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史》札記

小弟我自學生時代愛讀史,研史;今日我來點評《二十五史》云云:

1.《史記》西漢·司馬字長(諱遷) 撰: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其地位不可撼動:古代學士將專治《太史公書》列為學科,有人說:《史記》不是史,而是一部涵蓋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

2.《漢書》東漢·班孟堅(諱固)撰: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修撰者以大漢正統者代理人身份修撰,多用古字,較難讀。有許多人物的姓氏非常少見,後世青史已不見。

3.《後漢書》南朝宋·范蔚宗(諱曄)撰:修撰者出身南朝世家大族,又擅長文學。個人以為:《後漢書》是前四史,甚至《二十五史》最有文采,文學色彩最濃的一部。體例上將皇后列入本紀,增加《列女傳》和許多類傳。

4.《三國志》晉·陳承祚(諱壽)撰:因為三國文化的普及,三國演義的熱絡。這部影響很大,因為修撰者親身經歷三國故事,有實錄精神;加之裴注,敘事詳實,文筆生動。

5.《晉書》唐·房喬(諱玄齡)撰:與《後漢書》一樣,博採眾長,刪繁就簡,修撰而成。又距離王朝覆滅二百餘年,立論較為公允,體例上也較完善,史料豐富。競為綺艷,不求篤實,好記載靈異之事。

6.《宋書》梁·沈休文(諱約)撰:與《後漢書》修撰者范蔚宗一樣,沈休文亦是文壇領袖。書中多錄入辭賦奏章,《志》的篇幅約佔一半,較有價值。《索虜傳》保存南朝記錄北魏政權的史料。

7.《南齊書》梁·蕭景陽(諱子顯)撰:修撰者是南齊皇族後裔,敘事老練,文字簡潔。《魏虜傳》保存南朝記錄北魏政權的史料。

8.《梁書》《陳書》唐·姚伯審(諱察) 姚簡之(諱思廉)父子撰:避免華麗辭藻,追求篤實史風較值得讚譽。相比之下:《梁》較為詳實,內容充實;《陳》過於簡略,但是在總結陳朝興亡得失方面,很簡潔到位。

9.《魏書》北齊·魏伯起(諱收)撰:體例上創造序紀,設立《僭偽列傳》記載五胡十六國及南朝政權,《釋老志》記錄佛道兩教的資料。修撰者有意顛倒是非,謂之穢史。

10.《北齊書》唐·李重規(諱百藥)撰:北齊歷史,頗為雜亂。《北齊書》既記錄帝王將相興衰成敗,又保存不少民風世情的史料。雖然如此,我尤重之。

11.《周書》唐·令狐德棻撰:《周書》文雅,《齊書》污穢。《蕭詧傳》記載北周附庸政權後梁歷史,詧字理孫,梁昭明太子長子,可部《梁書》不足;《突厥傳》是我國正史對突厥的最早記載。

12.《南史》《北史》唐·李遐齡(諱延壽)撰:南宋大儒朱元晦(諱熹)曾經說過,《南北史》除了《資治通鑒》採信之外,更向一部可笑的小說。

13.《隋書》唐·魏玄成(諱徵)撰:唐朝人修前代正史,正為借鏡。修史頗為嚴謹,文字精煉。《宣華夫人陳氏傳》有些類似言情小說,《志》遠溯漢魏,可補梁陳,北齊,北周無志之缺憾。《列女·譙國夫人冼氏》記載南朝時少數民族史料,《南陽公主傳》記錄隋氏家事。

14.《舊唐書》後晉·劉耀遠(諱昫)撰:修撰匆促,史料保存原始面目。但頭重腳輕,中後期較單薄。

15.《新唐書》宋·宋子京(諱祁) 歐陽永叔(諱修)撰:與《舊》相比;《新》在志表上下了很大功夫,列傳類目也更為清晰,尤其增加N多中後期史料,對於我們了解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提供一手資料。

16.《舊五代史》宋·薛子平(諱居正)撰:優缺點與《舊唐書》同,最可笑得是考證五代皇帝祖先(梁太祖,晉高祖等),竟然追溯至遠古。

17.《新五代史》宋·歐陽永叔(諱修)撰:在本紀,類傳上下了很大功夫,設立《世家》,記載十國政權故事。缺點是消去《志》,刪去大量奏章文章。文字簡潔,直追《史記》。

18.《遼史》《金史》《宋史》元·脫脫撰:《遼史》簡略,《宋史》繁蕪,《金史》行文雅潔,敘事簡括,稍為可觀。

19.《元史》宋·宋景濂(諱濂)撰:修史時間過於倉促,很不完備。《本紀》史料豐富是一大特點,文之陋劣,無如《元史》者。修撰還是為皇明奉天承運提供政治的需要。

20.《明史》清·張寧人(諱廷玉)撰:因為黃太沖(諱宗羲)和萬季野(諱斯同)之努力,史料鳩集,體例確立已經非常完備。修撰后一幫文人為了阿諛諂媚清高宗,居然故意留下二十餘個錯別字,讓今上修改;最終乾隆帝也未更正。就是不將南明諸帝事跡入本紀,僅散見列傳,還支離破碎,這點還不如元朝修《宋史》。但《明史》之完善是史家都認同。

21.《清史稿》民國·趙公鑲(諱爾巽)撰:修撰者多是清朝遺老遺少,與歷代正史不同:《清》是惟一站在滅亡之清朝立場上敘事記人評論,這一點是最大的特點。

楼主 依旻驚人謝氏  发布于 2017-05-24 22:16:06 +0800 CST  
小弟我自學生時代愛讀史,研史;今日我來點評《二十五史》云云:

1.《史記》西漢·司馬字長(諱遷) 撰: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其地位不可撼動:古代學士將專治《太史公書》列為學科,有人說:《史記》不是史,而是一部涵蓋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

2.《漢書》東漢·班孟堅(諱固)撰: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修撰者以大漢正統者代理人身份修撰,多用古字,較難讀。有許多人物的姓氏非常少見,後世青史已不見。

3.《後漢書》南朝宋·范蔚宗(諱曄)撰:修撰者出身南朝世家大族,又擅長文學。個人以為:《後漢書》是前四史,甚至《二十五史》最有文采,文學色彩最濃的一部。體例上將皇后列入本紀,增加《列女傳》和許多類傳。

4.《三國志》晉·陳承祚(諱壽)撰:因為三國文化的普及,三國演義的熱絡。這部影響很大,因為修撰者親身經歷三國故事,有實錄精神;加之裴注,敘事詳實,文筆生動。

5.《晉書》唐·房喬(諱玄齡)撰:與《後漢書》一樣,博採眾長,刪繁就簡,修撰而成。又距離王朝覆滅二百餘年,立論較為公允,體例上也較完善,史料豐富。競為綺艷,不求篤實,好記載靈異之事。

6.《宋書》梁·沈休文(諱約)撰:與《後漢書》修撰者范蔚宗一樣,沈休文亦是文壇領袖。書中多錄入辭賦奏章,《志》的篇幅約佔一半,較有價值。《索虜傳》保存南朝劉宋記錄北魏政權的史料。

7.《南齊書》梁·蕭景陽(諱子顯)撰:修撰者是南齊皇族後裔,敘事老練,文字簡潔。《魏虜傳》保存南朝蕭齊記錄北魏政權的史料。

8.《梁書》《陳書》唐·姚伯審(諱察) 姚簡之(諱思廉)父子撰:避免華麗辭藻,追求篤實史風較值得讚譽。相比之下:《梁》較為詳實,內容充實;《陳》過於簡略,但是在總結陳朝興亡得失方面,很簡潔到位。

9.《魏書》北齊·魏伯起(諱收)撰:體例上創造《序紀》,設立《僭偽列傳》記載五胡十六國及南朝政權,《釋老志》記錄佛道兩教的資料。修撰者有意顛倒是非,謂之“穢史”。

10.《北齊書》唐·李重規(諱百藥)撰:北齊歷史,頗為雜亂。《北齊書》既記錄帝王將相興衰成敗,又保存不少民風世情的史料。既然如此,我尤重之。

11.《周書》唐·令狐德棻撰:《周書》文雅,《齊書》污穢。《蕭詧傳》記載北周附庸政權後梁歷史,詧字理孫,梁昭明太子長子,可補《梁書》不足;《突厥傳》是我國正史對突厥的最早記載。

12.《南史》《北史》唐·李遐齡(諱延壽)撰:南宋大儒朱元晦(諱熹)曾經說過,《南北史》除了《資治通鑒》採信之外,更像一部可笑的小說。

13.《隋書》唐·魏玄成(諱徵)撰:唐朝人修前代正史,正為借鏡。修史頗為嚴謹,文字精煉。《宣華夫人陳氏傳》有些類似言情小說,《志》遠溯漢魏,可補梁陳,北齊,北周正史無志之缺憾。《列女·譙國夫人冼氏》記載南朝時嶺南少數民族史料,《南陽公主傳》記錄隋氏家事。

14.《舊唐書》後晉·劉耀遠(諱昫)撰:修撰匆促,史料保存原始面目。但頭重腳輕,中後期較單薄。

15.《新唐書》宋·宋子京(諱祁) 歐陽永叔(諱修)撰:與《舊》相比;《新》在志表上下了很大功夫,列傳類目也更為清晰,尤其增加N多中後期史料,對於我們了解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提供一手資料。

16.《舊五代史》宋·薛子平(諱居正)撰:優缺點與《舊唐書》同,最可笑得是考證五代皇帝祖先(梁太祖,晉高祖等),竟然追溯至遠古(舜司空朱虎,晉大夫石碏之後裔)。

17.《新五代史》宋·歐陽永叔(諱修)撰:在本紀,類傳上下了很大功夫,設立《世家》,記載十國政權故事。缺點是消去《志》,刪去大量奏章文章。文字簡潔,直追《史記》。

18.《遼史》《金史》《宋史》元·脫脫撰:《遼史》簡略,《宋史》繁蕪,《金史》行文雅潔,敘事簡括,稍為可觀。

19.《元史》明·宋景濂(諱濂)撰:修史時間過於倉促,很不完備。《本紀》史料豐富是一大特點,文之陋劣,無如《元史》者。修撰還是為皇明奉天承運提供政治的需要。

20.《明史》清·張寧人(諱廷玉)撰:因為黃太沖(諱宗羲)和萬季野(諱斯同)之努力,史料鳩集,體例確立已經非常完備。修撰后一幫文人為了阿諛諂媚清高宗,居然故意留下二十餘個錯別字,讓今上修改;最終乾隆帝也未更正,至今這二十餘個錯別字仍然留存在典籍文獻內。就是不將南明諸帝事跡入本紀,僅散見列傳,還支離破碎,這點還不如元朝修《宋史》。但《明史》之完善是史家都認同。

21.《清史稿》民國·趙公鑲(諱爾巽)撰:修撰者多是清朝遺老遺少,與歷代正史不同:《清》是惟一站在滅亡之清朝立場上敘事記人評論,這一點是最大的特點。

希望小弟的文字能讓愛好中國歷史的朋友,得到一把開啟中國歷史大門的鑰匙。
楼主 依旻驚人謝氏  发布于 2017-05-25 04:57:13 +0800 CST  

楼主:依旻驚人謝氏

字数:3599

发表时间:2017-05-25 06:16:0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5-25 11:43:40 +0800 CST

评论数: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