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三百0五帖 读《阳翰笙剧作集》  

读书破万卷(3305)•《阳翰笙剧作集》
《阳翰笙剧作集》,戏剧剧本集。阳翰笙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9月出版。作者事迹参见《读书破万卷•<天国春秋>(3279)》。
阳翰笙是我国著名的革命戏剧家。这首先是指他是一位剧作家。阳翰笙自1927年底,从南昌起义的武装战场回到上海,由党的安排,参加创造社,走上革命文学道路以来,先写小说,后从事电影文学创作,接着,电影、戏剧同时搞,都取得很大的成就,在革命文学和戏剧、电影发展史上占了一席地位。
在戏剧创作方面,除去与田汉合作的独幕剧《晚会》不算,他一共写了八个大型话剧。这就是:抗战开始时,歌颂革命青年反汉奸的《前夜》(1937);蒙汉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抗日的《塞上风云》(1937);以太平天国为题材,颂扬以李秀成为首的太平军将士英勇抗敌的《李秀成之死》(1937);揭露和鞭答韦昌辉制造内让,导致太平天国失败(实际上是愤怒控诉蒋介石制造“皖南事变”)的《天国春秋》(1941);取材于四川保路同志会,成功地塑造了人物典型的《草莽英雄》(1942);挖掘民族商业资本家在抗日和当汉奸之间游移、徘徊的复杂心理的《两面人》(1943);歌颂朝鲜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槿花之歌》(1943);写知识分子在土地改造运动中的思想经历、荣获文化部颁发的话剧会演一等奖的《三人行》(1960)。
《阳翰笙剧作集》收入了阳翰笙的全部剧作,并有珍贵的图片和作者关于本人剧作的主要自述。值得注意的是,阳翰笙还有十来个构想中的剧本没有写成。它们中,有的想好了题目;有的搜集了材料,有所准备;有的经过构思,甚至写好了分幕大纲。比如:关于赛金花的剧本;《杜文秀》(积累了较多的素材);《还乡记》(他在四十年代的一则日记中是这样设想此剧人物、情节和主题的:“以我的故乡为背景,在二十年前有三个青年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去到北平,那时候最使他们难忘的是那些故乡的亲友,特别是那些生气勃勃的年轻的同伴。不料二十年后三个青年只剩下一人回到了故乡;更不幸的是那些常在他想念中的可亲可敬的同伴,却都经不起二十年来的风雨的摧折,大都变成烟鬼、残废人、白痴、乞丐、流氓、土匪去了!”“这个青年抱着一颗很沉重的心,离开了故乡,重上自己的征途,二十年前送行的那几个同伴又都全来纶他送行。就可惜他们全都已经失去了二十年前的生活,现在所剩下的就只有死!只有同这个摧折他们成这个样子的社会一道死!”“剧名可取为《还乡记》,可以以两次送别为序幕和尾声,以描写我故乡的新旧剥削致使人不能活,活着亦不象人为主题。这倒亦别有风趣。”还打算写“五四”时代一群女战士在二十年风雨中的变化(“有的退回了闺中;有的走进厨房;有的做了贤妻良母,也有的竟自浪漫颓废,沉醉在舞场赌窟;有的做了贵妇人;更有的竞自信神信鬼,退进了经堂佛地;自然,有的还是二十年如一日,在这抗战期中,还是百折不挠地在苦斗下去。”“如果多做准备,能在各种人物性格的发展上、变化上,乃至复杂性上去多用功夫,我想有可能创造出好几个典型来呢!”);酝酿已经成熟,分幕大纲都接近完成的《苦行记》;抗战胜利时,曾计划集体创作报告剧《胜利进行曲》,阳翰笙被分派写文化人部分;以希腊神话为题材,实则讴歌共产党人,写《盗火者》;写整风文献中所看到的“一些可笑的性格,……写一部四十年代的另一种堂•吉诃德”;概括波澜壮阔的伟大的土地改革运动的《万户千村》(已全部构思、设计完毕);以及以太平天国和丝茶生产经营为题材的剧本。等等。非常可惜,这些拟订中的剧本,终因形势和环境的变化,因行政领导工作的繁重,全都胎死腹中。不难看出,它们大都题材重大,范围广阔,着眼于展示时代画面,用力于刻划性格,各具风姿。
阳翰笙又是革命戏剧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几十年来,他为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为解决戏剧作家和演职员的工作、生活、学习和思想问题,为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戏剧的创作和演出水平,繁荣和发展革命戏剧事业,与反动派巧妙周旋,批评各种错误思想,呕心沥血,不辞辛劳。读他的日记,看他的回忆录,访问老前辈和中青年戏剧工作者,知道:他为一些人的成长,为某部作品的创作和演出,为某项活动的开展、一个决定的贯彻,付出了多少艰巨的劳动啊!件件事感人肺腑,叫人铭刻在心了。阳翰笙不是戏剧理论家,但他在各个时期,有针对性地写过一些论文和评论。他强调生活的重要性,强调学习马列主义著作的必要性,强调一定要批判地继承传统、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强调必须把握艺术技巧。他重视总结自身的经验,重视培养新生力量。他的文论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阳翰笙的戏剧作品最大的特点是紧密结合现实,驾驭时代风云,弥漫着扑面而来的政治气息,直接为人民革命事业服务。他的作品主题鲜明,目的明确,时代感强,阶级性突出。
从《前夜》到《模花之歌》七个剧本都写于抗战时期。不管是及时反映现实,还是借助历史,甚至“退到外国”去取材,它们都贯穿一条红线:团结起来,抗日救亡!在这个总前提下,针对每一个阶段的具体形势和具体任务,再以自己熟悉的生活,可以利用的题材,铺采擒文,塑造典型,创制宏篇。抗战初期,特别需要暴露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侵略罪行,痛斥汉奸的卖国行径,唤醒人民觉悟,组织起来,结成联合战线,争民族的生存,图国家的不受践踏。取材于现实的《前夜》
和《塞上风云》,就及时肩负起了时代赋予作家的重担。《前夜》对汉奸卖国贼白次山的揭露是淋漓尽致的;通过这个形象,足以使人们惊醒,再善良的人也会敌汽同仇,对汉奸们文诛武伐。这就能起到动员民众的作用;而动员起来之后做什么,怎么做,又有林建中、白青虹等抗日先锋可作榜样。《塞上风云》更进一步,提高了,深刻了,它让帝国主义分子披着宗教外衣上场,不光自己蹂嗬我中华大地,残暴地杀人,更挑拨民族关系,阴险地制造民族不和,企图借刀.杀人。侵略者的真刀宾枪是没法掩盖的,它的炮打到哪里,就把仇恨种到哪里;但代表“上帝”的传教士,对普通老百姓,对因为历史原因、向来与汉族关系有些紧张的蒙族人民,却很能迷惑人,起煽动作用。然而,作者借助活生生的事实,撕下了法西斯分子的外衣,使迪鲁瓦那样中毒较深的青年都觉悟了,狗腿子起义了,最后连王爷都不愿为日本人服务了。这样,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形成了,侵略者必然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国共两党统一战线建成,抗日战争进入持久阶段以后,坚持抗日,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提请革命者保持清醒的头脑,批评中间派的动摇,剖析顽固派的两面性、识破其搞摩擦的阴谋,就成为任何一个爱国的文艺工作者所应该共同反映的主题。阳翰笙贡献了《天国春秋》、《草莽英雄》、《两面人》等五部力作。《李秀成之死》的悲壮、《天国春秋》的惊心动魄,振聋发馈;《草莽英雄》的惨痛教训,发人深省;“两面人”的圆滑、投机,终归改变不了历史发展的规律,而大敌当前,个人的命运若不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地系在一起,必将被时代的潮流所吞没;《懂花之歌》哀婉动人,它是一曲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颂歌,是一部战鼓频催的交响乐。在短短七年时间,战争频繁,社会动荡,生活不安,疾病缠身,肩负繁重的行政事务工作,竟然写成七部大型话剧,而且每一部都成功,一部比一部好,又都富于艺术生命力,这样的革命清神,难能可贵!
及时反映现实,紧密结合形势,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必然引起观众的兴趣;观众反应强烈,许多戏连演不衰,又说明阳翰笙的路走得对。文艺创作的题材是广泛的,大至宇宙苍弯,小至微生物、原子裂变,重要如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闲适如蝴蝶对舞、落叶飘飞,远到女蜗补天,近则当前政治,都可以写,只要写得好,寓意深,皆一可以成为有价值的艺术品。评价作品不应以题材的大小来论成就的轩侄。但文艺作品的主要功能并不在供茶余饭后的消遣,因此,究竟还是以
关心人民大众的命运,与时代合拍的创作为其主流。由这样的作品构成一个时代文艺作品的中坚!再辅以清淡、素雅、晓风残月的篇章,烘托出百花齐放的璀璨局面。象阳翰笙这样的作品是不是叫做“主题先行”呢?不是!他来于生活,积累丰富,勤于学习,知识深厚,可写的素材早就蕴藉胸中。他始终是一个革命者,具有饱满的政治热情,容易产生创作冲动。因事触发,即可调动所有积蓄,任其驱遣。所以,他的剧作总是有一股遏制不住的激情,总是充盈着生活的情调。象阳翰笙这样的创作是不是就缺乏艺术性呢?多年来,我们评论界有这个观点,事实上这种情况也不少。但阳翰笙是成功的。他的经验值得研究。关键是立意要高,对生活的开掘要深,人物要有性格,性格要典型。一句话,要有概括性和代表性。草莽英雄罗选青的悲剧结局,首先是警策人民不要因为胜利就冲昏头脑,不要只记得团结而忘了斗争,不要放松了对于假投降、真进剿的反动派的警惕性。该剧取材于历史,又直接指导现实。由于作者概括得好,就使它具有普遍性和永久性,并不因为时过境迁而失去其思想力量和艺术魅力。象祝铭斋那样的两面人哪个时代没有?不同的时代、根据不同的目的读这个作品,都可获得认识上、教育上的效益。抗战期间,很多人都以太平天国为题材写话剧,比如陈白尘的《金田村》、《大渡河》,阿英的《洪宣娇》,欧阳予倩的《忠王李秀成》,它们各有侧重,各有千秋;但观众和舆论界都认为,就气势之雄浑,主题之深刻,人物之典型,戏剧冲突之尖锐来说,均以阳翰笙的《天国春秋》为最好。它有深度,有力度,有高度。它忠于历史,服务于现实;不为历史事实所囿,也不搞庸俗社会学。二者有机结合,而又主旨鲜明。它矛盾冲突尖锐紧张到令人窒息,却又有抒情的段落,张而有弛,徐疾谐和。韦昌辉和洪宣娇两个艺术典型熠熠生辉,颇具美学意义。
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人民的革命运动同一步调,充满革命激情,以革命现实主义为基础,又洋溢着革命浪漫主义的情调,这是阳翰笙的创作(不光是戏剧,电影文学和小说创作都一样)的最突出的艺术个性,尤其是从总体来看,显得更充分。及时反映现实的《塞上风云》、《两面人》和《三人行》等,因为概括力强,容量大,着力写人物,摈弃了概念化的议论,就比他的小说艺术水平高;不是取材于当前,但紧密结合现实的《天国春秋》、《草莽英雄》、《懂花之歌》等,因为酝酿的时间长,打磨得细,艺术上更成功。著名戏剧家洪深在看了《草莽英雄》的初稿之后,说此剧没有一个多余的人物、没有一个多余的情节、没有一句多余的台词。这虽系朋友间的私下谈话,却也不是毫无根据的廉价颂扬。
总而言之,阳翰笙没有因为为了当前,而忘记艺术。戏剧作品之感人,有的以题材重大见长,有的以思想深刻获誉,有的以矛盾尖锐复杂、亏青节紧张曲折取胜,自然,更多的是以人物形象之丰满、性格之典型被称道,也还有的以气氛、激情震撼观众的心灵,引起强烈共鸣,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评:剧作大家阳翰笙,大型话剧八部成。歌颂革命反汉奸,蒙汉团结抗日同。
颂扬英雄李秀成,《草莽英雄》更成功。剧本价值有生命,发人深省启迪性。
楼主 中国读书达人  发布于 2018-09-14 10:50:27 +0800 CST  

楼主:中国读书达人

字数:4435

发表时间:2018-09-14 18:50:2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9-15 04:47:41 +0800 CST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