昊部族的东夷人是黄帝的后裔,还是黄帝是东夷人的后裔,亦或这是两个并存的部族?


这里,我们要对司马迁的黄帝源头论提点质疑。按司马迁的记录,黄帝以后的各代帝王都是黄帝的后裔,“舜、禹、契、后稷皆黄帝子孙也”[10]。但这种说法即使在司马迁写《史记》时就有人质疑:“张夫子问褚先生曰,‘诗言契、后稷皆无父而生。今案诸传记咸言有父,父皆黄帝子也,得无与诗谬秋?’”[11]
张夫子可能是司马迁的朋友,《诗经》里说商人的祖先契和周人的祖先后稷都是母亲踩脚印而出生的,不知有父,可司马迁却把他们都说成是黄帝的后人,可靠吗?所以张夫子疑问。
司马迁辩解说:“黄帝策天命而治天下,德泽深後世,故其子孙皆复立为天子,是天之报有德也。人不知,以为氾从布衣匹夫起耳。夫布衣匹夫安能无故而起王天下乎?其有天命然。”[12]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司马迁心中强烈的血缘论思想。正是在这样一种“天下者有德者居之”的思想主导下,司马迁把黄帝之后的几位帝王统统纳入黄帝的后裔之列,但这样做却给《史记》的内容带来许多破绽。我们按司马迁的说法,将尧、舜、禹三人的世系排列如下:


黄帝—玄嚣—乔极—帝喾—尧
黄帝—昌意—颛顼—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舜
黄帝—昌意—颛顼— 鲧 —禹

楼主 看韩国想起YY  发布于 2016-04-10 08:15:00 +0800 CST  
禹是黄帝的玄孙,舜是黄帝的第八代孙。第八代孙的舜居然能在第四代孙禹前面当帝王。这不是明显的不符合逻辑吗? 并且,禹和尧是一辈的,竟然隔在舜后面继位。这种排列顺序一看就十分混乱。
不过,《礼记》的记载从另一个方面证明司马迁所说的是事实。《礼记》在谈论祭祀方法时说:“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13] 这可是一个重要的事实,舜和禹把黄帝认作最早的祖宗,商和周把帝喾认作最早的祖宗。帝喾又是黄帝的曾孙,如此看,商人和周人的先祖都是黄帝是没问题的。


少昊的传说与身世


据说少昊在位期间,因修太昊之法,故称少昊。还有人认为少昊之所以叫昊,可能与崇拜太阳有关,因而判断少昊最初起源于山东省东海之滨的日照地区。
《山海经·大荒东经》说:“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渊。”[14] 这里提到少昊哺育过幼小的颛顼,少昊与颛顼是什么关系?是他的老爷爷吗?如果他是黄帝的儿子,那么颛顼就是他的儿子。或许古代一些持少昊是黄帝之子说,就是从《山海经》这段话判断而来的。
汉代人据此判断得更邪乎:“少昊帝曰清。清者,黄帝之子清阳也,名挚,土生金,故为金德,天下号曰金天氏。周迁其乐,故《易》不载,序于行。”[15] 所以,三代以下的书简直不能看,除了迷信就是牵强附会。黄帝是土,少昊就是金,简直是胡说八道。

楼主 看韩国想起YY  发布于 2016-04-10 08:17:00 +0800 CST  
全部伪绝对决定者:《古文尚书》及孔安国传。问题起自宋代,到清初完全解决,公认为魏王肃伪撰
《古文考经孔安国传》。伪撰人未定
《孔子家语》及《孔丛子》。乾隆中叶问题完全解决,公认为魏王肃伪撰
《阴符经》《六韬》。汉以后人伪撰
《鬻子》《关尹子》《子华子》《文子》《亢仓子》《鹖冠子》《鬼谷子》《于陵子》《尉缭子》。各书著录《汉书·艺文志》者已不可尽信,今本又非《汉志》之旧。大率晋至唐所陆续依托《老子》的河上公注。晋以后人伪撰陆贾《新语》,贾谊《新书》。晋以后人伪撰

楼主 看韩国想起YY  发布于 2016-04-10 09:28:00 +0800 CST  

楼主:看韩国想起YY

字数:2473

发表时间:2016-04-10 16:1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8-26 11:13:11 +0800 CST

评论数:7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