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未遇见方老师

昨天老同学聚会,宋学长送我一个复印件,说是在一旧书摊上见一旧书,收下后发现其中一篇和你有关,特地让人复制了来给你。
文章真的和我有关,题目就是“某某,悔未遇到方老师”,这某某二字地方,就是写的我的真名。而且第一句就写上了我的工作单位,家庭情形(父亲是谁等等)。以下说我和父亲之间的关系,几十年,也都比较到位,,一直谈到我写的《最后的孝心》。这位作者对我和父亲之间的情形 比较了解,,复印件末有钢笔书写,说那本书在香港出版叫《读人物》,编著者石琪,此文在下册683页——686页等等。石琪这个名字,好像是苏州一位领导干部,不过不认识,没有交往过。丛书名看(有个读字),他知道我和父亲等等,当是从读书看报等等带来的。
以下方老师,是一位中学语文老师,方新成老师,上世纪五十年代,有学生的父亲是县里的干部,但是此时却受到批斗,连累学生(初中)受到同学另眼相看,感到很大压力。此时他写了一篇批判文章,对父亲揭发批判。写成后先交方老师审查。方老师并没有赞扬学生“大义灭亲”“划清界线”等等,而是约他晚上河边散步谈心,劝他收起此文,多做思考,不要让父子亲情被一篇文章毁坏。并且说,我知道你父亲,我也信任他直到今天没有动摇。你对那些批判的话要多角度思考。学生张政听了老师话,收起文章,保持沉默。半年多后,父亲的问题有了结论,不实之词已被推倒。这位张政,是文章作者的朋友,文章作者从张家的事联想到钱家的事。钱某当年如若遇到方老师,……张政他遇到方老师,他是幸运的。方老师是一位好老师,值得尊敬的好老师。
文章大意大致如上。原文有三四页。谢谢石琪先生写了这篇文章。方老师的确值得尊敬,张政他也真有幸遇到方老师。不过,方老师能帮助了张政,如果他当年正好遇见钱家的儿子,看到我面临的问题,恐怕也帮不上很大的忙。这父亲遇到的不是县里的批判,,而是全国性的中央级的报纸上的点名批判,联系着美帝国主义,司徒雷登,蒋介石,等等,方老师能说我知道你父亲,也信任他没有这些问题吗?恐怕也难。石琪先生文中,提到了一九四九年八月发表的《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引录了其中那条(后来文革期间曾被广泛引用)著名的语录,这篇文章发表的时候,南京的中华民国政府已经逃离,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没有成立,说丢掉幻想,其实那时的确民间是有有幻想的人的,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文章题目,就是因为人们还有“幻想”。不过我当时是比较地相信人民日报,相信宣传 部的(若知道这是发自比宣传部更高的权威,就会更信了)。那时即使遇到方老师,我也不会舍弃人民日报而相信方老师的。这真是悔之莫及了。
有一句话讲了几十年了,相信群众相信党。听见过,也讲过吧。这到今天,还可以听见看见。方老师的可贵,在于他当时没有用这常见的话去教育他的学生,而相反地劝学生张政多角度思考,不要去做那种“大义灭亲”“划清界线”等等事。张政已经受教受益了,告诉了石琪先生。石琪先生写进文章《某某,悔未遇到方老师》。在这一点上就非但对钱某有益,对所有能读到此文的读者,都可以是有益的了。谢谢方老师,谢谢张政,谢谢石琪先生,谢谢送我复印件的学长宋修骐。
不知道这本书怎么会是香港出版,也不知道怎么又会在苏州旧书摊上出现。有人给了一种猜想,近来自费出书的门路,就有用香港出版社的名义,而在大陆印制(用简体字)的。印成后作者拿来送人,人家看过或者没有看,后来就被自己或后人处理到旧书摊是很正常的。而且或许还因此增加了一个或更多读者受益呢。这或许是一个合理的解释(下次有机会,要借这本书原本来看看,会有其他好文字的吧)。
楼主 毕明迩  发布于 2017-05-24 10:00:47 +0800 CST  
谢谢顶帖。
或许还因此增加了一个或更多读者受益呢.如果这帖子也能有益人心的话。
楼主 毕明迩  发布于 2017-05-25 06:38:35 +0800 CST  

楼主:毕明迩

字数:1453

发表时间:2017-05-24 18:00:4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5-27 02:31:32 +0800 CST

评论数: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