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二百三十帖 读《烙痕》

读书破万卷(3230)•《烙痕》
《烙痕》, 国防独幕话剧集。宋之的著。1937年10月汉口上海杂志公司初版。作者事迹参见《读书破万卷(3229)•<武则天>》。
《烙痕》内收《烙痕》、《太平年》、《平步登天》和《善忘的人》4本独幕剧。
《烙痕》,独幕剧,初刊于1936年8月上海《现实文学》第1卷第2期。
剧情提要:东北某镇。郭鹤年老先生家。时逢中秋,日本军官喜多上尉怅然地倚窗望月,似有无限感触。郭家的女儿丽之一人在家,推说父亲和兄弟们都到姑妈家过节去了,躲过了喜多警觉的追问。喜多有厌战情绪,但又自感是一架机器,不得不受人摆布。经过一年多的交往,他已渐渐爱上了丽之。
郭鹤年疲倦不堪地回来了。他和丽之应付完了喜多,立刻充满热情地商议起义勇军抗日的事情来。但送信去八岭子义勇军处求援的人一直未归,这令郭鹤年很担心。
预定的战斗时刻将到。郭家高大强悍的大儿子育之持枪和旗帜先去准备,郭鹤年嘱咐丽之要带幼弟儒之设法逃脱拘捕,以保存力量。他正欲出发,儒之仓惶归来,带来送信人被捕的坏消息。明知情报已泄露,前去将死,郭鹤年仍然义无反顾,在战斗打响之际,坚决地持枪冲了出去。
战斗激烈地进行着。丽之忧心如焚,含泪叮嘱瘦弱的幼弟儒之为了以后的斗争一定要设法逃出去。她自己正欲冲出门外投入战斗,喜多上尉率兵冲了进来,姐弟二人均未能逃脱。
喜多虽然喜爱丽之,但也不可能违背自己所接受的命令。丽之要求他证明儒之与此事无关,喜多答应尽力帮忙,同时又告诉她: 她与被捕的父兄还有一个短短的会晤。
郭育之悲愤异常。郭鹤年强忍伤口的疼痛,为丽之、儒之未能逃脱深感遗憾。此时,喜多派人送来军部意见: 如儒之亲手执行对亲人的枪决则可被赦。儒之闻言十分恐惧。育之、丽之和郭鹤年为了让以后的战斗更多一分力量,鼓励儒之答应下来。
三人即将受刑。喜多突然跑来,要求丽之嫁给他,那样她也能获得自由。丽之似乎没有听到一般,只是留给了弟弟一句最后的叮嘱: 民族的光荣和自由,宁死也不能辱!儒之痴呆地但有决心地站在那儿……
《烙痕》讲述了东北某镇民间力量,组织对日本侵略者的打击行动,由于计划泄露,战斗还没有开始就已经失败了。作者并没有展开正面的敌我较量,而是将焦点聚集郭鹤年一家。他们积极谋划、组织袭击日军,憧憬着行动的胜利。当得知计划泄露、敌人已包围了自己的村庄后,他们毅然拿起枪,奋起反抗。被捕后,在敌人的威逼利诱面前,郭鹤年一家拒绝了苟活的条件,毅然选择死亡。全剧在对郭鹤年一家英雄故事的讲述中充分展示了东北人民高涨的抗日救亡热情,和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
宋之的的作品中对爱情的解读从不吝音,在高扬民族救亡意识的同时,融入了对生命和爱情的思索。日本军官喜多上尉是一个人性尚存的异族占领者,他“感到,我完全是一架机器,吃人的机器,随了人摆布,随了人拨弄。那摆布我的,拨弄我的,却是一个恶魔,一个混蛋”他爱上了郭鹤年的女儿郭丽之,并希望她能和自己一块回日本过和平的生活。但他的身份毕竟是异族侵略者,当他要求郭丽之以爱情换性命的时候,他首先站污了纯洁的爱情,注定要失去。此时,他爱情变成了占领者对阶下囚的羞辱,郭丽之坚决拒绝。郭丽之显现了中国人的自尊和对民族气节的坚守。郭家岁的小儿子郭儒之获准可以免于一死,条件是他必须亲手杀死全部亲人。占领者的公然的挑衅和惨无人道暴露无疑,但郭家人英勇地接受。郭鹤年对郭儒之说,“你是我的儿子,最小的一个,我爱你超过一切,你将用什么回报我的爱呢怯懦的一道死掉吗是吗儒儿,挣扎吧,你的爸爸正含笑等着你的一刀呢”郭儒之刹那之间长大了,他最终接受了家人的重托,保全自己的生命,准备将来更英勇地打击日本侵略者。民族的危难醒目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逝去的走了,活着的中国人怎样肩负这救亡责任宋之的艺术处理充分显示出他作为一个优秀的文艺战士的创作才能,以及作为一个坚定的爱国者炽热的民族主义情感
评:全家参加义勇军,不惜牺牲打日本。情报泄露战失利,父子双双被敌擒。
日官喜多爱丽之,以婚换命条件云。宁死不辱女儿志,光荣自由民族魂。
楼主 中国读书达人  发布于 2018-08-06 14:02:51 +0800 CST  

楼主:中国读书达人

字数:1652

发表时间:2018-08-06 22:02:51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8-07 13:05:10 +0800 CST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