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0三十三帖 读《差半车麦秸》

读书破万卷(3033)•《差半车麦秸》
《差半车麦秸》,短篇小说集。姚雪垠著。1947年5月1日上海怀正文化社初版。
姚雪垠(1910—1999),原名姚冠三,跨现、当代小说家。河南省邓县人。小时读过3年小学和不到一学期的初中。1929年到开封考入河南大学预科,后因参加学运而被开除。他爱好中国历史和中国古典文学,主要靠刻苦自学而走上创作道路。1938年发表短篇小说《差半车麦秸》,40年代先后出版了 《牛全德和红萝卜》、《春暖花开的时候》、《长夜》等中长篇小说。
邓县地处豫西南,环境闭塞落后,水旱灾害与瘟疫频仍。加上封建军阀压迫,农民无以为生,或外出逃荒,或铤而走险,土匪遍地。姚雪垠9岁那年,土匪攻破寨子,姚家房屋和衣物都被烧光,从此随父母逃到邓县城内居住。在县城里,先读了一年多私塾,又上了三年教会办的高等小学,背诵过大量古文并习作文言。暇时爱听艺人说《施公案》、《彭公案》、《三国志演义》等书。1924年小学毕业后,去信阳上中学。同年冬,由于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学校提前放假。回乡途中,与二哥和其他两名学生一起被李水沫的土匪队伍作为“肉票”抓去,旋又被一个土匪小头目认为义子。在土匪中生活约100天的这段特殊经历,成为他后来创作自传性小说《长夜》的基本素材。此后四年多,除去樊城鸿文书院读书的几个月外,基本上失学在家。利用这段时间,阅读了许多“五四”新文学作品,也读了一些俄国作家的小说,培养了对新文学的兴趣,增强了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实的不满。家庭的缺少温暖与社会的黑暗重重,形成了姚雪垠的叛逆性格。为了追求新的生活,曾两次到具有进步色彩的军队中去当兵。由于在现实生活中看不到出路,滋生了苦闷感伤的情绪。 1929年夏,考入河南大学法学院预科。与此同时,在《河南日报》副刊用“雪痕”的笔名发表处女作《两个孤坟》和其他作品,这些小说写了下层劳动者受封建势力迫害致死的悲惨故事,表现了鲜明的民主主义倾向。入学后不久,即参加进步活动,和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还读了清代朴学家、《古史辨》派和郭沫若等唯物史观派的一些代表性论著,立志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史学家或文学家。1931年暑假被学校当局以“思想错误,言行荒谬”的罪名开除。从此结束学生生活,在北平等地以投稿、教书、编辑为生。到抗战爆发前夕,先后在《文学季刊》、《新小说》、《光明》、北平《晨报》、天津《大公报》上发表了《野祭》、《碉堡风波》、《生死路》、《选举志》等10多篇小说,这些作品展现了内地农村黑暗混乱的现实图景,和被压迫者奋力反抗的斗争画面。此外,编过《大陆文艺》、《今日》两种刊物,在《芒种》、《申报》上发表杂感,还刊出散文散文诗、文学论文多篇。这些文章同样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关切,有敏锐的时代感。由于受文艺大众化、大众语讨论的影响,1936年曾收集家乡口语,编为《南阳语汇》。
抗战爆发后,从北平辗转来到开封,与别人合办《风雨》周刊,任主编;在此前后,还发表论文、杂感数十篇。并曾赴徐州前线采访,随后写成书简体报告文学《战地书简》。1938年春去武汉,不久参加第五战区文化工作委员会,从事抗日的进步的文化活动。在《自由中国》、《文艺阵地》上发表短篇小说《白龙港》、《差半车麦秸》。次年又在《文艺新闻》上刊出气氛悲壮的《红灯笼的故事》。后两篇曾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并被译为英、俄文。《差半车麦秸》和稍后的中篇小说《牛全德与红萝卜》之所以受到文学界的重视原因之一,是成功地运用活泼生动的群众口语,写出了农民在抗战中的觉醒与变化。1939年起,姚雪垠在辗转鄂、皖、蜀等地的过程中,以主要精力创作中长篇小说,写有《春暖花开的时候》、《戎马恋》、《新苗》、《重逢》等。这些作品多以抗战初期知识青年从事抗日救亡活动为题材,写出了年轻一代高昂的救国热情,并从侧面触及了国民党军政机构的黑暗腐败与地方封建势力的猖獗,揭示了抗战阵营内部的复杂斗争。笔法转向委婉细腻,语言更为活泼多样。但有的作品在青年男女爱情生活方面用了过多的笔墨,冲淡乃至削弱了表现时代的主题。这个时期,他也写了不少文学论文,如《论现阶段的文学主题》、《通俗文艺短论》、《文艺反映论》、《屈原的文学遗产》等,其中一部分曾集为《小说是怎样写成的》一书出版。此外,还印行了《M站》、《春到前线》、《差半车麦秸》等短篇集。
抗战胜利前后,姚雪垠转向故乡与童年的题材,完成了自传性长篇小说《长夜》,并写了《我的老祖母》、《外祖母的命运》、《大嫂》等一组散文。《长夜》以20年代军阀混战时豫西山区农村为背景,描写了李水沫这支土匪队伍的传奇式的生活,塑造了一些有血有肉的“强人”形象,真实有力地揭示出许多农民在破产和饥饿的绝境中沦为盗贼的社会根源,同时也表现了他们身上蕴藏着反抗恶势力的巨大潜在力量。象《长夜》这样以写实主义笔法真实描写绿林人物和绿林生活的长篇小说,是“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中绝无仅有的,此书译为法文后,姚雪垠被授予马赛纪念勋章。他的小说从早年起,就透露出一种强悍的气质:1929年发表的《强儿》刻划一种坚强的性格,30年代中期的若干作品也多次写到一些敢作敢为的人物。把一批“强人”形象送进新文学的人物画廊,发掘和表现强悍的美,是姚雪垠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出的一个独特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姚雪垠在上海还写了记述爱国科学家的传记文学《记卢镕轩》和短篇小说《人性的恢复》等。1948年以后,先在高行农业学校,继在私立大夏大学教书,同时发表了《明初的锦衣卫》、《崇祯皇帝传》等学术论著,这为他后来创作《李自成》准备了条件。
1951年,姚雪垠去浙东参加土改,因不懂当地语言,无法了解风土人情,于是萌生返豫之念。这年夏天,他回郑州从事专业创作。1953年因中南地区作家协会成立,迁居武汉。除写了少量报告文学、短篇小说、散文、杂感外,创作上处于苦闷的时期,只在50年代中期发表了《试论〈儒林外史〉的思想性》、《现实主义问题讨论中的一点质疑》等论文。1957年被错划为“极右分子”后,在逆境中开始创作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1963年出版了第1卷,译成日文后获日本文部省、外务省颁发的文化奖;1976年出版的第2卷获首届茅盾文学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全国第六届、七届政协委员。
该集收《差半车麦秸》、《红灯笼故事》等短篇小说6篇。
《差半车麦秸》发表于1938年《文艺阵地》1卷3期,后收入1940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差半车麦秸》,是作者的成名作。“差半车麦秸”,意即“不够数儿”,也就是不够聪明,这是一个农民游击队员的绰号。这个农民淳朴、憨厚,但也带着农民的某些落后意识和习气。他抱着“鬼子不打走,庄稼做不成”的朴素认识参加了游击队,但是他又时时惦记着自己的土地、女人和孩子。他思想迷信,说话有很多忌讳,认为“枪子儿有眼睛的。只要不做亏心事,怕啥呢?”农民式的节俭,促使他晚上悄悄地熄掉营房的灯,以致造成宿营队伍的混乱,在执行侦察任务的紧急情况下,他的脑子里又闪出“家里还少一根牛绳”,因此顺手牵羊,把老百姓的一根牛绳拿来了。小说真实地写出了他头脑中的历史负担,同时也生动地写出了他在斗争中的成长。共同的战斗,使他逐步从小生产者的思想习惯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同志们最有趣的好同伴”。在一次激战中身负重伤,他仍然挣扎着要留下来阻击敌人,老练、沉着地掩护同志们退却,并说: “我留下换他们几个吧……”
这篇小说发表在抗战初期,作者运用北方农村的口语,生动而深切地写出了农民在战争中的觉醒和变化,显示了全民抗战的巨大威力。小说不论是叙述语言还是人物的对话,都切合人物的身份和心理,朴实而风趣。小说一开头,先写“差半车麦秸”这个绰号给部队带来的乐趣,然后再引出“差半车麦秸”的故事,既制造了悬念,又显得亲切。作品采用大笔勾划和细笔描绘交错使用的方法,通过典型的细节描写,以及富有生活气息的独特的个性化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在抗日战争严酷环境中,逐步得到锻炼、成长的鲜明而又真实的农民游击队员的艺术典型。这是抗战时期最早涌现出来的优秀作品之一,受到了文艺界和广大读者的好评。
评:绰号“差半车麦秸”,淳朴憨厚一农民。朴素意识打鬼子,惦记土地和女人。
共同战斗成长起,战争教育了人民。艺术典型真实性,代表作品亦成名。
楼主 中国读书达人  发布于 2018-04-29 19:59:15 +0800 CST  

楼主:中国读书达人

字数:3366

发表时间:2018-04-30 03:59:15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01 16:22:49 +0800 CST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