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鬼话摆玄龙门阵,讲讲我自己亲身经历和听说过的一些事

先自顶一下,再来更新吧。
楼主 时光的碎屑  发布于 2018-11-15 16:29:12 +0800 CST  
中华地大物博。其中不少物产以其味美而被人们视为佳肴,早已引得历代的吃货食客们,为其著书立传,载入史册,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美食。其实中国风物之盛,除了这些广为人知的美味佳肴,还有不少的珍稀食材,只为产地窄小,知者寥寥,譬如沧海遗珠,蓝田隐玉,味美而不为人知。

然而真正的美食,如同真正的美女一样,天生丽质自难弃。

不管隐藏于怎样的荒僻山野,一旦被人尝过那种美妙的滋味,便无法忘怀。

所以我虽不敢自比曹公,能为其故乡几位奇女子写下千古不朽的文字。试以秃笔,也记录下我们家乡少见的几种美食。哪怕读者近无,到底算尽了我的一点对美食的向往倾慕之心,庶几不辜负,这些生长于天地之间,或曾生长于天地之间,集天地之灵气而成的奇味美物。
楼主 时光的碎屑  发布于 2018-11-18 05:21:35 +0800 CST  
故事八 家乡的美味(一)
叽咕鱼

我妈妈说,老家的山林溪水之中,生活着一种奇怪的小鱼,这种鱼是长不大的,最大也就只能长到手掌长短,嗯,粗细也就只是一到两根手指的样子。这种鱼虽然个头不大,但是却异常的美味。

他的身子脊背是微微的淡黄上有深深浅浅的棕色麻点,肚皮雪白,逆光看身上披着一层极细的银铃。可是你吃到嘴里,却完全感觉不到鱼皮的粗粝,反而是一种细腻的口感。
这种鱼背脊上有一根很粗的骨刺,有微毒,如果人不小心被这根刺刺破了,手指会红肿疼痛上好几天,可是,对你品尝这种美味来说,这点伤痛也不算什么啦,但是除了这种风险,还有一个麻烦就是这种鱼的肉非常嫩而且遍生细刺,如何处理它,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可是我们的先人,也非常有吃的智慧。

他们就在那个柴火灶上,架上一锅滚水,上面盖上一个用竹丝编成的斗笠形的锅盖。然后呢,飞快的把这种鱼开膛破肚,掏去内脏和鳃。然后把他背上的那根主刺,牢牢钉入到竹斗笠之中。一个锅盖里面可以订上十几条小鱼。

然后盖好盖,用滚水连蒸带煮,一盅茶的功夫,再把锅盖揭开,你就看到锅盖上只剩下一条条完整的鱼的骨架,那些嫩肉都已滚落汤中。一锅热腾腾香喷喷的鱼汤就熬好了。汤色如牛奶炼乳,偶尔还能尝到整块的鱼肉在舌尖上一抿就化,唇齿留香。

这种鱼我也没有吃过,名字也是根据我外婆和妈妈口述的音译的。这种鱼在我们家乡也早已绝迹,尝过她滋味的人最小也应该是我妈妈那辈人了。所以我对这种美味的了解也只限于外婆和妈妈闲谈时零零星星的讲述。虽然只是一鳞半爪,已经让人悠然神往了。还有它所需的奇特的烹饪方式,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是以为记。

据说此味只能天上有,所以人间留不住。惜哉!
楼主 时光的碎屑  发布于 2018-11-22 05:52:57 +0800 CST  
@今年不孤单 2018-11-23 18:16:15
楼主,写的真棒。这种类型比那些编故事写小说的鬼话强多了。给你点赞
-----------------------------
谢谢支持哈。

编故事我也会哈,喜欢看我瞎扯的故事,可以点下这个连接哈。

httphttp://bbs.tianya.cn/post-1177-1542-1.shtml://bbs.tianya.cn/post-1177-1542-1.shtml
楼主 时光的碎屑  发布于 2018-11-24 04:48:53 +0800 CST  
又是一个新周了。今天先更新了龙珠,明天来这边更一篇。发现上次地址放重了,重新发一下:

http://bbs.tianya.cn/post-1177-1542-1.shtml

喜欢古风玄幻的小主们欢迎去坐坐哈。
楼主 时光的碎屑  发布于 2018-11-28 05:24:26 +0800 CST  
石扒子

石扒子是我们老家另外一种让我记忆深刻的美味鱼类。这是我小时候亲口吃过很多次的。为了写这个故事,我还专门去问了问度娘,


我搜索了石扒子,出现的图片里,只有最右边的上下两张和我记忆中的美味一样。

这是一种喜欢生活在水流湍急水质良好的山溪河沟里的野生鱼类。

它好像也没有什么其他特殊的保命防身的本事,所以只能靠着自己那扁平的腹部,加上四个肉嘟嘟的像娃娃手一样的肉鳍形成一种类似真空的吸盘牢牢的吸附在急流奔浪中的大石头上,借以觅食和躲避天敌。

可能自然界中还真的鲜有天敌能从水势迅急的石头缝里扑食它们,所以它们用这种笨办法也繁衍至今。可惜在人类面前,这点招数简直就是不值一提。

我记得我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下河抓鱼摸虾。

那时候随手搬起西瓜大小的石头底下,都能发现几条牢牢吸附在上面蝌蚪大小的石扒子幼鱼。当然这么小的鱼是不能吃的,只能顺手又丢进河里。但也可见这种鱼笨头笨脑的模样了:攀附上大石,就以为能从此一劳永逸,稳如磐石了。也不知变通,被人拎出水面了都不知舍弃靠山逃命,所以连稚子幼童也能轻易将它捉住。

鱼者本愚,可叹世人有时却比这鱼儿更愚。

如果能去更湍急的水流处,搬起更大的石头,就能捉住更大的石扒子了。手巴掌长短的石扒子就能带回家,熬一碗浓香四溢的鱼汤了。所以在我们当地,人们说起石扒子鱼,都是说:“走,去搬几条石扒子。”

以前我们老家交通闭塞。尽管石扒子这样好吃易抓,可是仗着它繁殖数量极多,也没有灭绝的危险。相反是我儿时经常可以饱餐的美食。

西方谚语说脂肪造就味道,我们的老祖宗也早就有肥美,脂膏的说法。富含脂肪的食物会与人的味蕾细胞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让人觉得丰腴鲜美。但脂肪多的食物又容易让人油腻腥膻,陆生的走兽最甚,飞禽其此,水产品则最不易让人觉得如此,淡水水产又好过海水水产。

石扒子则是我心目中淡水鱼肥美的翘楚,无出其右者。

本身已经足够鲜美的食材,最好的食用方法就是清炖。

一条巴掌长短,二指粗细的石扒子就足以熬出一小锅牛奶般乳白浓稠的鱼汤,除了撒几粒粗盐提味,什么调料都不用放,包括去腥的生姜都不用。

一口热汤入口,你的味蕾细胞顿时会告诉你什么叫鲜美滑腻,好吃到飞上起来的感觉。

这也是我唯一吃过一种感觉连放点葱姜都会破环掉其原本鲜美味道的鱼。那种天然的滋味,真是添一分则腻,减一分则淡,恰到好吃处。

哎呀,感觉边写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石扒子煮熟后身上会裹上一层金黄色油脂,可见这种鱼脂肪含量有多高。我也很奇怪,这种鱼藏身的巨石缝隙间,日夜都有湍急的水流冲刷,它到底是吃什么为生,能养出这一身肥膘?

而且石扒子没有小刺,从头到尾就一根主脊,连老人幼童都能放心大吃,可能天生就是为我们准备的美食吧。

没有什么特殊防身的本事,又长了这样好吃的一身嫩肉,在这个吃货环伺的世界上,就好比一个痴儿却怀揣巨款出没于山贼横行的地方,简直就是找死啊。

等到改革开放之后,外来流动人口一多,大家毫无节制的吃吃吃。石扒子在我的家乡很快就被吃得绝迹了。现在只是据说在金沙江和其支流流经的一些深山密林处,还可以尝到这种美味了。

唉,人类可能是唯一一种能把进食这个行为上升到艺术层面和美学层面的生物了。也是唯一能称为美食家的生物吧?但是毫无节制的疯狂进食,又让人类简直像传说中无所不食的恶兽饕餮。

在美食家和饕餮之间,哪里才该是我们这些吃货们的定位呢?

哪里才是吃货们的理想国呢?

在吃与不吃之间,寻求到人与自然脆弱而微妙的平衡,应该就是传说中天人合一的境界吧?


楼主 时光的碎屑  发布于 2018-11-29 05:55:00 +0800 CST  
才发现图没有放上来,无图无真相。补上。

楼主 时光的碎屑  发布于 2018-11-29 18:51:38 +0800 CST  
自己捞捞贴子,明天再更一个吧。然后结束舌尖上的鬼话,讲个恐怖点的。
楼主 时光的碎屑  发布于 2018-11-30 05:34:44 +0800 CST  
今晚兴致来了,更了两端龙珠,木有时间更这边了。先说说下个恐怖故事的名字,添点悬疑气氛,《人肉包子》。

据说也是真实发生过的事哟,

有空可以看看我的玄幻小说,瞎编故事更顺手,哈哈。

http://bbs.tianya.cn/post-1177-1542-7.shtml
楼主 时光的碎屑  发布于 2018-12-04 05:18:40 +0800 CST  
电脑罢工,可怜我为了守信,熬夜码字,故事却放不上来,手机登录记录一下。只能明天更新了。
楼主 时光的碎屑  发布于 2018-12-05 06:19:02 +0800 CST  
故事八 家乡的美食故事 (三)Shi e

对于这种美食,我并非是要别出新裁的用拼音记名,而是我的确不知道它的名字叫什么。

在我们家乡,人们都叫它shi e, 根据乡邻们的说法,我大致猜测它可能叫十鹅,或是石鹅。

说它叫十鹅的人们相信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它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大补之物,吃一只,可抵十只鹅的滋补功效,故而名为十鹅。

支持叫石鹅的人们则认为之所以叫它石鹅是因为鹅是一种十分护家的禽类,为了保护妻儿,敢于和入侵家园的一切强敌拼命。它的样貌生的就像一块块的顽石,却有和鹅一样为了保卫家园敢于拼命的忠勇之气,是以名为石鹅。

结合它的生活习性,我更倾向于叫它石鹅。

石鹅其实是一种皮肤黝黑的山蛙。它的个头大小和牛蛙差不多,肉质却鲜美滑嫩太多。而且和能被人工养殖的牛蛙不同,它是一种野生蛙类,人类根本无法驯养繁殖它。

它最喜欢栖息的地方,用我们当地土话来说,叫做山茅斯。其实是人们为了抗旱,在山间挖的蓄水的大坑。这种坑大抵不深,方圆也不过一间房屋的大小。山雨过后,清水满池,便是石鹅们呱呱称赞,生养繁衍的人间乐土。

在自成一方天地的山茅斯的常住居民们中,石鹅的块头算是巨无霸了。行动也非常敏捷,几乎没有天敌,除了蛇。

倘若有蛇溜进了山茅斯,对成年石鹅其实并不构成威胁,凭它们敏捷的身手可以迅速逃离。但是那些年幼的石鹅则分分钟有葬身蛇腹的危险。

石鹅们虽然没有聆听过圣人的教诲,但是却很懂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个道理。只要一发现有蛇的踪影,雄蛙们便纷纷同仇敌忾的慨然迎敌。

蛙类本不是蛇的对手,最初的一两只石鹅可能会不幸被入侵的蛇囫囵吞下,但是强龙难压地头蛇,好汉不敌人多。石鹅们奋不顾身,前仆后继,一只接一只,死死将蛇身掐住,那企图闯入人家家园的强盗初时还尚能游动翻滚,一会儿功夫便活活窒息而亡。

山茅斯便又恢复了一贯的秩序,石鹅们继续咕咕呱呱的,过着自己热闹小日子。但是老实讲,它们吵吵嚷嚷的声音并不烦人,反而更衬出了山林一种充满生机的宁静。

明知不是蛇的对手,却能为了延续族群舍身求义,牺牲小我来成全大我。众志成城,以弱胜强,石鹅可谓也是有情有义了。可惜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石鹅这一习性给山民们知道后,原本保卫家园的忠义之举,立时成了杀身之祸。

山民们捉石鹅,所需工具甚是简单,一个结实的蛇皮口袋,几根涂得花花绿绿的木棍。一个照明用的电筒。

等夜暮降临,山民们打着电筒,循着蛙声找到一处山茅斯,把几根木棍往水边一扔,再用电筒光乱晃几下。雄蛙们便以为又有天敌入侵,一只接一只勇敢的扑上去,把木棍紧紧抱住。山民们只需等木棍抱满石鹅后,弯腰将它们轻轻捡起来放进蛇皮口袋里就可以了。

我小舅舅就是个中高手,每年夏天,总是隔三岔五的去捉上一麻袋给我们这帮馋肉的小鬼解馋。

石鹅的肉洁白如鹅膏,细嫩无比,入口即化,自有一股山林独有的清香,是人工养殖的牛蛙万万比不上的。

在我们老家,石鹅的肉又被叫做蒜瓣肉。我们家最爱吃的就是青椒炒石鹅,只是和炒肉丝不同,妈妈做这道菜时,总喜欢放一把整瓣的蒜。吃饭的时候,大家都不许在碗里挑拣,筷子夹到什么是什么。

我和妹妹常常为了看似一大块的石鹅肉,筷子打架,争了半天吃到嘴里才发现是蒜瓣。妈妈和爸爸就在一旁看着笑着,其乐无穷的样子。

可惜,这样的日子再也不会有了。

石鹅在我的家乡也早已灭绝了。

其实它们的繁殖力极强的,生命力也是异乎寻常的坚韧。

我记得我还是小孩子时,在河边看邻居杀石鹅。他笑嘻嘻的把一只石鹅黝黑的皮从背上划开,活生生的把皮全扒拉了下来,露出了一身雪白的嫩肉。然后他把这只石鹅放进水流里,那只石鹅竟然还拖着脚上挂的一堆破布似的皮肤,奋然向前游去,妄想逃出生天。只是它游不远,又被捉了回来。

被活剥了皮的石鹅仍然不知这是一个残酷作弄它的圈套,拼尽全力的想逃走。它徒劳的奋斗只换来围观者哈哈的嘲笑。

我却看不下去,转身离去了。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是忘不了在水里,拖着自己一身皮囊搏命的那只石鹅。

站在了可以主宰他人生死的强者地位,心里却没有一丝怜悯之心,是多可怕的事。我们其实原本不是这样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呢?

石鹅和我们的先祖共同在这片土地上共同生存了千万年。我的小舅舅也听外婆的话,每年只在夏天,捉个三四回,便再也不会去赶尽杀绝。其他的乡邻们也是自然而然遵循着这样古老的规矩的。

谁也不知道这样的情形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

石鹅不再是我们老家夏天的一道风味佳肴,而是可以在市场上卖上好价钱的摇钱树了。

那就去做来换成钱吧。这么容易就捉来的呆蠢之物,反正我不捉也会有别人去捉。

一根又一根的木棍被扔到水里。不能分辩真伪的石鹅们慨然赴死。先是雄蛙,然后是母蛙,幼蛙,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没有了蛙鸣的山林再也没也有了那种空灵的宁静感,只剩死一般的寂静。

石鹅们固然不知审时度势,分辩真假,固守成规以至身死族灭,然而高高在上,聪明一时的人类难道不应该反思反思?难道真要吃到只剩的孤家寡人后,才会后悔当初的所作所为?

期待着能再遇见自己山溪叠流,月明蛙鸣的家乡。

期待着能再尝尝那难以忘记的舌尖美味。

期待着能再看见自己魂牵梦萦的那张笑脸。
楼主 时光的碎屑  发布于 2018-12-07 18:40:05 +0800 CST  
深夜捞贴。

劳动最光荣。
楼主 时光的碎屑  发布于 2018-12-10 04:59:05 +0800 CST  
故事九 人肉包子(一)

这个故事请你不要问我真假。

如果你一定要问我是真是假,那我肯定回答你是假的,原因你懂。

在我小时候生活的小城附近,有一座全国闻名的旅游城市。

我今天要讲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这个城市有一座造纸厂。毗邻造纸厂,有一家不起眼却非常有名的包子铺。

据说这家包子铺卖的包子,皮儿薄馅多。肉味十足。

第一口咬下去就能咬到满满的馅儿,到整个包子吃完,嘴上手上心上都油乎乎的,这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可是非常难得的事儿。

除了肉多,一个包子就能让你吃的心满意足,关键是他还便宜,这么实打实的肉馅包子,他的价格却和其他包子,是一样的。而所谓的其他包子就是相声里面讲的咬一口不见馅,再咬一口还是不见,再咬一口,哎呦,把馅咬过了。

所以这家包子铺就成了现在流行的网红铺子,每天从早到晚都有人排队买包子,最初只是附近的造纸厂职工们上下班的时候顺手捎带几个包子,谁知道口耳相传,名气越传越大,买的人越来越多。

而且因为是旅游城市嘛,慢慢的在南来北往的游客们当中也知道了这家包子铺,来吃的人就更多了。

不过包子铺的老板是很有性格的,每天只卖那么多包子,只要卖完就绝不再多做了,不管排队的人有多长。这在那个年代还是非常少见的,所以包子铺的名气是越来越大,小小的一家包子铺,在那个没有网络,信息极不发达的年代,竟然连我们小城的人都知道了。

我记得我小学班上有个男同学,他的外婆就是这个造纸厂的退休职工。所以他常常在班上跟我们吹嘘,这家的包子有多好吃。在当时,能有油乎乎的肉包子吃,可真是一件让人心生羡慕的事情。而在现实生活中缺少油水的我们,也非常喜欢在课余时分,互相唾沫横飞的讲述自己吃过的美食,打打精神牙祭。

我到今天都喜欢读或者自己写写关于食物的文字,借文字来慰籍自己对美食的向往,恐怕就是在这个时候养成的习惯。

一生所求,不过是爱与美食。

这人世间最让人留恋难舍的东西。

而这件事之所以给我留下了这一生都难以磨灭的印象,是因为我记得当时小小年纪的我,曾经把去吃吃这家包子铺的包子,列入了我一生必须要完成的清单中。

万幸我还没有来得及实现这个雄心壮志,就传来了一个爆炸性的消息:这家包子铺,卖得居然是人肉包子。
楼主 时光的碎屑  发布于 2018-12-12 05:54:55 +0800 CST  
天涯发帖,就是图个热闹高兴哈。

各位父老乡亲,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哈。

我这就老老实实的去码字,争取一次把这个故事讲完。
楼主 时光的碎屑  发布于 2018-12-12 17:24:01 +0800 CST  
故事九 人肉包子 (二)

这桩公案是怎样东窗事发的呢?坊间流传有两个版本。

版本一,据说是一个退休的老公安,带着自己的小孙女也来买包子吃。

小孙女不小心被包子里面的一块小骨头给磕了牙。

小孙女牙疼得哇哇直哭,老公安心疼的连连安慰。

不想却意外的发现那块小骨头有些蹊跷。

经验丰富的他一眼就认出来,那是一小截人的小指骨。

警惕性极高的他,没有打草惊蛇,而是不动声色的通知了自己的前同事们,布控的这家包子店。从而一举破获了一个用死人肉做包子馅儿的特大刑事案件。

我个人是不太相信这种说法的。

我估计这个版本能够流传出来,是大家源自于文学和电影作品的想象和发挥。

水浒传中,十字坡前,泼辣干练的老板娘孙二娘开的却是黑店。

连武艺高强的打虎英雄武松都着了道,更别提寻常过往客商。

二两黄汤下肚,便稀里糊涂的站在了奈何桥上。

那一身臭皮囊却是被人连皮带骨的剁巴剁吧,做成了肉馅,填不进千年终需得一个的土馒头,却祭了不知道是哪个倒霉鬼的五脏庙。

又或是香港电影里面常见的桥段:

一个满脸猥琐的变态,手提两把大刀,双眼迷离,在案板上把人连肉带骨当当当的一顿乱剁。然后脸上挂着令人不寒而栗的谜之微笑,把那鲜红的肉馅一块块捏进雪白的面团里,做成一个个精致的人肉包子。

想一想还有什么比从一个肉包子中吃出一个人手指残骸,更让人鸡皮暴栗的情节呢?

但是我个人觉得这样的情节多半是出于艺术的夸张。

现实生活中这家据说开了十年之久的人肉包子铺,不太可能傻到用这种把人从头到脚都剁成包子馅的操作方式。我个人其实更倾向于第二种说法。
楼主 时光的碎屑  发布于 2018-12-14 05:28:24 +0800 CST  
不知道还有没人看,我就慢慢写着玩吧。
楼主 时光的碎屑  发布于 2018-12-14 05:29:07 +0800 CST  
故事九 人肉 )

据说,当时是因为在这个旅游城市的两辆大巴车对撞出了车祸,伤亡惨重,大概一下死了有三四十个人。

因为属于比较重大的交通事故,所以领导们也比较重视,很快安排人手专门负责处理了。

在一番哭天喊地的悲痛中,因为领导们指挥有方,赔偿及时,遇害者的家属们情绪还算稳定,便集体同意将尸体就近送往市郊的火葬场火化了。

在填完一摞表格和完成了所有繁琐的手续后,遗体都被放入了火葬场的冰柜,等候被一一送进焚化炉,走完尘世最后的旅程。

但这家火葬场仅有五名工作人员,条件有限,这次的突发事件,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处理遗体的能力。不得已排了号,分成几天烧完。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但是第二天,有个死者的其中一个儿子从外地赶到,还带了一辆拖车来,车上放了一口黑漆棺材。

他不顾车祸处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和家里其他家属的劝说,执意要将父亲的遗体带回家乡安葬。

众人拗不过他,只得同意。

幸好他父亲排得还比较靠后,遗体还没有火化。

可是火葬场的职工不干了。

从来没有这个规矩,哪有收进来的尸体,不化成灰就能又抬出去的?

万万不能有这个先例。

好说歹说,就是不行。

孝子的牛脾气也犯了,死活要把父亲的尸身带走。不然就堵在焚化炉前,谁也不让靠近。

事情这就陷入了僵局。

车祸委员会的办事人员,恨不得能早一刻把这里的事处理完好交差。这会儿说不得各种打圆场,两边协调。

他们怎么说也是市里领导派来的,不看僧面看佛面。火藏场的职工们却不过这个情面,提了三个条件:

1. 寿衣要由火葬场的人穿。

2. 棺材要在火葬场盖棺定钉。棺材的龙门钉,也是棺材顶门最粗最长的那根钉也要由他们钉。其余的家属可以自己钉。

3. 棺材抬出后,孝子必须买九挂千响的红纸鞭炮在火葬场门口放了僻邪。棺材也必须挂红,就是要用红绸子上上下下绑个结实。

孝子这倒没计较,点头同意:我只要我爹全尸入土为安。

车祸委员会的办事人员怕夜长梦多,又生变故。承诺一应相关费用全部由他们报销。

不提家属们一见亡人的面,音容宛在,已是阴阳永隔。想要抚尸恸哭,被早有准备的火葬场的职工们劝住了,说是在这极阴的往生地这样做,对死者和活人都不好。

七手八脚的折腾了有半天,总算一切顺利完成了。

震耳的鞭炮声中,拖车拖着裹紧了红绸的棺材上了路。

若这样顺顺当当的拖到墓地,入土为安,这事也就这样了结了。

谁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有些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楼主 时光的碎屑  发布于 2018-12-15 04:50:45 +0800 CST  
故事九 人肉包子(三)

这拖着棺材的车子半路上居然又出了车祸。

孝子们坐在车头没事,后面拖着的棺材却被一辆大卡车撞得在马路上翻了好几个滚,摔了个七零八落。

尸体也甩下了马路牙子,躺在了一片荒草之中。

孝子慌忙下车,在马路边嚎啕大哭,以头磕地,磕得鲜血长流:爹啊,爹啊,儿子不孝,不能带你回家了。

按我们当地的风俗,送棺材埋入墓地,叫送上山,中途不得沾土。一旦落地,就是亡人自己选定的埋骨之所。必须就地掩埋,不然对亡灵和活人都是大凶。

事已至此,也没有什么办法好想了。

众人赶紧帮着把摔开的棺材抬过来。准备把遗体重新放入后就地深埋。

谁知不抬尸身还好,一抬之下,顿时手感有异。大家把寿衣解开,定睛一看:大腿上,屁股上大块的皮肉都被剜了干净,只是又用棉花填上了。不细看根本发现不了异样。

去掉了那些填绑着的棉花,遗体简直像北京烤鸭店里片过的鸭架子一样。

众人先是瞠目结舌,反应过来就像滚油锅里浇了一勺开水,一下子全炸了。

闹归闹,众人里面还有人头脑清醒,直接去报了警。

公安部门一介入,倒也没费多少功夫,就查出了那些消失了的皮肉的去处。

原来这包子铺的老板和火葬场的场长是亲戚。也不知是谁在酒酣饭饱的时候想出了这个可怕的主意。

那个时候,馒头才五分钱一个,肉包子能卖到五毛钱一个。

是谁说过:资本来到人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流着鲜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争。走私和贩卖奴隶就是证明。

看来马克思他老人家见识也不够广博。哪里需要300%的利润呢?仅仅十倍的利益,就足以让几个人抛得去做人的良知底线,把同类的肉身看得成是赚钱的工具。

人相食。

除了鲁迅先生《狂人笔记》中那写满了吃人的封建礼教,算是隐喻。

其实正史野史上,这类记录其实算不上是新鲜,查查古今中外的战乱史,人相食三字出现的频率,可能会颠覆你的三观。

除了战乱年代,还有把为了某些奇怪的理由,比如斗富,便可以把人蒸熟了来显摆自己的实力。你蒸一对双生子,我便蒸一个绝色美姬,还要着锦缎,施脂粉,放在大银盘上抬出来。

这样比起来,书籍上记载的有些原始部落吃人的理由简直就是小清新了。通过吞食亡者的身体部位,来表达哀思或是希翼传承亡者的力量,据说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有不同的力量,应该由家族中不同身份的人来吃掉。

虽然听上去匪夷所思,然而十里不同俗。

这世上吃人的事例林林总总,我觉得再考据下去,可以洋洋洒洒的写一部大部头<<论人类食用同类的起源及发展史>>了。

若有人写这个书,该怎样评价这件事呢?

仅仅是为了赚钱,居然可以把脑筋动到火葬场的尸体身上。在这些人眼里,那些在焚化炉里吱吱冒油,最后化为一绺青烟的同类的遗体,不是曾经活生生的人,有着和他们一样的一颦一笑,喜怒哀乐,而只是一块块的肉,不拿来废物利用,简直太可惜了。

所以有了这个在我们当地轰动一时的大案。

据说有十年之久了,从来没有出过岔子。十年了,包子铺的老板和火葬场的职工们自己也记不清处理过多少尸体,做过多少包子了。但是根据公布的供词来看,不是所有的尸体他们都动手的。

“我们还是选过的,有些人看起来就不好吃,柴。”

被他们选中的肉,就变成了一个个据说肉嫩汁多,好吃到叫人恋恋不忘的大包子。

“那滋味到底如何呢?”

这件事传开时,我们班上的调皮孩子一有机会就会去问先前吹嘘自己吃过这家包子的男同学:

听说人肉是酸的,是不是?

听说吃过人肉,走夜路时眼睛会冒红光,是不是?

听说吃人肉会上瘾,越吃越想吃,是不是?

那个可怜的男同学,每次听别人提起这件事,就会抑制不住的打干呕,然后吐得一塌糊涂。

很快他就转学走了,无声无息的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

他会不会因为吃过人肉真的变成了一个不吃就想得慌的怪物?

但这还不是让我最害怕的地方。

这个故事最让我觉得害怕的地方是:

坐在电脑屏幕前读我故事的你,会不会一身冷汗得回忆起很多年,又是很多年以前,你曾经在某个小城吃过的那个肉包子。

满满的肉馅,咬一口滋滋冒油。

那滋味你还记得不?
楼主 时光的碎屑  发布于 2018-12-18 05:16:41 +0800 CST  
捞贴捞贴
楼主 时光的碎屑  发布于 2018-12-20 13:56:49 +0800 CST  
故事十 算命

打卦算命,江湖人称惊门。据说是因为通常算命先生都会说一些故弄玄虚的话引起人们的好奇心或恐惧感,然后借一般人都想趋吉避凶的心理,骗人钱财,故称惊门。

流传江湖的惊门分九类,传统称九金十八疲,也叫九金十八汉。

九惊是算命行业的总称。批八字叫巾巾,看相叫戗巾,摇卦叫疙瘩金,还有训练鸟兽抽签的仙家签,借神佛之名敛钱的布袋金等等。总之,戏法人人会变,巧妙各自不同。

据说,就连算命先生说的话,也有讲究,话留一线,左右逢源。

比如人若来问,我家父母大人寿限如何?算命先生会说,父在母先亡。

人说,我家老母尚在,是家严先辞世。先生就会白眼一翻,我说过了呀,父亲在母亲之前先亡呀。

总之这句话,其实包括了所有的全部可能:父在,母先亡; 父在母先,亡;如果父母双方都赏健在,但日后也不过是这两种情况。

所以人生一张舌,好坏全凭它。算命先生也是多凭此,混些小钱,养家糊口。

可是事无绝对。中华地大物博,能人辈出。在算命先生中,也不乏有一些能人异士,当真是勘透了天机,欲指点世人迷津。却往往被人误会,只留得段段零星的奇闻散落在市井传闻中。

某也江湖畸零人,试录之。天晚欲雪,读之或可消岁寒。

乡中有陈姓兽医。心善医术高,方圆十里得其益处的牲畜不计其数。

而对庄户人家来说,牛呀,马呀这些大牲口往往关系到一家生计,所以对陈兽医也是感激不尽。

陈姓兽医因而在当地人缘声望甚好,家境也不错。他还娶了个小他十来岁的小娇妻,日子过的甚是和美。

美中不足就是他已经是望五的人了,膝下荒凉,却无一男半女。

也许也是因此之故,他为人虽心善,行事却极为倔强。凡事只要自己认准了,跟那只会沿磨打转的毛驴一般,不肯更改半分。所以又得了个外号陈犟驴。

一日那陈犟驴去县里赶集。

去得尚早,市集里人不多。他也没啥必须要买的东西,只东看西瞧的图个热闹。正看得高兴,却听见有人在耳边说,“老表,怕你最近屋里头有人要倒霉。我看你跟我有缘,今天就告诉下你解法。”

陈犟驴回头一看,是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中年人,一点也不起眼的黑瘦庄户人模样。

他听多了乡邻间口耳相传的传闻,心道骗钱骗到我头上来了。而且那有清早八晨的,就咒别人家出事的。

想到这,他就把那个人劈头盖脸骂了一顿。不料那个人到也不生气,说自己说的话难听,但是是实情。而且事情还有转机,所以才冒昧说给他听。

陈犟驴听了,冷笑道,那乍个解法,就请他说来听听。

那个人也不理陈犟驴鄙夷的神情,伸了一个手指说,“你给我这个数,我就告诉你。师傅传我这先天神算时,就说绝不白给。世人若不付代价,就不知珍惜。”

陈犟驴一听,就说,“给你一分钱,你说不?”那人皱了下眉头,说也可以。自己本来就是见陈犟驴是个善人,诚心来帮他避灾的。哪怕是一分钱,也算不违师命。

谁知陈犟驴驴脾气突然犯了,说一分钱你都看得起,想要,我还不想给呢。说完就要走。

那人忙拉着陈犟驴说,既然你连一分钱都舍不得,那你只要肯点头答应把你的儿孙福让给我,我也告诉你解法。

陈犟驴一听就好笑,更觉得对方是个骗子。自己连子女都还没得,哪来得儿孙福?反正骗不到我的钱,陈犟驴就想说好嘛,看看这个骗子能说出个啥来。

刚想张嘴,那人到慌忙拦住说,你想好了再答应。一分钱的事,我真不是存心要骗你。你何苦要拿自己后半生的福报来堵我嘛。陈犟驴却不理他,说好嘛,我就答应你把子孙福给你,你到是说说看,我家那个要倒霉,要你解救?”

那个人叹了口气,说,“生受你了,老表。你屋里的婆娘有个劫难,不过只要你三天之内不去接生,这个关就算过了。如果实在是躲不过非要去接生的话,娃娃一落地,你就跟主人家要这样东西,一点不要耽误的赶快回家。”

说完又小声在陈犟驴耳边说了一物。陈犟驴一听就好笑,自己是个兽医,怕这个江湖骗子在哪打听到自己是个医生想来骗钱,又没打听全,编出这么一番鬼话,是想骗谁?接生,还娃娃落地,真是要笑死人。

那个人见陈犟驴一脸的不信,摇摇头,说,“哎,我也只能帮你到这样了。命中注定无子的人,就是修来的福报也抓不住。”说完就走了。

陈犟驴本来正满心嘲讽,听到这句话。心里突然不自在起来,有些后悔。还想找那人问问,说来奇怪,明明在人流里看到那个人的。却怎么也赶不上了,三晃两晃,就找不到了。

陈犟驴这就又点闷闷的,赶集回来心想,“最后那人说的话太奇怪了。我还是听他一劝,这三天都不做生意吧。”

果然他就三天时间都关门歇业,随便哪个来找他去看病都推了。

他老婆翠枝本来是个极的女人,陈犟驴也不知道为啥,最近一个月来却不知为何脾气变得暴躁无比,现在见他有钱都不挣。乡里乡亲的,又是得罪人的事,就成天骂骂咧咧的。陈犟驴也不解释,心说三天时间,一晃就过了。

谁知道最后一天傍晚,他本家亲戚却突然来找他,说自己女人刚刚摔了一跤,难产了。

乡里的赤脚医生也不在。他也指不上谁,想着他好歹是个医生,无论如何是两条人命,求他去走一趟,帮帮忙。


他解释了半天,自己只是个牛医生,无奈来人也是逼急了,说好歹也是个医生,比啥都不懂的他们强,又是亲戚,总不能见死不救吧?情势逼人,他倒吸了一口凉气,若想日后不被人戳背脊骨,也只得硬着头皮跟自己亲戚去帮自己表亲妹妹接生。

他到了主人家,点了艾草,又凭自己有限的医学知识捣鼓了半天,谁知道竟然有效。过了大半个时辰,一个七,八斤重的胖小子呱呱落地,母子平安。主人家那个高兴,硬要留他吃酒饭。他却想起那个算命先生的话,冷汗直流。好说歹说辞了出来,却还没有忘记带上算命先生要他找主人家要的东西,就是帮忙剪脐带的那把大剪刀。这家人本来就是市场上卖鱼的人家,专门去找铁匠打了把大剪刀。这天专门磨得锋快,又用开水烫了。

回家的路上,天都黑尽了。快到家的时候,陈犟驴却发现本来自己熟悉的山路却找不到方向了。他急得出来一身毛毛汗,晓的遇上鬼打墙了。却突然记起算命先生的话,姑且从怀中取出那把大剪刀,对着空气就是一剪子。走得时候匆忙,那剪刀上还带着没擦尽的血迹。这一剪子下去,就听得似乎有女人呜呜的哭声从不远处传来。平时自己熟悉的山路也出现了。陈犟驴顾不得害怕,拼命朝家跑去。

结果家里灯火通明,叫门却不见老婆来应门。陈犟驴这时心下越发相信那个算命先生的话,飞起一脚,把门踹开,却发现老婆在卧室里,用一根小手指粗细的麻绳把自己给吊在了房梁上。情急之中,陈犟驴又想起那把大剪刀,咔嚓一下,就把那根麻绳给剪断了。

幸好解救的及时,他老婆倒还没事,就是后来发现,自己本来怀着的娃娃没有保住。她老婆说那天也是像有鬼迷了心窍,就是觉得心里难受,一心想寻死。

事后陈犟驴,捶胸顿足,后悔不已。如果不是自己一味死犟,也许结局会更完美。

可见世间事,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有时肯听人劝,也是福气呀。
楼主 时光的碎屑  发布于 2018-12-20 15:01:32 +0800 CST  

楼主:时光的碎屑

字数:203119

发表时间:2018-10-23 11:02:4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4-07 07:25:53 +0800 CST

评论数:152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