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另类历史

为效仿古人伯夷、叔齐不食周栗、宁可采薇最终饿死而保节操,谢枋得在被押送至大都中的途中仅蔬食饮水,有时竟然一天只吃五粒枣子,由于一股英雄气在,仍然不能死,一直活着到达大都。
途中,路过郓州,恰值寒食节,谢枋得又作《沁园春》一词,以彰心志:
十五年来,逢寒食节,皆在天涯。叹雨濡露润,还思宰柏,风柔日媚,羞看飞花。麦饭纸钱,斗鸡斗酒,几误林间噪喜鸦。天笑道,此不由乎我,也不由他。
鼎中炼熟丹砂。把紫府清都作一家。想前人鹤驭,常游绛阙,浮生蝉蜕,岂恋黄沙。帝命守坟,王令修墓,男子正当如是耶。又何必,待过家上冢,昼锦荣华。

楼主 隐士protsss  发布于 2016-05-26 19:33:00 +0800 CST  
故友兼降臣留梦炎亲自带医生煮药及米汤,想医活这位老友。谢枋得大怒,弃之于地,骂道:“我就是要死,你要让我活,是何居心!”
如此,迁延数日后,谢枋得终于绝食而死,继文天祥之后,终全臣子之节操,为皇皇大宋又添加了一个巨大的惊叹号!
时至今日,谢枋得的名字和他的诗集《叠山集》已经很难有人知晓。在北京宣武区法源寺后街一个大杂院里,是原先谢枋得祠庙的旧址。明清两代,无论朱明清满,皆大张旗鼓地祭祀过这位耿耿忠臣。到了今天,摇曳木楼中谢枋得的神牌碑文均不见踪影,它们早被经济时代的中国人扫入了“历史的垃圾堆”。

楼主 隐士protsss  发布于 2016-05-26 19:34:00 +0800 CST  
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
古语云已然,见事苦不早。
平生独往顾,丘壑寄怀抱。
图书时自娱,野性期自保。
谁令坠尘网,宛转受缠绕。
昔为水上鸥,今如笼中鸟。
哀鸣谁复顾,毛羽日摧槁。
向非亲友赠,蔬食常不饱。
病妻抱弱子,远去万里道。
骨肉生别离,丘垅谁为扫。
愁深无一语,目断南云杳。
恸哭悲风来,如何诉穹昊。

楼主 隐士protsss  发布于 2016-05-26 19:36:00 +0800 CST  
10、
赵孟頫,字子昂,宋太祖十一世孙,乃太祖之子赵德芳之后。“幼聪敏,读书过目辄成诵,为文操笔立就。”十四岁时,“用父荫补官,试中吏部铨法,调真州司户参军。”基于南宋对宗室干部子弟的“照顾”,加上赵孟頫确实有才,少年时代的他便早早进入官员侯补梯队。如果南宋不亡,一步一个台阶,赵书生很可能渡过安静而又乏味的一生。但是,十三世纪后期的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境地,1279年的崖山之役,元将张弘范把赵家皇族送进了大海。宋朝,终于划上了一个哀伤的句号。

楼主 隐士protsss  发布于 2016-05-27 17:54:00 +0800 CST  
其一
搔首风尘双短鬓,侧身天地一儒冠。
中原人物思王猛,江左功名愧谢安。
苜蓿秋高戎马健,江湖日短白鸥寒。
金尊绿酒无钱共,安得愁中却暂欢。
其二
野旷天高木叶疏,水清沙白鸟相呼。
胡笳处处军麾满,鬼哭村村汉月孤。
新亭举目山河异,故国伤神梦寐俱。
黄菊欲开人卧满,可怜三径已荒芜。

楼主 隐士protsss  发布于 2016-05-27 17:55:00 +0800 CST  
南行之前,忽必烈特意向程钜夫提及两个名字,一个是赵孟适,一个是叶李。前者是赵宋宗室,非此辈不足以藻饰太平;后者是曾经力抨贾似道乱政的南宋“忠臣”,非此人不足以显扬大元纵揽贤才的心胸。当然,受荐名单中第一名是谢枋得,还有就是赵孟頫、孔洙(孔圣人后裔)、胡梦魁、万一鹗等二十多人。结果,除谢枋得等少数几个人坚辞不出外,大部分皆欣然出仕,皆被忽??。
赵孟頫入京时,年三十四,正是盛壮之年。启程前,他的文学前辈兼诗文好友方回送诗一首,赞扬加鼓励:“文赋早知名,君今陆士衡。真能辩龙鯞,未可忘莼羹。剩喜修途阔,深防俗目惊。时闻黄耳信,缓步取公卿。”从方回这首真挚欢快的“马屁”诗中,可以想见当时赵孟頫的欢喜心情。
赵孟頫这位忘年交的方回老友,在宋元之际很“有名”,一是由于他的文才,,二是由于他的臭不要脸。

楼主 隐士protsss  发布于 2016-05-27 18:34:00 +0800 CST  
到杭州后,方回更是肆极丑态,在蒙古将领的家妓前口称小人,跪起迎拜,“食儇妓残杯余炙”,完全不知羞耻为何物。有杭州老吏恶其为人,奋笔疾书,揭发方回有“十一可斩”之罪(比贾似道还多一斩):“方回在严州,虐敛金银数十万,此贪也;其寓杭州王桥旅舍,与婢女宣淫,撼落壁土,为邻人讼于官,此淫也;一人誉之,则自视天下无人,大言不惭,以前辈自居,此骄也;人毁之则号呼愤怒,略无涵养,褊也;在严州为官时,独断专行,广纳贿赂,专也;有乡人病危告急借银,方回不顾,吝也;凡与人言,率多诞妄,诈也;方回前有乞斩贾似道之疏,专事沽名。及北兵(元兵)来,则外为迎拒之说,而远出投拜,是徼幸也,昔受前朝***美职,今乃动辄非骂,以‘亡宋’称之。是可忍,孰不可忍?年已七旬,不归田野,乃弃其妻子,留连杭州,买少艾为妾,歌酒自娱。每逢官妓,必跪以进酒,略不知人间羞耻事,此非老谬乎!倘使贾似道有知,将大笑于地下!”这一“十一斩”贴出,哄传一时,方回老邦子丢尽老脸。

楼主 隐士protsss  发布于 2016-05-27 18:46:00 +0800 CST  
此诗铺陈不少,实无新意,不过是王维“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蹈袭之作。
同样是一个人,后来做了元朝的官,赵孟頫有一首《述太傅丞相伯颜功德》,把屠城“流血有声”、最终灭掉宋朝天下擒俘宋恭帝谢太后入京的元朝元师伯颜吹捧到天上。宋朝,对赵孟頫而言,不仅仅是父母之国身家之邦,他本人身上流淌的是真正一丝不掺假的帝室血液啊。但是,颂德诗中,灭宋的屠夫却变成万世景仰的不世元勋:
授钺得人杰,止戈代天工。铁马浮度江,坐败破竹功。草木纷震动,山川变鸿濛。地利不复险,金城何足攻。市靡易市扰,兵无血刃红,……老稚感再生,遗黎忘困穷。归来一不取,匹马走北风。九域自此一,益见圣世荣。
满纸谎言,遍篇诌媚,把伯颜这个刽子手描写成人民的“大救星”。

楼主 隐士protsss  发布于 2016-05-27 19:12:00 +0800 CST  
江淮行省的元朝官员想辟叶李为郡教授,“俱不应”。后来,元朝官员带着丞相安童的亲笔书信,表示说:“先生在宋(朝),以忠言谠论著称,简在帝心。今授以五品官秩,士君子当隐见随时,其尚悉心,以报殊遇!”一听忽必烈赏识自己,这位南宋“直臣”“幡然北向再拜:‘仕而得行其言,此臣夙心也,敢不奉诏!’”
面见忽必烈后,叶李纵论历朝帝王得失,深得赏识。他所作的“好事”,主要有两件:第一,奏免儒户徭役。第二,忽必烈本来想迁江南宋宗室及大户入北方,叶李称江南已听命,无故迁徙会引致内乱,“帝大悟,事遂寝”。
忽必烈待叶李甚厚,圣元二十五年,要任他为平章政事入相。叶李固辞,得赐玉带一条以及良田四千亩,“视秩一品”。不过,大贼臣桑哥入相,实由叶李推荐。同事之时,叶李对桑哥弊政“莫能有所匡正”。桑哥被杀后,叶李大惧,称疾回江南养病,有人上书要忽必烈斩叶李以谢天下。恐惧加惊疑,叶李在路上真的发起重病,不久一命呜呼,时年五十一。死前,他诫嘱儿子把御赐田地金银物品皆还于官府。这位老儒,谨慎到死,仍不得好死。老叶也不容易,南宋时得罪贾似道被运窜蛮荒;元朝时在朝内卷入政治漩涡,最后被活活吓死,一辈子没过过几天消停好日子。

楼主 隐士protsss  发布于 2016-05-27 19:19:00 +0800 CST  
当然,官场浸淫有日,赵孟頫也学得乖巧了,不再直接顶撞桑哥等人。至元二十七年大都地震,人民死伤数十万。小赵劝忽必烈降旨大赦天下,减免赋税,以应天灾。桑哥见诏书妨他敛财,怒诘赵孟頫:“此诏必非帝意!”小赵回答:“天灾人死,钱粮也无从征收。如果今日不免,日后有人把赋税不足之罪归于尚书省,丞相您必受牵累啊。”桑哥闻言,转怒为喜,逐渐把小赵当成自己人。后来听闻小赵每天上班都要骑马经过宫墙东面一条临御河的小道,一次因道窄马失前蹄堕入河中,桑哥特意上报忽必烈,把宫墙往后移两丈多,以方便小赵上下班。不久,他又言小赵家贫,窜掇忽必烈赐钞五十锭给赵孟頫。这笔赏赐数目,相当他月俸的四十倍。
忽必烈很喜欢与赵孟頫聊天。一次,他问小赵,叶李、留梦炎两个大臣孰优孰劣。

楼主 隐士protsss  发布于 2016-05-27 19:21:00 +0800 CST  

忽必烈叹赏,而留梦炎得诗后,“衔之终身”。
不过,小赵对叶李的评价也失于厚道。相比于荐他入朝的程钜夫,这人只比他大五岁,因有荐举之恩,小赵就终身以恩师视之。叶李与他一拔儿入大都,小赵就不把他当盘菜。
后来,赵孟頫巧妙说服忽必烈侍卫近臣彻里,让他进言,尽道桑哥误国,最终导致了桑哥的被杀,为敛财而设置的中书省也被罢废。元法尚严,桑哥亲株连人众,连叶李都几乎不免。眼见朝中政治凶险,赵孟頫“自念久在上侧,必为人所忌,力请补外。”因此,至元二十九年,他“出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由于当地没有一把手,他这个“??顶头上司,他一时落得清闲。
忽必烈死后,巡按当地的蒙古“纪检”官韦哈拉哈孙见赵孟頫怠慢自己,不向自己孝敬金银,就上书诬称他有罪。虚惊之下,赵孟頫数日难以安眠。幸亏新继位的元成宗没有理会此事,下诏召他入京修撰《世祖实录》,又逃过一劫。

楼主 隐士protsss  发布于 2016-05-27 19:22:00 +0800 CST  
此志得意满,世间的一切,于赵孟頫而言,都是快乐满眼了:
江湖渺何许,归兴浩无边。忽闻数声水调,令我意悠然。莫笑盆池咫尺,移得风烟万顷,来傍小窗前。稀疏淡红翠,特地向人妍。华峰头,花十丈,藕如船。那知此中佳趣,别是小壶天。倒挽碧筒酾酒,醉卧绿云深处,云影自田田。梦中呼一叶,散发看书眠。《水调歌头》
元仁宗当太子时就“素知其名”,即位后,马上召赵孟頫入朝,授其中奉大夫之职。1316年(延佑三年),又拜其为荣禄大夫,这可是从一品的大官。“帝眷之甚厚,以字呼之??别值得一提的是,元仁宗有一次赐赵孟頫钞五百锭,怕中书省以国用不足为借口不支钱,派人特意从普庆寺皇帝的“私房钱”中取钞相赐。不久,见赵孟頫有一个月未入宫,元仁宗问左右侍从原因,对以“年老畏寒”。听说此事,元仁宗马上派人取御库中上好貂鼠皮大衣送给赵孟頫。

楼主 隐士protsss  发布于 2016-05-27 19:34:00 +0800 CST  

瑞日当天。对绛阙蓬莱,非雾非烟。翠光覆禁苑。正淑景芳妍。采仗和风细转。御香飘满黄金殿。喜万国会朝,千官拜舞,亿兆同欢。福祉如山如川。应玉渚流虹,璇枢飞电。八音奏舜韶,庆玉烛调元。岁岁龙与凤辇。九重春醉蟠桃宴。天下太平,祝吾皇,寿与天地齐年。《长寿仙》
相比青壮年时代的仕途蹭蹬,词境不可同日而语:
昏晓相催,百年窗暗窗明里。人生能几。赢得貂裘敝。富贵浮云,休恋青绫被。归欤未。放怀烟水。不受风尘眯。《点绛唇》

楼主 隐士protsss  发布于 2016-05-27 19:35:00 +0800 CST  
这个故事,出自老赵老友口中,应该非常真实。人到老年,戒之在贪,冷观现在“德高望重”好几个老艺术家,据说也是越老越爱钱。当然,老赵人格再卑微,我们也不得不提及他最“脍炙人口”的一首诗《题岳鄂王墓》:
鄂王墓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鄂王”乃南宋对岳飞的追封。此诗简明、直白,语气沉痛,对岳飞之死表达出无限的叹婉和追惜。正因此首小诗,后世人在对老赵鄙薄之余,还能剩下一丝赞诩。
歧路茫茫空望眼,兴亡滚滚入愁肠――汪元量

楼主 隐士protsss  发布于 2016-05-27 19:55:00 +0800 CST  
醉歌十首
吕将军在守襄阳,十载襄阳铁脊梁.
望断援兵无信息,声声骂杀贾平章.

援兵不遣事堪哀,食肉权臣大不才.
见说襄阳投拜了,千军万马过江来.

淮襄州郡尽归降,鞞鼓喧天入古杭.
***已无心听政,书生空有泪成行.

六宫宫女泪涟涟,事主谁知不尽年.
太后传宣许降国,伯颜丞相到帘前.

乱点连声杀六更,荧荧庭燎待天明.
侍臣已写归降表,臣妾佥名谢道清.

衣冠不改只如先,关会通行满市廛.
北客南人成买卖,京师依旧使铜钱.

北师要讨撒花银,官府行移逼市民.
丞相伯颜犹有语,学中要拣秀才人.

涌金门外雨晴初,多少红船上下趋.
龙管凤笙无韵调,却挝战鼓下西湖.

南苑西宫棘露芽,万年枝上乱啼鸦.
北人环立阑干曲,手指红梅作杏花.

伯颜丞相吕将军,收了江南不杀人.
昨日太皇请茶饭,满朝朱紫尽降臣.


楼主 隐士protsss  发布于 2016-05-27 19:55:00 +0800 CST  
有客有客浮丘翁,一生能事今日终。
齧氈雪窖身不容,寸心耿耿摩苍空。
睢阳临难气塞充,大呼南八男儿忠。
我公就义何从容,名垂竹帛生英雄。
呜呼一歌兮歌无穷,魂招不来何所从。


楼主 隐士protsss  发布于 2016-05-27 19:58:00 +0800 CST  
此外,他还有《六州歌头》一词,感叹家国兴废,以隋炀帝拟宋度宗:
绿芜城上,怀古恨依依。淮山碎。江波逝。昔人非。今人悲。惆怅隋天子。锦帆里。环朱履。丛香绮。展旌旗。荡涟猗。击鼓挝金,拥琼璈玉吹。姿意游嬉。斜日晖晖。乱莺啼。销魂此际。君臣醉。貔貅弊。事如飞。山河坠。烟尘起。风凄凄。雨霏霏。草木皆垂泪。家国弃。竟忘归。笙歌地。欢娱地。尽荒畦。唯有当时皓月,依然挂、杨柳青枝。听堤边渔叟,一笛醉中吹。
相较之下,昔日杭州美好的景象,快乐的生活,早已成为如烟梦幻:
潋滟湖光绿正肥。
苏堤十里***垂。
轻便燕子低低舞,小巧莺儿恰恰啼。
花似锦,酒成池。
对花对酒两相宜。
水边莫话长安事,且请卿卿吃蛤蜊。汪元量【鹧鸪天】

楼主 隐士protsss  发布于 2016-05-27 20:01:00 +0800 CST  
举世无人识,终年独自行――郑思肖

笔者数年前曾游历美国耶鲁大学,见其艺术陈列馆中有一幅中国宋元时期的《墨兰图》,用笔劲朗,意调萧疏,实为神逸之品。时隔八百年左右,似乎仍可闻嗅到那傲放兰花的古旧馨香。仔细辩认上面字句,有如下内容:“一国之香,一国之殇。怀彼怀王,于楚有光。”落款是“所南”二字。惘惘之余,当时以我有限的宋元通史知识,并不清楚“所南”为何人,以为只是宋朝某个不知名的文人画家的名号或者斋名。
事隔两三年,笔者去日本大阪。参观博物馆时,又见一幅类似的墨兰作品,形神俱逸,不同凡响。由于画??然来。忽然往下看,见有印刷体的日文作者介绍,虽然不是全看懂,其中汉字很多,让人恍然大悟:所南,原来就是南宋遗民郑思肖。

楼主 隐士protsss  发布于 2016-05-27 20:04:00 +0800 CST  
当时正值明朝败亡前夕,情境恰与南宁末期相仿佛。于是,儒生出钱,把此书刊刻于世,大儒顾炎武有《井中心史歌并序》。据清朝学者研究,这一部从水井搜出的《心史》或许是后人伪托,真伪至今待考。但是,郑思肖所作诗文,流传下来也不少。相较之下,其书画真迹存世罕见。元朝大画家倪瓒有诗《题郑所南兰》:
秋风兰蕙化为茅,
南国凄凉气已消。
只有所南心不改,
泪泉和墨写《离骚》。


楼主 隐士protsss  发布于 2016-05-27 20:05:00 +0800 CST  
读其所撰“自画像”式自传《一是居士传》,我们能感觉到他“永为大宋之臣”的诚诚之心:
《一是居士传》曰:“一是居士,大宋人也。生于宋,长于宋,死于宋。尝贯古今六合,观之肇乎,无天地之始亘乎,有天地之终。普天率土,一草一木,吾见其皆大宋天下。大宋粹然一天也,不以有疆土而存,不以无疆土而亡也。譬如孝子,于其父前乎,无前后乎。无后满眼惟父,与天同大,宁以生为在死为不在耶?又宁见有二父耶?此一是之所在也,一是者何万古不易之理也。由之行天地鬼神,咸听其命。不然天地鬼神反诛之断。古今定纲,常配至道,立众事。自天子至于庶人,一皆不越于斯。苟能深造一是之域,杀之亦不变,安能以伪富、伪贵刍豢之哉?”

楼主 隐士protsss  发布于 2016-05-27 20:07:00 +0800 CST  

楼主:隐士protsss

字数:123907

发表时间:2016-05-25 02:4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9-30 16:02:20 +0800 CST

评论数:171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