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有关的日子

文化从表层面到深层面,由表及里依次为器物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精神文化层面。
楼主 云林探花  发布于 2020-02-26 09:28:28 +0800 CST  
叶昼评点《水浒传》,认为混天阵等“说梦、说怪、说阵处”尽管离奇热闹,却因“假了,费尽苦心亦不好看”。而第十回的“李小二夫妻两人情事”,尽管平凡琐屑,却因写出真实的“人情物理”,比那些奇异的情事要好得多。
楼主 云林探花  发布于 2020-02-26 11:56:58 +0800 CST  
@音和则美 2020-02-26 16:25:01
楼主:《儒林外史》第四回,何美之的浑家说胡屠夫的女儿,“夏天覣着个蒲窝子”,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 好多年了才弄明白覣的读音。
-----------------------------
你好:)
我查了家里的两个版本,都是“夏天靸着个蒲窝子”,没见那个“覣”字。
我的理解是,范进的老婆在范进没中举之前连鞋子都穿不起,极度贫困的状态。“蒲窝子”本是贫困的乡民冬天买不起棉鞋,自己用蒲草编制的一种草鞋权作御寒之物,而范进的老婆夏天无鞋可穿,只好仍穿着冬日的蒲窝子,此处更进一步,又用了一个“靸”字,说明连蒲窝子也是烂掉后跟的,像凉鞋一样靸拉着穿,穷到脚后跟了。极言其穷的夸张说法。
也不知我理解得对不对。欢迎有识者指教:)




楼主 云林探花  发布于 2020-02-26 16:59:12 +0800 CST  
@音和则美 2020-02-26 16:25:01
楼主:《儒林外史》第四回,何美之的浑家说胡屠夫的女儿,“夏天覣着个蒲窝子”,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 好多年了才弄明白覣的读音。
-----------------------------
@云林探花 2020-02-26 16:59:12
你好:)
我查了家里的两个版本,都是“夏天靸着个蒲窝子”,没见那个“覣”字。
我的理解是,范进的老婆在范进没中举之前连鞋子都穿不起,极度贫困的状态。“蒲窝子”本是贫困的乡民冬天买不起棉鞋,自己用蒲草编制的一种草鞋权作御寒之物,而范进的老婆夏天无鞋可穿,只好仍穿着冬日的蒲窝子,此处更进一步,又用了一个“靸”字,说明连蒲窝子也是烂掉后跟的,像凉鞋一样靸拉着穿,穷到脚后跟了。极言其穷的夸张说法。
-----------------------------

蒲窝子,用蒲草(芦花)编织的鞋,有地方也叫毛窝子,有木底和平底两种,具有一定的保温作用。


(网上摘图)

楼主 云林探花  发布于 2020-02-26 17:23:48 +0800 CST  
苏童有本《香椿树街故事》,感觉在体例上模仿了《米格尔街》。当然也是一部很优秀的短篇集子。有许多篇章我反复地读也读不厌。



楼主 云林探花  发布于 2020-02-27 10:04:08 +0800 CST  
柳建伟写成那样都能获茅奖,真让我觉得茅奖一钱不值了。
楼主 云林探花  发布于 2020-02-27 10:10:03 +0800 CST  
王蒙真能写啊,2018年出文集50卷。今年86岁又出新长篇《笑的风》。真是长青树啊。
年轻人还有什么理由不勤奋一点?
楼主 云林探花  发布于 2020-02-27 11:04:23 +0800 CST  
翻检旧书很后悔早年在书上盖章题字。
近年买书一个字都不往上面写了。
楼主 云林探花  发布于 2020-02-27 11:20:05 +0800 CST  
刚才卖破烂,一大堆文学杂志,一翻没翻过。才几块钱。
楼主 云林探花  发布于 2020-02-27 11:29:33 +0800 CST  
以前喜欢读小说,近来很少了。转向纪实作品。或者历史和哲学方面。
读历史和哲学也无系统,随便读读。
本来订了个阅读计划,也没能执行。
随兴而读吧。就像到花园里漫步,看哪里花开得热闹,就踱到哪里去。
也很开心。
开心就行了。
其他的管他姥姥。
楼主 云林探花  发布于 2020-02-27 11:47:05 +0800 CST  
我的阅读趣味,最喜欢那种风格平实又充满意味的小说。
比如朱天文的《小毕的故事》、严歌苓的《少女小渔》、苏童《为什么我们家没有电灯》、邓友梅《那五》、阿城《孩子王》、汪曾祺《受戒》、孙犁《木匠的女儿》、沈从文《萧萧》、废名《竹林的故事》等。
不炫技,不卖弄,不装腔作势,老老实实说话。
楼主 云林探花  发布于 2020-02-27 12:00:21 +0800 CST  
@音和则美 2020-02-27 16:14:23
多谢楼主截图及解释,一字之差,谬以千里。“靸”在日常口语中常用,我这本是中华书局出的,唉! 已购上海古籍出版社的。
-----------------------------
我家里另有两种中华书局的版本,刚查了一下确是“夏天覣着个蒲窝子”。这本书的刻本出现得晚,早期流行的全是各种抄本,也许是抄错了字,也许作者用的通假字,(古文里通假字非常多见)。在安徽一些地方的口语中在表达胡乱穿鞋穿得不周正时常说“脚上wāi着个鞋”,与“覣[wēi]”音近。这是猜的。不清楚真实缘故。



楼主 云林探花  发布于 2020-02-27 19:26:37 +0800 CST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有一段“那牛车走行了,来的力猛,足有四五千斤,车毂恰好打从膀子上过,压着膀子了,那时晚生把膀子一挣,吉丁的一声,那车就过去了几十步远。”
这段里的“吉丁”,我查了中华书局版、上海古籍版、岳麓书社版、果麦版等,都是写的“吉丁”,独人民文学出版社张慧剑整理版写的是“古丁”。料是抄本之误。我倾向于“古丁”。象声词。




楼主 云林探花  发布于 2020-02-27 20:24:24 +0800 CST  
今晚上大舅喝得半醉,向我大段大段地背诵了《冰岛渔夫》,记忆力好得让我咂舌。
当然我对这本书不熟,背得对不对我也不知道。可看他的流利程度和陶醉程度应该没有错儿。
他们那一代人读书是下过苦功夫的。
我一想起来就惭愧。



楼主 云林探花  发布于 2020-02-27 20:54:42 +0800 CST  
30岁之前读书,多难读的书都能读下去。不管读懂读不懂,都读得下去。不挑。
现在坏了,不喜欢的语言风格,一页也没耐心读了。
在长期的阅读过程中,一些习惯和兴趣会慢慢形成并固定下来,然后就很难改变了。所以越老越顽固。
还是趁年轻多读点书吧。老了就读不了啦。
楼主 云林探花  发布于 2020-02-27 21:11:59 +0800 CST  
记不太清了,好像是在《致女儿书》里,王朔说过一嘴,说写小说可以治疗抑郁症。
这话我是信的。
我表妹读高三,课业如山,压力大得不得了,她自己想了个办法,将不开心的事写在纸上,尔后撕成碎片,吹散在无人处,然后她看着那些飘飘如白蝴蝶的纸屑在风中消失,就觉得所有的不开心也一同飘散无踪了,于是畅快极了,心情得到了恢复。这个办法帮助她度过了那段艰难的几近崩溃的危险时期。后来她得意地向我传授这个方法。
她这个做法,一方面有良性心理暗示的作用,另方面来说,书写也确实有宣泄减压的效果。
所以,不开心,就写几笔吧。
也许管用呢。

楼主 云林探花  发布于 2020-02-28 19:37:43 +0800 CST  
其实我在网上敲几个字就是给自己解闷儿。
自己哄自己玩儿。
楼主 云林探花  发布于 2020-02-28 19:52:09 +0800 CST  
昨晚看陈凯歌的《和你在一起》时数次堕泪惹家人嘲笑。
经常看片子时哭得不可抑制。
我恨。
楼主 云林探花  发布于 2020-02-29 11:41:04 +0800 CST  
以前混左岸和文友网时两次被人错认过马甲。
有点好玩。也许我是大众脸容易被人记混。
我也不去辩白,乐得收获几枚朋友。
楼主 云林探花  发布于 2020-02-29 11:48:54 +0800 CST  
读了几页《十一种孤独》不喜欢。暂且放手。
楼主 云林探花  发布于 2020-02-29 11:50:43 +0800 CST  

楼主:云林探花

字数:5664

发表时间:2020-01-14 08:48:5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3-04 19:58:07 +0800 CST

评论数:15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