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起舞

踏歌起舞

我第一次看到踏歌,是在元谋。
十年前的秋天,为了元谋人,我去了元谋。元谋在昆明北,是个彝族自治县。从昆明坐火车走成昆线去元谋要四个小时,从成都坐火车去元谋,则需十五个小时。县城元马镇,很小,历史也不长,废弃的旧县城今天叫老城乡,隔的不远,就一个村庄大小,元谋人的发现地,就在老城乡的范围内。这次去元谋,并没存太大的希望,因为知道元谋人门齿的出土环境不好,前后两次的小规模发掘所获资料也不多,但我总觉得该来看看,了个心愿。
在元谋的几天,除了去元谋人博物馆,去了一次现场,就是在周边走动,去了龙川江边一个叫黄瓜园的小镇,还去了物贸土林。
我住的旅舍在老街,私人开的,住客就我一人,元谋人博物馆也在老街,平房,由民居改建,很小,与我的住处只隔着五、六户人家。老街依地势北高南低,窄,仅能容两辆农用车擦肩而过。过博物馆往上走一点,是一小小的十字街。
一天晚上没事,我散步到十字街,见一些男女青年聚在那里,或三三两两站着轻声说话,或坐在街沿安静的抽烟,他们衣着简朴,大多为黑色,言谈举动都很斯文。我也在街沿坐下,和身边的青年随意交谈,从交谈中了解到,他们都是由山寨来县城打工的彝族青年,干的都是些普通的出力气活,县城小,就像内地的一个乡镇,一天累下来,无处可去,只有站在路边看看店铺里的电视节目或是来这里聚聚。
大约九点左右,两个小伙拿着自制的弦子,走到十字街中央,轻轻摇晃着身子,叮叮咚咚弹了起来。那弦子是自制的,和月琴的形制一样,但琴首雕刻的是龙,上面还用细钢丝拴着两个红色的绒球,颤颤悠悠,很美。随着琴声的召唤,男男女女的彝族青年慢慢聚了过去,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随后,伴着弦子的节律,他们相互牵着的手前后摆动起来,他们年青的脚步踏动起来,整个圈子转动起来,一种群体的,原始的,充满激情与野性的歌声唱响起来。那音声清越高扬,节奏明快,完全不同于我们所熟知的民族唱法、通俗唱法或美声唱法,他们唱的什么我完全听不懂,但歌声中那如天籁般的纯洁我却清楚知道。
我站在那里,被眼前的场景深深感动,不知不觉,泪流满面,而脑海中,无数反差强烈的画面也纷至沓来:一边是偏远的小城,一边是繁华的都市;一边是清贫,一边是富裕;一边是这青春的活力质朴的面容纯山寨式的歌舞,一边是那炫目的灯光无病呻吟的歌手傻乎乎莫名其妙尖叫的粉丝。我无法表达内心的感慨与对于生命的感动,我又无法抑制自己不去表达,我快步上前,一男一女紧握的手迅速分开,我的双手又被他们迅速握住,姑娘紧握着我的右手,小伙紧握着我的左手,三个小节之后,我成了他们,成了俗部。只是我不会唱,怎么也不会唱,不是不会那旋律,而是不会那发音。
不知多久,歌舞结束,我左右的年轻人都对我点头微笑,我问姑娘,她说,我们彝族叫踏脚舞。
我的记忆仿佛一下被唤醒,踏脚舞,踏歌起舞,这不就是古诗歌中所提到的踏歌吗?

(未完)
楼主 草桥关  发布于 2018-05-19 10:24:41 +0800 CST  
第二天晚上,我再去,想多问,想多作些了解,可是一直等到十点钟,那一群彝族青年却没再出现,昨晚踏歌起舞的欢乐场景仿佛是在梦中。查看日期,星期一,可能他们只在星期天晚上才能聚会一次吧?心中有些遗憾,但转而一想,人生亦不过是一期一会,踏歌起舞,我难得遇上了,我经历了,我该知足。隔天,我离开元谋,南下昆明,随后,再往南。此后,我也再没有机会重返元谋,而在以后的数年中,我走过无数的不同民族的云南山寨,也再没见过这纯天然的踏歌。但我常常会想起元谋,想起踏歌,想起那些象骄傲的小鹿般踏歌起舞的彝族青年。
我之动情于踏歌,在于他的历史太久远太久远,久远到那时我们的先民还处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族群时代,连早期国家都还没有产生。作为考古学的物证,则是1973年出土于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属马家窑文化类型的一件绘有舞蹈纹饰的彩陶盆,它的年代距今约五千年至五千八百年。彩陶盆内壁所绘的舞蹈纹饰,正是以踏地为节,连臂而歌为内容。而在中原地区,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表述这一舞蹈形式的,则是甲骨文中的舞字。早期甲骨文中的舞字字形,中间为一十字,意为篝火,十字的四端,各有一短横,寓人们围着篝火舞蹈。后来字形稍有变动,中间仍为十字,十字四端的短横则向一侧作弧形,象征群体舞蹈的旋转性特征。
关于舞蹈的起源,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众多的说法中,达欢意识与原始宗教的人神沟通形式这两说可为代表,而在后来的漫长岁月中,原始舞蹈的这两种成分也一直被保留下来。如人神沟通这一侧面,虽然集体性的人神沟通行为逐步被巫所取代,但在甲骨文中,巫、舞、無在字形与意思上完全关联,即:巫人是通过舞蹈的形式与無(无形的存在、神)进行沟通,其行为方式仍然是舞。即使在今天,东北的跳大神与古楚地的跳端公,仍是以原始舞蹈为基本特征。至于达欢意识、或与达欢意识相关联,历史上的资料就更多了,列两点:
《西京杂记》记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出为扶风人段儒妻,说在宫内时,“竞为妖服,以趣良时。十月十五日,共入灵女庙,以豚黍乐神,吹笛击筑,歌《上灵》之曲,既而相与连臂踏地为节,歌《赤凤凰来》。”这是记汉高祖时事,关于踏歌。
北史卷四十八记北魏名将尔朱荣 :“荣虽威名大振,而止以驰射为伎艺,每入朝见,更无所为,唯戏上下马。于西林园宴射,恒请皇后出观,并召王公妃主,共在一堂。每见天子射中,辄自起舞叫,将相卿士,悉皆盘旋。日暮罢归,便与左右连手蹋地,唱《回波乐》而出。”这是记北魏时事,也是关于踏歌。历史上对尔朱荣之评价不一,但读“日暮罢归,便与左右连手蹋地,唱《回波乐》而出”一句,其人之雄健豪迈,如在眼前。
到了唐代,关于踏歌的资料就更多了,属于宫廷的踏歌,有唐睿宗妙简长安、万年少女妇千余人,于正月十五前后踏歌三日:属于民间的,则在许多诗歌中均有记载,如顾况的《听山鹧鸪》:“谁家无春酒,何处无春鸟,夜宿桃花村,踏歌接天晓。”又如刘禹锡的《踏歌四首》等等。
直至宋代,踏歌这一习俗仍有保留,最能反映这一风情的诗歌,则是王禹偁的《唱山歌》 : 滁民带楚俗,下俚同巴音。岁稔又时安,春来恣歌吟。接臂转若环,聚首丛如林。男女互相调,其词非奔淫。修教不易俗,吾亦弗之禁。夜阑尚未阕,其乐何愔愔。用此散楚兵,子房谋计深。乃知国家事,成败因人心。 在这首诗中,王禹偁将踏歌的时节、踏歌起舞的形式、参加者的不同性别、踏歌歌词的大致内容都提到了。王禹偁诗中所记,为北宋初年事。
元明以后,踏歌在少数民族地区仍有流行,而在汉民族地区,这有着数千年历史的踏歌起舞,则几乎看不到了。
这实在是一件让人遗憾的事。
(未完)
楼主 草桥关  发布于 2018-05-25 00:05:09 +0800 CST  
最近忙,今晚才有时间继续写,抱歉:)
楼主 草桥关  发布于 2018-05-25 00:06:56 +0800 CST  


楼主 草桥关  发布于 2018-05-25 00:13:22 +0800 CST  
上图为舞蹈纹彩陶盆,距今5000至5800年。
楼主 草桥关  发布于 2018-05-25 00:15:08 +0800 CST  
“而在中原地区,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表述这一舞蹈形式的,则是甲骨文中的舞字。早期甲骨文中的舞字字形,中间为一十字,意为篝火,十字的四端,各有一短横,寓人们围着篝火舞蹈。后来字形稍有变动,中间仍为十字,十字四端的短横则向一侧作弧形,象征群体舞蹈的旋转性特征。”
这是我上面的一段话。你贴的万字盘中的万字符,就和甲骨文中的舞字很象。谢谢若啬提供的资料。
楼主 草桥关  发布于 2018-05-28 01:10:50 +0800 CST  

楼主:草桥关

字数:1166

发表时间:2018-05-19 18:24:41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7-16 04:57:23 +0800 CST

评论数:7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