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

开篇的话:

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已经经营农业生产和饲养牲畜了。殷商时期(公元前1300—前1027年)已进入铜器时代,由于铜器的出现,农用工具有了很大发展,因此,农业经济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而起了很大变化。更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阶级分化,由原始氏族社会发展成为农村公社。到了西周时代,由于铁器时代时代的到来,引起了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性质的巨大变革,由于铁器的使用,,使生产力有了显著的提高,生产力的提高,使小家庭有了独立经营农业生产的可能,有了发挥个人生产的积极性的可能。这样,那种“公社”制的组团式生产模式,就不能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公社制的体制就逐渐解体,进入了分散的小农经济发展的阶段。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进程缓慢,这是因为古代科技发展缓慢所导致的。但是同时也说明,任何时代生产力的发展都是与当时的社会实际相适应的。
中国历史悠久,古代文献虽然遭到许多劫难,损失很大,但是,仍然是世界上保留历史遗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们今天研究历史,不仅可以从丰富的历史记录中寻找,也可以从丰富的文学作品中寻找。《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汇,其中就有不少历史资料可以研究。研究科技史也不例外。
一、《诗经》中关于农业文献的记载:
《诗经》中有不少诗篇关反映了当时的农业生产状况,比如,《豳风·七月》就是西周初期的一幅生活生产的画幅,它全景式地描述了人们一年各个月份的生产生活状态。其他如:《魏风·十亩之间》、《小雅·采芑》、《小雅·白桦》、《大雅·生民》、《周颂·载芟》、《周颂·良耜》、《鲁颂·閟宫》等等,都有描写人们生产活动的记录和反映先民们在实践中总结的生产技术结晶。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20-01-09 10:49:29 +0800 CST  
二、《诗经》中的农作物:
《诗经》中提到的植物很多,其中的粮食作物、蔬菜、水果都不少,野菜也有不少。还有用于穿着用的丝(桑)、麻、葛等。
1、我们先说粮食作物:大家都知道,我们祖先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进行农业生产,考古资料已经证明,在新石器时代(距今10000——4000年)我们的祖先就能生产黍、稷、粟和稻等粮食作物。到了殷商时期(距今3000多年前)我国已经进入铜器时代,西周时期又出现了冶铁技术,金属工具的使用,使生产力得以提高不但增加了粮食产量;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农作物的品种也丰富起来,到了西周时期,除去黍、稷、粟、稻之外,还有菽、麦、梁等粮食作物。
”有稷有黍,有稻有秬。”(《诗经·閟宫》),“王事靡盬,不能兿稻粱。”(《诗经·鸨羽·》),“黍稷稻梁,农夫之庆。”(《甫田》),“中原有菽,庶民采之。”(《小宛》),“交交桑扈,率场啄粟。”(《小宛》),“黍稷重穋[10],禾麻菽麦。”(《七月》)、“丘中有麦,彼留子国。”(《丘中有麻》)等许多篇章,都有关于这些农作物的描写。
我们知道,《诗经》305篇,主要是记录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而且主要是记录中原及我国北方地区的诗歌,反映的也是这些地区的人和事。对于农作物来说,北方地区主要以旱田作物为主,粟、稷、黍、菽、麦、梁等作物,都是旱地作物。但是《诗经》中多次出现"稻”的记载,说明当时北方地区已经普遍种稻。现在的考古发现,我国在8000多年前已经进行水稻的种植,而且,这些新发现的稻田遗址,大部分出现在南方,这就充分说明了我国当时南北方普遍种植稻米。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20-01-11 15:13:58 +0800 CST  
2、水果:
《诗经》中提到的水果很多,如桃、李、梅、枣(棘)、猕猴桃、桑葚、甜瓜、木瓜、栗子等等。
“营营青蝇,止于棘,”(《青蝇》)、“肃肃鸨翼,集于苞棘。”(《鸨羽》)等诗篇中的“棘”就是指的酸枣树。酸枣树是野生树木,其果实也能吃,但是个头小而其味酸。比如,“园有棘,其实之食”(《园有桃》),就说的是酸枣的果实可以吃。我们今天吃的枣子,是经过人工培育的品种
诗经中关于桃的描写更是人所共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是《周南·桃夭》中的一句诗,是形容桃树枝叶繁茂,由于这两句话生动形象,经常被人们引用。后来,人们就借“桃”“逃”语音相同的关系,把“逃”代替了“桃”,变成了“逃之夭夭”,以形容别人逃跑的意思,成为另一个人们常用的成语。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卫风·木瓜》中的这句诗,也是人们常常引用的。这里的“木桃”就是桃。这首诗中“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都是一个意思。所以用木桃木李,都是因为首句“木瓜”引起的。为了句式对称,用桃和李写成了木桃和木李。《木瓜》一首诗中,就包括木瓜、桃、李三种水果。《抑》中还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描述,这句话后来也衍变成“投桃报李”这句成语。可见,古人对于“礼尚往来”还是很讲究的。
猕猴桃:现在是大家都喜爱的水果,古时人们称之为“苌”,《桧风·隰有苌楚》就说的是洼地里种有猕猴桃树。猕猴桃古时称为苌、苌楚、羊桃等。猕猴桃的原产地是我国湖北省的宜昌市夷陵区雾渡河镇。据考证,猕猴桃一直到公元二十世纪初才从中国传到海外。
梅:《召南·摽有梅》是一篇描写女子盼望心上人早点来求婚的诗篇,“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接着又说“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说梅子一直在落,树上只剩下七成了。又说树上梅子只剩三成了。你看她着急地催她的心上人快来提亲,不要耽误好时光。
在西周时期,梅花已是观赏植物,梅的果实是可食的水果。
栗:栗树也是一种果树,其果实不但好吃,而且能在天灾时作为粮食的替代品。
“山有嘉卉,侯栗侯梅。”(《小雅·四月》)就说山中有很好的树木,不但有栗子,而且有梅子。但是栗子一般作为干果出现。新鲜栗子的水分很少。
李:李子在诗经中也多次出现。《丘中有麻》中就出现了麻、麦和李。但是李子是食药两用作物,多吃对身体不利。古诗《乐府诗集·古辞·君子行》中有句:"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指经过瓜田,不可弯腰提鞋;经过李树下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免招惹无端的怀疑。这两句诗后来被人们简化成“瓜田李下”这句成语,告诫人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避免不必要的嫌疑。
桑葚:桑葚是一种时令水果。《卫风·氓》中有”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之句。由于中国人至少在3000年前已经开始人工养蚕。所有,在西周时期植桑养蚕很盛行。桑田很多,桑葚就多。既然桑葚小鸟可以吃,人也可以吃。由于桑葚的保鲜期很短,人们就把桑葚晒成干果,这样,就可以长期保存食用。
我们说的上述水果,都是由野生变成人工栽培的。我认为最直接的证据,也能从《诗经》中得出。这就是西周时期出现了果园。果园载有各种果树。 比如《魏风·园有桃》中就有记载,这个园中有桃树,有枣树(棘)。《小雅·鹤鸣》中“乐彼之园,爰有树檀,”,是说园中有檀树。《郑风·将仲子》一篇中,说的是在家院子里和园子里,种有枸杞、桑树、檀树,这些充分说明了那时的人们,已经普遍种植果树和经济树木。《诗经》中有不少关于园的记载,如“杨园”(小雅·巷伯),“北园”(《秦风·驷驖》)等。这充分说明西周时期果树栽培的普遍。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20-01-12 18:59:49 +0800 CST  
3、蔬菜:蔬菜与粮食一样,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的必需品,周人除去吃野菜外,还自己种植蔬菜,,供日常之需。
野菜:野菜品种很多,《诗经》中出现的就有蕨、薇、葑、蘩、荇菜、灰菜等等。
蕨:《小雅·四月》中说:”山有蕨薇,隰有杞桋。”,蕨的,嫩叶可食,称蕨菜;而其根可以做成淀粉,也可食用。也可做药用,全株都可作药材。
薇:也是野菜,称为野豌豆苗,嫩叶可食。
薇是古时很有名的一种野菜,主要是因为它和两位名人有关。西周初期,周武王刚刚打败殷纣王,伯夷和叔齐两位就起来反对,说是武王以暴制暴,不合人道。于是他们两位就离开周室,跑到首阳山,不做周朝的臣子,不吃周朝的粮食,只在首阳山挖野菜(薇)充饥。伯夷还作了一首《采薇歌》来叙述这件事,歌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吾适安归矣。吁嗟徂兮,命之衰矣。”从歌谣看来,伯夷对于自己的行为很是赏赞,还自比”神农虞夏”,诅咒周朝灭亡。可是,不合天道的恰恰是伯夷叔齐他们自己。没过多久,他们两个就一命呜呼,饿死在首阳山上了。(《史记》曰: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於首阳山。采薇而食之。乃饿且死而作歌。其辞曰:·········)《史记》中说伯夷“义不食周粟”,其“义”不知在那里。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20-01-15 09:53:28 +0800 CST  
葑:《鄘风·桑中》中说到沫邑的东边去采芜菁(“爰采葑矣?沫之东矣。”),
诗中的“葑”就是野菜芜菁菜,可以食用。
蘩:在《召南·采蘩》这首诗名字中就有蘩,它是一种水生植物,其根白色,称白
蒿,可食,亦可用作祭祀。
荇:荇是荇菜,亦是水生植物,嫩叶可食。“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周南·关关雎鸠》)
灰菜:《小雅·南山有台》中有“南山有台,北山有菜。”,其中的“菜”就是灰菜,也叫灰条菜,或者称“藜”其叶可以吃。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20-01-15 13:39:05 +0800 CST  
(2)、人工栽培的蔬菜:
中国人工栽培的蔬菜由来已久,据考古发现,人们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开始培育蔬菜。我国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就发现了葫芦籽,在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了白菜或是芥菜籽,在浙江水田畈出土了瓜子等等。到了西周时期,由于金属工具的使用,生产力的提高,栽培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使得蔬菜种植也大幅度增加,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化产品——《诗经》当然也会反映这一主题:种植蔬菜。
种植蔬菜要有园地,《诗经》中出现了菜园子——圃,圃就是种植果木瓜菜的园子。《说文》中也说是种菜曰圃。《齐风‧东方未明》中说“折柳樊圃”,就是砍了许多柳枝来围菜园子,用树枝作为篱笆围园子,这是自古传下来的做法,现在人们还这样做。
栽培的蔬菜品种不少,在诗中有不少种类。比如芹、韭、瓜、萝卜、瓠、壶等等。
芹:芹有两种:水芹和旱芹,水芹可以食用,旱芹作为中草药用。《小雅·采菽》中的“觱沸槛泉,言采其芹,”和《鲁颂·泮水》中的“思乐泮水,薄采其芹,”,这两处说的都是水芹。
芹也叫芹菜,本来是很普通的蔬菜。所以如果人们用它来送礼,就显得很微薄。就这一件事而形成了一连串的词语,如:献芹、芹意、芹敬、芹诚、芹藻等等。
韭:韭菜也是一种常见蔬菜,由于其一年能收获多次,人们认为寓意很好,剪而复生,久而不乏。由《豳风·七月》中“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的诗句可知,韭菜是可以作为祭祀用品的。可见韭菜在古时的身价不菲。
瓜:上面说过,瓜的栽培历史很长,《诗经》中有关瓜的诗句很多。《大雅·绵》“绵绵瓜瓞。”说的是大瓜小瓜结了一串串。“瓞”就是小瓜。
由“瓜”想起了一句成语“瓜田李下”,也想起了古乐府有一首无作者姓名的《君子行》,诗曰“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号召人们向周公学习,向圣贤学习。要防患于未然。诗中的“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可能是由汉·刘向《列女传》:"经瓜田不蹑履,过李园不正冠。"这句话简化而来。)后来就简化而成“瓜田李下”,也有叫“瓜李之嫌”的,叫人们避免嫌隙。
萝卜:萝卜过去和现在都是最普通的蔬菜。在《诗经》中萝卜不叫萝卜叫庐。《小雅·信南山》有句诗“中田有庐,疆埸有瓜。”这里的庐是萝卜。郭沫若先生在《由周代农事诗论周代社会》一文中说“中田有庐与疆埸(yì)有瓜是对句,可知庐必然是芦字。(《说文》“芦,芦菔也”·······)”芦菔就是萝卜。许多《诗经》解释的书,也都把“庐”解释为萝卜。
瓠、壶和匏:瓠是葫芦或者瓠子,现在也是常有的蔬菜。瓠子是葫芦的一种,只是个头细长一些。口味与葫芦相似。而葫芦在诗经中称也称为“壶”,《豳风·七月》中有“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这几句话说了好几种农作物,有瓜、葫芦、麻子、苦菜和臭椿树。其中的“壶”解释为“瓠”,就是葫芦。河姆渡遗址发现的葫芦籽,证明我国在7000多年前就有葫芦的栽培,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葫芦籽。
匏也是葫芦的一种,(《邶风·匏有苦叶》)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20-01-15 18:42:45 +0800 CST  
4、葛、麻、植桑和养蚕、兽皮及其他:
吃饭和穿衣是人们生活中的两件大事,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对于穿着要求越来越高,穿着的品种也越来越多。诗经的年代已经进入到封建时代,穿着已经不是仅仅是解决御寒保暖问题,而且是关乎财富、地位、权力等问题。但是不论什么时候都要解决穿着的材料问题。
人们最先解决穿衣的材料问题是直接到自然界中去找野生动植物,比如兽皮、野草树皮等等。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也开始种植纺织植物。
我们最先发现可以用于穿着的植物是葛与麻。
1)、葛:葛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纤维可以织布(葛布),也可以制鞋(葛履)。
《邶风·绿衣》中“絺兮绤兮,凄其以风。”絺是织的细一点的葛布,即细葛布。绤是织的粗一点的葛布,即粗葛布。这句诗的意思是粗细葛布在风中摇曳。这里既然说葛布有粗细之分,发展到后来,由于纺织技术的提高,葛丝做得越来越细,织的布也越来越薄,后来这种布就称为夏布,并且成为贡品。战国时期的越国有一首歌谣叫做《采葛妇歌》,其中有“令我采葛以作丝。女工织兮不敢迟。弱于罗兮轻霏霏。号絺素兮将献之。”就是越王勾践命令越国妇女采葛纺丝织布,用以贡献给吴王夫差。这种夏布甚至比丝织品罗还要轻飘而且洁白如素,所以吴王夫差非常喜欢。
葛屦:葛屦是用粗的葛线编织的鞋。这种鞋比草编的鞋耐穿耐用,可以踏雪践霜,
(“纠纠葛屦,可以履霜。” 《小雅·大东》) “葛屦五两,冠緌双止。”(《齐风·南山》)一个人葛屦有五双之多,可见这种鞋是很受人们欢迎的。

2)、麻:麻在诗经中出现的次数很多,说明麻是一种很普通的农作物。麻也是人们经过长期实践驯化栽培的农作物。其茎部韧皮纤维长而坚韧,可供纺织。麻是旱地作物,耐旱(见《王风·丘中有麻》)。收割后要经过沤制,经过长期泡制,自然发酵,脱去胶质,才便于剥离使用。《陈风·东门之池》中:“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就说的是沤麻的事。剥制后的麻要经过纺线才能供给织布之用。《陈风·东门之枌》中“不绩其麻,市也婆娑。”,就说妇女也不纺麻了,都去市上玩耍跳舞去了。
麻织品主要的是麻布。古时,麻布主要供给贫苦人民使用。因为老百姓都穿麻衣,麻布又没有染色,保持了麻的原来白色,因此就有“麻衣如雪”(《曹风·蜉蝣》)的感觉。麻布的另一个用途是作为丧服。后来就有了“披麻戴孝”这一说法。

3)、植桑养蚕,抽丝织锦:中国对于世界最大的贡献之一是丝绸。要纺丝织绸就要植桑养蚕。蚕能吐丝也是中国人最先发现的。我们的祖先大概在4000多年前就已经发现了蚕能吐丝,并且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人工驯化了野蚕,使之成为人工养蚕的成熟技术,自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真正的丝绸王国。
桑树已经是西周时期大量种植的经济作物,《诗经》中许多诗篇都提到桑。《豳风·七月》是一幅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写生画,其中就说到了修理桑树(“蚕月条桑,取彼斧斨”)。采摘桑叶,用以养蚕(“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而妇女的养蚕、抽丝和织锦就是她们的固定职责,
养蚕的最终目的是抽丝织锦,蚕的最后成茧,再经过缫丝、整理、染色,才能进入织造阶段。
蚕丝生产不易,所以显得很贵重,只有富人才能用得起,或者作为礼物送人。诗经中就有用蚕丝作为礼物送人的。如《鄘风·干旄》就是用蚕丝作为礼物去招聘贤德之人。诗中的“素丝纰之,良马四之”、“素丝组之,,良马五之”、“素丝祝之,良马六之”都是说用捆着的洁白的素丝和良马去礼聘贤人。中国自古就有礼贤下士的优良传统,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尊重有德行的人,是统治阶级的政策,也是社会的普遍共识。
妇女养蚕、缫丝、染色、织锦在诗经中多次提到。比如《邶风·绿衣》中有“绿兮丝兮,女所治兮。”妇女“治”什么呢?就是整理绿色的蚕丝,以便织锦。自从人工养蚕以后,与丝有关的一切事务,成了妇女的专项。后来,“采桑女”、“养蚕女”、“织女”等词汇就成了诗歌中的专有名词了。
织锦:
诗经中没有“织布”这个词,有“布”字。在《卫风·氓》中有“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句说这个笑嘻嘻的人拿了许多钱(称“布币”)来买我的丝,实际上他不是来买丝的,是来向我求婚的。可见这里的“布”是货币,当时叫做“布币”。
诗经在也没有“织绸”这个词,《小雅·都人士》中有一句“彼君子女,绸直如发”,专家认为这里的“绸”不是丝绸的绸,而是“䯾(tiao)”的代用字,䯾是头发多的意思,就是说这个女子的头发浓密而直,非常漂亮。
诗经中的关于“锦”的描述很多,比如“锦衣”、“锦裳”、“衣锦”、“锦衾”等。诗经中关于“丝”织品还有丝衣、丝带、丝绳等。
总之,关于葛麻、蚕桑、丝织这些方面的描述,是人们在衣着方面社会生活的写照。
4)、皮衣及其它:
皮衣草裙是人们从原始社会就开始有的服装,随着社会进步,皮衣也有很大进步。到了西周时期,皮服已经成为社会地位的象征,被赋予许多文化、权力等意义。
(待续)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20-01-26 18:36:23 +0800 CST  
(续)
由于圈养牲畜的扩大,尤其是养羊业的扩大,使得羊皮制品得以扩大,羊皮制衣成为普遍现象。诗经中的《召南》、《郑风》、《唐风》、《桧风》等篇章中都有关于羊裘和羊皮的描写。从这些诗中可以看出,羊皮制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穿着的必须品。只不过羊皮的制作讲究不同罢了。普通人穿着的羊皮衣服不太讲究,只是一件普通的翻毛大衣。而有钱人就不一样了,他们用羔羊皮制作衣服,还要增加不少装饰,《唐风·羔裘》中的“羔裘豹袪”,就是用豹子皮的花纹装饰羊皮大衣的袖口。
除去羊裘以外,诗经中还描写了豹裘、狐裘、虎裘等不同动物皮毛的衣服。貉、熊、罴、鼠和鹿等动物的皮毛都可以制作皮衣皮裘。如“狐裘以朝”、“锦衣狐裘”、“献其貔皮,赤豹黄罴。”、“舟人之子,熊罴是裘”等这些诗句比比皆是。说明了人们在穿着上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总之,在没有棉花之前,北方人们防寒的主要衣物是皮毛。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使得皮毛需要越来越多,只依靠打猎野生动物以获得皮毛,就显得不足。因此,圈养牲畜就显得十分重要。随着新石器时代后期人们饲养牲畜的出现,皮毛制品就容易得多了。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20-02-01 12:29:52 +0800 CST  
三、《诗经》中的牲畜饲养:
上面说了人工饲养动物,扩大了皮毛的来源,同时也扩大了肉食的来源。
人工饲养动物,是从新石器时代后期开始的。经过夏商的发展壮大,到了西周时期已经是技术成熟而规模更大。所谓的六畜(马牛羊鸡犬豕)都有养殖,其他如鹿、狐、兔、鸭和鹅等都有饲养。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小雅·鹿鸣》中的这句诗是大家都随口而出的名句。它说的是野鹿在荒原上吃草。到了西周时期,鹿也是饲养的动物之一。《大雅·灵台》中“王在灵囿,麀(yōu)鹿攸伏”这句话就是周王在灵台范围内建有养鹿的场院,养有许多鹿(包括母鹿)。
西周时期,养殖的规模很大。
1)、马:因为马是交通工具——车的动力源。也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鄘风·定之方中》中有“騋(lái)牝(pìn)三千。”,你看,这种高头大马(身高七尺以上的马称騋)有三千之多,母马也有三千多,如果不是人工养殖,怎么能达到呢?
2)、牛:“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小雅·无羊》),体型高大肥壮的牛有九十头之多,不是圈养怎么能达到呢?
3)羊:羊更是人们养殖的大宗动物,“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小雅·无羊》),一家羊群就有三百多只,可想而知,全国有多少养殖户,养殖了多少只羊?
4)豕:猪的养殖可能最早,甲骨文中就有“豕”字。猪牛羊三牲进入祭祀用品也是最早的,后来形成定例。《大雅·公刘》中“执豕于牢,酌之用匏。”就是养猪的最好例证。
5)犬:狗是·人们的忠实朋友,自从人们饲养家犬以后,同时也繁殖出各式各样的宠物犬。但是西周时期的犬的养殖,主要是为了打猎,养的猎犬居多。《小雅·巧言》中就有猎狗追捉狡兔的描述(“躍躍毚(chán)兔,遇犬获之”)。
6)鸡:鸡的分类是“家禽”,但是在“六畜”当中也有鸡,这也许是约定俗成的结果。人们的新年祝语中就有“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的贺词。“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王风·君子于役》)是大家都熟悉的句子,鸡也是人类第一种饲养的家禽,后来才有鸭、鹅等。家禽的饲养主要是为了·食用,但是公鸡的作用之一是为了报时,“金鸡报晓”是人们常用的一个成语。
西周时期,不仅养殖规模大,而且养殖品种多,除去六畜以外,还有鹿、兔、鹅、鸭等,最值得一提的是养鱼。周王在灵台范围内养了许多动物,还建了池塘,在池塘中就养有鱼(“王在灵沼,於牣鱼跃。”)。在灵台里还养着鸟,如白鹤(“麀鹿濯濯,白鸟翯翯。”)随着养殖业的扩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更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20-02-01 17:06:51 +0800 CST  
四、农产品加工:
人们为了生存,首先必须解决吃饭穿衣问题,农产品生产的后续问题就是加工,按照人们的需要,把各种农产品加工成衣食住行诸多品种。例如,把稻加工成米,麦加工成面,把麻加工成丝和布、蚕茧加工成丝和绸与锦,把牲畜宰杀加工成各种肉制品和皮革皮毛等等。
1、粮食加工:从石器时代开始,人们加工粮食主要用石器,中国的夏商周时期,主要用石臼加工农产品,在磨没有发明之前,石臼也可加工面粉,只是粗糙一点罢了。“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大雅·生民》)《生民》是一篇歌颂后稷对于农业生产的贡献的诗篇。上面引的话是说丰收后人们准备祭祀神灵,祈求明年更大的丰收。其中之一就是准备米面,这里的米加工就是用石臼舂米,舂出的米要从石臼中舀出来,簸干净,搓干净。才能洗净上锅。
诗经中虽然没有加工的石磨,但是“磨”这种加工方法是早就存在,因为石器加工的方法中就有“磨”这一方法。《大雅·抑》中有“白圭之玷,尚可磨也”,就是白玉上有一点杂质,就可以用磨的方法把杂质去掉。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20-03-09 10:49:33 +0800 CST  
2、蔬菜加工:
因为蔬菜是新鲜易腐品种,不易保存,所以在西周时期,蔬菜加工已经是当时人们注意的事情,其中腌制蔬菜已经是大家都会的一种方法。《小雅·信南山》中“中天有庐,疆埸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其中“菹”的本义就是腌菜、酸菜。用酸菜来祭祖,是当时的风气,这说明酸菜是当时大家都会的加工工艺,也是冬季蔬菜稀少时期的代用品种。
3、葛、麻、丝、皮、毛等的加工
葛、麻、丝、皮革、皮毛等的加工,都和葛麻种植、植桑养蚕、牛羊养殖等分不开。这些加工都和衣着有关。
皮革除去和衣着有关外,还是车马的装饰品,如“鞹鞃浅幭,鞗革金厄”(《大雅·韩奕》)。其中鞹和鞃都是兽皮等做成的车上的装饰品,鞗革也是皮革做成的装饰品。而兽皮除去牛羊等家畜的皮毛皮革外,还有打猎获得的野生动物的皮毛皮革,如“献其貔皮,赤豹黄罴”(《大雅·韩奕》),就有貔、豹、罴等的皮革和皮毛。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20-03-09 15:23:37 +0800 CST  
五、农业耕作制度:
农业耕作制度的建立,是农业文明发达的表现。西周时期的农业已经是相当的发达,整个农业耕作制度也很完整。
1、一年完整的耕作程序:《周颂·载芟》是一篇描写农业的诗歌。从垦荒(“载芟载柞”)、耕地(“其耕泽泽”“有略其耜,俶载南亩”)、播种出苗(“播厥百谷,实函斯活”)、除草(“绵绵其麃”)、收获(“载获济济”)、储藏(“有实其积”),直到用粮食来酿酒,庆祝丰收、祭祀和给老人祝寿。是一年完整的农业程序叙述。一切都写得井井有条,引人入胜,不但写出了作者的文采,还写出了当时的农业技术的发达(涉及农具和耕作技术、储粮技术、酿酒技术等等),作者最后说,这样的情况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匪且有且,匪今斯今,振古如兹。”)。可见,作者叙述的事情是很完善的耕作系统。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20-03-10 14:22:23 +0800 CST  
2、耕作制度:
轮作:西周时期已经有了农田轮作制度。
轮作是一种农田种植和休耕的轮番作业制度,在肥、水等条件不充足的条件下,是保持农田肥水的很好作业制度。西周时期是古代农业大发展时期,西周后期到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的大量使用,以及铁犁的进步,牛耕的普及,不但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也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另外,西周时期的人口密度不大,土地较多,也为土地的轮作提供了条件。《小雅·采芑》中说:“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菑亩。”这里的“新田”是轮休一年后刚开垦出的土地,“菑亩”就是今年开垦出的土地。
我们从《周颂·臣工》的诗句“如何新畬”中可知土地轮作有两年、三年的分别,即土地有的休耕一年,第二年耕作。有的土地休耕二年,第三年耕作。(诗中“新”表示土地休耕一年,“畲”表示休耕二年。)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20-03-11 14:33:12 +0800 CST  
耕作方法:偶耕(两人共同操作耜的劳动形式)
在牛耕没有普及的时候,用人力耕作是天然的形式,人们只有靠自身的力量来完成繁重的农田耕作。最先,人们靠石器一点一点挖土点种庄稼,后来发明了木制农具,如耒、耜等,靠脚的作用能更快更好地完成挖地播种,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和劳动效率。在西周时期,金属工具还没有普遍使用,还是靠木石工具为主,但是人们也发现通过组合劳动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比如两人一组用耜来挖地,并且许多组联合劳作,这样,就可以大大地提高挖地效率。这在西周时期称为“偶耕”。《周颂·噫嘻》“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说的是周成王号令官员,不误农时率领庞大的劳动大军,即万人组成的偶耕队伍,把三十里长的土地都耕耘出来,以播种百谷。这里有几点我们需要注意:①,有领导,即管农业的官员;②有组织,把万人的农夫组织起来,并且按两人一组编组,进行偶耕操作;③按农时季节(即“率时”),不误农时,及时耕种。短短三十二个字的小诗,把当时人们劳动的情形描写得清清楚楚。在这里还要说说“骏发尔私”中的“私”字,有人说“私”是指自己私有的工具财产,说“私”是工具可通。就是说要求奴隶们拿着自己的工具(如耜)去劳动。还有人说这里的“私”是“耜”的错代,这也备一说。如果说“私”是指私有工具,那就说明西周时期的奴隶们已经不是一无所有了,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私有财产,虽然不多,但是已经有了劳动工具和劳动成果,这也许是私有制的进步。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20-03-12 18:10:31 +0800 CST  
田地整理和灌溉
翻土以后,还要整理田地,古人已经知道挖土后,要把土地平整好。并且留出田埂,便于灌溉、排水和其它田中作业。“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耘,徂隰徂畛。”(《周颂·载芟》)这里的“隰”是指万人开垦出的新地,而“畛”是指平整土地后留出的田埂或者是田间小路。田埂和小路的作用是一样的,便于田间行走,挖断以后就可以排水或者灌溉。
说到灌溉,使人想到《小雅·白华》中的诗句“滮池北流,浸彼稻田,”滮池的水向北流,浸润着那里的稻田。利用池水的自然流淌灌溉,是古人节省人力的好办法。由此也可以看出,水稻是西周时期的主要粮食作物。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20-03-14 11:46:37 +0800 CST  
农业工具:
人类的生产进步,首先得益于使用工具,只有农用工具进步,生产力才能提高,从木石工具到金属工具,是巨大的进步,生产效率成倍提高,也为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准备了物质条件和社会基础。
诗经中提到不少农具:
耜:“畟畟良耜,俶载南亩。”(《周颂·良耜》)这里的“耜”就是用来挖土整地的木制农具,其头部也有用石片制成的,这是西周时期的主要农具,可能每个奴隶都有。改良的耜还可以两个人操作(即所谓的“偶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耜是从耒发展起来的农具,耒字在甲骨文中就有,可见其久远。而耜是更为先进的农具,其改进型耜更能两人操作,更为先进。耒就慢慢地被淘汰了。
镈:“其镈斯赵,以薅荼蓼。”(《周颂·良耜》)镈是古代一种类似锄的农具,可以锄草。“其镈斯赵,以薅荼蓼”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镈很锋利,把荼蓼都锄掉了。
铲和镰刀:《周颂·臣工》中有“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奄观铚艾。”是说官员们命令奴隶们,在收割季节把铲和锄都收起来,快拿起镰刀去收麦子。这里的“钱(jian)”是铲子,镈是锄,铚是镰刀,艾(yi)是收割的意思。
我在上面“耕作方法”一节中说过,《周颂·噫嘻》中的:“骏发尔私”中的“私”字郭沫若先生的解释是“私有”,我们在《周颂·臣工》中看到“命我众人”的句式,也可以看出这是命令奴隶们拿起自己农具去干活。可能那时的奴隶是有私人农具的。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20-03-15 14:23:05 +0800 CST  
@吴斯宁 2020-03-15 14:42:43
不容易,需要大量专业知识。
-----------------------------
谢谢鼓励,祝好!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20-03-16 15:03:01 +0800 CST  
农时:(天文与气象)
“嗟嗟保介,维莫之春。”(《周颂·臣工》)周王提醒臣工,莫要误了农时。可见,农时对于朝廷和农夫的重要性。
人们在远古时代已经学会观察天象,在长年的生活实践中观风识雨,分别了一年四季,雨雪风霜,冷暖寒暑,也认识了大自然的运行规律,从而也总结出一套适应农业生产的规律。
四时八节:
人们口头常常说的“四时八节”,实际上就是人们总结出的一年四季的气象分别,四时者即春夏秋冬。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后来发展到二十四节气。八节也好,二十四节气也好,都是人们为了农业生产而总结出的时令征候。
起初,古人把一年分成春夏秋冬四季,即一月至三月为春季;四月至六月为夏季;七月至九月为秋季;十月至十二月为冬季。把各季的开始的一天定为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这是最初的一年四季。后来,人们发现四季白天和夜晚时间长短不同,从冬到夏,白天时间越来越长,,而从夏至冬白天时间越来越短。于是人们就发明了用测量日影长度的方法来决定四季。人们把日影最长的一天定为夏至,日影最短的一天定为冬至;把日夜长度相等的一天定为春分和秋分;这样,一年就有八个气节。
我们从《大雅·公刘》中的“既景迺冈。”可知公刘是一位科学家,他不但知阴阳,还会测日影长度以定季节。“既景迺冈”四个字就说明公刘爬到山岗上去测日影。
实际上测日影的技术从夏商开始就已经使用了,“立竿见影”这句成语,早就说明测日影的原委。最开始的时候,人们就是立一根作为标准的柱子,测量太阳底下柱子的阴影长度,每隔一定的时间测量一次,这样就形成了需要的数据,定期发布气节时间,以备农业需要。
诗经中关于四季的叙述都有,如“春日载阳,有鸣仓庚。”“春日迟迟,采蘩祁祁。”(《七月》)“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四月》)“秋日凄凄,百卉具腓。”(《四月》)“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采葛》)“冬日烈烈,飘风发发。”(《四月》)“我有旨蓄,亦以御冬。”(《谷风》)
总之,诗经中的气节描写,是以为农业服务为主要对象的。这也说明,古时天文气象的观察测量都是以服务农业生产为主要目的。不误农时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就是生动的总结。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20-03-16 19:37:31 +0800 CST  
@石柒柒 2020-03-17 19:07:02
诗经中包含的知识面和涉及的领域这么多,它己超越了诗歌本身。
-----------------------------

说的是,诗经是一部伟大的诗篇,历久弥新,永久都是我们读不厌的作品。
谢谢关注。问好!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20-03-19 14:32:19 +0800 CST  
农耕文化和农业文明
人们常说,中国是农业大国。的确如此,中国自古就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
新石器时代(公元前10000——前4000年)中国的农业就已经有很大发展。已经有黍、稷、粟、稻、瓜、瓠、白菜、芥菜等作物的种植。
《纲鉴易知录·五帝纪·炎帝神农氏》载:古者,民茹草木之实,食禽兽之肉,未知耕稼,炎帝因天时,相地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始教民蓺五谷,而农事兴焉。民有疾病,未知药石,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尝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方书以疗民疾,而医道自此始矣。复察水泉甘、苦,令人知所避就。由是斯民居安食力,而无夭札之患,天下宜之,故号曰神农氏。
自神农氏之后,中国农业就有了不断地发展,至夏、商、而到西周时期,农业牧业都有了更大进步。农业技术的进步、农业人口的增加,土地面积的增大,这些都促进了农业产量的增加。
一、衣食住行的基本解决:
人们要解决安定的生活生产条件,首要的是解决自身的迫切的生存问题,即衣食住行问题。
1、住(需要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西周初期,人们大多还住在地穴或是窑洞中,条件艰苦。“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这是《大雅·绵》中的一句诗。说明那时的人们还住在地穴中。而这个古公亶父率领周室民众,从豳迁徙到岐山一带定居,就开始了大规模的筑城(迺立皋门,皋门有伉。迺立应门,应门将将。)和建筑房屋(“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在此安家落户,发展生产,抵御外寇。后来周文王带领子民们,上下团结一心,共谋发展,使西周王朝不断壮大(“文王蹶厥生”)。
2、衣食(需要一个温饱的生活条件):上文已经叙述了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和状况。这就从跟本上解决了人们的穿衣吃饭问题,有了温饱问题的解决,人们才能安心从事生产,安心帮助国家做事而没有后顾之忧。
3、行:直立行走是人类的第一特征,学会说话是以后的事。我们这里不是说行走,而是说道路和运输工具。
关于车的起源,传说是黄帝造车,黄帝号曰“轩辕氏”,从名字就可以看出,黄帝是与车有关的。 据史料记载,中国车的发明比较早,学者根据河南淮阳平粮台发现的龙山文化城址中宽1·7米路土遗迹判断,早在新石器晚期就已出现大车了。(史仲文、胡晓林主编《新编世界科技史·世界古代前期科技史》第189页)也有学者推测,至迟在夏代中国人已经开始造车。(同上书·第189页)《史记·夏本纪》中就有大禹“陆行乘车”的记载。
最有说服力的是殷商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车”字,说明车在商代,已经很普遍了。到了周代,车制已经更加完善,《诗经》中屡屡出现车的描述,各种车的形态都有出现,并且车饰豪华,用马匹很多,有一车四马的。车的用途也很多,除去日常生活用途外,主要用于战争。
我们在这里不详细去说车与路(我的“古诗词中的科学——《诗经》中的交通”一文中有较详细的说明。)我们只是强调交通的发达对于生产力的提高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牛车马车的使用,不但减轻了人力,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这就为生产力的提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西周时期的生产力提高、人口发展到是与这些条件有关。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20-03-26 17:17:35 +0800 CST  

楼主:白鹤亮翅2015

字数:18189

发表时间:2020-01-09 18:49:29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5-28 11:40:02 +0800 CST

评论数:5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