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2 通读门罗系列

两年多前,我是不读书不读小说什么都不读之人,觉得读书是世间顶无用顶无意义的事,远不如实体的生活来得有趣味。两年多前,在媒体的渲染下,无意中在书店里抽了一本门罗《快乐影子之舞》。老实说,刚翻开,我是什么都看不懂。然后和朋友交流探讨了几句,有点感觉,慢慢地读进去了、再慢慢地觉得惊叹、再慢慢地觉得悲哀丶那不就是我平庸乏味的生活吗?原来这样的生活也可以用文字记载。于是爱上了门罗。但爱上门罗之后,并没有再继续对门罗深入阅读下去。而是在遇到加缪后,对加缪通读了,又辗转走过了几条小巷,终于原路返 到门罗。说句实在话,我并不爱读小说,小说对我没有很强烈的吸引力。加缪除外,读完西西弗神话,我很担心我读不下局外人。结果奇迹发生了,我竟很喜欢局外人。原来不是我不爱读小说,而是小说要有极奇妙的方式吸引我才可读。在读学术书时,我愿耗费极长的时间一字一句地读,读得趣味盎然,拍桌打板,喜笑颜开不亦快哉。我不想强迫自己做不快乐的事。但有位朋友说:阅读量非常重要。一个写字的人,如果没有读过一两千部小说,那他就是个冒牌货,至少是不称职的。书一读多了,视野就打开了,不想写好都不行,而不读完起码数量的书,哪怕他才华再好,写来写去,永远都只会在一个极小的套子里,极浅的层次上打转。唉,朋友都说得这么明白,那只得放下其他杂书,读一读小说。而我读小说,又不喜东一篇西一篇地读,一定是要选定喜欢的某一作家,花一定时间量通读他的作品、文论、访谈、书信、传记。所以要读完某位作家也是非常慢。门罗是摆在日程上的第一位,陀氏可能会是第二位吧。至于未来成什么样子,我也不知道。在未读书前,我自认自为一个唯物主义者,认为命运握在自己手中。在读书后,我否定了自己以前的认知,认为我是宇宙的一点,不知飘向何方,我也不知道。说来说去,今夜我还是有点想他了,只有在想他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我是活着的。活着才有一丁点儿意义。
楼主 吕家严  发布于 2018-05-13 00:00:23 +0800 CST  
我不知道我为何喜欢门罗?我想首先是一个视野和题材的开阔吧?门罗首先让我诧异,是题材的选择上,在我以往的常规经验中,小说定是有故事情节和故事趣味的东西,一定是能给读者以阅读的趣味和快感的,但门罗没有。有的篇幅它甚至没有完整的故事。它只有一样东西,就是生活,生活,生活。对于一些有曲折离奇人生经历的人物,门罗也是把它放低了处理,没有写出人物传奇显世的故事,以吸引眼球,它就是低低地、匍匐地面对生活。也许是习惯了高大上、虚张声势地意识宣传;也许是有着不成功即成仁的强加的思维定势;竟不知普通人的存在和所有的存在都是普通的日子,一切粉饰都是人为的渲染。看到这里,我不禁笑了,我连自己是活在真地里还是活在主流传统意识吹起的泡沫里,我都不知?许多渺茫的尘埃就这样被风吹走,这是一个庞大而又被忽略的群体,是存在和虚无的统一。门罗是这群体中一员,我也是,于是莫名觉得是同质。而人最喜的是向同质的光聚拢,求得一点温暖和热,一些心灵的熨贴和慰藉。这也是我阅读门罗的一个原因吧。
阅读门罗的第二个原因,应该是它的社会性吧?我想,如果没有这一点,门罗的吸引力应对我大打折扣。第一遍阅读是诧异,诧异题材的宽度。第二遍阅读是惊叹,惊叹门罗在不显山不显水的细小琐碎的平淡生活层面上,隐含的社会的方方面面,在门罗看似平淡的字句中却有密密麻麻的针脚,把一件衣服缝补完。这种结构和构思的缜密在加缪的《局外人》中能很明显地看出来,但在一篇篇短篇小说中,篇篇都有这种结构和思维的缜密,不禁让人好奇、惊叹、拍案而起。我不知别人阅读是否有这般感觉?反正我有。我看到门罗在叙述事物、事件、人物之外的另外的表述,它不显山不显水,却看到的是一个波澜壮阔的社会层面。它涵盖了历史、政治、经济、伦理、道德、主义等等。虽然门罗声明自己不是什么主义,什么都不是,不要往她身上贴标签。她不像安.兰德样有着很明显的价值倾向。门罗什么都不是,但门罗什么都是。曾和友人探讨,我们看到的是门罗以小说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世界和生活,但门罗想告诉我们的远不是冰山露出的一角。也许生活不是用来定义和阐述,对生活进行定义和阐述,就违背了自然和自由的原则,生活的解释存在五百万种解释的方式。对生活,以自己最大的力道呈现它的平面,把引爆它走向、发生、命运转折的东西,以物理的方式呈现,给出它最大的镜面,可能是门罗致力的吧?也可能是帕慕克所言吧?或者也是我喜爱她的另一个原由吧?
有时想,如果我在书店抽出的第一本不是门罗,而是戈迪默、尤瑟纳尔或其他,我会不会改变我的志趣呢?我不知道?我说过,自从读书后,我不知我将飘向何方,在这个湛蓝的星空。

——读门罗之前的第二段话
楼主 吕家严  发布于 2018-05-13 09:51:05 +0800 CST  
问好事了兄!这个问题怎么说呢?我个人认为生活在本质上是平面。有位朋友告诉我,生活是心灵的投影。那么是不是可以说,生活是什么?决定因素并不在于生活。而在生活于生活中的人对生活的映照,当你拥有无数个观察、体察生活的小镜面时,生活自然在你镜中折射出不同的棱面。那就是你眼里真实的生活,也是别人生活的境地。生活因镜面的折射而呈多个层面。认识生活的镜面就在于不同的人了,拥有镜的多少,反应了你对生活认识、体察的程度。谢兄提问!
楼主 吕家严  发布于 2018-05-13 21:45:53 +0800 CST  
@塞林格格剑苇@Xixiangge1963@一石三鸟2016问好诸兄!很惭愧!发现这么多兄关注门罗,我倒有些惶恐,不敢读了。怕漏洞百出。在此声明,我读门罗,不是摆在桌面上读的,是盘腿坐在地上读的,纯属个人自得其乐,无他意!望诸兄谅解!如有读得不对谬误处,多谅解哈。本想闭门造车,但来到书话后,就不愿闭门造车了,觉得大声读书,获益更多。如有打扰,见谅!
楼主 吕家严  发布于 2018-05-16 21:27:57 +0800 CST  
第一本《快乐影子之舞》张小意译
书中有介绍,此书是门罗的成名作和处女作,历时15年写成,一举赢得加拿大最高文学奖项总督奖。15个短篇故事里,门罗以非凡的视角观照平凡的生活,显示出足以成为经典作家的特质。
吕:听介绍,然后大略翻了一下其他册子,门罗的书写带有半自传性质。在此本书中显得更明显些,越到后期的写作,她的触角就延伸得更广泛些,我个人微妙地感觉,那种洞察幽微的心理上的细微刻画,前期比后期好。后期好像多了些写作技巧的娴熟。当然,我的感觉不一定正确,只有通读,回过头去看,才能看清些。此书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童年的小女孩或少女的角度去看事物的。但她和其他作家不同之处时,她赋予了她叙述事物的主人公以全能的心理学家才能洞悉的眼光、视角去看待事物内在的变化。而事实我们是知道的,在一个人的心智成长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我们自身本人并没有体察自己心理活动变化的能力。因为一般人大多是后知后觉,我们只有通过学习,阅读心理学或其他书籍才能达到了解自身、洞察自己的目的。而门罗在一开始书写时,就赋予了她的叙述者这样的特异功能。并且读者阅读并不觉得突兀,因为后知后觉的读者在门罗的启迪和带领下,是能感受到自己心理中不曾显性似隐秘心理。当门罗写出后,惊叹不已,怎么是写我。实际门罗是写自己的心理,但她在走向自己内心世界的时候,实质也是走的整个人类。向内即往生。还有即,我个人的私我看法,就是地球上有不同种族、民族的人,但在最远古的人类形成时,按生物学来说,有一部分基因是相同的。所以我们可以在门罗中感知到那由人类共同基因生发出的情感。
现在这里有个问题,就是门罗的这种特异功能是先天性敏感而形成的?还是先天性敏感加后天的学习才洞悉的呢?我曾看过关于门罗的介绍,介绍门罗在某个图书贮藏地进行过大量阅读,至于门罗的这种敏锐性,我还要等后续资料的阅读才能补充阐述。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门罗文中社会层面的呈现,需要具体篇幅具体分析。这要在单篇中具体说。如分析不当,望诸兄一定要谅解。我个人对阅读的理解:阅读即解惑,不仅解文中惑也解文外惑。但往往受阅读者知识单薄的影响,解惑有偏颇难免。
这是总读的第一个印象。
楼主 吕家严  发布于 2018-05-16 22:52:33 +0800 CST  
百度词条摘录 艾丽斯·芒罗

艾丽斯·芒罗(又译爱丽丝·门罗,Alice Munro,1931.07.10~),加拿大女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之舞》、《逃离》等。

1931年7月,芒罗(本名艾丽斯·安·莱德劳)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休伦县文海姆镇。[1]1968年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之舞》(Dance of the Happy Shades),并获得加拿大总督文学奖,后来共创作了14部作品并多次获奖,同时作品被翻译成13种文字传遍全球。2013年10月10日,艾丽斯·芒罗获得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

中文名

艾丽斯·芒罗

外文名

Alice Munro

别名

爱丽丝·门罗、艾莉丝·孟若(台译)

国籍

加拿大

出生地

加拿大安大略省休伦县文海姆镇

人物经历

1931年,芒罗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休伦县文海姆镇的一个以饲养狐狸和家禽为业的牧场主家庭。父亲是Robert Eric Laidlaw,母亲是学校教师,名叫Anne Clarke Laidlaw。艾丽斯十几岁时开始写作,并于1950年在西安大略大学就读期间发表了第一篇作品:《影子的维度》。



艾丽斯·芒罗

1949年,艾丽斯进入西安大略大学主修英语,在校期间做过餐厅服务员,烟草采摘工和图书馆员。[2]

1951年,她离开大学与詹姆斯·芒罗结婚,移居到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温哥华。她的女儿 Sheila,Catherine和Jenny相继出生于1953年、1955年和1957年,Catherine出生后15个小时便不幸夭折。

1963 年,芒罗夫妇移居维多利亚,在那里创办了芒罗图书公司。1966年,他们的女儿Andrea出生。

1968年,艾丽斯·芒罗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集《快乐影子之舞》获得了人们的高度赞誉,一举赢得了当年的加拿大总督奖——加拿大的最高文学奖项。在此之后她又出版了《女孩和女人的生活》,书中讲述了一组相互关联的故事,它们合起来构成了一部长篇小说。[3]

1972年,艾丽斯·芒罗与詹姆斯·芒罗离婚。艾丽斯回到安大略,成为西安大略大学的住校作家。1976年,艾丽斯与地理学者Gerald Fremlin结婚,夫妇二人搬到安大略省克林顿镇外的一个农场,后来又从农场搬到克林顿镇,从那以后一直住在那里。[3]



艾丽斯·芒罗

1978年,艾丽斯·芒罗的小说集《你认为你是谁?》出版,这也是一组相互关联的故事,它在美国出版时采用的标题是《乞丐女孩:弗罗与罗斯的故事》。 这本书为她赢得了第二次总督奖。[3]

1979年~1982年,芒罗游历了澳大利亚、中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1980年,她同时担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与昆士兰大学两所大学的住校作家。[3]

2002年,芒罗的女儿Sheila出版了儿童时代的回忆录:《母亲与女儿的生活:在艾丽斯·芒罗陪伴下长大》。艾丽斯·芒罗的故事经常发表于各类刊物,比如《纽约客》、《大西洋月刊》、《格兰德大街》、《女士》以及《巴黎评论》等等。[3]

2004年,芒罗的代表作《逃离》出版,夺得当年加拿大吉勒文学奖,并入选《纽约时报》年度图书。2009年5月,芒罗荣获第3届布克国际文学奖。2012年,在出版最新小说集《亲爱的生活》 朋友(Dear Life)后,芒罗宣布封笔。

2013年10月10日晚7时,201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加拿大作家艾丽斯·芒罗(Alice Munro)获此殊荣。[4]据CNN报道,艾丽斯·芒罗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首位加拿大国籍作家。获1976诺贝尔文学奖,出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索尔·贝娄由于年幼时迁居美国,因而被视为美国作家。[5]

2013年12月10日,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82岁的艾丽斯·芒罗因健康原因无法亲赴瑞典,她的女儿Jenny出席了颁奖典礼并代她领奖。[6]

个人生活

芒罗未结婚前叫艾丽斯·安·莱德劳,和詹姆斯·芒罗结婚后,才改随夫姓。1972年,芒罗离婚。1976年,她遇到了终能执手偕老的第二位丈夫—地理学家杰拉德·弗莱林(2013年4月去世)。婚后,芒罗仍以艾丽斯·芒罗之名出书。[7]

主要作品

出版时间著作名首版出版社

1968年

Dance of the happy shades

企鹅出版社

中译名:《快乐影子之舞》

1971年

Lives of girls and women

New American Library

中译名:《少女们和妇人们的生活》

1974年

英文《Something I've been meaning to tell you》[8]
中译名:《有一件事我一直想告诉你》

New American Library

1978年

英文《Who Do You Think You Are?》
(别名:The beggar maid)

艾尔弗雷德 克诺夫出版社

《你以为你是谁?》(《乞丐女孩》)

1982年

The moons of Jupiter

艾尔弗雷德 克诺夫出版社

中译名:《木星的卫星》

1986年

The progress of love[9]

企鹅出版社

中译名:《爱的进程》

1990年

Friend of my youth

艾尔弗雷德 克诺夫出版社

中译名:《我青年时期的朋友》

1994年

Open secrets

艾尔弗雷德 克诺夫出版社

中译名:《公开的秘密》

1998年

英文《The love of a good woman》

艾尔弗雷德 克诺夫出版社

中译名:《一个善良女人的爱》

2001年

英文《Hateship,Friendship, Courtship,Loveship,Marriage》

中译名:《憎恨、友谊、求爱、爱恋、婚姻》

2004年

Runaway

艾尔弗雷德 克诺夫出版社

中译名:《逃离》(2007年台译本《出走》)

2006年

The view from Castle Rock

艾尔弗雷德 克诺夫出版社

中译名:《石城远望》

2009年

Too much happiness

艾尔弗雷德 克诺夫出版社

中译名:《太多的幸福》

2012年

Dear life

Vintage International

中译名:《亲爱的生活》

收起

参考资料[7]

创作特点

作品主题

故事背景



短篇女王门罗

芒罗的很多故事都以安大略省的Horon县为背景。突出的地方性是她的小说重要特点。另一个特点,是故事的无所不知的讲述者,一边讲述一边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情进行理解。很多人因为芒罗笔下的小镇场景而把她跟美国南部的乡村作家相类比。

婚姻家庭

芒罗作品的一个常见主题(尤其反映在她的早期作品里)是正在步入成年的女孩子面对自己的家庭和她成长的小镇时所面临的两难处境。在她的作品中,例如2001年出版的《仇恨、友谊、礼仪、爱、婚姻》和2004年出版的《逃离》中,她的主题转向中年人、独身女人以及老人的劳苦。

芒罗对婚姻暴力现象关注较多,多数作品从侧面审视婚姻暴力。例如,短篇小说《父亲们》描绘五六十年代加拿大社会中婚姻暴力的普遍性,小说里有来自农庄、乡镇、都市的三个父亲形象。近期作品《逃离》和《空间》则揭示了施暴者与受害者之间的心理互动。这两篇小说十分鲜明地呈现了传统男性气质规约下施暴者的特征,他们是身体强壮的体力劳动者,强势、有主见、控制欲强,无论在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具有超越女性的力量。由于所处社会阶层较低,他们承受较大的经济压力。在社会交往中,他们蔑视社会规则,不容易与周围的人相处,因此容易产生自卑与封闭的心理。而且,男性自幼接受的教育要求他们不露声色、不示弱、有力量、有进攻性,“控制周围环境及其他人”;他们“拒绝任何会被视为女性特质的东西”,在解决冲突时,通常“试图通过暴力去控制对方”而获得更大的权力,令对方臣服。当这种类型的丈夫试图控制妻子时,最直接的手段是暴力。

由于受到传统父权社会对女性气质定义的影响,芒罗笔下的女性具有顺从、柔弱等特征,因而无法获得人格的独立,摆脱婚姻暴力的影响。[10]

从芒罗对婚姻暴力的描写中可以发现,在加拿大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社会公众意志对婚姻暴力的态度经历了由默许到干涉,再到建立完整体系对婚姻暴力双方实施救助的过程。这一过程反映了西方婚姻伦理的变化,也体现了在女性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女性地位的提高以及对女性自我意识的尊重。随着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女性在家庭中的生存方式也悄然发生着改变,女性在家庭中扮演的被动角色受到社会的观照和干预,公众意志的介入使婚姻暴力双方都得到救助。这对于婚姻暴力的受害者摆脱对施暴者的经济依赖、获得人格独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也意识到婚姻暴力是男性的人格缺陷、心理变态、自我控制缺失的表现,而不再将暴力看作是男子气概的体现。

芒罗小说刻画了女性经历暴力与磨难之后,在伤痛中寻找自我与人生意义的心理过程,通过对女性意识在婚姻暴力中成长历程的描写,揭示女性自我追寻的深层内涵。一方面,这一系列女主人公的命运变化反映了女性主义运动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女性走出婚姻的悲剧不仅需要社会的干预与生存环境的变化,更需要积极的自我修复。芒罗的小说体现了她对个体生存状态的关注,对个体寻求自我人格独立完整过程中难以左右的力量的剖析,对人类普遍心理诉求与复杂人性的探索,具有打动人心的效果。[10]

艺术特色

心理刻画

艾丽丝·芒罗继承了心理现实主义这一创作方法,她通过心理刻画来塑造人物的形象,进而以反映客观世界所处时代的精神面貌。遵循心理现实主义的传统,她把自己的艺术触角深人到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其内心深处的感情波动和变化来预示人物的命运。她的心理描写艺术手法特别而深刻,刻画程度与审美视野的深度性、丰富性和多元性,在整个世界文学史上也被认为是一流水平的。艾丽丝·芒罗将其笔触伸入人物内心,抓住人物内心转瞬即逝的无意识片断,连续地加以动态化描写,将人性中最隐秘、最不容易捕捉的心理状态和变化付诸笔端,公之于世,最大限度地挖掘了人物心灵的深度。同时,尽管她是深人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人物的内在精神状态,但她的立足点却是现实主义导向的,她的终极目的仍然是通过刻画人物精神领域的渴望与矛盾,展示社会秩序和人的行为的客观性、理性的思想。她始终以理性看待世界,以理性看待性别,以理性看待男人及女人的隐秘内心。



爱丽丝·门罗作品《逃离》

作品人物

芒罗笔下的人物跟威廉·福克纳和弗兰纳里·奥康纳的作品中的人物一样,经常需要面对根深蒂固的风俗和传统。但不同的是,芒罗的人物对事情的反应没有那么强烈。因此,具体就她笔下的男性人物而言,可以说芒罗掌握了描述普通人的精髓,而她的女性人物却比较复杂。

在许多文学作品中,男性通常都被描述为理性、客观的、主动的、独立的主体,而女性则是感性、主观任性的、被动的、依附的客体。但在艾丽丝·芒罗的作品中,虽然男性与女性有其在社会空间中的差异性,但无论男性、女性都是理性、客观的,若说有差异,仅仅是程度不同而已。在其作品中,就隐含着这样的思想:男性与女性在其人生的某个片断,可能并没有差异,可能是非理性的,特别是女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男性和女性,都转变为客观、理性的,反映了客观的、理性的存在。[11]

芒罗的作品充满浓厚的地域色彩,并以真实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绘制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文本世界。芒罗的故事大都源于她的亲身经历和见闻,很多内容都是根据她的回忆复现的。记忆对于芒罗而言是最丰富的灵感之源。雄心勃勃的母亲、逃避现实的父亲、敏感爱幻想的女儿、孤独压抑的成长等等,这些都在芒罗的小说中反复出现。她用创作来传承记忆,并用记忆来丰富和深化叙述,利用时空转换将记忆、想像和现实生活打碎重新组合,最终使读者进人到她所书写的记忆世界。[12]

语言

芒罗使用简练而清晰的语言、对细节的娴熟把握赋予她的小说“令人瞩目的精确”——Helen Hoy这样评价她。芒罗的叙述揭示出生活含混的多义性:“讽刺与严肃同时出现”、“神圣庄严的箴言与炙热的偏见”,“专门而无用的知识”,“尖利而快乐的 狂暴音调”,“庸俗趣味,冷漠无情,以及由此带来的欢乐”等等。芒罗把奇妙与平常并列,两者相互截断、交织,直接地、毫不费力地为作品注入生命。



艾丽斯·芒罗

时空转换是芒罗进行小说创作的常用手法,藉此将记忆和现实生活打碎重新组合,这也表现了她想表现的观点:看世界,或许有新的角度,文学就可以帮助人们重新认识世界。她曾经在一篇散文中介绍读小说的方式:“小说不像一条道路,它更像一座房子。你走进里面,待一小会儿,这边走走,那边转转,观察房间和走廊间的关联,然后再望向窗外,看看从这个角度看,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13]

获奖记录

文学类

获奖时间届次奖项名称获奖作品备注2013----安大略Trillium图书奖《亲爱的生活》获奖2013----诺贝尔文学奖----获奖2009第三届布克国际文学奖《你认为你是谁?》提名2007----英联邦作家奖《石城远望》获奖2007----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石城远望》获奖2007第一届布克国际文学奖----提名2005----英联邦作家奖----获奖2004----加拿大吉勒文学奖《逃离》获奖1998----加拿大吉勒文学奖《一个善良女人的爱》获奖1995----爱尔兰时报国际小说奖《公开的秘密》获奖1995----WH 史密斯文学奖《公开的秘密》获奖1990----英联邦作家奖《我青年时期的朋友》获奖1990----爱尔兰时报国际小说奖《我青年时期的朋友》获奖1990----安大略Trillium图书奖《我青年时期的朋友》获奖1986----加拿大总督文学奖《爱的进程》获奖1986----玛丽安·恩格尔奖----获奖1980----布克文学奖《你认为你是谁?》获奖1978----加拿大总督文学奖《你认为你是谁?》获奖1977----加拿大-澳大利亚文学奖----获奖1971----加拿大书商协会国际读书年奖《少女们和妇人们的生活》获奖1968----加拿大总督文学奖《快乐影子之舞》获奖

收起

荣誉类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备注1990加拿大艺术协会莫尔森奖获奖

参考资料[14][4][7]

人物评价

(芒罗是)当代小说大师[15]。(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评)

芒罗被视作是“现代契诃夫”,她有很强洞察力、怜悯以及广泛抓住人物特点的能力,而对笔下的人物又不会带有个人评价。(美联社评)[16]

参考资料

[1]  爱丽丝·门罗与故乡(组图).网易新闻.15/1008 [引用日期2017-03-19][2]  加拿大“女契诃夫”获诺贝尔文学奖.腾讯财经.20131011 [引用日期2017-03-20][3]  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生平.凤凰读书.2013/10/10 [引用日期2017-03-20]

楼主 吕家严  发布于 2018-05-18 11:46:01 +0800 CST  
百度摘录:加拿大历史

加拿大历史,指的是国家加拿大的历史。东北隔巴芬湾与格陵兰岛相望,西北与美国的阿拉斯加接壤,南界美国,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北接北冰洋。

加拿大的历史中,大多数居民是白人,其中英裔和法裔加拿大人最多,分别约占43.8%和30%(1961)。原住居民为北美原住民和因纽特人。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官方语言是英语和法语。首都在渥太华。

中文名

加拿大历史

外文名

History of Cananda

位于

北美洲北部

面积

9976139平方公里

人口

2544万(1984)

原始社会

加拿大最早的居民是北美原住民。

16世纪,加拿大居民约有20万左右,分为四个主要群体:①东北林地人(主要群体称为阿尔衮琴人);②圣劳伦斯谷地人(主要群体称为易洛魁人和休伦人);③平原人;④太平洋沿岸人。

加拿大原住民大部分以狩猎和捕鱼为生,使用石器工具,用兽皮制作衣服。易洛魁人是半定居居民,从事农业生产。当时加拿大处于原始社会发展阶段。社会组织以家族为基础,组成氏族、部落或部落群。易洛魁人已形成部落联盟。

经济发展

麦克唐纳政府为发展经济,大力组织向西部移民,开发西部;1872~1881年修建了横贯大陆的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实行保护关税政策。这些政策促进了加拿大经济的繁荣和发展。1858年在弗雷泽河沿岸和1896年在育空河支流克朗代克出现了两次淘金热。这期间还发现了镍、银、镭及其他金属矿,使加拿大成为世界主要矿产国。加拿大在向西部扩张领土的过程中,以L.D.里埃尔为首的部分加拿大原住民为维护自由和生存权利,反对民族压迫两次举行起义。

战争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加拿大20世纪初,自由党领袖W.洛里埃执政时期,加拿大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随着横贯大陆铁路干线的完成,大批居民涌向西部开办农场。西部人口剧增,农业区域不断扩大,谷物产量成倍增长,西部草原区成为世界最大的谷仓之一。近代工业,包括采矿、电力、钢铁、铁路设备、农机制造等工业部门发展迅速。以铁路为主的全国交通运输网开始形成。铁路沿线出现了一批新城市。蒙特利尔和多伦多成为全国经济文化的中心。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加拿大在英国之后对德宣战。战争期间,全国动员兵力近60万人,还承担大量军需物资供应任务。大战结束后,国内经济衰退,人民生活困苦,工人运动有所发展。1919年温尼伯市爆发大罢工(见温尼伯大罢工)。

1921年,自由党领袖W.L.M.金执政。加拿大社会经济经历了一个繁荣时期。农业进入机械化阶段。1920年,加拿大对美国出口总产值超过对英国的出口总值。美国在加拿大的投资也增长很快。加拿大与美国联系日益密切。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加拿大加强争取自主权,特别是外交自主权的斗争。加拿大第一次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参加了战后巴黎和约的签字,并加入了国际联盟。1926年,英帝国会议宣布加拿大与英国具有平等地位,承认加拿大在内政和外交方面拥有完全独立的地位。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加拿大成为一个独立国家,亦为英联邦成员国。

20年代末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也打击了加拿大。为了度过危机,1935年保守党R.B.贝内特政府促使议会通过了《加拿大新政法案》,采取提高关税,增发失业救济金等措施,但都未能使人民摆脱困难。危机时期,出现以西部为基地的“平民合作联盟”和阿尔伯达省的社会信用党等宣传社会改良主义的政党和组织。
楼主 吕家严  发布于 2018-05-18 14:10:26 +0800 CST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39年 9月9日加拿大对德宣战。1940年8月,美国总统与加拿大总理在奥格登斯堡达成协议,宣布成立加美联合防务常设委员会。1941年 4月,两国为了最大限度生产军工产品决定互相提供资源。

战争期间,加拿大动员兵力约 100万人。加拿大军队参加了守卫香港的战役,并在欧洲战场作战。加拿大向英国提供财政资金,生产大量武器和军备,向英联邦成员国和其他参战国提供军事物资。加拿大的国际主义战士H.N.白求恩大夫献身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事业。

1949年,加拿大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8年与美国签订了北美防空协定,美国对加拿大的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进一步扩大,形成加拿大依赖美国的局面。60年代以来,加拿大人民反对外资控制,维护民族独立,并采取措施加速发展本国经济。

战后发展

战后,加拿大经济得到迅速发展。1970年,加拿大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居全球第 3位。1976年以来,加拿大参加了西方国家举行的经济首脑会议,成为西方七大国之一。

70年代以来,魁北克省独立运动曾多次造成国内危机。自由党P.E.特鲁多政府采取一些措施缓和联邦政府与魁北克省的矛盾,防止国家分裂,但未根本解决问题。1984年进步保守党M.B.马尔罗尼政府执政后,强调“民族和解”和“振兴经济”。魁北克省执政党魁北克人党决定在竞选纲领中不再提出“独立”要求,从而结束了魁北克独立运动与联邦政府对抗的局面。

加拿大建国以来一直沿用北美法作为宪法,80年代初,特鲁多政府与地方各省进行了多次协商,就收回和 的方案达成协议,并经议会通过决定,正式向英国提出收回宪法要求。1982年3月,英国议会正式同意把《北美法》送回加拿大,由加拿大修改成为自己的新宪法。4月17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作为英联邦的领袖在渥太华签署新的1982年《宪法法案》,取代《北美法》。1970年10月13日加拿大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楼主 吕家严  发布于 2018-05-18 14:13:57 +0800 CST  
《快乐影子之舞》这本小册子,已粗略地读过二遍,此次读,应是第三遍,第三遍阅读应是精细读。我承认我读不来小说。读学术书时我能更快地进入思想的精萃中,一下子浸入学人的思维中,融汇贯通,快速找到着陆性,然后思维在“咝咝”地冒泡,与其他相关认知开始衔接、碰撞。但在读小说时,我做不到,好半天也进入不了小说中,不知小说讲什么,看不懂。小说对我来说有太多的留白要我去补充,而我的脑容量少,根本找不到可以补白的知识点。所以阅读小说对我来说是困难的。可能小说阅读量增加后,这种情形有所改变也说不定。
还有我在写短篇小说时,一定要拎一本门罗在手边,把它摆在桌面上。告诉自己像门罗一样沉下去,沉到生活的水底里。然后自己就慢慢地平和、沉静下来了。当不能继续或烦躁的时候,我就会抓起门罗翻几页,再沉下去、再沉下去,一直沉到不能到底的泥土里。门罗可能对我的意义非同一般。她给了我沉静的力量。感谢她。
接下来阅读第一篇《沃克兄弟的放牛娃》和第二篇《亮丽家园》。本来是计划头三篇放在一起读,但放弃了第三篇《重重想象》。因为一、二,在写作手法上有相同的构思和布局,三和一二的谋篇布局的风格完全不同,所以不放在一块分析阅读。
《沃》和《亮》在结构上很相似。都分成二大块。当然它不像加缪《局外人》分成明显的上下两部分。但作用都是一样,上一块都是为下一块的人物揭密做铺垫。例如《沃》在1----17自然段,都是为故事的发生作一个人物、故事出场的社会化铺垫,这些文字初看起来做整个故事没有关系,但细看却是密不可分。它为我们小说中人物的出场设置了一个广阔的时代天地和社会全貌,看似碎屑的物品描写和人物的举止言谈,都暗含人物心理和不可预测不可掌控的命运。《沃》写的是一个父亲去看婚前女友,这样一件很隐秘的事。这件事可能谋划很久,也可能是在婚姻事业倦怠后的对青春期的回望。这种隐秘的心理可能大多数的一般人都有,或做过。当然,我在这里有句题外话,据网上说,门罗的小说是作为畅销书销售的。而我们国人大多看不懂,理解不了,是不是说明我们根本不理解欧美的日常生活,或者说我们也没有理解自己日常生活的思维能力和方法。但欧美人一看就懂,那就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沃》《亮》在结构和逻辑上无可挑剔,浑然天成。但我还有几处疑问不解。
《沃》中的疑问。一是标题的设置《沃克兄弟的放牛娃》,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怎么是沃克兄弟的放牛娃,明明是一个父亲带一双不谙世事的儿女去看前女友,怎么叫放牛娃?在深入思考后,才明白作者的用意,门罗在于1931年,此事发生时正是二战结束后,沃克兄弟是北美日用品公司,放牛娃肯定不是指作者,是指文中的主人公父亲,这样一想,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沃克兄弟的放牛娃,穷人的生活,放牛,不羁不甘于贫困们男性。第三遍阅读时,竟为文中的父亲困于生活,陷于愁闷中感到一点悲伤的情调。而门罗的笔是冷静甚至带点生活的些许温情,但我竟读到被生活围困的束手无策的困境。
第二个疑问是在第五段,父亲给我介绍北美五大湖的历史——休伦湖的位置。在这一段里,有一部分以小女孩的眼光在看待时空的议论和心理。我个人觉得这段比较深邃的时空相对论对一个十一二岁的女孩来说,她的心理暂没发展到这一程度。不知门罗是怎样考虑编排的。
文中有很多细节,可能对我们中国读者来说极容忽略,不知门罗的写意,但对欧美读者来说一目了然,因为那就是他们的生活和文化。这样的细节安排很多,有现代文化的冲击,也有传统习俗的影响。我举一两处,73段中有段文字“奶奶和蒂娜姑姑经常说哪些人是天主教徒,某某人是踩铲子用错脚的异教徒。她们也会说诺拉是踩铲子用错脚的异教徒”。这句在文中出现两次。诺拉和父亲埋在水底里的故事,门罗并没有说明,她只这样淡淡地带过。所以我说我看不懂小说,总要费尽脑汁去补白。
门罗擅长运用对比,母亲——诺拉;父亲见诺前心情——父亲回来后心情;父亲乡下生活——城里生活,父亲面前母亲、诺拉的不同
还有门罗小说中总有许多旁的人物出场,对场景作必不可少的布景布设。但在我们的小说观中,不相干的人物要删,事件要清晰,人物要明朗。但生活那有那么多明朗,全是七牵八扯人物关系,不然,怎么叫生活。
楼主 吕家严  发布于 2018-05-19 13:38:55 +0800 CST  
【门罗在加拿大的文学史中,还是散文方面的文体家,《沃克兄弟的放牛娃》里,门罗在小说里格外运用了散文手法(这种写法在之后的写作中几乎在门罗的小说里绝迹了,可能门罗觉得这样的放纵会影响到小说写作的纯粹性),为人物命运找到大自然的镜像的作品。门罗之后的作品,极少再有大段独立的风景旁白式的叙述。】问好一石兄!多谢一石兄!原来在第一篇和第二篇风景旁白式的叙述是这么来的。原来也是门罗在其他篇幅中不见这么多环境旁白的原因。多谢一石兄解惑!但其他篇幅虽不见这些环境旁白,但门罗好像又掌握了其另的观察生活、体察生活的方法。你会发现门罗表现手法的多样化和娴熟程度。
楼主 吕家严  发布于 2018-05-19 20:08:44 +0800 CST  
多谢关版赐绿脸!惭愧!我当砥砺前行,认真读书写字!谢关兄!问好兄!
楼主 吕家严  发布于 2018-05-19 20:10:59 +0800 CST  
第二篇《亮丽家园》,这篇和第一篇结构相似,都是开篇的环境旁白。但我觉得这大段的环境旁白恰到好处,它以分镜头的方式交待了在社会变迁中小镇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又不是以大环境大格局来呈现的,而是以一个底层的贫苦老妇人的几十年的生活来呈现的。这个老妇人的过往经历及现在的穷境及她对时代变迁中谋求一种人的尊严的活法和对生活的未来抱有永远的希望,让人肃然以敬,也让读者从内心涌起一股对生活的暖意和热爱。玛丽作为生活视角的叙述者,在与富勒顿太太的一通谈话后,可能改变了作者自己或玛丽的政治观点。
这点在我未写此文之前,我还有点想不通玛丽作为一个没有固定价值倾向、性格模糊的人,为什么在最后的道路申请书上,坚决不签字。一开始,我不明白门罗的安排。可以说门罗在她的小说中很少有明显的政治倾向,但这篇的政治倾向明显了些。现在想想,门罗可能是对上部富勒顿太太对生活的坚守表达自己的敬意吧。借玛丽之口说出来。毕竟小说标题是《亮丽家园》这个亮丽不是外在的、涂设的、进化的家园,而是每个人心中自我定义的亮丽家园。
记得密尔说过:“个人只有在不伤害他人的范围内,就应该拥有完全的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和行动自由”或者也可把这句话换言之“幸福只有在不伤害他人的范围内,就可以拥有完全的幸福;如果建立在伤害他人的基础上,是不是真正的幸福,值得商確”。我猜测密尔的这种自由的思潮可能也影响了门罗的思维过程。所以在文中下部,她毫不犹豫地选择站在富勒顿太太的立场上。实际上,在另外的短篇中,你根本看不出门罗的立场,她根本不把自己摆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这一篇,却是一个另外,怪事。
还有这篇小说和当今中国现况有些相似。这说明,时代的发展,总有一些不可避免的东西。门罗一再强调所有的人都是好人,都有追求亮丽家园的权利和自由。但有些人在时代中淘汰消亡;有些人追逐时代的浪潮涌起。
还有,此篇中,门罗有太多的议论句,就像门罗按捺不住,忍不住要说出自己的观点。在门罗其他的小说中很少见。这也是一个很有趣的门罗现象。
还有这二篇中有两个共同的写作特色。第一上部的环境旁白叙述交待时代背景、人物出场的社会全貌,拉开一个全景式的屏幕。第二下部的人物对话推动情节、人物心理的变化,在人物对话中如潮水般层层退出,直至生活最初最原始的生活面貌裸露。然后,故事结局了。生活这一段的银幕被拉上了。这两篇都是如此结构布局。第三篇不是如此,它是另外的写作手法。
楼主 吕家严  发布于 2018-05-19 22:03:35 +0800 CST  
第三篇《重重想象》直到下笔,我可以完全地说,我没有看懂。我不知道这样的生活碎片也可入小说。它和前二篇风格完全不同。前两篇有清晰的脉胳和线索。这篇没有。甚至没有主要人物。只有一个串联全文的人物玛丽.麦奎德。文中玛丽.麦奎德和文中小于十岁的小女该的视角,两种不同的对生活的审视,将一个家庭中隐秘的事和外部的世界——乔.菲彭用文本的方式呈现,构成一部小说。《重重想象》只能是重重想象,家庭生活和社会一角,在一个小女孩的眼里是谜团是心智未萌的困惑。包括粗鄙的生活。我想这种写法实在不适宜大块朵颐、性格浅层化的中国人阅读。这读起来很困难,没有阅读感官快感。
此篇小说,门罗好像改变写作策略,把大块的环境旁白叙扳碎,分插到叙述的情景中,好像由一二篇的大块整体背景幕布分成了多块小背景屏幕。并且她的这种环境的旁白越到后面几篇越精练简化,有时只用一个典型特殊的物品就交代的时代背景。那种手法的娴熟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叹为观止。
看豆瓣介绍,说此篇中有门罗对后来写作技巧的探索。我也有这种感觉。前二篇有大块的布料呼扯一下裁剪做成了衣服,整体感强。而在这篇中,你能发现门罗在每一个小细节、小言语后,都有一些警迪性的一两句。但这些警迪性的语言运用得很生硬、僵直。没有她在后面的篇幅中运用得浑然天成,不着痕迹。把人性的隐秘处大智若愚般呈现。就如东坡诗:“人生到处如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这篇我揣测是门罗开启后面写作手法的探索之篇。也不知我的看法是否正确。妄言!见谅!
楼主 吕家严  发布于 2018-05-20 20:33:57 +0800 CST  
第四篇《谢谢让我们搭车》
直到此篇,门罗新的写作手法才算真正娴熟起来,但还不是艺法最娴熟的。但此篇却是这本小说集中,我最喜欢的。可能是在少年时代曾有过与此相类似的场景。门罗勾起我对往年的一个回想。从没想过那样的场景可入画入文字。这就要看你从那一个角度去看生活了。但生活中的隐秘真的值得书写。在以鉴自己的同时也释放了他人。可能文字还有一个功效,就是让人回归宗教的一面吧,往生向光吧?
读过的此集中小说,我算了一下字数,大多在一万字上下,但它涵含、传递的信息量,远非一万字所括。门罗很轻松地拿捏住了。我有种感觉,觉得门罗拿着了卡尔维诺的小镜子,把沉重的生活利用小镜子的折射作用,反射出来,然后我们读起来,读不出沉重苦难的生活。实际我也很奇怪。门罗是写实主义者,但门罗的文字根本看不出生活的沉重和苦难,甚至有点轻质的轻松和笑料,但门罗实实在在是写实。这只能解释她捏着卡尔维诺的小镜子。
然后,我想了很多,想了我的民族、社会中中国人的生活。在西方学术书的正镜直照下,是沉重的苦难。然后在文化经典的镜子照射下,看到的是文化的必然,中国文化的一大色彩是喜乐。这两面镜子所照都是真实的,并不伪,但为什么反差却这么大呢?所以我再次回想到门罗的小说。如果换作另外的小说家来描述门罗门下的生活和境况,一定是沉重悲伤得让人不能直视。但门罗却做到了有点轻质的喜感,让人悲伤又感恩。这是门罗的伟大处,也是门罗混杂在她的人物中对人物的平视和尊重,感知他们的尊严。门罗能做到这点很难得。那么以此推类,你看你生活中的人物,又该拿捏那面镜子呢?
《谢谢让我们搭车》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庸俗偏僻的小镇上,来了两位男青年,其中一位乔治希望能找一位姑娘取乐找点刺激,度过这个庸俗难耐的晚上。他们找到了一位爱德莱德。但有两位男青年,所以还需要一位。爱德莱德就介绍了小说主角洛伊丝。然后他们分成两组去野外过夜。如果这个故事就这样了,根本显不出门罗体察生活的高度。洛伊丝和“我”夜里中没发生性关系。“我”甚至萌发了对洛伊丝一点怜悯后的爱,但那也仅是一闪而过的光。因为“我”和洛伊丝不是同一阶层,洛伊丝是城市人来此度假的消遣。这都不是关键,关键的是下车后,洛伊丝说得那句“谢谢让我们搭车”,也是小说的标题。这句话响彻幽谷,使整篇小说因这句话把整个小说的精气魂给全摄提起来了。达到了你不能不惊叹的人性高度。然后在人性的高度上救赎着我们的灵魂。而不仅仅是生活的庸俗和浅薄,而是门罗式的悲悯,她救赎了她笔下的人物,也救赎了我们。因为有一种叫良知的东西在门罗的笔下。
如果有机会,我希望也把少年时的片断用小说来呈现。
楼主 吕家严  发布于 2018-05-21 23:37:43 +0800 CST  
第五篇 《办公室》
我说过我读不来小说。看的小说也很少。没什么文艺理论,甚至没有什么文学常识。仅仅是凭直觉去感知。可能这些感知有误。但我还是想以这种方式去理解门罗,去提高自己对文学的认知,弥补自己对文学的不足。如有不到处,见谅!
这篇小说在初读门罗时,我记得自己在心里很轻松地对自己说。这篇小说我知道讲什么。但今天晚上阅读时,我却发现我根本不知道它讲什么?在网上查了相关的评论,有这样的关键词:女权主义 意识流表现手法 象征意义 等等 我不否认网上的说词,但我还是想从我的角度谈谈对这篇小说的理解。
门罗的小说有些属于半虚构的个人自传。我觉得这篇小说中有门罗的影子。我记得我写《男孩女孩》读后感时,曾提到过上世纪七十年代加拿大的女权运动。当时我的认知是门罗并不是女权主义者,但社会处处都烙印了女性的觉醒。事实是门罗大多数篇目都是写女性的觉醒。那么为什么门罗会有这样的描述呢?我个人认为门罗关注的视角在生活,生活是艺术的原型,生活里有什么,那么在艺术家的眼里就映照了什么?有女性的觉醒就映照了女性的觉醒。所以文章的第1段第一句话是这样的“某天晚上,我在熨裙子的时候,我人生的解决方案突然跳进了我的脑海。”我读不来小说,只能从自我出发。我不知别人的人生经验是什么?像门罗所述的一个奇特的想法跳出脑海,这样的情形我经常出现,然后尝试着下一步行动。
在继续文本时插一些写作手法上的理解。这篇没有场景旁白,只有大段地从“我”内心出发的内心独白。和前几篇的风格完全不同。接下来继续阅读文本。
在第一部分叙述了我提出要间办公室这一要求的内心对自我的认知和找到了一间办公室。但也为我和麦利先生的冲突埋下伏笔。
不知是我也处于这样一个女性逐渐觉醒的社会还是怎的?有几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房子对女人的意义和男人不一样。她不是走进屋子,使用屋子,然后又走出屋子的那个人。她自己就是这房子本身,绝无分离的可能性。”“于是我知道了,我的一生是如何受到保护,如何被保护所牵累。在这么漫长的岁月之中,我是如何被温暖所限制的。”“孩子们听说了我的计划之后,表现出强烈的怀疑和漠不关心。”这几句由强到弱说出了我在家庭中的地位:奴隶 奴役 局外人。特别是孩子的表现。在以前,我也错误地认为母亲是个很个很有权威的名词。后来细心观察,才发现母亲在孩子面前也是一个从属的名词。你只能是从属家庭和孩子的女人,而不是独立的人。不知小孩怎么从小有这种认知?是不是也是生活在小孩心里的映照。对其他,小孩漠不关心。
在此篇小说关于麦利先生的叙述,门罗大量地运用了伏笔。我个人觉得麦利先生是门罗设计的社会对女性独立性的门槛。
伏笔有:按摩医师、麦利太太的叹气、肖像照
后来麦利先生对“我”一次次干扰,实际象征社会对女权的不满,一次次地想把“我”打回原型——女性的原型。
门罗设计了一个盥洗室的口红事件,终使“我”放弃了办公室,回到了家。
但门罗的特点好像不只这些。我只谈谈我的读后。我甚至设想,我是一个欧美普通读者,一定会喜欢门罗的小说,因为她谈的不是女权,而是生活。那我们的生活里有什么呢?什么是我们的普通读者关注的呢?实际在中国,阅读小说已成为小众的事,一小撮人的事,已是心知肚明的事。我不读小说也很久很久了。
楼主 吕家严  发布于 2018-05-22 22:46:01 +0800 CST  
问好一石兄!这篇小说我到现在还没太弄懂。兄说的意识流我也能觉察到一些;还有兄所说的结尾段和结尾句,我感觉这应是门罗的一大写作特色,这些总扼主题的段和句不仅在这篇,几乎门罗篇篇都有。简扼、醒目、彻悟。门罗定我着迷的地方主要在她每一句每一句细小细节的叙述和描述中,甚至她的每一句对话的意蕴都很难测出生活的底层的东西。关于她语言的运用和组合,我简直无能为力,一直到现在都不能碰触,它像个透明的玻璃,只能看,而找不到它内在的逻辑性。兄也说过门罗语言内部的险峻,想想确实有道理,但由这种内部险峻的语言组成的文本外部结构非常平衡,平衡到令人着迷的程度。兄说得是有道理。那这种语言内部的险峻究竟是由什么内在逻辑构成的呢?我想不清楚。兄有些察觉吗?还有关于门罗在文中意识流的运用,应该多,每篇或多或少都有些,而这篇完全由意识流的内在逻辑构成,确是少见。门罗在后来的篇目中又完全放弃了这种写法。我个人觉得门罗在写作过程中不断进行写作手法新的探索。这种意识流写法在门罗《逃离》小说集中,也有些。我依然有些不理解。多谢兄点拔!
楼主 吕家严  发布于 2018-05-25 08:44:34 +0800 CST  
第六篇 一点儿疗伤药
读这篇小说我决定换一种解构的方式。从文章的内部结构和环环相扣的逻辑照应关系去读(实际可能不叫逻辑关系,我也不知叫什么)。
这篇文章细读会发现两种思维叙述方式。一是当时的我。一是成年的我。这两种思维方式交织交缠在一起。这是一篇当事人回忆青春往事的一篇小说。文章的重心在文章的第一段。在第一段中,门罗交代了整个故事的核心。比如:酒、母亲、(母亲在文中是个关键人物,是我“堕落”的直接推手,但母亲好像也没错。门罗叙述非常冷静、理性)我的性格。文中第一段门罗对母亲的解读和把握,(特别是第一段中我前途未来的对比)让我们看不清现实生活中的人性主导的命运走向,但门罗在第一段就用语言表述出来了。在这一篇里门罗好像开始向人性更深处挖掘。这实际在开篇就为整篇文章奠定了一个向上的基调。现在只差一点儿疗伤药来治愈伤口。门罗在此篇中环环相扣。上一段的思维总是后面事情发生的因。
文中第一部分花了大量笔墨叙述我失恋后的痛苦心情。为酗酒的原因作铺垫。
第二部分主要叙述我酗酒的经过。门罗的过人之处在于用普通人的眼睛看到了一些平常人没关注的事,而正是这些事让我醒悟。正如前面有位兄说,如果你说你读懂了门罗,那么你也可大言不惭地说,你读懂了生活。而事实,我没有读懂生活。所以也很难读懂门罗。文中有许多细节、环境描写,门罗通过一些环境、细节描写的对比来说明,在此环境人可控制情绪,在彼环境控制不住情绪。门罗对这类人文感受都非常强烈和敏感。她在叙述事件的发生发展时,都能语言精准地描述是偶然而非必然。就像人是睁着眼晴想握住命运,但就是眼睁睁地看它滑出去了。门罗在此文叙述中采用了成年的“我”回顾的视角,和当时“我”的叙述视角相交差,结合进行。
第二部分有两个人,一个凯.斯特林格,一个比尔.科林。门罗安排的本意不知是什么?我揣测,门罗用这样的视角是不是让“我”更能认识生活的本质和真相呢?用多角度看人看事呢?因为我令失恋马丁.柯林伍德是一个不值得我痛苦不堪的平庸男。门罗是不是让“我”在比尔.科林身上找马丁的影子呢?总之门罗的小说让人着迷的地方不仅在人性细微处的幽探,是不是还有这种幽探处描述出的生活的真实,及生活错综复杂处呈现的真实呢?这在中国的小说中是很难找到的。当然中国人阅读小说时,也没有这种深入的习惯。大多数时候都处于思维思索的表层。所以也觉得门罗的小说特难读。本来我对加拿大人文不了解,但看门罗的描述,我却有一种确信的感觉,觉得符合生活的逻辑,不知其他兄有没有这种感觉。
第三部分和第一部分逻辑上构成回环往复,果因呈现。在一篇不到九千字的短篇小说里,门罗能够做到内在结构逻辑的紧密性、平衡性,每个句子和段落都像经过细细地推敲、编排,经过周密地考虑。所以人们说短篇小说是个技术活。
我彻底堕落了,成为小镇上人人皆知的声名罪孽深重的人。直到小镇上另一件声名堕落的姑娘出现。
门罗对这件事反思“是我的灾难本身,是可怕的现实,魅惑的现实,是事情发生的方式”给了我一点疗伤药。还是“我匆匆的一瞥,看见了无耻的,不可思议的,一片片剥落的荒谬。这不是虚构,这是生活的设计偶然完成的作品。”
门罗对生活的描述好像不仅在一张巨大的生活之网中。此篇中她就通过剥离事件,看出人在外部环境诱因下,一步步偶然走向的必然灾难。揭示出人类命运的不可控性。门罗对人类命运由于内在的和外在的的因素影响下的不可测性,有明察秋毫的洞悉、怜悯、理智、思辨。
楼主 吕家严  发布于 2018-05-27 23:09:18 +0800 CST  
问好一石兄!重读了《谢谢让我们搭车》,兄说洛伊丝来自暗娼之家。我在阅读时确实没想到。只是把它作为欧美性开放文化来处理。文中乔治刚工作三年,“我”刚高中毕业,这对我来说很难和嫖娼联系在一起。当时确实处理为欧美青少年性开放。况且她们索求并不多,“爱德莱德说:“不管怎么样,你可以给我买个汉堡包。””所索就这些,好像不是暗娼所为。
文中洛伊丝家境的介绍,洛伊丝舅舅的任职,父亲事故丧生,洛伊丝辍学,都暗示这是个极底层极底层的家庭。对于这样的家庭,任何资源都是援它出深渊的绳索,性也是。小镇有个海滨度假村。我的处理是,母亲和奶奶默许洛伊丝以这种方式寻得机遇。并且这也是底层家庭中寻觅出路的唯一方式。以性的方式。实际这种以性先行,求得出路的做法,在中国底层社会并不少见,且是一种通用的方式。所以确实未向暗娼之家联想。
门罗依然采用了对比的方式。特别是门罗最后一句强调了:“不是爱德莱德。是洛伊丝。”联想上一句“谢谢让我们搭车。”然后我就把它处理为门罗对生活价值的两种不同的阐释,而非简单的一句“工作”之后为维护和掩盖洛伊丝自尊和尊严的问候语。在阅读时我莫名觉得那句话是从洛伊丝心底自然生发的,而非口头日常语。
也不知理解是否正确?问好一石兄!
楼主 吕家严  发布于 2018-05-28 18:49:30 +0800 CST  
第七篇 死亡时刻
这篇是第一次看,在看第一遍时,感觉有点视觉疲乏,不愿读。读第二遍才看明白。突然想到以前看过一篇关于少年面对死亡的小说。我也写过少年面对死亡的散文。可以说略有点兴趣。然后去翻(波兰)伊娃.霍夫曼《把死亡当早饭的小姑娘》,发现,少年面对死亡这个主题,各人的切入点都不同。门罗是写实。
我无法评说门罗的这篇小说。这明明是一个贫苦人家的悲剧,但门罗写起来却那么冷静、理性。在阅读的过程中,一石兄给了我很多启示,例如一石说:门罗在她所有的小说里就隐藏起了一个思想家的身影,她和卡尔维诺一样,都是自己故事的主宰,而不会被故事所遮蔽。这是所有伟大小说家共有的特质。 这篇小说我就有这种感觉。觉得门罗就在故事外,全息影地看着这个故事。以一个思想家的眼晴。此次阅读中,在阅读完每一篇,当我觉得我读懂了的时候,总会在心底升起对门罗肃然以敬的敬仰。实际我知道,我的这份敬仰不是给写作家门罗,而是给思想家门罗的。
我觉得在细读门罗时,她描述的不是故事,而是面对生活处理生活的思想和方法。越读这种感觉越强烈,并且她给予的方式是正确的。这真是怪事。
上篇《一点儿疗伤药》和《死亡时刻》都有这种感觉,这两篇在思想的意蕴上可称得上姊妹篇。我的一点不成熟的揣测。这两篇在写作技巧上没有定我很着迷,或者说门罗的技巧性多少有点定型。但我没有想到的是门罗在技艺钻研外,开始了思想高度的探索。这说明门罗的写作从来都一座不断生长的富矿,没停止过。真想看看研究她的专著和传记。
帕特里夏,一个早慧的女孩。利昂娜,一个坚强的母亲。利昂娜说:“什么叫生活?总之,非得继续不可。”哲学就是把最深奥的道理用最晓白的话说。门罗是生活的哲学家。当之无愧。
魔剪刀的人出现,帕特里夏,面对本尼的死一直平静的帕特里夏疯狂尖叫、痉挛抽搐。命运的偶然和必然交织。就像上一篇《一点儿疗伤药》存在的荒谬和虚无。同样构成了门罗的哲学体系。
雪落在石头上,不再融化。但春草依然生。
怪事,无论是灾难还是死亡,在门罗笔下读都不会感到悲伤和沉重,只会感觉温暖和力量。这也是我对门罗肃然以敬的原因。她给了我这类小人物的尊严和爱,与我们同在。我想起了苏格拉底。感谢她!
楼主 吕家严  发布于 2018-05-28 23:18:39 +0800 CST  
第八篇 有蝴蝶的那一天
读了两遍。这故事里的人物,一位家中贫寒,被同学忽略的小女孩。在我的笔下和思维里也关注过。但我远远没有理清自己的思维,觉得我无从下笔,不知从那里落脚。可能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远远不够,也没有达成自己思辩的体系。所以自己在笔下被自己混乱的思维驱逐得落荒而逃,不能成篇。
我佩服门罗直面自己的勇气。当年对于那个小女该,我们也是不愿和她玩,鄙夷她贫病的家,捉襟见肘的着装,一件碎花灯芯绒褂短成吊马桩还要穿。我下笔时没门罗的冷酷,没剖析自己及身边人的虚荣和冷酷,而是从小女孩身上去做文章。结果可想而知,根本找不到进入生活的方式,失败得很。那时阅读量少,视野没打开,受主流意识的影响,缺乏直面自身的勇气。
在此篇小说中,感觉门罗又很难把握叙事的方法,又采用了意识流的写法。采用了跳跃的思维方式使文章的结局在大的方向保持整体。或者也可以这样说,门罗在写这篇小说时,是主题先行,然后进行材料的裁剪。它跳跃很大,好像它的跳跃就是为了尽快地向主题靠拢。
“有蝴蝶的那一天”标题很伤感。这是一篇写小孩友谊的小说。我们只听说过婚姻要门当户对。有没有听说过小孩子的友谊也要势均力敌?它同样受肘于各种环境形成的利势、虚荣、选择的利弊,为什么不承认小孩子中也存在这些?为什么认为小孩子的世界真的天真无邪呢?善恶的区分随世界存在而存在,利弊的选择也如此。承认它,世界的真相本如此,我们多了一份对自己的坦荡。原谅我今天没有进行文本分析,而只是谈了一些读后悟得。
楼主 吕家严  发布于 2018-05-29 23:40:05 +0800 CST  

楼主:吕家严

字数:786

发表时间:2018-05-13 08:00:23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6-16 10:59:51 +0800 CST

评论数:11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