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诡计的黑暗中寻找光明——悬疑推理游戏杂谈

《弹丸论破》对前辈《逆转裁判》的致敬和变革,不仅体现了日本推理游戏的勇于尝试,也说明了新本格推理在载体方面的探索还大有可以挖掘的余地,起码,在游戏领域的成功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了。这里我想顺带提一下我对于二十准则的看法,之前绯想菊苣也谈过这方面的思考,认为这些都已经是时代的眼泪了。我跟他的观点有些相左之处,就拿范达因二十则说明吧。过去,身兼作家和评论家两重身份的范达因认为推理小说是一场作者和读者的智力竞赛,所以最需要的就是保证公平性。为此他制定了二十条准则,声明如果推理小说家不遵守,就有如运动员不遵守体育精神。对于这二十条准则,推理小说的作家一直又爱又恨,因为他们虽然理解制定的缘由,但仍想跳出来创作自己的推理小说,只是一直都没有办法完全走出这个框架。近三十年来,随着日本新本格推理的发展,推理中不断加入一系列独特的元素,既依循着范达因和他的追随者留下来的本格精神,也逐渐创造除出了很多超脱现实,却又严守理性逻辑的作品。弹丸与逆转的成功,或许给予了我们启示:推理毕竟是一种类型文学,它本身始终有着最基本的套路,范达因二十则不一定完全涵盖这些,但肯定有所包含。

在这个前提下,如果一味想着如何创造出反范达因二十则的推理作品,可能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对待推理史上诸如诺克斯十戒、范达因二十则等规则,最好的方法可能是在理解透彻后再尝试着抛开他们,寻找最适合的形式。许多本格推理的拥趸经常说,本格诡计已经用光,后人已经写不出更好的作品了。虽然确实有的新本格推理作品将幻想元素全部抛开后会发现有点失败,比如山口雅也的《活尸之死》,如果能理清死人复生,整个诡计也就变得稀松平常了。但我仍不认为诡计会固步自封,因为本格推理小说是以科学、逻辑的精神突破幻想小说而产生的,现在的科学日新月异,世界每天都在变化,可供诡计利用的新元素比之当日不知道要多上几倍,《玻璃之锤》中已经出现了监视器诡计、机器人诡计,未来能出现计算机诡计、智能手机诡计也犹未可知。《弹丸论破》虽然只是一款推理游戏,本身承载不了太大意义,但他至少告诉我们,新本格推理还有很多发展的余地,而在游戏领域的未来,更是可以希冀的了。而弹丸的系列最新作《弹丸论破V3》今年也已经出来了,相比之前两部的好评如潮,这次倒是变成了褒贬不一的情况,主要是因为这次弹丸论破的最后一章一下颠覆了之前所有作的世界观,相当于在打系列粉丝的脸,更有有婊系列玩家之嫌,小高的恶意可谓是表现的相当明显。我个人虽然对这种喜欢耍玩家的作法宽容了些,但这种婊玩家的作品还是会难以抑制反感,毫不犹豫地给出差评。不过抛开制作人的恶意不谈,平心而论,弹丸论破V3的案件质量还是很有保障。所以这个游戏到底是好是坏,大家还是自己玩完后再给出答案吧。

楼主 潮汐_听雨  发布于 2017-07-17 17:46:00 +0800 CST  
最后展望一下新本格推理这个概念随着时间在不断变化的领域。在过去,新本格是相对于社会派的“新”本格,未来,新本格可能成为相对“幻想元素”的新本格。这里,还牵扯到推理小说的很多流派,举一个很经典的例子:
在一间屋子中发现了一具尸体。不同的推理小说会怎么处理呢?
古典本格:在一间屋子中发现了一具尸体,这是一间密室,我们现在所要做的,是破解这个密室诡计。
新本格派:在一间屋子中发现了一具尸体,房子是死后再盖起来的。
社会派:在一间屋子中发现了一具尸体,原来这栋房子是豆腐渣工程,某建筑公司通过不正当手段赢得了招标。
变格派:在一间屋子中发现了一具尸体,发现房间中还有十六个男女,他们都是一个父亲和十个母亲所生,他们之间有着不正当的关系。
硬汉派:在一间屋子中发现了一具尸体,侦探一脚把门踹烂冲了进去,然后在房间里和人上演全武行。
旅情推理:在一间屋子中发现了一具尸体,原来不是简单的房子,是房车。
法庭推理:在一间屋子中发现了一具尸体,现在传控方证人,告诉我们这是谁的尸体。
科幻推理:在一间屋子中发现了一具尸体,这个人是通过时光隧道过来的。
而上述的这些流派之间往往势同水火,不是正面攻讦就是暗地里瞧不起,尤以社会派推理和新本格推理为甚。而新本格推理这种兼容并包的推理形式,其创作自然会逐渐包含其他一些流派的一些有趣的变体,而其他流派的推理小说,也可能存在着新本格的一些凤毛麟角。这种发散越来越广,新本格推理的触角不仅延伸到其他推理流派里面,还一路发散,突破界限地吸纳着其他类型小说的新奇养分。三十年前,新本格推理是单单指时代上的新,那时新涌现的像北村熏,日后靠日常推理小说《鹭与雪》荣膺直木奖;还有宫部美幸,也以本格推理《完美的蓝》作为起点,开启了她的国民作家之路。然而时代是在不断变化的,他们的作品包括90年代岛田提出的新本格创作守则,将幻想元素限定为暴风雪山庄,都早该扔进时代的垃圾桶里。同理,现在的这种幻想元素与载体交融的形式,未来也可能产生新的变数。以现在的眼光看,有些新本格存在着科幻的元素,有些加重了悬疑的分量,有些干脆玩起颠覆一切的诡计,唯一坚守的只剩下诡计和谜题构成的推理内核。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前涌现出的一批新本格推理作家比如以“理系推理”著称的森博嗣,代表作是《全部成为F》;擅长“科幻推理”的西泽保彦,代表作是《死了七次的男人》;被誉为“横沟接班人”的三津田信三,代表作是《首无作祟之物》。他们都有着自己的风格,也很有可能开创出新时代的其他流派,新本格的未来,也毫无疑问属于他们。可以断言,在时代的碾压与倾覆之下,新本格推理可以保持相对不变的,就只有最为精妙的诡计,以及最为有趣的谜题。我也希望能在未来,能够看见更多与游戏载体结合的新本格作品,抑或未来的“新”本格,就是借助游戏载体的本格?

楼主 潮汐_听雨  发布于 2017-07-17 21:24:00 +0800 CST  
后面两部分可能篇幅会比较短了,已经写了三万多字有点写不动了,所以尽量长话短说。由于这部分要谈邪道推理,所以不能避免的要谈一个游戏——《纸上的魔法使》,邪道推理这个概念也正是在这个游戏里出现的。纸上可以说是我今年玩过的最满意的黄油了,比时计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不过纸上与其说是黄油,不如说有很深的小说的影子,甚至如果把结尾那些啪啪啪去了,那就变成了一本青春系推理小说。最近十几年好像也冒出来不少轻小说描写悬疑推理的,我没看过不敢评判,但是在悬疑推理里往轻小说靠的作品里,比如东川笃哉写的一系列诸如《推理要在放学后》,我看后觉得很没意思。纸上这样的作品能让我眼前一亮,还是说明这个题材有可拓展的余地的。还是谈回邪道推理吧,妃在第一章提出了这个概念,指出彼方自导自演的时候使用了不适用于现实只适用于故事的“邪道推理”:犯人应该在前期就出场,不可能到后期毫无铺垫地出现一个犯人。纸上这整个故事让我觉得很不错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邪道推理对整个流程都是适用的。也就是说,纸上一直遵守着推理小说的这一条戒律,前面写的内容中一定有为后面揭晓的真相埋下的伏笔。也因此,本作与大部分推理小说不同之处在于,推理小说的暗示十有八九是误导,而本作的暗示都是老老实实的伏线回收,只要赋予每一个细节意义,就会提前看透很多真相。具体到剧情里,按照设定,打开魔法之书也需要本人的意志,也就是打开恋爱故事的彼方应该对琉璃有某种喜欢的感情,于是留下了“彼方为何会打开书”的疑问。虽然一见钟情也不是说不通,但总有些不自然。那只猫是他们过去就有所关联的证据——用邪道推理来说就是故事中不能有这种毫无意义的巧合所以其中必有蹊跷,伏笔埋好了,后面再说出彼方和琉璃其实早就认识且互有好感也不会显得突兀。可以说这些伏笔都是相当明显的,而在反转到来前总能提前看穿的情况下,本作带给了我无限的思考的成就感。


楼主 潮汐_听雨  发布于 2017-07-18 12:52:00 +0800 CST  
从更深层面剖析邪道推理,就可以发现纸上的邪道推理是根据范达因二十则里的第十条“凶手必须是小说中有分量的角色才行。如果小说进行到最后一章,才将罪名加在一个无足重轻的角色身上,那等于是作者自认无能,不配和读者斗智”。也就是说,他是对应悬疑推理的套路而提出的,这也可以被称为反悬疑推理的悬疑推理。就此,我们可以将邪道推理广义化,将更多的推理戒律包含其中,让大家可以使用邪道推理在不分析案情而单单分析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就一眼看出凶手和作案手法。在此方法下,我们无需考虑他怎么做的,而只需考虑是谁做的。由于悬疑推理其实是一种逻辑游戏,解谜的过程也就可以看作做一道道逻辑题目,所以我们使用邪道推理就和使用一些取巧的方法解题一样,比如老师应该都教过,三长一短选短,三短一长选长,参差不齐选C这种邪道解题法,或者告诉我们在做题的时候要多揣摩出题人意图,站在出题人角度思考他为什么会出这题,想要挖什么坑。这里我想插一句话,最近都在复习考研,感觉考研英语阅读出的题很多都隐含着诡计。举个例子,比如有一道阅读题,原文是“许多女人喜欢高富帅、矮富帅、高富矬、矮富矬”,选项中有一项是:女人喜欢钱,请问这一选项是否正确呢?估计很多人都会认为选项是正确的,那就掉进了这道题的双重诡计里了。这道题一是采用了叙述诡计,原文是许多女人,答案变成了女人。二是包含了心理诡计,即我们自然而然的会归纳出“高富帅、矮富帅、高富矬、矮富矬”的共同特点是富,就是有钱,所以会认为这个归纳是有意义的,而在心理上会倾向于选择这个看上去有意义的答案。这道题的答案当然是错的,因为原文有修饰词许多,而选项里没有,那么选项不管说了什么其实都已经是错误的了。揭开真相后我们发现,这是多么精巧的双重诡计啊!一想到我半年后要考这样的考试我就瑟瑟发抖

楼主 潮汐_听雨  发布于 2017-07-18 18:08:00 +0800 CST  
同理,我们在看推理小说的时候,其实也就像在做题,成为了考生。相对的,作者也就是出题人。所以在这里,作为一个过来人,我会把自己做题多年的经验教给大家,让大家可以像我一样快速做题,迅速提高正确率。当然这种做法往往只适用于选择填空,至于解答题那还是免了,老老实实用我前面在如何看穿诡计里所介绍的正攻法吧。下面就来介绍流程:单单根据“犯人应该在前期就出场,不可能到后期毫无铺垫地出现一个犯人”这一条当然还是太单薄了,所以邪道推理还牵扯到更多准则或者经验。最简单的就是我前面说的面对无头尸诡计,看到无头尸请不要怀疑自己的判断直接将凶手锁定为被认知为无头尸体的被害者,《X的悲剧》如是,《刺青杀人事件》如是,《七凭之祭》亦如是,这就像老师教过的看见XX就不选一样。不管他们用多么花里胡哨的说辞诱使你上当,告诉你XX特征是这个被害人的特征,所以他肯定是被害者,都不影响这个判断。其次就是要明白,由于推理小说追求诡计的“意外性”,所以明面上的凶手往往并不是凶手,要去找那些能制造出意外性的角色,也就是在剧情中既占有一定分量,但是表面上与案情毫无瓜葛的人是凶手。这里还要注意一点,就是作者有可能根据这一条反向制造意外性,也就是一直怀疑的那个最不意外的人是凶手,这也能产生很大的意外性。当然这只能帮助我们缩小范围,并不能最终锁定凶手。所以我们还需要继续缩小范围,将备选项一一排除。这里的一一排除也是有条件的,就是根据具体案情具体分析。比如没有被杀的被害者往往是凶手、连环杀人案中某一环上有动机的人往往是凶手等等,根据这些再次框定一批人,将前几部分人的交集选定出来。前面这几步其实可以熟能生巧,见的多了的话自然就会在瞬间产生相应的判断,能够快速将嫌疑人锁定到2-3人以内。最后在这2-3人中,我们就要进行最后一步——揣摩出题者意图了,要去思考作者到底用了什么诡计。当然这里不用具体思考作案手法,而是根据作者的写作喜好,比如作者喜欢设计什么样的诡计、设计什么样的凶手来进行最后一步推断。比如,游戏里,中泽工和打越会设计高维存在影响游戏格局,螺丝喜欢设计叙述诡计,铃鹿美弥喜欢设计扭曲的杀人凶手等等。在小说里,也有像奎因喜欢设计左撇子凶手,喜欢让死者身边的一件细节成为死亡讯息、岛田庄司喜欢有科幻性质的谜团,不一而足。这部分的提升也没办法,需要刷题,培养题感。像我这种看了一百五十多本推理小说的,邪道推理尚未臻入化境,用起来确认凶手的话,正确率只能突破一半,也就是大部分作品我还是能中盘猜出凶手来的。但是具体手法我一般还是猜不出来,也有例外,就是这是本以plot为主的社会派推理。如果并非以情节为重的悬疑推理被我连手法都看了出来,那可以直接被我打为不合格了,最近看过的麻耶的《萤》和《鸦》就属于此类,我直接给5分。当然,也可能会有阅历更广的大佬有别的更好的方法,我在这里就不继续献丑了。

楼主 潮汐_听雨  发布于 2017-07-18 22:19:00 +0800 CST  
在盘点之前,最后说一下悬疑推理游戏的局限性,以及为什么在有局限性的情况下我仍然会热爱这个游戏。第一个局限性也是我感受比较深的,就是翻悬疑推理的书可以回看,悬疑推理的动画/电影也可以拉进度条,想不起来就往回再看看,很多时候就能发现细节豁然开朗。但游戏终究不是书籍和影像,虽然有的系统比较精致的游戏会给各章标签的类似功能,还会记录之前发生的事,在这里我要强烈推荐一下妹药的系统,绝对是非游戏性黄油里最好的。但是大多数并不会有这样的系统,想看细节的话效率还是低太多了,只能寄希望于玩家自己在各个部分存档。但是这对于我这样的喜欢一个周目用一个存档的人来说,又实在显得太不友好。特别是虚女这种,还要搞时空切换的插叙,等到发生事件时需要开始思考的时候,细节和线索早已被落在几章之前了,叫我如何再去推理。第二点,我在最开头就提到过的,很多挂着悬疑推理名号的游戏都还只是把情节当主体,诡计当成调味料,存在价值单单是吸引读者兴趣的,至于这个诡计最后坑不坑爹制作人根本懒得去思考,因为他们的核心还是在于讲别的故事或者让玩家开开心心推妹子。甚至有的以诡计为纲的游戏像remember11都会出现没解答篇的情况,什么意思,让玩家上贴吧看解答,然后顺便看看各路脑洞文?不过这些情况的出现可能也是制作者迫不得已,被玩家倒逼的。大部分玩家并不像看小说那样沉得住气,更何况还有很多玩家都只是冲着情节和妹子去的,慢悠悠地写温吞水的悬疑推理只会让他们厌烦,他们会抱怨“情节怎么还不发展啊,怎么还不开始推妹子”。出现这种情况其一当然是现在的玩家不够成熟,但这也归咎于悬疑推理游戏在最开始,也就是上世纪90年代尝试后的迅速沉寂。当时面世的数作像夜行侦探、河原崎也都反响平平,远远比不上小说领域悬疑推理的热度。不过据玩过的菊苣说这俩作也属于坑爹水平,完全不能当成推理看。虽然后来也有震撼玩家的ever17之流面世,但销量也远远不如从其他游戏。在此之后,制作者也就不愿意吃力不讨好,再花费大量时间构筑诡计了。但是,这是悬疑推理不适合游戏这个载体吗?我在前文中已经明确给出了否定的答案,更倾向于认为游戏的强交互属性在未来的发展格局不可限量。悬疑推理作为当前通俗文学里最流行的一支,未来与游戏的结合还是可以期待的。

楼主 潮汐_听雨  发布于 2017-07-19 17:48:00 +0800 CST  
为什么明明有很多悬疑推理书看,还会喜欢这个当前仍不温不火的游戏领域?这个问题以前有人问过我,与之相关的还有类似问题:你也玩过不少3A了,为什么还会喜欢玩黄油?让我回答我为什么喜欢玩黄油、玩悬疑推理游戏,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当然我打黄油绝对不是为了H,我到现在还对烤老板当年发的“黄油的本质就是H,所以讨论剧情****”的贴子耿耿于怀。还是说悬疑推理吧,原因当然也能找到不少,比如刚说的悬疑推理与游戏这个载体结合的潜力,比如只要还有ever17、IB这种利用系统制造诡计给人以惊艳感的游戏,我就不会放弃在游戏里探寻诡计。这里还是要提一点,我看悬疑推理小说、玩悬疑推理游戏,其实最初也只是抱着“诡计充当调味料吸引玩家”,本质上还是来看剧情的。就算现在,我也非常喜欢连城三纪彦的《一朵桔梗花》和《宵待草夜情》,他的《白光》我认为也完爆了濑户口的黑屋子。这几本书的诡计都很简单,但是与情节、环境相结合,给人以撼人心魄的力量。比如《宵待草夜情》里的一个故事:一位名伶为了凑齐丈夫的医药费而对不喜欢的剧团团长曲意逢迎。即便如此,他丈夫还是不治身亡。为了表达对亡夫忠贞不二,她决定在尾七也就是死后第49天殉情。知道这个消息后,深爱她的剧团团长在尾七之前,也就是第48天先一步自杀,来让社会上的人以为名伶是为他殉情的。这个故事的诡计很简单,但是配合大正时代的氛围,却产生了美得令人窒息的效果,这可能就是东方文化向心力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吧。但是随着我阅历的加深,我发现这类作品好的毕竟还是太少了,摆在我的前面的只剩两个选择:要么投身社会派、硬汉派等着重塑造情节和人物的怀抱,开始更为广泛的涉猎;要么回归本格,开始穷尽世界上最为极致的谜题和诡计。我选择了后者,我开始渐渐沉迷于在逻辑的迷宫中反复推演直至走到出口。那么为了穷尽诡计,自然多种载体都要研究,这可能就是我会在游戏载体里研究诡计的最大的原因。

这篇文章的理论部分在我用键盘敲出这一行字的时候已经结束了,本文到这里也就基本就可以收尾,剩下的盘点无非就是具体游戏具体分析了。我最近时间实在紧张,也只能先把我以前写的一些悬疑推理游戏的鉴赏再拿出来然后小修小补了,日后也不一定有时间再写新的鉴赏出来了。就算如此,本文的篇幅也已达到35000多字,写了20多天,换来这么一个大概是毕业论文两倍半长度的结果,还是很有成就感的。毕竟我之前写过最长的鉴赏文章,就是《雨港基隆》那篇,也不过写了8000多字。那篇文章本来也想发个贴的,后来觉得渤海不当吧主不能py交易发贴不精没意思,就作罢了。当然,这篇文章还有很多不严谨的地方,因为我也无意去下一系列普适的定义再去围绕这些构造一个完整的框架,把各种游戏做各种各样的限定,这挺可笑的。起码我觉得文中提过的生造词metagame就是总有玩家想把游戏分门别类而闹的笑话。归根到底,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还是标题里的杂谈,只是把我对悬疑推理游戏的看法分享给大家,大家能看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这篇自我满足的文章也还算没有白费功夫。

楼主 潮汐_听雨  发布于 2017-07-19 22:56:00 +0800 CST  
我很反感龙骑士07。


所以这篇文章谨以发泄我对他长年累月以来连篇累牍的不满。说是长年累月,也不过是从四年前接触过他的海猫之后,就一直对于他耿耿于怀。彼时,我还不是专精推理小说的人,但是他满溢而出的对“推理”的恶意却已经昭然若揭了。海猫号称“比寒蝉更富有推理性,而且推理难度更大”,龙骑士本人更是宣称“海猫是正宗的本格推理”。当然,在我现在打完寒蝉后,验证了推理难度更大的这后半句。至于前半句,我觉得两者都没有推理性,故不存在推理性多寡的比较。当然,如果要强行抠在海猫里所反复出现的如“诺克斯十戒”、“范达因二十则”的字眼,那确实海猫的符合程度要高一些。至于“本格推理”海猫,那纯粹是个笑话。下面我会摘录一些二十则里的规定让大家看看龙骑士是怎么亵渎推理这个名词的。如我前文所述,这些规定并不是为了刻意进行约束,而是为了尊重读者的智商。


一.必须让读者拥有和侦探平等的机会解谜,所有线索都必须交待清楚。
第一条里,龙骑士作品就很有争议。按照推理小说里那样,以埃勒里奎因所著的推理小说中最为典型的解谜环节,必须给出所有设定层面的东西再进行推理。而海猫里三位一体的设定显然是最后才给出的,同理,寒蝉里雏见泽症候群的发病会导致“妄想”,幕后机关的替身尸体诸如此类也没有交代。所以只根据解题篇就进行推理,这是对读者的不尊重。

三.不可在故事中添加爱情成分,以免非理性的情绪干扰纯粹理性的推理。
当然,这一点我从来不要求现在的推理题材的作品做到这一点。毕竟现在连青春推理都出现了,这一条已经过时了。

八. 破案只能通过合乎自然与科学的方法。
这一点我也不会过分苛责了。新本格下破案方式五花八门,只要不是太超越常轨,都可以接受。

十. 凶手必须是小说中有分量的角色才行。如果小说进行到最后一章,才将罪名加在一个无足重轻的角色身上,那等于是作者自认无能,不配和读者斗智。
这一点,海猫可能勉强符合了,但是寒蝉里直接的凶手“雏见泽症候群”和真正的凶手“鹰野三四”说要到最后才有分量丝毫不为过。

十三.推理小说中,不要有秘密组织、帮会或黑手党之类的犯罪集团,否则作者等于在写冒险小说或间谍小说。
这点寒蝉体现的非常明显。解题篇作为“解”可以说已经跑题了,他等于另外重构了一个里世界,写了个荡气回肠的政治斗争故事,这其中又掺杂了很多别的东西。

十四. 杀人手法必须合理且科学。也就是说,推理小说不允许采用伪科学、纯幻想或投机的事物。举例来说,谋杀案的死者被才发现的新元素如超镭所杀,这就是不合理的。或者,用极其罕见,甚至是作者凭空想象的病毒害死,这也不行。一个推理小说作家必须限制自己在毒药方面的想象力,所用的毒药不得逾越寻常药典的范畴。如果作者天马行空于想象世界,漫无禁忌地翱翔于不存在的时空,那就逸出推理小说的界限了。
同样是寒蝉。这点玩家应该也都明白。雏见泽症候群,呵呵呵。

十五. 迷题真相必须明晰有条理,可让有锐利洞察之眼的读者看穿,在案情大白之后,读者若重读一遍小说,会清楚地发现,破案的关键始终摆在他眼前,所有的线索也无一不指向同一名凶手。如果他跟侦探一样聪明的话,不必等到最后的揭晓就可以自己破案。
这对于龙骑士当然是不可能做到的。无论海猫还是寒蝉,可以说都是无数种可能性被收束到了只存在龙骑士那种,突然冒出的症候群和秘密机关,海猫也是强行一堆共犯,三位一体。再举个具体的例子,绵流篇缺乏诗音是凶手的决定性证据,魅音和诗音都有可能是凶手,我当时推理到这里就认为只有双方最后肯定对调了,前面是否对调完全没有线索能够说明,结果靠龙骑士写了个狗血的恋爱故事就收束了诗音是凶手的世界,他说是什么就是什么,根本不考虑必需的线索和铺垫。可以说,只要不解决这个问题,龙骑士的作品就永远和“本格”二字无缘,离“推理”也永远有一道坎。

十六.过长的叙述性文字,微妙的人物分析,过渡的气氛营造或是在一些旁枝末节上玩弄文字,都不应该出现在推理小说里。这些在犯罪的记录和推理的过程中完全不重要。
这一点跟前面的第三点一样,已经被时代遗弃了。甚至可以说现在“过长的叙述性文字,微妙的人物分析,过渡的气氛营造或是在一些旁枝末节上玩弄文字”的推理小说已经成为推理小说的主流了,推理这个环节只要还遵照规则,对于长短并没有太多要求。

十七.不可让职业性罪犯负担推理小说中的犯罪责任,这不是作家和杰出的业余侦探的事,这类犯法的事属于刑事组的例行工作。
这一点就和第十三条一样,组织下的职业性犯罪,会将故事变成谍战小说。而最后,也确实变成了。

十九.推理小说里的犯罪动机都是个人的。至于国际阴谋和战略的政治游戏属于另外一种小说,举例来说,像是特务组织之类的谍战剧。
同上。

以上十则里,寒蝉都不符合,从规则上来看寒蝉就已经与推理绝缘了,出题篇着重笔墨的推理部分毫无疑问是对推理的亵渎。而海猫从表面看不符合的只有两三则,也无外乎龙骑士这么自豪的宣称海猫的推理性。但是海猫的问题我后面再说,先着重说说刚打完的寒蝉,毕竟也是刚打完,肯定比几年前的海猫有更深的印象。

寒蝉的伏线应该是在绵流篇结束后就结束了,在此之后出题篇就没有给出任何有价值的线索。其中,绵流篇很好解释,而鬼隐和祟杀的解释完全依靠症候群患者的“妄想”,也就是男主看到的皆为假想,其实没有针、拿的是笔看成了针筒等等等等,作为推理来看是在侮辱玩家的智商,当时我的看法也是村里的人疯了,村里的人集体爆发了精神性的疾病。这样的想法可以说是龙骑士刻意诱导的结果,毕竟我不可能想到作为窗口的男主会扭曲味觉和视觉。在此之后,暇溃篇比较精彩,也是因为其游离于推理之外,最后梨花对月毫无疑问是寒蝉留给我印象最深的画面。总结出题篇,我的解释是村里人都有集体性的精神疾病,鬼隐篇男主自卫后也发病死亡。绵流中的凶手是魅音还是诗音无法判断,但必定是其中一人发病后犯案。祟杀篇我则认为这种病可能让死者还具有一段时间的意识,以此解释绵流篇中鹰野的尸体与祟杀篇的叔父。此外,可以看出鹰野是杀害富竹的凶手,而鹰野的死亡、入江的死亡到梨花的死亡,则因为缺少线索而完全无法进行推理。当然从结果来看,我的这些猜测都与真相还是隔了一层纱,但是这层纱的另一面是龙骑士自己随便自high的产物。

龙骑士曾在访谈里说过,寒蝉的预计是只有5章的。那么可以想见,在他设想的初期,留下的5章估计是鬼隐,绵流,暇溃,皆杀和祭囃篇。祟杀篇存在的价值是搅浑水,使人觉得完全不可解,当然这也使得整个故事再也无法向推理剧偏转。但是目明篇和罪灭篇从结果来看,我认为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目明篇可以说只为了写出诗音对悟史的情感,从当初只预计写五章来看这是后来才为了增加章节数而添加的支线。就为了诗音还是魅音犯案这个问题,专门拎出一章来讲,让我快进的好辛苦。罪灭篇则是为了给雏见泽症候群作铺垫,这一章也很有凑数之嫌,因为仅仅一个引子就要写这么长,最后还变成了刑侦剧里的常见情节——绑架。

而在访谈里,龙骑士也说在当时罪灭篇出现之后,由于情节完全颠覆了之前人们对世界观的想象而遭到猛烈抨击,以致于受到打击的他一段时间他里无法继续创作。要我说这也是活该,出题篇信誓旦旦的说是个推理剧,要大家多做推理发邮箱,还自己开推理茶话会。结果写到快结束的时候突然摇身一变,告诉大家哈哈哈你们都被我骗了这根本不是推理我前面都是逗大家玩的,我去年买了个表,允许你打我脸难道还不允许我把你脸给打肿了??

当然,还是有很多人支持龙骑士让他把这个坑爹的故事给写完了。但是在我看来,这样一个故事已经有太多赘余的部分了。不提从鬼隐篇开始就经常要快进的日常——毫无意义的插科打诨和各种社团活动,又不提供信息,也没刻画角色。到为了服务玩家而多出来毫无意义的三章,即使在最后两章里也不忘塞入多的令人发指的日常,割裂了玩家的体验。这部作品和我所追求的作品形式上的“简练美”差之甚远,出题与解题一共花了我40多h,打到后面我甚至都要吐了,因为还在喋喋不休地交代那些毫无意义的事情。这体现出龙骑士在炼词炼句这方面的水平低的难以想象。而寒蝉中,做到了简练美的暇溃篇,让我把玩不已。

所以综上,我不喜欢寒蝉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出题篇花大量篇幅渲染推理,结果到了最后不是推理,还要跳,那我只好打肿像你这样亵渎推理的人的脸了。
二.大量毫无意义喋喋不休的日常和为服务玩家而出的几乎没有意义的章节,全删了算了。

当然,寒蝉也不乏优点。比如我前述一直提及的很喜欢的暇溃篇,以及对悬疑气氛的渲染和非日常下的紧张感都非常有张力。和对古手梨花及鹰野三四的精彩塑造。什么突然跳出的黑幕其实我都并不在意,因为朱门也喜欢这么写,一个平平淡淡的表世界突然变成里世界。在我看来,寒蝉作为一个典型的同人作品,优点和缺点都延展了很多。只不过很不凑巧,这两个缺点都是我的雷区,是我丝毫不会让步的地方。而寒蝉的动画从来没打过推理的名号,同时也应当会删减无意义的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我接触的是动画,可能也会给予其适当的评价吧。


再简单谈谈海猫。海猫打完了挺久了,再让我去细婊也不太现实了。但是他们核心的让我很不满的地方和寒蝉一样:渲染推理,充斥着对推理的恶意,最后写成反推理剧疯狂打自己脸还死鸭子嘴硬,那别怪我一直打你脸;大量毫无意义的描写,写了巨量篇幅的魔法对轰与魔女,最后看完发现这些是个什么JB全是假的唬人的混淆视线的,全删了都没影响。

就像我前面所说的,六轩岛上的事实其实可以有很多天马行空的解释,但是龙骑士强行收束为三位一体的解释然后对着推理厨们说:哈哈哈你们没猜到吧,你看看我这个推理还挺符合十戒二十条的,你们被我耍了哈哈哈。你不喜欢推理厨要把推理剧突然变成反推理剧就直说,何必这么扭扭捏捏的恶心我们、亵渎推理呢?三个立绘名字不一样的人说是一个人,还有大量共犯存在,就你这也敢说是推理??还叙诡,诡计是啥,要是在小说里这就是强行说三个名字的角色是一个人,看看读者不把你给打死。一开始就在推特上跳呀跳表示这次是正统本格推理,结果最后脸都被打肿了仍然在那跳。还是那句话,你想打玩家脸结果反被玩家打脸,还嘴硬不承认,那玩家把你脸打肿又有何不可呢?

还有人跟我说海猫重点其实在于角色塑造,好是好在这里。我听完这话一脸懵逼,又想了想脚本长度。长度不足十一的角色塑造是重点,写得好,结果占长度超过九成的情节描写不出彩,没卵用,你这么说不是自己打作者脸吗,那作者还写那么多唧唧歪歪的干嘛,是为了反衬你所谓的“好”的角色塑造吗?

还是回到最初的我反感龙骑士的问题。作为一个推理小说爱好者,我有自己对推理小说的矜持。所以像龙骑士这样对我含有恶意的脚本家,我不会遮掩自己的反感之情。此外,对于一个相信脚本的简练才是美的人来说,也难以恭维龙骑士连篇累牍的废话和自high。此外,从来没有一个让我打超过30h的游戏能获得我的好评,寒蝉和海猫都耗费了大概40h。我个人算打黄油很快的,大概批评空间标注的平均时间的60%是我打完的时间。也因此,那些空间里标注超过50h的,打到后面都让我作呕。150W字以上文本量的脚本,我觉得都有瞎JB凑字数之嫌,而我尤为钟爱的作品,无一例外都是个人游戏时间10-20h的游戏。不过,这些都是题外话了。

楼主 潮汐_听雨  发布于 2017-07-20 23:11:00 +0800 CST  

楼主:潮汐_听雨

字数:37914

发表时间:2017-07-10 06:3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22 12:59:13 +0800 CST

评论数:34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