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有关的日子

米兰·昆德拉在分析卡夫卡时曾指出,卡夫卡之后,小说开始朝诗的方向改造自己。
对于小说,特别是短篇小说来说,情节不再是最诱人的要素了。现代人要想看一个精彩故事,与其捧书本,不如去看场电影或是打开电视。
小说家努力要做的,是通过故事展现生活的种种可能,探索人的生存困境。主题的意义凸显,情节的背景黯淡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说的确越来越接近诗歌。
楼主 云林探花  发布于 2020-02-13 17:32:09 +0800 CST  
下午五点整读毕《儒林外史》。这是第三遍了。第一遍读的是岳麓书社的精装普及本,第二遍是中华书局的平装袖珍本,第三遍是上海古籍精装本和果麦本交替阅读的。路金波的果麦本号称“三次精校”,乃是一贯的吹牛逼,仍然多处低级文字错误。以后这人的书要躲着走。
不喜第37回和57回。
不喜郭孝子的故事、萧云仙的故事和汤镇台诛逆苗的故事。这几个故事的细节甚是粗疏有拼凑之嫌。
最深观感有两:1,白描技法出神入化;2,人物、场景、事件转换极快,笔下生风绝不粘连煞是爽快。




楼主 云林探花  发布于 2020-02-17 18:35:04 +0800 CST  
读了两篇《米格尔街》不耐烦起来。感觉不符正常的生活逻辑。一群假人假故事。
楼主 云林探花  发布于 2020-02-18 07:19:34 +0800 CST  
家里书要大量地淘汰,值得留下来的不多。大部分都在一本正经地骗人骗己。
楼主 云林探花  发布于 2020-02-18 07:26:48 +0800 CST  
上午在电脑上看了部老片子《美国丽人》非常不喜欢觉得太脏了
楼主 云林探花  发布于 2020-02-18 15:40:10 +0800 CST  
下午看了部老片《美丽人生》。应该归入儿童剧吧。无数的细节经不起推敲。看着玩玩还行。就不要往经典的筐里划拉了。
楼主 云林探花  发布于 2020-02-18 18:35:05 +0800 CST  
又看一部老片《孩子王》。跳着看的。故事不是多在意,在意的是景物。云南大山里的景物。有古意。
楼主 云林探花  发布于 2020-02-18 18:57:44 +0800 CST  
“目中无人”才可能写出好小说
“目中有人”则容易作态
楼主 云林探花  发布于 2020-02-18 19:01:59 +0800 CST  
贾平娃的《小月前本》带有浓重的沈从文小说的影子应是小贾初出道时的模仿之作吧据此改编的电影《月月》没看过但小时候在收音机里听过很多次喜欢极了怀念至今
楼主 云林探花  发布于 2020-02-18 19:22:25 +0800 CST  
经典就要10遍、20遍地反复读。






楼主 云林探花  发布于 2020-02-21 20:30:13 +0800 CST  
前苏联文学翻译圈素有“南戴北石”之美誉。其实这两位都是苏南人士,一苏州,一无锡。
这二位的译文在炼字上都是极厉害的。
然戴骢先生的译文常常出现冷僻的字,有古文痕迹,略生硬。
石枕川先生则更为圆融,气象更为开阔。窃认为更胜一筹。
楼主 云林探花  发布于 2020-02-22 07:08:59 +0800 CST  
提升个人能力的方式有哪些?
1,读书,
2,听演讲,
3,讨论交流……
好像有一万多种。
起决定作用的是思考力。
思考力不够折腾死也白搭。
楼主 云林探花  发布于 2020-02-23 20:38:56 +0800 CST  
看《我的传奇》不到一半就删了。《苦月亮》勉强看完立刻删了。那位变态的作家恶心死了。
楼主 云林探花  发布于 2020-02-24 19:08:28 +0800 CST  
这几日读《儒林外史汇校汇评》,空里读《日瓦戈医生》没读出滋味来,也许是沉浸在《儒林外史》里暂未适应翻译体的语言风格的缘故。先放放吧。鱼和熊掌不可兼吃。




楼主 云林探花  发布于 2020-02-25 14:44:34 +0800 CST  
苏童进入成熟期后的小说里,写对话时不再使用引号,这是什么原因呢?
他自己说:引号放在小说里非常扎眼,它给作家与读者都造成了某种障碍。请注意,有人要说话了。我觉得不需要这种中断。甚至要让读者分不清这是内心独白还是对话,或者一种描述。这样的状态下,小说的语言流动才能真正的像水一样。这是一种比较高的小说语言境界。
在谈到语言问题时又说道:作家有义务培养读者啊!……书面的语言是有缺憾的。甚至是此一时彼一时的问题。你说的这篇散文,(《恐怖的夜晚到哪里去了》),也可以认为我是在谈文学经验。一个人的文学经验有可能来自歪门邪道。文学营养的来源有很多。表达是一种困境,用书面语言表达有书面语言的困境,用口头语言表达有口头表达的困境。这两样东西有时要移植。《樱桃》远远没有了当初的恐怖而多了一种凄美。这种变味也很正常。我用书面语言表达了一个故事,而故事本身经过了文学化的修饰,向另一个方向发展了……对语言的直觉,可能与训练有关。我主张作家要写点诗……我不求深只求自然。写散文我还求简单……文学语言上的直觉判断来源于阅读经验。阅读时有一种比较。参照系不是某一部小说,而是将所有的阅读感觉拼接到一起了,这就有了一条无形的标准。每一个人都不能精确描述这种标准……
楼主 云林探花  发布于 2020-02-25 15:20:28 +0800 CST  
苏童:对语言的直觉,可能与训练有关。我主张作家要写点诗。
楼主 云林探花  发布于 2020-02-25 15:21:11 +0800 CST  
苏童:阅读让我有了比较正常的小说观

关于东西方文学交汇和影响,每个人身上发生的故事都不一样,我们这一代中国作家在成长时期,对异域文化有大量涉猎。我人生当中第一次接触真正的美国文学,是高中时代,我在苏州的新华书店买了一本美国当代小说集。这个小说集对于一个爱好文学的高中生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两篇,一篇来自福克纳非常不福克纳的小说,《献给爱丽丝的一朵玫瑰》,还有一篇是《伤心咖啡馆之歌》。这个集子里有很多好小说,奥康纳的《好人难寻》都非常好,太奇怪了,我为什么对那两个小说念念不忘?这两个小说都发生在美国南方,有一点哥特式味道,两个故事主人公都是老处女,我是通过文学接触到“美国南方”这个概念的。我确实写过表现老处女生活的小说,坦率地说,这两个小时的阅读,真正教会我的是,在我那样的年龄已经发现,小说一定要写人物,人物跟意识形态完全是反的,那次阅读我很感激,让我诞生了一个比较正常的小说观。
在80年代,一夜之间欧美的文学理论涌了进来,我的直觉是理论读得越多,我的头脑越乱。写作从来不是靠文学理论支撑的,确实没有一个小说家是为了实践验证某一个文学理论而去写作的,写作往往是跟自己没有梳理过的直觉、内心生活有关系,跟理论无关。理论从来不是一个作家安身立命之本,可要可不要,可读可不读,我从来就是这个观念。

================

苏童提到的美国当代小说集应该就是我手里的这本。


楼主 云林探花  发布于 2020-02-26 07:02:10 +0800 CST  
最开始的时候,我对苏童是不以为然的。他的那些所谓的先锋小说我严重不喜欢。
人在年轻的时候,一身的荷尔蒙,冲锋不免猛了点儿。
后来他从那个车道上下来了,回归了,作品立刻不同了。
我对苏童印象的改观始于《西瓜船》,是一写字的哥们推荐的,(这哥们现在牛死了),一读之下,肃然起敬。
从此开始搜集苏童所有的短篇小说。



楼主 云林探花  发布于 2020-02-26 07:55:27 +0800 CST  
苏童的这套短篇小说集,第一本里大部分都不喜欢,(他早期的小说还很青涩,尚处于探索阶段),从第二本开始渐入佳境,越来越好,最后竟是爱不释手了。




楼主 云林探花  发布于 2020-02-26 08:05:17 +0800 CST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官吏选拔制度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即九品官人法,重门第、身份,也就是血统,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此制度存在了400多年。九品中正制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实际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或者说是察举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楼主 云林探花  发布于 2020-02-26 09:17:00 +0800 CST  

楼主:云林探花

字数:5664

发表时间:2020-01-14 08:48:5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3-04 19:58:07 +0800 CST

评论数:15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