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与诗话

与樵子诗画赏竹

(一)《 山雨欲来》

文∕南山樵子:
数竿君子竹,清幽隐七贤。月移影婆娑,风动绿生烟。洒脱蕴虚境,劲节耐霜寒。

且让我们先逐句欣赏樵子的诗作。

(1)数竿君子竹,清幽隐七贤。
一竿傲岸的劲竹,也能让你品出铮铮的气节。樵子以“几竿君子竹”带出名传文史的竹林七贤,指的是魏晋玄学的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主张老庄之学,经常聚集在一处环境清幽遍布青竹的地方,只见竹林郁郁葱葱,终冬不凋,泉水潺潺流淌。七贤就经常聚集于此喝酒,纵歌,谈讲时政。

(2)月移影婆娑,风动绿生烟。
诗句描写竹林在月光照耀及微风吹拂下,婆娑起舞晃影牵动月华如烟。

唐朝的许浑《秋日白沙馆对竹》也有类似的句子:“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

宋朝苏轼亦云“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3)洒脱蕴虚境,劲节耐霜寒。
这竿节劲挺经得起霜寒的考验,犹显其旷达洒脱如超然物外的气质。南山樵子另有一首咏竹诗“七贤隐居处,板桥墨韵长。竿竿翠欲滴,枝枝绿生凉。劲节蕴虚谷,傲骨欺雪霜。爱竹说子猷,独坐对幽篁”。

笔者再举例几则以飨读者:邓拓有诗《题竹诗》“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林则徐后人曾作“龙孙凤竹真君子,劲节虚心耐岁寒”楹联。

(4)潇潇凌云志,孤直不自弯。
竹者,清华其外,虚心直节,历来是隐喻君子之德,体现的是一种胸襟气度以及抱负的凌云志,孤高而不会轻易弯曲屈服。

画∕天山雪莲


天山雪莲画题《山雨欲来》,其意在‘风竹’,手法不仅要表现出风势,更重要的是刻画出竹子那种敢于逆风挺立的性格和雄姿。若是‘雨竹’其特点则是枝俯叶垂和水墨淋漓表现“雨意”。

天山雪莲这幅竹画,手法更接近“晴竹”,仰叶竹画大半是用“叠人法”,就是通过一个个双叠人的叶片组成单位,组成大片竹叶,呈现自由自在的状态。 我们欣赏到图中的几竿修竹挺立,清雅秀美,沉着劲挺,神足韵高。墨彩浓淡相宜,层次井然。笔法细腻,清雅趣浓,宛若清风吹过,竹叶随风摇曳,那些浓墨淡彩之间,尽是对生命的深深感悟。

我想到更多的是唐朝唐彦谦的:“竹映风窗数阵斜,旅人愁坐思无涯。夜来留得江湖梦,全为乾声似荻花”。

----------------------------------------------------------------------------------------

(二)竹石图

文∕南山樵子:
逸然君子节,卓尔出云霄。含烟影离离,携雨声潇潇。经霜枝犹劲,耐寒叶不凋。质朴清幽处,爱煞郑板桥。

(1)逸然君子节,卓尔出云霄。
一般文人墨客以“梅、兰、竹、菊”称之“四君子”,亦借物言志,寄托情怀者也!诗句赞颂竹有节气如君子,展示一份情趣,一份逸然,一种身心的宁静和致远 ,逸然优雅。

所谓君子者,或乐道安贫、鄙薄名利,或洁身自好、矜而不争,或刚正不阿、威武不屈,或明智洒脱、逸然高隐。《诗经》有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白居易《养竹记》亦云:“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虚受者”。

意思是说:竹子像贤人,这是为什么呢?竹子的根稳固,稳固是为了确立竹子的本性,君子看见它的根,就想到要培植好坚定不移的品格(想到意志坚定不移的人)。竹子的秉性直,直是为了站住身体,君子看见它这种秉性,就想到要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想到正直、不偏不倚的人)。竹子的心空,空是为了虚心接受道,君子看见它的心,就想到要虚心接受一切有用的东西(想到虚心求道者)。竹子的节坚定,坚定是为了立志,君子看见它的节,就想到要磨炼自己的品行,不管一帆风顺还是遇到危险时,都始终如一(想到砥砺名节、无论穷通祸福,始终如一的人)。正因为如此,君子都喜欢种竹,把它作为庭院中存在价值的东西。

苏子瞻的《墨君堂记》说自从晋王子猷谓为竹君之后,“天下从而君之无异辞”,可知国人谓竹为君子者亦由来久矣!在评论文与可画竹时又云“……独能得君之深,而知君之所以贤。雍容谈笑,挥洒奋迅,而尽君之德……风雪凌厉以观其操,崖石荦确以致其节。得志遂茂而不骄,不得志瘁瘠而不辱。群居不倚,独立不惧……”。这哪里是在写竹?显然是在直书君子之道德人品嘛!苏文之后,画家写竹之风亦大盛焉!

(2)含烟影离离,携雨声潇潇。
描写竹林清韵萧萧,含雨带露,枝叶飘摇,有潇洒出尘之致。诗句衬托出画家以圆劲之笔法画竿,以挺秀之笔法写枝,随手撇写竹叶,俯仰向背,皆存书法意韵;又以墨之浓淡、笔触之大小来表示空间上立体感,使画面清雅秀逸,不同一般。我们从墨色的浓淡变化,突出空间上的幽深感,意韵空朦。

(3)经霜枝犹劲,耐寒叶不凋。
竹经冬而不凋,且自成美景,它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竹子空心,象征谦虚。品格虚心能自持,竹的特质弯而不折,折而不断,象征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凌云有意、强项风雪、偃而犹起,竹节必露,竹梢拔高,比喻高风亮节;品德高尚不俗,生而有节,视为气节的象征。唐朝张九龄《和黄门卢侍郎咏竹》“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凸显了淡泊、清高、正直,正是中国文人的人格追求。

(4)质朴清幽处,爱煞郑板桥。
郑燮(板桥)因喜欢竹之气节质朴,生长在清幽之处,画竹而称著,有题画竹句“屈大夫之清风,卫武公之懿德”。他画竹的三个阶段“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用笔畅达遒劲,构图布局可谓“乱而不乱”“疏密相间”,用墨“浓淡相宜”“干湿并举”。

《竹石图》:画/书香剑冷

笔墨瘦劲苍健,淡墨写枝,笔力劲辣,偃仰有致。欣欣向荣、清韵扑面的感觉。

这画颇有郑板桥《竹石画》的格调(下图)



另摘录元朝顾安(1289—约1365)的《风雨竹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为画家暮年墨竹名作。以浓淡墨笔画大叶竹两竿,枝干斜覆,竹叶下垂,表现了风雨中竹子的枝叶挂满雨水、纵横披离、摇曳多姿的自然形态。用笔潇洒苍润,墨气浓重,严谨自然,劲挺有骨,悉尽笔墨之能事,清润之气扑人眉睫。

元朝顾安《幽篁秀石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画家擅画墨竹,常作风竹新篁,行笔谨严,遒劲挺秀,用墨润泽焕烂,画湖石带勾带染,得皱透之姿,自有一股萧疏清逸之气,成为一格。

赏读于2020年12月17日
楼主 薛依云  发布于 2020-12-17 22:15:43 +0800 CST  
【樵子赏梅诗画二帖】

(一)一剪梅

诗∕南山樵子:暖意融融春来早,风抚新桠绽红蕾。林下翩翩蝶舞处,独爱枝上一剪梅。

且让我们逐句,来欣赏樵子的诗句。

暖意融融春来早,风抚新桠绽红蕾。
诗题既然是《一剪梅》,那就先读一段《唐诗纪事》中记载的故事,提及齐已《早梅诗》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当郑谷读后曾批评“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齐已惊叹而拜伏,人以郑谷为一字师。诗中深雪已点出时令是隆冬之末,梅花一枝开,不但切合‘早梅’,更有一枝独秀之势;后来如“昨夜一枝开处,正前村,雪深幽曙”、“深雪里,一枝开,谁占先春处” 等诗句,多受其启示(见梅花卷)。

其实樵子诗句说的是春天即来到,眼看这梅花红蕾新桠迎风绽放。明代画梅称著的王冕曾说过:画梅之难不在枝干,而在花。他的“万玉图”真是千蕊万朵,含笑盈枝,香度凌风,占满画幅,显示了乐观主义精神。清朝方祖留有诗云:“美人高士超绝处,不在搓桠枝干间。破蕊圈花真法在,两峰二树费寻攀。”(就连后来的罗两峰、童二树也是望尘莫及),王冕曾自傲地说:“冰花朵朵圆似玉,羌笛吹它不下来”。这‘风抚新桠绽红蕾’的描写,自有一番情趣。

林下翩翩蝶舞处,独爱枝上一剪梅。
要了解这句诗的深意,先读一下宋朝林逋的《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大意是说:冬季百花凋零,独有梅花迎着寒风昂然盛开,那明媚艳丽的景色,占尽小园风光。稀疏影儿,横斜在清浅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月光之下。当寒雀想飞下来时,先偷看梅花一眼;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也定会消魂失魄。庆喜我能低声吟诵,和梅花亲近,不用敲着檀板唱歌,执着金杯饮酒来欣赏她。

天山雪莲/水彩画《一剪梅》



天山雪莲/水彩画《一剪梅》的诗画意,显然源自宋代林逋《山园小梅》,樵子的“林下翩翩蝶舞处,独爱枝上一剪梅”,更是绝妙破题点拨其中真意。天山雪莲《一剪梅》的枝梢一笔拉到长,露出了尖锋,突出了梅的清高拔俗,令人感到风神绰约,美奕有致。其粉彩的处理,若庄周梦蝶,梁祝化蝶,樵子与雪莲以诗画高歌一曲《蝶恋花》。

(二)香如故
文∕南山樵子:高洁孤傲耐霜雪,严然不屑群芳妒;不向人前呈颜色,独占风流报林逋。

诗题‘香如故’一词出自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高洁孤傲耐霜雪,严然不屑群芳妒。
首句“高洁孤傲耐霜雪”,说的是高洁孤傲的梅花,可以耐得住严寒霜雪的考验,我好像读到的是李商隐《题小松》“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一年几变枯荣事,百尺方资柱石功。为谢西园车马客,定悲摇落尽成空”。这咏物诗热情赞颂了松树不畏严寒,不惧霜雪淫威,刚劲挺拔,四季葱翠的高尚品格,对艳丽一时,花开易谢的桃李,给予辛辣的讽刺,寄寓了诗人高远的政治抱负,表达了对社会上庸俗浅薄之徒的鄙视。

次句“严然不屑群芳妒”源自陆游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最让世人敬仰的还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即使凋零被碾作泥团尘土,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不向人前呈颜色,独占风流报林逋。
“不向人前呈颜色”典故或出自王冕(1287-1359年)的《墨梅图题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诗句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高风亮节,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末句“独占风流报林逋”。这林逋(967~1028年)即和靖先生,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自甘贫困,勿趋荣利;及长漫游江淮,40余岁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泛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以湖山为伴,布衣终身,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楼上提到的《山园小梅》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句,出色地描绘出梅花清幽香逸的风姿,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这‘独占风流报林逋’,有点像陆游《示儿》诗的味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这里的意思是花开独占风流不要忘了告诉爱梅的林逋。

除了楼上提到林逋,王冕等人,喜欢梅花到痴迷程度的还有:
(1)宋朝的华光和尚,有“墨梅鼻祖”之称,诗云:“东邻满座管弦闹,西舍终朝车马喧。只有老夫贪午睡,梅花开后不开门”。梅花开后了就躲在家独自欣赏(似是夜赏迟睡晚起),不再出门见客酬对。

(2)王庭筠(1151~1202年,别号雪溪)金代文学家、书画家。诗句“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诗人居处清幽,清瘦竹影,伴随写诗;幽幽梅香,前来入梦。当诗人信步庭院时,月光、竹影、梅香是那样地和谐;但回这月光却不肯“下西厢”来相会。

(3)扬州八怪中的金农(1687~1763年,号冬心先生),他一生与诗书为侣,梅花为伴,他笔下的梅花,简直犹如雨后春笋蓬勃生长,又如繁星点点,在数尺宣纸上,熠熠生辉。有诗云“雀喳喳,忽地吹香到我家。一枝照眼,是雪是梅花?”其豁达乐观之心性,可见一斑。金农在诗书画印以及琴曲鉴赏收藏方面,都称得上是大家。鉴赏家有云:画中梅花千花万蕊,繁枝密萼,梅干多以淡墨皴出,浓墨点苔,横斜交错,左右穿插,形成瘦如饥鹤、清如明月、崛如虬龙的独特风格,画中或古香满幅,或寒气袭人。柔中有刚、孤傲不羁,有清高拔俗之志”。恰似其自题诗句:“玉芷寒香擭浅沙,夕阳踈影一株斜。数椽茆屋无尘垢,何必孤山是隐家”。

天山雪莲∕水墨画《香如故》



画上有诗题:“横斜破立丝丝动,溢彩流光脉脉香”,显然是形容梅花的横枝斜干之蕊蕾吐丝迎风而动,深浅花色流溢传来阵阵香气。这有点像《红楼梦》第48回之香菱《咏月诗》的意境情趣:“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梦醒西楼人迹绝,馀容犹可隔帘看”。



天山雪莲∕水墨画《香如故》有点王冕《墨梅图》之“神韵秀逸”的味道。其构图以密取胜,同时做到密而不乱,繁而有韵。在枝干的构图上,能疏疏密密,做到长处疏,短处密,疏散处疏,交错处密,疏可走马,密不容针;虚虚实实,层次分明。朱方霭(1721~1786年)在《画梅题记》曾说:“宋人画梅,大都疏枝浅蕊,至元煮石山农始易以繁花,千丛万簇,倍觉风神绰约,珠胎隐现,为此花别开生面。”

清代宜兴吴仲伦在《竹波轩梅册》另云:“王元章(即王冕)喜写野梅,不画官梅。”何谓野梅?凡生长在山野清绝的地方,梅干劲直,尽自然之本性,都叫野梅,有时也叫村梅。何谓官梅?凡由人工造作,失却天真,干多盘曲,叫做官梅,也称宫梅。有人往往以野梅,比为“疏旷平远”,以官梅比为“金碧庄严”,借以隐喻不同环境中的不同人格。

明朝孙长真,喜欢摹仿王冕画法,在《画梅辨难》有云:“梅花取直不取曲,此理世人多未推。诗人独得梅清性,不画官梅画野梅。”

王冕画梅花的成功,与其构图是分不开的。构图可分疏的、密的、不疏不密三种。疏的如疏影横斜,以疏淡有致,雅淡出尘为妙。不疏不密的,如俯仰得直,照应有情,要密中见疏,疏中仍有聚散谓之得直。在枝干的质感上,运用了汤叔雅的“其为梢也,有如斗柄者,有如铁鞭者,有如鹤膝者,有如龙角者,有如鹿角者,有如弓梢者,有如钓竿者”的理论,加以具体实践。因此他立干如龙,劲似铁;发梢如箭,短如戟。梅干如龙不容易,画时必须弯曲有力,用笔多转折,或以飞白出之。要劲也不易做到,画时笔须顿挫得直,使转有方。画梅梢贵直,但要直中仍有韵致,绝非如尺”。他画花,不是只画一朵花的形似,立求神态表现出或娇艳,或清雅,或灿烂,或萧疏等等姿态;在开花形态上运用了“其为花也,有椒子,有蟹眼,有含笑,有开谢,有落英”的理论,画出了老树枝怪花疏,嫩树枝密花繁。王冕的墨梅对明代影响深远。特别通过徐渭、陈淳等人的发展与丰富,逐渐出现了大写意与没骨花卉繁荣并峙的局面。

既然是在《闲闲书话》与《渔樵耕读》的樵子兄赏梅雅谈诗画,还得认真学习一下。

薛依云赏读于2020年12月19日


楼主 薛依云  发布于 2020-12-20 14:55:21 +0800 CST  
当年的《渔樵耕读》茶座雅谈,已经淡隐在天涯烟雨里,愚兄怀旧念情,这次只有通过《书画与诗画》,邀来@钓鱼舟 @南山樵子2011,另@nongfud (农夫君) @夜语可书 也许听到召唤加入雅谈,再续前缘。

@南山樵子2011 的诗作一直是我所敬仰叹服的,读后常有共鸣触动,茶余饭后,随性拉扯几句,作为自我学习的动力。谨祝兄台 冬至快乐,阖家安康。
楼主 薛依云  发布于 2020-12-21 09:41:41 +0800 CST  
樵子兄找来两首《松鹤诗图》共赏,虽是常见题材,但赏读之余,别有一番情趣韵味。

(一)
松鹤图的流行是取其高洁长寿优雅的寓意,同时也寄托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盼,这是基于(1)松树长青,乃“岁寒三友”,寓意长生不老; 民间就有“寿比南山松不老”的说法。宋人王安石《字说》曾云:“松为百木之长,犹公也,故字从公;柏犹伯也,故字从伯”。且松树确有受封者,泰山就有“五大夫松”传为秦始皇所封。(2)鹤为“百羽之宗”,在道教文化中是神仙坐骑,延伸为长寿之物。在中国古代很多神话传说中,“仙鹤”就是一种神鸟,西晋崔豹的《古文注》有记载“鹤千年则变成苍,又两千岁则变黑,所谓玄鹤也”。另,仙鹤的姿态优雅飘逸,十分有“仙气”,因此,也被很画家所喜爱,入画既喜庆又吉祥。(明清两朝五百多年里,一品官吏的官服编织的图案就是仙鹤)。

南山樵子在102楼分享的两首诗皆以松鹤为题。
(1)翩翩神仙尉,松间伴孤云。入涧舒翮影,出林发清音。逸姿凌绝霄,静朴独不群。松节并鹤操,瑞气满乾坤。

诗句形容鹤翔翩翩如传说中的神仙尉,栖息松间,伴随孤云,时而滑翔掠过潭涧,映照着舒展的羽毛,穿越林子时发出清音。飞姿飘逸,翱翔天宇,安静朴实孤傲不群。这苍松节气与仙鹤情操,洋溢着瑞祥平和的气息布满天地之间。

涉及的典故有:
-- [神仙尉]一词典出《汉书》卷六十七,记载梅福曾任县尉,因不得志朝政,弃家出走,不知所终,相传已成仙。后诗文中因以[神仙尉]作为县尉的美称。
-- 宋代的周邦彦《片玉集》“天半行云,山中流水,松间明月,江上清风,无往而不相逢。”大意是:天上浮游的云彩,山中的溪涧流水,松树间的月亮,江上的清风,没有不会相逢的。
-- 魏晋的左思《咏史八首》“郁郁涧底松…举翮触四隅”。
-- [鹤操]原义特指《别鹤操》表示别离的琴曲。樵子此处引用或是指仙鹤的情操,对应苍松的节气。
-- [瑞气满乾坤]常用的楹联,相关典故有王冕的:”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2)松涛生岚烟,鹤鸣入九天。遒劲自高洁,情逸白云闲。

诗句描写:风撼松林,声如波涛;山间雾气,缥缈如烟。仙鹤鸣飞,高翱天宇。苍松雄健,风骨高洁;仙鹤飘逸,闲适如云。

诗句简短,但意象丰富,典故可参阅:
--《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九皋声闻天。
-- 宋朝刘子翚诗句:松涛净可漱,岚烟起如蒸。
-- 苏轼《木石图》:我心如磐石,遒枝自高洁。
-- 唐代韩琮《颍亭》诗句:远目静随孤鹤去,高情常共白云闲。

(二)
再来欣赏102楼天山雪莲的两幅国画,分别题为《春花瑞鸟图》和《松鹤图》

《图一》《春花瑞鸟图》
题为春花瑞鸟图,这瑞鸟既选择百羽之宗的仙鹤,那对应的春花就该是百花之王的牡丹,但画家选择了“一树桃花满庭春 ”的桃花,在粤语中“宏图”与“红桃”同音,桃花亦寓意“大展宏图”,另有行桃花运之意;若是双鹤或亦可寓意夫妇比翼双飞双宿双栖的浓情蜜意,但画面看似有三鹤。

画家以娴熟的工笔技法,展现了对于自然和生命的敬畏,画中仙鹤灵动悠然、栩栩如生,色调典雅,加上桃花富有层次感的布局,让整幅画面都变得鲜活灵动起来,流露出古朴典雅的韵味,尤其宁静悠远的意境,也让人心生向往。

图二《松鹤图》
以岁寒三友之一的松柏,结合仙风道骨的鹤,颇有一种超凡脱俗、雅致唯美的韵味,整体的搭配效果还是色彩的运用,都显得细腻逼真、恰到好处。尤其这苍劲朴茂的古松,庄重肃穆、傲骨峥嵘,显透出大气磅礴之感。

个人有一点小建议,这系列仙鹤图若能展现不同形态或栖或舞或鸣或戏或翔,将增加更生动的观赏情趣。

结尾前,我另找了一首苏轼的【鹤叹诗】来助兴,共赏苏东坡的志向情怀。

“园中有鹤驯可呼,我欲呼之立坐隅。鹤有难色侧睨予,岂欲臆对如鵩乎。我生如寄良畸孤,三尺长胫阁瘦躯。俯啄少许便有余,何至以身为子娱。驱之上堂立斯须,投以饼饵视若无。戛然长鸣乃下趋,难进易退我不如”。

整首诗的大意是说:园中有只鹤被驯服得可以任由我呼唤,我喊了他站在我坐的角落里。鹤却露出十分为难的表情,侧着眼睛看我,就像是对着鵩(猫头鹰)一样。这鹤看来像是暂居此处,一副孤单的模样,三尺长腿撑着纤瘦的躯体。俯身啄食一小会儿便足够了,怎么至于用体态来给你娱乐?驱赶他上厅堂,他耸立起全身的羽毛,用饼饵投喂他,就像没看见一样。忽然长鸣一声走了,它前趋与后退的能耐,是我远远比不上的。

苏轼诗作借鹤感叹自己的人生飘零多舛,而自己就像鹤一样清高傲岸孤芳自赏且孤苦伶仃,然而自己在仕途上不仅难以前进,也难以脱离,故而羡慕眼前这鹤,还能有退却的余地。
楼主 薛依云  发布于 2021-01-01 18:44:48 +0800 CST  
谢谢樵子邀赏诗画,延续《渔樵耕读》乐趣,为《书画诗话》添砖加瓦。

(一)《黄云万里动风色》
南山樵子诗:直上长空群山小,鼓荡九洲万里云。傲视沧海波浪起,王气雄风满乾坤。

首句“直上长空群山小”出自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人励志一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次句“鼓荡九洲万里云”如题“黄云万里动风色”出自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原句是“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描写诗人登临庐山高峰,放眼纵观,只见长江浩浩荡荡,直泻东海,一去不返;万里黄云飘浮,天色瞬息变幻;茫茫九派,白波汹涌奔流,浪高如雪山。诗人豪情满怀,笔墨酣畅,将长江景色写得境界高远,气象万千。

樵子诗句看似写鹰,其实是励志咏怀。亦如李白的《上李邕》诗“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诗中李白以大鹏自比,即《庄子逍遥游》中的神鸟,翅膀拍水就是三千里,扶摇直上可高达九万里。李白诗句描写大鹏即使不借助风力,以其翅膀一搧,也能将沧溟之水一簸而干,诗人寥寥数笔,就勾划出一个力簸沧海的大鹏形象。这大鹏鸟既是庄子哲学中自由的象征,亦显示李白年轻时胸怀大志,非常自负,又深受道家哲学的影响,心中充满了浪漫的幻想和宏伟的抱负。“

天山雪莲的水墨淡彩画《黄云万里动风色》更是‘王气雄风满乾坤‘,樵子的这首诗充分概括了画作的寓意气势。这鹰立天地之间、巨岩磐石之上,瞻瞩傲视、风雨雷动,一轮旭阳在其下方升起,俨然唯我独尊。

(二)《鹰》
南山樵子诗:
苍劲耐酷寒,高瞻立古松。傲视雄百代,山涧掠长风。
目疾掣紫电,爪利裂碧空。扶摇九天上,鼓翅搏鲲鹏。

樵子这诗前四句是描写横跨画面的苍松繁茂葱郁,不怕严寒,历经百代而不衰,依然傲骨峥嵘、坚贞挺拔,居山涧掠长风亦含隐士孤傲不群的风范。衬托后四句的鹰倨苍松,画面恒古静穆,实际上涌动着一股蓄势待发的时机际会,诗句“目疾掣紫电,爪利裂碧空。扶摇九天上,鼓翅搏鲲鹏”。媲美柳宗元的《笼鹰词》:“凄风淅沥飞严霜,苍鹰上击翻曙光。云披雾裂虹蜺断,霹雳掣电捎平冈”。 柳诗还有一句“但愿清商复为假,拔去万累云间翔‘’。借助雄鹰---只愿凭借下一个天高气爽的秋季,挣脱重重枷锁再上万里云间。
楼主 薛依云  发布于 2021-01-07 10:54:49 +0800 CST  
荷花,又名莲花,长于水中。花呈复瓣,以粉红及白色者为多,花色极为净洁明丽。翠叶如盖,亭亭玉立。荷花的花苞为菡萏,开花后称芙蕖。

宋人周敦颐(1017~1073年)的《爱莲说》千古绝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历来人们用荷花象征君子的品格,把自然美与人格美结合起来,赋予它崇高的美学意义。

佛教常以莲(荷)喻佛,基于前者的品格和特性与后者教义相吻合。佛教是着重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宗教,将人生视作苦海,希望人们能从苦海中摆脱出来,其解脱的途径是:此岸(人生苦海)--(学佛修行)—彼岸(极乐净土)。即从尘世到净界,从诸恶到尽善,从凡俗到成佛。这和莲花生长在污泥浊水中而超凡脱俗,不为污泥所染,最后开出无比鲜美的花朵一样。

南山樵子和天山雪莲在这帖子里,引用了宋朝杨万里(1127~1206年)两首咏荷名句“小荷才露尖尖角”和“净世(映日)荷花别样红”借题写诗作画。显然的杨万里也是一个有荷花情节的诗人,传世的有35首咏荷诗。

(一)《小荷才露尖尖角》
先来欣赏南山樵子第一首诗:清风轻抚小池塘,田田绿荷自生香。蜻蜓款款飞来勤,独立花蕾赏秋芳。

清风轻抚小池塘
这句是白描铺垫,一如宋代梅窗《西江月》“雨过轻风弄柳,湖东映日春烟”。

田田绿荷自生香
这句典故妙处在“田田”。源自汉乐府有歌谣:“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个人觉得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固然是采莲时看到鱼戏莲叶间,忽而又东又西或南或北的趣味场面,还有‘莲叶何田田’的壮观景象,这“何”是“多么“的意思;而“田田”是描写莲叶茂盛相连的样子。其实这‘田’字是一个象形字,小篆表达的即是阡陌纵横或沟浍四通的一块块农田。而甲骨文的“田”字形则更多,其中就有四周线条为圆形的,与荷叶外形特别相似。这诗句可以理解为,这一片片如盖的荷叶,犹如甲骨文的圆形“田”字一样,层层叠叠,挤挤挨挨,像一方方农田似的,这样一来,画面不是就出来了吗。迎面飘来的香味就如苏轼《鹧鸪天》:照水红蕖细细香。

蜻蜓款款飞来勤
这句典出杜甫《曲江》之二:“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这’款款’在这里是形 缓缓,慢慢,亦指蜻蜓在水面飞行时用尾部轻触水面的动作。

独立花蕾赏秋芳
晏几道有词“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描写孤独的词人,久久站立庭院中,对着飘零的片片落英,又见双双燕子在霏微的春雨里轻快地飞去飞来,能不触景生情吗?但诗人南山樵子却选择在秋天花序将尽之际,独自欣赏荷花凋谢前的芬芳,无需面对“留得残荷听雨声”的遗憾。试想淅淅沥沥秋雨来时,点点滴滴地敲打在枯荷上(无疑是一种残败衰飒的形象),那凄清错落有致的声响,该是一种怎样的声韵?短暂留在荷上,赢得诗人的“听”却是那凄楚的雨声。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说了,她不喜欢李商隐的诗,但惟独除了这句留得枯荷听雨声。虽枯而不死,虽败依挺,残荷于风雨中,听得是精神与节操,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却永远无法被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

(二)净世荷花别样红
再来欣赏南山樵子的第二首诗:婷婷多姿凌波仙,翠盘承珠自田田。粉面含露娇无限,古今圣贤说爱莲。

婷婷多姿凌波仙
“凌波仙子”多是用来形容碧波之中婷婷玉立如仙花之高洁清雅超凡不俗的水仙花,此处借用形容在水一方的白莲也是合适的。

翠盘承珠自田田
‘田田”典故如上述,这“翠盘承珠”形容翠盖婷立的荷叶如盘,承载着滚动流转其上晶莹剔透如珠玉的露水。就如尊贵如乾隆一样坐耐不住赋诗有云:“ 秋荷叶上露珠流,柄柄倾来盎盎收”。唐朝齐己亦云“霏晓露成珠颗,宛转田田未有风”。

粉面含露娇无限
形容花朵粉妆含露,花凝清香,姿态娇艳。一如李白《清平调》一枝红艳露凝香(形容牡丹)。若说是华清池贵妃出浴亦无不可,就且欣赏《全唐诗》中收录的一首杨玉环的诗“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褭褭秋烟里;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 。

古今圣贤说爱莲
《爱莲说》出自北宋学者周敦颐,他对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赞赏,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而为世人所喜爱。

周敦颐与莲的对话是文化的,哲学的,审美的,宗教的。一个人走了千年,一朵花开了千载,谁能跨越千年而依然美丽呢?

(三)集古人诗句
集句是截断诗句的移花接木,虽属巧妙,但有时读不出原作的全意,樵子摘录的前两句是写花,后两句则是借花比兴喻情。

花塘上雨霏霏(明. 许成名)
这花塘上细雨纷飞,一如宋人黄庚的《夏日-池荷》:“数点沙鸥掠野塘,红藕花多映碧栏”。

红莲韵绝白莲清(宋. 杨万里)
其原句是“白莲花共玉瓶,红莲韵绝白莲清。 空斋不是无秋暑,暑被香销断不生”。 描写诗人看着玉瓶中的红莲与白莲,红莲艳丽优雅,白莲清新雅致。在这清新的书斋里,秋天的炎热已经来到,闷热在淡淡的莲香中淡去。杨万里还有一首类似诗句“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船香”。池塘中莲花红白相间,粉的媚艳,白的素洁,尤显高雅。

照影自惊还自惜(清.郑板桥)
必须整句来读才能明白诗句意思,原句是“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诗人巧妙借用村女临水自照时的神态,就把水中荷花之美丽表现出来,这水中的荷花,竟使得西施般貌美的村女,也“自惊”及“自惜”起来。樵子如此集句选择,巧妙呼应上述红莲白莲,这“自怜自惜’也算是趣对。

青妆娇倚水晶屏(清. 徐灼)
原句是“凉凉簇簇水冷冷,一段幽香唤未醒。忽忆花间人拜月,素妆娇倚水晶屏”。看似诗人还沉迷在一段佳人幽香逐渐散去,周遭冰冷凉透。蓦然间,回忆起在百花丛中赏月的人,她淡雅的面庞,乖巧地靠在水晶屏风上。若单从形象描绘上来看,个人觉得宋朝张耒的“平池碧玉秋波莹,绿云拥扇青瑶柄”更为突出。

(四)天山雪莲的画作欣赏
(1)水墨淡彩《小荷才露尖尖角》
原诗出自宋朝杨万里《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句描写小荷刚把她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显露出勃勃生机,可在这尖尖嫩角上却早有一只小小蜻蜓立在上面,似乎要捷足先登,领略春光。小荷与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物。诗句小巧精致,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画家充分表现出诗作特有的境界,荷叶用写意的蘸墨法加破墨法,这种层层加彩,层次丰富,笔墨微妙滋润,带有朦胧感的诗意中,妆红粉彩勾勒出花的形状,蜻蜓停在上面,如庄周入梦。

(2)《净世荷花别样红》
画家改原诗的“映日“为“净世”,突显出尘禅味。原句也是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诗作《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随着湖面而伸展到尽头的荷叶与蓝天融合在一起,造成了“无穷”的艺术空间,涂染出无边无际的碧色;在这一片碧色的背景上,又点染出阳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红得那么娇艳、那么明丽。连天“无穷碧”的荷叶和映日“别样红”的荷花,不仅是春、秋、冬时季所见不到,就是夏季也只在六月中荷花最旺盛的时期才能看到。诗人抓住了这盛夏时特有的景物,概括而又贴切。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画家显然充分领悟诗人的心境,半舒展的荷叶先用蘸墨法(先蘸极淡的墨,再蘸稍浓的淡墨)用笔既有干、湿、浓、淡的变化,又能表现透视关系。中间以浓墨表现翠绿的叶面,舒展成圆形荷叶。虚实相间,灵动有韵。

笔者沉迷在樵子与雪莲的诗画中,感觉花雨满天。
楼主 薛依云  发布于 2021-01-10 16:14:32 +0800 CST  
@南山樵子2011 谢谢111楼的回复,其实在110楼结束语愚兄另有添加一句:笔者沉迷在樵子与雪莲的诗画中,感觉花雨满天。

这花雨亦指诸天为赞叹佛说法之功德而散花如雨。譬如民国传奇人物李叔同(法号弘一)从风光八面的文化名士转而皈依佛门,在风花雪月的杭州避世而居潜心修行,其佛法思想散见于所作序、跋、题记及与人书简中,片言洞微,精义时出,后人集文成书为《花雨满天悟禅机》。亦有现代学者南怀瑾著有《维摩诘的花雨满天》,以经证经,融会儒释道,揭示佛法真谛,为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描绘了一个“花雨满天”的无限世界。

樵子和雪莲的诗画亦是如此。尤其画作展示了蜻蜓对莲的眷恋,翠盖粉妍从混沌尘世冉冉升华而起的喜悦....
楼主 薛依云  发布于 2021-01-12 09:41:58 +0800 CST  
【扑蝶的心事】

谢谢南山樵子在113楼邀请赏画读诗,既然居家隔离无事,就来抛砖引玉,聊作风雅。

(一)佳人心事知者谁
传统写闺怨诗词传世的唐宋有51首,南北朝及明清则有19首,其中确实不乏借闺怨变换角色来表达思念之苦,亦有借题抒发怀才不遇仕途隔绝的苦闷。

天山雪莲的国画《佳人心事知者谁》,南山樵子的诗作了精彩白描:“闺中昼长惹春思,纤纤玉手拢花枝。闲步庭前雕栏外,无限心事有谁知”。

愚昧迟钝如笔者,觉得女人的心事确实不好猜测,是对也是错,错了就更错,看似这‘佳人心事’不像李白描写的【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亦非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却有点像朱庆馀【宫词】的味道:“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只见画面上的背景:朱栏楼台横跨过,翠黄斜曳采花缀,衬托出主角的红裳蓝裙,釵饰长披的盛妆打扮,以及脸上露出甜蜜喜悦的表情,看不似少女思春或深闺怨妇,而是一边感叹时光流逝,一边喜迎久别归来的官人。唐朝名相诗人张柬之(625年—706年)有诗接近其意:“谁家绝世绮帐前,艳粉红脂映宝钿。窈窕玉堂褰翠幕,参差绣户悬珠箔。绝世三五爱红妆,冶袖长裙兰麝香。春去花枝俄易改,可叹年光不相待”。

(二)扑蝶仕女图
先来逐句欣赏南山樵子的诗作:“翠袖长裙出朱户,纨扇扑蝶翩翩舞。一枝春色伴佳丽,妩 媚娇娘惹人妒”。

翠袖长裙出朱户
这‘朱户’自然是指红墙绿瓦名门富贵之家,‘翠袖长裙’是形容仕女穿着的美丽(古代服装下文赏画时再细说)。譬如元稹《樱桃花》有诗:“花前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另,孙光宪“六幅罗裙垂地,微行曳碧波”都是通过形象的比拟,把翠袖长裙之美,描绘得淋漓尽致。

纨扇扑蝶翩翩舞
女子穿裙飘逸灵动的翩翩,加上纨扇扑蝶的动作,更引人无限遐想。譬如孟浩然《春情》:“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张先《踏莎行》词:“映花避月上行廊,珠裙褶褶轻垂地”,用裳裙的飘曳,衬托出女子行动时姿态的曼妙婉约。

一枝春色伴佳丽
佳丽是指貌美的女子,这花园里的春色是关不住的,露出墙外的一枝枝红杏,已经泄露了春色正浓,春意盎然。(符应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妩媚娇娘惹人妒
娇媚的姑娘时遭常人妒忌,譬如唐朝开元年间诗人万楚亦云 “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诗人进一步拟人化到‘红裙妒杀石榴花’如此这般。

现在,再来欣赏天山雪莲的《扑蝶仕女图》。

天山雪莲采用的是双勾线白描画法,笔者注意网上有示范教材。画面上右侧仕女一手执扇,高举作扑蝶状;左侧仕女踏青顺手牵采花束,两人都身著分几个层次的绫罗绸缎,右女手袖非常长,遮住手部。她穿的服装还有一个小罗裙,长及膝部,用腰带系在腰部。小罗裙下面还有一个中等样的罗裙,前面还有装饰型的绣花衣带。下面的长裙拖及地面。还露出了一双云头状的绣花鞋。

这图看似临摹陈洪绶画于1650年《扑蝶仕女图》,现藏上海博物馆。为其典型的仕女画,古典而高雅。陈洪绶(1599-1652),字章侯,号老莲,别号老迟,在明末清初曾短暂出家,自称“悔僧”。



写于2021年1月14日,疫情居家隔离期间
楼主 薛依云  发布于 2021-01-14 14:30:25 +0800 CST  
谢谢南山樵子在115楼邀请赏画读诗,既然居家隔离无事,就来抛砖引玉,聊作风雅。谁念西风独自凉,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长相思》
唐代大诗人李白写了三首《长相思》,其内容、形式、意境虽然各有不同,但都深刻地表现了离人的相思之苦,写得情真意切,缠绵悱恻。

其一: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其二: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其三: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花馀床。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闻余香。香亦竟不灭,人亦竟不来。相思黄叶落,白露湿青苔。

但笔者以为,李白《秋风词》里诗句说的‘长相思’更为确切:“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且让我们逐句来欣赏南山樵子的诗句: 明月皎洁春山空,江波浩渺静无声。瑶琴一曲付流水,诉尽无限相思情。

明月皎洁春山空
开句即以‘明月皎洁’有内在关联的汉代《古诗十九首》之一作为起手式铺垫,原诗是“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此诗通过皎皎明月抒发愁思。有说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久客异乡、愁思辗转、夜不能寐的游子形象;或说是刻画了一个独守空闺、愁思难寐、徘徊辗转的闺中女子形象。

后句“春山空”无疑是王维《鸟鸣涧》的境界:“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诗中所写的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使到诗境显得富有生机,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达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江波浩渺静无声
春山空更映出江静无声,站立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渺,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恰似王湾《次北固山下》描写的场景。

瑶琴一曲付流水
阮籍《咏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诗人想把满腹心事,付与瑶琴弹一曲。知音稀少,纵然弦弹断,又有谁来听?这不正是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心境的重现:”人少悄悄,帘外月朦明…..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诉尽无限相思情
这画面更似温庭筠《梦江南·千万恨》的“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故有诉不尽的无限相思情。

(二)《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李清照《一剪梅》的名句:“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词作画面上只见粉红色的荷花已凋谢,幽香也散去,光滑如玉的竹席,带着秋天的凉意。解开绫罗裙,换上便装,独自登上小舟。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把锦书寄来呢?当雁群飞回来时,月光已经洒满西楼。落花独自飘零,河水孤零流淌。两人有着同一种相思,但身处两地。这相思的愁苦,实在无法排遣,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缠绕上了心头。宋朝黄升在《花庵词选》中另题作“别愁”,意即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作,点明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文字中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两人虽然身处两地,却共处一种情怀,表明两人心之相印灵犀相通,寄予对丈夫的理解,却也更增添了分散两地的思念之情。这与许多对月遐思独自抒怀的诗作,有着显著区别。但尽管天长水远,锦书未到,两地相思不减,足见双方情爱之深笃和彼此信任。结尾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特别能彰显李清照的许多作品,或寄情于景,或景中含情,意象显露,收笔尤其绝妙,留给读者无限遐想与深思。

且来逐句欣赏南山樵子诗句: 娇躯慵懒依石案,淡淡幽思锁春山。韶华易逝心无绪, 魂牵梦萦衣带宽。 满腹衷曲难倾诉,暗恨明月不常圆。牡丹花好空入目,寂寥庭院独自怜。

娇躯慵懒依石案,
形容佳人心情慵懒,娇柔的身躯,倚靠在假山石案上,类似诗句如明朝王玉峰 《焚香记·饯别》:"春事阑珊,心情慵懒,寂寞雨收云散。”

淡淡幽思锁春山
这‘’鎖春山“字面上的意思是雾岚叠树层层遮掩着春山,类似“寂寞梧桐锁清秋”。实际上是描写淡淡的幽思,重重叠压在眉头上,如难以开解的鎖,如明代朱让栩诗句:“无语凭栏珠泪潸,双眉蹙蹙锁春山。”

韶华易逝心无绪
韶华的意思是指美好的时光青春年华容易消逝,心头无绪。如秦观《江城子》词:“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欧阳修《定风波》“过尽韶华不可添,小楼红日下层檐。”

魂牵梦萦衣带宽
前句魂牵梦萦形容万分思念,如宋朝刘过《醉太平》词:“思君忆君,魂牵梦萦,翠销香暖云屏,更哪堪酒醒”。另后句“衣带宽“出自柳永的《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满腹衷曲难倾诉
‘衷曲’亦指‘衷肠’即心中委曲之事,意思是满腹难以吐露倾诉的心事与情怀。

暗恨明月不常圆
苏轼《水调歌头》有云:“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诗人心里暗恨明月不常圆,故而人间常有悲欢离合。这审美情趣晏家最有同感,晏殊《蝶恋花》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几道《菩萨蛮》“明月好因缘,欲圆还未圆。” 较为另类的有朱淑真《菩萨蛮》则说“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表达如果今夜月亮圆了,反而映照凸显出我这个赏月者的孤单。

牡丹花好空入目
诗句出自《增广贤文》“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多”。字面的意思是牡丹花虽然开得鲜艳,但仅供人观赏,自己没有结果,春天一过,什么也没留下来。笔者以为樵子的真正意思如同杜甫《宿府》的诗句“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意思是:长夜里号角声如人悲语;中天月色虽好,但谁有心情去欣赏。这里类比美丽娇艳的牡丹花亦是如此。

寂寥庭院独自怜
这心情如同李清照《念奴娇》描写的:“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同病相怜的还有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三)书画与诗话
樵子兄的两首诗作,看似赏画入境述怀,环环相扣唐诗宋词佳句,非常难得。

至于天山雪莲白描画《长相思》,看似诗意图,唯偏重大景,远山日中天,屿石屏立,水波粼粼,垂柳江树,仕女抚琴,但欣赏不到人物的心理状态显露的表情。另,无从查悉临摹源头,得悉市上仕女白描画册蛮多的,樵子既与雪莲熟悉,更方便直接探问为好。

另天山雪莲水墨淡彩画《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画面上藤绿蔷薇,色彩靓丽,妙龄少女裳衫随性,兴致阑珊,慵懒地倚靠在现代感的石椅上,撑首作沉思状,以画论画无可挑剔,只是个人觉得略与诗意中清瘦的李清照之气质有别,亦少了点相对应的古代传统仕女之艺术表现特质。



写于2021年1月15日,疫情居家隔离期间
楼主 薛依云  发布于 2021-01-15 14:21:50 +0800 CST  
【秋艳与春晓之间】

南山樵子这次以其友人剑胆琴魄的两幅画入诗作词介绍给大家雅赏,各题为【蒲塘秋艳】与【湖山春晓】,读者自然期盼可以欣赏到蒲塘一片耀眼的秋艳彤彤,还有春晓岚烟里湖光山色之妍花翠柳。且让我们一起随着樵子的诗词,步入剑胆琴魄的水墨淡彩画境。

(一) 蒲塘秋艳

剑胆琴魄的扇面画【蒲塘秋艳图】


樵子以精妙短句描写了画面上动与静并存的情景。只见天高水阔的湖面一片漫漫又蒙蒙,沙洲江渚上萧萧芦荻,摇曳在秋风里;沿岸晓烟笼罩着飘绿的杨柳排立,几行雁鸣声声,徐徐划过天际。

请来欣赏南山樵子的这首小词【捣练子】:波漫漫,水蒙蒙,江渚萧萧芦荻风。沿岸晓烟杨柳绿,天高水阔雁雍雍。

波漫漫,水蒙蒙
形容波起犹显旷远,水淡如濛墨。这画面就如范成大的 “烟山漠漠水漫漫,老柳知秋渡口寒”。或纳兰性德的“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芦花短笛中”。又似苏轼的“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江渚萧萧芦荻风
形容江边芦荻在簌簌西风中萧萧摇曳。江渚即江中小洲,亦指江邊。刘禹锡有诗“故垒萧萧芦荻秋”。

沿岸晓烟杨柳绿
描写岸边杨柳飘绿在晨雾烟岚里,句出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声律启蒙》有云:两岸晓烟杨柳绿。

天高水阔雁雍雍
‘天高水阔’形容空间广阔。‘雍雍’则是形容雁鸟的和鸣声,参阅诗经有云“雍雍鸣雁,旭日始旦”。

实际上,剑胆琴魄的扇面画没看到传统意象里的秋艳,或改题【秋意图】亦可。真正意义的《蒲塘秋艳图》则另有所指,即盛名出众譬如清代女画家恽冰的同名代表作,以写实手法描绘蒲塘秋日的丽景:碧水之上,萍藻点点,绿荷盈盈。画作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另,恽冰这幅画作既是描写映日荷花别样红,故以“蒲塘“点题亦值得商榷,因为蒲与荷,或偶一塘,但分别指两种植物,或是引用了《诗经-陈风-泽陂》典故:“彼泽之陂,有蒲与荷”。这蒲者,水草也,可以作席;譬如“蒲团”(圆形的扁平坐垫),就是用灯芯草与香蒲叶编织而成的。

(二) 湖山春晓

剑胆琴魄画的《湖山春晓》


此画风格清秀淡雅,远眺山峦屏立,明净如妆,苍然幽澹,营造出一种无边的静穆,图中江树秋枝寒柯疏欹,画面平沙渺渺,一叶扁舟顺流而下,偌有“溪出深虚,水若有声”的境界,带出‘欵乃一声山水绿’的哲理参悟情趣,让人流连其中。笔者一时联想起张元干的词作“芳洲生苹芷,宿雨收晴浮暖翠。烟光如洗,几片花飞点泪。清镜空余白发添,新恨谁传红绫寄。溪涨岸痕,浪吞沙尾。老去情怀易醉。十二阑干慵遍倚。双凫人惯风流,功名万里。梦想浓妆碧云边,目断孤帆夕阳里。何时送客,更临春水”。

显然的,樵子亦有感画境,铆足功力,长诗点画,韵味典雅有古风,典故意象丰富,韵律朗朗上口,笔者亦非常喜欢。


青山隐隐露峥嵘,湖光潋滟色朦胧。坐看春晓云飞处,天地尽隐烟霞中。
遥听晨钟源古寺,展读黄庭依苍松。竹笠鹤氅乘槎去,一帆直下蓬莱宫。

青山隐隐露峥嵘
这诗句描写青山隐隐约约露出高峻巍峨的样子,杜牧有诗云“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后句‘峥嵘’亦可形容高爽空阔,譬如李白《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举目四顾,霜天峥嵘”。

湖光潋滟色朦胧
这‘潋滟’形容水波荡漾,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后句‘色朦胧’,笔者以为纯属美学境界上的朦胧,不同于贺铸的 “暮雨不来春又去,花满地,月朦胧。”

坐看春晓云飞处
这‘春晓’让人自然联想起孟浩然描绘春晨窗外近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但诗人樵子这么一指一点,遥看风扬云飞起的远处,另有一番美景。

天地尽隐烟霞中
这时天地笼罩隐现在一片烟雾和云霞之中。犹如谢朓诗云“烟霞润色,荃荑结芳”。

遥听晨钟源古寺
这‘古寺晨钟’的清音荡漾而来,一时把我们引入中国古典诗学一个饶有兴味的审美意象之空寂本原,遥听这佛家宣扬的“钟声”,就如杜甫诗云“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展读黄庭依苍松
这时最好的选择,就是倚靠苍松读书,建议你读《黄庭经》(又名《老子黄庭经》),那是道教养生修仙的专著。

竹笠鹤氅乘槎去
竹笠是指竹丝或竹篾编成的笠帽。而鹤氅则是指鸟羽制成的裘衣外套,这样的穿着,加上后句‘乘槎’即乘坐竹制木筏,后用以比喻奉使,也指登天又比喻为入朝做官。

一帆直下蓬莱宫
诗人樵子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从看景、听钟、读经、冥想、最后乘槎成仙而去,宋朝华岳亦云:“飞扬直上蓬莱宫”。但这个蓬莱宫”又在那里?张炎自问自答“问蓬莱何处,风月依然,万里江清”。白居易亦云“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再云“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实际上,著名的【湖光春晓图】绢本设色扇面画,最初出自南宋陈清波于1235年所创作,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这是一幅清润淡雅的山水小品画幅,描绘的是西湖春晓景色,只见画面上平远山色,湖水环绕山岛,庭院楼阁掩映林间,岸柳初发,小路如带。湖岸边旅人骑马慢行,挥鞭遥指楼院,小童挑担相随。远山一片葱绿,引人无限遐思怀想。

笔者认为樵子的诗句及特为剑胆琴魄第二画作点题【湖山春晓图】甚好亦妙(撇开第一幅‘秋艳’字句),两幅画可以并和陈清波的画作一起欣赏,则境界全出矣。

写于2021年1月16日疫情居家隔离期间
楼主 薛依云  发布于 2021-01-16 17:13:17 +0800 CST  
2021-01-19 11:33
天涯论坛:
通知:你发表在『闲闲书话』内的贴子《书画与诗话》已被xixiange1963推荐为红脸,感谢你对天涯社区的支持。
来自:论坛

感谢版主@xixiange1963 红脸荐读(2021-01-19 - 11:33),或是读了我几分钟前刚发表于121楼的《小园春日踏莎行》,但之后前来再读,却发觉被删除了。真的无语............
楼主 薛依云  发布于 2021-01-19 18:38:28 +0800 CST  
问好@南山樵子2011 ,下文如此这般【书画诗话】风雅类型文字,竟然不明不白被无声无息处理掉,真是‘无言独上西楼’,谨应兄台之邀补上。

【小园春日踏莎行】

(一)樵子小园
樵子居家小院辟有园圃,闲时畦边豆瓜棚架下,把卷读书,时有虫声入耳,生活悠然闲适十分惬意,其诗作【一剪梅-小园】有精彩描绘:

竹破围篱作小园,瓜蔓绕栏,豆蔓绕栏。一泓清渠细潺潺,新蕊初妍,新绿如烟。
芳浓随风香去远,绿意盎然,翠意盎然。嫩芽含露叶含嫣,蝶恋花间,人醉花间。

我理解的瓜蔓豆棚,说的是用竹木搭成棚架,供蔓生瓜豆攀附生长,夏日更是纳凉佳处。从文字寓意上,瓜棚豆架亦指与世无争的寻常人家之闲淡生活场景。

清朝就有几位文人,不约而同以此入诗抒怀,郑板桥诗云:“一听春雨飘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王渔洋亦云“豆棚瓜架雨如丝”。周再勋有诗云“溪阴雨足桔槔声暂歇,翠畦瓜豆已成行”。这纍纍瓜豆满溢着生命的芬芳,绿蔓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满眼葱茏,俨然一幅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

齐白石亦在其住所院里种有丝瓜,常以几笔勾划,画上几根绿绿丝瓜,瓜蒂上犹有小朵欲开未开的黄花,其九十多岁时的水墨小品《子孙绵延》题跋:“新种葡萄难满架,复将空处补丝瓜。” 据说这‘丝瓜’谐音“思挂”,表示思念和牵挂。

当代文人林语堂亦有诗云“稚儿擎瓜柳棚下, 细犬逐蝶柳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 唯我空余两鬓风”。从字面上理解,这是一幅生动的家居生活情景,画面上小孩在柳棚树下,摘瓜嬉玩;小狗奔跑在栽满柳树巷子里追逐蝴蝶;看这人世间洋溢着繁华热闹的欢声笑语,只有我空留两鬓风霜。据文学研究学者分析,其实这是一段字谜提示,原来稚儿加上瓜字即是‘孤’,犬逐蝶则为‘独’字,合在一起就是“孤独”,文人别有心思,把这份孤独暗藏起来,待人去发现挖掘。

樵子在畦边瓜豆棚下,日里读书,逐行如溪流,汩汩地滋润着心田。在夜里,聆听着此起彼落的虫鸣,时而低沉婉转缠绵幽怨,时而高亢清越嘹亮热切,宛如一首悠扬动听的秋曲,确如杨万里诗云“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二)樵子三首春词
承蒙樵子兄邀请赏读,笔者厚脸斗胆就来瞎扯几句交差,如有错解,还请见谅。

(1)《踏春》:
二月芳菲杏花天,踏青寻春意兴然。溪前折柳钓春水,船头煮茶浮轻烟。
细犬扑蝶花丛里,小囡斗草阡陌间。年暮偏爱小儿顽,倒骑牛背放纸鸢。

二月芳菲杏花天,踏青寻春意兴然。
杏花绽放一般是在三、四月之间正值春季,故而古代诗人将之称为杏花天。樵子何不妨把诗句改为‘三月芳菲杏花天’,大家或也联想到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不管二月三月四月都是迎春踏青的好时节。

郑板桥的《春词》就是这样描写的:“春风,春暖,春日,春长,春山苍苍,春水漾漾。春荫荫,春浓浓,满园春花开放。门庭春柳碧翠,阶前春草芬芳。春鱼游遍春水,春鸟啼遍春堂。春色好,春光旺,几枝春杏点春光。春风吹落枝头露,春雨湿透春海棠”。

溪前折柳钓春水,船头煮茶浮轻烟。
樵子的“溪前折柳”,确非唐诗宋词常说的“灞桥折柳送别”,而是为了‘钓春水’。宋朝诗人林洪也折柳,但却另有他意“湖边杨柳色如金,几日不来成绿阴。折得柔条入城去,教人知道已春深”。这“折柳钓春水”,春水竟然可钓,确是妙句;笔者想起台湾张晓风的一篇散文,也有类似描写文字:“柳丝条子惯于伸入水中,去纠缠水中安静的云影和月光,它常常巧妙地逮着一枚完整的水月,手法比李白要高妙多了。”

既然有溪前折柳,便得有船头煮茶来对句,明朝的徐渭也特别喜欢喝茶,他说:“茶,宜精舍、云林、竹灶、幽人雅士,寒宵兀坐,松月下,花鸟间,清白石,绿鲜苍苔,素手汲泉,红妆扫雪,船头吹火,竹里飘烟”。如此一来“船头吹火竹里飘烟”再加上汲泉可煮茗,岚烟滟潋水色里,飘来阵阵茶香,把卷行吟,清谈古今,何尝不是人生雅乐逸事。

细犬扑蝶花丛里,小囡斗草阡陌间。年暮偏爱小儿顽,倒骑牛背放纸鸢。
樵子前二句有点取意林语堂“稚儿擎瓜柳棚下, 细犬逐蝶柳巷中”的味道。看来樵子这次踏春郊游,携家带口,既有与爱人折柳钓春水,泛舟品茶;还有岸上细犬扑蝶、小囡斗草、以及顽儿倒骑牛背放纸鸢,其乐也融融。诗绪一时间,从文艺调调的诗情画意,回到现实生活家庭温馨一幕,让人羡慕。

(2)《春日偶成》:
薰风染新绿,阳春踏莎行。撷英插短鬓,枕石卧长亭。山空听天籁,林静闻鸟鸣。情系白云游,野旷爱晚情。

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即使像宋朝理学家程顥这样道貌岸然的学者,也不忘抽闲留下一首《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走出做学问的书斋,抒发了踏春的愉快心情。我确实也好奇,来看看樵子怎么写《春日偶成》。

薰风染新绿,阳春踏莎行。
诗句描写春天的暖风把大地染绿,这“踏莎行”乃词牌调名,本意就是歌咏古代民间盛行的春天踏青活动。前句源自辛弃疾的《小重山》“倩得薰风染绿衣。国香收不起,透冰肌”,原意是用来形容茉莉花。“薰风”是指春末夏初刮起的东南风,温暖和煦,选用“倩”字,仿佛把“绿衣”看成是借助春风而染就,遍及田野坡头。这时来踏春,趣味嫣然。

撷英插短鬓,枕石卧长亭。
春游少不了撷英插短鬓,宋人有诗云:“却折花枝斜插鬓,薰风时送芰荷香” 。还是蒋捷 《霜天晓角》更为直接:“说与折花人道,须插向、鬓边斜。” 意思是:告诉折花的人,要把好花,插在鬓发旁边。

次句与前句比兴,即枕石对撷英,卧长亭对插短鬓。即在春游时,女仕撷英插短鬓,男同志则选择在长亭随性枕石而卧。典故出自《世说新语》的一段对话:“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譬喻过着隐居的生活。苏州拙政园的楹联就有‘俯水枕石游鱼出听’及‘临流枕石化蝶忘机’之句。

山空听天籁,林静闻鸟鸣。
诗意可追溯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及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寂寥野青林深,空山听鸟鸣,涧声淡静,自是绝妙天籁。

情系白云游,野旷爱晚情。
这“情系”是指对某个事物很牵挂很痴迷,诗人心随白云无拘无束畅游,也喜欢在旷野里看晚霞。次句‘野旷’自然有孟浩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寂静深幽。爱晚晴(情?)或许诗意源自李商隐的“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人们常在赞赏“晚晴”的同时,对它的匆匆流逝,感到惋惜与怅惘。然而诗人用“爱晚晴”及“重晚晴”,或可理解为一种分外珍重与爱惜美好而短暂的事物之情感,表达出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踏莎行》
陌上新绿,桃花初绽。微微薰风拂人面。蛱蝶款款照溪水,子规隔叶恰恰啭。
柳舞纤纤,牧笛声慢。杯残慵懒抛书卷。簪花庭院鬓染香,呢喃梁间栖双燕。

陌上新绿,桃花初绽。
诗人描写:春来了,阡陌田野大地染就一片新绿,河岸上的桃花粉妆初绽,有点像黄庭坚的“小桃灼灼柳鬖鬖,春色满江南”,形容桃花盛开,垂柳依依,春天已经到来了。

微微薰风拂人面。蛱蝶款款照溪水,子规隔叶恰恰啭。
首句:这温暖春风吹拂人面,让人着迷,就如南宋林升的“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次句:蛱蝶款款照溪水。少不了杜甫的“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境界。最后的‘啭’字,是形容鸟儿宛转鸣叫声不绝于耳。譬如庾信《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啭”,王维“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樵子在这里描写子规(即杜鹃鸟)隔着树叶在‘恰恰啭’,用词巧妙。冯梦龙则说“其声如新莺巧啭,呖呖可听”。

柳舞纤纤,牧笛声慢。
纤纤即形容小巧或细长而柔美,唐朝孙鲂诗云“春风多事刚牵引,已解纤纤学舞腰”就是这样形容杨柳翩翩起舞,连牧笛人的吹奏因分神而缓慢了下来,

杯残慵懒抛书卷。簪花庭院鬓染香,呢喃梁间栖双燕。
这时段酒也喝得差不多了,渐觉慵懒,没了心思,且把书卷旁抛;戴上簪花头饰,细步穿过庭院,鬓脚染香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抬头便看见两只燕子,在屋梁上呢喃声声。这画面如同五代刘兼《春燕》的诗句“多时窗外语呢喃,只要佳人卷绣帘”。或学学欧阳修“卷绣帘,一霎雨添新绿…看燕拂风檐,蝶翻露草,两两长相逐”。

来,我们春游踏莎行去。
楼主 薛依云  发布于 2021-01-19 20:16:50 +0800 CST  
【散曲四首】

(一)樵子的散曲【货郎儿】:“春深处、莺声惊晓梦,芳心慵懒,妆残鬓松。谁知俺妙窦初萌。恨窗外,戏蕊狂蜂,空惹俺春心儿乱拱”。

樵子描绘有位妙龄佳人,在一个暮春的大清早,被莺声惊梦而醒,以致芳心慵懒,无意梳妆,看着窗外庭院里的狂蜂,在花间采蜜戏游,惹得春心荡漾,乱了情绪。笔者记得汤显祖的牡丹亭之游园惊梦《绕地游》也有类似描写“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亭深院,炷尽沉烟,抛残绣线”。

其实这怨情自生,怪不得莺声惊晓梦,李白就曾说过“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翻译成今文就是:美人儿卷起珠帘,等待又等待,一直坐着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只见她泪痕湿满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什么人,还是恨自己。

查悉历代诗词,提到莺啼的,就超过500多句。尤其南宋词这类情怀的描述尤多,描写春天莺啼声惊醒迷梦,到处是撩乱人心春绪。朱淑真《伤春》:”柳暗轻笼日,花飞半掩尘。莺声惊蝶梦,唤起旧愁新”。[宋]赵长卿的“柳莺啼晓梦初惊。香雾入帘清”。[宋]刘学箕:”午睡莺惊起。鬓云偏、鬆未整,凤钗斜坠。宿酒残妆无意绪,春恨春愁如水”。

最让笔者惊讶的是要数[唐] 顾夐的“晓莺啼破相思梦”在长达300多字长诗里,未句多是“负春心、思娇慵、恨悠扬、罢朝妆、悔多情、两蛾攒、欲黄昏、锁窗前、绕天涯、画难成“之类。

樵子这系列立题《散曲》,按笔者粗浅理解,《散曲》这种艺术形式,其欣赏不应只是停留在文字鉴赏上,还包括声腔唱法,乐器配搭和故事情节等等。

就说‘货郎儿’这词语,它原本是生活中卖货郎的叫卖声,经过长期的歌唱,不断加工,发展成为说唱艺人专用的一种形式,后来被杂剧吸收进了套曲。宋元以来,便有一种来往于城乡贩卖日用杂货,尤其是妇女针线以及儿童零食、玩具的挑担小商贩,被称作货郎儿。他们沿街摇着蛇皮鼓,唱着物品名字以招徕顾客,所唱的调式也不断被加工演变最后定型下来。到了元代发展成了一种成熟的说唱艺术“货郎儿”。一般表演开始时,艺人要先“做排场敲醒睡”,以表示演出开始,集中观众的注意力;然后一边摇鼓一边说唱。所以可以这么说“货郎儿”它既是一种职业的名称,也是一种曲调的名称,还是一种说唱伎艺的名称。

樵子的《货郎儿》即是曲调,应该也是可以演唱的。据介绍元曲发展到后期,将原调的《货郎儿》曲牌演变成九支曲子,再加上尾声统称为《九转货郎儿》。从一转到九转曲调优美动人,调式交替丰富,尤其慢曲、急曲,衔接错落有致,相映成辉,是昆曲北曲曲牌中不可多得的精品。笔者在学习这课题过程中,了解到《长生殿-弹词》之(转调货郎儿)“唱不尽兴亡梦幻,弹不尽悲伤感叹,大古里凄凉满眼对江山。我只待拨繁弦传幽怨,翻别调写愁烦,慢慢的把天宝当年遗事弹”。 老生李龟年所唱的《货郎儿二转》,其音域就是由 C 调的低音1到高音2,两个八度零的一个音。

(二)樵子的【三台令】佳人春睡:“微酩,微酩,斜卧钗松枕横。脸儿浅润酡红,口角笑靥动容。容动,容动,应是正寻好梦”。

这样香艳撩人的描写,其实在屈原《楚辞-招魂》就有了“美人既醉,朱颜酡些。娭光眇视,目曾波些。被文服纤,丽而不奇些。长发曼鬋,艳陆离些”。说的就是美人已经喝得微醉,红润面庞泛发红酡。目光撩人脉脉注视,秋波流转水汪汪。披着刺绣的轻柔罗衣,色彩华丽却非异服奇装。长长黑发高高云鬓,五光十色艳丽非常。宋朝的赵师侠《酹江月(题赵文炳枕屏)》也是一样精彩“记当年小阁,牙床曾展。围幅高深春昼永,寂寂重帘不卷。棹舣西湖,人归南陌,酒晕红生脸。困来无那,玉肌小倚娇软”。

网上有介绍《三台令》又名《开元乐》、《翠华引》。《三台》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或加“令”字,多指短小的曲调,这词牌是从唐代文人宴会上即席填写之酒令而来。譬如南唐的冯延巳有词:“南浦,南浦,翠鬟离人何处。当时携手高楼,依旧楼前水流。流水,流水,中有伤心双泪”。当然《三台令》也有气势慷慨悲壮,如韦应物“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三)樵子:散曲【仙侣】锦橙梅:粉嘟噜的面衬霞,乌云般的鬓堆鸦。凝星目儿含秋波,启樱唇儿莺声娇咤。娉娉婷婷斜倚着繁花,轻轻盈盈体着薄纱。妙手丹青也难描画,风流煞,直教人魂儿牵挂。

这段文字应该是模拟元曲杂剧,形容佳人出场前的铺垫语。‘嘟噜’一词网上有说是济宁方言,比喻连续不断地小声自言自语,但加上一个“粉”字,笔者猜想更像是北方当形容一串葡萄而说一嘟噜葡萄,看来樵子是形容佳人粉霞圆脸如葡萄,接下来就是一连串形容发鬓鸦色,眼睛凝星如含情脉脉的秋波,樱唇初启就发出娇媚如莺般婉约的声音,体态轻盈身穿着薄纱娉婷斜倚在繁花装饰的卧榻上,如此风流模样,就连妙手丹青画者也难以加持,真叫人失魂牵挂啊。

樵子这首散曲有些(元)张可久【仙吕-锦橙梅】的影子,原文为“红馥馥的脸衬霞,黑髭髭的鬓堆鸦。料应他,必是个中人,打扮的堪描画。颤巍巍的插著翠花,宽绰绰的穿著轻纱。兀的不风韵煞人也嗏,是谁家?我不住了偷睛儿抹”。

历代文人雅士羡慕佳人美色不乏其人。譬如唐代李群玉《同郑相并歌姬小饮戏赠》:”胸前瑞雪灯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描写歌姬的胸前雪白肌肤,在华灯斜照下尤显风韵,眼中神采在酒意半醺时更觉妩媚。

曹雪芹描写佳人更是出色,如《警幻仙姑赋》“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形容笑容像春天盛放的桃花一样美艳动人,秀发如瀑盘发簪上;明眸皓齿樱桃小嘴,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形容走在第一位的女宾来客“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 说的正是(贾迎春)说她身材微胖,但很匀称,脸蛋如刚剥皮的荔枝一样水嫩光滑,鼻子像是用鹅脂凝成的。不只男同志如此这般垂涎费词,就连李清照也说了其中的奥妙“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四)樵子的【正宫·叨叨令】:颦儿魂断葬花墓,宝钗抱恨终身误。湘云醉卧花茵处,多情公子因情悟。醒悟了也幺哥?醒悟了也幺哥?凭谁也难躲黄泉路。

愚昧如笔者,读来觉得像是樵子在劝说宝玉小哥哥:你看颦儿(林黛玉)悲唱葬花词魂断离世,宝钗聪慧懂得算计但也抱恨误了终身姻缘。还有憨湘云醉眠芍药裀(参阅《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你这个多情的贾公子,应该醒悟了吧?小哥哥,你醒醒吧!任谁也躲不过要在黄泉路上走一回。

这叨叨令还真的是叨叨相劝,得悉“也么哥”一词也作“也末哥”是《叨叨令》的定格语尾助词,此处重复呼唤,加深艺术感人分量。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等杂剧都用到此调。

《小注》添加说明一下:笔者既非中文系科班出身,诗词知识也只是在几十年前中学时读过一些,散曲更是一窍不通;樵子每次出题邀赏,都是一种情谊上的交往与鼓励,笔者在欣赏的同时,亦作为一次又一次的学习机会和动力;行文几句解读留字,纯属抛砖引玉,还望来访朋友斧正指点。

写于2021年1月20日
楼主 薛依云  发布于 2021-01-20 15:30:16 +0800 CST  
楔子:回头一笑,花间归去,只恐被花知

话说有作者@周溪村翁 于2019年3月31日在《闲闲书话》分享了一段朦胧情感题为《眼神相撞的初恋》,深受关注与欢迎。

最近1/18笔者偶然路过,简短引用一段诗“行人立马意迟迟,深心未忍轻分付。回头一笑,花间归去,只恐被花知”,纯属推波助澜。有朋友表示欣赏但不知诗句来处。

然后两天后的1/20@南山樵子2011 在本帖楼上邀赏其诗作《九张机》。正是无巧不成书,心有灵犀一点通。笔者引用的诗句正是广为流传宋之朝无名氏《九张机》中的第二张,带有浓厚的民间歌词色彩。

诗句描写女主角与其意中人在路上偶遇,隔着距离彼此默默相望,但未能接近,故而“立马意迟迟”,内心里感到无比留恋却不舍离去,“深知未忍轻分付”,一方面希望借机会与意中人说上几句知心话,又不得不转身回到姊妹群中,内心充满矛盾。最后“回头一笑,花间归去,只恐被人知”,具体刻画了女主角美妙心理活动与动人羞涩神态。妙的是词人李清照也有一出精彩的特写镜头“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如此这般机缘巧合,笔者有意把樵子兄的《九张机》赏读介绍稍微按后,先读笔者一篇2015年12月29日的旧作,铺垫缓和一下阅读情趣。

【陌上花开的六个境界】

(序曲):“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相传是吴越王钱镠的原配夫人戴氏王妃寄怀思念的家书诗句。这平实温馨,情愫尤重的九字真言,一时传为佳话,后人编成山歌,题为《陌上花》。

得悉当年【断桥村落】开创初期,有斑竹鹤顶红另有番外小名【陌上花开】,有诗纪其风雅事迹:昔我来时,陌上花开。今我往矣,陌上花落。寒来暑往,日月如梭。待得冬日,唯见阡陌。

作者解释说:前两句改自《诗经》中《采薇》的两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后两句则有两层意思,面上是说,多少年来,都是这般一年年过去,人生代代无穷已;到了冬天的时候,一切的花开花落都已成过往,只有这亘古不变的道路而已,有那么点“色即是空”的意味。另一层的意思是说,遇见你之前,便是简单的寒来暑往,日月如梭,不觉难过,唯离开你之后,我的心里,才有了花无影踪、阡陌空空的冬天。

当时抱石堂主也留下一首无限情思缠绵的诗句:陌上花开时,我亦曾来过。去时几回首,不忍见花落。

诗人有这样的阐释文字:花开的时候,我也来过,是自语,亦是同他人说,是卑微,亦有小心的隐隐的自得,似一个多情的赏花人,沾了这花开的光了,便如张爱玲所说,“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接下来二句“离开几回首,不忍见花落”,这千里搭凉棚,也没有不散的筵席。前两句是为‘来“,后两句是为”去“。来总是好的,“来”已经情思缱绻,最难为是后两句,是为不舍,是为不忍,要让我落下泪来。离开的时候,我一遍又一遍地回头,看你,再看你,我不舍得离你而去,此是为自己;我不忍你寂寞开无主,此是为你;我不忍看到你朱颜改,为我,更为你。我本不能再看你,多一眼都是痛。如果可以,我不回头,便看不见你,便不让自己心伤,便不见你花落,然,终是舍不得,终是忍不下,我不让自己脚步停下,和着泪水,一回首,痛彻心扉,二回首,柔肠百折,三回首,已看不清你……… 看花还似非花,点点是离人泪。

这等天涯传奇逸事,竟然在网络一角的【东镇书院】徒留几则跟帖酬唱,就悄然散落在滚滚红尘、滔滔文案之中。笔者偶读之,深感其中蕴藏不少人生爱情观以及诗学审美等韵味,心有戚戚焉,为文汇总成六个境界,它展示了诗人创作时的不同诗意情怀,不才尝试拟文解析,旨在增添读诗情趣。我想大家都熟悉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三大境界即: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第二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乃第三境。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靖居和尚)则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是:第一重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境界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三重境界也反映出人生的三种境界。

(一)【陌上花开】的第一境界:去时几回首,不忍见花落

抱石堂主有诗云:“陌上花开时,我亦曾来过。去时几回首,不忍见花落“。

上文已有精辟阐释,这里就不重复。根据文字情景描述:离别远去前,如梁祝十八相送,万分依依不舍,虽然离去人已预知花会落,但不忍花落,也不忍见到花落,可是最终还是要离去,徒留深深思念。

别后相思无限啊,前人李白《秋风词》有云:“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多情的晏殊在《玉楼春》词中也写道:“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读了让人肝肠寸断的,还有唐朝李商隐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以及清代纳兰性德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诗人席慕蓉在《七里香》诗中也写的:“在绿树白花的篱前,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而沧桑的二十年后,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微风拂过时,便化作满园的郁香“。诗人祝福那段曾经存在的美丽,或许思念也是一种幸福。诗人又说:你走了,凋零的那不是花瓣,而是我的心。

(二)【陌上花开】的第二境界:花开人不离,花落人已老

鹤顶红 亦赋诗云:“陌上赏花时,不忍归去早。花开人不离,花落人已老”。

境界情景描述:花开人在,人花相伴,花落人老,俩不离弃;是有点像诗经描写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但诗意点题在‘赏花‘,是单赏而非相恋,人花有隔,少了丁点缠绵和思念。至于花落人老,更多的是对流逝岁月的感叹,虽然也带有几分花落的伤悲与不舍。

周杰伦的《菊花台》有歌词唱到:“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我的心事静静淌“。花落了,还有再开的时候,人老了,心碎了,却无法弥补。

曹雪芹在《红楼梦》更借林黛玉感叹人生:“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花影入水人入梦,月容如玉月依残。但你不在,就连杜甫也说了:”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相守的前提是:人花俩在,花好月圆。

(三)【陌上花开】的第三境界:素手系雁足,托寄锦书字

诗友肥鹳 酬唱留诗一首:陌上花开日,窗下眉颦时。素手系雁足,托寄锦书字。

这陌上花开日,为何不相见,反而是窗下眉颦时?或许诗人李白能说清楚:“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距离那么远,心中的思念,也只有托鸿雁来传送。李清照亦云:“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陌上花开日,在这里或是寓意思念的对方正是婚嫁日,当听到这个消息故而窗下眉颦,也只有遥寄祝福和思念,有首歌《恨不相逢未嫁时》的歌词是这样写的:“冬夜里吹来一阵春风,心底死水起了波动,虽然那温暖片刻无踪,谁能忘却了失去的梦。你为我留下一篇春的诗,却教我年年寂寞度春时,直到我做新娘的日子,才开始不提你的名字……”。

诗友小余 亦留诗云:陌上花红过,一腔逐流痕。断桥黄昏后,细品菊花黄!

花开时不去,而是到了花红过后的黄昏,才细品菊花黄。这‘细品菊花黄“,看来清雅淡定,谁知道不是“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痴情的纳兰性德就问道:“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还有南宋诗人陆游亦云:“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莫,莫,莫!“,就连宋朝陈允平也说“眉叶颦愁,泪痕红透兰襟润。雁声将近,独倚江楼,落叶风成阵,满地黄花恨”。


(四)【陌上花开】的第四境界:不求花同开,只求花同落

大诗兄 回了一首自称打油诗,诗云:“陌上花开时,我也是一朵;不求花同开,只求花同落”。

诗人巧妙地用拟人化的手法,既然不舍的离去,那就化为花,与花同在。虽然诗人口说:我也是花一朵;接着续说:不求花同开,只求花同落。诗人连续重复两次强调‘花‘的存在,或许内心里还是区别了“我“和“花”是属于两个不同物体,尚无跳出本相的牢套,与《庄周化蝶》及《拈花一笑》的典故对比,还是隔了一层。

昔者庄周梦蝶,栩栩然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蝶与?蝶之梦为周与?

宋朝释普济《五灯会元》亦有云:“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五)【陌上花开】的第五境界:不求同时开,只求同时落

从跟帖看出来,大诗兄来回斟酌了四五句,最后定稿为:“陌上花开时,我也是一朵;不求同时开,但求同时落”。

境界情景描述:人已化为花,你我共相厮守,不求同开,只求同落。几轮看山看水归来之后,诗人显然已超然物外,既同为花,何分你我,只求同落,不再提我我舍身为花,虽然诗句有点像桃园三结义的:“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但与前面的境界相比,此时显然已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同飞》的化境。

(六)【陌上花开】的第六境界:留得断桥在,依旧菡萏开

西西里柠檬 有诗云:陌上花开时,年年梨花白;留得断桥在,依旧菡萏开。

一般描写坚贞爱情的用语有海可枯石可烂,直到天荒地老,此情天长地久,生生世世,永不离分……。但唐朝李贺早就说了:“天若有情天亦老”,意思是说,假如上天有情,那么他见证了人世间这么多的悲欢离合,也会因而感慨而变老。宋朝有人对了下联:"月如无恨月长圆",意思是说:假如月亮没有感情,那也就没有阴晴圆缺了。

【陌上花开】的第六个境界,就是不去考虑或执着于自然规律里的潮起潮落。这陌上花开,年年梨花白,天地万物,循环不休。更何况唐朝刘希夷也说了另一种情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但只要我们心里有坚定的对象和意念(比如断桥),那眼前总会是荷香莲韵的情景。它不仅是李商隐说的:“留得枯荷听雨声”,而是更接近明朝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中说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大家都熟悉某手表品牌经典广告词说:“不在乎天长地久 只在乎曾经拥有“,这种深挚的感情,不追求朝朝暮暮的思念与誓言,而是一种内心无法衡量超越一切不言于表的深厚相知相爱的感情基础,任由花开花落,春去秋来,她永远鲜活在相爱者的心中,何曾老去,更不凋谢。情感确是诗人永远的创作源泉,但感情这回事,不是读诗杂谈几个境界能说清楚的。

诗词中的有情痴之称诸如柳永,晏殊,李商隐,纳兰性德留下不少千古传诵牵动读者心弦的作品,而当前网络流行的,更是诗僧仓央嘉措多首流传非常广泛的情诗,他说:“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但如果把‘情‘都抽离了,那何谓情?情还剩下什么?仓央嘉措又说了:“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

笔者还是喜欢“这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因为她留给读者更多想象的空间,故而凑作【陌上花开的六个境界】,既是茶座雅谈,读者可一笑置之,切勿较真,幸甚。

楼主 薛依云  发布于 2021-01-22 22:30:51 +0800 CST  
【九张机的变奏曲】

(一)九张机的由来
《九张机》在乐府中原来被称作《醉留客》,主要是通过妇女采桑掷梭这载体,描写闺中幽怨凄婉的思绪及织女相思之情,丝丝含情,缕缕凝怨。到了北宋作为歌舞表演的一种形式,在宴会上用以佐酒的歌舞曲辞,演出分为若干节,每节一诗一词,歌唱时伴以舞蹈。

《九张机》作为词牌名,最早见于南宋曾慥所编《乐府雅词》含九首无名氏的《九张机》,笔者在楼上引述的一首全文如下:

一张机,采桑陌上试春衣。风晴日暖慵无力。桃花枝上,啼莺言语,不肯放人归。
二张机,行人立马意迟迟。深心未忍轻分付。回头一笑,花间归去,只恐被花知。
三张机,吴蚕已老燕雏飞。东风宴罢长洲苑,轻绡催趁,馆娃宫女,要换舞时衣。
四张机,咿哑声里暗颦眉。回梭织朵垂莲子。盘花易绾,愁心难整,脉脉乱如丝。
五张机,横纹织就沈郎诗,中心一句无人会。不言愁恨,不言憔悴,只恁寄相思。
六张机,行行都是耍花儿,花间更有双蝴蝶。停梭一晌,闲窗影里,独自看多时。
七张机,鸳鸯织就又迟疑,只恐被人轻裁剪,分飞两处,一场离恨,何计再相随。
九张机,双花双叶又双枝,薄情自古多离别,从头到底,将心萦系,穿过一条丝。

说实在的,这《九张机》笔者最早联想到的是北朝的《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这么南辕北辙一说,真有点像穿着混搭。

(二)樵子的《九张机》
言归正传,樵子的《九张机》,真实延续了宋词的民歌格调,描写织女在日日夜夜的穿梭织布、缝制衣裳的单调劳动过程,通过鸳鸯共卧,蜂蝶恋花,蜻蜓点水,七夕鹊桥,新燕啄泥,鹧鸪啼归,红烛罗帏,春华流逝等文学意象,再以纤指叠绣回纹字,千针密意,万缕萦系,编织的心曲又有谁读懂?文字赋入对美好爱情姻缘的憧憬,对远方爱人的思念,或流露独守空闺的寂寞和青春流逝的无奈。

一张机,翩紫燕啄新泥。匆匆不避风和雨。新巢筑就,卿卿相伴,比翼共双飞。

首句“翩翩紫燕啄新泥”的‘翩翩’是形容动作輕盈。至于诗人选用“紫燕”更多是言语习惯和并偶对仗的需要,譬如“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事实上也确有紫燕也称越燕,体形小而多声,颔下紫色,营巢于门楣之上,分布于江南。春天到来时,燕子们都会外出衔取泥土对巢穴进行加固,喙衔来许多小泥球筑巢为家。他们不避风雨忙碌着;当新巢筑就,卿卿我我,恩爱相伴,过着比翼双飞的幸福生活。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有诗“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描写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暖树,另追问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在忙着衔泥筑巢。这第一张机,起手即寓意通过辛勤努力建立新家庭的渴望,这一针一线如同燕子一点一喙的泥球成巢。

两张机,成双蛱蝶恋花飞。穿柳度叶无寻处。悠游陌上,缠绵花下,留恋不思归。

蝴蝶恋花双飞的寓意,更多是多情的诗人,把世间情缘定格在蝴蝶与花的一颦一笑之间,凸显爱情意味,这是文学中情景交融的写法。杨万里有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而樵子‘穿柳度叶无寻处’描写蝴蝶忙碌穿越丝丝柳条叶隙之间难以寻觅。既然春来了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那就继续悠游吧,在花丛中缠绵,(如情人花前月下)留恋美好时光,乐不思归。

三张机,鸳鸯共卧共双飞。碧波轻划舒彩羽。柳荫深处,深情恰恰,情浓两依依。

鸳鸯共卧成偶双飞,在民间传说和文学上用来喻恩爱夫妻,最早出自西汉司马相如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唐代诗人卢照邻《长安古意》亦云“愿做鸳鸯不羡仙”,赞美白头偕老的美好爱情。“碧波轻划舒彩羽”则是描写鸳鸯双双轻轻划过碧波绿漪,舒展着鲜艳夺目的羽毛;在柳荫深处栖息,‘深情恰恰’特指双方情投意合非常融和,情到深处,更是彼此依恋不舍。

四张机,蜻蜓款款点芳菲。芰荷玉立池如镜。斜展薄翅,轻轻掠过,生一串涟漪。

借用杜甫“点水蜻蜓款款飞”描写蜻蜓点水缓慢而飞,衬托出花草香美的季节。画面上“芰荷玉立池如镜”形容荷叶如衣,婷婷玉立,池水明净如镜。典出自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黄庭坚亦云“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这蜻蜓斜展薄翼,轻轻掠过水面,既生起一串涟漪,也引发织女阵阵无限遐思旎想。

五张机,七夕夜静鹊离枝。翩翩霄汉衔云栈。鹊桥搭就,银河暗度,珠泪湿罗衣。

这第五张机,提到时逢七夕即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的情人节,但在这静夜里,鹊鸟却离枝了,但绝非辛弃疾说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而是诗人联想鹊鸟翩翩凌霄云汉,衔泥搭桥建成大家所知的“鹊桥”,成就一年365天的相思苦,亦如古人在悬崖峭壁架木为栈道即‘云栈’一样,煞费孤心。后句“银河暗度”,典出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描写彩云展显乖巧,流星传递着牛女的愁恨,纵然迢迢银河宽又阔,牛郎织女还是可以在鹊桥上喜相逢,巧妙利用纤云和飞星来突出盼望相见的心情。诗人显然触景生情,有感牛郎织女都有鹊鸟搭桥相助,而自己却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禁不住像李白一样“相思杳如梦,珠泪湿罗衣”,又悲同李清照“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六张机,竹林影里鹧鸪啼。隔窗是谁说归去。云乡杳杳,空山寂寂,归意屡迟迟。

第六张机首句借用鹧鸪啼声,这在古典诗词里有其特殊文化含义或象征,特别是因其啼声有点类似“不如归去”,声音凄清,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离愁别绪与远方思念。一句追问‘隔窗是谁说归去’,但他乡备受思念煎熬的人儿,却远在云雾深远幽暗渺茫之处。续句‘空山寂寂’典出唐朝皇甫冉“空山寂寂兮颍阳人,旦夕孤云随一身”,包含的心绪情怀尤在后句。末句“归意屡迟迟”典出自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原诗“意恐”即担心牵挂游子迟迟未归,而这里则是埋怨“归意屡迟迟”。它不是先秦《国风》“式微,式微,胡不归”,也不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而是情深深雨蒙蒙,情归何处?这归期未有期啊。

七张机,红烛影动照罗帏。两心共结枝连理。鸳鸯枕畔,红罗帐底,偕鸾凤于飞。

这第七张机,俨然是满场《祝婚词》,祝福美满婚姻。首句“红烛影动”如同“烛影摇红”,中国传统中火红蜡烛就是象征喜庆。‘罗帏’即丝织帘幕,泛指夫妻罗帐床,‘红烛影动照罗帏’映现的是一幅夫妻鸳鸯恩爱图,两心共结枝连理。末句‘偕鸾凤于飞’指凤凰相偕而飞,比喻夫妻欢好恩爱。

八张机,锦云织就嫁时衣。纤指叠绣回纹字。千针密意,万缕萦系,心曲任谁知。

第八张机描写这云锦布料,花纹五色灿烂,制作成婚嫁衣裳,其特别之处在“回纹字”,它是由横竖短线折绕组成的方形或圆形之类几何装饰纹样的回环状花纹,形如回字,故称回纹;民间寓意即富贵连绵不断、吉利祥和永长。如此一来,这千针密意,万缕萦系,有若梭子机来回穿梭无间,其中的心事,又有谁知道?

九张机,如梭光阴逝如飞。无情岁月匆匆去。芳华易逝,留春无计,心绪乱如丝。

作为织女,面对着这来回穿梭日日夜夜的梭子机,青春年华岁月就这样匆匆飞逝而去,这容颜美貌无法留住或深感婚嫁无期,以致心绪乱如痳丝缠绕难解。

(三)樵子的【转调货郎儿】(集曲)唐王游月宫
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坚贞爱情故事,经唐朝白居易《长恨歌》,元朝白朴的杂剧《梧桐雨》,清朝洪昇的《长生殿》等文学作品的渲染,流传甚广。尤其后者《长生殿》全剧共五十出。前半部分写唐明皇与杨贵妃长生殿盟誓,经安史之乱杨贵妃命殒马嵬的经过。后半部分则采自野史传闻,描写安史之乱后,唐王思念贵妃,派人上天入地,到处寻觅行踪;而杨贵妃也深深想念唐明皇,并为自己生前罪愆忏悔,彼此的精诚感动了上天,在织女星等帮助下,终于在月宫中团圆。

樵子借用元剧散曲【转调货郎儿】的曲调,重塑这段《唐王游月宫》的精彩片段如下。

【货郎儿】(首五句)
花月夜、明皇逞兴。望天穹,一心心入月宫游玩览胜。唤来法善祷神明。抛笏板化银梯逶迤前行。

【醉太平】(全)
乘辇游月宫,听吴刚伐桂丁丁,广寒殿下水晶屏,仙子抚素筝。霓裳羽衣舞姿轻倩,如痴如醉入佳境,忽报天蓬驾幸蟾宫,知他钉耙凶更无些面情。

【货郎儿】(末一句)
急忙忙下玉阙返还帝京。

这【转调货郎儿】简单缩写了《霓裳羽衣曲》唐明皇游月宫的故事情节。话说是年八月中秋之夜,月色如银,万里一碧。玄宗在宫中赏月,笙歌进酒。凭着白玉栏杆,仰看浩然长想,不觉襟怀旷荡,联想此月普照万方,如此光灿,其中必有非常之处。有说嫦娥偷药,奔藏月宫,既有宫殿,定可游观。于是急传旨宣召叶尊师和法善,通过道术安排到月宫一游,法善将手中板笏抛掷,即出现一条雪链似银桥衔接月宫,见到“广寒清虚之府”玲拢四柱牌楼,庭前有大桂树,其下仙女白鸾在欢舞,唐王素晓音律,见仙女着白衣称喻‘霓裳羽衣’所奏之曲也予以默记,回到了宫中即传与贵妃杨太真,是为《霓裳羽衣曲》。

笔者查悉,2017年的网络剧《双世宠妃》,其主题曲亦用了《九张机》为题,其文字很好总结了《九张机》所蕴含的哀哀怨怨又缠缠绵绵的心绪情思,巧妙地无缝衔接了樵子兄之上述《九张机》和《唐王游月宫》两则作品。

谨摘录歌词《九张机》共赏如下:“光阴如梭,一梭才去一梭痴。情丝百转,丝丝缠乱犹不知。织一段,锦绣纹饰,并连理双枝。难寄托,这相思,兜兜转转,朝花夕拾却已迟。寻寻觅觅,醉生梦死又一世。还记得, 前生盟誓,欲言竟无词:恨对面,不相识。我愿化作,望断天涯,那一方青石;篆刻心头,是你的名字。轮回彩蝶,化茧自缚,织就春蚕丝。剪不断,共缠绵,生生世世,兜兜转转,朝花夕拾却已迟。寻寻觅觅,醉生梦死又一世”。

这歌曲深情的声声呼唤,柔肠千回百转,犹如《梅花三弄》所描写的“红尘自有痴情者,莫笑痴情太痴狂”。查悉这《梅花三弄》的故事,源于《晋书-列传第五十一》,说的是晋朝桓伊曾为王徽之吹笛奏曲;谱曲传世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有说《梅花三弄》是以泛声演奏主调,并以同样曲调的不同徽位上重复三次,故称《三弄》。看来这亦与《九张机》相为呼应,映现了艺术欣赏之书画诗话、舞蹈乐曲共同性之妙趣。

写于2021年1月24日
楼主 薛依云  发布于 2021-01-24 16:08:03 +0800 CST  
【梦到花开处】



特别喜欢南山樵子这系列的词作,含《卖花笑》《点绛唇》《忆秦娥》《桃源忆故人》等词牌,考虑到内容集中在惜春,故拟题【梦到花开处】为趣。词作的文字意象丰富,境界典雅优美,题旨春意盈然,行文曲韵如珠玉落盘,咯咯咚咚小奔前进,宛如溪涧江河-潺潺流动,淙淙有声,汇入纵横千年酣畅淋漓的宋词水系。我们知道词作具有婉约抒怀的特点,若不加阐释解读,或只见缤纷满目的意象堆叠,而与内在延深的情怀有所隔阂;这里既是诗词茶座,笔者纯属抛砖引玉,求教于诸位。

(1)【卖花声】:“细雨化轻寒,春意阑珊。蝶蜂零乱杏花残。桃李色疏新柳瘦,思绪翩翩。斑鬓逝华年,搔首灯前。懒翻书卷意茫然。欲赋新词心绪乱,怕对琴弦。”

细雨化轻寒,春意阑珊。
起句‘细雨化轻寒’,媲美宋人秦观《虞美人》的‘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描写暮春的轻寒细雨中动人情态和惜春心绪。画面上细雨如烟,轻寒恻恻;这盈盈如画的花儿,猶显得脉脉含情,无奈春天很快就要消逝,想约束也约束不了。次句‘春意阑珊’意即春天就要过去了,这‘阑珊’含有衰落,将残、将尽之意,譬如南唐李煜的《浪淘沙》,这“春意阑珊”与“流水落花春去也”道出了亡国者的感触。

蝶蜂零乱杏花残。桃李色疏新柳瘦,思绪翩翩。
前句‘蝶蜂零乱杏花残’若按字面直白意思,比较接近宋代吴潜《如梦令》的“枝上蝶纷蜂闹,几树杏花残了”,描写花枝上蝴蝶纷飞,蜜蜂采蜜忙,热闹得有点凌乱无序,你看你看:有几棵杏树上的花朵,已经开始凋谢了。这显然有别欧阳修《采桑子》的春光璀璨“春深雨过西湖好 百卉争妍 蝶乱蜂喧 晴日催花暖欲然。”描写西湖春雨过后,晴光潋滟,百花齐放,蝶舞蜂飞,一片晴好,让人醺然欲醉。

据一些学者研读,这‘蝶蜂零乱杏花残’另含一番隐秘暧昧解读,特指宋朝周邦彦《满江红-昼日移阴》“蝶粉蜂黄都褪了,枕痕一线红生肉“,文字描写佳人来到镜前,只见秀发零乱,脂粉暗淡,脸上还留一线红玉般的枕痕。前句借“蝶、蜂、褪”等词汇,带有特定性象征意义,似乎是曲笔写男女之间缠绵欢会已成为过去,后句写枕边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迹,深深不褪似红线一根深入皮肤,看似实写,也寓意他人虽去,但刻骨铭心的爱却已入心生根。当然这显然不是樵子的意思。

次句‘桃李色疏新柳瘦’,辛弃疾有相似场景“桃李风前多妩媚,杨柳更温柔。唤取笙歌烂熳游。且莫管闲愁。”描写桃花和李花在春风中招摇着妩媚的身姿,而随风舒展的袅娜柳条,却更比桃花和李花柔美,这“妩媚”与“温柔”带有极强的感情色彩,表现了作者对明媚春光的热爱。但在樵子的眼中,却是“色疏柳廋”,这不正是南宋词人吕本中说的“柳色过疏篱,花又离披。“诗人放眼望去,柳条虽然繁密,但已悄悄垂过疏篱,而花儿正在慢慢凋谢,零落残红,憔悴陨堕,宣告了春去的讯息。这‘新柳廋’也含几分怜惜语意,例如纳兰性德《卜算子-新柳》“娇软不胜垂,瘦怯那禁舞”。描写新柳形态娇柔瘦弱,柔嫩的柳丝就像娇弱的女子一样无力垂下。这样的情景画面,怎不让诗思绪翩翩呢。连带精彩描写春雨的杏花与柳丝的,还有温庭筠“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斑鬓逝华年,搔首灯前。
这暮春时节,触目花残柳廋,伊人搔首灯前,面对斑鬓,感叹年华早逝,例如宋朝刘著的《鹧鸪天》“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描写江南梅花的花开花落,岁月无情染白双鬓。这‘搔首’即以手搔头,形容焦急或有所思貌,例如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描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寓意忧愤之深广。

懒翻书卷意茫然。欲赋新词心绪乱,怕对琴弦。
这‘懒翻书卷意茫然’形容心情慵懒茫然无绪,亦无意翻阅书册。次句“欲赋新词心绪乱”,典出辛弃疾的“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说诗人为了填写一首新词,而苦苦描绘忧愁的意境 ,现在事实上已尝尽了忧愁滋味,想把这种忧愁描绘出来,却又不知道怎么说,踯躅良久,最后却说了句完全不相干的话。

末句‘怕对琴弦’这不只是樵子,就连韋庄他也怕对琴弦,留有诗云“断肠犹系琵琶弦”。即使壮怀激烈的岳飞亦云“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2)【点绛唇】:”春意酣然,提壶沽酒寻渔父。画桥题柱,酒对梅花树。醉履蹒跚,忘却来时路。和春住,倦眠梅圃,梦到花开处。”

春意酣然,提壶沽酒寻渔父。
既然是春意酣然,那就得畅快尽欢,提着酒壶去沽酒然后钓鱼,这是字面直白的意思。例如辛弃疾“三三两两谁家女?听取鸣禽枝上语。提壶沽酒已多时,婆饼焦时须早去” 意思是提壶出门打酒多时,家中婆婶烙饼已经焦糊。梅尧臣《禽言》则作了另外解读,说‘提壶’和‘婆饼焦’分别是两种鸟名,因啼声接近这词汇而得名,说辛弃疾的诗意乃指鸟鸣巧如人言,还不及早回去。这里顺带一笔。

至于‘寻渔父’所为何事?南唐李煜《渔父》有云:“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纶,快活如侬有几人?“,又云“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苏东坡的《渔父四首》,更描写渔父饮、渔父醉、渔父醒、渔父笑等四种状态“渔父饮,谁家去,鱼蟹一时分付。酒无多少醉为期,彼此不论钱数。渔父醉,蓑衣舞,醉里却寻归路。轻舟短棹任斜横,醒后不知何处。渔父醒,春江午,梦断落花飞絮。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今古。渔父笑,轻鸥举,漠漠一江风雨。江边骑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人生何等写意又舒畅。

画桥题柱,酒对梅花树。
这“题桥柱”表示立志求取功名富贵,典出清朝宋征璧《集贤宾-画桥》的套曲“升仙题柱名姓标,展司马霜毫。”次句‘酒对梅花树’。其赏读乐趣可延伸到苏轼的《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原诗如下:“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蹋散芳英落酒卮。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花尽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著枝。”诗句描写寒雀在花间跳跃,看到人来就一惊而散:这些被惊吓踩踏的梅花瓣,刚好落在树下摆设的酒杯中。既然酒逢知己千杯少,那就在这花树之下,且歌且饮,有人醉得连坐毡,都不知去哪儿了。仰头醉眼看着梅花葳蕤,落英纷然,此情此景,真想让时间永远停留在这一刻。但是可惜呀,花尽酒阑春到也。眼前种种俱成历历往昔,回忆清晰如昨,可梅花已谢,梅子着枝;那些花儿那些时光又去了哪儿呢?

醉履蹒跚,忘却来时路。
‘醉履蹒跚’是形容醉酒时行步摇晃跌撞的样子,‘忘却来时路’诗句意境,可参阅法常禅师谱写的《楞严一笑》“蝶梦南华方栩栩,珽珽谁跨丰干虎?而今忘却来时路,江山暮,天涯目送飞鸿去。”形容人生就像庄生梦蝶一样,以往的一切,如同一场梦,而今梦已醒,往事虽然历历在目,但也只不过是一场梦而已。而今忘却来时路,即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都经已被忘掉,也就没有什么可在心头逗留,经过的事情,走过的道路,都是杳然一梦。

和春住,倦眠梅圃,梦到花开处。
‘和春住’这词句出自宋朝王观《卜算子》“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尤其后两句是祝愿语,就是希望生活在“春”里。这个“春”既是反映鲜花如锦的春天季节,也喻指他与心上人生活在一起。

‘倦眠梅圃’说的是倦了累了,就睡在梅花浦园里。‘梦到花开处’出自宋朝无名氏的《醉花阴》“粉妆一捻和香聚。教露华休妒。今日在尊前,只为情多,脉脉都无语。西湖雪过留难住。指广寒归去。去後又明年,人在江南。梦到花开处。”当然还有唐朝东方虬坚持不懈地追问“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3)【忆秦娥】:“春雨住,饮吟微醉寻芳处。寻芳处,溪前游曳,陌间漫步。盎然芳草迷归路,殷勤借问春归处。春归处,柳梢枝上,绿簪烟树。”

春雨住,饮吟微醉寻芳处。
春雨绵绵终于暂歇,可以饮酒微醉,吟诗赏花,学学唐朝柳中庸的潇洒 “草短花初拆,苔青柳半黄。隔帘春雨细,高枕晓莺长”。尤其次句“饮吟微醉寻芳处”其诗情画意媲美唐朝白居易的“忽忆芳时频酩酊,却寻醉处重裴回。杏花结子春深后,谁解多情又独来”。

寻芳处,溪前游曳,陌间漫步。
苏轼《溪前堂》有诗“酒醒门外三竿日,卧看溪南十亩阴” 意思是酒醒的时候,门外早已日上三竿了,卧下来可以欣赏到溪南一片碧绿的田亩。

而樵子欣赏春景,则喜欢选择在溪前游曳和陌间漫步。前者是学李白的《清溪行》“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说的是人在岸上走,鸟飞山林中,两岸群山为屏风,而一切倒影看似在清澈的溪水之中游走。后者跟随宋朝舒岳祥在陌间漫步,有诗为记“断茸冉冉青楼外,浮影悠悠紫陌间。晴日暖几真得所,游丝野马与俱閒“。

盎然芳草迷归路,殷勤借问春归处。
诗人在芳草蔓生之处迷了归路,其实是在寻觅春归何处。这还得问问辛弃疾,他的《摸鱼儿》有云“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这是一段有趣的自言自语,诗人说花儿既然无法迟开晚放,那么就留住春天离去的脚步吧。“春天啊,听说海角天涯并没有你的归处,你就留在这里吧!”情至深处,仿佛一个天真任性的孩子。

春归处,柳梢枝上,绿簪烟树。
好奇的还有欧阳修,他也说“借问春归何处所?暮云空阔不知音,惟有绿杨芳草路”。这与樵子的“柳梢枝上,绿簪烟树”有异曲同工之妙。樵子说若要知道春归何处,只要看看柳梢头,有像玉簪发饰绾结的翠绿枝叶,云烟缭绕其上。唐朝薛能所见略同“嫩绿轻悬似缀旒,日高风静絮相随”。但是他却埋怨“纤腰舞尽春杨柳,未有侬家一首诗。”笔者在网络上也读过一首类似绝佳好句“绿簪何处染红桡,小榭无遮燕影飘。侬是深回春是梦,一桥烟雨一帘箫”,一时叹为观止。

(4)【桃源忆故人】:“偷闲漫步游林苑,小径落英拂面。满眼芳茵绿遍,倚石看飞燕。镇日沉浸清书案,偶得一时闲淡。伫立小溪沿岸,与鹭鸶为伴。”

偷闲漫步游林苑,小径落英拂面。
欧阳修《暮春门有感》有云“春事已烂漫,落英渐飘扬”。樵子也说在这美好的时节,就应该忙里偷闲漫步游走林苑,小径上缤纷落英拂面而来,感觉愉悦。

在这里选用“落英”而不用“落红”或“落花”,着重欣赏的是花瓣缤纷飘落之态,而后者尽显花的明艳之色,至于落花则是一种凋零的姿态,代表凄清的意味,“落英”自有其奇特的事物形象和说不出的情趣韵味。

满眼芳茵绿遍,倚石看飞燕。
诗人满眼都是绿油油的茂美草地如茵,随意地把身子倚靠着山石,欣赏燕子飞掠而过。当然也可遥想晏殊的《酒泉子》“若有一杯香桂酒,莫辞花下醉芳茵,且留春”,但为什么要看“飞燕”呢?或是“飞燕”可以寄托诗人的思念,例如唐朝岑参有诗“京师故人不可见,寄将两眼看飞燕。”描写远在京师的亲朋故友可想而不可见,只好两眼仰望空中飞燕,希望飞燕能传达我的思念。

镇日沉浸清书案,偶得一时闲淡。
‘镇日沉浸清书案’是指整天从早到晚一直沉浸在清供书案头,这“书案”传递的是一种清雅之意,这里可以奋笔疾书,或挥毫作画,或彻夜诵读,或负手而行,或托额凝思,这是何等清俊超逸,温文尔雅,行止有君子之风。

“偶得一时闲淡”这‘偶得’之妙,可见于南宋陆游“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说的是文章本就是不需要加上人工努力,而是天然生成,即使技艺高超的人也常是在偶然间达到成果。纯白没有瑕疵,并不需要人力去刻意追求。至于‘闲谈’也是如此,譬如白居易的“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还有孟浩然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伫立小溪沿岸,与鹭鸶为伴。
正如上句所云,“偶得”是一件让人快乐的事,没有期待而自然天成,譬如陆游《幽居即事》他就特别享受“桑椹熟以紫,水鸟时遗音。偶得一瓢酒,邻里聊相寻。”樵子兄,看来也喜欢伫立溪岸水边与鹭鸶为伴,这到底又是为什么?

我们知道鹭鸶平常活动的范围,多是在人迹罕至的湖岸边或田泽地,给人一种旷野幽静自由飘逸的形象认知;这种特质与隐逸生活的追求之高远脱俗,不恋繁华有某些契合,我们亦常能在古诗文中以鹭鸶入笔,而引发人们幽远之思与静谧之想。譬如宋朝王禹偁《泛吴松江》“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唯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描写太阳西斜,点点胭红余光洒落到搭着稀疏苇蓬的小船里,我独自吟颂诗作大半天,却迟迟尚未渡过江。能够了解我心意的,恐怕只有江面上的鹭鸶,它们不时地弯起一只脚,单足静立在船窗边,似乎在聆听着我的吟诵。诗句写尽诗人的孤独感,也同时反映了他摆脱官场后,向往热爱大自然的返璞归真之情。

写于2021年1月26日
楼主 薛依云  发布于 2021-01-26 23:19:16 +0800 CST  
《隔岸莺啼几声闻》

好友南山樵子近日连续发来多首春曲好词,除了原来的《卖花笑》《桃源忆故人》词牌,还添加了【春日偶成】和散曲【中吕山坡羊-春雨】,如此这般场面,又何只我先前赏读就笔的两篇‘花雨满天’和‘梦到花开处’说得透彻,纯属序曲是也。

陆游《菩萨蛮》有诗“题罢惜春诗,镜中添鬓丝”。《桃源忆故人》又说:“莺声无赖催春去,那更兼旬风雨”。 我不是很支持‘伤春’而‘伤心’。特引用行草大师林散之的《春色》诗句“有情涟漪自成文,隔岸莺声几度闻。春色迷人藏不住,无心又吐一山云“的“隔岸莺啼几声闻”为本文立题。当前时序正值二月一日(农历正月二十),春节还没到来,闲云也尚未出岫呢。

(1)樵子的【卖花声】
春至暖犹寒,独倚栏干。夕阳斜柳袅春烟。又是人间新岁月,齿序平添。
冉冉绿盈川,霭霭春纤。垂杨嫩雾柔烟软。纵极目山青水碧,无限江山。

春至暖犹寒,独倚栏干。
这“春至暖犹寒”的恼人天气,南宋词人李清照说了“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前面还有连串“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之叠句感叹。看来同朝的刘清夫有几分心淡意闲喜欢“柳梢绿小眉如印。乍暖还寒犹未定。”

像樵子特爱“独倚栏干”的诗词文人要数宋朝欧阳修,有诗云“谁知凭阑干处,芳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诗里说了要观赏这里佳景,最好是黄昏时分,闲倚栏杆向西远眺,芳草斜阳,一片瑰丽;水远烟微,引人遐想;而最让人感到惬意的是水边草地上,高洁潇洒的白鹭在自由自在地飞翔。欧阳修桑榆晚景,心态自喻。事实上‘闲有所倚’也是一件幸福的事。但倚栏也得看心情,欧阳修亦感叹“烟雨满楼山断续,人闲倚遍阑干曲”。前句形容此时心情就如满楼烟雨般凄冷迷乱,相映照接下来的尾句,写无聊地闲倚栏杆,进一步表现愁绪无法排遣。

至于他的“楼高莫近危阑倚”也是精彩之句,全文为“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描写馆舍前梅花已经凋残,溪桥旁新生细柳轻垂,暖风吹送着春草的芳香,远行人摇动马缰,赶马行路。走得越远,离愁越没有穷尽,就像那春江之水连绵不断。寸寸柔肠痛断,行行泪水滴落面庞,登上高楼凭栏远望也难解难心中愁情。平坦的草地尽头就是重重春山,行人还在那重重春山之外。

夕阳斜柳袅春烟。是人又间新岁月,齿序平添。
樵子倚栏看到的是“夕阳斜柳袅春烟”,犹如清朝高鼎的《春居》“拂堤杨柳醉春烟”或元朝赵孟頫的《桃源春晓图》有诗云“桃花源里得春多,洞口春烟摇绿萝”。在诗人眼中,夕阳余晖映照着晚风吹斜的柳条摇曳在云烟岚气里,不禁赞叹“又是人间新岁月”但同时感叹年华易逝。

冉冉绿盈川,霭霭春纤。
这漫野绿草满盖河川,云雾密集如春天纤手。‘霭霭’如秦观《南歌子·赠东坡侍妾朝云》词:“霭霭凝春态,溶溶媚晓光。”又若宋代诗人丘处机的“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描写梨花开放在暮霭沉沉天地宽阔之静夜的月光溶溶中,人间与天上都溶浸在皓月与花色交织而成的氛围,一幅月光皎洁、花似雪明,给人一种高洁脱俗的感受。

垂杨嫩雾柔烟软。纵极目山青水碧,无限江山。
随着樵子的视角,近处垂柳弥漫在薄雾淡烟中,极目眺望远处舒展的长空,山青水碧,大地高远清新,一片美好的江山家园美景就在不远处。

王勃在《早春野望》有诗云“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他乡临睨极,花柳映边亭。 ”描写江面上空旷无比,春潮泛起白色波涛,一波高过一波。山峰挺拔峭立,晨光中,山上处处一片青绿。诗人独自在异地他乡极目远望,看见江边红花绿树掩映着亭子,好一派美好春光。

惊讶的是明朝朱元璋亦留有诗云“极目山云杂晓烟,女萝遥护岭松边”,但境界浩大高远的要算是毛润之《水调歌头》的“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这万里江天上下映衬,横渡纵目情景交融。越是写出长江之大,就越是显示出词人藐视天堑的恢宏气度。

(2)樵子的【桃园忆故人】
芳菲三月寻春去,陌上莺啼燕语。山外葱茏烟树,芳草连天处。
池边柳衬桃花树,绿水含烟媚妩。细细薰风轻抚,飞落桃花雨。

芳菲三月寻春去,陌上莺啼燕语。
这淡烟微雨的诗意早春三月,尽管还有一丝寒意,但陌上已经是莺啼燕语。人们脸上漾开了笑容,闻着泥土的清新气息,迎着轻拂微风的,让我们随着诗人走进春天。同样的画面,还有宋朝无名氏《张协状元》第一出“陌上争红斗紫,窗外莺啼燕语,花落满庭空。”

欧阳修《渔家傲》也有这样的描写“三月芳菲看欲暮。胭脂泪洒梨花雨。宝马绣轩南陌路。笙歌举。踏青斗草人无数。强欲留春春不住。东皇肯信韶容故。安得此身如柳絮。随风去。穿帘透幕寻朱户。”

山外葱茏烟树,芳草连天处。
樵子描写向远处看去,只见山外葱茏一片笼罩在云烟里,漫野花草树木连接到天边。类似描述有宋朝汪炎昶“绕墙烟树色茏葱”,宋朝陈希声的“微烟野色树茏葱”。

次句“芳草连天处”,最容易让人联想起李叔同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其意象和语言,基本上是对中国古典送别诗的继承。长亭饮酒、古道相送、折柳赠别、夕阳挥手、芳草离情,淡淡笛音吹出了离愁,一对知心朋友分别在即,想到从此天各一方,充满无限感伤。端起酒杯想借酒尽彼此在记忆中留下那“晚风拂柳”“夕阳在山”的难忘一幕。

这“山外葱茏烟树,芳草连天处”可真会让人迷路,苏轼《桃源忆故人-暮春》说了“华胥梦断人何处,听得莺啼红树。几点蔷薇香雨,寂寞闲庭户。暖风不解留花住,片片着人无数。楼上望春归去,芳草迷归路。”

池边柳衬桃花树,绿水含烟媚妩。
樵子把视角转到周边的桃红柳绿在烟雨映照下特别妩媚动人。宋人志南的绝句亦是非常精彩“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温庭筠的“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描写柳丝柔长春雨霏霏,花外传来连绵不绝的更漏声。这声音惊起了塞外大雁,在那城头上宿眠的乌鸦也苏醒,就连那画屏的的金鹧鸪好像也被惊醒。薄薄的香雾透入帘幕之中,美丽的楼阁池榭再无人一起观赏。绣帘低垂独自背着垂泪的红色蜡烛,长梦不断远方亲人,你可知道我的衷肠?

细细薰风轻抚,飞落桃花雨。
樵子描写春天里迎面细细薰风轻抚,吹落桃花如雨。李贺有诗“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3)樵子的【中吕/山坡羊】
春雨山川迷离,江天风急,潇潇春雨声淅沥。雨萋萋,草萋萋。
叶落花萎遭春弃,凛冽畏寒琼阁闭。词,入梦里;诗,醉后题。

春雨山川迷离,江天风急,潇潇春雨声淅沥。雨萋萋,草萋萋。
春雨绵绵笼罩山川一片迷离,江天更卷起强劲疾风,这潇潇淅沥不绝声中雨势滂沱,草木茂长。经典的描写有韩愈《初春小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叶落花萎遭春弃,凛冽畏寒琼阁闭。词,入梦里;诗,醉后题。
这样的天气日子里,不只是叶落花萎,被春雨摧残遗弃,凛冽寒冷也让人难以承受,琼筵楼阁都关闭了。要填词就到梦境寻觅,写诗还得待酒酣人微醉。

这画面我仿佛看到纳兰性德的身影“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我独自漫无目的前行,悲伤地吟唱…。月光凄浅,灯光暗淡,远去的情人就像梦里悠悠飘去的一朵白云,无处追寻。

而行草大师林散之举笔酣墨之际,亦云“桃花半向雨中残,一纸书成墨未乾。不写楼台写烟水,欲将冷澹供人看。”

(4)樵子的《春日偶成》
东风袅袅绿吹遍,草碧柳新醉春烟。黄鹂穿林空山里,紫燕筑巢画堂前。
长歌吟风舒心臆,短行携酒向洞泉。琼花明月休辜负,应惜光阴莫等闲。

提到《春日偶成》不能绕开程颢的“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描写云淡风轻,傍花随柳,和煦春风吹拂大地,自己信步漫游,直到走过了前面的河流才发现自己只顾游春,不知不觉已经走了很远很远。进而表述旁人不了解作者其实内心很快乐,尤其是对自然真性的追求和理解,就像偷闲回到过去年少时代的平实感性生活里。

东风袅袅绿吹遍,草碧柳新醉春烟。
首两句描写东风袅袅,催绿遍野,新柳碧草,沉醉在春天水泽蒸发的雾气如烟里。

楹联亦有名句“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展示这番景色。描绘杨柳绿意千里,春风吹拂温暖万家,天上黄莺在新生柳树枝丫间啼叫,燕子在春风里飞舞,尾巴像是剪刀。前句诗意出自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后句出自贺知章《咏柳》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燕子的尾翼象剪刀,故用“紫燕剪春风”。

清朝诗人朱彝尊题有《东风袅娜-倩东君着力》”倩东君着力,系住韶华。穿小径,漾晴沙。正阴云龙日,难寻野马;轻飔染草,细绾秋蛇。燕蹴还低,莺衔忽溜,惹却黄须无数花。纵许悠扬度朱户,终愁人影隔窗纱。惆怅谢娘池阁,湘廉乍卷,凝斜盼近拂詹牙。疏离胃,短墙遮。微风别院,好景谁家?红袖招时,偏随罗扇;玉鞭堕处,又逐香车。休憎轻薄,笑多情似我;春心不定,飞梦天涯。”

黄鹂穿林空山里,紫燕筑巢画堂前。
前句画面有如唐朝文学家钱起 的《赠阙下裴舍人》“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描写早春二月,上林苑里黄鹂成群地飞鸣追逐,好一派活跃春天气氛!紫禁城中充满春意,拂晓时,在树木葱茏之中,洒下一片淡淡春阴。长乐宫的钟敲响,钟声飞过宫墙,飘到空中,又缓缓散落在花树之外。

次句“紫燕筑巢画堂前”描写紫燕在画堂前筑巢,看似实景白描,但不能不联想到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人选取燕子寄居的主人家已经不是旧时主人这一平常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富贵荣华难以常保,那些曾经煊赫一时的达官贵族,如过眼烟云,成为历史的陈迹。 诗中没有一句议论,而是通过野草、夕阳的描写,以燕子作为盛衰兴亡的见证。头二句以此桥名、巷 名为对,实在是妙手天成。

长歌吟风舒心臆,短行携酒向洞泉。
前句显然借李白诗意“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诗仙酒醉情浓,放声长歌,青松与绾带上天一片苍翠。直唱到天河群星疏落,月色自淡,籁寂更深。最后,从美酒共挥,转到“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写出酒后风味,陶陶然把人世机巧之心,一扫而空,显得淡泊而恬远。

后句“短行携酒向洞泉”。其字面的意思‘短行’或是短途行走,‘携酒’即带一樽酒(李白有诗“携一樽酒,独上江祖石”)。而‘洞泉’是指泉水从山洞涌出来,寓意隐逸游乐山水之间。

但笔者臆测‘短行’亦含古乐府中有《长歌行》与《短歌行》之分,《乐府解题》一说“言人寿命长短,有定分,不可妄求”;又说“歌声之长短耳,非言寿命也”。著名的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李白的《短歌行》则以乐观浪漫、昂扬奋发的精神,在喟叹生命短促的同时,表达了对人生的珍惜,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琼花明月休辜负,应惜光阴莫等闲。
‘琼’是一种美玉,‘琼花’的意思是指美好,“明月”亦指良辰美景,这样美好的时光千万不要蹉跎辜负,应该珍惜,切勿等闲错过。寓意接近朱熹的“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小注:写于2021年2月1日旅次。回家过春节,南昌转机广州飞新加坡,因航班取消,逗留住宿一晚于白云机场Pullman Hotel。
楼主 薛依云  发布于 2021-02-01 22:53:41 +0800 CST  

楼主:薛依云

字数:129111

发表时间:2020-10-21 21:39:5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2-05 23:26:37 +0800 CST

评论数:23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