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点】把Islam比作操作系统,究竟错在哪里?

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里面有一部分说得还不错,转发过来跟大家分享

楼主 车臣城米奥  发布于 2015-12-28 18:05:00 +0800 CST  
题 记
前一阵在巴黎恐袭之后,平说推过一篇名为《作为一种操作系统的伊斯兰》的文章,转载众多,甚至超过十万的浏览量。

而文章的核心观点——伊斯兰作为一种类似苹果IOS的闭源性操作系统,有着不可克服的自身矛盾,难以适应现代文明的冲击,于是出现诸如恐怖主义的现象实为必然。

其理论看似完美的解答了很多人对于巴黎恐袭的困惑,将其归罪于伊斯兰教本身,让许多不明就里的读者一下就对复杂的国际问题有了清晰简明的答案。但细细推敲,则会发现作者言之凿凿的话语里却有着很多的逻辑及知识性错误。

楼主 车臣城米奥  发布于 2015-12-28 18:06:00 +0800 CST  
整体思路的逻辑漏洞

作者文章的整体行文逻辑在于将宗教分类比喻,把伊斯兰教比作闭源的操作系统,同时把其他所有宗教比作开源的操作系统。

与此同时,将闭源系统相对于开源系统有着天然内部缺陷作为预设,以此得出伊斯兰教作为闭源系统无法内部调整改变从而必然失败的结论。那么我们不妨就从这个比喻入手,来分析一下作者的逻辑漏洞。

楼主 车臣城米奥  发布于 2015-12-28 18:07:00 +0800 CST  
1.伊斯兰教是闭源操作系统

要想理解这个比喻,就必须先理解本体喻体及其内部联系。闭源系统与开源系统相对,意为源代码不容易获取的软件系统;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其源代码的获取性上。

而作者之所以做出比喻,则是因为“伊斯兰教像IOS一样,创始人是个注重细节的完美主义者,对自己的产品做了事无巨细的干涉,而且不许受到其他系统的影响。”

由此可见,其比喻的关键在于认为伊斯兰教预设严密且不受外界影响,从而推导出伊斯兰教“改变的可能性简直就是抓头发把自己提离地面”的结论。

所以作者对闭源的理解简而言之就是:不受外界影响且不能改变。而这与所谓源代码的获取性毫无关联,无疑是对喻体的一种曲解。至于说本体伊斯兰教是不是如作者所说遗世独立,我们后文会加以详细论述。

而另一方面,作者在文中却几次自相矛盾,反而在证明伊斯兰教并非不受外界影响。

“伊斯兰教不是原创的,而是在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影响下形成的二次宗教。”先不论这句话的正确性,其中的字眼便是赤裸裸的打脸。

而文章后半部分大篇幅的论证伊斯兰教在拒绝所谓“西方文明”的同时使用着西方的资金市场、产品技术和社交网络,是一种“细思令人爆笑”的“寄生”:这既是自觉将所谓现代化的代表西方文明限定为西方的意识形态体系和政治思想制度的狭义解读,又是反方向说明伊斯兰教并非拒绝一切外来影响。

楼主 车臣城米奥  发布于 2015-12-28 18:08:00 +0800 CST  
2.闭源相对于开源具有天然缺陷

作者将公元前出现的儒道佛三教、印度教、犹太教、基督教、拜火教甚至古希腊哲学思想等,通通“类比成开源的安卓系统,谷歌写出源代码后,接下来的不同公司就按照各自的偏好和需求把它改造得改得面目全非,比如三星啦,MIUI,HTC SENSE等等”——尽管运用了轴心时代的说法作为理论支撑,但并没有说明它们有何同源性。

事实上这几种宗教也完全没有任何同源性可言,反而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犹太教才有所谓一致的“源代码”;而作者接着说它们有“不断试错和适应时代演变的能力”,但这并不是开源系统所独有的,闭源的IOS系统同样随着时代的演变而在不断调整。

作者在后文批判伊斯兰教无法实现自由化时引用了苹果CEO库克没有坚持乔布斯IOS拟物化的设计风格的例子,反而恰恰提供了闭源系统接受改变的实例。

从专业角度而言,闭源只是说自己在维护,开源无非是大家都在维护,但是开源核心的地方也总是不会变的,无非是些边边角角的功能在改动。开源闭源本来就没有谁好谁坏的问题,况且二者都在发展,只是方式不一样。所以说这个比喻在预设的条件上就有很大问题。

楼主 车臣城米奥  发布于 2015-12-28 18:08:00 +0800 CST  
3.适用于一切宗教的说法

作者在行文中,很多时候陷入了为了比喻而去比喻的怪圈,也就是很多地方如果把“伊斯兰教”换成其他任何宗教也都说的通。譬如,作者说“除了中东地区,伊斯兰流传的地方,皈依者都不是从所谓的其他高级宗教改宗来的”。

可作者提到的宗教里哪个宗教的信徒是从其他高级宗教改来的呢?有趣的是,作为伊斯兰教核心区域的中东,大部分穆斯林还真是从基督教、拜火教等其他宗教该宗来的。

再如,作者提到伊斯兰教“细节和主题难以区分,改变细枝末节和改变整个程序一样要经过困难的流程”。同样的道理,任何一种宗教其规定的细节一定会渗透着主题,所谓区分与改变都不会是一件轻易的事情。

又如,“不管是什么民族,皈依了伊斯兰,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都会趋同”。如果把此处伊斯兰换成其他任意宗教,是不是也都如此?

还有,“有没可能穆斯林慢慢地选择像其他宗教的信徒一样,皈依到更自由化的宗教,或者干脆彻底世俗化远离宗教呢?”然而哪个宗教的信徒是在不停改宗,又有哪个宗教的信徒是在彻底世俗化远离宗教呢?

楼主 车臣城米奥  发布于 2015-12-28 18:09:00 +0800 CST  
对于伊斯兰教本身的知识性错误

逻辑的思维风暴过后,咱们来点干货。关于伊斯兰教的论述,作者看似十分内行。但是给任何一个普通穆斯林或者伊斯兰专业研究者看来,都会发现不少的致命错误。


1.“人工宗教”与“二次宗教”

作者在文中提出两个重要概念,即伊斯兰教是“人工宗教”、“二次宗教”。本人十分佩服作者的创造力,单凭自己的理解便新造了两个新颖别致的概念。

在作者看来,伊斯兰教是接受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大部分设定的“第二代的人工宗教”和“二次宗教”。

事实上,学术界对于宗教从未有过如此分类定义,与之相反,伊斯兰教与犹太教、基督教并称为“三大天启宗教”,不知作者所谓人工宗教的说法究竟要表达什么;而“二次宗教”的说法则更是有趣,如果按作者的看法,这三大宗教依创立的先后顺序来说,基督教才是二次宗教,伊斯兰教只能算是三次。

关于这三大天启宗教的关联,学界一致认为其出自同源。三者崇奉同一造物主,以及一部分共同的先知和经典。但因为教义内容中的一些关键区别,三者根本上还是截然不同的信仰。

但如果说伊斯兰教是穆罕默德接受设定加以改造而成的话,就像说基督教是耶稣接受犹太教设定并加以改造一样,无疑是带有很大偏见的说法。

楼主 车臣城米奥  发布于 2015-12-28 18:10:00 +0800 CST  
2.穆罕默德锁死伊斯兰教

“在穆罕默德去世之后,伊斯兰教书记员全都着手狂热地收录他的言论和轶事,直到与他同时代的最后一人去世为止,然后就整理成圣训来指导一代代穆斯林的生活”。作者据此欲说明伊斯兰教的所谓闭源性,并讲到伊斯兰教过度崇奉穆罕默德,以致受到束缚进而难以适应现代化冲击。

那么同理,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在耶稣在世时和去世后,基督教书记员全都着手狂热地收录他的言论和轶事然后整理成新约来指导一代代基督教徒的生活,进而得出一样的结论呢?所以说这里又是作者在逻辑上一种的误导。

事实上,伊斯兰教极力反对将人神化,认为穆罕默德只是个凡人。伊斯兰教与基督教最主要的分歧就在于耶稣作为人类是否具有神性。

穆斯林会将穆罕默德作为生活的榜样加以效仿,但并不是像作者所说将此作为枷锁,拒绝一切先知时代没有出现的事物,在不断变迁的现实下墨守成规,并进而拒绝一切现代化尝试的努力(不然“IS”也就不会用枪和社交媒体了)。

作者认为“在你信仰的宗教的圣书里,对你的各种尝试已经明确地说不行”,却并不能说出圣书里到底哪里有拒绝现代化的内容。

结尾处作者引用汤因比(Arnold J.Toynbee)的说法,说伊斯兰教“以人为神,不仅在逻辑上是错误的,在道德上也是错误的”。殊不知,汤因比说这话并非在谈伊斯兰教,反而他将伊斯兰教列为超越对个人崇拜的高级宗教。

如果作者非要拿这句话来批判谁的话,那么主张三位一体的基督教反而更容易无辜中枪。而作者的许多论述对于另一天启宗教犹太教也同样适用,如果让其去读犹太教的《密西拿》等著作,就会惊奇的发现这里居然还有一个对细节规定极其详尽的“封闭系统”。

楼主 车臣城米奥  发布于 2015-12-28 18:10:00 +0800 CST  
3.伊斯兰教因中世纪的成功导致如今的失败

作者简要谈及了伊斯兰教在中世纪的成功之处之后(虽然仅仅谈了传教方面),便引用进化论说法,称伊斯兰教体系过于适应中世纪环境,所以无法实现现代化,也就是作者所说的“失败”。

显然这里缺乏一个必然的因果关系,过去好的地方未必到了如今就不好,若真觉得有适应过去不适应当前的例子烦请举出便是。同样,作者“只有伊斯兰适应现代化冲击的纪录特别差”的说法也因缺乏例证与比较而显印象流。

现代化的概念包括世俗化、工业化、都市化、科学化与民主化,除了“伊斯兰教世俗化”是个伪命题之外,其他方面并不与伊斯兰教本身相抵触。

至于伊斯兰社会在现代化方面遇到的种种问题,其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根源,本质上是社会问题而绝不仅仅是宗教问题,直接归因于宗教发展史实乃有失偏颇。

楼主 车臣城米奥  发布于 2015-12-28 18:11:00 +0800 CST  
4.伊斯兰教不受外界影响

如果第一点可以归于作者的创造力,这一点则完全是源于对伊斯兰世界多样性的无知。当今时代伊斯兰教教派林立,不同派别对于同样的经典却有着各自迥异的解读,而这恰恰是因为不同的外界影响所致。

比如伊斯兰教大量的苏菲派信徒,其理论公认吸取了很多外来因素。以中国西北地区为例,大多数回族都属于某个苏菲门宦,而其特色就是本土化色彩明显,接纳了很多国内传统思想与习俗;而中国穆斯林作为伊斯兰教本土化的典型案例,说汉语着汉服,甚至“以儒诠经”,哪个不是受中华文化影响所致。

而从最初接受希腊哲学影响的穆尔太齐赖派、精诚兄弟社到后来接受轮回思想的德鲁兹派和阿拉维派,直至现代受西方影响出现的突厥、波斯、阿拉伯等民族主义,伊斯兰教在不同民族不同教派不同地区都有与其相适应的不同表现形式。

楼主 车臣城米奥  发布于 2015-12-28 18:11:00 +0800 CST  
5.穆斯林阿拉伯化趋同论

这里作者再次忽视了伊斯兰教的多样性。作者原话,穆斯林“在清真寺里只能使用阿拉伯语来做宗教语言,所以伊斯兰化的话,就会多少有点阿拉伯化”。

而事实上,在非阿拉伯地区的清真寺里,当地语言被普遍予以使用。除了礼拜、开经和呼图白讲道等要必须使用古兰经外,其他场合更多涉及信徒与伊玛目的交流,交流所需的必然是双方的母语。

以中国为例,中国内地穆斯林在结婚仪式、经训学习等宗教场合会使用很多波斯语及其术语(这与其历史有关);而在个人祈祷、主麻演讲时则主要使用汉语。

至于说阿拉伯化的说法则更是可笑。伊斯兰世界从西非南欧到南亚东南亚,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母语和文化特色,谁都不会在阿拉伯世界之外的穆斯林社会轻易把当地人误认为阿拉伯人。

就拿我们身边人口超过千万的回族同胞来说,除了独特的清真饮食习惯之外一般人很难将其与汉族区分开,更不要说觉得其哪里会有阿拉伯化的影子了。

楼主 车臣城米奥  发布于 2015-12-28 18:11:00 +0800 CST  
6.伊斯兰皈依者来自精神荒原

如果我们翻看一下伊斯兰教历史,就会发现伊斯兰教在最初几个世纪的传播地区(也就是现在的中东),包含了古埃及、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以及古波斯帝国在内的高度文明地区,其原先的信徒大部分也都是被这些文明滋养了几个世纪的居民。

在信仰方面,埃及和黎凡特地区彼时是信仰基督教的,波斯人彼时主要信仰拜火教,以及在阿拔斯王朝初期一度得势的巴尔马克家族(Barmakids)是从佛教改宗的伊斯兰教。

甚至再往远看,文明渊薮的印度半岛、东南欧和土耳其等拜占庭故土、桑海文明故地西非、古西域佛教文明中心新疆,哪里可以算是精神荒原呢?

至于说伊斯兰教对类似汉族这种已经有丰富传统的民族毫无吸引力,那请作者自觉参考历史上回族的形成;而且在新中国民族识别之前,所有归信伊斯兰教的汉族人都被称为回回,而他们构成了回族人口的很大比例。

楼主 车臣城米奥  发布于 2015-12-28 18:12:00 +0800 CST  
7.老妇进天堂及妇女受压迫

作者在论述伊斯兰教“由于穆罕默德作为普通人的好恶带来的各种瑕疵”时引用到,“他一时冲动,宣告老妇都不能进天堂”。这成为伊斯兰教有缺陷的一大例证。

事实上,作者却忽视了这个故事的后半部分,伊斯兰教认为天堂里确实没有老妇,是因为所有人进入天堂都会返老还童。

这种经典的断章取义屡见不鲜,类似于人们津津乐道的说伊斯兰热衷暴力的那段经文(忏悔章第5节)那样,“哪里发现以物配主者,就在那里杀戮他们”说的只是当年在穆斯林在禁月(不能作战的月份)期间,如何应对麦加贵族在擅自撕毁合约进攻的行为。

事实上,这节经文的上下两节分别说道如果对方不背弃合约,穆斯林也必须遵守合约;对方一旦放下武器,穆斯林也必须保障他们的安全。但这却被各种人抛去上下文解读成对所有异教徒的暴力背书。

同样,作者在说到妇女问题时,虽然肯定了与中世纪其他地区相比来说的进步性,却批评道“在妇女普遍受教育和工作的当代,这些千年前的详细规定就变成了束缚。”这又是一个经典的误解,在经训当中并没有任何禁止女性上学工作的内容,相反圣训里写到“求学是每个男女穆斯林必尽的主命。”

而如今这些女性权力得不到保证的情况,大多是一些部落或民族的习惯法使然。把社会问题解读成教义问题,也是当今一种惯用的误导。

楼主 车臣城米奥  发布于 2015-12-28 18:12:00 +0800 CST  
引用论证的偏颇之处

作者行文引经据典,各类名人学者似乎都站出来为其说话;但细细看来,作者的旁征博引之下也有很多偏颇的痕迹:

1.引用立场争议学者观点

对于中东研究者来说,文中两个名字再熟悉不过:奈保尔(V. S. Naipaul)和伯纳德·刘易斯(BernardLewis)。此二人均以反伊斯兰立场著称,并都与著名学者、东方主义理论提出者爱德华·赛义德(Edward Said)有过激烈言辞交锋。

奈保尔是著名右派印度裔作家,作品充满了对第三世界的批判和对西方制度的赞美。有人就奈保尔的政治倾向构想出了一个新词Naipaulacity(奈保尔式立场),用以代指奈保尔对于西方文化帝国主义的拥护态度。

而作者在后记里提到的伯纳德·刘易斯更是作为犹太复国主义的积极支持者,其著作基本思路便是把一切伊斯兰社会问题归罪于伊斯兰教本身,被戏称为“当代头号穆黑”,其立场公正性自不用说。

而同样被作者引用的齐泽克(SlavojŽižek),则是又一个以政治立场激进著称的学者,甚至曾说过对于穆斯林“宽容并不是解决方案”的言辞;以及所引的林顿(Ralph Linton)所著《文化树》(TheTree of Culture)中,也含有前文提到对圣训内容片面引用的情况。

楼主 车臣城米奥  发布于 2015-12-28 18:13:00 +0800 CST  
2.引用理论的歪曲解读

而作者对于一些理论的解读,也与其原意有相悖之处。除去对汤因比理论张冠李戴之外,还有就是对雅斯贝斯(Karl P. Jaspers)“轴心时代”的理论的误用。作者明确说明轴心时代是从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却自觉将产生于公元1世纪的基督教归于其中,单拿出伊斯兰教作为特例,无疑是个明显的错误。

楼主 车臣城米奥  发布于 2015-12-28 18:13:00 +0800 CST  
其他细节方面的矛盾与错误

除了上文所提之外,还有许多小的误区,我们在此简要一提:

假如IOS没法使用社会主流的应用,那么就会像前几年的黑莓系统一样被抛弃:黑莓在转向安卓后依旧被抛弃;

穆斯林世界里好像也还是只有土耳其勉强可以算是现代化的国家:阿联酋(迪拜)、马来西亚、伊朗等表示不服;

穆斯林每个人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会花费在宗教上:穆斯林注重两世生活,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学习工作(真正如此的哈雷迪(Haredi)人表示不服);

只要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绝无可能去信仰其他宗教:新一代穆斯林的世俗化现象(尤其在我国)较为普遍;

你如果是用安卓设备(比喻“开源宗教”)的话,那就可以不时刷到其他系统试试,选择可能性就多了:恐怕没有哪个宗教信徒会不时换到其他宗教试试吧;

他们之所以过渡得这么辛苦,反而也是因为他们的条件不够恶劣:各种战争纷扰家破人亡说的就是他们;

恐怖分子暗地里认为自身低劣,嫉妒不信教者:实际上他们自负傲娇得很。

楼主 车臣城米奥  发布于 2015-12-28 18:14:00 +0800 CST  
作者在精心炮制的逻辑链条中,一步步将读者的思路带入深渊,将恐怖主义与伊斯兰教之间构建起必然联系,从而引出“这难道不是来自文明本身的缺陷”的结论,甚至使用bug一词作为指代,实则是文明冲突论的一个变种。

至于说巴黎恐怖袭击,只是那些亡命之徒试图在维也纳会议召开之前影响欧洲国家立场而打着宗教旗号进行的政治图谋而已。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漏洞百出,却在国内引起如此大的反响,的确说明我们中国人对伊斯兰文明的了解还是有着很大欠缺;而这种想法一旦在我们的脑海里根深蒂固,就会对我们处理国际关系和国内民族宗教问题带来难以弥补的负面影响。

正因如此我们才更应保持冷静的头脑,对国际问题做出清醒正确的判断,避免陷入人为制造文明冲突的误区,从而促进世界文明的和谐与发展。

楼主 车臣城米奥  发布于 2015-12-28 18:14:00 +0800 CST  
把文章看完整了,看明白了再说话!

楼主 车臣城米奥  发布于 2015-12-28 18:18:00 +0800 CST  

楼主:车臣城米奥

字数:5893

发表时间:2015-12-29 02:0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11-07 04:33:32 +0800 CST

评论数:7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