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醉酒多情与横刀立马

郁达夫:醉酒多情与横刀立马

(一)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郁达夫以小说和散文蜚声文坛 ,其实他的旧体诗也一样为人赞赏称绝。如果一定要选出其中一首最脍炙人口的,相信大家都会不约而同推举《钓台题壁》:

“不是尊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年轻的朋友或有按字面理解的,似乎就是现代社会富二代的任性表现,喝醉酒开宝马豪车在路上横冲直撞,在karaoke左拥右抱多情负意累了美人。至于后句“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以及该诗原题注释“旧友二三,相逢海上,席间偶谈时事,嗒然若失,为之衔杯不饮者久之,或问昔年走马章台,痛饮狂歌意气今安在耶,因而有作”。对这其中的意思和涵义,大家多不甚了了,而形成了对郁达夫或有一些误读。

上面这首诗写于1931年1月23日,首登于1932年9月16日《论语》第1期),后来郁达夫把这它编入《钓台的春昼》一书。诗作一开头,就真率表示“不是樽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追述自己在上海期间(前后约七年),常与友人欢聚,谈天说地,嗒然衔杯,如今自捫自责:再也不能象过去那样开怀豪饮嗜酒,不是害怕伤身,而是担心平时佯狂面世的心态作假成真。紧接诗句“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多情累美人”诗人已经深深感到以前走马章台,过着诗酒风流的生活,内心深表自责,渴望当以国家兴亡为己任;自己也深知名马不必着鞭也能奋蹄,鞭了即后悔;后半句则是假设的真实:不是怕情多累“美人”,而是怕累了自己。这“美人”典故出自《离骚》,屈原用“美人香草”来比喻祖国与贤者,也即一起奋斗的同道志士。有学者评论此诗笔写纷乱世事,抒发压抑,放纵,张狂,无助,颓废,哀痛,愤怒,追问等情愫,实在绝唱。这与我们平常‘闪读’有不一样的理解。

大家今天在细读郁达夫散文的时候,常会发现他在表达真挚沉痛感情时,往往会插入几句旧体诗,以补充文章中没有说尽的余意,使到文章显得跌宕多姿,情感更为丰富。当然也有学者专门研究郁达夫的旧体诗或受宋诗影响,或带有明朝吴梅村及清朝黄仲则的影子;而本文的旨意,更多是探讨郁达夫的旧体诗中,几时开始显现“横刀立马”的情怀?因为誓师立马下南洋,是后来12-1938到9-1945年间的事。我们或可从一个侧面来理解他:这个沉郁-豁达的大丈夫真汉子,视作一种兴趣解读的选择。

(二) 立马初试 :1915-1917-1919年

郁达夫在1915年19岁时,曾作诗一首给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班的同学钱潮:

“海天云树久离居,青鸟西来绝简书。旧雨无踪今两杳,新人如玉故人疏。
怀归半为西湖景,惜别非关北里闾。何日吴山重立马,看开并蒂玉芙蕖”。

郁达夫这首佚诗,几乎不传世也不为人知,1982年首刊于香港《文汇报》,钱潮在《我与郁达夫同学》中追忆:“有趣的是,我自己却从来不知道达夫写过这首诗,现在回想起来,那年夏天我回国探亲,在父母包办下结了婚,达夫不知从哪里得知我的喜讯,写了这首诗跟我开玩笑。诗中第二句‘青鸟西来绝简书’,可能是指我回国后一直没给他写信吧。其实,达夫自己也不大跟我写信,这首诗他当时就没有‘寄’给我,以至隔了整整六十七年,我才看到”。

‘何日吴山重立马’的典故,出自金朝完颜亮的《南征至维扬望江左》“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诗句雄浑遒劲,气象恢弘,英武豪迈,跃然纸上。但这位完颜亮兵败身亡扬州,金军北还,与宋议和,立马吴山第一峰的美梦也消逝在滔滔江水中。而后句“看开并蒂玉芙蕖”,可参阅郁达夫原诗注释“时正新婚,赋此嘲之”,寓意是:荷花的花苞为菡萏,开花后称芙蕖。

两年后的郁达夫时21岁,1917年6月下旬,自神户坐船回国,8月初回到离别四载的家乡与孙荃订婚。9月3日在杭州写下五首诗,遥寄孙荃,其四:

“立马江浔泪不干,长亭诀别本来难。怜君亦是多情种,瘦似南朝李易安”。

诗句大意是:站在江边泪流不止,饯别亲人,本来就是件难过的事。怜惜你这个多情人,憔悴地像南宋的李清照一样。

再过了两年,郁达夫时23岁,即1919年11月写了一首《己未出都口占》:

“芦沟立马怕摇鞭,默看城南尺五天。此去愿戕千里足,再来不值半分钱。
塞翁得失原难定,贫士生涯总可怜。寄语诸公深致意,凉风近在殿西边”。

郁达夫在是年9月26日的日记中曾有这样的文字:”庸人之碌碌者,反登台省;品学兼优者,被黜而亡! 世事如斯,余亦安能得志乎? 闻余此次之失败,因试前无人为之关说之故。夫考试而必欲人之关说,是无人关说之应试者无可为力矣!“诗句有几个典故,芦沟即芦沟桥代指北京。摇鞭为挥动马鞭意谓远行。城南尺五天指的是京城百姓;诸公特指考官们。‘凉风近在殿西边’出自李商隐诗“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莫向尊前奏花落,凉风只在殿西头”。这诗可能是指郁达夫从日本回北京考外交官不果的事。

(三) 横刀立马:1932-1937-1938年

翻阅郁达夫1920年代写的旧体诗,未见‘横刀立马’之类字句,或许这十年是郁达夫的创作高峰期,作品涌现迭起,少有写旧体诗的情怀,而是热衷于各类题材体裁,譬如(1) 短篇小说:沉沦,过去,春风沉醉的晚上,秋柳等。(2)中篇小说: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迟桂花,南迁等。(3)散文:故都的秋,钓台的春昼,江南的冬景,扬州旧梦寄语堂等。(4)理论著作有:小说论(1926),戏剧论理论(1926),文学概说理论(1927)等。(5)日记九种 (日记集1927)。(6)戏剧集:孤独者的愁哀(1927)。(7)选集有:茑萝集(1923),鸡肋集(1927年),过去集(1927年),迷羊(1928年),奇零集(1928年)。达夫代表作(1928年),敝帚集(1928年),在寒风里(1929年),薇蕨集(1930年)等等。这是大家一般上所熟悉的郁达夫。

直到1932年,我们终于读到《水明楼日记》录有《过岳坟有感》,这或与时局有关。

“地小儿耽逸乐,南朝天子爱风流。权臣自欲成和议,金虏何尝要汴州?
屠狗犹拼弦上命,将军偏惜镜中头。饶他关外童男女,立马吴山志竟酬”。

末句有抄本作”立马吴山志未酬”。此诗写于1932年10月16日于杭州,原载1932年11月20日的上海《申江日报·江声》,岳坟即宋朝爱国名将岳飞在杭州西湖的墓园。

在这首诗中,作者感慨百端,痛切抒发感时伤事,高扬抗日呼声及决心报国的壮志豪情。尤其在“九一八”事变后,上海人民组成了抗日救国会,郁达夫也积极参加募捐及宣传等活动,写过<联合抗日会的演剧>等文章,声援东北人民抗日义勇军。这诗中“北地小儿耽逸乐,南朝天子爱风流”之句,借古喻今讽刺蒋氏政权,以南宋奸臣秦桧影射亲日派,历史的教训提醒我们:金国的本意在宋朝不只是首府汴州,寓意日本帝国主义欲吞并全中国的狂妄野心。诗中“关外童男女”以徐福载五百男女泛海寻仙事,此处指日本人。

七七卢沟桥事变及八一三上海战事不久,1937年9月 郁达夫又写了一首著名的《满江红》:“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久歇。有几个如公成就,丰功伟烈,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月。至于今,遗饼纪征东,民怀切。会稽耻,终当雪。楚三户,教秦灭。愿英灵,永保金瓯无缺。台畔班师酣醉石,亭边思子悲啼血。向长空,洒泪酹千杯,蓬莱阙”。作者以古代民族英雄岳飞和戚继光的精神品格自勉自砺,一股怀古伤时,民族豪情便油然而生。

当年九月国共二度合作,抗战全面展开。时值郁达夫从上海绕道宁波,杭州到福州,抵达后即毅然投入抗日宣传活动。处此祖国危亡之秋,郁达夫登上福州于山,凭吊抗倭民族英雄戚继光,有感于“誓雪国耻”的刻碑,意用岳飞《满江红》原韵的基础上,抒发了抗日必胜的决心,题壁于福州于山戚继光祠,而为后人篆刻于祠旁醉石上。

写完这首《满江红》,诗人意犹未尽,嗣后二登于山,又赋一首《游于山戚公祠》绝句:“于山岭上戚公祠,浩气仍然溢两仪。但使南疆猛将在,不教倭寇渡江涯。”诗人满冀望有戚继光一样的爱国猛将涌现,那日寇怎敢侵略犯境?诗句借用盛唐王昌龄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936年至1938年期间,郁达夫来闽任福建省参议。1937年8月,成立了“福州文化界救亡协会”,郁达夫被公推为理事长,主编《救亡文艺》。应郁达夫之邀来榕工作的还有:进步作家杨骚、许钦文、楼适夷,成为福州文化界抗日救亡活动的骨干,其间发生一件广为盛传的12月18日在光禄坊寓所(俗称刘家大院)郁达夫为文学青年程力夫的题词中写道:“我们这一代,应该为抗战而牺牲“。

就在这时日军攻陷了杭州和富阳,郁达夫的七十多岁老母亲不甘做“亡国顺民”,绝食而死,噩耗传到福州已是1938年春初,国仇家恨,双锤齐下,郁达夫悲恸欲绝,即在刘宅大院的景屏轩设灵堂遥祭,并亲自书写一联:“无母何依;此仇必报”,悬挂于其母遗像旁,决心化悲痛为力量,投入更广泛的全国性抗日洪流中去。

时局到了1938年3、4月间,中国军队在山东峄县(今属枣庄市)的台儿庄与日寇进行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战。在“炮弹似暴雨,炮火如闪电,炮烟似浓雾,炮声震九天”的大战中,救亡图存的抗日情绪,尸山血海的扬威不屈精神,刀光剑影的惨烈场面,激发了参战将士及作家诗人强烈的爱国激情,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台儿庄大捷后,时任武汉政治部第三厅少将设计委员的郁达夫,受命到前线劳军,举国振奋之时,也用诗歌和书信记录了自己的切身感受。

“水井沟头血战酣,台儿庄外夕阳昙。平原立马凝眸处,忽报奇师捷邳郯”。

诗后注曰:“四月中,去徐州劳军,并视察河防,在山东、江苏、河南一带,冒烽火炮弹,巡视至一月之久”,刊载于1938年7月1日武汉《文艺》复刊二号(总第五卷第五期)。 郁达夫还写下了二十多篇战地通讯和战地评论,著名的如《在警报声里》,将战火硝烟里中华民族决死抗战带给自己的震撼,传递给全国人民。郁达夫也寄给武汉文艺界抗敌协会同仁一首饱含家国忧虑和抗敌激情的《感时》诗:“明月清风庾亮楼,山河举目涕新流。一成有待收斯地,三户无妨复楚仇。报国文章有李杜,攘夷大义著春秋。相期各奋如椽笔,草檄教低魏武头”。

(四) 会当立马扶桑顶,扫穴犁庭再誓师

1938年底,郁达夫抵达新加坡,出任《星洲日报》副刊编辑,直到1942年2月离开,前后共主编过11种报纸的副刊,最多时同时编8种报刊。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郁达夫任“星华文化界战时工作团”团长,和“新加坡华侨抗敌动员总会”执行委员,组织“星洲华侨义勇军”抗日。1942年年初,郁达夫出席了由陈嘉庚领导成立的“新加坡文化界抗敌联合会”成立大会,被选为新加坡文化界抗日联合会主席,也即新加坡华侨抗日领袖之一。

1942年2月新加坡在沦陷日军侵略前夕,郁达夫一行28人乘船逃离到苏门答腊,途中写下《乱离杂诗》,其十一

“千里驰驱自觉痴,苦无灵药慰相思。归来海角求凰日,却似隆中抱膝时。
一死何难仇未复,百身可赎我奚辞。会当立马扶桑顶,扫穴犁庭再誓师。”

末句“会当立马扶桑顶,扫穴犁庭再誓师”,特显郁达夫之豁达大丈夫的气概,这‘会当’的意思是一定能够。典故出自杜甫诗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坚信一定会有抗日将士夺取东京的一天,那时将横刀跃马,雄赳赳地站立在富士山顶上,一快恩仇!犁平其庭院,扫荡其巢穴,然后再举行誓师大会,整装出发,彻底摧垮日本军国主义势力。

有学者纵观郁达夫短暂的一生评论说:他沉沦过,毁灭过,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赤子之心,从未改变过,直到牺牲的那一刻,依然激情四射,身负国恨,毁家纾难,抗战烈士,实至名归。确实,我们今天翻读2014年出版的《郁达夫新加坡文集》,书中汇集了郁达夫在新加坡三年多里撰写的数百篇杂文、评论、散文、诗词等。根据当年故交旧友的回忆,郁达夫为抗日宣传所发表的文章应超过一百万字。

郁达夫在1915年十九岁时写下了“何日吴山重立马,看开并蒂玉芙蕖”,四十年后的1945年9月,郁达夫被日本宪兵杀害于苏门答腊的荒山野岭,结局悲壮。他没能回到杭州西湖看荷花盛开,也没能迎来抗战胜利的曙光,他写于1942年逃离苏门答腊途中的“会当立马扶桑顶,扫穴犁庭再誓师”的诗句,让我们看到他横刀立马的英姿气慨和爱国忘己的高贵情操。

某位有识之士说过“一个仰望英雄的民族,一个坚守浩然正气的民族,一个激浊扬清的民族,是最有希望的民族”。

我们今天赏读郁达夫爱国情操的诗词,也有同样的感怀。

写于2018年6月26日
楼主 薛依云  发布于 2018-06-26 18:30:32 +0800 CST  

楼主:薛依云

字数:5028

发表时间:2018-06-27 02:30:3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6-28 16:39:54 +0800 CST

评论数: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