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鬼故事集】坊间的故事总是那么惊悚?

地下人间






一、心有灵犀
阳谷县有个叫姜毕的书生进京赶考,途中走得干渴,就走进路边一家茶亭买茶喝。店小二将茶送来,他端起来刚要喝,旁边一个喝茶的姑娘走过来说:“等等,茶里有异物。”说着拿起桌上竹筷,探入姜毕茶碗中轻轻一挑,将一只芝麻粒大的飞虫挑出,而挑出的飞虫竟毫发无损,振翅飞走了。
姜毕为姑娘的细心所感动,一问才知姑娘名叫林小翠,同为阳谷县人,更巧的是林家也是书香门第。
从京城回来后,俩人偷空就在一起,一起写字,一起读书,如此你来我往,姜毕觉得已经离不开小翠了。“蹬一支云梯,我能将天上月亮摘下来给你。”姜毕向小翠说完,便正式请了媒人,前去小翠家提亲。
“有辱书香门第,你们这是私订终身!”林老先生不知则已,一听不禁雷霆大怒,他没想到女儿竞背着爹娘做出这等事来,“你让林家颜面何存!”
小翠一听羞容满面,泪水涟涟,却仍坚定地说:“女儿没有辱没林家书香,女儿只是喜欢姜毕。”
听女儿如此针锋相对,林老先生更加气愤:“那我就让你们竹篮打水,水中捞月!”硬将女儿关进深宅大院,不许迈出大门一步。 姜毕再也见不到小翠,开始茶饭不思,书也读不下去,人也日渐憔悴,口中天天只是叨念:“我答应给小翠摘月亮的,我答应给小翠摘月亮的……”
父母含泪相劝无果,这天,父亲真就给他搬来一架竹梯。一见那竹梯,姜毕眼睛蓦然一亮,明白了父亲的用意,搬起竹梯就要去小翠家,他要翻院墙去见小翠。谁知刚要迈步出门,却发现小翠神情慌张地出现在门前,额头上还有一道血迹。
“小翠,是你!你这是怎么了?你怎么出来的?”小翠却比姜毕更为急迫,反问起他来:“你腿脚怎么样?快让我看看有事没有?”问得姜毕莫名其妙。看过姜毕腿脚完好,小翠这才说道:“我梦见你蹬云梯上天去给我摘月亮,不慎跌落下来摔了腿,我再也顾不得了,就爬竹梯翻墙越宅来找你,跌落墙下摔着了。你腿脚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姜毕被感动了,这回连媒人都不请了,他和小翠一起来到林家,向林老先生跪求不起。


二、发阴阳誓
听女儿和姜毕叙过“竹梯救缘”一节,林老先生轻叹一声,他知道再也拦不住这对年轻人了,他们已是心有灵犀啊!可林老先生夫妻都已年过半百,膝下只有这个独生女儿,视若掌上明珠,自然对姜毕要百般挑剔。
林老先生问姜毕:“你钟情于我家翠儿到何等地步?”姜毕脱口而出:“地下人间!”林老先生听罢,脸“刷”的一下就白了,即刻答应了姜毕,还嘱咐姜毕往后不要再发这种“阴阳誓”。
原来阳谷县有句俚语:“生女不做金莲氏,赌语不发阴阳誓。”人们认为阴阳誓定及前世后代,管着五百年的执事,人发过的誓稍有差池,世代便不得再翻身,所以人们宁可发天打雷劈的毒誓,也不敢发阴阳誓。
姜毕却不觉得阴阳誓有啥可怕,自己怎么想就怎么说。见林老先生答应了,他高兴不已,回去后选下吉日,做好准备,就等花好月圆这一天了。
岂料天有不测风云,忽然这夜林家不慎走了火,水火无情,一家三口连同老屋灰飞烟灭,竟被烧了个干干净净。
然而,姜毕却不愿接受这个事实:“烧死了为啥不见小翠的尸骸,她一定在什么地方等着与我成亲呢,我定要找到她!我定要找到她!”
于是他天天夜里出街人巷,不停地呼喊:“小翠,小翠,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刚开始,人们为他这痴情所感动,可时间一长就受不了了,姜毕的哀叫夜夜让人睡不安生,搅扰得很,怎么劝他也不听,最后忍无可忍将姜毕告上衙门。
王县令以干练公正著称,在任多年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被人称作“断事准,一口定”。他是个慈悲善良之人,听过此事也唏嘘感叹一番,决心要救救这个年轻人,便派衙役将姜毕带进县衙。
见姜毕已瘦得脱形,神情恍惚,王县令问姜毕:“你很钟情小翠姑娘,是吗?”
听见有人提及小翠名字,姜毕眼睛蓦地放光,脱口回道:“地下人间!”竟是声如洪钟,震得大堂都嗡嗡直响。 王县令说:“可是小翠她人已经死了。” “她没有死!”姜毕抢着大叫,仿佛叫晚了小翠真的要死去似的,“她只是出了远门,我要唤她回来,总有一天她会回来的。”
王县令见他执拗,便板起了面孔:“就因为你夜夜呼喊,搅扰了许多人的睡梦,本县要判你个骚扰乡里罪。” 姜毕淡定回道:“若能唤回小翠,坐牢杀头我都认,我愿服罪,但是要我不呼唤小翠,不行!”
王县令越听越来气,走下大堂来到姜毕跟前:“本县现在正式告诉你姜毕,小翠她的确是死了。”
姜毕脸上显出诧异的神情:“死了,那她尸首呢?我没见到尸首呀。”
“她的尸首已被大火烧成灰了。”
姜毕一听顿时大叫起来:“火!火!你说她烧死了!你咒她,要是她死了,我也不活了!”说着跳起身一头撞向大堂廊柱。
王县令大吃一惊,急喊道:“快拦住他!拦住他!”几个衙役一齐冲上去,及时拉住了姜毕。
王县令一脸灰败,哀叹一声道:“人若执迷不醒,十头牛也拽不回头啊。唉,退堂吧……”

楼主 安安_ss  发布于 2014-10-29 12:29:00 +0800 CST  
三、金石为开


被誉为“断事准,一口定”的王县令,没有拿下姜毕这件痴案,头一次栽了跟头,在乡民们面前丢尽了脸面,可更让他难堪的事还在后边。时间过去快一年了,这天,姜毕红光满面,像换了个人似的,喜气洋洋地跑到衙门,告诉王县令小翠被他找回来了——
那天夜里,他禁不住又来到街上呼唤小翠,嗓子都喊哑了。忽然,小翠就像是从月亮里走出来似的,一下子出现在姜毕面前,他一眼便认了出来:“你是小翠!”“你是姜毕!”小翠也一下叫出他的名字!姜毕担心自己是不是眼睛看花了,又开口问道:“你真的是小翠吗?他们说你让火烧死了,我不信。”小翠说:“他们还说你让水淹死了,我也不信啊!”
王县令呆住了,真的是姜毕的真诚将小翠召唤回来了吗?他忍不住跟着姜毕回到家里,果然看见一个姑娘端坐堂前,脸上还带着笑。“她,真的是小翠?”他问姜毕父母。
姜毕父母点头回答道:“没错,失踪时啥模样,回来还是啥模样。”
“她的眼睛咋了?”王县令像是发现了什么,他问姑娘话,姑娘回答时眼睛却只看着一个地方,一动不动。
姜毕眼里淌出泪来,说:“你们告诉我小翠死了,害得小翠空等了我这么长的日子,你还不让我呼唤她,她迷失出走后,日夜惦念我,生生把一双眼睛哭瞎了,她这都是为了我啊!”
王县令看着小翠,又看向姜毕,脱口说道:“她眼睛都瞎了,你还愿意娶她吗?”
姜毕想都没想,连忙回答道:“眼睛看不见了,可她仍是小翠。地下人间!”
在场的人都在看着王县令,仿佛在说:你栽了跟头还不算,还险些坏了一桩良缘。
再看王县令,微笑着对二人说:“上天都感念你们的真诚,本县令要亲自为你们主婚。”
堂堂县令为一对草民证婚,这在阳谷县还是破天荒之事。那天婚宴上王县令喝得高兴,有些醉了,直至临走才惭愧地说出一句:“往后,大家都不要再叫我‘断事准,一口定’了啊……”


四、死也不弃


王县令是个性情中人,从这以后,便与姜毕一家人走动起来,对姜毕小夫妻俩更是格外关照。刚开始姜毕一家人还有些拘束,后来见王县令如此礼下,也就不把他当县令了。
这一天,王县令办完公务,天已经很晚了,他带上随从拎着酒菜又来到姜毕家。坐下来几杯热酒下肚,眼睛直盯着姜毕小夫妻,嘴上有些收不住了,说道:“你们夫妻日子过得如此美满欣悦,看来当初本县这件事是做对了。”
二人一怔,听出话中有话,不由同声问道:“当初、当初怎么回事?”
悉知内情的姜毕父母,见王县令突然说起这事,在一旁急得直朝王县令使眼色。可是王县令视而不见,又喝下一杯酒,像是对姜毕夫妻,又像是对他们父母,继续说道:“一对有情人如此相好,不打紧,早晚也得让他们知道真相。罢了罢了,今晚我便都说出来吧,实在忍得人难受。”
原来一年以前,一次王县令赴府中议事,遇见好友青果县的吕县令,寒暄过后,吕县令无意间说起青果县的一件痴事:有一对青年男女,从小青梅竹马,眼见得双方父母就要为他们成亲合房,哪料男子到河中戏水不慎淹死。女子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天天夜里上街呼唤男子,说总有一天要把郎君呼唤回来,谁劝也不听,生生将自己一双眼睛哭瞎了。
王县令听着心里“咯噔”一下,这与姜毕那件痴事简直如出一辙!
自从在姜毕事上栽了跟头,王县令一直把这事放在心上,他急切地跟吕县令来到青果县。更巧的是,这女子长相竟与姜家人描述的小翠极为相像,王县令一见便激动地问女子道:“你叫什么名字?”
姑娘说:“小女名唤秀怡,郎君名唤方成。”
王县令说:“听说你在等郎君回来和你成亲是吗?”
秀怡说:“他们说他落水淹死了。可是我不信,我家郎君多强健,水多温软,温软的水怎能淹死人?我要等他,死也不弃。”
这真是一个补锅,一个锅补。王县令告诉姑娘道:“金石为开,上天都怜惜你们这片诚心。你夫君我们已经找到了,他的确没有死。”
“真的?”
“真的,本县还要为你们做红媒。不过你夫君他现在不再叫方成,他已改名叫姜毕了,考虑到他此时状况,你也得暂时改掉秀怡的名字,往后你叫小翠,你能答应我吗?”秀怡不假思索地回道:“答应,答应。只要能与方成在一起,我什么都答应!”
于是,王县令将姑娘带回阳谷县,找来易容师对她稍加修饰,便有了姜毕与小翠月下相见那一幕。原来这一切都是王县令安排的。
姜毕和小翠——现在是秀怡了,听后都大吃一惊,沉默良久,姜毕突然叫道:“她不是小翠,原来你们在骗我!”
秀怡也嘶声叫道:“你们欺我眼睛瞎,他也不是方成!”
人夜,小两口关门闭户,秉烛痴语。秀怡说:“我还说死也不弃呢,原来你不是方成。”姜毕说:“你原来叫秀怡,我也发过阴阳誓的……对不住,我放不下小翠。”“我也放不下方成!”“对不住,都对不住,哈哈,哈……”当天夜里,屋子就失了火,天亮后,姜毕父母哭天抢地在灰烬中扒找儿子和儿媳,就算烧死也应该留下个尸骸吧?“不必找了。”闻讯赶来的王县令一看,就明白姜毕秀怡俩去了哪里,不由仰天长叹,“过头的话,不要去说,做不到的事,不要去做,可我为维系一己断事准的浪荡虚名,把两个执迷人强扭在一起,结果害了两个痴人。我是个浑官啊……”










【完】

楼主 安安_ss  发布于 2014-10-29 12:37:00 +0800 CST  
翎雀之变






北宋年间,应天府有位绰号叫“爱吃鬼”的赵王爷。这赵王为官多年,对国家毫无建树,在“吃”这方面却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为满足自己的口福,赵王花高价雇佣了十多位来自五湖四海的厨子,为自己做菜。为讨得赵王欢心,总厨邱德海不得不整天四处搜寻新奇菜品,以应对比皇帝还难伺候的赵王。
这天,邱德海去集市上挑选新奇的食材,突然听到有人说,有人在翎雀山发现了七彩翎雀!
七彩翎雀是翎雀山上特有的一种雀鸟,成年雀鸟体型如孔雀般大小,它身上的羽毛有着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远远望去,就像云端美丽的彩虹。将它的肉烹饪之后,其美味更是世间少有,正因此原因,七彩翎雀遭到了大肆捕杀,人们皆以为它已绝种,想不到十余年不见踪迹的七彩翎雀竟还活在世间。
得此消息,邱德海兴奋无比。经过一番打听,他终于在翎雀山下的一个小房子里,找到了那位发现七彩翎雀的守山人周青山。
得知邱德海的来意,周青山也不隐瞒,为邱德海斟了杯茶,便将自己发现七彩翎雀的经过如实道出。周青山说,前几日他和孙子在山上砍柴,不经意一抬头,忽然看到有个闪烁着七色光芒的东西在半山腰处走动。他以为老眼昏花,可仔细一瞧,那闪着七色光芒的东西正是七彩翎雀。
他本想将其抓住,无奈岁月不饶人,六十岁的他早已没有年轻时那干净利落的身手,就在他将要靠近翎雀时,翎雀双翅一展,便飞进了密林里。通向密林的那段路荆棘密布,周青山只好作罢。
邱德海听到此,问:“此话当真?”
周青山说:“小人所说句句属实,大人若不信,您就问问我孙子周平吧。”说罢,周青山走出屋外,将院子里那个十五六年纪的少年拉到了邱德海身前。邱德海询问一番,待得到的答案与周青山所说无异,他顿时兴奋地大笑起来。
回了府,邱德海将此事说完,赵王激动地立马两眼放光。赵王虽说吃过各种山珍野味,可七彩翎雀的肉他却没吃过。他一直想一饱口福,可由于翎雀销声匿迹,所有未能如愿。如今翎雀再现人间,如果不将其抓来吃了,赵王死都不会瞑目。
可现在摆在赵王面前的难题是,翎雀躲在深山里,且行踪诡秘,该如何才能擒获呢?把想法道出后,邱德海眼珠一转,说:“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王爷您一声令下,全城的官兵百姓怎敢不效犬马之劳?待到众人齐聚翎雀山之日,翎雀就算长着八对翅膀也休想逃脱您的掌心啊!”
“说得不错……不过,这种事也不可过于声张!”赵王想了想,就令管家召集了几十名猎户和上百位擅射的兵将,由周青山带领齐聚翎雀山下。可一连两天过去,翎雀山上却没传来半点消息。
就在赵王急得百爪挠心之时,仆人跑来禀告说,有位猎户在山腰的一个深洞里发现了七彩翎雀的羽毛!赵王忙问有没有抓住翎雀?仆人摇摇头说,大家进去搜索遍了,只找到鸟粪,并未发现翎雀。
赵王听了,激动到滚烫的心顿时凉了。可转念一想,既然翎雀的老巢都被发现了,它一定就躲在附近!赵王把手上的公文往桌案上一仍,骑上高头大马,便直奔了翎雀山而去。
来到翎雀山,一问搜寻的进展,才知负责搜寻任务的邱德海见洞里没有翎雀,竟一怒之下,放了把火将山洞给烧了!赵王气得浑身直抖,揪过邱德海的衣领,边狠狠地甩着耳光边骂起来:“你这个不长脑子的猪头,翎雀乃山中精灵,最具灵性,它嗅到烟火之味,怎会不知是危险来临?一旦被其察觉,它定会躲去大山最深处藏匿,到那时,我还如何抓住它?”
邱德海看着赵王怒不可遏的表情,吓得脸色惨白,忙跪在地上磕起头来。周青山见赵王发了怒,凑过来说:“王爷您也不要过于悲观,大山深处多毒蛇,而翎雀又是最怕蛇的,它就算意识到危险也不敢轻易躲去那里。依小人多年守山的经验来看,后山灌木丛生,是绝佳的藏身处,且附近有条小溪,七彩翎雀总是要饮水吃虾的吧,我们就在灌木丛与小溪间设下埋伏,待翎雀出现,我们一拥而上,那时它定难以逃脱!”
赵王听后,沉吟后说:“不错不错,就按你说的办!”还别说,情况果然如周青山所说,当赵王带领众人在后山埋伏后不久,翎雀就在灌木丛中露了一小脸儿,可由于枝叶遮挡加之傍晚视线受阻,并未看清它的全貌。
自翎雀露了一小脸之后,都两个时辰过去了它却迟迟未再露面。这可愁坏了赵王爷,就在他急不可耐之际,身披“树叶装”去灌木丛附近打探的周青山满脸惊喜地回来了,他见到赵王便喊:“王爷,真是神灵保佑啊,那七彩翎雀趴在灌木丛里一动不动,听那微弱的呻吟声,它像是被什么东西咬伤了!只是由于距离太远,我没敢贸然拉弓。”
“赶紧带本王去看看!”赵王一声令下,就带着众人向七彩翎雀的藏身之处赶去。

楼主 安安_ss  发布于 2014-11-01 13:59:00 +0800 CST  
随着周青山的指引,快要到达灌木丛时,赵王抬头一看,灌木丛里果然有只闪着七彩光芒的东西趴在那里,可由于它身边有枝叶遮挡,依旧不能看清它的全貌。
赵王想带领众人继续上前,却被周青山挡住:“王爷,翎雀是否真的受伤尚不知晓,此处与它栖身之地不过五百步,若继续前行,定被它察觉,倘若它无伤必会展翅而逃啊!”就在这时,翎雀似乎发觉危险来临,竟鸣叫一声闪身不见了。见状,赵王爷慌了:“现在可怎么办?”
“王爷,前方道路难行,您就和小人留在此地等众人的好消息吧!”
赵王何曾吃过“翻山越岭”这样的苦头,刚才他的脚就差点扭伤,见周青山这样说,他就坐在了一块石头上歇着了。周青山对带头的兵将嘱咐了几遍不要让他们轻举妄动。
众人离开不久,赵王和周青山身后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两人回头一看,不远处有一只闪着七彩光芒的东西正在丛林中挪动。周青山“嘿嘿”一笑,扭身去追,可脚下一绊,就被狠狠地摔在了地上,接着就一动不动了。翎雀就在眼前,这可是绝佳的好机会,若一耽误,它定会逃走。赵王爷骂了声周青山没用,拿上弓箭便向翎雀逃跑的方向追去……
赵王一路紧追,就在他快追到七彩翎雀时,身后不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他刚回过头,就见一只穿心箭从天而降,他想躲却来不及了,随着“啊”的一声尖叫,赵王爷便倒了下去……
一个时辰后,去灌木丛追捕七彩翎雀的人都垂头丧气地空着手回来了,就在他们不知该如何向赵王爷交代时,突然发现前方草石之间有个“七彩翎雀”样的东西正一动不动地躺在地上,它的胸前赫然插着一根穿心箭!一位猎户走过去查看,突然像见了鬼般吓得尖叫一声,狂奔去山下。
邱德海不解,亲自过去查看,可当他看清“七彩翎雀”的面孔时,顿时惊呆了。眼前躺着的,竟是穿着七彩翎雀羽毛做成衣服的赵王爷!
“翎雀……翎雀显灵了!”邱德海吓得脸都变了形,哆哆嗦嗦地说完便跌跌撞撞地奔去了山下。
就在众人吓得一溜烟跑下山后,周平从不远处的大石头后走到了周青山身前,将他扶起问道:“爷爷您没事吧?”周青山摸着孙子的头,嘘出一口长气,说:“爷爷没事,只是让你冒着生命危险假扮翎雀受惊了。”
“为了完成您的梦想,冒些险又算什么呢?可是爷爷,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周青山听到孙子这么问,神情变得感伤起来,他说:“赵王爷丧尽天良、坏事做尽,他们这些欲壑难填的人在短短数年中,不知令多少像七彩翎雀这样的珍禽异兽在世间绝种消失!翎雀山养育了我们祖祖辈辈,作为守山人,每看到一种珍禽异兽绝种消失,我都是无比痛心的。为了保住它们,我便散布谣言说发现了七彩翎雀,引诱赵王爷到此,然后将其射杀!
“之所以将翎雀衣穿在他身上,将其弄成‘七彩翎雀’的样子,是为了给那些猎户和兵将认为,赵王爷之死是因为翎雀显灵,让世上的恶人有所警醒。那件翎雀衣是我多年前用积攒的七彩翎雀羽毛制成,它精美绝伦、惟妙惟肖,世间只此一件,可为了更多生灵免受涂炭之苦,浪费也值了……”
此事第二天,“七彩翎雀显灵,赵王爷得报应而死”的消息就在街头巷尾传开了。由于此事被传得神乎其神,和赵王爷有同样爱好的“爱吃鬼”都吓得不轻,以至于在多年时间里他们没敢为了“吃”再过分杀害世间的生灵。





















【完】

楼主 安安_ss  发布于 2014-11-01 14:00:00 +0800 CST  
九命白玉猫






解放以前,有个姓姚的混混,靠盗墓发了家。这盗墓可是个随时会丢性命的买卖。姓姚的是个狠角色,干到最后的时候,遇到了笔大买卖,他就起了贪心,把另外两个一起下到墓里的兄弟给杀了,自己独吞了那笔钱。
拿着钱,这混混跑到北平城,赁下个洋车行,就是旧时的人力三轮车,做起了正经行当。虽说有了产业,但脾气秉性却不见收敛,车行跑车的车夫们背后都叫他姚阎王。 眼看过了腊月,就是阴历新年。这一天,姚阎王把手缩在袖筒里坐在火炕上,盯着伙计算账。所有人的车钱都交来了,惟有老孙头还没递上来。姚阎王听伙计这么说,气不打一处来,一下从火炕上跳下来,抖了抖衣服,招呼伙计:“走,老孙头还不交车钱,咱到他家里要去。”
姚阎王带着几个人,浩浩荡荡地往老孙头家赶。
再说这老孙头,家里实在是穷,只和十六岁的女儿小丫相依为命。头两年,老孙头的老伴和两个儿子一起得了重病,没钱抓药,老孙头去庙里捻了些香灰回来。老伴和两个儿子喝下去,第二天就全都见阎王爷去了。可怜老孙头一把年纪了还得拉车养家,他只盼着能招个忠厚老实的上门女婿,把小丫托付给他,他也就没什么可惦记的了。
姚阎王带着人赶到老孙头的家时,天已全黑了下来。西北风呼呼的,刮得老孙头家院门的两扇破门板哐啷啷响。姚阎王到了门口,可不管那么多,一脚踢开大门就闯了进去。院子里破破烂烂的,什么也没有,只有贴墙的地方放着一个大成菜缸。
老孙头正在家里喝糊糊,棒子面的,稀汤寡水,没一点油腥。听见外面的动静,老孙头不由叹了口气,嘱咐小丫不要出来,自己放下碗,推开门走了出去。
“掌柜的——”老孙头谦恭地低着头。
不等老孙头继续说,姚阎王身边的下人狗仗人势地说:“你怎么回事?这车还想不想拉了?”


老孙头忙哀求道:“掌柜的啊,您也瞅见了不是?我这把老骨头,不好拉活啊。人家都喜欢找年轻小伙子,嫌我跑得慢。” 姚阎王白眼一翻:“那你还拉什么车?明儿别到车行来了。”
老孙头一听这话着了急,不管大冬天,地面冻得梆梆硬,扑通一下跪了下来,抱住姚阎王的大腿:“不行啊,掌柜的,人要吃饭啊。虽然活不好拉,但总有好心人愿意照顾一下我的生意。您再给我宽限几天,头年前,我一准给您交上去。”
姚阎王皱了皱眉,想也没想,就一脚蹬开老孙头:“少废话。”
老孙头被姚阎王正踢中胸口,坐在地上大口喘着气,缓不上神来。
姚阎王看了眼紧关着的屋门,不怀好意地笑起来:“我给你出个主意,老孙头,只要你同意,以后就不用这么辛苦了。你家丫头呢?”说着,姚阎王就往屋那边走。
老孙头急急地爬了起来,抓住姚阎王的胳膊:“不行,不行。我家丫头还小啊。”
姚阎王哪儿管老孙头的哀求,一把甩开他。
突然,寂静的夜里响起凄厉的尖叫,破破烂烂的小院骤然阴森起来。
姚阎王猛地打了个寒噤,他的身体筛糠般地抖起来。
尖叫一声声传来,院子里的几个人仰头看去。一只雪白的长毛猫站在屋顶,身体比一般的猫大很多。白猫的眼中幽幽闪着绿光,死死地盯着姚阎王,白色的长毛随着风飘动。
一个伙计忍不住喊道:“我的妈呀,这什么猫啊?成精了吧?怎么这么大?真够疹人的……”
姚阎王看到白猫的刹那,犹如见了鬼一样,他怪叫一声,推开众人,头也不敢回地跑出了院。几个下人不明所以,也跟着退了出去。
一直,偷看的小丫跑出来,哭着扑向老孙头:“您伤着没有?”
老孙头摆摆手:“我没事,我没事……小丫,你见过那只猫吗?”
老孙头说着指向屋顶,小丫也顺着老孙头看去,只见屋顶上空空如也,神秘的大白猫早已不知去向。 两人正在奇怪,院子里走进来一个身穿白衣的青年。
姚阎王回了家,谁也不瞧,直接蹿到火坑上,抱着大棉被缩在床角,浑身上下打哆嗦,嘴里不停地念叨:“不可能,不可能,我什么也没看见,我什么也没看见。”
姚阎王的大老婆看姚阎王的样子,心底犯了急,把另外两个姨太太都叫了来,一起审问伙计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伙计不敢隐瞒,一五一十地把在老孙头家发生的事都说了出来。
两个姨太太一个劲地咋呼:“不会是撞了邪吧?”
“撞什么邪?哪门子邪?”大老婆眼睛一瞪。
两个姨太太撇撇嘴,不再吱声。
大老婆把所有人打发走,守着姚阎王坐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姚阎王安静了许多,也不再乱说话,大老婆哄着姚阎王睡下,自己也躺下睡着了。
迷迷糊糊的,大老婆似乎听见有人说话。
“姚大哥,你知道咱们招惹了什么吗?那玉猫可大有来历啊……”
“老大,你杀了咱哥俩,你以为你就能过上好日子了?我告诉你,你的报应来了……我们是来叫你上路的,你杀了我们,路上我们会好好照顾你的……”
大老婆迷迷瞪瞪地睁开眼,只见床头立着两个白乎乎的影子。大老婆头皮一紧,吓出一身汗。原来是做了个梦。她想着梦里的话,扭过头去看睡在里面的姚阎王。
不看还好,看了后,大老婆又吓了一跳。这姚阎王贴着墙根坐在床里头,两眼翻白,脸色铁青,手里握着个精致的白玉猫。
大老婆推了推姚阎王,姚阎王身子一歪就倒了下去,人已经没了气。
大老婆顾不得穿好衣服,大叫着跑出了门。
等忙过姚阎王的丧事,大老婆怎么想怎么觉得这玉猫太不祥,正打算把玉猫卖掉,老孙头找上了门。 大老婆无心搭理老孙头,见老孙头进了门,问:“什么事?” “太太,那个玉猫的主人托我来把玉猫取回去。”老孙头开门见山。
大老婆装傻:“什么玉猫?”
老孙头不紧不慢地说:“太太,您可以不把那玉猫给我,不过,这玉猫留在府上一天,小少爷就多一天的危险。还是赶紧物归原主吧。”
大老婆心里琢磨,这老孙头没钱交车钱,那天碰巧让他知道了猫的事,他一定是打算捡个便宜骗走玉猫。这玉猫虽然不祥,但也还是个值钱的玩意。大老婆认定老孙头是来占便宜的,冷哼了一声:“胡说八道什么?你赶紧把你的车钱交了,再不交送你去衙门。”
老孙头叹了口气,掏出钱来递上:“玉猫的主人早料到你不会给,是我偏要试一下。车钱交上,我马上要离开北平了,临走劝你一句,不是自家的东西,谁知是什么来历?碰不得啊……”
大老婆看着老孙头把钱放桌子上,也不理他。

楼主 安安_ss  发布于 2014-11-07 14:17:00 +0800 CST  
老孙头摇摇头往门口走,走了一步停下来,又说了句:“那玉猫卖不掉的。”
大老婆不信老孙头的话,背着两个姨太太,拿着玉猫去了古玩店,想把玉猫卖出去。
古玩店掌柜客客气气地把大老婆迎进门,沏上茶:“您想挑个什么玩意儿?”
大老婆挺神秘地拿出玉猫,摆在桌子上:“您给估个价,合适我就卖了它。”
掌柜仔细看了看,不觉笑起来:“太太,您是拿我开涮呢吧?拿个石头猫也来卖,这要能卖,那满大街地上的石头都能换钱了。”
大老婆吃了一惊,再看那玉猫,晶莹剔透,怎么看怎么都是上好的玉。她把玉猫拿起来,捧在手心里:“您眼瞎了不成?我一外行都看得出这是千载难逢的一块好玉雕出来的玉猫。你说这是石头?”
掌柜的不耐烦起来:“石头就是石头,这黑乎乎一块石头,您能看成是玉猫?您要非说这是玉,那您去逛逛别的店,或许有人承认也说不定。我这里是肯定不收的。”
大老婆气哼哼地走出来。下人在外面候着,大老婆想了想,拿出玉猫给下人看:“你看看这是什么?”
下人看了半天,支支吾吾地回答:“大太太,这是一块石头。您拿着它干什么啊?”
大老婆猛然想起老孙头的话,忙叫下人跟着,一起去了老孙头的家。
赶到老孙头家时,老孙头带着小丫已经离开。桌上留了一封信。
大老婆识字有限,把信揣好,悻悻地回了家。
正巧赶上小少爷放学,一进门就看见了大老婆放在桌子上的信,他兴冲冲地把信拿起来:“娘,谁给您的信,我给您读吧。”
大老婆想阻止已来不及,小少爷已经把信打开,学着大人的口气,念了出来:“九命玉猫每次出世,必取走九人性命。昔日姚掌柜盗墓取宝,杀害同行者五人,其中两个是他的拜把兄弟。九命玉猫虽是邪物,却只取贪心者性命。切记,切记。”
小少爷放下信,追问大老婆:“娘,什么是九命玉猫?这盗墓的姚掌柜是谁?怎跟我家一个姓?”
大老婆不想回答,摆摆手,却不想玉猫从口袋里滑了出来。
小少爷一眼看见,马上抢了过来:“这是什么?这么好看的一只玉猫,送了我吧。”
大老婆着急,急忙去夺:“不行,不行。”
小少爷拿着玉猫就往外跑,大老婆小脚,追也追不上,急得直叫下人。
不一会儿工夫,大老婆突然听到后院有人放声大哭起来。大老婆屏着气去听,哭的人分明叫着小少爷的名字。马上有个下人跌跌撞撞地跑进来,边跑边哭:“太太啊,不好了,小少爷和小姐出事了!”
大老婆急着问:“出什么事了?在哪里?”
下人哭着说:“小姐让小少爷拿玉猫砸死了,小少爷本来爬到石头上站着,一看小姐流了好多血躺地上不动了,他一慌,从石头上仰面摔了下来,正好碰着了头……”
大老婆眼前一黑,失去了知觉。
再醒来时,已经是晚上,房间里黑黑的,也没点灯。大老婆不知道自己昏了多久,她从床上坐起来,头仍然昏沉沉的。
突然,屋中出现了一个白影子。大老婆也不觉得害怕,皱着眉去看。
白影子越来越清晰,慢慢显出人形。
大老婆认了出来,那是姚阎王。她看着姚阎王的白影,哭着说:“你回来干什么?你绝了后啦。两个孩子都死了。”
姚阎王面无表情,眼睛只盯着床上的白单子,口中呐呐着:“一猫九命,九命灵猫,九,九,九……”
大老婆发了会儿呆,骤然明白了姚阎王的意思。她站起来,从床上扯下白单子,挂在了房梁上……
















【完】

楼主 安安_ss  发布于 2014-11-07 14:20:00 +0800 CST  
定命录






你相信命中注定吗,唐人在定婚店这个故事里给我们讲述了一段关于月老由来的故事,也许冥冥之中是有天意的,韦固最后终于是和那姑娘在一起了,今天我要讲的这个故事,也是一个关于婚姻的定数的故事 。
从前,有一个秀才,名字已经无从知晓了,在他长到二十岁的时候,便急着要结婚,但是遗憾的是,他托媒人找了好几十个对象,都没有成功,不知道是他太挑剔,还是女方看不上他,他也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呢,他就去找了个算命的来确定一下,算命的说:“寻找配偶,婚姻成定与否,这个必须是命里的姻缘注定,贫道掐指一算,你的妻子现在应该两岁。”说完算卦的摸了摸自己的胡须,等着秀才给钱,秀才心里很急迫,于是又问:“那么她在什么地方?姓什么?”算命的回答道:“在滑州城南,某姓某氏,父母是种菜的,有一个独生女儿,她就是你命里的妻子。”
秀才很不高兴,认为以自己的才学和家庭都不低,好歹也应该找一个大户人家的姑娘,虽然不是皇帝的千金,宰相的小女,至少也应该门当户对,听了算命的话,心里很懊恼,半信半疑之间,他赶往了滑州,到城南一带寻访,您还别说,真有这么一个菜园。
他心里怦怦直跳,怀着惴惴的心情问了问问种菜人的姓氏,和算命的说的丝毫不差,他又问种菜人有没有孩子,那人回答说只有一个女儿,刚刚两岁,秀才非常的不高兴。他想,如果我弄死了这个孩子,那还有什么命中注定不注定的呢。
于是有一天,他趁女孩的父母外出的机会,偷偷潜入女孩的家里,诱使女孩到跟前,将一根细针插入女孩的脑袋里,然后偷偷摸摸逃离滑州。



楼主 安安_ss  发布于 2014-11-11 12:52:00 +0800 CST  
他以为女孩一定死了。心里为自己的做法很满意。可是虽然女孩虽然遭到他残忍的迫害,所幸并没有死。在那女孩五六岁左右,她的父母都死去了。当地的官员见她很是可怜,便将她作为孤儿,让廉使收养了,就这样过了一二年。
廉使见小女孩乖巧伶俐聪明懂事,就把她当作自己的亲女儿来抚养,对她非常好,廉使也因为政绩突出调到别的州里,这时候的女孩已经长得亭亭玉立了。
当年那算命的秀才参加了科举考试获得了功名,做了一个管理文书的小官,平时和和廉使是没有接触的。
一次因为公务上的一些往来,两人有了一些联络,秀才递上名片拜见廉使。廉使见面后很欣赏秀才的气质才华,对他毕恭毕敬,言谈之间问候了他的婚姻状况,秀才回答说尚未婚娶。廉使知道他出身于书香世家,而且秀才的举止也是彬彬有礼,很爱惜他的才华有意向将女儿嫁给秀才,于是派了人去讲明情况,秀才毫不含糊痛快答应。
不久他们结为夫妻,廉使送了许多的嫁妆,他的女儿长得如出水芙蓉,煞是好看,秀才满心欢喜很是喜欢。
某年某月的某一日,秀才偶然间想起了当年算命先生那一番话,认为真是瞎扯淡。但是结婚以来每到阴天,他的妻子总是头疼,这样的状况持续了好些年,一直没有治好,秀才给他她找来了最好的郎中,郎中说:“你娘子的病在脑袋上。”然后医生拿药敷在秀才妻子的脑袋上,一小会儿过后,从脑袋上取出一根针来,于是困扰秀才妻子多年的病终于好了。
暗地里,秀才派人拜访了廉使的一些亲朋好友,问他女儿的来历,方才知晓,正是种菜人的女儿,这时候他相信了算命人所说过的话。












【完】

楼主 安安_ss  发布于 2014-11-11 12:53:00 +0800 CST  
奇器丑郎






薛家饭庄的掌柜薛有财年过半百,膝下只有一女,唤作锦儿。锦儿聪明貌美,经常去公主岭采些野花,这天她又去采花瓣,一时大意踩到毒蛇,被咬伤了脚腕。薛锦儿走不了路,但如果不尽快医治,只怕性命堪忧。
正在着急时,远远过来一个穿青衫的男子。青衫男子无所顾忌地为她吸毒疗伤,弄得锦儿好不自在。青衫男子吸出毒血后。撕下衣角为她缠住伤口,并邀她去家中驱毒,否则会有危险。薛锦儿一听,也就顾不得许多,点头答应。薛锦儿伏在青衫男子背上,两人路上攀谈,得知他小名叫丑儿,人称丑郎。
丑郎绕了几个岔道,面前豁然开朗,一座飞檐翘角的大宅跃然眼前。薛锦儿诧异道:“我经常来这里,怎么不知道有这样一座显赫的宅院?”丑郎笑答:“我们是新搬来的,爹爹原是朝廷官员,过世后母亲就带着全家搬到这里定居,图个清静逍遥。”这时已有仆人跑来开门,丑郎的哥嫂小妹簇拥着一位白衣老太太来到前厅。
小妹懵懂可爱,嫂嫂娇媚,打趣道:“二弟哪里捡来这样绝色的娘子,倒好福气!”薛锦儿有些尴尬,又不好说什么。白衣老太太正色道:“玉娘贫嘴,还不快准备汤药,为客人驱毒。”玉娘答应一声,转身出去,很快捧了一只药盆进来。薛锦儿脱去鞋袜,将伤脚浸在药水里,琥珀色的药汤渐渐变成了黑色。丑郎松了一口气道:“好了,余毒尽出,可保无恙了。”


当天薛锦儿留宿一晚,次日就要告辞。丑郎百般挽留,道:“天色尚早,不如到我的药圃看看,我养的鹤也在那里。”薛锦儿知道他的心思,自己也有些依依惜别之意,就跟他去了。薛锦儿一夜未回,薛有财快急疯了。
刚好饭庄里来了挖人参的徐大胡子一帮人,就让他们帮忙寻找,幸好薛锦儿平安归来。听了女儿的遭遇,薛有财惊疑道:“我们找了你一夜,也没见什么高宅大院。锦儿,你不是撞邪了吧?”
徐大胡子的搭档是个苗族老头儿,一听这话,就细细询问薛锦儿那些人的模样,听完后神色惊异,不再说话了。薛锦儿并未在意,但苗族老头儿当晚找到薛有财和徐大胡子密谈,嘀咕了很久,此后几天这些人就行踪诡异。薛锦儿在客栈托腮发呆,不禁回想起和丑郎相处的时光。这天又在一个人发呆,门口进来一位青衫客人,进门就唤锦儿,正是丑郎。薛锦儿喜出望外,现在看他额上那块胎记,也不觉得碍眼了。
丑郎一把攥住薛锦儿的手,动情道:“锦儿,自从你走了,我过一天比一年还要难挨。你可愿意陪我进山种药养鹤?”薛锦儿羞涩微笑,扭捏不语。薛有财早就看在眼里,道:“我养凤凰蛋一样养大的女儿,知道你是什么人家,就这么随便跟你走了?”
丑郎急忙表白,将之前说过的父亲在朝为官,去世后随老母迁来此地等话又说了一遍。薛有财看了苗族老头儿一眼,见那老头儿微微颔首,才道:“空口无凭,你带我去府上看一看。我女儿不会受委屈,我就答应你们的事。”薛锦儿没想到父亲这么爽快就答应了,丑郎也觉得这是情理之中的事,就一口答应下来。
薛有财命人挑了礼盒登门拜访,徐大胡子和苗族老头儿一路随行。一行人跟着丑郎兜兜转转,走了半晌,终于来到那座大宅院前。薛有财等人来到大厅,却让伙计带着礼盒留在外面。白衣老太太一见苗族老头儿,立刻面露狐疑,得知他们的来意,老太太沉着脸道:“我儿年纪还小,不宜婚配,诸位请回吧!”
薛锦儿没料到会是这样,一时又羞又气,埋怨父亲这事办得鲁莽唐突。丑郎苦苦哀求,老太太都不为所动。这时徐大胡子哈哈大笑起来,道:“我如花似玉的侄女儿,嫁给你们一个鬼脸瓮,还高攀了你们不成?”徐大胡子这话一出口,丑郎先吃一大惊,哥嫂小妹都神情慌乱,白衣老太太冷笑道:“傻儿子,你一片痴心被人利用了!你偷偷下山招来祸端,这里待不得了!”白衣老太太伸手拉住丑郎,冲着另外三个儿女大喝一声:“走!”身影已经来到门前。

楼主 安安_ss  发布于 2014-11-16 14:59:00 +0800 CST  
薛锦儿不明白到底怎么回事,但丑郎一家显然被父亲等人算计了。这时那个苗族老头儿闭目喃喃念起听不懂的咒语来,丑郎一家人头痛欲裂,左突右冲,却被死死困在屋内。纷乱中丑郎看了薛锦儿一眼,哀伤、不舍、怨恨纠缠在一起。“丑郎!”薛锦儿只来得及叫出一声,面前已经变了模样。原本富丽堂皇的大宅变成了坟墓的地宫,丑郎一家人不见了,地上堆满了金银财宝、美玉古玩。其中还有一只鬼脸瓮,薛有财拎起来就要摔碎,嘴里道:“一个成了精的瓮罐,也敢来勾引我的女儿!”“不要!”薛锦儿大吃一惊,急忙夺了下来,急切追问道:“这到底怎么回事?”
徐大胡子呵呵直笑,道:“大侄女,合该咱们命里有这天大富贵,被金老爷子识破了他们的幻相!”原来大凡金银都是有灵性的东西,相传这些宝贝待得年头久了,就能像千年人参一样幻化成人形。苗族中有一种人专门翻山越岭,寻找隐藏在地下的金矿银脉、珍珠宝藏,找到后用憋金咒把它们逼回原形。这些人被称为金苗,苗族老头儿就是个金苗。
“金苗行里有‘金童银母玉娇娘,奇器丑郎’之说,说的就是它们幻化成人形后的形状。
”苗族老头儿道,“我听你说了这些人的情形,就知道你遇上的是什么了。可惜它们非常狡猾,我们找了几天一无所获。要不是有这个鬼脸瓮带路,只怕还找不到这里。”薛锦儿惊愕不已,原来父亲他们早就串通好了,假意拜访结亲,就是为了找到丑郎一家的藏身地。
徐大胡子等人急忙把金银财宝装进口袋,这些宝贝和地宫的机关相连。一经牵动,整个地宫都开始摇晃,巨大的石块纷纷砸落下来。大家慌作一团,各自背上金银珠宝逃命。薛锦儿怀里的鬼脸瓮忽然发出一层盈盈光亮,悬空往前飘移,似乎在为她引路一般。薛锦儿父女跟着鬼脸瓮往外快走,穿过曲折狭窄的暗道,鬼脸瓮从一个山缝出去了。外面是一片平地,草药飘摇,白鹤惊飞,正是丑郎的药圃。
薛有财背着半袋子珠宝被卡住了,薛锦儿不住催他,只好一咬牙丢了珠宝。刚刚钻出来,就听得轰的一声,整座地宫都塌陷了,山体碎石牢牢砸在上面。父女俩心有余悸,这时鬼脸瓮的光芒越来越淡,终于消失不见了。薛锦儿垂泪不止,要不是为了她,丑郎和他一家也不会遭此下场。
薛锦儿回去后郁结成疾,渐渐起不了床,眼看就一命呜呼了。薛有财慌了,这才到处寻找奇人异事,希望丑郎能再回来。就是落个鬼脸瓮的女婿,也比搭上女儿性命要强。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师见了鬼脸瓮,说它的灵气消耗殆尽,很难再修成人形了,除非为它广积恩德,还有一线希望。
薛锦儿听说后感觉有了指望,就让父亲在下丑郎的药圃搭建一所木屋,她要留在那里种药养鹤,布施穷人,为丑郎积功德。薛有财无法,只得照办,从此薛锦儿就一个人留在了山上。有鬼脸瓮相伴,薛锦儿并不觉得孤单。


















【完】

楼主 安安_ss  发布于 2014-11-16 15:00:00 +0800 CST  
兄弟俩(讨债鬼)






清朝末年,大别山南面有个村子,村里有个姓刘的大户人家,刘老爷的富有,方圆百里都赫赫有名。
刘老爷的发家史很传奇。年轻时的刘老爷家境贫寒,一天他上山砍柴,正干得起劲,冷不防从树上落下一柱水来,正淋在他头上。刘老爷伸手一抹,居然还有股刺鼻的怪味。他抬起头一看,只见树杈上站着一只猴子,正叉开两腿对着他。
刚才那柱水,是这猴子的尿啊,刘老爷很是恼火,捡起一块土坷垃砸那猴子。那猴子躲过土坷垃,跳下树来,一边跑,一边朝刘老爷扮鬼脸,好像在故意戏弄他。
刘老爷一路追赶,也不知追了多少路,猴子嗖的一下,钻进了一个山洞。刘老爷暗自得意,心想:这下看你往哪儿跑!于是,他捡起一块石头,狠狠地朝洞里砸去。那猴子开始反击了,一块石头不偏不倚砸在刘老爷的膝盖上,痛得他龇牙咧嘴。刘老爷火了,以牙还牙,就在他弯腰捡石头的一刹那,他惊呆了,刚才砸中他的哪是石头啊,分明是一个黄灿灿的元宝!刘老爷喜出望外,又试着扔了几块石头进去,猴子回敬他的,不是金元宝便是银元宝。
古代有很多达官显贵或商贾巨富,喜欢将财宝藏在不为人知的地方,或怕财富外露,避人耳目;或此钱财乃不当所得,见不得光。这个洞里藏的,肯定就是这样的财宝,由于种种原因,没被主人取走。 刘老爷四下一望,此处人迹罕至,便哧溜一下钻进了洞。
洞中到底有多少财宝,除了刘老爷没人知晓,只知道没过多久,刘老爷便在山林深处建起了大宅,建成后的大宅有五个天井,六栋大房子连在一起,豪华至极。之后,刘老爷娶一妻纳三妾,家里的人丁一下子兴旺起来。刘老爷一夜暴富,诸事顺当,唯一叫他遗憾的,就是一妻三妾的肚子不争气,办法倒是想了不少,可就是没添一男半女。
这天夜里,心情烦躁的刘老爷独自就寝,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长嘘一口气,嘀咕道:唉,纵有万贯家财,没人继承又有什么用?如果老天开眼,赐我一男半女,我愿舍弃家财,只求传宗接代。话音刚落,突然,黑暗中传出两声阴沉的冷笑,声音不大,却清晰可辨,似乎是从两个人嘴里发出的。这突如其来的笑声,把刘老爷吓得从床上弹了起来,他惊恐地喊道:谁?是谁?他下了床点亮蜡烛,四下察看,却什么都没看到。
说来也巧,自从那天晚上刘老爷发了愿,没过多久,他的一妻一妾终于有了害喜的迹象。刘老爷高兴得手舞足蹈,把那害喜的妻妾伺候得像皇贵妃一样。
约莫九个月后,刘老爷终于扬眉吐气了,那两个妻妾每人都为他生下了个胖小子,更令人称奇的是,两个小子几乎是同时落地、同时张口啼哭。从那时起,刘家整天喜气洋洋,充满了欢声笑语。
俗话说只愁生不愁长,转眼间,刘老爷的两个儿子已长成翩翩少年。兄弟俩都聪明绝顶,将来由谁把家?自古正室为大,刘老爷考虑再三,把账房钥匙交给了正室所生的儿子,他心里却隐隐担忧,怕将来这兄弟俩不合。可刘老爷的担心是多余的,兄弟俩和和气气,好得穿一条裤子。刘老爷放心了,里里外外,一切撒手。
这天,刘老爷心血来潮,想看看儿子把这个家操持得怎样。翻开账目一看,刘老爷的眼珠子差点瞪出来了:这账目做了手脚,可惜手法太嫩,被刘老爷一眼看穿。再把算盘子儿一拨,刘老爷倒抽一口凉气:家里的积蓄竟然所剩无几,这大笔的钱都上哪儿去了?
刘老爷决定找当家的儿子问个究竟,一打听,兄弟俩出门去县城了。刘老爷急急赶去,在大街上跟村里的一个二流子撞了个满怀,一看是刘老爷,那二流子嬉皮笑脸地说:恭喜啊老爷子,您儿子可给您老长脸了,正风光着呢!刘老爷眉头一皱,问道:这话咋说的?那二流子顺手一指,随后一脸坏笑。
二流子指的地儿,是一处败家旮旯怡红院,里头那窑姐儿狐狸眼一眨,水蛇腰一扭,吸金比车水还快!刘老爷眉头一皱,不顾门口莺红柳绿的拉扯,睁大眼往里头一瞄,台上正中间,不是自己的小儿子是谁!
只见在众人的簇拥下,有位公子扯着喉咙喊着:十两银子,加本城金玉坊上品龙凤翡翠镯子一对话音未落,刘老爷的小儿子也喊了起来:十二两银子,加本城金玉坊上品龙凤翡翠镯子一对,不管你怎么加码,本少爷非要比你多二两银子不可!
这是干吗?刘老爷糊涂了,听别人一解释,总算明白过来:小儿子在这儿跟别人抢花魁呢!从二两银子起价,加码加到了十两,难怪场子里只剩下两个人!
小儿子加到了二十两银子,终于抢到了花魁,刘老爷在一旁禁不住一阵心痛,不由分说,上前给了小儿子两个耳光:你哥是怎么看管你的,你这败家玩意儿!小儿子没敢作声,倒是旁边那个败下阵来的公子笑了:老爷子,你大儿子也挺争气,他日进斗金呢,不信瞧瞧去。
这话里有刺,再三追问后,刘老爷听出来了,他的大儿子正在赌坊里豪赌,这赌博可是败路中的败路啊,刘老爷心急火燎,一跺脚,出了怡红院,赶去了赌坊。
赌坊里,大儿子的架势可不小,甩开膀子正忙活着,连刘老爷站在身后也没发觉。这时,只见庄家把摇盅一开,诡笑着摇摇头说:刘大少爷,真的对不住,今儿您手气还是不咋样嘛,又被吃了个剥皮光,明儿您赶早撵本儿
这到底输了多少啊,不用问,刘老爷早就从旁人的议论中找到了答案:刘大少爷真够背的,昨儿输了个精光,今儿这骰子才开几把,又输了五十多两!
刘老爷急火攻心,嘴巴都气歪了,指着大儿子说:你把钥匙交交出来说罢,便咚的一声往后栽倒了

楼主 安安_ss  发布于 2014-11-28 18:18:00 +0800 CST  
刘老爷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到家的,等他睁开眼,已是夜深人静。他不顾妻妾的苦苦哀求,把两个儿子五花大绑起来,命他们跪在祖宗牌位面前,之后拿出一根金丝缠裹的家法鞭,准备动家法。
刘老爷绑儿子的时候,这兄弟俩毫不反抗,却死活不肯面对祖宗牌位,两人一个头朝东,一个头朝西,摆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那金丝鞭韧性十足,打在人身上皮惊肉跳,钻心的痛。一通鞭子后,两个儿子都是皮开肉绽,血肉模糊,刘老爷终于抽累了,瘫坐在地上气喘吁吁。这会儿,大门敞开着,一阵阴凉的风吹了进来。
突然,跪在地上的兄弟俩冷笑了两声,刘老爷打了个激灵,他感觉这笑声似曾相识,却一时记不起在哪里听到过。刘老爷瞪大了眼,只见两个儿子慢慢抬起头,苦大仇深地望着他。
这时,大儿子开了口:你的钱本来就是我们的,是你自己发愿说宁肯舍弃家财的,我俩只是来讨债,现在也讨得八九不离十了,我们也该走了。
这声音不是自己的儿子发出的!刘老爷很是惊恐,随手抓起条案正中的镇宅宝剑指着他们,哆哆嗦嗦地说:你们到底是谁,赶快说,否则本老爷劈了你们!
小儿子听了,大笑起来:我们马上就要走,怎么会怕你劈?想当年我们兄弟俩走南闯北,辛辛苦苦才有这么多积蓄,哪知被奸人谋害,却被你无意中撞见了我们兄弟俩藏宝的地方。
刘老爷终于明白了,目瞪口呆地站在那里。两个儿子刚说完,便大口吐血,他们的娘亲慌神了,扑过来抱紧自己的儿子,哭天喊地,直喊救命。看着这两个讨债鬼,刘老爷心里突然一阵绞痛,不管怎样,这父子之情无法割舍啊!
刘老爷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悲切地说道:我错了,看在我和你们娘亲养你们十多年的分上,你们的钱财,想拿去就拿去,只求你们陪在爹娘膝下。说罢,刘老爷流下两行清泪。
他的两个儿子对望了一眼,大儿子叹了口气,说:唉,其实说到底,这事儿也不能全怪他,人都有贪念,何况他也不知情,算了吧,说实话,我也舍不得娘听了这话,小儿子也点了点头。
突然,兄弟俩紧闭双眼,往后一仰,倒地不起。就在刘老爷和妻妾哭喊成一片的时候,兄弟俩突然翻身坐起,大儿子奇怪地问:怎么了,爹、娘,你们哭什么啊?
从那以后,兄弟俩都好像换了一个人,甚至不记得他们曾经去过赌坊和妓院。可刘老爷的万贯家财也随之而去了。
几年后,刘老爷驾鹤西去。兄弟俩开始走南闯北,奇怪的是,他们做起生意来轻车熟路,从货郎担开始挑起,买卖居然越做越大,没几年便成了富甲一方的大老板,日子越过越好




















【完】

楼主 安安_ss  发布于 2014-11-28 18:21:00 +0800 CST  
鬼骨盅






民国年间,河南豫州府有一个开如意赌坊的刘项。刘项靠赌发家,可是他却不允许儿子刘小彪踏进赌坊半步。刘项时常对儿子说:你小子敢去赌博,我立刻剁了你的手。
可是刘小彪却偏偏好赌成性,刘项一不在家,他便摸出牌九、色子和麻雀牌,召集狐朋狗友大赌一番。刘小彪赌钱鬼精,每次都赢得盆满钵满。
这天,刘小彪赢了一百多两银子后,正在院子的紫藤架下逗八哥玩呢,就见刘项一脸急色,从前门进来,直向后宅快步走了过去。
刘家的后宅是个独院,门上终年挂着一把牛鼻子大锁,钥匙挂在老管家刘栓的腰上,刘栓就住在后院院门旁边的耳房中。
刘小彪几次去问父亲,后院里有什么,刘项的眼睛瞪得比铃铛都大。他大声警告儿子,如果刘小彪胆敢踏进后宅,他立刻就用棒子敲碎刘小彪的脑壳。
刘小彪等刘项走远,便悄无声息地跟了过去。刘项此时已经进了后院,老管家刘栓手拿钥匙,正把门呢,看他警觉的样子,刘小彪也只能止步了。
刘小彪忽然想起,自己的衣兜里还有半包巴豆散,于是便手捏着药包,走到了后院耳房的门口,然后将巴豆撒到了刘栓的茶杯里。
刘小彪倒了一杯凉茶,亲手给刘栓端了过去。刘栓受宠若惊地端起了茶杯,狐疑地问道:少爷,今天您是?
刘小彪神秘地说:我是想问问您,这后院中,到底都有啥?
刘栓呵呵一笑,仰头将凉茶倒进了喉咙,突然肚子疼了起来。他只得一边往厕所跑,一边回头低声叫道:记住千万别进后院的院门,不然你一定会后悔一辈子。
刘小彪嘿嘿一笑,伸手便推开了后院的院门,然后抬腿走了进去。
后院的院心,孤零零地耸立着一座青砖房,房门从里面闩住了。看来所有的秘密都在这座青砖房中。
突然,屋里传出一阵怪异的响声。刘小彪凑上去,往屋里一看,就见屋里的房梁上,拴着一条铁链,一个浑身长毛的怪物,就被锁在铁链上。
这个黑毛怪物竟然没有了一条右腿。这还不算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刘项正高举大砍刀,咔嚓一声,将怪物的左腿砍了下来。
刘小彪吓得一声怪叫:鬼呀!惊慌失措地从后院逃了出来。



2。作弊的手段


刘小彪逃到了自己的屋子里,再也不敢出来了。刘项在外面叫了半天门,刘小彪就是不出来。
刘项没有办法,最后叹了口气,说道:我还是告诉你实情吧!
刘项在后院确实是养了一只鬼,他砍下这只鬼的左腿,是为了做一只鬼骨盅。
刘小彪惊奇地问道:鬼骨盅是什么东西?
原来,刘家的如意赌坊,最赚钱的便是摇色子。盛放色子的容器叫做骨盅,刘项摇色子的骨盅,便是用鬼的腿骨磨制而成的。
刘项一天天见老,今天上午他在摇色子的时候,一不小心,竟将那只鬼右腿骨磨成的鬼骨盅摔碎在地上。至于他砍下那只鬼的左腿,便是想再做一只鬼骨盅。
经过刘项三天的打磨,第二只鬼骨盅终于被他制作完成了。只要刘项摇动此盅中的色子,色子的点数,他便可透过鬼骨盅看得清清楚楚。
看着这只神奇的鬼骨盅,刘小彪纳闷地问道:鬼都是有形无质的东西,它怎么会有骨头呢? 原来,刘项年轻的时候,通过一个道人,学得了这个异法想取鬼骨,必须在一个活人临近咽气的时候,给他服下一种用施术者的血液调配而成的黑药。这个活人服药死后,就会成为一具不会腐烂的行尸,而且这具行尸因为服食了施术者的鲜血,便会与制作鬼骨盅的人产生心意相通的效力,刘项透过鬼骨盅,便会看到里面色子的点数。

楼主 安安_ss  发布于 2014-12-03 16:28:00 +0800 CST  
刘项讲完鬼骨盅的秘密后,便嘱咐刘小彪安心休养几天,想要稳赢不输,他还得到如意赌场中去多多历练。
刘小彪等刘项走后,便悄悄地来到了父亲的卧室,他用万能钥匙打开墙角一个上了锁的大柜子,在里面找到了怪味刺鼻的黑药。他将这种黑药用自己的鲜血调配好后,便用药碗盛着,给老管家刘栓端了过去。
刘栓已经七十多岁的人了,半包巴豆散服下去,泻得他就只剩下半条命了。刘小彪捧着黑乎乎的汤药进来,刘栓嗅着汤药的怪味,连连摇头,不肯服用刘小彪的黑药。
刘小彪也不客气,捏着刘栓的鼻子,便将这碗血腥味刺鼻的黑药给他硬灌了下去。刘栓服下黑药,折腾了半个时辰才咽气,咽完气后,他就成了一具没有呼吸和思想的行尸。
刘小彪怕父亲发现自己给刘栓喝黑药的事,便用铁链将这具行尸囚禁在后院的柴房里。下午的时候,他找来了一把锋利的柴刀,可是他正准备砍下行尸大腿的时候,这具行尸忽然两臂前伸,猛地掐住了刘小彪的脖子。
刘小彪大声呼救,可是随着行尸两只手的一顿猛掐,刘小彪只觉得胸口憋闷,眼球凸出。就在他几乎丧命的危险一刻,刘项手持桃木剑闯了进来,随着他一剑穿透了这具行尸的胸口,刘小彪这才得救了。
行尸毙命身亡,可是刘小彪用刘栓腿骨制作的鬼骨盅,却没有可以看透的效果。刘项问明白了儿子制作鬼骨盅的过程,诧异地说道:你制作鬼骨盅的过程一点不差,失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3。鬼骨盅的秘密


刘小彪这些日子吃住都在如意赌场。他先跟刘项学习麻雀牌,接着是牌九,最后才开始学习摇色子。
刘项因为能透过鬼骨盅看清里面色子的点数,所以刘小彪看着他爹刘项,眼睛里都是羡慕的神色。这天下午,刘项接到了一张帖子,是牛百万发出的。
牛百万是平江府最大的财主,他每年都会来这里一次,名义上是收账,可是收完账后,他都要和本地的几个商号的大老板赌一回,赌博的地方,他每次都会选在如意赌坊。牛百万坐庄,刘项负责为牛百万摇色子。 这次,刘小彪负责端茶倒水一应的接待工作。一有闲暇,他就站在刘项的身后,观看父亲摇色子的手法。
经过两个时辰的大赌,牛百万竟赢了七八千两银子,牛百万临走前,给刘项留下了三千两的银票。这两个多时辰中,刘项至少摇了一百多次色子,他累得脸色煞白,一脸心力交瘁的样子。
刘小彪急忙将父亲扶坐到了椅子上,他给刘项倒了一杯参茶,然后说道:爹,我知道你这鬼骨盅的奥秘了!
刘项戴在手指上的银戒指中,暗藏着一根利针,每次刘项摇鬼骨盅之前,那银针都会弹出来,刺他的手指一下,手指上流出鲜血,全被鬼骨盅吸收,鬼骨盅吸收了刘项的鲜血后,它也成了刘项身体的一部分,刘项这才可以感受到色子的点数。
刘项一见儿子这么聪明,他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你可比我当年聪明,看来如意赌坊在你接手之后,一定能发扬光大了!
刘项第二天就病倒了,他越喝刘小彪给他端来的中药汤,病就越重。这天中午,刘小彪端着一碗黑药走了进来,刘项看着那碗黑药,他忽然明白了过来,他一把揪住了刘小彪的衣领子,咬牙切齿地叫道:你,你这个狼心狗肺的东西,我的病越来越重,一定是你在药里下毒了!
刘小彪没说话,两手按住了刘项,然后将一碗黑药都给他硬灌了下去,刘小彪瞧着骂不绝口的父亲,冷笑道:要说我狼心狗肺,你更是禽兽不如!
制作鬼骨盅,必须要用自己血亲的骨头才成,只有这样的骨头,才有和自己血脉相通的灵气。刘项先后制作了两个鬼骨盅,都是取自他父亲的一双腿骨。也就是说,刘家养的那个鬼,便是刘小彪的亲爷爷。
刘项喝了黑药之后,只觉得胸脯中就好像吞下了一盆火炭一样难受,他惨笑道:报应,报应呀刘小彪,以后是谁切你的腿骨呢?刘项说完话,两眼一闭,咽气了!
刘小彪看着自己父亲死不瞑目的样子,嘿嘿笑道:老子一辈子住青楼,不娶妻,不生子,保证以后再没有人切我的腿骨当鬼骨盅!
话音未落,就见看守家门的仆人刘福跑了进来,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少爷,长春园的春桃姑娘上门找你来了!
刘小彪皱眉道:他找我干什么?
刘福说道:她说自己已经怀孕四个月了!
刘小彪惊得啊了一声。
刘福一见刘小彪吃惊的样子,还以为他不信,加重了语气说道:“春桃姑娘找人摸脉了,她怀的是双胞胎还是两个儿子! ”














【完】

楼主 安安_ss  发布于 2014-12-03 16:34:00 +0800 CST  
戏迷






相传,早先年,土地镇有个名叫端阳的人,原是个有钱人家出身的少爷,特别爱看戏。等他父母去世以后,一份家当就败在了他的手里,成了仅仅能维持生活的平民百姓。他从小爱看戏,长大就更不用说了,只要周围有唱戏的,不论远近,也不管白天黑夜,翻山爬岭,涉水渡河,也要看个够儿。有时戏唱得好,他还随着戏班儿东跑西颠。开头戏班儿的人不认识他,慢慢的,也就熟悉了。他在这方面特勤快,戏班儿一到演出点。他总是登爬上高,帮助布置戏台和担水烧火。这样,使得班主对他产生好感,有时还赏给他一碗饭吃。乡亲们看他这样迷恋戏剧,便送给他一个绰号,叫戏迷。到后来,人们竟把他的大号给忘了,见面都直呼他戏迷。他呢,不但不反对,还有点沾沾自喜。
这一年,镇上来了个戏班儿,一唱就是两个月,这可乐坏了端阳。戏班儿有时缺什么少什么,他还从自己家里拿。为此,老婆同他大吵大闹,他火了,干脆扛着铺盖卷跟戏班儿的人住到了一起。后来戏班儿走了,他也跟去了。
还别说,自从端阳随戏班演出,这个戏班儿越演越红,越来越兴旺,演员们也越演越卖劲,演技越来越高,真正成了陕南地方最受群众欢迎的戏班子,前来邀请的人接踵而至,络绎不绝。真是走一处,红一处,演一处,爆一处。乐得班主对端阳说:戏迷兄弟,一人有福,成全满屋,戏班儿还多亏有你这个戏迷跟着呀!从此以后。端阳也就成了戏班儿的一名编外勤杂人员了。他呢,只要有饭吃、有戏看,也就满足了。
这一天,戏班儿在一个地方演完正准备转换场点,突然未了两位骑着高头大马、身穿长袍短褂、头上戴着礼帽的阔少。他俩一下马,径直找到班主,说他们哪里肯出大价钱,邀请戏班儿去他们那儿演一夜天明戏(从天黑一直演到天明)。班主和演员们一听十分高兴,便答应下来,立即收拾戏箱,马上启程。
一路上经过许多弯弯曲曲的山道又过了一条河,等戏班儿赶到那里,已是掌灯时分。这里的戏台已经布置好了,台下的人群黑压压的一片,做小生意的、卖小吃的,点着油灯,在广场上吆喝着。两位阔少叫来一帮人,帮助戏班儿搬扛箱笼、道具,点亮了戏台前面的两盏大吊灯。戏台上灯光一亮,四面八方的人,一串一串地都朝广场走来,吵吵嚷嚷,十分热闹。看得出这里的群众可能很长时间没看过戏了,特别是没看过红了半面天戏班几的戏了。霎时间,广场上人山人海,一眼看不到边。
开场的锣鼓敲响了,演员的劲头也来了,越唱越卖劲。台下响起了阵阵掌声。端阳站在戏台的角落好高兴,他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多的人看戏,心想:看来不光我是戏迷爱看戏,众多的人同样爱看戏,就看你演的迷人不迷人。

楼主 安安_ss  发布于 2014-12-16 15:41:00 +0800 CST  
大约演到后半夜,端阳再一看,台下竟还是那么多的观众,没有中间退场的,他想到台下听听观众的反应,顺便也解个手。他在台下挤来挤去,听着观众的议论,都说这戏演得好。他听得高兴了,掏出烟袋。想抽袋烟。可摸来摸去,身上摸不着火柴,抬眼一看,一个卖元宵的摊子前,壳着一盏油灯,就将烟袋锅伸过去点烟。可是,吸了几口,烟总是不燃,他又使劲吸几口,还是没有一点儿火星。
他对火,还是不着。吹吹烟袋锅,嘬嘬烟袋嘴,不觉有些奇怪,看看卖元宵的小贩儿不禁大吃一惊,此人为啥没有下巴?再看看周围的人群,怪啦,个个都没有下巴!他曾经听人说过,鬼才没下巴呢。难道这些看戏的人都是鬼吗?他收起烟袋,急忙走上戏台,把班主叫到一边,悄悄耳语了一阵。班主也到台下转了一圈,果真像端阳说的那样,他连忙叫过大师兄,说明情况,让他迅速化装成一个红脸灵官。
端阳却一把拉住班主和大师兄说:班主,请你千万千万别惊动了看戏的,你没瞧见,他们看得正入迷吗?如果这样,于心不忍呀!班主说:你没瞧见吗?那些看戏的是鬼,不是人呀!端阳极力劝解:鬼和人一样都爱看热闹,更爱看咱们戏班儿演的戏呀!我求求你,千万别打断了他们的兴致。
端阳的一番话,似乎感动了班主,再看看台下如痴如醉的观众,他点了点头。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突然,戏台上出现了一个红脸灵官,他头戴红盔身穿红袍,一只手里拿着钢鞭,一只手里托着黄表和雷碗,上得台来一声吆喝,接着啪啪摔碎了几个雷碗,并向台下撒去了五谷杂粮。这一来,顿时台下观众大呼大叫,鬼哭狼嚎。不大工夫,台下一个人没有了,戏台上下一片漆黑。第二天早上一看,戏班儿的演员们都躺在一个乱坟岗子上,戏班儿的服装、道具,全在坟场周围的树杈上挂着。
端阳和班主都埋怨大师兄,不该擅自化装成红脸灵官,上场吓跑了观众!
从此,端阳不但更爱戏剧,而且开始演戏了,后来竟成了这个戏班儿的名角了。






















【完】

楼主 安安_ss  发布于 2014-12-16 15:44:00 +0800 CST  
无法废弃的考卷






山东诸城有个叫罗生的书生,敏而好学,手不释卷,年纪轻轻便以文采诗名蜚声于四方乡里。
这日,罗生外出访友,日暮始归。行至途中,突然狂风四起,阴霾密布,大雨倾盆而下。在这僻静的荒郊,没有村落,也没有人家,何处去躲雨呢?四顾茫然之际,透过迷蒙的雨幕看见不远处有一小小的凉亭,他便飞也似的奔到亭中去。
当他走进亭内,竟见一位少妇也在那里躲雨。那少妇生得仪态娉婷,袅娜动人,细长娥眉下一泓清泉般的双眸流光溢波,摄人心魂。那罗生虽是正人君子,平日里守身如玉,但人非木石,面对着这样一个天仙般的人儿,却也怦怦然心动起来。正胡思乱想中,陡然间脑海里浮现出《四十二章经》里的文句:若非夫妻,对所有的女性应生恭敬尊重之心,不可生邪淫轻慢之心。见到年长的女性,就当作自己的姐姐一样;见到年少的女性,就当作自己的妹妹一样,见到年幼的女孩就当作自己的女儿一样。罗生澎湃汹涌的心潮因了这文句的警示而平静下来,就在亭中正襟危坐,闭目观心。
那妇人也发觉亭中有人过来,一看是个眉清目秀的青年书生,深恐遭受不测,不觉窘迫起来。可出乎她意料的是,这位文质彬彬的儒生,在这暮色苍茫渺无人烟的荒园小亭中,甚至连看都不看她一眼。那妇人很觉奇怪,心中想:“似我这样的花容月貌,平日里走到街上,引得多少男人驻足回首,心旌摇荡,可眼前这位后生却对我视而不见,难道天下果真有那坐怀不乱的柳下惠不成?再看那儒生正心如止水、泥塑木雕般坐在那里,一副傻头傻脑的呆样子,很觉好笑,不由得扑哧一声轻轻地笑了。
那罗生正在盘膝静坐之际,忽听得那妇人如娇莺婉转般地一笑,竟又自作多情,误认为是那少妇有意于他,本来平静的心湖又泛起了圈圈涟漪,竟有些不能自持起来。正心猿意马间,罗生猛然又想起圣贤的教诲:这个淫心一生起,则寡廉鲜耻、伤风败俗、大损阴德的事情,都会跟着起来了啊!而这个淫心若是一转,则保全名节、种德造福、感动人天的事情,也都会跟着转动了啊!做人或是做禽兽的关键全部都在这里,所以怎敢不认真地猛醒觉悟呢?就这样,情欲之火再次被理智的冷水浇灭了。
夜幕已经完全降临了,那滂沱大雨仍旧噼里啪啦下个不停,冷风飕飕,从四面八方吹入亭中,二人都觉寒气侵骨,不住地打着寒战。二人在心中都不约而同地想:这样凄风苦雨的寒夜,两个人若能相依相偎,岂不是可以驱散寒战,增加些温暖吗?当罗生这样想的时候,又觉得这样的想法太危险了,火锅地狱的想法,要不得,马上铲除!他思忖着:嘉言善书的警告只能压抑一时,长夜漫漫,如何能持久不动淫念呢?是否还有不动淫心的更好法宝呢?有了,有了罗生忽然想起了一个老和尚曾经传授给他的四觉观法门,于是他就闭目静坐,临时修持四觉观禅定法门。
罗生在修习四觉观法门中,渐渐进入清凉自在、美妙空灵的禅境中,对于身边的少妇已是兴致索然。
二人坐至拂晓,始终默默未发一言。这时,骤雨初歇,狂飙渐息,一抹亮丽的曙光透过云层洒向大地。雨后初霁,大地一片寂静祥和,寂静祥和得就如罗生澄清无波的心一样,罗生与少妇就这样在静谧的氛围中各自离亭归家了。

楼主 安安_ss  发布于 2014-12-19 15:12:00 +0800 CST  
且说少妇的丈夫李雍见妻子探望姨母一夜未归,正忐忑不安地焦灼等待着,心里惦记着妻子不知是在姨母家住下了,还是遇到了什么不测。一见妻子进了家门,便急切地问道:娘子为何一夜未归,是住在姨母家了吗?教为夫好生惦念!
妇人道:昨天日暮时分,我欲返往家中。不想遇此暴雨,一夜未息,幸亏在那荒郊遇得一亭子,便在那亭中待了一夜。
娘子受苦了,看你冻得哆嗦,我去拿件夹袄、与你穿上。
妾在亭中遇得一青年书生,起先我还深恐遭受麻烦,对其怀有防范之心,不想这书生是这等罕见的正人君子,竟一夜正襟危坐,对我视若无睹。实在令人钦佩!妇人歇了一口气继续说道。
不料,那李雍听后竟勃然变色,额上青筋暴跳,气极败坏地说:贱人,这样的浊世,哪有如此洁身自律的君子,你们孤男寡女在那荒园亭中过夜,又没有第三人看见,若说没做那苟且偷合之事,谁人相信?
妇人没想到丈夫竟说出这样的话,含泪辩道:妾不但没有做任何悖逆妇道之事,并且一夜也未曾说得一句话。相公怎这样的狐性多疑,委屈了我不说,也辱没了那书生的清白!
贱人休得狡辩,不管雨有多大,你也应冒雨归家!一个妇道人家,在那亭中与男人过夜,成何体统?李雍一口咬定妻子与罗生干了那不清不白之事,怒气冲冲写下一纸休书,打发妻子回了娘家。那妇人有口难辩,遂含屈忍辱,含泪回了娘家。
这年秋天,罗生参加乡试,虽然他平日里博览群书,诗思敏捷,但因用脑过度,身体衰弱,所以考试作文时,竟因精神萎靡而文思枯竭,考得很不如意。考官阅卷时,觉得他的文章平庸无奇,决定不予录取,便将他的文章置于废卷中。
谁知第二天,考官整理准备予以录取的试卷时,发现罗生的文章仍在其中。考官甚觉诧异,复阅其文,仍觉不够标准,复又置于废卷中。后欲将可以录取的试卷呈给主考官时,发现罗生的考卷又在其中。考官乃细心之人,心想其中必定有什么因由,就把考卷暂时搁置在一边。
夜阑人静之时,这位考官思忖着白天的怪事,久久不能入睡,豁然间闻得异香满室,室内光明如白昼。只见一位白衣大士翩然而至,和蔼地说道:“这位罗生乃饱学之士,只因劳倦过度,为文一时不能尽如人意,其操行高洁,襟怀坦白,可为世人的楷模,所以上天不忍弃之,故特向汝推荐尔!那考官恍然大悟,叩首行礼道:谢菩萨指点!一抬头,那白衣大士已了无踪影。
考官想这罗生一定积了什么阴德,才蒙得上天庇佑,就把他的考卷一并呈荐给主考官,竟中七十名而登金榜。
罗生考中以后,某日与众位中榜考生一起拜谒考官,恰巧那位少妇的丈夫也是同年考取的,亦同时在坐。考官设宴款待他们,谈得很是投机。席间考官问罗生:先生不知积了什么阴德,我几次欲将你的考卷置于废卷中,又几次蒙菩萨庇佑重又自动置于录取考卷中?罗生想了想说:在下平日里倒也没积什么善行,唯有一次在夜间亭中躲雨时见色不乱,当觉良心上有些宽慰!遂将当时经过的情形,又从头到尾详细说了一遍。考官听了,不禁对罗生肃然起敬。在座的李雍却脸色突然变了,既惭愧,又悔恨。惭愧的是不该把君子当小人;悔恨的是不该贸然休掉妻子。他连忙站起来向罗生深深作了一揖道:罗兄,我错了,深为羞惭!罗兄那次雨夜所遇妇人就是拙内,当拙内归家后将那晚情形告诉我,我竟不相信天下还有这样的高洁之士,一时误会气愤之下,疑妻不贞,将她休回娘家。刚才听罗兄一番讲述,方知罗兄与吾妻确是清白的,现在,我只有深深忏悔过去的鲁莽轻率,并向您谢罪!说完,倒地向罗生拜了三拜。
考官见两位当事人在自家中巧遇,大感惊奇之余,又对李雍说:现在既已证明你妻子的清白,误会冰释,何不快快接你妻子回家,破镜重圆!李雍点头称是。
回家以后,李雍便硬着头皮,一脸惭愧地来到岳家,求得岳家和妻子的原谅,并把妻子接回了家中。李雍这次应考,不仅金榜题名,且在无意中巧遇罗生,证明了妻子的清白而获破镜重圆。因此,阖府上下,喜气洋洋,张灯结彩,珍肴玉馔罗列满桌,以庆双喜临门。他们因为仰慕罗君高风,决定宴请罗君以表敬意。
罗君应邀至李府赴宴。李君的胞妹,姿容婉丽,气度清雅,出落得玉树临风般楚楚动人,年方二九,尚待字闺中。她钦佩罗君的人品,又在珠帘后窥得罗君英俊儒雅、风采不凡,顿生爱慕之心,向其兄表示愿意嫁给罗君。
从此,罗李两家永结秦晋之好。










【完】

楼主 安安_ss  发布于 2014-12-19 15:15:00 +0800 CST  
灵貂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在东北医巫闾山脚下生活着一位名叫于猎的猎人,他每次上山都有收获,但基本上都只是野兔、山鸡等卖不出大价钱的猎物,全家生活极为艰辛。
这年冬天的一个傍晚,于猎带着猎狗从山上回来。这天运气不错,打到一头百来斤的野猪。他扛着已经死去的野猪,想着这头野猪可以换回够全家吃一段时日的面粉,高兴得浑身是劲,走路脚下生风。刚到山脚,猎狗突然狂叫着朝侧面的一个小山坡奔去。于猎心中大喜,心想又有收获了,于是丢下野猪,提着枪紧跟在后面。猎狗跑到一块大岩石后面,发出向猎物威胁的呜呜声。于猎跑上去一看,岩石后面躺着一个已经昏迷不醒的身材矮小的老头。老头身上穿着一件貂皮大衣,一只腿上有枪伤,气息若有若无。猎狗紧盯着老头,似乎他一有动静,就会像对猎物一样冲上去撕咬。
于猎喝退了猎狗,顾不得一边的野猪,把老头背回家里,给他喂了姜糖水。不一会儿,老头苏醒了,说自己姓刁,是一个郎中,上山采药迷了路,遇到了土匪。土匪要他留下身上的貂皮大衣,他舍不得祖传的貂皮大衣,结果被土匪一枪伤到大腿。他负痛狂奔,终于逃离了土匪的追击,到了小山坡,筋疲力尽倒下了,要不是遇上于猎,说不定已经命丧黄泉了。
于猎劝刁郎中别着急,安心养好伤再走。但他心里很疑惑,按理说亲自上山采药的郎中,不会出自富裕人家,怎么会穿着名贵的貂皮大衣?
刁郎中指点于猎上山采来草药,捣碎了敷在伤口上。猎狗守在屋门口,虎视眈眈地盯着刁郎中,于猎要带它上山,它都是呜呜叫着不肯离开。于猎恼怒地呵斥:畜生!他可是治病救人的郎中。
半个月后,刁郎中伤口痊愈,对于猎千恩万谢一番后,离开了。
第二天,于猎上山打猎,猎狗竟然破天荒逮着了一只紫貂。紫貂皮是貂皮中的瑰宝奇葩,于猎自然不敢像刁郎中那样留着自己用,他拿到城里卖得好价钱。随即购置了不少田地,从猎户变成了农户。经过辛勤劳作,日子逐渐好了起来,结束了世世代代贫穷的日子。
两年后,于猎盖起了新房子。同年,小儿子患上了一种莫名其妙的病,不吃不喝,整日都病恹恹的。村里的郎中无法诊断,更不能对症下药,他对于猎说:看来你只有去请城里的妙手张了。妙手张是远近闻名的神医,各种疑难杂症到他那里无不迎刃而解、手到病除。于猎大喜,当即动身去城里请妙手张。说来,他对妙手张有救命之恩。前几年,他在山里打猎,遇到了独自进山挖人参失足摔下山崖而昏迷不醒的妙手张,把他背了回来,还请村里的郎中给他救治。妙手张康复后,对于猎说,以后有什么困难尽管去找他,定然鼎力相助,以报救命之恩!

楼主 安安_ss  发布于 2014-12-24 12:32:00 +0800 CST  
妙手张热情地接待了于猎,知道于猎的来意之后,他眼珠飞转,说:我必定竭力报答恩公,即便耗尽这里的所有名贵药材也在所不惜!于猎感动得掉泪。妙手张又说,不过,我听说恩公的那条猎狗既机灵又猛,为了日后进山采药不遭受猛兽袭击,我想把它买下,不知恩公意下如何?于猎大吃一惊,因为猎狗是他进山打猎必不可少的帮手,要是没了它,全家的生计会更加穷迫。但是为了儿子,他只能咬牙答应,说:只要你能治好我的儿子,我把狗送给你。妙手张笑着说:恩公能不能先把狗带来?
于猎把狗送来后,妙手张就来他家为他的儿子治病了。等妙手张的后脚刚离开于猎家猎狗就从城里跑回来了。于猎又把狗送回去,但第二天猎狗又自己跑回来。如此几番之后,妙手张生气了,不管于猎怎么哀求,他再也不来治病,最后,干脆闭门不见。
妻子对于猎怨恨地说:当初你就不应该救他,现在他对我们见死不救,简直就是恩将仇报!于猎叹气说:他是他,我是我,人和人是没法比的,当初我救他就没想到要他报答。眼看着儿子的病越来越严重,随时都会断气,于猎在绝望之下,决定死马当活马医,自己上山采药给儿子治病。
这天,于猎带着猎狗采药回来,刚进院子,猎狗狂叫着冲进屋里,于猎跟着跑了进去。刁郎中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正躲在被子里,满脸惊恐。于猎将猎狗撵了出去。
刁郎中说,他听说恩公的儿子身患重病,将不久于人世,就赶过来了,试着下药,没想到还真有效。于猎这才注意到,儿子已经可以起身倚靠在床头,脸色有了生机,妻子在一旁高兴得直抹眼泪。他激动得热泪盈眶,倒头便拜刁郎中。刁郎中把他扶了起来,说:我是郎中,治病救人是分内的事,何况你曾经救过我的命。与人善终得善缘啊!于猎感触万分,当初要是自己对雪地中性命垂危的刁郎中置之不理,现在还能把儿子从鬼门关拉回来吗?
于猎的儿子服了刁郎中留下的几服药后,病就彻底痊愈了。妙手张大跌眼镜,他疑惑不解,因为方圆百里内根本就没听说有姓刁而且医术比他高明的郎中。
后来有一天,于猎正在田里劳作,一个猎人路过,看着田里丰收在望的庄稼,万分惋惜地说:两年前,我在山中开枪打中了一只貂,却还是给它跑了,不然,我今天也会有像你一样的好日子。于猎和他是老相识,两年前他的儿子挑水淋菜,摔了一跤,一只脚竟然摔断了。更离奇的是,方圆百里的郎中看遍了,还是接不了骨,最终成了瘸子。






















【完】

楼主 安安_ss  发布于 2014-12-24 12:35:00 +0800 CST  

楼主:安安_ss

字数:507641

发表时间:2013-04-21 00:2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11 09:00:24 +0800 CST

评论数:580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