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的处世哲学

现实生活中,为人处事很重要,也是一个人在世上活得是否潇洒,在事业上是否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所谓处世,就是对待社会人事纷争的态度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手段,也就是对人、对己的态度以及解决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方式。《红楼梦》中描述的贾府人口众多,但曹雪芹先生却把每一个人的为人处世的人生哲学和养生理念写到了细处。其中犹为让人关注、欣赏的是贾母的处世哲学。

贾母,又称史太君,也被人们称为“老祖宗”。《红楼梦》中的主要角色之一,娘家姓史,也是四大家族之一。金陵世勋史侯之女,荣国公贾代善之妻,贾赦、贾政、贾敏之母。贾母是贾府的最高权位者。她是贾宝玉的祖母,也是林黛玉的外祖母,史湘云是其娘家兄弟的孙女。她的一生是贵族的代表人物,享尽一生荣华富贵。贾母是一个诗礼簪缨之族的贵夫人。她见多识广,很有修养。有钱有闲有品位受人尊敬,贾母福寿双全,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她有满堂的儿子、媳妇、孙子、孙女、重孙女、重孙媳妇孝敬她;有数不完认不清的丫环、婆子、小厮服侍她。特别是掌家的孙媳妇王熙凤千方百计地孝顺她、迎合她,使贾母尽情享乐。贾母的处世哲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洞悉人生,知人善任。

贾母能受到大家的尊敬,除了她位居高位,身份显赫之外,她的能耐也是了不得的。她洞悉人生。所以她有一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通达。她能任用有明显缺点但肯干能干的年轻干部王熙风,能看透“哪个猫儿不偷腥”,想得开“凡百事情,都自己减了”,安享天年。贾母老归老,不管事归不管事,但她绝不糊涂,心里明镜儿似的。家里的事情闹到老太太跟前,贾母也特别清楚孰重孰轻,赏罚得当。她虽然睁着的一只眼,表面上不亲庶务自得其乐的贾母,在关键时刻明锐果决、凛然不可犯,看看她在贾赦谋娶鸳鸯一节时的发飙,就会明白,她一把手的位置和相应的警觉,从来没有一天放弃过。凤姐和贾琏醋吵架,老太太认为是“什么要紧的事。”于是讲笑似的几句就劝住了,之后,该骂的骂,该安抚的安抚,三下五除二就处理得干干净净皆大欢喜。可是后来大老爷逼娶鸳鸯,鸳鸯哭告到老太太面前,老太太并没有一味地纵容儿子欺负丫环,不但严厉地骂了大老爷,同时也借着这个由子狠狠地敲打了一下平时只听丈夫的、“公婆面前不过是应个景儿”的大儿媳。再看看宝玉被打时,老太太骂贾政的那些话,带针夹棒的,弄得本来还觉得自己挺有理的贾政一时间买块豆腐撞死的心都有了。

贾母的管理理念相当先进,知人善任,抓大放小,适时退居二线,在一切场合力挺主事新人凤姐,既能放权享受,又能统领全局。她还善于带队伍,她调理的丫鬟,遍布大观园各房,紫鹃、晴雯辈,从相貌到资质到才干,哪个不令人称羡?作为女性管理者,贾母有一些柔性的管理方式,她怜贫惜老,优礼刘姥姥,宽待犯错的小道童,女性基本的善良和同情心。贯穿贾母的为人处事。

阅读《红楼梦》,我们发现贾母那些掌控全局的大智慧,都藏在平常“寒暄唠嗑”的话里呐!我们所能看见的只是大家笑眯眯、乐融融的对话。大观园兴盛的那些年,虽然贾母不住园子里,但她依然是园子的主心骨。什么为难的事,无论是病啊痛啊还是吵啊闹啊的,贾母一来,就镇住的,该治的治该哄的哄,片刻间雨过天晴。什么人怎么个接待、什么事怎么个态度,如果仔细翻阅下来,贾母隐藏在笑容下的精明世故就能显露一二。在谈笑间就把贾府治理的顺贴,这足以说明贾母这个人的情商是相当高的。贾母没有过激的表现,但对任何细小的事情都有敏锐的洞察,观点也更接近现实,而且也具有人性和美丽,当然她不是革命者。贾母欣赏晴雯、岫烟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这两人地位并不具优势,唯一的是个性美,贾母能欣赏这一点。对刘姥姥没有表现出清高,而是恰如其分地表现世俗的人情一面。懂世故而不弄世故。这就是大家闺秀的风范。不同与凤姐一味地刚,也不同与王夫人的封建固守者,尽管她们都是世族出身。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但,每一个人的洞明、练达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她虽然没有在表面上手握大权,但是她很聪明的统治着大管家王熙风。她的思想也受到了宝玉和黛玉的影响,有了一些前卫的思想。

二是注重养生,节制饮食。

物质上的丰饶会惯纵出骄奢之风,同样也会滋养出高雅之气。贾母属于后者。在衣食住行的诸多生活细节上,贾母处处彰显着非同一般的品位。她品位高雅,很有生活情趣,会吃,会穿,懂茶道,喝老君眉这样的养生茶,取用梅花雪水浸泡;她欣赏戏剧,爱听琴,讲究赏月之道,说“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比小资还小资;她的音乐审美趣味,是“铺排在藕香榭的亭子上,借着水音更好听”;她指导惜春的画,教宝钗居室布置,告诉凤姐蝉翼纱和软烟罗的区别;在潇湘馆发表的窗纱配色理论,更显示了她在家庭装修方面的艺术天分。

在荣国府过春节的时候,闹元宵的时候,贾母这个人是一个享乐主义者,她不但很会吃,很会穿,她也很会看戏,很会欣赏文艺。家里请了说书人来说书,她说你们都根本不行,她就破除陈腐旧套,给他们讲书应该怎么说,又给她们讲起当年她家里怎么演戏。她说当时我们家里唱戏有弹琴的场面,不来虚的。她爱热闹,却也有分寸。去探春屋子参观时,她对薛姨妈说:咱们走吧,姑娘们不喜欢人多,怕脏了屋子,咱们别没眼色。虽是玩笑话,也体现了贾母的涵养,即便贵为老祖宗,也守礼、知趣、不招人烦,尊重别人也是自重。再看宝玉昔日的奶妈李嬷嬷,动不动跑到宝玉屋里人五人六拿东拿西招人厌弃,相比之下,云泥立现。越是真正的贵族,越爱惜自己的羽毛,行事越是自律,即使对方是自己的亲人,也不会不顾对方的感受而越界,这是行为习惯使然。

有人说贾母是一个高高在上只知享受的老妇人,其实并非如此。贾母虽然身在内宅,但却比任何子嗣都清楚自己家族的处境,所以她首先从自己身上减少浪费。同样就在这一回里,曹雪芹还描写了贾珍等人聚众赌博,“天天宰猪割羊,屠鹅戮鸭,好似临潼斗宝一般,都要卖弄自己家的好厨役好烹炮”。两相对比,贾母的聪明要比子孙们强不止一点半点呢!和大多数老人一样,贾母不喜欢吃油腻食品,丫鬟捧来的藕粉桂糖糕、松穰鹅油卷、螃蟹馅的小饺子还有奶油炸的各色小面果,贾母都不喜欢,皱眉说:“这油腻腻的,谁吃这个!”再如第五十四回写给贾母预备的鸭子肉粥,她都嫌荤腻,要吃些清淡的罢。按理说这鸭肉性甘凉,可以滋润五脏之阴,清虚热,有补血,养胃,生津的功效,正适合贾母这样的老年人夜间食用。但她还是想吃些清淡的食物,不仅要吃清淡的,连甜的也不想吃了,还抱怨“不是油腻腻的就是甜的”,所以勉强吃了些杏仁茶,这里所说的杏仁茶也是甜的,只不过讲究的做法是放几枚苦杏仁,以发其香,想必贾母所吃的也是如此做法。

贾母在七十岁的年纪时还“爱吃甜烂之食”,而第五十四回不喜欢吃甜食的贾母已将近八十岁,几年时间的身体衰老自然影响改变了她的口味。如第七十六回王夫人说“那些面筋豆腐老太太又不大甚爱吃,只拣了一样椒油莼酱来”。贾母却很喜欢,说正想吃这个,显然是想就着“稀饭吃些罢了”,这个时候的贾母不仅是口味有所变化,偏好清淡,更值得注意的是饭量在减少,只吃了半碗“红稻米粥”,这是老年人身体衰老的一个很明显体现。这一点同其他的老人一样,这也是自然规律所决定的。

三是善于积福,慈悲心肠。

贾母坚信福分很多是修来的。于是,她时时在积福,她的积福方式是“施”,施财施物施爱心,“施比受有福”。怜贫惜弱,最是慷慨仁善。款待刘姥姥时,凤姐拿她取笑,贾母一再制止,对刘姥姥的小尾巴板儿也是照顾有加,又是给吃的又是给钱。元宵夜听戏,她会叫戏子们歇歇:“小孩子们可怜见的,也给他们些滚汤滚菜的吃了再唱。”在清虚观,一个小道士不小心撞了凤姐,被凤姐一个耳刮子打得栽倒在地,在一片“打打打”声中连滚带爬。贾母听到了,忙说:“快带了那孩子来,别唬着他……倘或唬着他,倒怪可怜见的,他老子娘岂不疼的慌?”叫他别怕,还吩咐给点钱让他买零食吃,千万别难为孩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此慈悲为怀,贾母必定有一张慈祥美丽的脸。

再如,清虚观打醮,一个小道士因剪烛花,在贾母等一干人进来的时候躲避不及,再加上惊慌害怕,撞在了王熙凤的身上,被王一巴掌打得满地乱滚,而众人也都叫喊着要收拾这个不懂规矩的小道士。这时,“贾母听说,忙道:‘快带了那孩子来,别唬着他。小门小户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的,那里见的这个势派。倘或唬着他,倒怪可怜见的,他老子娘岂不疼的慌?’说着,便叫贾珍去好生带了来。贾珍只得去拉了那孩子来。那孩子还一手拿着蜡剪,跪在地下乱战。贾母命贾珍拉起来,叫他别怕。问他几岁了。那孩子通说不出话来。贾母还说‘可怜见的’,又向贾珍道:‘珍哥儿,带他去罢。给他些钱买果子吃,别叫人难为了他。’”即便是对这样一个素昧平生、微不足道的小道士,贾母也如此悲悯,难怪贾府的小姐们甚至丫鬟、戏子们都会得到善待,这和贾母的慈悲心肠是大有关系的。

四是疾恶如仇,见不得恃强凌弱。

贾母虽身处高位,却不被复杂的人际关系所缠绵,敢于疾恶如仇。贾赦看上了贾母的贴身大丫鬟鸳鸯,想尽千方百计要达到目的,被贾母知道,臭骂了一顿。她宁愿为了个丫头,也敢于得罪自己的大儿子,表现出一种正义凛然的风骨。而这其中,她最不满意的就是贾赦贪得无厌,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好色,娶了一个又一个;以及自私不孝,只想着满足自己的性欲,而根本不管母亲有无妥帖的人照顾等等。贾母对于这些恶劣品质的极度反感都被鲜明的表现了出来。与为了一点私利来劝说的鸳鸯的嫂子以及主动帮自己丈夫找小老婆的邢夫人相比,贾母的人格显得相当的高贵和刚直。对小道士的悲悯、拒绝贾赦纳鸳鸯为妾的要求甚至包括对女孩子的偏爱,都表现出贾母同情弱者的一面。而这种性格,集中体现为贾母挫败王夫人和薛姨妈等人的“金玉良缘”的阴谋。因为,这是一人数众多、势力强大的集团在算计一个父母双亡、孤苦伶仃的女孩子林黛玉的阴谋,贾母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即便是得罪皇妃也在所不惜,伸出温暖的羽翼,为自己苦命的外孙女提供一片安宁的天空。

初读《红楼梦》,人们只看得见老了以后的贾母,荣华富贵地安坐在府里,溺爱孙辈,热衷于培养年轻姑娘……又何曾见她这一辈子,娘家和夫家都经历过多少事。她的情商,她的洞见,她的通达和精明,无不是在这反反复复的风波中逐渐习得。贾母在贾家生活了将近60年时光,是贾家鼎盛与衰亡的见证者。她的饮食变化,也正是预示了一个家族从鼎盛走向衰亡的过程。她的见识和修养,固然是有优越的家世撑着,有底气,但社会上活得粗砺的女富人、女强人还少吗?她在细节上的婉转心思,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用心生活,往往是幸福生活的前提。遥想贾母一生,历经多次风浪,在鼎盛期的贾府管理层,在数十年媳妇熬成婆的过程里,在大家族的勾心斗角中,她积累了比凤姐更多姿多彩的人生经历,见识过更宏大壮阔的世面,具备了更丰富有效的理家之才和治家之威。贾母的太上家长位置,是一点点用青春和时间置换出来的。

楼主 文锦书屋  发布于 2018-03-22 10:18:26 +0800 CST  
能够做到在人生的河流上从容笑看风景是很难的,需要良好的处世哲学,需要高雅的品位、气质和内涵,而贾母做到了。
楼主 文锦书屋  发布于 2018-03-22 10:19:06 +0800 CST  
贾母在贾家生活了将近60年时光,是贾家鼎盛与衰亡的见证者。
楼主 文锦书屋  发布于 2018-03-26 10:00:54 +0800 CST  
@彭燎 2018-03-26 18:12:39
“而这种性格,集中体现为贾母挫败王夫人和薛姨妈等人的“金玉良缘”的阴谋。因为,这是一人数众多、势力强大的集团在算计一个父母双亡、孤苦伶仃的女孩子林黛玉的阴谋,贾母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即便是得罪皇妃也在所不惜,伸出温暖的羽翼,为自己苦命的外孙女提供一片安宁的天空。”
印象中,贾母是很支持宝玉和宝钗的婚事。平日里,她是很关爱黛玉,但是到了关键时刻——为宝玉择偶——她想到了黛玉体弱,恐怕是个短......
-----------------------------
由朋友的点评,可以看出朋友对红楼梦的了解得很透。谢谢朋友的支持!
楼主 文锦书屋  发布于 2018-03-27 10:36:46 +0800 CST  

楼主:文锦书屋

字数:4717

发表时间:2018-03-22 18:18:2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3-31 09:36:20 +0800 CST

评论数: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