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光速以及超光速

下一个问题:他怎么走才能在T时间之后走过不为0的位移?


这就更简单了,只要他最终不回到原地就行了。
那么,这个不会到原地的方式,哪种最完美呢?


我给出一个方法:走“半圈”,如果一圈叫做完美的话,那么半圈其实也挺完美。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9-03-15 23:21:00 +0800 CST  
下面这个问题,有难度,但是我认为你也能想到。


这个人,用何种方式,才能走一圈,却不回到原地?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9-03-15 23:25:00 +0800 CST  
好吧,答案就是弹簧,或者螺旋楼梯。


你从轴向看,就是走一圈,而从径向和切向看,就是没有回到原地。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9-03-15 23:26:00 +0800 CST  
现在有两个人A和B,他们两个走路的,单位时间里面走过的路程(这也是速度的一种定义),是一样的。
他们同时走,但是路线不同。
A出发之向左偏一点开始走半圆的路径,到达直径另一端之后,又向右偏一点,再走下一个半圆的路径,这样就形成了半圆构成的蛇形路径。


B出发之后就走上一个螺旋楼梯,楼梯通向很高的楼层。


A在宏观上,是在一直沿着直线向前走;B在宏观上,则是沿着直线向上走。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9-03-15 23:31:00 +0800 CST  
我们确实可以假定B的螺旋楼梯的单圈直径和A的半圆直径都是一样的。


但是,我们也可以做一点变化,比如让B的螺旋楼梯的单圈直径变大或者变小。
变大我就不说了,就说变小。


现在的问题是:
B的螺旋楼梯的单圈直径要小到什么程度,B在垂直方向上的宏观速度,才能达到或者超过A?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9-03-15 23:34:00 +0800 CST  
问题问完了。


如果你已经在头脑中看到这些景象,我相信,你已经明白了。


到底为什么不能达到或者超过光速。


实际上,你也同时明白了,究竟如何才能超过光速。


如果你还没明白,可以问,我尽量答。


今天就先写这些。


一整天都在北京四处跑,见朋友和同学,很疲劳。
先休息了。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9-03-15 23:37:00 +0800 CST  
书名都给出了。
这些看似隐喻的东西,其实都在书里面。
如果你研究电磁学,你不可能不知道我说的是什么。
至于民科一类的评价,我只能说,科学对于你而言,和宗教是一样的。
《电磁场和电磁波》是一本大专院校普遍使用的教材。
如果你有心钻研科学(而不是信仰科学教),那么请你好好看看书吧。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9-03-16 00:19:00 +0800 CST  
既然绕圈不可避免(有质量的物质获得高速运动是我们所需要的),那么不绕圈的方法即便直接达到目的,也确实是没有用的。


能考虑的就只有在绕圈的前提下,看看让B怎么能更快。
相信你已经看到:让B怎么能更慢,是容易做到的。那就是加大螺旋楼梯的单圈直径。换句话说,要得到一个“比静止速度还慢”的速度,是容易做到的。


比静止速度还慢?有这种东西吗?
其实你站在地面上还日行八万里,比这个速度慢是很容易的。或者说,其存在性不用论证了。


那么怎么更快呢?
按照这个模型,B的步速更快是一个选择,楼梯相邻两层之间的距离更短是另一个选择。
我想说的是,实际上这两个东西是一回事。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9-03-17 06:39:00 +0800 CST  
42楼重新贴一遍:
我觉得38楼的吧友明白了这个模型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也可以很简单的说,就是绕圈的方式必定多走路,就算速度一样,多走路也快不了。
所以问题在于绕圈,但是结构本身就是绕圈,所以你就跑不掉绕圈多走路的结局。


顺便说一下质量:

质量通常表达在两个方面,一个叫惯性质量,一个叫引力质量。


咱不讨论广义相对论,所以不涉及引力,只考虑惯性。


那么从这个模型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绕圈和惯性的关系:为啥它就不愿意改变运动状态?以及不绕圈和“停不下的运动”之间的关系:为啥没人见过静止的光子?


我觉得从这些描述之中你大体上能看出一些东西,但是不见得能说出来,说明白,而这正是我目前遇到的难题:如何表达,才能让那种模糊的感觉变成清晰的理论,关键是得使用现代物理学的方式。


那么不用这种方式呢?其实如果不用E不用H,不用旋度的旋度等等这些东西,是很容易表达的。只是这种表达方式基于一个新的理论基础,而这个理论基础却不为现代物理学所知。所以困难就在这:两种方式之间,我希望存在一个无损的转化方式,但也可能说,最终这种寻求是徒劳的。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9-03-17 06:42:00 +0800 CST  
你一定知道那个“伟大的爱因斯坦罗森桥”,也就是虫洞。


把一张纸,中间折一下,把一只铅笔插在纸中,穿过两半。


剩下的问题,是在自然中寻找这个东西,我们就可以星际穿越了。


不过这个东西不好找。于是人们又开始想新的办法。


“曲速驱动器”声称,我们可以通过折叠空间的方式,让两点变得更短。


你相信“我们能够折叠宇宙”吗?


我是不相信。所以如果你认为曲速驱动器要实现的是创造虫洞,那么恐怕你并没有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确实可以改变世界,但是有些方式的成本是不可接受的,而这里成本并不是钱的问题。


而当我们意识到,我们无法弯曲世界,似乎这一切又走入死胡同。


然而,本质上而言,“there is no spoon”,于是自己和世界并没有严格的界限:
我周围的空间,多远之外才是我周围的空间,而不是我自己的内部空间?


所以在局部,我们不需要改变世界,我们只需要改变自己。
因为在局部,自己就是自己的世界。


而整个宏观的世界,则是每一个局部的,自己的世界在时空上的叠加。


所以,并不需要巨大的能量创造虫洞。
我们改变自己走步的快慢,或者步伐的大小,
都可以在局部产生“拉短时空距离”的效果,而这就叫(以微分方式)弯曲时空。


没法一下子做个大的,用微小的积累,也一样,甚至更好。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9-03-17 06:55:00 +0800 CST  
顺便说一下世界为什么是三维的。


再纠正一次,世界不是三维的,是四维的。我说的不是四维时空,是四维空间。时间没有算在空间维数里面。
其实你可以认为时间,是所有可能的空间维数之外的那个维数。比如空间有n个维数,时间就是第n+1个维数。


世界是四维的,或者说空间是四维的,是哪四维?
点,线,面,体。
分别是零维,一维,二维,三维。
这是按照笛卡尔坐标系或者正交分解的方式来定义的。


我们总是说世界是三维的,或者说,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中,
实际上我们有意无意的忽略了零维,也就是点的存在。


考虑一个没有零维的空间,它如何构造其它的维数?
显然是不可能的。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9-03-17 07:11:00 +0800 CST  
为什么特别要纠正这一点?
因为如果你忽略零维,也就是点,就相当于你否定量子层面以及之下的绝大部分的世界的存在:就放在那,却视而不见。而你所有的注意力显然都放在宏观世界里面了。


那个点,在几何上来说,是无限小的。然而我们已经说过,没人能够做到无限小,我们自身认知世界总有极限。小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我们不能说,我们就那么了解那个更小尺度上的世界。那里面的规律,和我们认识的宏观世界是具有非常大的差异的(当然也可能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


点的大小是有限的,也必须是有限的,正如维数本身就是周期性的有限性的体现(局部有限性),维数中的每个概念都是有限的。为什么?因为维数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而不是世界本身,我们是有限的,我们的方法方式也是有限的,也只能是有限的。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9-03-17 07:15:00 +0800 CST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世界(我们所在的空间整体就叫做我们的世界)是三维(四维)的?


为什么只有长宽高(先不说点的事)?
以前不容易表述,但是现在容易多了:你看看e^ti = cos t + i sin t
它就是三维的(不然怎么画弹簧?)。


还是根据正交的法则,ti没有办法映射到i sint 上,正如cos t 也没法映射到i sin t 上。
这三者虽然彼此密切相关,但是我们已经用指数以及三角函数,将他们分解在三个无关的方向上了。


换句话说,世界为什么是三维的?
是我们“愿意这样认识它”。


它本身没有所谓三维还是四维,但是要去认识它,我们得把它拆开(即便它本身不可拆分,或者至少不能这么拆分),我们这么拆它,就一定得到三个独立的分量,也就是三个维数。


那么我们为什么这么去拆它呢?这个问题,不是说什么留给上帝,但现在回答,也不见得能拿到一个很好的说法。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9-03-17 07:22:00 +0800 CST  
那么,有没有更高的维数呢?我是说,空间维数,不算时间在内。


其实很简单,还是这个弹簧。
如果你把弹簧中的一小段,从弧线变成一个更小的弹簧,你就一下子又创造了两个维数。


没错,一次创造两个维数,或者说添加两个维数,或者说减少两个维数。没有办法增减一个维数,是因为即便我们用笛卡尔坐标系理解空间,我们还得尊重空间已经其中各种存在物自身构成的方式,除了尊重,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那么如果因为某种原因,我们提升或者下降一个维数呢?
这时候一个维数是可以的,但是似乎,物质和光之间要调转过来,物质变成光,光变成物质。(相互正交的两个维数之间彼此交换)


而无论如何你还是看到三个(四个)维数。
为什么?因为那是你理解世界的方式。


所以不管你怎么升维数降维数,你生活在其中的维数,总是三个(四个)。


所以你大可以想象,其实你身边的东西都不知道有多少维了,但它体现在你所知的空间里面,就三个(四个)维数。


也就是说,你从来就活在一个多种维数始终共存的世界。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9-03-17 07:28:00 +0800 CST  
再多说一点:
说,我们即将进入四维或者五维世界了。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9-03-17 07:35:00 +0800 CST  
其实你本来就生活在多维存在复合而成的世界之中。
甚至你自己本身就是多维的复合体。
哪有什么所谓,即将进入四维或者五维世界?


所以这句话的本意,并不是世界改变了,比如说,地球发生了什么重大的变化。
当然如果地球发生重大变化,有些事可能会显现得更清楚。


那么到底什么变化才能导致,进入四维或者五维世界?


其实很简单,就是意识到。


你意识到了,维数的本质就是这种东西,那么你才有可能去考虑,比如在“亚电子”层次上,如何去操作或者交互,或者在“超宇宙”层次上,如何去旅行。


而一旦你可以操作交互或者旅行,你就进入了一个“新世界”:就像新大陆从来就在地球上,它不是哥伦布创造的,但从哥伦布之后,大家知道了新大陆的存在。


这就是所谓进入高维度的本意:当然在现实上,在感官上体现出来的,就是你想象的那个样子。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9-03-17 07:40:00 +0800 CST  
有吧友提到超复数的问题,我说一说,为什么超复数不是必须的。


复数到底是什么东西?它要干什么?
简单的从负一的平方根这种定义是没法得到感性的认识的。


确实就没有什么东西的平方能得一个负数,所以也真的没有这样一个数。
但是,正如
x+1/x=0
这种模式的解释指出的:它是周期性的体现。
所以当你写出
3+5i
若认为i是周期,那它的意思就是第五个周期中的第三次。
那么,你若写出
3+5i+7j
或者
2+8i+6j+10k
呢?
其实你只要排一下i,j,k各自在哪个层次的周期上,你就可以说,
在第10个大周期的第6个中周期的第8个小周期的第2个位置上。
无非只是不指名大中小周期各自都有多大而已。


这也就是超复数的意思。
所以你能否使用基本的a+bi的方式描述这种多层周期嵌套的情况?
当然可以,只要你愿意,总是可以的。
或者你也可以选择超复数的形式,把多个周期层次综合在一起。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超复数能干的事,普通复数大都可以做到。


那么为什么超复数会出现呢?
其实和复数出现的原因是一样的:没人知道i是什么东西。
反过来如果你早就知道i是周期呢?那么,j和k当然也是周期了。
那么超复数还会出现吗?


是因为,人认为两个维数之间的“天壤之别”是无限的,就像直线无限长,平面无限大。
无限,这里可以认为是“没有办法被限制”,这使得i只能是一个可变的变量。


然而现实呢?
宇宙的大小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一个真正无限的东西,可以被量化吗?若不可以,它是数学有能力去表达的东西吗?
我不想再重复早就说过的话,但是,也可以再说一遍:
极限,趋向于无穷大或者无穷小,是一个观念,它不是一个能做到的事情:因为它需要无限长的时间去完成,
或者需要无限小的单位去度量,而这些都是做不到的。任何存在(狭义存在),若能存在,必须有限。难道说
数学是一种描述“不存在的存在物”的工具?也许有这种工具,但它真的不是数学,或者说,不是今天的数学。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9-03-18 08:31:00 +0800 CST  
虚数单位i到底是什么,就像先前说过的,就是从初等数学到高等数学中间缺失的那个环节。
因为这个环节缺失了,高等数学就“跑飞”了:做不到的事被认为是能做到的,但它终究是做不到的。


做不到有做不到的用处:当你考虑无穷小,但是你做不到无穷小,那么你做不到的这个无穷小之下,就是你认知的分界线。换句话说,你做不到无穷小的这个事实,就把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分开了。这就是“你做不到”的用处。


而如果你看不到这一点,认为你能做到,那这个用处就没有起作用。你认为已经“一竿子捅到底”,而实际上它根本没有底。你只是捅到非常浅的表面,冰山的一角。下面整个冰山是什么,你直接无视了。


若是没有物理上发现了量子层面,当然,经典力学的大厦不会有任何动摇,也似乎永远不需要知道虚数单位i到底是什么东西。可是反过来,若你首先知道了i是什么东西,你实际上就可以从数学直接导出整个量子力学的根基:因为自身能力的极限存在而导致不连续性得以出现。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9-03-18 08:39:00 +0800 CST  
到底怎么理解这个周期性?或者说,它和正交性到底什么关系?


比如说:

AAAAAA
AAAAAA
AAAAAA
AAAAAA


上面写了4行A,每行6个。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9-03-18 08:51:00 +0800 CST  
比如说,第3行的第2个A,要定位的它的话,需要两个数,行和列。


能这么做是因为每行都是6个,也就是说,列是行的重复。如果列不是行的重复,我就没法用第3行第2个这种方式,而是必须先说明每行都有几个。用3和2这两个数,隐含了一个数,就是每行6个。若没有周期性,就隐含了4个数,每行各自都是几个。


这就是周期性的好处:如果一定要用这种行列的方式表达,它使用的数的个数最少。换句话说,它最简单。
我们都是用简单的描述复杂的,没人用复杂的描述简单的,对不对?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9-03-18 08:54:00 +0800 CST  

楼主:yyl_new

字数:11393

发表时间:2019-03-16 05:5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6-01 21:36:20 +0800 CST

评论数:74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