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幻文学】科幻——关于科学和文学的艺术

有关叶永烈科幻小说的争论,其实是与对童恩正科幻革新概念的质疑同时进行的。1979年8月14日,鲁兵在《中国青年报》上撰文,称童恩正的理论吧科幻当成了《灵魂出窍的文学》。作者认为,当“科学文艺失去一定的科学内容,这就叫灵魂出窍,其结果是仅存躯壳,也就不称其为科学文艺”。1982年4月24日,鲁兵再次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不是科学,也不是文学》的文章,讽刺童恩正的科幻理论。这样,一方面对童恩正的新理论进行批评,一方面对叶永烈的小说进行质疑,两者虽然目标不同,但打击对象都是科幻文学,评论的作者似乎想引起社会的关注,告诉公众说,传统的科幻正在成为伪科学的标本,而新科幻则已经灵魂出窍

楼主 第三个狼人  发布于 2020-04-05 20:48:00 +0800 CST  
1979年到1983年,争论持续发酵。1982年7月11日《文汇报》发表邓伟志的《科幻小说应当宣传科学》,支持《中国青年报》。同年12月11日《中国青年报》刊发李丰《并非无的放矢》,指出对“灵魂出窍的文学”的批评并非无的放矢。1983年之后批评升级,10月29日《光明日报》刊发房亚天《警惕“科幻小说”中的精神污染》一文。由于当时社会上正在进行一场反对精神污染的运动,其主要对白桦、刘宾雁、王若望等的人道主义观点进行批评,这些观点被认为是对社会主义的精神污染。把科幻文学纳入精神污染的举动,立刻提升了批评的等级。同年12月5日,郭正谊、赵之发表《当前我国科幻小说争论的我见》,将不同的思想混合起来,指出这场关于科幻的争论,其实是科学与反科学之争,更是科幻创作中的思想政治倾向之争
当科幻文学问题变成政治问题之后,在中国的处境便发生了巨大变化。创作和出版迅速衰落下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极度萧条出现在中国科幻领域。科幻期刊纷纷停刊(如天津《智慧树》、北京《科幻海洋》等),普通杂志和出版社不再出版科幻作品

楼主 第三个狼人  发布于 2020-04-05 20:58:00 +0800 CST  
咕了一天,今天继续更新

楼主 第三个狼人  发布于 2020-04-07 21:08:00 +0800 CST  
然而事实上在“姓科还是姓文”这场论战中诞生了对于科幻较为的完善的理论,而这些理论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逐渐完善,到今天已经变成了中国科幻理论的基础
先来说说童恩正的科幻理论
他的理论扭转了将科幻当成一种普及科学知识的手段的错误倾向,突出强调科幻小说的文学性特征。这奠定了他在中国科幻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楼主 第三个狼人  发布于 2020-04-07 21:24:00 +0800 CST  
童恩正在为科幻小说《珊瑚岛上的死光》所写的随笔《谈谈我对科学文艺的认识》(《人民文学》,1979年第6期),从写作目的、写作方法和文章结构三个方面分析指出了科学文艺,也即科幻小说与科普作品的区别。
童恩正的科幻理论主要集中在两点。
首先,在科幻文学中,科学仅仅是作品创作的手段而非目的。在写作目的上,科普作品是以介绍某一项具体的科学知识为主的,它之所以带有一定的文艺色彩,只是为了增加趣味,以便深入浅出和引人入胜;文艺手段在这里仅仅只是一种手段,是为讲解具体科学知识服务的。而科学文艺作品,也即科幻小说直接宣扬的是一种科学的人生观;科学内容在其中则成了手段,它是作为展开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需要而充当背景使用的。
童恩正认为,科学的普及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普及科学的世界观,一方面是普及具体的科学知识。虽然这两者有时候是难以截然分割的,科幻小说往往要介绍很多科学知识,而优秀的科普作品也能很形象地宣传哲理,发人深思。但是,科幻小说是通过艺术形象来阐述作者的思想的,因此在第一个方面承担更大的责任;而一般科普作品的主要目的是深入浅出地介绍具体的科学知识,在第二个方面则能发挥较大的作用。
在童恩正看来,创作科幻小说的目的是普及科学的人生观,而非具体的科学知识,也就是说科学内容在科幻小说中是手段而非目的。因此,科学只是科幻文学塑造人物形象,推进故事情节的手段。
在这一点上,童恩正的科幻理论纠正了长期以来存在于在中国科幻中的错误倾向:将科幻当做科普的根据,使人们认识到科学在科幻文学这种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他的科幻理论区别于以往的科普论

楼主 第三个狼人  发布于 2020-04-07 21:41:00 +0800 CST  
第二,强化科幻文学的文学性,将能导致这类作品的永恒价值。作为科幻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因素,一方面使得科幻文学区别于其他文学类型,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使得作品中秒回的科学技术面临一个可能会过时的风险
在《谈谈我对科学文艺的认识》一文中,童恩正指出,在写作方法上,科幻小说通过艺术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展开或某种意境的的渲染,间接而又自然的表明作者的意图:歌颂或鞭挞,赞美或者揭露,它是以形象思维为基础的。而在文章结构上,科幻小说所遵循的是小说的规律而非科学的规律。因此,有的科幻作品尽管它所涉及的科学内容已经是过时了的甚至已被证明是荒谬的,但是由于它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它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内容,到今天依然具有可读性。
他举例凡尔纳、威尔斯等科幻作家的作品,指出在科学上它们早已过时,但之所以还被推崇为经典,就是因为其文学性。换言之,吸引人们的是其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文学色彩,而非科学内容

楼主 第三个狼人  发布于 2020-04-07 21:52:00 +0800 CST  
在随后的另一篇文章《创作科学幻想小说的体会》中,童恩正指出,在艺术夸张与科学真实之间,科幻小说应该在艺术的概括和夸张外,还要进行大胆的幻想,但同时,这种幻想不能违背现在人类已知的科学原理。
在细节方面,由于科幻小说的细节可能同样掺有幻想的成分,也就是说它所描写的往往是超出现代科学水平以外的事情,小说中人物所经历的环境,可能是人类实际上尚未实践过的世界,因此必须在细节描写上多下功夫,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栩栩如生的感觉,从而增加艺术的感染力
在人物塑造上,童恩正认为科幻作者应该在依据自然界的规律去幻想自然科学发展的同时,也应当依据社会发展规律去大胆幻想奠基与这种生产力水平之上的新型社会以及人们的思想感情,并通过人物的性格描写将它们表现出来
在情节安排上,童恩正认为科幻小说必须注意情节的安排,讲究故事的惊险性和推理的逻辑性;同时,科幻小说的情节,除了受社会矛盾的制约以外,还要受到科学发展规律的制约

楼主 第三个狼人  发布于 2020-04-07 22:02:00 +0800 CST  
在中国,科幻文学自鲁迅开始,到解放后的17年,再到改革开放之初,一直是被当成一种普及具体科学知识的手段,被当做科普的工具。童恩正的理论直接扭转了这一错误倾向,并且直接影响到了同时期以及新时代科幻作家(指大刘这一代作家)的科幻观念。新时代的作家无一例外认为科幻文学有其独立的地位和价值,这无疑是对童恩正科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楼主 第三个狼人  发布于 2020-04-07 22:06:00 +0800 CST  
最近在写小说,咕了帖子几天了,今晚更新

楼主 第三个狼人  发布于 2020-04-12 16:26:00 +0800 CST  
继续更新

楼主 第三个狼人  发布于 2020-04-12 20:38:00 +0800 CST  
说完了童恩正,现在来说说叶永烈。

叶永烈也是中国最早系统研究科幻文学的人,对中国科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里说一句,叶老在去年的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上上被授予“科幻世界40年友谊勋章”,以表彰他对中国科幻做出的贡献

楼主 第三个狼人  发布于 2020-04-12 20:44:00 +0800 CST  
早在19779年出版的《论科幻文艺》一书中,他就以大量篇幅分析了科幻小说的特点及其创作规律。他认为,科幻小说“是一种瞻望科学未来的小说,是吧明天才能实现的一些科学技术成就当做今天已经实现等等现实来描写”。这一文学形式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作为“小说”,它和其他小说创作一样需要构思情节并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作为“幻想”小说,则意味着它描写的不是现实,而是未来或过去尚未实现的事情;作为“科学”幻想小说,那么它的幻想内容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科幻小说最可贵的品质,在于“幻想”。通过幻想,它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未来社会的美好图景,可以预言新科技新发明的诞生,它不但给读者以启发,还能燃起其变革现实的强烈愿望

楼主 第三个狼人  发布于 2020-04-12 20:52:00 +0800 CST  
同时,他还总结了不少创作经验,主要涉及作品构思、典型描写和悬念的运用。他将构思小说的过程分为科学幻想构思和小说构思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早期创作当中,科学幻想构思显然是其作品的核心,因此他提出将获取新奇有趣的科幻构思作为小说创作的第一步,然后再设计一个巧妙的情节进行展示。不过后来随着作品风格的变化,其构思过程也有了转变:“下笔之前,心目中总是先有人物——人物的形象、性格、命运”,小说不再围绕科幻构思发展,作者更愿意“在生活中捕捉闪光的形象”并展示出来。“典型描写”则涉及一些具体的写作手法,包括典型环境的选取和典型人物的塑造。悬念的运用一方面出于加强科幻小说情节性和可读性的考虑,另一方面则倾注了叶永烈对于开拓科幻题材的努力。他把这一借鉴自惊险小说的创作规律归结为12个字:“提出悬念,层层剥笋,章末揭底。”并创作了一系列惊险式的科幻小说

楼主 第三个狼人  发布于 2020-04-12 21:04:00 +0800 CST  
叶永烈还认为,作为科学幻想,即现实的科学与合理的推理的结合,既应当有科学依据,也需要动人的想象。对于当时认为科幻小说必须严格符合科学,否则就是“伪科学”的观点,他提出了反对意见:“不能用审视科学论文的眼光来审视科学幻想小说”,“科学幻想是未知的科学,是很难用现实科学的尺度去衡量的”。科学幻想只能从现实的已知的科学中推理未来,只要这个推理过程是合理的,这一科学幻想就具有合理性,科幻小说的科学性即可在此体现

楼主 第三个狼人  发布于 2020-04-12 21:11:00 +0800 CST  
纵观叶永烈的诸多观点不难发现,他的理论大多来自创作的切身体会,而且处于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进程之中。但过早地退出这一领域,使得他在一些问题上并没有给出结论。对科幻本质的敏锐直觉和时代的局限成为贯穿其观点的矛盾线索。他坚持科幻小说文本的独立性,反对狭隘片面的理解和作为“科普工具”的强求,却又使用“科学文艺”这一带有极强工具性和宣传性的分类方式来统领科幻创作的领域;他一方面寄希望于科幻反映社会现实,寄寓深刻的主题,另一方面又满足于“科学幻想小说主要是给少年儿童看”的现状(出自2005年版《写给“小叶永烈”》);他对于自己的作品“经以科学”和“纬以人情”的双重要求,也只能在不同时期作品中分别实现。假以时日,这些矛盾是可以在其创作中得以解决的,遗憾的是现实并没有提供这样的机会
彭浪指出,叶永烈对于科幻小说创作的观念,在出版与2005年的《写给“小叶永烈”》中与出版于1980年的《论科学文艺》中的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楼主 第三个狼人  发布于 2020-04-12 21:26:00 +0800 CST  
之前咕咕咕是因为写小说去了,然后就忘了这帖子了
还好小说最后上刊了


楼主 第三个狼人  发布于 2020-05-25 10:41:00 +0800 CST  
开始更新

楼主 第三个狼人  发布于 2020-05-25 10:42:00 +0800 CST  
翻了翻帖子看到上次更新写到了叶永烈叶老,那个时候叶老还健在,没想到现在再也见不到他了
叶老是新中国科幻的最后一人了,他走了,新中国科幻的第一批人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了

楼主 第三个狼人  发布于 2020-05-25 10:48:00 +0800 CST  
来说说新中国科幻第一批人里的另一个人吧,《飞向人马座》的作者郑文光
郑老是同时代科幻作家里最出名的一个,被誉为“中国科幻文学之父”
可惜的是自1983年患脑血栓后,他便停止了科幻小说的写作,在于病魔抗争了20多年后,2003年于北京逝世。他为中国科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他的科幻创作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创作理论也随着科幻小说的创新而更新,对于科幻小说中的三个要素,“科学”、
“幻想”、“小说”,他的理论中均有提及

楼主 第三个狼人  发布于 2020-05-25 11:07:00 +0800 CST  
关于科学,郑文光认为科幻小说中的科学不仅仅是科技知识,还包括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技与社会的关系等层面。仅就科学技术而言,也往往是是科学家们的一些天才的、可是尚未付诸实践 的思想和涉及,但是一定要以现有科学技术成果为基础。
他认为,科幻小说基于现有科技 的大胆幻想,往往走在真正的科学发明之前,能在相当大的准确程度上“预言”未来
说一点我个人的看法吧,科幻本来就不是为了预言未来的,预测未来只是在科幻创作中产生的一个“副作用”而已,真正预测未来那是科学家干的事情,事实上在预测未来这方面科幻也没啥成就,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没有一篇科幻小说预测到了互联网应用的爆发

楼主 第三个狼人  发布于 2020-05-25 12:03:00 +0800 CST  

楼主:第三个狼人

字数:8134

发表时间:2020-04-04 05:2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6-11 11:49:25 +0800 CST

评论数:10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