蛀书记(连载)

2015年11月20日
读梁小斌的《翻皮球》,既艰难,因为他的每句话里都有深邃的意蕴,要求有与他同拍的理解力;更痛苦,因为无法准确领会他要传达的宏旨,衬托出你思想的贫乏与穷窘。他表述思想的笔触跳跃、灵动、难以捕捉,完全诗化的词句(一些篇章,分行添韵即是诗)应与他诗人的身份有关。书读完,却不明白书名由来。
风中的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知道梁小斌,在谢冕主编的《朦胧诗选》里,有他好几首诗,最出名的就是那首《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也是我还青春年少的时代,诗歌的感染力很容易就捕捉了我。我一方面沉醉在他的“宏大”里,敢将“中国”嵌入诗的题目里,一方面沉醉在他的韵律里,似懂非懂地读着、背着。那份沉醉,那份痴迷,那份对诗人的崇敬,今天忆起,依然心动。只是,时至今日,诗究竟写的是什么,却一点印象也没有。因为年岁的原因,现在已不读诗了,正好梁小斌就有一本随笔《翻皮球》,所以,翻开《翻皮球》,再读梁小斌诗之外的文字,还是有一丝激动与期盼。只是结果令人沮丧。梁小斌在书里回忆“这位英俊青年的煤箱里竟藏着禁书《安娜•卡列尼娜》,我从自家厨房门后偷了一块咸肉,与他交换这本书看,这本书对我来说,与其说不好看,还不如说看不懂。”梁小斌当年看《安娜•卡列尼娜》的感觉,就是现在我看《翻皮球》的感觉。其实,思想随笔也看过一些,奥勒留的《沉思录》、蒙田的《随笔录》,卢梭的《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沉思》、史铁生的《病隙碎笔》等,都能读懂其大意,都有点明白其想说的是什么。诗人的随笔,也读过一些,比如北岛的《失败之书》、《青灯》、《蓝房子》、《午夜之门》、《城门开》,其词句再怎么跳跃、灵动,却也能捕捉八九,明其要旨。但读《翻皮球》,对我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因为读完全书,我依然不太懂他表达的一切,甚至连他为什么取这样一个书名也不没弄清楚。很多年来读书,难以遇到这样的情况。面对梁小斌的《翻皮球》,面对这本“不能匆匆翻阅的书”,面对“他的诗歌曾经闪耀在星空,他的思想却因为自身的沉重而仍被埋葬”的梁小斌,面对“很多年后,你会因为自己阅读并拥有过一本梁小斌的著作而深感荣幸”的评价,我只能说:不管懂不懂,只要读过,也算是一种收获。
墨荷 回复 风中的雨:只要读过,也算是一种收获。换成我,若是读不懂,就会纠结下去,自己难以释怀。对于梁晓斌,我还是绕道而行。
风中的雨: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梁小斌) 那是十多年前,/我沿着红色大街疯狂地奔跑,/我跑到了郊外的荒野上欢叫,/后来,我的钥匙丢了。/心灵,苦难的心灵,/不愿再流浪了,/我想回家,/打开抽屉、翻一翻我儿童时代的画片,/还看一看那夹在书页里的/翠绿的三叶草。/而且,/我还想打开书橱,/取出一本《海涅歌谣》,/我要去约会,/我向她举起这本书,/做为我向蓝天发出的/爱情的信号。/这一切,/这美好的一切都无法办到,/中国,我的钥匙丢了。/天,又开始下雨,/我的钥匙啊,/你躺在哪里?/我想风雨腐蚀了你,/你已经锈迹斑斑了。/不,我不那样认为,/我要顽强地寻找,/希望能把你重新找到。/太阳啊,/你看见了我的钥匙了吗?/愿你的光芒,/为它热烈地照耀。/我在这广大的田野上行走,/我沿着心灵的足迹寻找,/那一切丢失了的,/我都在认真思考。/
墨荷 回复 风中的雨:我貌似也读到过他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朦胧,象征。
风中的雨 回复 墨荷:这首诗,对六七十年代生人,应该大多读过。
墨荷:周末愉快,一读到你的读后感,我就莫名地多了紧迫感,悔恨自己,追不上时间的脚步,书读的太少啊。

楼主 rsjby  发布于 2016-01-27 09:42:17 +0800 CST  
2015年11月22日
《老子他说(续集)》秉承《老子他说》的思路与风格,对《道德经》之27至81章逐一解读、剖析。南怀瑾出身世代书香门第,饱读诗书,遍览经史,其解读信手拈来皆有深意,信口而出皆成文章,真可谓“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对深入理解《道德经》、把握传统文化大有裨益。
风中的雨:背完《道德经》,感觉自己对老子五千言的理解并不透彻,多为一知半解,偶有的一丝心得也支离破碎,不成体系。逡巡书橱,发现南怀瑾的《老子他说》,觉其肯定能帮助进一步深入理解《道德经》,乃取出读之。上世纪九十年代,南怀瑾很火,买了好几本他的书。翻看《老子他说》,为1991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我买的是1995年的第4版本。这书,放在书橱里将近二十年了,才来读。读完,才发现《老子他说》是不完全本,只是《道德经》1至26章的解读。在网上搜,搜到了《老子他说(续集)》,2010年东方出版社出版,我买到的是2015年第11版本。前后二十年,两本书连贯起来读,结合着《道德经》原文,行走在南怀瑾的天南海北、古今中外里,背诵《道德经》时那些一知半解稍感饱满,那些支离破碎略有补益,但体系不敢说,透彻亦不能言。对古典,总是希望自己只读原文,并不喜欢读解。但很可惜,生长在一个割断传统的时代里,对古典的学习本来就一鳞半爪,时断时续研习也是东一下西一下,积累有点,却不系统。因此,理解起它们来,自然就是管窥蠡测,只见其斑,难睹全貌。在这不堪与难堪里,再说什么“不喜欢解读”只能是空口白话,对牛弹琴,自欺欺人。所以,南怀瑾的书不得不读,读之有益。
风中的雨:不论走到什么地方,只要这个地方稍有点文化气息,都会看到老子和《道德经》的身影,这些影响是有形的。其实,对中华民族来说,老子和《道德经》更重要的影响还是无形的,这些影响早已通过几千年古人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入我们的血脉。只要是中国人,都无法摆脱老子及《道德经》里的规范与意识。很多时候,我们完全可以用老子及《道德经》的理论诠释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里的理念。和孔子的《论语》相比,老子的《道德经》有其明显的优势:一是系统性,大略地说,《道德经》上篇主要讲“道”这个万物本原,为体;下篇讲“德”这个人性中本质,为用。体用相辅相成,相契相合。二是精练度,《道德经》上下两篇,总共五千余字,用词精练,运句简略,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容易入心入脑,几乎没有多余的过度与赘述,是中国古文化的典范。对比《论语》与《道德经》,你还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论语》里的许多内容和这些内容所负载的观念,在《道德经》里都能找到影子。从这个意义上讲,《道德经》应该是古中华文化的一个“源头”。当然,南怀瑾并不这样认为,在南怀瑾看来,《道德经》以及《论语》等等,都源自《易经》,《易经》才是中华文化的祖源。其实,这与说《道德经》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并无多大矛盾,《道德经》即使不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但其在承继《易经》的理念与体系上,也应该是最准确、最标准的。再加之《易经》之艰深,之“走板入荒腔”后被奉为命理圭臬,名为《易经》,其实却读之不易、难以理解的现实,也使《道德经》这“源头”地位更加凸显。所以,不论从哪个方面理解,要了解中华文化,都应该首先研读老子的《道德经》。
风中的雨:一日,与朋友偶然谈到宗教。朋友说:宗教之所以被称为宗教,有三个必备要件,一是要有上帝,二是要有场所,三是要有仪式。这个定义显然是西文所谓的“普世价值”下的定义。朋友又说:用这个定义来探究,中国没有宗教,甚至佛教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宗教。朋友目前是基督教信徒,自然会用以古希腊文化和基督教教义为文化底蕴的西方文化的眼光来看待、评判世间的问题。虽然自己没有宗教信仰,暗自里也很佩服有宗教信仰的人,但我却不同意朋友的观点。西方的价值体系自有它的优势与长处,但也有它的缺隙与漏洞。仅从宗教与世俗的关系这一点来看,基督教就是与世俗政治结合得最为紧密的宗教,这与宗教应该有的超然于生活之上、专管“人”的灵魂的基调就是一种冲突。说到“上帝”,朋友说:它是一个无处不在,却又无法看见之所在。突然,我想到了老子的“道”。道,在老子那里,在传统文化中,不就是一个无处不在,却又无法看见之所在吗?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虽然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些“乱力怪神”的味道,有很多人间的实实在在的“人”升格为神,但其最核心的真昧却依然是无处不在却又无法看见的“道”。它也有场所,也有仪式,也有这么一个与“上帝”差不多的“道”。我问朋友:道教,算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宗教呢?朋友说:不算,因为它供奉着许多偶像,因为它提倡人通过养气修身可以成神成仙。我迷惑了,在基督教的教堂里,不是也供奉着耶稣这么上帝之子受难的十字架吗?不是也有圣母玛利亚的塑像吗?耶稣不也是由“人”而“神”的吗?或许,是因为不懂宗教,没有深入到宗教里面去,才有这样混乱的思绪,才有这些无法自我解开的疑惑。的确,和佛教比起来,和道教比起来,基督教的体系更加严密,它训育人的办法就是:只要向善,只要信奉上帝,你就可以进入天堂,但你就是进入了天堂,你依然是“人”,是在天堂里的“人”,你最了不起就是成为“圣徒”,你永远也无法成为“神”。这样给“人”与“神”一个严格的界限,让人认识到自己的永远也无法弥补的不足,给人一个永远也无法达到境界,或许是有利于人的能动性的发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基督教教义的普及,对人类的进取精神发展是很有裨益的。其实,所有宗教教义也好,文化底蕴也好,都有一个最基本的东西:向善。只要能向善,就能成为好人。当你的心灵确实无法平静,总是充满许多纷扰你的思绪时,当你一心要了解人生的终极意义而不得其解时,宗教,或许是一种很好的皈依。只是,我现在已经找到了自己心绪纷乱时的解脱办法:看书,也没有了解人生的终极意义的愿望,所以,目前,宗教对我没有多大的吸引力,我更愿意把宗教当成一种文化来看待,来学习。正如读老子的《道德经》不是为了研究道教教义一样,偶尔读读《圣经》,也不是为了探究其基督教教义。“上帝”也好,“道”也好,虽然可以一劳永逸地给我们心灵的平静,但终究是思想层面的东西;对于我这样还停留在物质层次的“俗人”,只适合远观,还是不要近亵为好。
小虫儿:雨哥看书很用力 赞
楼主 rsjby  发布于 2016-01-27 09:44:33 +0800 CST  
2015年12月7日
陈舜臣的《西域余闻》前半部以丝绸之路的文物为主轴,考证详实,属严谨的历史学著述。后半部分以西域的风土人情为切入点,信笔由缰,是随情随性的漫淡随笔。西域包括今新疆、阿富汗、伊朗等大片区域,被西方视角称之为“中亚”,曾经是东西文化交汇充满异域异族风情之地。读《西域余闻》,有梦回汉唐之恍惚。
风中的雨:印象中的西域,既是“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茫茫黄入天”的,也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西域的风土人情,景色习俗,都迥异于中原,与汉域大不相同。西域有无法准确界定的辽阔疆界,有许多不知其何来的民族与人种,有仿佛只应存在于传说里的掌故,有数不清的“走马灯”般建立消亡的国家。高山的皑皑白雪,低谷的茫茫草原,还有那漫漫黄沙,使西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那些消失的国度、文化,湮没于沙漠之中的城市、歌舞,被后人通过考古发掘重新拾起的一切,都在述说历史上它的繁盛与昌荣。站在汉文化的角度看西域,其历史大略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一是探索期,主要是两汉特别是西汉时期,中原汉文化对西域有了解的愿望,而且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发现了许多与汉文化互补的文化因子;二是融合期,主要是隋唐特别是盛唐时期,汉族中央政府的势力深入到西域全境,盛唐国力富强、文化发达,吸引了许多西方来客,西域地界民族交往空前繁荣,民族融汇日新月异;三是占领期,主要是大元朝时期,蒙古铁骑越过西域席卷现在的中东甚至东欧,所到之处,无不望风披靡,以汉文化为主调的蒙古文化散播四方;四是没落期,主要是明清及其以后,随着元朝中央政府的崩溃,西域地方四分五裂,再加之航海事业的发展,新航道的开辟,其东西方交通孔道之地位日渐下降,最终被海路所取代。陈舜臣的《西域余闻》,并不做枯燥的历史考证,也不注意引经据典,用轻松的随笔笔调,将历史上的西域再次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西域余闻》这个书名在我这里,有两种解释:一是作者听到的西域掌故,“余”者,“我”也;一是关于西域的其他传说,“余”者,“他”也。不管是以“我”为中心的前者,还是作者“他”者旁观的后者,其主旨都是西域,书里的一切都是关于西域的。有时,喜欢陈舜臣的这种笔法,因为读起来不费劲,很轻松随意。但有时也有些不喜欢,觉得叙述历史太过轻松,很多地方浅尝辄止,读起来不够味,还想了解更多的东西。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西域余闻》是本通俗读物,不应算是历史学专著。
风中的雨:中原中央政府与西域的关系,大体上讲,是一个渐密切、逐步疏离的过程。两汉时期,汉朝中央政府为应对北方强大的匈奴民族的威胁,对西域诸国采取的是结盟政策,只要不支持匈奴,都是中央政府的朋友。西汉时期的张骞、东汉时期的班超,都是奉命出使西域、寻求盟友的使臣。相应地,此时的西域诸国一方面慑于汉朝中央政府的强大、一方面倾慕汉文化的丰厚深邃,多选择与汉朝政府结盟的策略。在此基础上,公元前60年,汉朝政府设置了西域都护府,其主要职责是守境守土,协调西域诸国间的矛盾与纠纷,制止外来势力的侵扰,维护西域地方的社会秩序,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此时,西域诸国虽然都对汉朝中央政府称臣纳贡,但中央政府对西域诸国的内政都不加干涉,其承继也多是在其自行确定后,中央政府加以追认。中央政府虽然已将西域纳入了大一统的架构之下,但从实质上讲,依然是一种结盟关系,与在的英联邦国家与大英帝国的关系有些相像。到隋唐时期,特别是盛唐时期,唐朝中央政府对西域采取的是控制策略。公元640年,唐朝中央政府在西域设安西都护府,统辖安西四镇:龟兹、疏勒、于阗、碎叶,辖境相当今新疆及哈萨克东部、吉尔吉斯北部楚河流域。公元702年,北庭都护府设立,管辖原安西大都护府所辖天山北路、热海以西的西突厥故地,安西大都护府只管辖天山南路、葱岭以东的地区。公元810年左右,唐朝中央政府因安史之乱无力西顾,失去对西域的控制。安西都护府存续期间,是中原中央政府与西域关系最为密切的时期。虽经常有外力侵扰和民族冲突,但丝绸之路总体平安,经此路由西而东的“异族”不断进入大唐帝国,随之而来的文化、工艺、技术及至宗教,导致中西方的大融合,使唐朝呈现出包容百家、纳汇东西的大帝国气象。这一时期的西域,虽属唐王朝的“王土王臣”,但依然有其相当的独立性。到了元朝,中央政府对西域采取的占领策略。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亲率20万大军西征,次年攻灭阿姆河下游的花利子模,兼并了中亚地区。统一西域后,蒙古大军又越过高加索山,进入钦察草原,打败俄罗斯联军,占领了南俄钦察草原。然后在高昌、别失八里、阿力麻里、哈实哈尔、叶尔羌、斡端等地设地方最高长官:达鲁花赤,监治西域各地。兼并中亚和南俄以后,成吉思汗分封四子,长子术赤分得钦察草原;次子察合台分得伊犁河流域、河中地区、焉耆以西直到咸海地区;三子窝阔台分得天山北路的塔城、额敏、和布克赛尔、阿勒泰等地和蒙古高原西部;幼子拖雷继承成吉思汗领地,即蒙古中心地区。高昌作为属国,亦都护的领土予以保留。1251年,蒙哥汗继位,又设别失八里等处行尚书省,管理天山南北畏兀尔地;设阿姆河等处行尚书省,管理阿姆河以南地区。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1271年,元朝建立。忽必烈主张更改蒙古旧制,采行汉法,建立与中原经济相适应的中央集权制封建政权,遭到了窝阔台孙海都和察合台后裔笃哇的武装反抗。为了对付海都、笃哇的反叛和加强对西域的控制,采取了一系列军政措施,行政上:忽必烈令皇子北平王那木罕出镇阿力麻里;并建阿力麻里行省,统辖伊犁地区。1281年,改畏兀尔断事官为北庭都护府。接着在别失八里行省之下设置了别失八里、哈喇火州、斡端三个宣慰司,统管南、北疆的政务。军事上:1282年,设阿力麻里元帅府,领天山北路;后又设别失八里元帅府,领天山南路。1295年,又设曲先塔林、北庭都元帅府,分统天山南北军务。除了设置上述机构,元政府还采取了如下一些管辖西域的措施,如:设驿站,以加强情报和号令的传递;定赋税,令畏兀尔境内计亩纳税;设交钞库,管理流通的钞票;设提刑按察司,掌管刑狱;设哈赞忽咱,主管户籍。此时,西域境内,再无独立国家,其军政、民政、赋税均纳入中央政府统一管理。到此时,西域已经成为中央政府的领土了。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对西域的控制力减弱,中央政府对传统意义上的大西域已无能为力。还好,清朝总算勉强保住了新疆这一大片原属西域之境,并传至今天。

2015年12月11日
与其写苦难的大部分作品不同,阎连科在《北京,最后的纪念》里柔软温暖的笔触令人耳目一新。他“最奢靡的诗栖生活”的711号园姿态万千,美不胜收:路草林木,矮山浅湖,飞鸟走兽,蚊虫花蔬等等,在他笔下都显出其自然自在的生命与意趣。有不尽的爱意馨香从文字溢出,沁人心脾,历久弥香,永不消散。
风中的雨:阎连科的《北京,最后的纪念》有一个副署:我和711号园。这是阎连科为他曾经租住的北京西南四环近旁的一个曾经先后名为“花乡公园”、“花乡森林公园”,被阎连科称为711号园的园子所写的一部传记。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本自然主义的散文随笔,除作者饱满的深情、细腻的文笔外,其对自然的尊崇与敬仰,对除人类之外的其他生灵的尊重与理解更令人心动神驰。从梭罗开始,自然主义的书写不绝如缕,反思人类自视“万物灵长”、“上帝选民”,毫无节制地掠夺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吞噬自然禀赋的行为的自然主义,以尊重、爱护、保护自然为主旨,提倡节制人欲,确保地球成为人类真正的“诗意的栖居”。同是自然主义的书写,比较梭罗的《瓦尔登湖》和阎连科的《北京,最后的纪念》很有趣味。梭罗作为自然主义书写的鼻祖,更注重的是其主旨的传达,希望通过《瓦尔登湖》建立起一个影响深远的体系,所以,《瓦尔登湖》读起来就有些艰深、枯燥,有一种文学之外的哲学在里面。而阎连科更注重的或许是情绪的宣泄,是对最终被毁的711号园的怀念与留恋,所以,写起来更深情、更激越,文笔更流畅、更优美,更适合阅读。对我而言,虽然明知《北京,最后的纪念》在文学上和自然主义书写的里程上都不可能和《瓦尔登湖》相提并论,但我却依然更喜欢《北京,最后的纪念》一些。这,或许是我的人文素养和理论层次所决定的。
楼主 rsjby  发布于 2016-01-28 10:27:19 +0800 CST  
2015年12月16日
读《1894,悲情李鸿章》,沉浸在悲痛与义愤里。这段历史埋于内心深处,不想不愿翻捡。祝勇此书撷此一年,专注于李鸿章,写风云际会、情势陡变下李鸿章之无奈之悲哀。这悲哀,岂是李鸿章一人之悲哀,也是我中华之大悲哀。只是,这悲哀并未止步于1894,而一直延续到1937;遥望东海,茫然不知其何日可止。
风中的雨:对于国人来说,晚清历史,是痛史。胡绳所著《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曾对这段历史进行过比较细致的描述,虽属理论先行的著作,但其基本史实却无可厚非。在此书里,胡绳认为:1840年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是大清帝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之始,而1900年签订的《辛丑条约》则标志着大清帝国完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总之一句话: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大清帝国所代表的大中华每况日下,一日不如一日,有日薄西山陷入万劫不覆之地之势。胡绳著作重在揭露“西方列强”的毫无道义、以强凌弱与满清政府的顸颟无知、卖国求荣。读其著作,会产生一种无可名状的痛恨,既痛恨“西方列强”,也痛恨满清政府。从某种意义上讲,胡绳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是一部中外关系史,是一部自述痛苦与悲哀的历史,有点自内向外而更重视“外”的味道。与胡绳不同,唐德刚的《晚清七十年》所讲述的历史的时间维度虽与胡绳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完全重叠,但其讲述的方法与视角却异同霄壤。唐德刚的历史有很浓重的私家治史味道,站在旁观的角度,不受理论的约束,也无阶级的道德评判,比较客观地从“内”的方面讲述晚清政府、精英人士、国内民众欲拯帝国颓势的探索、努力及失败。读此著作所产生的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浓烈悲情,对那个苟延残喘行将就木的满清帝国,对受尽凌辱勉力挣扎的精英人士充满深深的同情,对它和他们所进行的努力暗自里有一丝敬佩,对它和他们的失败则有说不尽的遗憾。两相比较,更喜欢唐德刚的《晚清七十年》。而甲午战争,都是两书的重点之一。纵观晚清历史,甲午战争可以说是敲响了满清政府的丧钟,其对大中华的影响之大不论强调到什么程度都不为过。祝勇的书里有一句话:“甲午战争让西文列强看到清政府的软弱、腐败,从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侵略近代中国的列强中,日本是最令人可恨的国度,其可恨不仅仅在于其对“老师”的凌辱,更在于其军队的残暴本性。日本民族见人就鞠躬的谦恭有礼,只是一种表面的态度,其骨子里是毫无人道的凶残。在甲午战争中,很多著作都谴责日本舰队先在丰岛附近的不宣而战、后在大东沟悬挂美国国旗欺瞒于北洋水师。其实,对这两点,我并无多大看法,中华民族很早很早在《孙子兵法•计篇》就有“兵者,诡道也”的说法。在涉及国家利益的战争面前,道德也好,正义也好,都是虚妄不经的玩意。更何况日本这样一个本来就无道德道义可言的国家,你希望它给你讲什么道德道义,岂不是对牛弹琴?整个甲午战争中,我最恨日本的是旅顺的屠城事件。祝勇在书里记述:“屠杀开始于1894年11月21日,4天之后,这座城市只剩下了36名中国人——日军之所以没有杀掉他们,是为了留下他们以便掩埋尸体。”这样大规模的屠杀,不可能是个体行为,绝对应该是军队的整体行动。再看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我们就可以窥见日本民族骨子里的残暴。不管它的体制怎么变化,不管它现在自称多么“民主”,也不管它的民众老是鞠躬,它就是一个残暴的民族。你可以把它的国民分为军国主义分子、普通民众,把所有罪责加到军国主义分子头上,但它的民族本性永远也无法更改。所以,遥望东海,我除了警惕,还是警惕;除了仇恨,还是仇恨。与这样的民族和解,无异于与虎谋皮,肯定不会有好结果。再说李鸿章,祝勇在书的封底上罗列了四种对他的评价:左宗棠说他“误尽苍生,将落个千古骂名”;孙中山赞他“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梁启超称他为“中国近四十年第一流紧要人物”;西方国家评价他是“全世界在十九世纪中最为独特的人物”。对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中的一切一切,“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颇有感慨地引用西方报纸的评论说:‘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只此一句,足见李鸿章之于满清政府、之于当时的大中华、甚至之于当时的世界,处于什么地位及此地位的尴尬与难堪。其悲情,或许源于此。1985年4月,李鸿章抵达日本马关,写过一首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路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征旗大将坛。寰海尘氛纷未已,诸君莫作等闲看。此诗可从一个侧面诠释李鸿章在整个甲午战争中的悲愤情绪与无奈心境。只凭此,我便对李鸿章多了无尽的高看与敬佩。

2015年12月21日
梁晓声是我尊敬的作家,他在知青文学领域的成就,应无从比肩。但“窝藏书系”里的《恰同学年少》,却令人失望。除少数几篇写得情深意重、读来心动外,其余作品难以与其著名作家之身份相匹。随笔、散文、信件、随想、问题解答罗列书中,体例混乱不堪,无一主旨统领全书。读之,仿佛踱入乡村“杂货铺”。

2015年12月30日
《鱼游小巷》里的张承志与《心灵史》里的张承志一样:愤世嫉俗、激烈“极端”、虔诚深邃。他的文字与思想很有鲁迅犀利的味道,他对革命、资本主义、穆斯林等等有他自己始终如一坚持不变的认识。这些认识可能很“左”,可能很刺激你平和的神经,但它却是一种存在,一种奇特而神秘、深刻而血性的存在。

2015年12月31日
《米格尔街》应该是奈保尔的成名作。米格尔街是特立尼达西班牙港的一条小街,这里生活着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类似传记的特写,令十六个人物从奈保尔的笔下渐渐凸显出来,鲜活地站在眼前。米格尔街的众生相既有二战特立尼达的时期地域特色,又充满任何时期地域底层生活的热闹生动与苦痛悲凉,读着心动不已。
楼主 rsjby  发布于 2016-01-28 10:28:09 +0800 CST  
将2014年的“蛀书记”也补发出来。
楼主 rsjby  发布于 2016-01-29 14:34:06 +0800 CST  
2014年5月15日
读王鼎钧《左心房漩涡》,读得似懂非懂,难求甚解。书里提到的事,笔端流出的情,字句蕴含的意,可意会,难言说,正有灵犀仿佛相通,却突如白云苍狗消散。面对別人文字曾有的那么一点阅读自信,突然显得苍白,白得贫乏,白如无血无生命的肌肤。文字高下,并非公婆争理,鲁鱼亥豕,终能判别。
墨荷:有了灵犀相通足矣。

2014年5月16日
马勇的《清亡启示录》是中信出版社“思享家”系列图书之一,很喜欢这个系列,觉其很有人文底蕴和学理深度。但马书却令人失望:体例零乱,史实简陋,叙述重复累赘,见识只及表皮,缺乏“启示录”应有的条理与厚重,很适合他在前言自谦的那个“小”字。这样的书,不值得“读”,不适宜“看”,只配翻翻。

2014年5月19日
《白鱼解字》是《流沙河认字》的手书影印本。以前读过《流沙河认字》,再读《白鱼解字》并不觉得重复,反而觉得新鲜:一是流沙河的手书小楷很秀气,饱含传统人文韵味;二是手书的甲金篆文比铅印出来的更形象更真切;三是涂改添加删节原汁原味,可读出其撰写的思路。喜欢这书,内容好,形式也好。
向杰:你读了多少书啊?我总觉得时间不够,读书特慢。那个俞洪敏90天读60本书,真不知道它是怎么做到的。

2014年5月20日
许纪霖的《中国,何以文明》是想为“已经”富强的中国开出步入文明的药方,既有深度的纯理论探讨,又有对现实困境的解赎。读的感觉很奇怪:似懂非懂处往往会心一笑,如挠奇痒般舒心;豁然开朗时却又茫然无措,不知其方是否有效。但不管怎样,它可以调动思维,让人向往并靠近“形而上”,读且思考着!
墨荷:向上。这是火箭速度看书?
风中的雨 回复 墨荷:事不多,就看书。
墨荷 回复 风中的雨:写字也别忘记了哈。

2014年5月31日
史景迁的《康熙》表面只是康熙圣谕的节录,其实却是一部严谨的历史著作。它不是线性的,不以时间为序,也不用穿插笔法,而是从游、治、思等几个剖面书写康熙。它不重事功,不渲染康熙的文韬武略,而刻意精心探寻其内心悸动,将其还愿为皇位上的“人”。和某些过眼大作相比,其深读性强过何止千百!
楼主 rsjby  发布于 2016-01-29 14:34:59 +0800 CST  
2014年6月2日
金宇澄的《繁花》有两个叙事起点:一过往,一现在,渐行渐近,终至合一。小说通篇对话,旁观的描述少至几无。上海俚语随手拈来,运用自如。看宏观:写事功事件市井,为江山革故后的上海立传;细微里:写人情人性人生,有无意为情刻骨、欲觅真心却假的震撼。海派韵味浓郁醇厚,可谓经典,值得一读。
墨荷 : 中肯,有暇也读读。

2014年6月3日
高尔泰的《草色连云》应该是他去国后在国内印行的第二部文集。和《寻找家园》比较,其物理厚度,笔触所涉猎的范围,文字里隐含的人文信息,都要单薄单一得多。可见,去国者的书写确有无法弥补的缺憾:离开了与文字息息关联的文化语境和生活氛围,展示给故国的,便只能是异国生活经历和情调见闻了。
墨荷 : 估计少了厚重的文化之根。

2014年6月5日
徐晓的《半生为人》主要写她的七八十年代和她所见所知所感。对参与过《今天》的徐晓,对她笔下的北岛、史铁生等,有无由的敬重。书中最好的篇目,应该是写其丈夫周眉英和亦师亦友之赵一凡的文章,琐碎却真实的生活,痛入骨髓的深情和鞭辟入里的思考,令书写者与被书写者活灵活现地展现于读者眼前。
小虫儿 : 嗯 爱一个人能爱多久
风中的雨 回复 小虫儿 : 这手机上写不出那个mei字,只好用眉毛之眉代替了。
墨荷 : 又是一个不知道的作家。徐晓,借她的视角看看诗人嘻嘻。谢谢
风中的雨 回复 墨荷 : 感觉非作家,乃文人。
墨荷 回复 风中的雨 : 馆里木有她的作品。
风中的雨 回复 墨荷 : 好像公开发行的就一本《半生为人》。
墨荷 回复 风中的雨 : 好

2014年6月12日
刀尔登的《旧山河》写历史掌故,其书写之人有史迹,语有出处,事有鸿泥,注意的细节和人情,非一般历史可见可触。但他并不满足于探微究末,也非真心爬疏“小历史”,而是用略有春秋意味的笔法,去发掘微言后的大义。可惜其大义零散无系统,所以其文也只能停留于杂文层面,无法更上层楼。

2014年6月16日
王强的《读书毁了我》是一本关于书的书,有读后感、购书记、书轶事等内容。全书的关键是毁,毁掉的是原有的我,成就的是全新的我。作为新东方的合伙人,他有实力买下任何想买的书。杞人忧天地想:买那么多上百卷的文集,是读还是藏?因为不懂外语,所以很不喜欢书中的英文,觉其是在吊书袋。
风中的雨 : 美国人琳莎•施瓦茨也写过一本关于书的书,李斯翻译时也定名为《读书毁了我》。其书在美国引发尖锐讨论:书,读还是不读?

2014年6月17日
余秋雨的《极端之美》写昆曲、普洱茶、书法。在他看来,此三,为中华文化之“极端”,为最“美”。听过市井昆曲,喝过粗糙普洱,看过拓本书法,除觉张旭的狂草龙飞凤舞触目惊心外,其余感觉平平,难以体会其中之“美”。深思乃知:自己的传统文化积淀太浅,品鉴其美的水平太差。叹曰:憾之甚也!

2014年6月22日
读阿来的《瞻对》,不知道是在读历史学术,还是在读文学小说。瞻对以弹丸之地,有清一代,使朝廷六次出兵,屡战屡衅。虽有民族、宗族的因素,但其民风强悍可见一斑,喻之为“铁疙瘩”可谓名符其实。阿来曰:铁疙瘩经千锤百炼,终于融化。瞻对所属,现名新龙,是否如阿来所说已经融化,不得而知。

2014年6月24日
在《看不见的城市》里,卡尔维诺写到很多城市。作为实体与具象,你无法找到它们;但作为概念与意象,它们就在你的身边。你可以从每座城市抽离出一个城市品格,将其组合再造,重塑一座完全自己的城市。从古到今的城市万象乃至生命万象,在这本说不清是什么体裁而只能称之为书的书里鲜活地展现出来。

2014年6月25日
《小艾,爸爸特别特別地想你》是漫画家丁午69年至72年下放河南黄湖干校期间“画”给在北京的女儿小艾的信。这些信,体现出作者的舐犊深情,透露了独具特色的时代人文信息,可窥见今人难以理解的世事人情。作者笑着将自己的日子画给女儿,其语句图画的确令人难以忍俊,但笑着笑着却莫明其妙地想哭。
楼主 rsjby  发布于 2016-01-31 15:52:02 +0800 CST  
2014年7月2日
阎连科的《炸裂志》是在为城镇化画像。虽然炸裂本为乡土,但其已炸裂为城,所以小说书写的应是城。作为立足乡土的作家,突然深度锲入城的描绘,应有其可昭告大众的目的。炸裂之炸裂,既是文学的抽象,更是现实的具象。其志书的体例,不仅是小说形式的创新与探索,也有其书写历史的暗示与隐喻。
墨荷:这类志,我看不进去呢。
风中的雨:城镇化固然是不可逆的发展趋势,但也会毁灭许多美好的东西。

2014年7月23日
在《为什么读经典》里,卡尔维诺从古典逡巡至他所处的时代,撷取几十位对他影响至深的作家及其作品,从作家的立场对他(它)们进行评判。这些评判既是文学的,更是学术的。书中提到的作家作品,有熟悉的,有知道的,有初次听说的。对他的评判,有的感同身受,有的一知半解,有的不知所云。

2014年7月23日
茅海建的《戊戌变法的另面:“张之洞档案”阅读笔记》是严肃的史学著作。如作者言:“史料的发现真是让人惊心动魄”,戊戌年的北京与武汉湖南,光绪康梁特别是张之洞、陈宝箴等,随文字重生、重演历史。信函往来中的政治风云,文字组合后可以窥探的机锋,令一切生动。读之,不得不屡兴“如果”之叹。
楼主 rsjby  发布于 2016-02-02 09:00:58 +0800 CST  
2014年8月2日
渡边淳一的《失乐园》写中年人的“情感”危机,探讨一个敏感的话题:爱情能否长期保鲜?为什么当初的深爱会被婚姻日渐磨蚀?小说中的男女主人翁因为担心其“爱情”日久变质,而相约在最爱之时自杀身亡。这是本情爱小说,大量性的描写,使人迷糊:男女主人翁的难分难舍而至自杀,是因为爱,还是性?
小虫儿:莫非这两个能分的很清的?
墨荷:更多的是性的吸引,而非精神之恋。
小虫儿:soulmate的比例确实比bedmate少。
风中的雨 回复 小虫儿:应该是这样的。

2014年8月22日
渡边纯一的《复乐园》写老年人的“情感”生活。渡边的“情感”总是如此:情绪的成份少,生理的成份多。描述之外有很多议论:日本与欧美(特別是荷兰)相比,在老年性生活方面的观念太保守。《失乐园》认为婚姻无法保爱情之鲜,而《复乐园》认为爱情必须走向婚姻。噫,“失”而“复”得,退却否?进步乎?

2014年8月24日
梁衡的散文集《觅渡》分四个专题。大情大理写党,青史如镜写史,山川如我写景,理性人生写悟。知道梁衡是因为读了他写瞿秋白的《觅渡,觅渡,渡何处?》喜欢他大气的笔法,高远的视野,鞭辟的分析,喜欢他笔下文弱而坚强且为人的瞿秋白。全书读完,几十篇文,依然觉得此篇最好,怪不得他以《觅渡》名书。
小虫儿:才读了《多余的话》 这是我能看得懂一点点的离骚么?
风中的雨 回复 小虫儿:对《多余的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其中“革命”之外的“人性”,却是那个年代革命者中很少见到的。这,或许便是它不同一般的意义。

楼主 rsjby  发布于 2016-02-05 08:50:50 +0800 CST  
2014年9月3日
梁衡自称《洗尘》为《觅渡》之二。这本散文集分类与《觅渡》差不多,只多了为官为政、为艺为文两个版块。篇幅虽厚于《觅渡》,文质却无法与其比肩。其文初读气势不凡,再读重复者多,久品渐如嚼蜡,季羡林“政治散文”的评价可谓一语中的。其落选今年鲁奖,应为意中事,不知作者为何悻悻然。
风中的雨 : 当然,其中也有好文,但不多,其启发意义或如梁衡本人所说“令读者激动”的地方不多,而说教训导的地方比比皆是,感觉可能作者为官后所作的原因。
墨荷 : 我没读过梁衡文章,没有话语权,看看。
风中的雨 回复 墨荷 : 《觅渡》里有很多篇值得认真读。比如写瞿秋白的《觅渡,觅渡,渡何处》就是难得的好文。我当初读了此文,一下子记住了梁衡。
墨荷 回复 风中的雨 : 好,明天 去 馆里寻出来谢谢推荐。
墨荷 : 呜呜。只有洗尘,没有觅渡啊。
风中的雨 回复 墨荷 : 网上可搜到相关文章。

2014年9月11日
杨奎松的《民国人物过眼录》一如他的其他史著,严谨厚重,耐读耐思。对史实的探求,事件的还原,人物性格的把控,都颇有学术深度和专业水准,令读者与他一道拔疏寻觅,体悟受益。但文集的“历史纪实”部分,却突然文风一变,与其他文章风格迥异,颇似叶永烈“红色纪实”系列的想当然,遗憾之至。

2014年9月23日
米洛拉德•帕维奇的《哈扎尔辞典》,是一本打破小说固有界限的辞典小说。作者从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不同视角,书写其臆造的“哈扎尔”民族,对历史、宗教、语言、梦等人类文化最基本的问题进行精深阐释。读之,恍惚中有惊喜,惊喜后又茫然,茫然时天光乍现,天光边云遮雾罩……谓之迷宫,确然!

2014年9月25日
《洗澡之后》开本很小,很薄。虽是《洗澡》的续集,“人物依旧”,但“事情却完全不同”。笔触淡雅宁静,高远脱尘,直抵传统文化有情人终成眷属之核心,令人触摸到难得的善与美。杨绛强调:“谁也别想再写什么续集了。”“谁还想写什么续集,没门儿了!”语虽戏谑,但其意深远,可窥先生爱羽之挚之切。
墨荷 : 这仨,也算文学圈里的典范了。杨绛老师的文,接地气,生活化,但我缺点耐心,总感觉,她的文字多了些琐碎,精美不足。
风中的雨 回复 墨荷 : 从生活里提拣出精美,或许是为文的一个层次;从精美再返璞归真,或许是更高的一个层次呢!
墨荷 回复 风中的雨 : 生活中来的精美再返璞归真,是个渐进式 回环提升的写作高峰,值得期待和攀升。杨老的文,基本读过了,《洗澡之后》,有待学习。谢谢风雨。
风中的雨 回复 墨荷 : 我瞎讲一气,乱说三阵。

2014年9月30日
因为《国画》,一直在意王跃文,他的书几乎全读过。《爱历元年》故事引人,结构精巧。但最打动人的,还是其中令人激荡不已的情绪波涛。这是一个爱情故事吗?仿佛是。但生活却总是悄悄渗入,攻城掠地,令人不知所措。虽不应将爱情与生活对立起来,但或许,爱情真只是生活之小部,生活才是人生的全部。
涂鸦 : 但是生活中却不能缺失爱情这一小部呢 就像大脑 占身体小部 却是不能缺少的 我之见
风中的雨 回复 涂鸦 : 也看过这书?难得的好小说,值得一看。
小虫儿 : 只看过他的大清相国 听你这么一说 再瞧瞧去 呵
风中的雨 回复 小虫儿 : 国画和爱历元年都比大清相国好。特別是国画,可谓经典。
墨荷 : 又是没看的图书。生活也包括爱情吧?
风中的雨 回复 墨荷 : 才出不久的新书,不知馆里有没有。
墨荷 回复 风中的雨 : 嗯。国庆快乐
楼主 rsjby  发布于 2016-02-11 11:12:37 +0800 CST  
2014年10月6日
王安忆的《天香》表面写家族兴衰,其实写“沪绣”从无到有,更深层写上海由荒僻而繁荣由商贾浮躁而厚重人文。小说取女性的视角,通过细腻入微的场景、出神入化的心理、由情入性的情绪描绘,揭示“沪绣”由民间进入休闲到达使用、由技用渗入文化升达理性的历程,展现了中晚明上海的风生水起,渐成气候。

2014年10月12日
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的高华的《历史笔记》第一卷两个专题。第一编“革命、内战与民族主义”“分论国民党共产党两党1949年前各自的历史。”第二编“断裂与延续”“主要论及毛泽东公对代,内容涵盖了多个历史事件。”虽大部分篇目读过,但此次读到的是未节的全本,嚼之再三,不觉重复,亦如初见,确有新斩。

2014年10月17日
张新颖的《沈从文的后半生》是兼具传记和年谱特质的作品,呈现的是沈从文“半生的经历”和“他在生活和精神上持久的磨难史”。虽然作者“希望能够思考一个人和他身处的时代、社可能构成什么样的关系”,但于普通读者来说,能从作者引证的大量沈从文的文字资料中,理解并深入沈从文内心之一二,就足够了。
小虫儿 : 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书了 没买哈 看过他的古人的胡子 ,36年37年38年 那时候后的针砭时弊的相当真挚和犀利
风中的雨 回复 小虫儿 : 一直以为建国后沈不再为文只单纯为负气与绝决,其进入杂文物是无奈与被迫。现在才知道:一切,并非那么简单,也不是非此即彼。
小虫儿 回复 风中的雨 : 恩一个人心里的热切和清明 算是一种浩然之气吧
风中的雨 回复 小虫儿 : 张兆和说:“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的现在。”可知:理解一个人,真是太难了。
风中的雨 : “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庄子和孔子的这两句话很得沈从文喜欢。

2014年10月27日
昆德拉的《庆祝无意义》是他的新作。在中文的文学世界里,昆德拉是个异数:其书印数动辄几十万。《庆祝无意义》中文版七月首印,九月就再版。但它要表达什么呢?真诚与虚假,存在与虚无,生命的偶然与命运的永恒,现实的伟业事功之庄严宏大与其在历史的大视野下之可笑无意义?读之,混沌迷糊不得其解。
墨荷 : 仰视昆德拉,也仰视风雨,又看了新书。
李颖红 : 他的书是有这种感觉!

2014年10月29日
《杂花生树》是叶兆言撰写的与文化文人有关的随笔集。写文人评作品述经历解流变,既探求文人的风骨又详解作品的内涵,既有自身的阅读与感悟又有旁观的思考与感概。文笔生动:信马由缰,娓娓而道;引文贴切:信手拈来,妙趣横生;思索深邃:信步而行,真抵核心。浓郁的书卷气,从字里行间溢出,直扑人眼。
风中的雨 : 很喜欢自序里的段话:多少年来贪得无厌,书一本接一本买,一本接一本看,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活脱是个不明白事理的土财主。书多也会成为一种拖累,阅读往往只是一种习惯。好在清理旧书可以重温过去,可以抚摸历史,……
墨荷 : 风雨成了书财主了。阅读是习惯。我也坚持

2014年10月30日
陈徒手的《故国人民有所思》写俞平伯、王瑶、傅鹰、周培源、贺麟、马寅初、汤用彤、冯友兰、冯定、蔡旭、陈垣11位教授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的思想改造,展示“荒唐、可怕、压抑的时代气氛”,让读者体会学者“苦涩、痛楚、复杂的隐秘心境”。读之唏嘘不已:斯文扫地,杀伐即至,更痛苦的历程还在后面!
楼主 rsjby  发布于 2016-02-13 22:34:21 +0800 CST  
2014年11月3日
《群莺乱飞》的内容集中于文化的独特子集:文学。叶兆言信笔写来,如数家珍。说作家,多父辈友朋:高晓生,陆文夫,汪曾祺,林斤澜。评作品,均国外经典:《唐吉诃德》,《少年维特之烦恼》,《九三年》,《人间喜剧》,《毕斯沃斯先生的房子》。现代中国小说全学习西方的论断,令人茫然不甘却也无奈。
风中的雨:叶说:很显然,现代中国小说离开了外国小说,根本没办法深谈,这就仿佛在佛教影响下,我们一本正经谈禅,谈出世,因为习惯,自以为就是纯粹的东方情调,是纯粹的本土文化,其实说穿了,都是西化的结果,只不过这次来自西方的影响更早一些而已。
风中的雨:叶兆言并不是叶至诚的亲生儿子,也就不是叶圣陶的亲孙子。原以为他成为作家是家族遗传,不确。但他从小在这么一个文化人文的环境里成长,所受的熏陶是无法言说的,遗传不确,继承却是肯定的,日积月累,自然儒雅沉静,大气非凡。
风中的雨:鲁迅也说:我的每篇小说都有母本。估计也只有鲁迅才会如此谦虚而又坦然地公开自己写作的模仿和学习。

2014年11月6日
《大河湾》是奈保尔1978年完成的长篇小说,被《纽约时报》称为“20世纪100部最佳英语小说”。小说以一位印度裔外国人的眼光见证一个非洲小镇殖民后的衰败,繁荣,再衰败,以此概括上世纪六十年代非洲的动荡。小说主人翁弥漫于字里行间的不知所措,无处可去的焦虑,幻灭或许便是当代非洲的写照。
风中的雨:78年的作品中对人性深刻的分析,今天读来依然令人震撼。或许,这就是叶兆言所谓的离开西方无从谈中国现当代小说。虽然奈保尔并非正宗的西方人,但其笔下的核心价值却是完全欧美的。

2014年11月6日
高华的《历史笔记》第二卷包括《从“大破”走向“大立”:文革中的“新生事物”》和《读书有感》两个专题。除在《革命年代》里读过几篇外,其余均为初见。作者对当代史的,深刻冷峻剖析,剖析里深厚的人文素养和殷切的人道关怀,令人思之再三。可惜天不假年,高华盛年而逝,欲读类似史著,不知何处何时。
风中的雨:高华史著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冷峻,二是深刻。 冷峻的基础是客观公正。高华叙述历史,虽不可避免地有主观因素,却并无强烈的情感色彩,对任何人任何事都不预设褒贬,更不“一边倒”。叙事娓娓,评判铿铿,是为是,非为非,不为“圣”溢功诿过,不为“恶”添丑加罪,不用春秋笔法,不搞太史公曰。正因其不同于文革亦不同于当下的表述当代史,读之才有不同于常的震撼。
风中的雨:历史研究首先需要拔疏史迹,厘清史事,但更重要的是要能从史实中抽离出规律,做到“鉴古知今”。高华在历史研究中既下了“考据”的功夫,见微知著,弄清了许多历史历程,又从史实出发,上升到了理论甚至哲学的高度。宏大事功背后的思想冲突,个人经历里的命运必然,在“革命”的洪流里合奏出历史“大浪淘沙”“洪波曲”。在他笔下,许多个人的生命经历成为历史的注释,而这些注释又是历史发展轨迹对个人命运的改造。深刻的不仅仅是他寻觅到了近现当代探索建立现代独立民族国家的宏观历程,更重要的是他揭示了在这个历程人性的复杂和一些“个人”对这个历程的深远影响以及另一些“个人”在这个历程里自觉失却无奈。这些深刻的提升,既有正剧效果,亦有喜剧色彩,更有悲剧的震撼。
小虫儿 回复 风中的雨:好吧 虽然我只读过盗墓笔记 也找这个严肃的读读
风中的雨 回复 小虫儿:单位读文,家中读史。读文正襟危坐,读史懒靠床头。日子如流水,文字皆过眼。随心所欲无矩,偶得偶记散乱,以此度时日,白鱼亦神仙。
风中的雨:历史研究中最见历史学家功力的或许是“以小见大”,即从细微的历史事件中爬梳出历史发展的规律。高华无疑深具此等功力的,在《历史笔记》的许多篇目里,都能见到他此等功力的展现。许多史实,很多人都知道,都曾述及,给人见惯不惊之感,但当这些史实到了高华笔下,突然便具备了不同于常的功用,一下子便成为历史规律的组成细胞。这细胞裂变,扩展,漫漶成一串美妙的宏旨,见之喜,读之思,思而颔首,会心无际。这是给人以启迪的历史著作,是可以照亮暗夜指引航向的灯塔,会把平庸的思绪提升到高于平庸的层次,让世俗的红尘凡心生出一些脱俗的纯净。
风中的雨:高华的表达虽然肯定是主观的,他笔下的当代史也有其个人因素的渗入,但他的主观却可以接受并能引起广泛的赞同。行走在高华表达历史的文字里,体会他有时显得无情的冷峻,思索他无处不在大气宏略的深刻,面对当代史中的许多疼痛,我们在一起疼痛的同时,也会有一些疼痛之后之外的情绪漾起。虽说不清漾起的究竟是什么,指向何方,但内心深处的涟漪却有提纯的功效,你会觉得自己对历史中的那些人那些事有了更客观的认识,曾经囿于标准言说被情绪左右的观点渐渐脱轨,驶向一个叫做“自我认知”的站台。在这个站台上,你或许能见到逝去的时光里的转承起合,甚至能捕捉到这转承起合后面的思绪悸动:高尚的,世俗的,卑劣的。

2014年11月17日
卡尔维诺的《通向蜘蛛巢的小径》写于动荡不安的1947年,“写在游击战争边缘的故事,与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无关,却传递了色彩、节奏、辛酸的味道……”顽童皮恩和他眼里的游击队员以及书里所有的人,都不绝对“正面”亦或“反面”,“痞”得不知如何归类。但或许,这些无法简单归类的人,才是真正的人。
墨荷:真正的人,就是无法简单分类的人。有见地
楼主 rsjby  发布于 2016-02-15 15:29:17 +0800 CST  
2014年12月4日
翁贝托•埃科的《玫瑰的名字》全球销量超过1600万。它在德国皇帝路德维希与罗马教皇约翰之争的背景下,从侦测修道院里僧侣死亡入手,以七日隐喻的记事方式,写教会与世俗,教派与宗主,教义与知识,欲望与信仰之千奇百怪,所涉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其抒写之流畅,知识之广博,主旨之丰盈,令人赞服。
墨荷:谢谢风雨推荐,下周借来阅读。
风中的雨:读完《玫瑰的名字》,无由地喜欢起欧洲的中世纪来。虽然历史上的欧洲中世纪被称为“黑暗时代”,是教会一统天下的时期,但那些几乎独立世外的修道院,修道院里丰富的藏书和对教义的探讨以及对上帝无条件的信仰,都是今天社会最缺失的东西。生在中世纪,做一个教会的“游方”修士,一个一个修道院地暂住,观摹其壁画、羊皮纸手抄本,与修道院里的博学者探讨宗教信仰、大千世界,偶有所获,辄记于贴身所携笔记本,文字的气息与自我的体温相互纠缠激荡抵励敦促,催生全新的思索,该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因之,这“黑暗”的中世纪也就温柔起,变得柔软如稀粥,馨香如玫瑰。
风中的雨:在《玫瑰的名字》里,作者对中世纪的教派纷争如数家珍,林林总总,枝枝蔓蔓,皆一清二楚。许多个教派的信仰所指,教义宗旨,修行方式,传道手法,宣教典籍,与罗马教庭的分争,与世俗权力的锲合,在书里都有涉及。渐读渐懂渐明白:长篇小说的作者不但应该把故事讲得云波诡谲,曲折婉转,更应该能在无形中传布人文历史,令读者从小说里学到许多东西。埃科信手拈来的一本本宗教典籍,信口开河道出的一个个圣徒名字一桩桩宗教旧案,无疑地昭示看他丰富的宗教史知识。这样的书,在基督信仰覆盖的地域,无疑会吸引很多读者,其超1600万的销量就是明证。
风中的雨:而对人类群体和个体欲望的探索和信仰“走火入魔”,才是《玫瑰的名字》的真正主题。欲望是作家最热衷书写的内容,埃科笔下的个体欲望,首先是人的动物本能,在修道院这个纯男人的世界,存在着不可告人的肉体欲望,这是教会教义所不允准甚至坚决杜绝排斥的,故事便是从一沦入此欲的修士自杀开始的。但肉欲的背后是对知识占有和控制的欲望,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第二部被修道院列入“非洲之终端”不许修士参看,而肉欲的起点和实现,便是为了参看此书。知识的拥有不再是美德,而是实现肉欲的手段。为控制知识,不惜采取毁灭可能漏密的极端办法。而占有了知识,就有了升迁的希望。在书里,肉欲是浅欲,而对知识独立的欲望才是深层次无穷的。
风中的雨:在独占知识的欲望背后,是信仰的“走火入魔”。亚里士多德是基督信仰体系也不可诋毁的“哲人”,但他的《诗学》第二部里却有质疑甚至可能推翻整个基督信仰体系的知识。因此,雪藏此类知识成为“忠诚”信仰的必然选择,书里反复提到的“非洲之终端”的秘密即在于此。修道院里有人利用这一秘密实现肉欲;有人欲独占这一秘密而获得晋升;还有人为保守这一秘密而对知晓者痛下杀手,而痛下杀手的理由则是为了维护信仰的纯粹。信仰本是一种内在信念,当其走向极端,并外化为行动,其后果便十分可怕。书中修道院走这极端的仅只一人,便有人亡院毁的结果。而十字军东征圣城,新月旗西进扩张的信仰外化,不知毁灭了多少普通生灵与人类的宝贵积淀。从这个意义上讲,“走火入魔”的信仰,比没有信仰更可怕,也更可悲。

楼主 rsjby  发布于 2016-02-17 11:44:35 +0800 CST  
5

最近,不时看到很熟识的人不知不觉地就离开了人世。
走进殡仪馆,悲哀从心底涌出。想着昨天还鲜活地存在着的生命,马上就将化为一盒骨灰;想着死亡的魔爪正从夜色深处伸出来,随时都可能抓住自己,突然觉得生命很脆弱、人生很无奈。什么理想啊,奋斗啊,事业啊,如烟云遇到阳光和强风,一下子消散得无影无踪。有的,只是还保有生命的庆幸,心绪平静平淡得掀不起半点波涛。
但很奇怪,离开殡仪馆,渐渐走进世俗的喧嚣,刚才还静如处子的心绪也随之渐渐烦燥起来。世俗的计较、得失,仕途的升迁、起伏,物质的丰盈、饱有,一下子涌上心头。身体从冰凉里甦醒过来,冷静的大脑急速闪过激动的电波,平静的血脉躁动着活跃的鲜血,刚才的遍布全身的虚无一下子消散得无影无踪。
这一去一来,行程匆匆,路途短暂,却有一种难得的体验。
人,或许就是这样,总在看得开与看不开里徘徊。嘴上说着看得开时,并非欺骗自己,也没想过要欺骗别人;当时,或许真是看得开。但谁又能真正看得开呢?时过境迁,世事轮回,当世俗的意识恢复后,当面对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快乐与痛苦时,一下子又回到了无法看开的起点,计较起一切来,竞争起所有来。
或许,正因为这样,人生才有意义,世事才有进展。如果我们什么都看开,什么都不能让我们激动,已没有什么值得追求,虚度光阴徒耗生命地活着,生命,与行尸走肉又有什么区别呢?

很突然地,想起了“团扇”。
百度百科说:团扇,指“圆扇,也叫‘宫扇’、‘纨扇’。是一种圆形有柄的扇子。宋以前称扇子,都指团扇而言。”
在所有写团扇的古诗词里,最喜欢王建的《调笑令》:“团扇,团扇,美人并来遮面。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这首词音调温柔,韵律和美,浅浅的,淡淡的,柔柔的。一读,就知道是写女子的,只有女子,才有这般的柔软,才有这般的浅淡,才能在这样的词里慢慢现出身影来。
感觉里,团扇,最适合纤瘦哀怨的古典女子,最适合女子“并来遮面”。有人说,“并来遮面”应该是“病来遮面”,我却觉得还是“并来遮面”的好。读着这句,仿佛里,便看到了一位纤瘦哀怨如林黛玉的女子,步态踟蹰,双眉颦蹙,双手微曲将团扇举至鼻间,半遮半掩着瘦削的脸庞,眼里有说不尽的忧伤、孤独、愁怨……也看到过现代女子拿着团扇,不管拿着团扇的女子多美、多瘦、多哀怨,都没有团扇女子应该体现的典雅风韵,都无法营造出“美人并来遮面”的那份忧伤、孤独、愁怨。
团扇,作为物品,早已失去了扇风纳凉的功能。它被赋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是一种美感,一种意境,一种文化。团扇,只存在于王建《调笑令》似的诗词里,只能在古典女子那里哀怨地出现。至于日本艺伎将团扇作为道具,惺惺作态地“并来遮面”,在我看来,一点也无法体现团扇的美,不但称不上“艺”,而且可以说是对团扇“伎”的污辱。
楼主 rsjby  发布于 2016-02-25 16:03:42 +0800 CST  
@rsjby 2016-02-25 16:03:42
5
最近,不时看到很熟识的人不知不觉地就离开了人世。
走进殡仪馆,悲哀从心底涌出。想着昨天还鲜活地存在着的生命,马上就将化为一盒骨灰;想着死亡的魔爪正从夜色深处伸出来,随时都可能抓住自己,突然觉得生命很脆弱、人生很无奈。什么理想啊,奋斗啊,事业啊,如烟云遇到阳光和强风,一下子消散得无影无踪。有的,只是还保有生命的庆幸,心绪平静平淡得掀不起半点波涛。
但很奇怪,离开殡......
-----------------------------
发错文了,请版主删除。
楼主 rsjby  发布于 2016-02-25 16:06:18 +0800 CST  
2016年1月2日
《节气书画》很有新意:沈胜衣撰文,冷冰川为画。文对二十四节气逐一阐释,虽谋篇奇异,意蕴新颖,但拔梳甚多,引文充塞,拘泥典章,很有“吊书袋”之嫌。幸好有不同节气所得所读之书的书话,撷采广远,博纳众方,读来浓酽醇厚,大长见识。画虽与二十四节气相关,却只能看个大概,难懂其中奥义,憾也!
墨荷 : 新年快乐,敬服风雨,这类书也能安闲阅读。
风中的雨 : 之所以买并及时看《节气书画》,原因之一是因为苇岸曾经有个写二十四节气的计划。1998年,苇岸在其居住的北京昌平科技园东部田野的一个固定位置,对同一画面拍摄二十四节气照片,并开始《一九九八二十四节气》的写作。但很遗憾,照片虽然拍完,但配文却只写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看完苇岸的《大地上的事情》后,就一直想找一部专写二十四节气的书来看看。所以,看到《节气书画》,便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并认真地看了起来。对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有一些零星的感觉,比如:“雷打惊蛰前,四十八天不开眠”,是说春雷响在惊蛰前,就会有连续四十八天有阴天或雨天天气;比如:“芒种点火夜栽秧”,是说到了芒种,必须抓紧时间赶快插秧,若则就迟了;比如:“立夏不下,犁头高挂”,是说立夏这天如果不下雨,到平整秧田时就可能缺水,无法下犁,农事自然会受到影响;比如:“夏至至短,冬至至长”,是说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过了夏至,白天的日子就一天一天地短起来,而冬至正好相反,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的日子就一天一天地长起来。而那既令人伤感又充满温馨的清明,更是令我印象深刻。其之伤感,是因为杜牧《清明》诗中“路上行人欲断魂”句;其之温馨,是因为儿时清明节,有香喷喷的清明粑吃。至于白露里的诗意,处暑之名的古趣,大雪时节的寒冷,虽并未从事过农耕,但这二十四节气的每一节,于我都有其不同一般的意趣。想着,就觉得对味,就有无限的喜欢溢满内心。或许,这就是传统之于我的意义吧。
风中的雨 : 原因之二是因为作者沈胜衣这个名字。似恍似惚地记得看过一个古龙的系列武侠小说:大侠沈胜衣。网上一查,这个系列是存在的,却并不是古龙的作品,而是黄鹰借古龙之名发表的一个系列。再看作者写谷雨时说到苏轼有首诗里有“沈郎清瘦不胜衣”句,才明白:沈胜衣这个名字,是有来由的。网上再查,知此诗名《次韵王巩颜复同泛舟》,全诗为:“沈郎清瘦不胜衣,边老便便带十围。躞蹀身轻山上走,欢呼船重醉中归。舞腰似雪金钗落,谈辩如云玉麈挥。忆在钱塘正如此,回头四十二年非。”沈郎者,沈约是也,南朝人氏,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其暮年,身体消瘦。李煜词中有“沈腰潘鬓消磨”一句中的“沈腰”,指的便是沈约。后来,多用沈腰指细腰。见沈郎是历史有名有姓的人,便想:边老,恐怕也应该是吧。一查,果然。边老者,边韶是也,约公元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孝先,以文学知名,教授弟子数百人。韶有口辩,曾因昼寝为弟子嘲笑道:“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韶潜闻之即答道:“边为性,孝为字;腹便便,五经笥;但欲眠,思经事;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师而可嘲,出何典记?”后来的成语大腹便便,便源于此故事。只因谷雨这一节气,东查西究,收获两个以前不知的典故,暗自得意。其实,《节气书画》里沈胜衣的文,篇篇引经据典,句句讲究出处,引文堆叠,如珠似玉,虽然其自己的东西不多,但如果有时间有闲心认真延伸阅读,定能收获许多。虽是闲书,却也有趣。读时偶有会心,淡然一笑,地老天荒、海枯石烂的感觉弥漫于身,这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楼主 rsjby  发布于 2016-03-01 09:16:26 +0800 CST  
2016年1月4日
葛亮的《朱雀》以南京为背景,从民国写到当下。除复杂的故事、精巧的结构、厚重的人文气息外,最令人心动的是他的笔调(语言):浅浅的,却有深意;淡淡的,恰到好处;不经意地一句,就为“龙”点上了“睛”;忽然地一转折,月白风清得紧……读着,六朝烟水气扑面而来,清新而扑拙,灵性而实诚,喜欢!
风中的雨 : 很久没看到《朱雀》这般好的小说了。这本2010年出版的书,15年末才买回来。虽然迟到,却很惊艳。应该算得上2015年遇到的最好一本书了。在这两年看的书中,如果说小说,2014年的《繁花》,2015年的《朱雀》,是最上眼的、最喜欢的。这两本部小说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都以一个城市作为背景,前者是上海,后者是南京,都属南方城市;二是两者的语言都很细腻柔和,尽显南方语言的特色。很奇怪,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喜欢大开大阖的情节和语言,对水浒那种“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风格逐渐有了一些抵触,对北方作家及作品的粗犷豪放、大气磅礴,也渐渐地生出一些不欣赏来。而对温婉细腻、枝枝蔓蔓纤纤延延的江南风格,叶兆言笔下的所谓“六朝烟水味”,却多了一丝留意,暗自里喜欢起来。看多了叶兆言写南京的作品,就想:要有一总写南京的好小说,多好。冥冥中似有天意,恰在此时,发现了《朱雀》。写《朱雀》的葛天,是个南京出生、现居香港的年轻人,2010年完成《朱雀》时,才三十岁。这么年轻,就有这么深厚的功力,真是不可小觑,来日定会有更好的作品面世。长此以来,看小说,多集中于一些中老年作家,比如贾平凹、莫言、毕飞宇、苏童、格非、刘震云、阎连科等,对新锐作家,从来都是排斥的。但葛天一部《朱雀》,令我不得不改变看法:原来,后生可畏;新的东西,或许就藏身在这些名不太见经传的人物身上。
墨荷 : …心性年纪都是转变的契机
风中的雨 回复 墨荷 : 或许真是老了,好像又有点返老还童的心性。
风中的雨 : 《朱雀》的好,首先体现在故事的曲折婉转上。这书从民国写到当下,历经三代,历时久远。但它并不由时间为轴顺时叙述,而是跳跃回还地穿插着进行。先写当下,写“她”与“他”的相遇,然后跳到“她”的前一段情感。这段情感写完,突然跳回民国,写起“她”的外婆来。这段故事,虽无太多笔触,但却因涉及南京最为心痛的1937,显得特别沉重痛楚。写完“她”的外婆,却又按时间顺序,写“她”的母亲。最后,再跳跃着回到“她”与“他”的现在、当下。虽有跳跃,但脉络清晰,读来并不错乱之感。而且,故事虽然就发生在南京一地,但却并不单一,而是异常丰富。“她”、“她”母亲、“她”外婆经历的那些时日,那些情感冲突,那些快乐里的悲伤、欢愉里的痛楚、残酷里的美丽、粗暴里的温柔,那些擦肩而过的爱情、不期而至的姻缘、永不可及的守望、历尽劫波的幻灭,把枯燥的日子点缀得丰富多彩,如花似锦里透出淡淡的悲伤,美艳无比里潜藏着浅浅的可惜。三代女人,经历了南京的转承起合,经历着人世的苍凉忧伤。而这一切,不管是正剧,还是喜剧,甚或是悲剧都还将延续下去,继续上演。成为南京这座城市的一部分,成就着南京这座城市。
风中的雨 : 《朱雀》的好,其次体现在结构的取舍得当和构思精巧上。许多故事,讲到正好处,却嘎然而止,荡开笔去,另讲一处。你意尤未尽,总觉得作者应该接着写下去,但看了几十页,突然有那么一个情节,出乎意料地接续上来,一切,自然而然,天衣无缝。一些人物,出现得很突兀,来无由头,仿佛在故事之外,但很久很久以后,这个人物突然惊艳地一跳,跳进读者的眼里。这时,你才明白,很久很久那突兀地来,是作者埋下的伏笔。比如写“她”母亲与初恋男友解放初到工人文化宫跳舞时,遇到一个白俄女人;后来,这个白俄女人又与“她”母亲的养母不期而遇一次。仿佛,这个白俄女人,与故事并不关联。但文革中,在批斗这个白俄女人时,“她”母亲的养母不经意地经过,被白俄女人揭出了以前的身世。这时,你才明白,如果没有这个白俄女人,故事就不会那么顺理成章。同样,“她”母亲的养母在1937年南京城陷时曾经救过一个军人,为掩护这个军人,她被日军凌辱。但这个军人也就那么电光火石地一闪便再不身影。当你以为,这个军人只是故事的一个插曲时,到小说快结束时,他却突然出现了。这么一个小细节,都会有一个完满的交待,令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构思巧妙妙到毫巅。
风中的雨 : 当然,于我来说,《朱雀》的好,最好是笔调,也就是语言。这语言的好是因为它的浅淡温柔,是因为它的清新灵性,是因为它的飘逸人文。比如,写“他”第一次到西市,有几句:“外面熙熙攘攘的,这里面却是十分的空和冷,似乎起了清寒之气。地上的路是大而厚的石板铺成,他踩上去,觉得脚底有凉意袭上来。两边的房都是黛瓦粉墙,黑漆的门。门上浅浅地镌着浮雕,他看不清那图案,就觉得深奥。窗子也是镂空的。很阔大的檐从房梁上延展出来,一星半点的阳光要钻进门窗去也变得艰难。”一看,就感觉得到这是南京,就感觉得到这文字背后的历史与文化,也感觉得到一个初到南京的人的那份讶异。比如,写“她”身为日本人的外公第一次见到“她”外婆:“毓芝就这么走到两人跟前,只道:爹,茶。芥川抬头一望,手却不禁一抖,棋子落到棋盘上。毓芝没多言语,放下茶便走回去,拉开厢房的帘子,回首瞧见父亲正深深地看也一眼。”后面两句分成两段跟着:“芥川捡起刚才抖落的棋子。”“叶楚生按住他的手,说,落子无悔。”这个过程,简洁明了,如行云流水,顺畅自然,但里面却潜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深意,令人玩味不已。特别是最后那句“落子无悔”仿佛在暗示什么,却又令你找不到具体的内容;仿佛空虚无妄,却分明有言外之意,只是这言外之意不可捉摸。比如,写“她”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去:“她很清楚,在这里,所有的敏感与痛心处,其实都无所回避。‘哭墙’是镌着上万个罹难都的姓名,倒映在如镜水中,是加倍的触目惊心。”看似无所谓的句子里,有着深沉的痛楚与愤慨,令人看着心紧。在这些温婉柔和的语言表述里,也隐藏着作者的一丝黑色幽默,在批斗江苏省领导“江伟清”的时候,一个奇异的场面出现了:“然而,突然出现了一个奇异的声响,令场上一片沉默。云和也清清楚楚地听到,这个声音简化了三反分子的名字,喊出的是‘打倒江清’。所有人不寒而栗,伟大领袖的亲密战友,家喻户晓。一个瘦小的身影挣扎着被从人丛中揪出来,消失不见。”在这黑色幽默的最后,一句“消失不见”,不仅仅消失于现场,很有可能从今往后就真的永远“消失不见”了。这样的黑色幽默,令人欲笑难张嘴,欲哭却无泪。读着,总有些不明白:难道,江南,真有“六朝烟水味”,温婉、淡雅?难道,江南的文人,就真不同于北方,柔和、朴拙?难道,这写江南的文字,就真只能如此这般,浅浅的,烟柳画桥,淡淡的,不着痕迹?读着,又有说不尽的喜欢:仿佛,有一丝似有似无的雨丝,轻轻地拂过脸庞,柔软,清新!仿佛,有一缕三月里的飞絮黏在鼻翼,痒痒的,轻灵,俏皮!仿佛,是玄武湖的晓雾亦或秦淮河的晚岚,悄悄地潜入你的内心,轻轻地拨动你内心深处那丝管弦,奏出《春江花月夜》般的弦律,婉转,温馨!
墨荷回复 风中的雨 : 很正点的评论
楼主 rsjby  发布于 2016-03-07 08:56:01 +0800 CST  
风中的雨 : 《朱雀》通过“她”程囡而回溯,写“她”与叶毓芝、程忆楚三代女性的情感起伏、悲欢离合,虽然其中也穿插着程云和的故事,甚或赵海纳的故事,但这两个她都只是用来牵连三代人的陪衬。而男人,在书中,都是陪衬。很奇怪,很有些大男子主义的我看这书,却并不觉得贬低了男人,反而觉得其挖掘出了一些男人的本性。除叶毓芝的生命短促、只与一位男性发生情爱外,程忆楚、程囡身边都不止一位男人。“泥做的”男性的陪衬,使这三位“水成的”女性凸显出来,彰扬着其柔软而又坚强、美丽而又凄婉的个性。相反,陪衬的男性却多不堪。与叶毓芝相恋的日本人芥川,明知自己会一去不回,却与叶毓芝云雨一场,这云雨虽属叶之自愿,却多多少少应衬出芥川之自私。或许,芥川派其后人到南京来赎罪,不仅仅有象征意义,也具体实质的内容。最令人稀嘘的是与程忆楚相恋的陆一纬,当其被打为“右派”,即将发配北大荒时,程忆楚希望将自己的身体交给他,他却高尚地“没有动她”,到了北大荒,“为了她好”,而故意不给她回信。但这位男性高尚的形象已经定型时,他再次出现在程忆楚的身边,与她生续旧情,并让程忆楚怀上了他的孩子。而这时,他才告诉程忆楚,他已经结婚,而且希望程忆楚动用赵海纳的关系,将他的妻子调到南京来。前面的高尚一下子坍塌,他的世侩,他的心计,令一切美好消失殆尽。强暴程忆楚的工人,虽有憨直的性子,但终究难入大流,在武斗中被炸掉命根,应该是一种报应。幸好,还有叶楚生的洒脱大义,还有许廷迈对祖先文化的景仰,对程囡的呵护,还有程云和亲生儿子“忠叔”对程忆楚一生的守候,使男性在《朱雀》里略显亮色。而那位吸食毒品、有同性恋偏好的艺术家雅可,既代表着时俗,又有一种出世的颓废,仿佛是“不堪”与“亮色”之间的“灰色”。《朱雀》故事发生的地方在江南,有江南的柔美;故事的主角都是女性,书写也就显得阴柔婉转。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朱雀》是部女性之书。
风中的雨 : 在《朱雀》里,有一比较奇特的现象:三代女性的下一代,都是在有“爱”时的结晶。叶毓芝与芥川一夜云雨,而有了程忆楚,自不必说,因为叶毓芝也就这么一次云雨。程忆楚呢?强暴于她那个工人,与她在一起好几年,先是因为自卑与赎罪痿而不振,后虽因为参加了造反派找回自信有了所谓的“雄风”,把程忆楚当成“土地”辛勤而野蛮地耕耘,但程忆楚却一直不育。而当程忆楚深爱着的陆一纬出现,短短的一点时间,程忆楚却怀上了小孩:程囡。程囡依然如此,她与泰勒一起好几年,与许廷迈一起时也并非“善男信女”,但却一直没有怀孕。而她与雅可在雅可死前一次“风流”,却怀上了孩子。这是不是一个奇特的暗喻呢?恩格斯说过:“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在无法把握婚姻是否道德的今天,在无法把握性以爱为基础的当下,葛亮只好退而求其再次,在自己的小说里为下一代的产生,寻觅爱的基础。这,或许是一种满怀希望的春秋笔法:婚姻可以是被迫无奈,性也可以不那么严谨实诚,但下一代结晶之时,必须有“爱”存在;即使不是永恒的、彼此的,但对于孕育这个下一代的女性来说,形成结晶时必须、应该是真正地“爱”着。
楼主 rsjby  发布于 2016-03-07 08:57:55 +0800 CST  
2016年1月11日
《七声》是短篇小说集,每篇小说里都有一个“我”:毛果;而这毛果与葛亮交集很多,于是《七声》便有自传的味道。因此,看葛亮娓娓道来的故事,便觉不出其是在“写”小说,而只是在“讲”自己的经历。思绪在“真实”与“创作”里进进出出,有些迷惑:自己看的,究竟是葛亮的小说,还是作者的生活?
风中的雨 : 《七声》这个书名,来自一句古语:一均之中,间有七声。此语出自《隋书·音乐志》:“周武帝时,有龟兹人曰苏祗婆,从突厥皇后入国,善胡琵琶。听其所奏,一均之中间有七声。”不懂古乐,勉强知道“均”者、“声”者,都是音乐里的玩意;所谓“一均之中,间有七声”或许应该是说音乐变化多端的丰富性。葛亮或许就是取“七声”变化多端的丰富性之义来命名自己的短篇小说集。
墨荷 : 思绪在“真实”与“创作”里进进出出,有些迷惑:自己看的,究竟是葛亮的小说,还是作者的生活?不是有意念散文,或自传体实验小说。或小说,或写实,不必太在意。
楼主 rsjby  发布于 2016-03-13 13:49:05 +0800 CST  
2016年1月14日
葛亮在《迷鸦》里讲述的七个故事都与“爱情”有关。其笔下男女之间的情感,如他叙述这些故事的文字一样,既有唯美的意味,又难脱俗世的熏染,处处弥漫着红尘烟云。故事出人意表的结局,难得圆满的生活,使“爱”的过程充满无穷的张力。回首过程的温馨,驻足结局的缺罅,沉溺文字岂有不失落心痛之理!
风中的雨 : 《谜鸦》之第一篇《谜鸦》讲述的是一只被卖者称为八哥、实则是乌鸦的“鸟”与一对年轻夫妇的故事。年轻的妻子简简怀孕后,夫妻俩买了一只“鸟”。随着鸟的到来,年轻丈夫毛果与简简的家庭有了许多变化,简简对鸟的喜欢与爱护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丈夫毛果并不喜欢这只鸟。简简因感染这只名为“谜”的乌鸦所带来的弓形虫病导致婴儿死亡,毛果在简简住院期间杀死了“谜”。最后“简简拎着她的鸟笼子,从楼上跳了去。”一直在想:被称为“谜”的乌鸦,在小说里扮演什么角色?它,只是一只鸟吗?应该是,又仿佛不是。首先,它的名字“谜”就令人不解。在现代汉语喜欢用双音节词组命名的传统里,只给它一个单音节名字就够奇特了,更别说这个谜一样的名字:“谜”了。作者是要告诉大家,人类与动物的情感是个难以解开的谜,还是想说女人对事物的喜欢来得任性、不可理喻,是旁人无法猜测到的谜?它与婴儿几乎同时来到这个家庭,与婴儿一起成长,最后又与婴儿一起消亡,被年轻妻子喜爱有加,被年轻的丈夫嫉妒憎恨。它,会不会是婴儿的意象?隐约记得,在古希腊神话里,宙斯的父亲克罗诺斯只要自己的孩子一出生,就把他吞食进肚子里,也就是把他吃掉。宙斯作为一条漏网之鱼,躲过一劫,被送到克洛诺斯的姐姐宁芙女神那里抚养,成年以后,迫他吐出众兄弟,并率领兄弟推翻以克洛诺斯为首的提坦诸神。这个神话,与小说有没有关联呢?或许有,或许没有。而小说里最后的那句话:“我想,我不会再爱上一个养鸟的女人。”鸟,女人,难道真就不可能同时被“毛果”喜爱吗?鸟与女人,在毛果心中的不可同时存在,是否是要说明爱情的排他性呢?从作者编选这个集子的立场考察,这应该也是一个“爱情”故事。所以,或许对最后这句话的理解,也有一定的道理。这篇小说风格独特,犀利甚至尖刻,犀利地剖开灵肉,尖刻得令人心颤。所颤,不止是那个令人窒息的结局,更有诸多看不明白、说不清楚、却又时时刻刻缠绕着你的这些疑问。
墨荷 回复 风中的雨 : 兼爱的故事?
楼主 rsjby  发布于 2016-03-22 10:51:06 +0800 CST  

楼主:rsjby

字数:376169

发表时间:2016-01-16 19:1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1-29 11:29:34 +0800 CST

评论数:63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