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耿星河 - 大宋词人的朋友圈

遇上欧阳修这种宗师级别的主考官,实在是广大考生的幸运。他不但帮助刘辉这样的可造之人才不走邪路返回正路,更发掘出了一批天才成为国家的栋梁。就在辣秀才刘几被刷下去的那一年,有一对兄弟从遥远的天府之国四川来到京师应试。在群星璀璨的大宋朝里最耀眼的那一颗即将冉冉升起,这颗巨星的天份之高、天赋之广、成就之大、魅力之强、人缘之好、影响之深,在中国几千年文化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的名字叫苏轼。

苏轼,字子瞻,因为自号东坡先生,所以在中国最响亮的名号是“苏东坡”。他的亲弟弟苏辙,字子由。这兄弟俩的名和字很有意思,我猜想他们的父亲苏洵当时可能正在看《曹刿论战》。曹刿辅佐鲁庄公击败一鼓作气、再衰三竭的齐军,鲁君正要追击时,曹刿担心强大的齐国会有伏兵而赶快拦阻,曰“未可”,先下视其辙(车迹之“由”),再登轼而望之(高“瞻”远瞩),最后才曰“可矣”,纵鲁军追击,遂大败齐军。苏洵自己写过《名二子说》解释这两个儿子起名的理由,尚不及我这个猜想生动活泼。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所以人称“苏老泉”,比欧阳修小两岁。一般人都是六、七岁开始读书,苏洵却摊上了一个“养不教,父之过”的糊涂老爹,在青少年时代终日游荡不务正业,直到二十七岁那年去考举人名落孙山,才发现即使是天才也需要努力。于是发愤读书,并起誓在学有大成之前,不写任何文章,这个叫做厚积薄发,态度比我端正多了。天才一努力就不得了,终于成了文章大家,《三字经》里用他来作为成年后发奋努力也不迟的正面教材:“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人的心窍一打开,一通百通,以前忽略的百年树人大业也被他捡了起来,二十八岁时生了苏轼,三十岁时生了苏辙。生下这两兄弟特别是苏轼,绝对是苏洵一生最大的成就。天地的灵气精华都汇聚在一家人身上,搞得当时居然有民谣在传唱:“眉山生三苏,草木尽皆枯。”今天眉山三苏祠的大门上挂着一幅对联:
一门父子三学士,千古文章八大家。

苏轼十岁之后,苏洵外出四处游学,妻子程氏在家培养两个儿子。母亲是最伟大的教师,苏轼、苏辙年纪轻轻就以文章称誉当世。更令人羡慕的是兄弟俩之间的感情,他们去考试不是争抢风头,而是用互相帮助的方式来组团作战。有一次兄弟俩一同参加考试,苏轼看着摆在面前的试题,感觉非常陌生。在脑海中一番检索,依然毫无印象,不由得茫然无措,只得长叹一声,斜眼瞅瞅旁边的弟弟。苏辙一看哥哥这副样子就明白了,拿起放在桌上的毛笔,把笔管含在嘴里吹起来。苏轼恍然大悟,原来题目是《管子注》里的一句话,但是关键的字被抄错了,怪不得自己刚才想不起来。一个抄字员工作不认真,就差点扼杀了一位天才的前途,工作态度不慎重会害死人的。

另外一场考试的题目是《形势不如德论》,这次轮到苏辙看着试卷上的“礼义信足以成德”发呆。苏轼见状,知道弟弟忘了出处,就向考场工作人员索要磨砚的水,很生气地厉声抱怨人家慢手慢脚:“小人哉!”苏辙一听立刻反映过来,原来题目出自《论语》中的《樊迟请学稼注》。讲的是孔子的一个学生樊须(字子迟,所以又叫樊迟)向夫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脸色很难看地回答:“这个我不如老农民。”樊须又向夫子请教如何种瓜果蔬菜、花花草草,孔子的脸色更阴沉了:“这个我不如老园丁。”等樊须退下以后,孔子很恼火地对别人说:“小人哉,樊须也!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没人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没人敢不服从;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没人敢不以实情来反馈。只要在上位者能做到这些,四面八方的老百姓自然会背着襁褓中的婴儿来投奔,哪里还用得着你亲自去种庄稼呢?”这个就叫“礼、义、信足以成德”。樊迟不过向老师请教了一个技术性问题,孔子为什么生这么大气呢?原来几天前孔子刚被一位种田老者讥讽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正在郁闷之中,樊迟偏偏这个时候又来兴致勃勃地请教孔子关于什么种庄稼种菜的琐事,纯粹给老师的伤口上撒盐,真是好没眼色,被孔子借题发挥骂为胸无大志,一点儿也不冤枉。只是可怜考场工作人员无端被苏轼骂了一句“小人”,才是躺着中枪。

苏氏兄弟实力既高,还这样善于组团作弊,在考场上自然是气势如虹,人挡杀人,佛挡杀佛,携手一路冲进了京师,声名如日中天。嘉佑二年考进士的人本来很多,魏国公韩琦很诧异地问自己的宾客:“今年有二苏在此,居然还有这么多人敢和他俩同场较量,是怎么一回事啊?”这话一传出去,结果有十之八九的考生被吓得没参加考试就离开了。还好剩下来的考生都是人中之杰,稍后我会揭晓那张星光闪耀的榜单。到了八月中旬即将考试之前,苏辙恰巧生了场病,眼看来不及痊愈应试了。韩琦上奏仁宗说:“今年的进士考试人选之中,最有声望的就数苏轼、苏辙兄弟。听说苏辙突然生了急病,赶不上考试的时间。如果这么天才的两兄弟中有一人不能应试,天下人都会很失望,希望陛下将考试略为延后,等待苏辙病愈。”仁宗点头同意。韩琦每隔几天就派人去询问苏辙的病情,直等到他完全康复后才奏请朝廷正式安排进士考试,比往年要推迟了二十多天。如果在今天的社会,你肯定觉得如果韩琦没有收苏家一大笔钱的话怎么会如此卖力,然而事实是韩琦此时根本还没见过苏家兄弟,这种为国求贤不避嫌疑的君子古风确实令人钦慕。

当年的礼部考试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看到这考题也明白这位皇帝的谥号为什么是个“仁”字了。主考官欧阳修被一份试卷深深吸引,不但因为其文辞优美、说理透彻,而且居然用到了连博闻强记的自己都不知道的新鲜典故。话说当年帝尧的大法官皋陶审理一起案件,“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意即皋陶连续三次判决囚犯死刑,尧却连续三次否决,赦免囚犯不死。这就是我国古代“疑罪从轻”的司法思想,人死不能复生,在存疑之案上宁可误纵有罪之人,也不可枉杀无辜之命。现代社会是“疑罪从无”的原则,文明更加进步了。这个故事将抽象的司法理念阐述得生动清晰,远胜过其他考生千言万语的纯理论阐述。欧阳修不禁拍案叫绝,转头问副考官梅尧臣:“这个典故出处在哪里?”梅尧臣皱眉摇头:“我也不知。”北宋为了防止唐朝投行卷的腐败风气重演,不但对试卷糊名,还为了防止考官认得熟悉的笔迹而统一派人誊写试卷。欧阳修看这篇文章的风格,很像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写,怕人家说自己徇私舞弊,不好意思取为第一,就把它列为第二名。结果试卷拆封后,才发现这份卷子的作者是苏轼。

等到苏轼来拜谢主考官的时候,欧阳修实在按捺不住好奇之心,问他那个“尧曰宥之三”的典故出自哪里。苏轼笑嘻嘻地回答:“事在《后汉书.孔融传》。”欧阳修兴冲冲跑回去仔细翻阅了一遍,根本找不到。过了几天遇到苏轼,执着的欧阳修又穷究此事,苏轼说:“《孔融传》里写到曹操灭袁氏之后,把袁熙的妻子甄宓赐给儿子曹丕。孔融嘲笑:‘当年周武王灭商纣之后,把妲己赐给了周公。’饱读诗书的曹操很疑惑地问:‘此事何经所见?’孔融回答:‘我以今日发生的事情来看,想当然而已。’我文章里所写的尧和皋陶之事,也同样是想当然而已。”欧阳修大吃一惊,回去后对朋友评论:“苏轼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伯乐之眼,后来果不其然。甄宓乃是七步成诗、才高八斗曹植的梦中情人,《洛神赋》的主角原型。

韩琦的苦心没有白费,苏辙也同科及第。兄弟俩回家向父亲报喜,苏洵百感交集地念了两句打油诗:
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
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
楼主 路加  发布于 2016-02-20 22:46:54 +0800 CST  
猜宋词


楼主 路加  发布于 2016-02-21 15:26:49 +0800 CST  
韩琦的苦心没有白费,苏辙也同科及第。兄弟俩回家向父亲报喜,苏洵百感交集地念了四句打油诗:
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
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

请不要以为苏轼兄弟同科及第有多么令人称羡,当年在榜单中最吸引眼球的并不是他俩,而是曾巩、曾布、曾牟、曾阜四兄弟。看看这些兄弟兵团,你就能明白什么叫做家学渊源。唐宋八大家中最晚登台的三人苏轼、苏辙、曾巩碰巧在同一期参加考试,而且居然被欧阳修在糊名试卷中全部挑了出来,这是多么犀利的眼光。

更令人惊异的是,嘉佑二年进士榜里另外还有好几位在史书中闪闪发亮的名字。张载,北宋大儒,世称“横渠先生”,他最有名的话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被称为“横渠四句”。在习近平和马英九两位先生的会晤中,马先生就引用了这句话。程颢,北宋大儒,他的老师是提倡“文以载道”、写出《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周敦颐,他的弟弟是出了著名尊师重道成语“程门立雪”的另一位大儒伊川先生程颐,兄弟俩被称为“二程”。他俩有一位四传弟子叫朱熹,发展出“程朱理学”,响亮口号是“存天理、灭人欲”,把儒家礼教搞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从“五四运动”以来被视为封建糟粕的代表思想,鲁迅先生痛斥为“吃人”。吕惠卿,北宋政治家,后来的宰相,王安石变法的第二号人物。章惇,北宋政治家,后来的宰相,王安石之后的新法领袖。神一般的主考官欧阳修,把那个时代的青年才俊基本上一网打尽。而早在此之前,欧阳修对王安石、苏洵已经有奖掖提拔。《宋史.欧阳修传》里说他:“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曾巩、王安石、苏洵、洵子轼辙,布衣屏处,未为人知,修即游其声誉,谓必显于世。”唐宋一共“八大家”,宋朝占了其中六人,而全部出自欧阳修门下,“故天下翕然师尊之”。

欧阳修对人才的慧眼赏识和喜爱是由衷的,当他收到苏轼中进士后写来的致谢信时,读得爽快,出了一头大汗,转头对旁边的梅尧臣说:“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这就是成语“出人头地”的出典所在。此时欧阳修五十岁,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苏轼二十岁,好比八九点钟初升的太阳。众人听到年过半百的一代文宗如此评价一个毛头小伙子,刚开始都哗然不服气,但后来就不得不赞叹欧阳修的识人之能。

但苏轼最崇拜的人,还不是欧阳修,而是文人的千古楷模范仲淹。早在他六岁读乡校的时候,有一位来自京师的士人拿着《庆历圣德诗》给乡校老师看。小苏轼好奇地询问诗中所称颂的都是些什么人,老师很不耐烦:“小孩子问这个干什么?”苏轼不依不饶:“他们是天上的神仙吗?那我就不敢问了。如果和我一样也是人,为什么不可以知道他们呢?”先生很惊讶小孩子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话,就都告诉了他,并且说:“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是人中的豪杰啊。”当时苏轼虽然没完全明白,但却记住了他们的名字。直到嘉佑二年,苏轼赴京师考进士的时候,范仲淹刚刚逝世,苏轼赶到范仲淹的墓地,读着碑文流泪:“我仰慕您的为人已经有十五年了,而缘悭一面,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欧阳修赏识苏轼后,引荐他认识了韩琦和富弼,三位老前辈都给苏轼以国士的待遇,纷纷长叹说:“只恨你没来得及认识范文正公!”在之后的二十年中,苏轼分别认识了范仲淹的三个儿子,均是一见如故,并且把范仲淹的遗稿委托给苏轼作序。以上的故事,就是苏轼年过半百之后,在自己所作《范文正公文集序》里的回忆。

欧阳修和梅尧臣是一生的好友,从年轻时一起在洛阳担任钱惟演的幕僚,到年老时一起在京师担任进士考官。两人曾一起重游洛阳赏牡丹,欧阳修作了一阕《浪淘沙》: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末尾“知与谁同”一句,抒发了对友谊的珍惜和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但实际上,我们不但对于明年能和谁在一起无法把握,对于自己的生命更无法把握。也许人家明年还能来看花,但我自己却已不在了。《圣经.雅各书》里说:“其实明天如何,你们还不知道。你们的生命是什么呢?你们原来是一片云雾,出现少时就不见了。”很不令人愉悦,却是冷冰冰的真相。欧阳修对于年华的老去无可奈何,还好目睹了自己的文学理念有苏轼为代表的后起之秀接班,也算欣慰吧。

我们已经习惯了晏殊的慧眼识人,范仲淹、宋祁、欧阳修都是他提携的。但有一位诗词史上地位更高的大词人曾经当面求到晏殊的家中,却没有受到他的青眼,这位运气不佳的客人名叫柳三变,也就是后来的柳永。他比范仲淹大五岁,是北宋词坛的前辈,甚至可以说是开山之人。

柳三变的父亲柳宜给儿子们起名字很动了一番脑筋。大儿子名叫柳三复,意思是书要读三遍,读三遍,重要的书都得读三遍才能有出息。二儿子名叫柳三接,不是刘三姐,意思是有了出息以后,就能一天被君主接见三次,大受宠信。三儿子名叫柳三变,因为《论语》里子夏说:“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君子从外表看起来有三种变化,远远望他,看起来很庄重;接近他之后,又觉得很温和;等到听他说话,又觉得很严厉。原来“三变”是用来表扬君子的褒义词,不是说文艺人善变的贬义词。既然君子“望之俨然”,所以柳三变字景庄。柳氏三兄弟,人称“柳氏三绝”。
楼主 路加  发布于 2016-02-23 17:14:22 +0800 CST  
这么美的图,就一位朋友出手猜么?
楼主 路加  发布于 2016-02-24 21:19:16 +0800 CST  
提示:扇子
楼主 路加  发布于 2016-02-25 10:08:14 +0800 CST  
柳三变的父亲柳宜给儿子们起名字很动了一番脑筋。大儿子名叫柳三复,意思是书要读三遍,读三遍,重要的书都得读三遍才能有出息。二儿子名叫柳三接,不是刘三姐,意思是有了出息以后,就能一天被君主接见三次,大受宠信。三儿子名叫柳三变,因为《论语》里子夏说:“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君子从外表看起来有三种变化,远远望他,看起来很庄重;接近他之后,又觉得很温和;等到听他说话,又觉得很严厉。原来“三变”是用来表扬君子的褒义词,不是说文艺人善变的贬义词。既然君子“望之俨然”,所以柳三变字景庄。柳氏三兄弟,人称“柳氏三绝”。

从柳宜为儿子起名所花的功夫来看,对他们是寄予了厚望。柳三变没有辜负父亲的栽培,一路考试中过关斩将,十八岁就具备了到礼部应试进士的资格。这一年他被父亲送出福建老家,赴京赶考。但柳少年觉得自己来日方长,一路上游山玩水走走停停,待得到了杭州,面对如画美景,干脆住下来不走了,每天坐在西湖边上看看美女发发呆,没多久就填出一首《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这首词中所描绘的杭州之繁盛、西湖之秀美无异于人间仙境,但是没想到深深刺激了一个不该刺激的人,就是在干燥灰黄的北方待腻了的金国皇帝完颜亮。他让人把此词刻在一幅屏风上,还配上一幅江南水乡美景图,每日吟赏,口念“钱塘自古繁华”,不禁心驰神往,起了投鞭渡江之志,没过多久就率大军南下打算统一全中国,结果在采石矶被书生虞允文狠狠教训了一番,最终兵败身死。柳三变随便写首词,居然引发了一场战争,活活害死了当时世界最强大国家的皇帝。

柳少年在杭州玩够了才继续启程,每经过苏州、扬州这种繁华城市,都要停下来住上个一年半载,穿走于烟花柳巷。从家乡到京师这一路,他居然走了六年。就凭这么懒懒散散的态度能考出好成绩吗?如果让他考上进士那才没有天理,果然一张榜就是名落孙山。柳三变愤愤地填了一阕《鹤冲天》为落榜出气,结果又成了名作: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首先,为落榜这种丢人的事情写词,却用这么牛气的词牌名,看得出柳三变心比天高。他对自己的期许可不只是中个进士,而是“龙头”即高中状元。落榜也并非因为实力不济,只是不小心“偶失”而已。“明代暂遗贤”一句,信息量很大。唐玄宗曾经下诏,天下士子只要精通一艺,便可到长安考试做官。权相李林甫担心其中会有人在面圣策对时指斥自己擅权作恶,便暗中操控考试,结果最终居然没有一人合格。对于如此奇怪的现象,李林甫向玄宗道贺,声称原因在于我大唐已经“野无遗贤”,实在是圣明的时代。其实诗圣杜甫就在这批考生之中一起被刷下去了。柳三变明显在讥刺当朝者有眼无珠地遗漏了自己这个大贤人,同时他自信地认为这也不过是暂时,还自诩自己这样的才子词人是穿白衣的卿相。青春转瞬即逝,干脆不要浪费时间去争取考场和官场的浮名了,还是及时行乐,在欢场中浅斟低唱吧。

这首词一炮而红,甚至传入深宫大内,连宫女们没事儿都低声哼两句“青春啊,都一饷......忍把那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歌声直飘到宋真宗耳朵里面去。对于孟浩然的“不才明主弃”,唐玄宗能听出来抱怨之意;对于柳三变的“明代暂遗贤”,宋真宗同样也听得出弦外之音,就是说朕遗漏了贤人,根本不圣明嘛。真宗专门写过《劝学诗》,鼓励大家努力求取功名,进入体制内享受黄金屋和颜如玉;柳三变却说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表现得毫不羡慕体制,这明显是和皇帝的大政方针唱反调,态度很不端正。

不怕皇帝收拾你,就怕皇帝还没收拾你但是已经惦记上你。几年后柳三变再次应考时,真宗看见礼部报上来的进士名单中有位柳三复,点头不语。再往下看到一个讨厌的名字柳三变,特意拿起朱笔重重划掉,冷笑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真宗这一划,不但柳三变今年落榜,而且等于宣判了他今后在科举上的死刑,哪个主考官还敢再要皇上亲自黜落的考生呢?如果换了别人,肯定是五雷轰顶五内俱焚从此改过自新求得皇帝的谅解。不料柳三变听说原委之后,干脆从此彻底混迹于青楼歌女之中偎红倚翠,并在自己作品的署名处都写上“奉旨填词柳三变”七个大字,仿佛浅斟低唱不单是他自己的爱好,更是奉了圣旨。这种变本加厉的行为,就是在向皇帝抗议,不过是穿了一件自嘲的外套而已。有词话记载是仁宗划落柳三变,但柳永年过不惑时仁宗还只有十四岁尚未亲政,所以只可能是真宗。而且从两位皇帝各自的特点来看,做这事符合真宗的价值观,而不像仁宗的宽容性情。

虽然真宗对柳三变有意见,但京城的歌女们比皇帝更慧眼识货。她们但凡做了一首新曲子,就去求柳三变填词,结果必定能风靡一时,大大增加演出收入。柳三变不但是词作家,而且是歌女演唱水平的权威评委,一旦他说哪位歌女唱得好,其出场费立刻飙升十倍。因为柳三变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歌女们都亲昵地叫他“柳七”。京城娱乐界流传的口号是:“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中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满城的歌女只有柳七不认识的,没有不认识柳七的,若真有不认识他的都不敢说出去怕丢人,宁愿倒贴千金换得与柳七哥一夜姻缘,求得一词数句,引以为荣。柳七也因此收入稳定,衣食无忧。

表面上看起来,柳七哥乐得在这温柔乡中销魂,每日里“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但内心的痛苦不难想象。他最著名的作品《蝶恋花》,貌似登楼抒发离愁: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末尾的名句表面上是为感情消得人憔悴,但在我看来也很可能是为功名消得人憔悴。在那个年代,尤其对于柳七这样出生在书香门第的人,不能进入体制就没有出路,向上辱没祖宗,向下拖累儿女。大家想想后来《水浒传》里的许多英雄们,被体制害到家破人亡的地步才心不甘情不愿地逼上梁山,就这样还天天盼着招安重回体制,就知道它的力量有多么强大。

在很多人世间的恩怨中,最后的胜利者往往是活得更长的那一个,柳七深信这一点,反正他比宋真宗年轻。
楼主 路加  发布于 2016-02-27 10:37:11 +0800 CST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楼主 路加  发布于 2016-02-27 11:46:24 +0800 CST  
在很多人世间的恩怨中,最后的胜利者往往是活得更长的那一个,柳七深信这一点,反正他比宋真宗年轻。真宗过世后,章献太后刘娥秉政,年近不惑的柳七仿佛看到了一线曙光。在他准备再次应考之前,专程登门拜访晏殊,想走当场宰相的门路。晏殊礼貌地接待了他,淡淡问道:“您作曲子么?”柳七回答:“和相公一样作些曲子。”和晏殊拉拉关系,咱俩都是词人,应该有共同语言啊。不料晏殊来了一句:“在下虽作曲子,也不曾写什么‘针线闲拈伴伊坐’。”这是柳三变一首《定风波》里的句子,表现一位少妇想把丈夫锁在家里陪着自己,单纯实在,格调不高。柳三变一听话不投机,富贵宰相晏殊好像对自己民间俚俗的作品风格完全看不上眼,只好早早告辞。晏殊抬手送客,心想我举这句为例已经是给你面子,没提你那些“鸳鸯绣被翻红浪”之类的,把我五岁的儿子小几道都给带坏了,让本相在满堂宾客之前好不尴尬!

柳七在考试中毫无悬念地再次落第,结果连京师也不想呆下去了,愤而离开这伤心之地。临别之际,他赠给情人一阕《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此词的下半阙句句经典,优雅从容,对离别之情的描写直打入人心最深的柔软之处,是柳七诗歌的代表作,也是婉约宋词的代表作,被收入了语文课本。柳七的作品没有被宋真宗和晏殊看上眼,但是在民间的流行度却极高,就连大宋的邻国西夏都流行一句话:“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章献太后逝世,宋仁宗亲政之后,特别开了一届“恩科”,就是放宽进士录取的尺度,给那些屡试不第的才子们一个机会。年已半百的柳三变闻讯,立即从外地赶回京师应考。为了安全起见,他还特意把已经上了黑名单的原名改为柳永,字耆卿,今天大家所熟悉的正是这个名字。皇天不负苦心人,重装上阵的柳永终于名登金光闪闪的进士榜,与他同榜及第的还有二哥柳三接。

柳永考中进士,被任命为睦州(今浙江省建德县)团练推官,终于算是有了功名。这对于他个人是等待已久的喜讯,但对京城欢场而言却是一个噩耗。柳永临行那一天,开封的青楼为之一空,歌女们都赶去为他送别,个个哭得梨花带雨,抽泣声一片。柳永一首《如梦令》描绘了这盛大而感人的场面:
郊外绿阴千里,掩映红裙十队。
惜别语方长,车马催人速去。
偷泪,偷泪,那得分身与你?

送行的莺莺燕燕们不需要孙武的严格调教,竟然自发遵守秩序排成整齐的十队,连皇帝出行也没有这么大的排场。柳七哥人生得以如此,夫复何求?

柳永虽然从此迈入仕途,却终身没当上过什么大官,最后做了个屯田员外郎,所以世称“柳屯田”。据说他逝世时一贫如洗,身边也没有亲人打点后事。那些有旧交的歌女们怀念他的才情,凑钱安葬了他。以后每年的清明,歌女们都要到墓前祭奠,称为“吊柳会”,直到北宋灭亡。柳七一生最大的辉煌,不是来自于科举和功名,而是来自于青楼,这在中国古代的文人中绝对是一个异类。

晏殊道貌岸然地训斥儿子晏几道不该唱柳永的艳词,苏轼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他的著名弟子秦观,字少游,成名作是《满庭芳》: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此词第一句“山抹微云”,将绘画笔法融入诗词,极富盛名,秦观由此被时人称为“山抹微云君”。他的女婿范温曾出席某贵人家的筵席,同桌有个侍儿酒兴很高,一连唱了好几首秦观的词,但对于恭谨内敛的范温则不屑一顾。酒至半酣,他才指着范温问身边的人:“那小伙子是什么人?”范温自己答道:“我是‘山抹微云君’的女婿。”侍儿张口结舌,满座人笑成一片。此词流行程度之高,可见一斑。秦观从会稽入京去见苏轼,子瞻见面第一句话就恭维:“久别之后,君写词远胜当年,现在京城里到处传唱您的‘山抹微云’呢。”秦观逊谢:“哪里,哪里。”不料苏轼第二句立刻跟上:“但我没想到您去学柳七作词了。”秦观忙道:在下虽然没有什么学识,也不至于这样。先生言重了吧?”苏轼微微一笑:“‘销魂当此际’,不是柳七的句法吗?”秦观不得不服,因为这个香艳的句子确实有柳七的风格。苏轼最后送了一联“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给秦观,把他和柳七牢牢绑在一起。

不要看苏轼以此调侃秦观,他自己对柳永并无不敬之意。苏轼有位幕僚很善于唱曲,有一天子瞻忍不住问他:“依你看来,我的词比柳七如何?”幕僚想了一想,回答道:“柳郎中的词,适合让十七八岁的妙龄女郎,手拿红牙板,细吟低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您的词嘛,须得请关西大汉,弹着铜琵琶、敲着铁绰板,高歌一曲‘大江东去’。”苏轼低头一想,这比喻果然形象,忍不住捧腹大笑。

事实上苏轼对于柳永相当推崇:“人们都说柳耆卿的词俗,然而像‘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这种句子,即使唐人诗作的最高处,也不过如此。 ”此句来自柳永的名作《八声甘州》,我个人最喜欢的倒是起首一句: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对柳永不假辞色的晏殊,对范仲淹、宋祁、欧阳修都有知遇之恩,而他最青眼有加的人却是王安石。
楼主 路加  发布于 2016-02-29 18:23:58 +0800 CST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楼主 路加  发布于 2016-03-02 15:48:18 +0800 CST  
对柳永不假辞色的晏殊,对范仲淹、宋祁、欧阳修都有知遇之恩,而他最青眼有加的人却是王安石。王安石,字介甫,比晏殊小三十岁,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政治家、改革家,一生功过毁誉参半,让后人争论到如今。他和晏殊一样是江西抚州临川人,非常近的同乡。王安石在庆历二年获得进士第四名,宋仁宗让前十名到时任枢密使的晏殊府上拜谢,晏殊等众人都告辞之后,唯独留下王安石,再三赞叹道:“久闻您的德行和在家乡的声誉。我在执政的位置上,而家乡中的贤人考得了这么好的名次,实在与有荣焉。休息日请您再光临寒舍一起吃饭吧!”到了日子,又专程派人去请王安石,待遇隆重远超平时。吃完饭后,晏殊陪王安石闲谈,对他说:“您日后能达到的名位,必定和我一样。”此时晏殊已经位极人臣。最后临别时,晏殊忍不住叮嘱:“有一句话我想蒙君垂听:若能容他人,也就能被他人所容了。”王安石微微点头而已,回到旅舍叹息道:“晏公作为大臣,而教人这样的明哲保身中庸之道,过于卑下了。”等到王安石晚年因为变法失败罢相后,在金陵和弟弟王安礼闲聊时谈起此事:“当年我对晏公的叮嘱很不以为然。后来我在政府中与同僚交友,几乎人人都与我为敌,友谊不能保持到最后。今日回头想来,不知那时候晏公是怎么发现我有这个毛病的啊!”晏殊不但在短短的时间内看出了王安石性格上最大的缺点,也预见到了他将来的成就在自己之上。后世尊称的“临川先生”,果然不是临川人中最先拜相的晏殊,而是后来居上的王安石。因为王安石后来受封荆国公,又常被尊称为“王荆公”。

王安石自幼才气过人,另一方面性格耿介、特立独行。只要他认为是对的事情,几头牛也拉不回头,所以人称“拗相公”。曾巩对人说:“我的好朋友王安石,写文章很有古风,行为举止和他的文章也差不多。”就是说王安石做人不合时宜。王安石的进士考试本来排在第一名,但他的试卷中写了一句“孺子其朋”,一般认为这句话是《尚书》中周公对年纪幼小的周成王的教导,大意是你这年轻的小孩啊应该怎么怎么样。仁宗皇帝阅后很是不爽,心想朕都当了二十年皇帝了,而你小子才二十岁刚出头,居然敢用这种长辈教训晚辈的口吻写文章给朕看!大笔一挥,将王安石的第一名给拉掉了,而且直接划出三甲,这才成了第四名。

包拯掌管开封府时,司马光和王安石都是他的下属判官。一向严肃孤僻的包青天有一天居然大发诗情雅兴,吩咐大家摆酒吟诗,并率先念出自己最得意的作品: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
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

包拯一生做官为人的真实写照,诚然便是这句“精钢不作钩”。包大人吟罢,满饮一杯,然后下属们轮流做诗,由司马光起首。司马光,字君实,比王安石大两岁,著名的故事是小时候破坏公物砸缸救出一起愉快玩耍的小伙伴;长大后为人端庄方正,著名的警句是教训儿子司马康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极偶尔的情况下也能略通风情,比如此刻吟出一阕《西江月》: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
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
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相见争如不见”,这是多情之人才能了解的无奈。那英唱的《相见不如怀念》,算是大致表达了这种矛盾。包拯觉得此句甚佳,亲自给司马光敬酒。司马光平时不喜欢喝酒,但既然领导敬酒,总归尽力一饮而尽。下一位轮到王安石。介甫站起身来,朗声说道:“前日下官在浙江登临飞来峰,赋得小诗一首,请各位大人赐教: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里有“总为浮云能蔽日”之句,忧虑被小人遮蔽;王安石却特意加上“不畏”二字,站在高塔上欣赏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对自己的能力和前途信心满满。包拯笑道:“心比天高,果然好诗!本官也敬你一杯。”不料王安石弯腰逊谢:“多谢大人。下官从不饮酒,愿饮茶以代。”旁边同事们纷纷起哄:“介甫,包大人都亲自敬酒了,你就喝一杯吧,哪怕喝一口也行!”王安石却不为所动,始终滴酒不沾。包拯素以执拗倔强著称,却拿王安石毫无办法,只能苦笑作罢。

到了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果然以自己对国家政治、经济、国防军事危机的认识和激进的解决方案打动了励精图治的年轻皇帝,被神宗越级提拨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主持变法,一步登天进入了帝国的最高决策层。春节之际,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年,有感而作了一首《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此诗看似写新年的气象,实则写新法的气象,王安石踌躇满志,正待大展身手。此时神宗给予他无比的信任,凡是谏阻变法的人,从司马光、韩琦、苏轼等一众名臣到王安石的同胞亲弟弟王安国、王安礼,统统都被挪开让路。凡是支持新法的人,不论品行只看态度能力,从吕惠卿、章惇等实干派到李定、蔡京这样的小人,统统都被信任重用。凡是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方法,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一起上马推行。神宗召见外地任满回京的王安国,询问当地人民对王安石变法的反映,本以为会听到王安国说哥哥的好话,不料他直言道:“外面的人说臣兄用人不当,为国家敛财太急了。”神宗不悦,把王安国也闲置不用。但王安国对哥哥的评价其实并非空穴来风。曾有小人投王安石所好,向他献策:“梁山泊有八百里的湖面,不如把水放掉改为农田,能为国家产出很多收益。”王安石大喜:“主意很不错,只是该把这些湖水弄到哪里去呢?”当时王安石的好友刘贡父在座,不紧不慢地答道:“这个容易,只要在旁边再挖个八百里的大池子来装水就行了。”王安石哑然失笑。如果他真的实行了这个计划,后来也就没有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造反,没有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了。
楼主 路加  发布于 2016-03-03 17:57:28 +0800 CST  
在柳永那部分,应该把王观捎带上:
--

在很大的程度上,柳永已经成为北宋词人的一枚标杆,有人不屑于他,但有更多的人则想与他一争雄长,甚至超越他。比如比苏轼大两岁的王观,字通叟,给自己的词集取名为《冠柳集》,意思就是能超过柳永一头,可惜现在已经失传了,咱们也没法验证他是不是在吹牛,不过他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确实是一阙好词: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这个“眉眼盈盈”的比喻既别开生面又富有美感,“千万和春住”则是既想象力爆棚又富有美感,王观居然把送别词写得毫无凄苦之情而美不胜收,绝对是一位天才。他还有一首不太著名的《红芍药》,也非常有趣:
人生百岁,七十稀少。
更除十年孩童小,又十年昏老。
都来五十载,一半被睡魔分了。
那二十五载中,宁无些个烦恼?

仔细思量,好追欢及早。
遇酒追朋笑傲,任玉山摧倒。
沉醉且沉醉,人生似、露垂芳草。
幸新来、有酒如渑,结千秋歌笑。

如果王观能有个十首八首的词保持在这种高水平,和柳永一较短长还是可以的,但想“冠柳”似乎还有不小的距离。
楼主 路加  发布于 2016-03-05 17:02:29 +0800 CST  
王安国对哥哥的评价其实并非空穴来风。曾有小人投王安石所好,向他献策:“梁山泊有八百里的湖面,不如把水放掉改为农田,能为国家产出很多收益。”王安石大喜:“主意很不错,只是该把这些湖水弄到哪里去呢?”当时王安石的好友刘贡父在座,不紧不慢地答道:“这个容易,只要在旁边再挖个八百里的大池子来装水就行了。”王安石哑然失笑。如果他真的实行了这个计划,后来也就没有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造反,没有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了。

王安石推行的“熙宁变法”在朝野上下一直受到很大的争议和阻力,反对派说他“擅改祖宗成法”,把天灾也算为变法导致的恶果。王安石不为所动,扬首豪言:“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这就是他让一些人热血澎湃而在另一些人眼中臭名昭著的“三不足”。保守人士们在王安石的个人品行上找不到什么瑕疵,就攻击他不讲个人卫生,不每天刷牙洗脸换干净衣服;还说他脑子不好使,一桌子菜永远只吃面前那一盘,哪怕是狗食猫粮也照吃不误。甚至传出一篇《辨奸论》,作者署名是已经去世的苏洵,断言像王安石这样不近人情的家伙绝不可能是什么好人。四年之后,神宗迫于巨大的反对压力,不得不将他罢相,贬到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去做知府。在这样的境遇中,王安石写出了《梅花》一诗: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即使环境再恶劣,也依然屹立不倒、孤芳自赏,这就是介甫的性格。第二年,神宗又怀念和自己一条心变法的王安石,下诏恢复他的相位。介甫坐船从江宁去开封,途经瓜州渡口时,留下了名作《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后来有人收藏到了这首诗的原稿,刚开始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自己圈去“到”字,注曰“不好”;继而改为“过”字,又圈去;再改为“入”、“满”等字……这样一共画了十几个圈圈,最后才定为“绿”字。这个绿字将春风形象化,极其生动传神,堪为写诗炼字的楷模故事。从诗中也可以体会到王安石虽然有一腔报国为民之志,但对复杂尖锐的政治斗争开始厌倦,已经在想着有一天能回家归隐,做个安静的美男子,终老于江南林泉之下。

一年之后,王安石的长子王雱逝世。沈括的《梦溪笔谈》里曾记载一个故事:王雱自幼非常聪明。小时候曾经有客人来王家拜访,带着一个笼子,里面关着一只鹿、一只獐。客人故意逗小王雱:“你认识哪只是鹿,哪知是獐吗?”王雱当然不认识,换了我也不认识,但他想了一会便回答说:“獐旁边那只是鹿,鹿旁边那只是獐。”客人拍手称奇。王安石遭此爱子早亡的重大打击,同时眼看新法也难以为继,屡屡托病请辞,终于第二次离开相位,还是回到江宁做知府。他对政治心灰意冷,又忍不住忧国忧民,登山钟山举目远眺,赋得《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虽然上半阙貌似在描写明丽壮观的秋景,然而那“晚秋”“残阳”“西风”都是一派肃杀之气,正是刘禹锡所言“自古逢秋悲寂寥”之意。王安石觉得自己变法的壮志难伸,大宋朝沉疴难挽,已是晚秋了。末句明显化用了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他现在就有亡国之忧,并非杞人忧天。熙宁变法失败,富国强兵的希望破灭,他逝世后不到四十年,金兵攻入京城开封,北宋灭亡。此词风格沉郁悲壮,颇有老杜遗风,与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一起,拓宽了宋词的境界,为之后的豪放派开路。苏轼读后颇有感触,叹息道:“此老乃野狐精也。”意即迥异常人。我们今天看过去,觉得这首在灿若星河的宋词佳作中并不突出,但在苏轼眼中只能看到他先辈们的作品,绝大部分都是柳永、张先、晏家父子那些婉约柔情之作,王安石此词当然难能可贵。另外,大宋朝在神宗年间外表还是一派欣欣向荣,只有神宗、王安石等寥寥数人头脑清醒,看到隐藏的巨大危机。除王安石此词外,我没印象还有哪位名家提出了“后庭遗曲”这种明确的亡国之忧。苏轼一颗拳拳之心忠君爱民,平时常常忧虑国事,见了王安石此词,不能不感叹他的先见之明,故有引为知己之心。

说起王安石和苏轼之间的恩怨,还真有一段曲折的故事。王安石轰轰烈烈变法之际,苏轼认为其中很多政策虽然富国却是伤民,多次上书反对。两人政见不同,王安石是新党领袖,苏轼则被视为“旧党”中人。王安石的门生李定被御史弹劾母亲去世后没有服丧,而李定辩解说自己根本不知道生母是何人,正在闹得一地鸡毛,正巧此时有一位大孝子朱寿昌(“二十四孝”之一)辞官寻回了失散五十年的生母,王安石、苏轼等名人都纷纷写诗赞美祝贺。苏轼诗中有一句“感君离合我酸辛,此事今无古或闻”,被人怀疑是故意影射,纷纷拿来嘲笑李定,从此李定大恨苏轼。几年后苏轼由徐州调任湖州时,例行公事上表感谢皇恩浩荡,后面忍不住夹上了几句私货牢骚话:“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新进”二字明显是讽刺被迅速提拨的一众新党干将,目光如炬的御史们当然看得出来,便上表弹劾苏轼暗讥朝政,更翻出他的诗集断章取义地状告其“包藏祸心,怨望其上,讪渎谩骂,而无复人臣之节”。此案交由御史台狱审理。因为御史台官署内种了很多柏树,上面常有乌鸦栖息筑巢,所以别号“乌台”,此案则被称为“乌台诗案”,开了中国历史上以诗治罪文字狱的先河。时任御史中丞(御史台长官)的李定抓住这个天赐良机,不断通宵提审和折磨苏轼,一心要整死这个目中无人的讨厌家伙。

苏辙为了营救兄长,上书愿以免去自己的全部官职来赎苏轼之罪。朝廷不允,把他贬去当筠州监酒。苏轼入狱被折磨几个月后,心想这次只怕是熬不过去死定了。长子苏迈每天向牢里送饭,苏轼便吩咐儿子平时只送蔬菜和肉,如果听到朝廷将自己定为死罪,就改为送鱼,好提前有个心理准备。苏迈严格遵守约定,天天送肉,坚决不送鱼。过了很多天粮食用尽,苏迈外出买米,委托亲戚代为送饭,匆忙中忘了告诉他这个约定。这位亲戚担心苏轼天天吃肉大概都吃腻了,就热心地送了一条熏鱼进牢房去给他换换口味。苏轼打开食盒看见一条面目可憎的熏鱼,不由得五雷轰顶血压飙升。
楼主 路加  发布于 2016-03-07 17:03:52 +0800 CST  
@greatplateau 2016-03-10 13:57:24
写到我最喜欢的词人苏东坡了,楼主加油
-----------------------------
@青梅煮酒1970 2016-03-10 17:54:42
一起给楼主加油!
-----------------------------
一起致谢!
楼主 路加  发布于 2016-03-10 20:04:39 +0800 CST  
苏轼入狱被折磨几个月后,心想这次只怕是熬不过去死定了。长子苏迈每天向牢里送饭,苏轼便吩咐儿子平时只送蔬菜和肉,如果听到朝廷将自己定为死罪,就改为送鱼,好提前有个心理准备。苏迈严格遵守约定,天天送肉,坚决不送鱼。过了很多天粮食用尽,苏迈外出买米,委托亲戚代为送饭,匆忙中忘了告诉他这个约定。这位亲戚担心苏轼天天吃肉大概都吃腻了,就热心地送了一条熏鱼进牢房去给他换换口味。苏轼打开食盒看见一条面目可憎的熏鱼,不由得五雷轰顶血压飙升,过了好一阵子才缓过神来,向狱吏讨了纸笔,写了一首《绝命诗》留给弟弟苏辙: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开篇先恭维一下皇帝,做了深刻的自我批评。中年殒命,算是提前偿还了前生的孽债,自己一了百了,但一家老少十多口人从此就要拖累弟弟你来抚养。我不怕死亡,处处青山都可以埋骨安葬,可是当年与你相约“功成身退、夜雨对床”的愿望再也无法实现,只怕将来夜雨潇潇之时,你只能独自伤心啦。我很感恩不但与你今生有缘做兄弟,更因为欠下你的情义,把来生的因缘也结下了。狱吏不敢隐瞒,先将此诗上交领导,一直传到了神宗的手中。神宗本就喜爱苏轼的文才,并没有杀他的意思,不过想借此案锉锉他出言无忌的锐气,为推行新法扫除舆论障碍。一读此诗,觉得苏轼不抱怨、不诿过,认罪态度端正,兄弟情深更是出自衷肠,心中不禁感动。

恰巧此时宰相王硅觐见,神秘兮兮地告状:“苏轼对陛下有不臣之意!”神宗淡淡问:“卿何以知之?”王硅答:“苏轼《咏桧诗》有‘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之句。陛下已经飞龙在天,苏轼却说地下还有潜龙,这可不是不臣之心吗?”旁边是苏轼的同年进士章惇,也是被嘲讽“新进”中的一员,此时却挺身而出分辩说:“龙不只可以指君王,也可以用来比喻人臣啊。”神宗点头称是:“自古以来,称为‘龙’的人中俊杰多得是,比如‘荀氏八龙’、孔明‘卧龙’,哪里都是君王呢?诗人比喻之词怎能这样穷究?他自咏他的桧树,关朕何事?”王硅不禁语塞。大臣们告退出来,章惇按捺不住气愤,质问王硅:“相公恨苏轼到了这个地步?居然扣个‘不臣’的帽子,难道想灭尽别人的家族吗!”王珪嚅嚅:“我是从舒亶那里听来的。”章惇厉声道:“舒亶的口水你也吃吗?”拂袖不顾而去。顺便说一句,人于宋后羞名桧,也不再有人咏桧了,桧树何辜?

神宗退朝回到内宫,去看望病重的祖母太皇太后(仁宗曹皇后)。曹太后倚在榻上问:“官家这阵子看起来不大高兴,不知所为何事?”神宗叹了口气:“新法的推行不太顺利。苏轼还写诗嘲讽,流传于世,朕已经将他下狱。多有大臣论他应为死罪。”曹太后闻言,用力撑起身体,流泪而言:“记得当年仁宗皇帝有一天制科考试回宫,喜形于色地对我说:‘朕今天为子孙得到了两个宰相,就是苏轼、苏辙兄弟!’官家不是想大赦天下为我的病祈福吗?我看那也不必,只要赦免苏轼一人足矣。”神宗急忙宽慰道:“祖母尽管放心,孙儿知道人才难得,必不至令苏轼死罪。”这位曹太后的爷爷,便是前文提到活捉李煜的宋初名将曹彬。

过不几日,王安石的另一位弟弟王安礼觐见神宗,为苏轼求情道:“自古以来,有气量的君主从不以言语定人之罪。如果以那几首小诗的缘故加罪于苏轼,恐怕后人要说陛下不能容才,于陛下的盛名有累。”曾经为欧阳修说过好话的吴充也劝神宗:“陛下一向不大看得起曹操,但曹操尚能容得下恃才傲物的祢衡,陛下为什么容不下一个苏轼呢?”乌台诗案发生的时候,王安石已被原来的新党副手吕惠卿排挤,不在中枢执政,听说苏轼下狱,专门从江宁府上书神宗,内有一句:“岂有圣世而杀才士乎?”王安石对神宗的心理把握得最为准确,一言打中要害,一心要做圣世明君的神宗终于下定决心,不顾一众新党御史的聒噪而赦免苏轼。在下旨之前,神宗秘密派人去狱中察看苏轼的状况,使者回禀道:“苏轼在狱中每日里大吃大喝,到了晚上就呼呼大睡。”神宗笑道:“睡得这么踏实,可见他心里没鬼。”次日颁旨,苏轼“讥讽政事”,从轻发落,贬官为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团练副使了事。但大家要注意,现在已经不是黑暗的封建社会了。上个世纪太祖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此乃“引蛇出洞”的妙计。到这个世纪如果你没汲取历史教训还敢妄言国事,很可能直接被判三缓三,简单粗暴但禁言起来卓有成效。

苏轼在牢中好好反省了一番,深知这次是祸从口出,告诫自己若能活着出狱,今后一定要谨言慎行。走出监狱大门,阳光明媚刺眼,一阵春风吹来,满是久违了几个月的自由气息,弟弟苏辙早已等在门口,把他接到开封城里最好的酒馆畅饮压惊。刚刚酒过一巡,苏轼便又文思涌动,开口吟出一句:“却对酒杯浑是梦,试拈诗笔已如神。”苏辙狠狠瞪他一眼。苏轼立刻明白过来,自己掌了一下嘴:“还没改掉说大话的毛病!”想了一想,又吟出一句:“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总算把姿态放低了一点儿,不过细看字里行间,对自己的文字和名声依然是颇为自负的。

几年之后的一天,已经退出政治中心在江宁过着孤寂冷清晚年生活的王安石突然接到苏轼派人送信,说是从黄州移官汝州路过金陵,想次日前来拜望。王安石的门生李定处心积虑地想置苏轼于死地差点成功,苏轼居然没有恨屋及乌,反而专程来看望门前冷落车马稀的政敌前领袖,这一点令王安石又惊又喜。第二天清晨,王安石骑了一头瘦驴,早早到岸边等待。
楼主 路加  发布于 2016-03-10 20:06:05 +0800 CST  
@青梅煮酒1970 2016-03-12 17:38:37
路师兄,小李输了。
-----------------------------
从输掉第一局,就感觉机器的计算实力已经超越人类了。目前看来有0:5的可能性。
楼主 路加  发布于 2016-03-12 18:06:53 +0800 CST  
几年之后的一天,已经退出政治中心在江宁过着孤寂冷清晚年生活的王安石突然接到苏轼派人送信,说是从黄州移官汝州路过金陵,想次日前来拜望。王安石的门生李定处心积虑地想置苏轼于死地差点成功,苏轼居然没有恨屋及乌,反而专程来看望门前冷落车马稀的政敌前领袖,这一点令王安石又惊又喜。第二天清晨,王安石骑了一头瘦驴,早早到岸边等待。苏轼远远望见,赶紧从船上跳下来,深深一揖:“下官今日失礼,竟然一身便服来拜见相公。”王安石朗声大笑,一把挽住苏轼的手臂:“子瞻,虚礼是为我们这种人而设的吗?”两人都是光风霁月的品格,所以虽然在政坛上意见敌对,却能相逢一笑泯恩仇,品茗和诗,相谈甚欢。王安石劝苏轼将来在秦淮河畔买房定居,以便朝夕相见。苏轼感激他的厚意,作诗一首:
骑驴渺渺入荒岐,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除了谈诗,两人更重要的话题是国家大事。苏轼道:“大兵、大狱,是汉、唐当年灭亡的先兆。我大宋先帝以仁厚治理天下,正是想革除这类弊病。但如今国家在西方连年用兵不能和解,又在东南方数起大狱,国事如此危急,您怎么不发一言来挽救呢?”王安石叹了口气:“这两件事都是吕惠卿挑起的。安石在外做地方官,怎敢不避嫌疑去多嘴议论大政方针?”苏轼摇头:“在朝廷中枢则参与议论国策,在外地则不议论,这确实是事奉君主的常礼。但陛下对待您的信任和重用远超常礼,您怎么能仅以常礼回报呢?”王安石被激励起来,厉声说:“子瞻说得对。我一定会上书陛下,尽忠相劝!”

两人直聊到红日西沉,苏轼方躬身告辞。王安石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对身边人发出一声叹息:“不知还要等几百年,才能再出现如此人物!”欧阳修认为苏轼在当时独步天下,而王安石更认为他能跨越时代独领风骚几百年。如今一千年过去了,也没有出现能和苏轼比肩的文化人物,介甫识人的眼光深刻独到。

宋神宗去世后,儿子赵煦(xù)即位(宋哲宗),改元“元祐”,神宗之母太皇太后高滔滔(宣仁太后)垂帘听政。宣仁太后在神宗时就反对变法,掌权后立即起用深孚众望的司马光回京。当年司马光因为反对王安石的政策,自请离开朝廷到西京洛阳去写书,这一去就是十五年,完成了规模宏大的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宋神宗认为这部史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钦赐书名《资治通鉴》。司马光回到京师时,开封市民摩肩接踵地围观这位传说中的大儒,以至于道路堵塞,马匹都不能前行。司马光去宰相家拜谒,人们登楼骑屋地向下窥视,宰相家丁厉声喝止,被人家一顿抢白:“我们又不是来看你主人,只是想认识司马相公的风采而已。”人群怎么呵叱也不肯退去,连屋瓦都被踩碎,攀援的树枝也被折断,司马光的人气值堪称爆表。王安石听说司马光回到朝廷中枢,顿知大事不好:“司马十二要当宰相了!”果然司马光很快执掌朝政,既然出于孝道的考虑不能让宋哲宗马上变易父亲当年的施政方针,便提出“以母改子”,由高太后来更改儿子神宗的政策,全面废除新法,史称“元祐更化”。保甲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相继被废除后,旧党内部在是否应该废除免役法、恢复原来的差役法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代表双方就是司马光和他的门生苏轼。苏轼怎么又成了司马光的门生了呢?

原来,我们平常说的宋朝进士考试指的是“常科”,一般每三年一大考,有宋一代三百年,录取进士约四万人。赵匡胤吸取五代十国武将乱政的教训(他自己的陈桥兵变对子孙而言就是个很好的反面教材,做了亏心事,当然怕鬼叫门),采取文官治国,需要录取大量的读书人从政,连带兵打仗的最高指挥官常常都是书生。而宋朝最高等级的考试叫作“制科”,极少举行,录取也非常严格,三百年间才举行了二十多场,总共仅有四十几人通过,看这个比例就知道是在进士中“千里挑一”,是为宰相储备人选。苏轼兄弟嘉佑二年常科考试中了进士以后还不满足,在嘉佑六年又联袂参加制科考试,再次双双通过,显示出苏母对儿子们的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是两手一起抓,都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宋仁宗就是在这次考试以后,很高兴地告诉曹皇后为儿孙找到了两位宰相人才。这次制科的主考官正是司马光,考官包括蔡襄,所以苏轼兄弟也是司马光的门生。苏轼的名次是制科第三等,而制科的第一、二等是虚设,从来没有人中,第三等就是事实上的宋朝第一人。认出《正午牡丹图》的吴育得到过第三次等,算是整个宋朝应试教育第二人。多年以后苏轼在写给李之仪的信中自嘲:我当年参加制科考试的科目是“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成绩还不错,就真的从此每每说古道今直言极谏,希望能配得上这个科目的名分,结果直谏一次被贬一次,差点被这个政治幼稚病给害死,实在是没有自知之明啊。

首先相劝司马光不要全面废除新法的,是同属旧党的范纯仁。熙宁年间王安石变法如火如荼之时,范纯仁曾上书神宗,公开指责王安石的政策是与民争利,结果遭到贬逐。但面对司马光执政后对新法一锅端掉的做法,为人正直的范纯仁却不以为然,劝阻司马光说:“王安石制定的新法有利民可取的方面,不应因人废言。”固执的司马光不以为意,只当作耳边风。

此时新党领袖章惇还在执掌国家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因为与司马光政见不同,经常上书反对,还找茬戏谑嘲弄他,司马光不胜其苦。苏轼对章惇说:“司马君实的名望很高。三国时蜀国先主刘备认为手下大臣许靖有虚名而无实才,对他很轻视,法正劝谏说:‘许靖的虚名流传四海,陛下如果不加礼敬,必有不尊重贤人的坏名声。’刘备采纳法正的意见,让许靖当了司徒的高官。对待只有虚名的许靖尚且不可轻慢,何况是对待真材实料的司马君实呢?”章惇很以为然,司马光这才稍微轻松了一些。由此可见,苏轼和司马光私交甚笃。苏轼因为被贬地方多年,知道民间疾苦,见司马光一意孤行,也跑去相劝:“差役法、免役法其实各有利弊。相公您现在就想着全面废除熙宁之法,怎么不再仔细考量,综合运用各法的长处呢?”司马光听了很不高兴,丢下苏轼自己走进了政事堂。苏轼不依不饶地追进政事堂又是一阵唠叨,司马光很有涵养地不发火,但是脸色越来越黑,也完全不为所动。讲得口干舌燥但一无所获的苏轼出了政事堂,气得大叫:“司马牛!司马牛!”这当然是抱怨司马光犟得像一头牛,而历史上还真有一位名叫司马牛的人,他是孔夫子的学生,曾经很忧伤地感叹:“人皆有兄弟,而唯独我没有。”同学子夏安慰他:“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一口气就搞出一串成语,还以今天黑帮们最喜欢的口号收尾。子夏乃孔门高弟,著名军事家吴起、政治家魏文侯魏斯都是他的学生。司马光下令,全国必须在五日内尽废“免役法”,众人都以为如此骤改民生大法不切实际,只有蔡京迎合长官意志,不顾民怨沸腾强压,还真的做到了。所以蔡京后来能成为权倾一时的大奸臣,其来有自。

司马光执意将“拗相公”王安石当年所推行的新法全盘尽废,很难说没有带进自己被新党晾在洛阳十五年的个人情绪影响。苏轼、范纯仁尽皆感叹:“奈何又一位拗相公!”当僻处江宁的王安石听说连在民间口碑甚好的免役法也被废除时,抑制不住惊愕,愤然道:“司马十二连这法也废吗?”心情急转直下,在神宗去世的第二年便郁然病逝。百官对于应该给予这位失势的前宰相什么待遇议而不决,已经病入膏肓的司马光上书朝廷:“有人说王安石奸邪,也毁之太过。介甫只是不晓世事,又过于执拗而已。朝廷的赠恤之典应该从厚。”就此一言而决,王安石获赠太傅,这是位极人臣的正一品官衔,算得上哀荣备至。可见司马光很不喜欢王安石做的事,但尊重王安石这个人。同年司马光病逝,获赠同为正一品的太师,并赠温国公,所以后世称之为“司马温公”。这一段公案究竟谁对谁错呢?

南宋朱熹在时过境迁之后评论说:“温公忠直,而于事不甚通晓。如免役法,七八年间直是争此一事。他只说不合令民出钱,其实不知民自便之。”这几乎是把司马温公对王荆公的盖棺定论赠回给温公本人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难,自知更难。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改革家,对他的评价向来众说纷纭,我个人倾向于梁启超先生对他的评价:“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以不世出之杰,而蒙天下之诟。”

我们之前在晏几道、张先、欧阳修、柳永和王安石的章节中,穿插了苏轼的许多故事,接下来终于可以好好欣赏一下这位被王安石、欧阳修都称赏不置的天下奇才在制科高中之后的人生旅程了。
楼主 路加  发布于 2016-03-13 22:40:17 +0800 CST  
@青梅煮酒1970 2016-03-14 18:17:12
http://forum.sports.sina.com.cn/thread-2301040-1-1.html
路师兄,看看有点道理没?
-----------------------------
我围棋水平有限,看上去觉得有道理。

不过,无论人类用什么新奇招数,随着机器计算能力的不断增强,终有一天在围棋上也会被机器战胜的。因为围棋在本质上是计算力的游戏,理论上是可以用暴力穷举算法全算清楚的。只是现在机器的能力离这个目标还差很远,所以用了非穷举的算法,那么就给了人类的新奇招数以取胜的可能。等到机器的能力大幅度提高以后,能够用穷举算法算清所有的结果,围棋也就和国际象棋一样没用悬念了。

但是我们需要清楚,围棋在本质上是计算力游戏而不是创造力游戏。之所以有些人会有它需要创造力的误解,是因为目前人类和机器的计算力都还远远不够的缘故。既然是计算力游戏而不是创造力游戏,机器在这个方面胜过人类就是早晚的事情,也无关乎人类的尊严。人类的创造力是独一无二的。

机器,只是powerful,并非smart.
楼主 路加  发布于 2016-03-14 20:22:19 +0800 CST  
@何故乱翻书2016 2016-03-17 00:40:54
王雱就这样一笔带过了?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觉得他的这句词也很值得楼主说一下。而且背后他和 妻子 和离的故事应该也很吸引读者(好像是和离,记不清了),而且王安石的开明的态度也让我极喜欢,抛开其他的不说,单这一点就让人很敬佩老王头,至少人品没话说。
-----------------------------
你说得很对,王安石在此事上很开明。另外说明中国还没有堕入程朱礼教。

但是我细想这件事情,觉得各种记载均多有难解之处,特别是女主庞荻个人究竟是怎么想的。很难理解,没有想通,无法下笔。
楼主 路加  发布于 2016-03-17 10:28:56 +0800 CST  
我们之前在晏几道、张先、欧阳修、柳永和王安石的章节中,穿插了苏轼的许多故事,接下来终于可以好好欣赏一下这位被王安石、欧阳修都称赏不置的天下奇才在制科高中之后的人生旅程了。

嘉祐六年,二十四岁的苏轼在制科中考出了“百年第一”的成绩,被任命为陕西凤翔府判官,走马上任,苏辙一路送哥哥到了郑州才分手回京。苏辙估计苏轼前路即将到达渑池,就写了一首《怀渑池寄子瞻兄》寄过去: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

原来苏辙和渑池很有渊源,他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主簿,但随即就考中进士,所以没有到任。他与苏轼赴京应试时路经渑池,住在寺庙僧舍中,一同往壁上题过诗。苏轼收到弟弟来信,和诗一首《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四个脚韵与苏辙原作完全相同,从形式上严格遵守了和诗的要求;但若不事先告诉你这是一首和诗,你完全看不出它有丝毫受到束缚的痕迹。尤其是前四句,挥洒自如一气呵成,是苏诗中的名篇。既然人生所到之地方、所见之人物、所留之印记多是偶然也难以长存,不妨随遇而安,便可少些感伤与烦恼。这个“雪泥鸿爪”的生动比喻充满了美感,在我看来只有李白和苏轼这种级别的天才方能写得出,而且凡是对生活有细腻感受的人都容易产生共鸣。苏轼的绝世才华在诗词创作中开始闪耀。

熙宁二年,王安石被宋神宗任命为参知政事,准备推行新法。苏轼与王安石意见不合,多次劝谏未被采纳,心里很不舒服,就在写给朋友石苍舒的诗中发牢骚:“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因为无论谁一旦读了点儿书,就免不了想要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开始有点儿精神追求,自然会忧国忧民,看到民生苦难要他闭口不言是很困难的。这样的人在今天很不招“上面”喜欢,在宋朝也是一样。两年后,三十六岁的苏轼被调出政府中枢,派往杭州任通判(大致相当于副市长)。这对于苏轼的仕途来说是一个挫折,但对于杭州这个城市和它的人民来说则是天大的幸运。杭州原本有着秀甲天下的自然风光,苏轼的到来则让它的人文底蕴从此也登峰造极。杭州的名片是西湖,而西湖的名片便是苏轼在此期间留下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如果把中国历代美女排个序,大多数人都会说“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西施以“沉鱼”之貌拔得头筹。苏轼此诗巧妙地将西湖与绝代佳人西施相比,西湖的地位也就不言而喻。西施上妆后明艳不可方物,素颜时宛若出水芙蓉;心情好时春风再美也比不过你的笑,心脏病发了则皱眉捂胸我见犹怜,完全是360度无死角的国色天香。很多景点你去之前都要看看节期、天气是否合适,寒冷、阴雨天就要改期;但西湖无妨,春有苏堤春晓,夏有曲院风荷,秋有平湖秋月,冬有断桥残雪,晴日里看波光粼粼烟柳画桥,下雨天则烟雨蒙蒙雾锁江南,还不用收门票,完全是360度无死角的5A景区。苏轼这个比喻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妙手偶得的神来之笔,不但生动贴切,而且平白浅显易于传诵,一举成为西湖的定评。如今若有人到了西湖边上背不出这首诗,就证明连小学也没上过,很丢人的。

写了这首先晴后雨的名篇之后,苏轼觉得应该挑战一下自己,过几天又完成了一首先雨后晴的,就是大家熟悉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此诗描绘了盛夏中一场骤雨突然来到又倏忽晴朗,令人神清气爽眼前一亮。望湖楼,又名看经楼,为五代十国时吴越王钱俶所建,位于西湖畔断桥不远处,登楼眺望,一湖胜景尽收眼底。即使是第一流的诗人,写出这么一首好诗也不容易,需要精雕细琢好好磨练,但苏轼却是临时起意一笔写就,因为那天他一口气连写了五首七绝,这只是第一首而已。这组诗中的第五首也是佳作: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我是苏轼的老乡,也来自美丽的天府之国,当平生第一眼看见西湖的时候,瞬间便认同了他在此诗中的评价。四川的景色比之江浙平原远为丰富多样,有葱郁秀美的峨眉,有巍峨雄峻的雪山,有飞流湍急的大江,有迷彩炫目的九寨,但确实没有一个地方像西湖这样柔美入骨。全世界可能有许多湖光山色可以与西湖一较美丽,但论到“诗情画意”四个字,确实再也无此好湖山。“中隐”一词出自于苏轼的偶像白居易《中隐》一诗: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
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

但苏轼始终没有真正进入过白居易晚年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做官状态,这也是为什么他的人格感染力量比乐天更高一筹的原因。他在江湖之远的杭州,依然心系朝廷上轰轰烈烈的变法进程,还写诗反映民间的疾苦,没想到正是这些作品埋下了乌台诗案的伏笔。而举报他黑材料的,居然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科学家之一 -- 沈括。

沈括的笔记《梦溪笔谈》被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他的文笔也很不错,曾与苏轼在京师崇文馆作同事。沈括被朝廷作为督察大员派到老家杭州去检查农业工作,临行前宋神宗特别叮嘱:“苏轼正在杭州当通判,你要善待他哦。”沈括到了杭州,热情地与苏轼回忆当年交情,把他的新诗都抄录下来,回到京城就用附笺的方式上奏,详细注明了哪些诗句是反对改革、讥刺圣上,成为“乌台诗案”的始作俑者。虽然当时没有能立即掀起大风大浪,但等到李定等人出手时,沈括的这本告密小册子被善加利用,为罗织苏轼的“罪证”起了大作用。沈括拥有作为科学家的荣誉,也不能使他逃过作为文字狱帮凶而被永远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结局。今天那些还在搞文字狱的人,例如那些因为人家穿了一件“不自由、毋宁死”的文化衫就抓的人,那些制定有争议微博被转了500条就可入罪之类法律的人,可不慎欤?

熙宁七年,苏轼被调往密州(今山东省诸城)任知州,在这里他写下了至少三首第一流的词作。
楼主 路加  发布于 2016-03-17 17:09:35 +0800 CST  
@何故乱翻书2016 2016-03-17 11:44:07
隔壁有个帖子开帖两个月的时候,盖了三千多楼,不要求楼主更新,至少出来跟大家聊聊天啊。。。。。。→_→
-----------------------------
更新了哦
楼主 路加  发布于 2016-03-18 15:51:13 +0800 CST  

楼主:路加

字数:200833

发表时间:2015-12-25 00:2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0-22 09:05:15 +0800 CST

评论数:121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