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张贴,记录网上看到的观点、句子之类的,请勿回帖。

一个美国人的一生 VS 一个中国人的一生
一个美国人呱呱落地了
打从小,美国的教育就告诉他:不要读死书,要创造力,做人要正直、守信、诚实。
长大以后,他发现这些教育,在美国都是无比正确的,有创造力的美国人创造了互联网、电脑等高科技,领导着世界。做一个美国人必须言行一致,诚实守信,如果有一次不诚实不守信的不良记录,这一辈子都会麻烦不断,甚至无法立足于美国社会。
这个美国人工作了,他每年为国家缴纳税收,在他暂时失业的时候,每月能领到1500美元的失业救济金,还享受医疗、保险等社会福利。在他无论在任何地方遇到困难和危险的时候,美国的政府派出直升机和救援队来搜救他。假如在国外遇到危险时,美国的军舰和战斗机会来解救他。
这个美国人经常参加投票,在选票上写下他信任的市长候选人、州长候选人、总统候选人。他发现,凡是选民选出来的各级领导人和政府机关,都重视人民的利益,为人民谋福利,没什么架子,也很清廉。公务员的办公楼看不到奢侈浪费的地方,甚至非常简陋,一个美国白宫也不如某国的一个县政府辉煌气派。公务员对老百姓们打成一片,警察甚至帮他家里修剪园林。
这个美国人很幸福很自豪的生活着,直到他去世的那一天,他都确信美国是一个世界最好的国家之一,他做为一个美国人感到无比自豪,他希望上帝保佑美国。

一个中国人也呱呱落地了
打从小,中国的教育就告诉他:要读死书,不要有创造力,做人要正直、守信、诚实。
长大以后,他发现这些教育,在中国都是无比错误的,没有创造力的中国人变成了世界工厂,仿制耐克鞋,生产玩具、裤子,为全世界打工,冒着断手断脚的危险,赚钱几美分的微薄利润。做一个言行一致和诚实守信中国人被证明是脑残,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让为非作歹毫无诚信的人一个个发家致富,成为社会的富裕阶层。他成了一个看不到希望的待富者。
这个中国人工作了,他每年为国家缴纳税收,却发现,他暂时失业的时候,领不到一毛钱失业救济金。看个病需要几万几十万元,买个房子一平米要N万元。在他遇到危险的时候,没有政府的救援,除非是几百几千人遇到巨大的危险,某高层发话,才在几十天后见到救援队,其中救援物资还被贪污了大半。假如在国外遇到危险,就更别指望国家救援了,被恐怖分子关押一两年之后才被释放。
这个中国人一辈子不知道什么叫民主选举,他发现县长、市长都是上级安排好的,他们只为上级服务,城管是为了上级看到美好的市容而清理做小生意糊口的"刁民",政府的办公楼和汽车一个比一个豪华,出台的政策都是为富人和既得利益服务,没有一个是为老百姓谋幸福。公务员和警察一个个凶神恶煞,甚至警匪一家,蛇鼠一窝。
这个中国人很哀怨很无语的生活着,直到去世的那一天,他都后悔投错了胎,怎么生在了中国。他的孩子告诉他,他的房子70年到期还要续租,他惨叫一声,口吐鲜血的死去,临死,两眼都不肯合上,死不瞑目。
楼主 nab0007  发布于 2014-03-11 16:34:00 +0800 CST  
调皮同学当老板
一次回老家与几位小学同学相聚,“忆往昔”之后,聊起了其他人现在的情况。谢老大自己办工厂,资产几百万元;大王二当包工头,在县城买了几套房;杨拐子从卖盒饭起家,如今在城里盘下两家大酒店;小王二靠跑运输起家,发展到拥有60多台大小车辆的运输公司。大家纷纷感慨:想当年,他们还抄我们的试卷,如今却个个都当老板。而我们这些当初成绩优异的好学生,多半拿着死工资,境遇一般。为什么坏同学都当了老板?仔细琢磨了一阵子,我逐渐瞧出了点儿门道。
一是成绩差、调皮捣蛋的同学从小被批评惯了,练就了一副“刀枪不入”的厚脸皮。你的话越难听,他越是赔笑脸。和气生财,于是生意兴隆。那些学习成绩好、听话乖巧的同学,从小听惯了肯定赞扬,偶尔听到一句批评,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你要他放下架子低三下四地去求人,还不如杀了他。

二是成绩差、调皮捣蛋的同学,由于经常惹祸,免不了受皮肉之苦。天长日久,能吃常人不能忍受之苦。就拿杨拐子来说,十几岁就跑到县城帮人卖盒饭,天不亮就起床,凌晨才休息。甘甜磨砺苦中来,终于发展到拥有两家大酒店的大老板。反观成绩好、听话乖巧的同学,从小被老师和家长捧着惯着,连体育课都不愿到操场去出身汗,就甭说让他去干这种掉皮掉肉的活儿了。

三是不怕挫折。从小就经历考试的失利,挫折对于他们来说就如同韭菜一样,割了长,长了割,已经感觉不到痛苦。拿大王二来说,最初学做泥瓦匠,靠卖苦力挣到一笔钱后开始当包工头,但第一笔买卖就赔了十几万元。大王二不气馁,借了几十万元继续干,终于东山再起。反观成绩好的同学,总想睡在成功簿上享受胜利的喜悦,偶遇挫折就快速爬上救生艇。

四是冒险精神,虽然每次恶作剧被发现后,都要受到严惩,但他们总也放不下那份快乐。因此,在每办一件事之前,他们想的是怎样获得快乐,而不是计算风险有多大。而成绩好、听话乖巧的同学,从小到大,生活轨迹都被老师和家长设计好了。哪怕你给他一个发财的机会,他也会想“贷了那么多款,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五是为人仗义,敢“为朋友两肋插刀”。记得那年谢老大带我和小王二蹿进小桥边一户人家院里,将一树枇杷摘了个精光,结果被主人追到学校。面对主人和老师的“拷问”,谢老大将责任全揽到自己身上。最后,我和小王二免受了惩罚,当时我感激得眼泪都出来了。试想,员工一时不慎犯了错,老板能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为其减压,谁还不感恩戴德拼死效劳?而反观学习成绩好、听话乖巧的同学,从小到大,唯恐自己沾惹是非,这样的人如果当老板,只会天天与员工为敌,搞得员工人人自危,谁还有心思去工作?一旦企业遇到一点儿挫折或困难,员工便会卷铺盖走人。
***
1.按照当前教育评价体系,所谓好同学就是听话、没有主见、死啃书本、考试能力强、没有创意的同学,而所谓坏同学反之。
2.按照当前社会评价体系,所谓能力强,就是左右逢源、拉关系、走后门,当官的,领导赏识就越当越大,经商的,与官合作就越做越大。
3.按照当前税收体制以及管理体制,不违规的企业做不大,不违规就赚不到钱,所以只有“坏人”才能生存。——这就是所谓中国富豪的原罪。
——看懂以上三点,就不难得到答案。这也是许多社会现象的答案。
楼主 nab0007  发布于 2014-03-11 16:44:00 +0800 CST  
读大学吗?
网友观点1
从赚钱角度来说,大学真的是没什么意义了,因为他们从未教过我们如何赚钱,只教会我们如何去做苦力,而所谓的“德育”也是狗屁,老师都那么“现实”,还能教我们学生要如何 “高尚”??
看看当今的很多家长为孩子的高考而发愁,真是看得不忍心,这么多家长要为孩子花四年的冤枉钱,还要挤破头,这么垃圾的大学教育,居然还有还那么多无助的家长。。。
大学文凭何用?大学的知识又有何用?从小到大的知识又有何用?这一切不过是又成就了一个个为人卖命、贪图稳定的无名小卒,仅此而已
对那些孩子刚高考的家长提个醒:
你是否想过大学的教育值不值得你的孩子花四年时间?万一不值得呢?
大众的选择就是正确的选择?大众恰恰都是普通老百姓
你忍心所谓的“高等教育”挥霍掉你孩子风华正茂的年华?
大学能让人学到的东西少的可怜,而且大部分还是以后用不到的,本人出来创业,所用到的东西都是和大学无关的,有朋友20不到就身价百万,但从受过什么“高等教育”,赚钱的 道理都很简单,技术活可以招“大学生”来做,苦力有的是
醒醒吧,大学是最扼杀创造力的地方,把人与现实隔离,不要把你孩子最美丽的年华挥霍在那里。
网友观点2
中国的基础教育,由一帮学究来确定大纲,里面充斥着大部分人这辈子都不可能用到的内容,拿数学来说,就一个简单的开方运算,大概90%以上的人毕业后此生都不会用到,我不知道学这些有什么用?我是学工科的,微积分在我的工作中没有用到过一次。我希望国内能把大部分人用不到的东西从中小学课本里剔除,把时间还给孩子。工作、研究中需要用的内容去大学里学习。
美国大学录取学生追求标新立异,大学最喜欢有绝活的、有特长学生,遇到这样的学生,根本不看高中成绩。
中国的教育是奴性教育,从幼儿园、学前班开始就培养孩子听话、服从,压制、打击孩子的创造性、特异性和好奇心。这也是之所以难以出现诺贝尔奖的原因。
美国的教育培养挑战权威精神,使得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特异性得以发扬,科技得以进步。这就是中美两国教育的根本区别。
楼主 nab0007  发布于 2014-03-11 16:47:00 +0800 CST  
电脑配置

1. 主板:技嘉915-775 720.00
2. CPU:C2.66 盒 560.00
3. 内存:黑金刚256M 190.00
4. 硬盘:金钻80G 490.00
5. 显卡:6200/128M 490.00
6. 显示器:AOC(冠捷)17寸液晶 1980.00
7. 光驱:SONY 16XDVD 250.00
8. 机箱电源:P4机箱 220.00
9. 键盘鼠标:清华同方套件 70.00
10. 音箱:漫步者2.1 130.00
楼主 nab0007  发布于 2014-03-11 16:48:00 +0800 CST  
中国恶邻俄罗斯
2014-03-08 九秘书●世界首家 小麦胚芽茶

俄国作为一个国家出现,只有1100多年的历史。公元9世纪前,在东欧平原上,居住着一些斯拉夫人的部落。到公元9世纪,这些部落以基辅为中心,结成一个大公国,称“基辅罗斯”,这是最早的俄罗斯国家。当时它只是一个南自基辅、北到拉多加湖、西从普斯科夫、东到木罗姆的一个东欧内陆小国。到15世纪末,莫斯科公国陆续征服周围的俄罗斯各公国,第一次形成了以莫斯科为中心,介于伏尔加河和第聂伯河之间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伊凡四世于1547年自称全俄罗斯沙皇,国名由“莫斯科公国”改称“沙皇俄罗斯”。从16世纪中叶第一代沙皇到20世纪初的末代沙皇,都不断地向外扩张领土。
1547年俄国伊凡四世向东扩张,原是欧洲国家的俄国。但伊凡四世在1552年攻灭喀山汗国,令俄罗斯能够越过乌拉尔山脉吞并地域辽阔的西伯利亚,后与中国的领土接壤,亦因此能够使俄自清代以来,通过战争、条约、调停法理拥有了中国的一些领土。从沙俄至苏联占领的中国现代的固有领土包括(自东向西):库页岛、乌苏里江以东土地、黑龙江北至外兴安岭土地、贝加尔湖以东土地、唐努乌梁海等。苏联又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乘机控制中国东北。另外,苏联在外蒙古独立事件中起了关键作用。

俄罗斯是怎样的一个国家和民族

一)从国徽看
国徽是代表国家的徽章,是民族的象征,一个国家的“脸谱”。在很大程度上,它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性格及其国家价值取向。

1993年11月30日,俄决定采用十月革命前“恐怖的伊凡”伊凡雷帝(俄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沙皇)时代的以双头鹰为图案的国徽:红色盾面上有一只金色的双头鹰,鹰头上是彼得大帝的三顶皇冠,鹰爪抓着象征皇权的权杖和金球。鹰胸前是一个小盾形,上面是一名骑士和一匹白马。它一头望着西方,另一头望着东方。俄罗斯的西方即欧洲,东方即亚洲。鹰是一种凶残而机敏的动物,它警惕环顾四周,在对猎物下手之前不声不响,伺机而动,随时出击。

二)从历史看
如果说,中国历史是本民族内部强势欺凌残害弱势的一部“吃人”历史,《俄国简史》(作者B.H.萨姆纳)所揭示的俄罗斯历史则是一部东征西讨南征北战远交近攻武力征服鲸吞蚕食屠城掠地血腥蹂躏异国的扩张历史。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圣经传道书》1:9) ,毛泽东曾说过:“看一个人的过去就知道他的现在,看一个人的过去和现在就知道他的将来。”
当今的俄罗斯脱胎于苏联,苏联脱胎于沙俄,我们不妨从它与以下16个国家的“外交史”,来考察一下俄罗斯的过去和现在。
1. 与波兰
1939年,苏联采取“祸水西推”的策略和德国结盟秘密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伙同法西斯瓜分波兰,让波兰1个月亡国,屠杀波兰人民上百万。
1940年春爆发“卡廷事件(Katyn Massacre)”,大约2.2万名波兰军人、知识分子、政界人士和公职人员在卡廷森林、加里宁等地遭到苏联军队杀害的事件,苏联却栽赃嫁祸于纳粹德国。
1945年,波兰的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地区被划入苏联版图。
在斯大林的建议下,《菠茨坦协定》没有将波兰列入德国赔偿分配方案,而由苏联所获赔偿的15%转交给波兰(未执行)。
发生于1956年的“波兰十月事件”,是继波兹南事件后发生的苏联领导集团干预波兰内政的事件,苏军坦克包围华沙。

2. 与芬兰
939年11月30日“冬季战争”(也称为苏芬战争、苏芬冬季战争、苏芬冬战)爆发, 苏联军队入侵芬兰,直到1940年3月苏芬签署停战协定,芬兰将10%的国土割让给苏联。
1940年和1947年,芬兰的卡累利阿地峡、沙拉古萨摩、贝辰加(贝柴摩)等地区被划归苏联。

3. 与罗马尼亚
1940年时,苏联占领了罗马尼亚一部分的国土,该地区成为今日的摩尔多瓦与乌克兰的一小部。
1940年6月,苏联又占领了比萨拉比亚,并于同年8月在德涅斯特河和普鲁特河之间组成了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同时,把罗马尼亚北部的北布哥维纳(1918年前属奥匈帝国,1918年后属罗马尼亚)也划入苏联版图,组成了乌克兰的切尔诺夫策州。


4. 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
1940年,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被并入苏联版图。

5. 与南斯拉夫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南斯拉夫实行社会主义,由铁托出任总统,铁托执政下的南斯拉夫,与苏联保持距离,坚持独立自主和不结盟运动,这使得南斯拉夫变成欧洲唯一没加入华沙公约的共产国家。没有上莫斯科贼船的南斯拉夫,努力发展自己的经济,在东欧国家里成为比较富有的一员。
在1991年前苏联解体之后,各民族开始各自争取自治和独立。

6. 与捷克斯洛伐克
1945年,在苏联帮助下,捷克斯洛伐克全境获得解放,捷克和斯洛伐克再度合并,割让匈牙利的领土重新划归捷克斯洛伐克,但外喀尔巴阡州则割让给苏联的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1947年在苏联抵制且禁止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参加美国不分敌友的资金和技术援欧“马歇尔计划”,并最后通牒禁止捷克接受,从而捷克成为苏东军事政治集团的“机床厂”。结果,使这个战前就已经进入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失去了参与新的工业革命的机会,并逐步落后于西方。
爆发生于1968年1月的“布拉格之春”,本是捷克斯洛伐克国内的一场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运动。这场运动直到当年8月20日苏联及华约成员国武装入侵捷克才告终。这次军事入侵导致了约有10万人左右的难民潮,其中包括了许多精英知识分子。

楼主 nab0007  发布于 2014-03-11 16:49:00 +0800 CST  
7. 与德国
经由斯大林与“不懂政治”(丘吉尔语)的西线盟军最高指挥官艾森豪威尔协商,确定攻占德国首都柏林的任务将由苏联红军负责。1945年4月30日被苏联红军占领的纳粹德国柏林帝国国会大厦4月30日,德国国会大厦的主楼圆顶上插上了旗镰刀锤子的苏联国旗。
由此,拔得头筹的苏联为日后肢解瓜分德国(一分为四)捞足了资本和讨价还价的筹码,德国的哥尼斯堡地区(今俄罗斯伪加里宁格勒州)也因而被划归苏联。
被当作冷战起点的1948年封锁西柏林事件,苏联乃始作俑者。

8. 与匈牙利
发生于1956年10月23日至11月4日的匈牙利事件(匈牙利称为“1956年革命”,1956-os forradalom),是匈牙利民众对苏联的傀儡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政府不满,从而自发进行的全国性革命。在苏联的两次军事干预下,事件被平息。事件共造成约2700匈牙利人死亡。

9. 与
1896年,俄国和日本曾经以横贯半岛的北纬三十八度线瓜分 半岛。
1945年8月,反法西斯盟军苏联军队和美国军队登上 半岛,占据 半岛三十五年之久的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此时苏美两国沿用这条历史分界线划分了势力范围。
1950年,斯大林同意 对韩动武, 战争爆发。斯大林的用意是把中国拖入这场战争(以免毛泽东成为第二个铁托),将美国和中国全部束缚在 半岛。

10. 与日本
库页岛原为中国的领土,于19世纪五、六十年代根据不平等的《中俄瑗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被沙俄侵占。1904~1905年日俄战争,沙俄战败,将库页岛南半部割与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库页岛南半部又被苏联占有。千岛群岛是19世纪后半叶沙俄与日本的争夺对象,1875年为日本全部占有(以日本放弃南库页岛为条件),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苏联又占有了全部千岛群岛。

11. 与伊朗
历史上的外高加索的许多地区,长期为伊朗所统治。在1804年至1813年的俄伊战争中,沙俄兼并了格鲁吉亚及阿塞拜疆的大部分土地,于1828年又兼并了亚美尼亚,于19世纪末又吞并了土库曼。

12. 与阿富汗
沙俄于19世纪末兼并中亚地区,1885年侵占了阿富汗的库什克堡,形成了前苏联的最南界。
1979年,为了打开面向印度洋的通道,苏联对阿富汗进行了历时长达八年的入侵。

13. 与蒙古
蒙古原属中国的一部分,即中国的外蒙古部分。1911年,沙俄乘中国辛亥革命之机,策动外蒙王公叛乱,搞所谓“独立”,把外蒙置于沙俄控制之下。十月革命后,外蒙受苏联影响,1924年废除君主立宪制,成立所谓蒙古人民共和国。这样,外蒙与苏联有了共同边界。
1921年,列宁当政,苏联红军进占外蒙。1945年雅尔塔会议,斯大林强迫国民政府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遭婉拒。1950年,毛泽东与斯大林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正式承认外蒙独立,156万平方公里土地就此脱离。列宁,这位宣传“无产阶级无祖国”的革命导师,为了迷惑中国的追随者,曾经许诺废除沙俄与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但从未兑现过。

14. 与中国

A.沙俄苏联侵占中国领土一览表

1)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七年),兴安岭及额尔古那河以西约二十五万平方公里国土,于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丧失。
2)1727年10月21日(雍正五年),贝加尔湖之南及西南约十万平方公里国土,被迫签订恰克图条约而丧失。
3)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约十万平方公里之库叶岛,被俄帝暗中吞并。
4)1840年(道光二十年),原为我属邦哈萨克,被俄帝侵并,该邦面积约百万平方公里。
年(道光二十年),原为属邦布鲁特,约十万平方公里面积土地,被俄帝并吞。
5) 1840年(道光二十年)原为我属邦布鲁特,约十万平方公里面积土地,被俄帝并吞。
6)1858年5月28日(咸丰八年),混同江以西,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广大地区,面积约四十六万平方公里土地为俄帝侵占,并逼清廷签订瑷珲条约加以承认。
7)1860年11月14日(咸丰十年),混同江及乌苏里江以东兴凯湖附近,约四十三万平方公里国土为俄帝侵占,事后逼清廷订北京条约加以承认。
8)1864年(同治三年)后,自沙渍达巴哈起,至葱岭止约四十三万平方公里国土,俄帝逼清廷订立塔城界约等多次界约,加以承认。
9)1868年(同治七年),约百万平方公里面积之我属邦布哈尔汗国,被俄帝侵并。
10)1876年(光绪二年),原为我属邦浩罕国,约三十五万平方公里面积土地,被俄帝吞并。
11)1881年(光绪七年),自伊犁西南天山之阴,那抹哈勒克山口起至伊犁西北喀尔达止,约二万平方公里国土,俄帝逼清廷订立伊犁条约而丧失。
12)1883年(光绪九年),额尔齐思河及斋桑泊附近,约二万平方公里土地,于俄帝逼订科布多塔尔巴哈台界约而丧失。
13)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新疆省极西地区帕米尔地方,约一万余平方公里土地,被俄帝与英国瓜分。
14)1900年,尼古拉二世当政,出兵侵占江东六十四屯(3600平方公里)六千多中国居民被杀。
15)1921(民国十年),俄帝先唆使唐努乌梁海独立,一九四四年(民国三十三年)正式侵并,总面积约十七万平方公里国土。
16)1929年,斯大林当政,苏联红军侵入东北,争夺中东铁路(哈大线),击败中国守军,并占领黑瞎子岛。
17)1944年,斯大林当政,强行将中国唐努乌梁海地区并入苏联,并更名为“图瓦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2001年中俄签订《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正式承认唐地为俄领土(条约第六条),17万平方公里土地终归俄人所有。
18)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俄帝要挟英美订立雅尔塔协定,同年十月外蒙古举行所谓公民投票(苏军亦参加投票)。我政府被迫承认其所谓"独立"。面积有156.6万平方公里。
俄国侵占中国领土,截止1945年,共有588.388万平方公里,占当前中国陆地国土面积的60%,当时大清帝陆地国土三分之一。

楼主 nab0007  发布于 2014-03-11 16:50:00 +0800 CST  
B.苏联为“东突”埋下祸根

1938年,又派兵入侵哈密,妄图将新疆与内地分离。同时,又引诱盛世才签订《租借新疆锡矿条约》,盛不干,斯大林恼羞成怒,就挑拨蒋介石,把盛杀死,但此计没有得逞。斯大林不甘失败,又派特务,潜入新疆,制造叛乱,终于在1943年,由苏联武装的匪徒及败类袭取伊犁,并多次派空军轰炸迪化(今),扶植“东突厥斯坦共和国”傀儡政权。

C.苏联与日本阴谋出卖中国

1941年4月13日,日苏两国在莫斯科订立中立条约《日苏中立条约》伙同鬼子瓜分中国(苏联承认日本在满洲的合法权益,日本承认苏联在外蒙的合法权益)。该条约主要内容为:相互尊重领土完整,互不侵犯;缔约一方若受到第三国攻击时,另一方保持中立;条约有效期为5年。作为该条约附件,附加日苏分别承认蒙古与伪“满洲国”领土完整、不可侵犯的共同声明。

D.苏联红军出兵东北趁火打劫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第一枚原弹子,8月8日一直按兵不动不见兔子不撒鹰的苏联,以猛虎下山之势出兵中国东北一举歼灭关东军。如同抢先攻占柏林一样,故伎重演的苏联,这是在为从中国缴获“战利品”的老谋深算。

东北所有日资产业被宣布为苏联红军的战利品,由其全面接收,把最新最好最重要的机器设备能拆卸的全部拆运到苏联。宣称“无偿援助中国没法向苏联人民交待”的斯大林认为,在靠近苏联力量最薄弱的远东地区,保留中国东北这样一个庞大的由日本人多年经营起来的军事与工业生产基地,对苏联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而苏军占领东北正是解除这一威胁的最好机会。
1950年,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条约,在中国承认外蒙古独立的同时,同意苏联租用旅顺及大连军港。

E.苏联把中国拖入 战场

1950年,斯大林当政,先是怂恿 入侵南韩,接着又诱使毛泽东出兵 。数十万中国热血男儿战死异国他乡,让中国背负沉重的战争债务,百废待兴的中国由此元气大伤。因与美国交恶,中国错失接受美国原计划援助中国的良机,共产中国的国际信誉一落千万丈,中国成了闭关锁国夜郎自大的孤家寡人。
战争期间,苏联总共向中国提供了64个陆军师、23个空军师的装备,大部分装备系有偿(半价)提供,就此中国欠下苏联军火债30亿元人民币,在当时折合13亿美元。1955年苏军从旅顺撤退时,又移交了折价 9.8亿元人民币的装备。这些军事欠款,占了中国对苏欠款总额的六成以上。

F.试图拿中国当作对抗美国的桥头堡

1960年苏联要求在中国建立军事基地对抗美国太平洋舰队(被中国强硬拒绝)

G.苏联借刀杀人

1962年,赫鲁晓夫当政,中印爆发边界战争,苏联支持印度。
1979年,勃列日涅夫当政,中越爆发边界战争,苏联支援越南,并在中苏、中蒙边境陈兵百万,伺机入侵。

H.中苏边境冲突不断,差点引发核战争

在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对外推行扩张政策,多次引发武装冲突,并进一步扩大了社会主义阵营。但是在1969年,苏联却与另一共产党大国——中国多次发生边境军事冲突,战争一触即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苏联继北约之后的头号敌人。

1)珍宝岛事件
1969年3月2日,勃列日涅夫当政,苏联出兵侵占珍宝岛,从而引发珍宝岛事件。在3月的冲突中,中国部队阵亡29人,伤68人,失踪1人。苏联方面阵亡58人(苏方指挥官边防总队长列奥诺夫(Д. Леонов)上校阵亡),伤94人。整个事件中国部队共计牺牲71人(包括在4月之后的T-62坦克争夺过程中阵亡的42人)
2)塔斯提事件(孙龙珍事件)
1969年6月10日,中苏边界西部地区的新疆塔城地区塔斯提河畔(巴尔鲁克山),苏联边防部队阻挠中国牧民的正常作业,引发冲突,中国牧民孙龙珍(女)被苏军开枪打死。附近赶来的中国边防部队开火还击,冲突升级。
3)八岔岛事件
1969年7月8日,在八岔岛进行航标作业的苏联河流铁道工人与中国知青发生口角,苏联方面鸣枪示警未果,导致冲突爆发。八岔岛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同江市八岔乡西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国一侧,在八岔赫哲族乡境内(1969年时属于抚远县管辖)。
4)铁列克提事件
1969年8月13日,中苏在西部边界铁列克提地区再次发生武装冲突。苏军出动直升机掩护坦克装甲部队,在炮火支援下袭击在铁列克提地区巡逻的两个中国边防军巡逻分队,其中一支巡逻分队28人(包括3名随军记者)被围全部阵亡。

I.中俄石油贸易谈判持久战

1999年,普京当政(任总理),输油管道项目从此变成他戏耍中国的招亲绣球,一耍就是十年。
楼主 nab0007  发布于 2014-03-11 16:51:00 +0800 CST  

J.俄罗斯杀我同胞洗劫驱逐华商

2009年,梅德韦杰夫当政,2月15日俄战舰射击击沉中国“新星”号货船,8人死亡或失踪。6月29日,强行关闭切尔基佐夫市场,洗劫华人商铺, 俄数万华商一夜倾家荡产,俄罗斯166名华商被捕80人遭驱逐。

K.俄罗斯黄鼠狼给鸡拜年

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俄罗斯及时给予了中国灾区进行了无私援助,它直让国人感觉“幸福来得太突然”。不料想,当年10月俄归还中国黑瞎子岛,为何只归还一半,而不是外界流传的全部归还(这是2004年,早由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达成的协议,中国当局一直没有对国内公布。中国外交部还表示说,这是“中俄解决边界问题树立国际典范”)。似乎可以说,对中国灾区的“无私援助”是工于算计的俄罗斯的典范。

L.背后武装越南与中国争夺南海
2010-2011年,梅德韦杰夫当政,南海危机,俄国加紧向越南出售先进武器,包括基洛级潜艇、苏-30战机、导弹艇、反舰导弹等。

从近年看

1. 俄罗斯入侵格鲁吉亚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之日,俄罗斯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出兵入侵格鲁吉亚。不能不说,作为奥委会会员国的俄罗斯,此举这颇有挑战世界舆论的意味。
这次入侵共造成格鲁吉亚军队215人死亡、1469人受伤[4];俄罗斯军队74人死亡,171人负伤,19人失踪,以及约1600南奥塞梯平民死亡[3]。

2. 俄罗斯两次车臣用兵
不顾国际舆论的说三道四,在一片反对声浪中,俄罗斯两次车臣用兵。1996年4月以诱骗方法探察出车臣总统杜达耶夫落脚地点,发射导弹将他炸死。
3.俄罗斯“断气”:我行我素无所顾忌
2009年1月,正值严寒时节,因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天然气争端,俄罗斯因对乌克兰“断气”,导致欧亚至少6个经由乌克兰气管输送俄罗斯天然气的国家(包括保加利亚、希腊、马其顿、罗马尼亚、克罗地亚和土耳其)遭受池鱼之灾。
4.出尔反尔
10月4日,只有中俄两国在安理会就谴责叙利亚的草案投了反对票。三天之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又公开声明叙利亚当局要么改革,要么下台,一下子让中国成了形单影只的孤家寡人(我们可以姑且不论是否中俄有幕后联手的情节和投反对票的正义性)。
4.羞辱中国给中国一个下马威
俄总理普京将于10月11日率160人代表团访华之际,俄联邦保安局5日突然宣布,一名中国籍男子1年前企图窃取俄S-300导弹系统机密文件被捕,案件已于周二交法院审理。本案发生于去年10月28日拘捕此人,为什么偏偏选择在普京访华前夕才宣布,一点面子都不给中国,其中必有原委。

感言

一)“动刀者,必死于刀下”(耶稣基督语)
有人分析,沙俄和苏联在1917年和1991年的两次崩溃都是因为长期超出国家正常负荷的对外扩张牵制和消耗了大量的国力,导致生产力长期停滞,不能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进而激化了国内矛盾,最终导致国家在扩张至极限的时候也达到了崩溃的极限。
二)俄罗斯为什么从不批评中国
如果细心留意,俄罗斯政府和领导人,从来不做批评中国人权等“干涉中国内政”、“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这是滋生“反华势力”的国家的专利),日本也是如此,当然还有中国常年无偿无条件援助的所谓“友好国家”。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窃取算计专制中国的利益,对付“暗室密谋”的几个中国决策人,那便轻而易举轻车熟路(比如声称支持“一个中国”政策,作一个反对这独那独的声明)。可是,对一个未来讲人权的民主中国,那就意味着需要对付十数亿中国人,那还了得?
三)“经济落后就要挨打”吗?
被西方列强欺凌之时的大清帝,其经济并不落后,GDP仍居世界第一,直到清英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二十年,即清嘉庆帝死而道光帝立的1820年,中国的总产出(GDP)仍占世界总份额的32.9%,领先西欧核心十二国(英法德意奥比荷瑞士瑞典挪威丹麦芬兰)的产出总和12%,更遥遥领先于美国(1.8%)日本(3.0%)。
试想,一个腰缠万贯的阔佬,也难免会被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文化制度的先进,才是经济不落后的基石和保障。纵然你经济先进又有什么用?
正确的说法应当是:思想、文化和社会制度落后就要挨打!事实上,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社会制度是经济不落后的基石和保障。
四)不可用中国人的思维搞外交(闭门造车想当然)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950年10月,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决定出兵 ,并派周恩来、林彪赴苏联洽商武器问题。斯大林急切地希望中国参战,表示可提供所需各种武器。当时任翻译的师哲回忆说:“我们和苏联谈判时,只谈到军火的数目,而没有谈军火的价格。”
一向以办事精细著称的周恩来私下对师哲说:“我们接受苏方的军火,是作为他们对 的贡献而接收的。”长期在苏联生活过的师哲却回答说:“他们办具体事情的人不会同意我们不付钱的想法。”事后证明,并非是“办具体事情的人”要同中国算账,斯大林本人的态度也是如此。
五)“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1.在处理领土争端问题上,俄罗斯最高统帅和民间的态度
1853-1856年,为向地中海突破,俄国与英法土之间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结果俄国战败,割地求和。尼古拉一世成为俄罗斯帝国第一个割让土地的沙皇,因而气愤自杀。
看看普京怎么说:“俄罗斯地大物博,但俄罗斯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在领土问题上没有谈判的余地只有战争”、“我们的外交官在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尊严的时候,不是外交官,是角斗士”、“我们的经济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没有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再强大的经济又有什么用”。
一向对外骠悍的俄罗斯民众这样说:“在谁手里丢掉领土谁下台”。
楼主 nab0007  发布于 2014-03-11 16:52:00 +0800 CST  
2.在处理领土争端问题上的俄罗斯最高统帅的态度
《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一七二○年(康熙五十九年),康熙帝对俄国政府为交涉恢复中俄之间的贸易派来特使说:“朕始终欲与贵国皇帝陛下保持巩固之和平。且我两国岂有必争之理乎?……两国皆有许多土地,战争究于两国有何利益”。
慈禧太后有名言传世:“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至今仍在发扬光大,盛世割地,这也似乎已经成了中国的优良传统。
如果说“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当初邓公的韬光养晦权益之计,国力日盛的今天,主权声索国磨拳擦掌不断挑衅步步紧逼,中国却在步步退缩,手足无措苦无应对良策。
在南海局势火烧眉毛之机,还在高调什么“和平南海”、“友好南海”、“合作南海”,甚至公开宣称什么“永不称霸”“永不扩张”。与其说这是最高当权者缺乏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勿宁说是流露了没有历史责任感和政治抱负的真面目。这些无异于作茧自缚自带紧箍咒的表态(古往今来,任何国家都从没有做过类似的表态),会为中国在领土主权上采取强硬行动时,给人落下作为口实的“称霸”“扩张”的心理暗示。从这个意义上讲,是自己把回旋空间给压缩了。
对于领土争端,中国民间的消极态度。“这个国家本不是我的”,大多数人并不知晓也不关心中国与邻国的领土争端问题。
六)自古及今,为什么害中国的总是俄罗斯
与其说具有北欧海盗血统(北欧海盗主要来自瑞典和丹麦,他们曾统治过原本在林海雪原中以捕鱼和养蜂为生的俄罗斯人)俄罗斯民族凶残野蛮贪得无厌欲壑难填得寸进尺,倒不如说中国当权者脑满肠肥昏庸无能不思进取,为苟且偷安不惜认罪作父出卖国家民族利益。
除了俄罗斯,还有一个 的 ,明明不是什么“好东西”,可为什么总能玩中国当权者于股掌之上呢?
对于这种现象,除了因为当权者不受公众监督制约之外,或许还可以用被虐待狂和虐待狂的关系来解释。精神分析和社会理论家艾瑞克?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分析道:
被虐待狂者一般的趋向很明显的是一种病态及无理性的,但常常以合理的方式表现出来,他们认为被虐待的依赖是爱护或忠心,是由真实缺点而显现出来的自卑感及由环境之不能改变而造成的常久痛苦。
另外一种正好与被虐待狂相对的就是虐待狂的倾向。他们多少都有着意识感,这种倾向很不易消失,其中又可分为三类,但彼此都有着密切的关联,其中一种是想使别人倚赖他们,并且有绝对及无限制的权力来控制别人,只不过是将别人视为工具而已。
七)俄罗斯为什么不吞并蒙古而是要坚持其独立
除了当时的历史现实条件限制,似乎还可以这么认为:蒙古就是阻挡日后必然强大的俄罗斯邻国中国的天然屏蔽,可以将之当作俄罗斯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缓冲地带。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沙皇还是斯大林,似乎都有一眼望千年的战略眼光。
八)“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用俄罗斯人自己的话说,就是“你无法用理性来解释俄罗斯”,俄罗斯人不按规矩出牌,早已习惯成自然。对于这样的民族,你要么它将就它(这虽然不理性,可与俄罗斯人不理两相比较,无异于自残),要么敬而远之。

结语

放眼全球,还有比俄罗斯更加背信弃义不讲原则的国家和民族吗?比俄罗斯给中国侵夺造成的伤害、破坏和灾难更大的国家和民族还有吗?让中国吃亏上当最大最多的国家和民族,除了俄罗斯还有谁?作为中国第一大军火供应商的俄罗斯,从苏共至今一直把中国当作对付西方(尤其是美国和日本)的马前卒冤大头。

从历史和现实看,俄罗斯果真是中国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吗?“人自侮而后他人必侮之,国自贱而后他国必贱之”。
民族英雄林则徐曾有遗言留世:“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
楼主 nab0007  发布于 2014-03-11 16:53:00 +0800 CST  
培养健全独立人格的孩子

1。家长先要有健康的价值观
别人的孩子是优等生,自己的孩子却是差等生,跟别人谈论孩子时简直说不出口。别人的孩子是个钢琴冠军,自己的孩子却是小偷,经常偷钱去打游戏,混得像个二流子,自己一点办法没有。别人的孩子出人头地,自己的孩子却经常犯事,将来保准是个喜欢在号子里呆的家伙。别人的孩子与父母其乐融融,自己的孩子却像个仇人,与自己说不上三句话,冲突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主旋律。
是的,在教育孩子方面不如意的父母有很多,他们总是责怪这,责怪那,当然也有责怪自己,责怪自己文化程度低,没法教育好孩子。但是,责怪是没有用的,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你没有像样的实用的方法来培养和沟通,等他到了18岁,性格成型,已经来不及了。
把儿女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是也不是一件复杂高深的事。只要方法得当,潜移默化,相信你培养出一个精神健康的孩子。 对儿女的培养总体上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身体的培养,一个是精神的培养。一个孩子有健康的体魄,以及独立健全的人格,OK,他可以进入社会成为积极的一分子,你的培养就算大功告成。相信大多数家长对着前者都没有什么问题,儿后者比较棘手的是后一个问题。如何让他有健康的精神世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每个父母的愿望。那么精神世界的培养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观念培养,你的孩子有没有是非观念?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自己能不能判断。没有判断是非能力,受到不良唆使,严重的一不小心就变成犯罪分子。为什么少年犯那么多,是因为家长没有在成长中进行观念培养。比如意志培养。什么是意志培养,比如说你的孩子做什么事一遇到困难,就半途而废,什么事都浅尝辄止,见了芝麻丢了西瓜。这是因为你没有进行意志培养,他的潜能根本发挥不出来。比如说兴趣培养。你发现别人的孩子有的喜欢钢琴,有的喜欢画画,有的喜欢科技,都有一技之长。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又没有一个有兴趣,那么你肯定非常烦恼,觉得自己的孩子就懂得吃喝,将来一事无成。这里的问题是你没有发现和发掘他的兴趣方面。一个各科成绩都不好的孩子,他也许就是个天才,要不然是个实干家,要不然是个哲学家,但是你完全没有感觉,就随波逐流,让他学些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东西,孩子苦你也累。总体而言,这些都是心智素质方面的培养,如果这些方面都很健全,小孩子就能去开拓自己的世界,不用你去担心什么了。
儿女的心智素质,其实大多是在家庭教育中完成的。学校里的知识的培养、道德的教育,是一种粗放式的,那么多学生,老实并不能对症下药,一一对应。这就是为什么同一个学校的学生,有的能够成才,有的却成为社会上的多余人。把孩子的精神教育依靠学校是不行的,小孩子更多的是从父母身上得到精神的效仿。为什么说有其父必有其中,因为家庭中时时刻刻的潜移默化的教化远远比学校要深刻得多。所以说家庭培养是孩子成长的关键。
比如说有两个家庭,一个是很成功的富翁家庭,一个是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但是富翁的孩子生活非常优越,但往往不务正业,因为他不能从富翁爸爸那里获得精神培养。但是知识分子家庭很重视小孩子的精神素质,经常有普世的价值引导,小孩子往往得以自立。这是我们能到看到的比较普遍的现象。中国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为什么呢,富人家庭往往是溺爱取代了精神的教育。
那么作为一个家长,你想对孩子进行比较正确的家庭教育,需要怎样的素质呢?是不是需要渊博的知识?那未必,许多农民并不懂得太多,儿他的孩子却很懂事,自学成才,说明你的知识并不是必要条件。是不是需要文化程度高?那也未必,中国人的上代文化程度都不太高。是不是你需要特别的教育知识呢?这也未必,因为你去学多少知识,但是如果不能针对你自己孩子的情况,学多少也不能因材施教。
我觉得,首先你自己需要的是有健康的价值观,然后你这个价值观与孩子共享,这就是潜移默化,这就是最好的教育。咱们中国人,传统的现代的价值观很多,有的希望孩子出人头地,有的希望孩子光宗耀祖,有的希望孩子圆自己未能圆的梦,有的希望孩子能赚很多钱不辜负自己的培养,有的放手一搏希望能成为超男超女,有的希望孩子能够继承自己的家业。说实在的,这些愿望都不算错,都属于望子成龙,但是都是有点强人所难,都是不太健康的价值观,一开始就不对。一开始不对了,如果孩子的发展方向与你的愿望方向相悖,以后就越来越不对,你对孩子的培养就成为与孩子的斗争,你半辈子都在都在斗争,小孩子半辈子也在斗争,成了冤家了。这个说明你自己的价值观不对,传统的很多价值观都不对,我们必须调整。很多家长为什么教育不好孩子,并非文化程度不够,知识不够,而是没有正确的价值教育观,对孩子的要求不是迁就就是霸王硬上弓。所以我下面要讲的,就是让家长先有一个相对正确的开放的价值观,然后与儿女共享,形成培养,形成教育,共建健全的人格。为了说得生动,每一点我都用例子来说说明。这样,每个家长可以根据例子就能看出自己孩子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楼主 nab0007  发布于 2014-03-11 16:56:00 +0800 CST  
2.观念培养最重要
小孩子两三岁,其实就可以进行精神方面的培养。说是培养,其实不要太刻意,就是在玩乐沟通中完成,而不是去灌输。
两三岁的孩子就有意识了。你给他东西吃,他高兴,你不给,他不高兴,就是他有意识了。也就是说,这时候,你可以跟他进行很原始的沟通。他想吃一个东西,你说,这东西很脏,不能吃。聪明的孩子能接受你的观念。他记住了,这个东西脏,不能吃,吃了对身体不好,能够很原始或者自发地开始理解。这就有意识,可以形成观念。在观念形成的阶段,就可以培养是非观。赔偿是非观念可能贯穿孩子的整个教育阶段,这个需要家长自己有很正确的是非观。
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观念培养的重要性。一个20岁孩子陈某,因为赌博,欠了人家一些钱,又怕人家到家里索债而被母亲骂,晚上就拿了一把斧头去一户人家偷钱,斧头是用来防身的。他潜入户主的儿子家,也是个十几岁的孩子。这个孩子被惊醒,翻了个身,陈某非常惊慌,以为被发现了,冲上去用斧头把孩子砍死,然后从抽屉里投了一千块钱逃出来。只不过两三天就被逮捕归案。陈某的母亲痛哭流涕,说家里就这孩子最聪明,还等着他有出息,哪想到就犯了杀人盗窃罪了呢!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专家认为,这个案件虽然罪在孩子,但责任还是在家长,家长在孩子18岁之前没有给他培养正确的观念,导致他在关键时刻没有是非对错判断,棋错一着满盘皆输,整个人生都毁了。
我们分析一下陈某的错误观念。首先是赌博,赌博是非法行为,他没有非法不为的观念。当然这个不算是很严重的错误观念,但确实相当普遍的观念,因为现在的孩子玩的很多网络游戏,都是变相赌博或者过度消费行为(家长们要小心,这往往是走向错误的第一步)。输了钱以后,决定偷。家长没有给他确立偷是犯法行为的观念,更别提说人穷志不穷等传统观念了(许多小孩子偷家里的钱,家长知道后不以为意,实际上家贼是外贼的必经之路)。这时已经比较堕落得比较深了,对犯罪后果无知。genben更要命的是,在形势危机之极,偷窃行为瞬间转化为杀人行为。第一,陈某根本没有基本的人性观念,比如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珍视;第二,法律无知,不知道杀人是要偿命的,杀别人及杀自己。这样看来,陈某连最基本的是非观念都没有,是一个无知透顶的青少年,你说责任不在家长还在哪里?
所以说,观念的培养贯穿孩子的整个教育阶段。没有强烈的是非观念,那么他在关键时刻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通常我们会说这个孩子真“二”,什么拧巴的事都敢干。
观念的培养其实是贯穿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父母什么样的观念,孩子必然也是什么样的观念。父母不孝顺老人,将来孩子也未必孝顺你。那么观念的培养,应该如春雨润物细无声。比如说,你五六岁的孩子,跟你一起去海滩上玩。突然,他在海滩上捡了一个别人的玩具,他很喜欢,马上占为己有,自己玩了起来。这时候你怎么办?你必须要给他一个捡来的东西还给他人的观念,你要是纵容他捡来的东西据为己有,那么以后他就会发展为偷来的东西据为己有。总之,你必须给他一个普世的价值观,要不然养成贪小便宜的习惯,以后吃亏的还是他自己。你应该怎么做呢?你很严肃地对他说,这是那个小朋友的东西,我们应该归还别人。你把他抢过来,还给别人。这会有什么后果呢。小孩子还没有是非观,他因为喜欢这个玩具,所以他淡化物归原主的意识,他在喜欢的欲望驱使下,便很想变成是自己的。你在他爱不释手的情况下,抢了过来,虽然给他说明了正确的价值观,但是方法并不对头。他对你的做法是反感的,可能认为你侵犯了他的权利,他或许会哭起来,心里并不服气,也许心里会想,以后捡到东西,都不让爸爸妈妈知道了。这样不但没有灌输物归原主的价值观,而且与父母产生矛盾,没有起到教育的后果。也许你这时候应该换成一种商量式的做法,比如你可以跟他一起欣赏这个玩具,说真漂亮,不过哪个小朋友丢了心里一定很着急的,我们是不是还给他。假如我们东西丢了心里也一定很着急,希望别人也会还给我们的,等等,先需要在情理上把这一观念说清楚,让孩子自觉地接受这一观念。然后一起去还给他人,在还给他人的过程中体会到实施这一观念的快乐,甚至给小孩子一定嘉奖。我敢保证,如果能够做到这么完美,那么捡到东西要还给他人这一观念绝对彻底地灌输了过去。
实际上,许多家长在捡到东西时会顺手给了孩子,以为占了一便宜,或者根本没意识到这是对孩子灌输的一种错误的观念。因为对家长来说也许是一种很小的事情。但长此以往,小孩子的观念已经被你的粗枝大叶糟蹋得不成样子,以后这一观念你想改过来都来不及了。
还有一些孩子,眼馋,比如看见小朋友玩好玩的东西,吃好吃的东西,自己也一定要,一定哭。这时候家长为了制止他哭,就会跟别人家要过来,给他玩,给他吃。这种做法也无形中纵容孩子的占有欲,这种占有欲在无限制的情况下很可怕的。那么你宁可让孩子哭一回,跟他说这是别人的东西,不可能无理占有。你让他哭完这一回,以后就会少哭,因为他以后已经有了观念,知道这是别人的,我不能强行占有的,我哭也没用,他会由你引导下想正当的辙。
生活中的观念很多,我们很难说清楚哪些必须培养。这需要家长们自觉意识,善意引导。很多观念是从认识人性开始,从人性开始引导孩子对生命、对他人的尊重珍惜,这就是很普世很正确的是非观。他形成一定的是非观之后,就会有意识的发展自己的是非观,你会发现你的孩子很“乖”,很聪明懂事,很有自己的看法。他有观念,他就有会有自己的意见,有自己的判断,甚至会纠正你大人的错误,你就会发觉别人夸你的孩子聪慧,而绝不止是小卖乖、小讨巧的那种小聪明。你就是觉得,你已经有成为社会人的雏形。比如,一只挣扎的小鸟落在地上,小孩子往往会去折磨它,这是小孩子好奇的天性导致。那么你告诉它,小鸟跟人一样,它受伤了,它孩子正在等它回家呢。可以跟孩子一起做救治的工作。如果救治有效,看到小鸟能飞起来,小孩子得到的快乐一定大过很多游戏。而他对生命的尊重珍惜的教育也是课本上根本学不到的,已经渗透到他的心灵了。这样教育的孩子,长大了会成为杀人犯吗?不可能的。他在道德感已经建立起很强的堡垒,不用担心,他永远在一个道德和法律的及格线以后活动,已经保证了不会堕落了。
很显然,这需要家长自己首先有人性的光芒,你才能激发你孩子的人性光芒。观念决定了孩子一生的大方面,但却是从小事里做起。在有孩子以后,家长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不良举止。
楼主 nab0007  发布于 2014-03-11 16:56:00 +0800 CST  
3。给孩子的定位不是让他出人头地
咱们有一些做父母的,自小家里比较清贫。长辈和老师会教育我们,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们做父母的,也确实通过一番奋斗,吃了好多苦,才换来个有吃有住让孩子生活得安心的环境。既然自己都实践了,那么肯定认为这是真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因此想让孩子将来更上一层楼,出人头地,成为超男超女超人。
显然,这种思想是错误的,说不客气点,是封建残余,等级制度的思想残渣。有这种思想,教育孩子上就会过分用力,欲速则不达。
咱们中国人的望子成龙的心态,不奇怪,是从封建时代遗留下来的。古代呢,一个家族想混得好,除了考试当官,没有别的路可走,当了官就出人头地,鸡犬升天。古代你做个手工业者,遭人歧视;做个科学家发明点什么,属于旁门左道,甚至会举报你妖言惑众;你有娱乐天赋,卖卖唱当个明星什么的,遭人歧视,辱没门风。总之,除了吃喝拉撒那一套,你要是想靠自己的天赋,是很难的。现代社会不一样了,分工很明确,平等意识加强,行行除状元,唱个歌什么的根本没人歧视你,而且捧你场的还不少。简直翻个个了。可以说,人人都可以在各个行业发展自己的天赋,获得人生价值,路子宽了许多。但是呢,其实封建那一套出人头地其实没有消除,你只要看见一群家长聚在一起攀比自己的孩子,你就会发现,他们没拿孩子当个人,而是当个品牌,给自己赚门面呢。这个气味不对,所以我要强调,先矫正家长对孩子的态度。
举个例子来说,人看丁俊晖成台球打得好,成世界冠军了,都佩服他爸爸的眼光,给孩子找对门路,赌一把赌对了。想想呢,自己孩子有什么天赋,赶紧发现呀,也倾家荡产送去赌一把,出人头地呀。仔细想想,不对了,可能全国有成千上万个爸爸是这样的,可成为世界冠军的只有一个小丁,大多数是让孩子辛苦单调了半辈子,失去了学习的机会,什么冠军也没得一个。他不是那个料,或者根本不是顶尖的料,只是你出人头地的牺牲品。再说了,如果你的孩子幸福平凡地过一生,也不必什么世界冠军差呀,要那点虚荣干吗呢。
有的父母,自己是企业老总,就想让孩子将来能继承自己的事业。曾经有一个孩子,大学刚刚毕业,说父母是做工厂的,想让自己毕业后来做管理,最后做继承人,可是他十分惶恐,因为他最怕管理,根本不想做,他只想去哪里做个普通的员工,过简单的日子。赶鸭子上架是不成的。
所以,初为人父人母,就想初进考场一样,千万不要奢求,不要想得100分,要平常心,这样才能发挥最好水平。孩子绝对不是用来炫耀的,也不是指定用来做什么事业的,家长如果在这个问题上态度不对,孩子可能跟着遭殃。我碰见一个做母亲的,母亲老是说他孩子怎么考第一,特虚荣,结果孩子高考都没考上。孩子为了满足母亲的虚荣心,可能平时动了些手脚,说了些假话。母子真正从来就没有知根知底过。
当然,这个问题上我也不是反对让孩子成才,让孩子成为某一领域的顶尖人物,这个不反对。这个涉及到孩子的智性发掘,如何发挥兴趣发展潜能,这个后面会说到。但是这个绝对不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你就想干的事,今天流行学钢琴,明天流行学英语,后天流行学京剧,样样都想学,都想学出点门道,随大流。很多家长就是这样,说是什么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是不对。根本就没人跟你比,输什么输。孩子是个小宇宙,自己完善自己最重要,别跟社会潮流凑热闹。
那么,孩子在你眼里应该是个什么呢?说大一点,在地球上,他就是个生物,与万物品等。在人类这个范畴,他就是一个人,普通人,将来能干吗不是你现在就能计划的。父母的目的是让孩子能够快乐得过一生。让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有这个平常心,OK,你的家庭教育就有一个宽松正确的起始,不会早一两岁的时候就为孩子选择好学校呀、选择好老师呀,着急得上火。着什么急,最重要的老师是自己,自己傻乎乎的,送到美国去读幼儿园都没用。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智性沟通,情感孵育。
OK,如果你认准了,孩子不是拿来跟人比的,你做父母的只是想完善他的能力,让他有快乐的自我的人生,你就一点都没着急。你要做的,只是多腾出时间来和他玩。和他沟通。孩子上学了,班上有优等生,也有差等生,你的孩子刚好是差等生。别着急,总是有差等生的,不要为孩子而自卑,要相信孩子,差等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他肯定有其他的特长在考试上没现实出来,你去发现他的智性所在。大导演李安还是差等生呢,人家三、四十来岁了才厚积薄发,原来艺术天赋全躲在电影镜头里。关于如何发现天赋,下面也会谈到,这一节强调的是:没有很差劲的孩子,只有快乐与痛苦的孩子。你如果要你孩子做快乐的孩子,那么不要有太高期待,一步步平常心来培养。
楼主 nab0007  发布于 2014-03-11 16:57:00 +0800 CST  
4。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
我知道,家长肯定特别想知道,我的孩子成绩那么差,是标准的差等生。他有天赋吗?在哪里?你能告诉我吗?
那么,我就先讲发掘天赋方面。免得你们着急。
我的一个朋友,是个作家,从事的也是文学机构的工作。但是每次谈她的女儿,总是抬不起头,为什么呢,成绩不好,也看不出有什么方面的特长。而且由于长期是差等生,一直回避学习问题,与家长形成隔阂。对家长来说,确实是一种压力,因为不论在什么饭局或者公共场合里,人家都会问她孩子的情况,不外乎学习啦,考上什么学校啦,为人父母者避免不了这个问题。要命的是,高考连大专线都上不了,后来托了关系,上了一个师范大学大专班。她老觉得只要孩子有普通学生的好,她也就心满意足了。女儿进了大学寄宿,回来的时候还在女儿的书包里发现了毛片,她觉得遭透了,学习搞不好,教育方面也没搞好。
但是有一天我们通电话的时候,她很高兴地告诉我,她发现女儿有一种她前所未见的天赋,她在女儿的日记本里发现了女儿写的诗歌,写的随笔,文笔非常漂亮,思维天马行空,一看就看出才气,真是不是同龄孩子所能比拟的。她找了很多年女儿的天赋,原来藏在这里。虽然女儿的文字看不出有什么是天才,但至少表明是可以靠文字为职业的。于是她和女儿的商量下,重新指定了学习的目标,就是考研究生,以后往文艺评论方面发展。可以说,这一点达到共通之后,她和女儿都找到了自信,现在都向这个目标前进,并且效果良好。女儿在大学里的学习也如鱼得水,看许多世界名著和电影,做起评论来头头是道,完全跟中学里不一样了。
我想用这个例子说明,一个成绩极差的孩子,极有可能是某个方面的天才。只是你没有去发现,没有给他设立一个平台。
假如这个妈妈不是搞文学的,不理解女儿写的那些日记的价值,有可能这个女孩子就是个平庸的女孩子,平日里被差等生这个帽子压得喘不过气,更不会跟人展现出他的特长。实际情况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家长们忙于工作,忙于生意,或者自己文化程度比较低,对孩子的天分根本不能发现,或者视而不见。这样,你就不能给孩子的天分架设一个平台,他永远在自己不擅长的平台上做差等生,被别人鄙视,被自己看不起。不能不说,很多现状就是这样。我看到很多家长去外地工作,去外地做生意,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孩子拿了钱,把天赋用在打游戏、赌博、混社会上面,可以手,相当可惜。
那么,家长们如何发觉孩子的天赋呢,特别是差等生的天赋呢?我觉得监护人一要关注,二要寻找。比如说,一个差等生,他在理性应试方面可能很差,但他的感性思维能力很强,他往往是音乐、绘画、文学等艺术领域的好手。即便你自己没有这方面的眼里,你应该要请有一定文艺眼力的朋友来帮你发掘,加以引导,给他一个平台。这样他就不会把编程能力用在赌博上,不会把审美能力用在早恋泡妞叛逆上。
对孩子天赋的发掘其实是不必着急了,从一岁到二十几岁的每个阶段都可能出现。当然,那些需要练习童子功方面的天赋,比如说钢琴什么的,必须请专业人员判断。一般的,我们从他的兴趣、从玩乐,甚至从血型、从星座方面都可以在成长中发现。
也就是说,一个优等生,他的智力因素可能很早就显露。一个中等生,发展也比较健全均衡。一个差等生,他不太适应应试体制,需要家长更耐心给他建立一个新的平台,但是不要让他在自卑中埋没了特长。优等生和差等生,是基于学校教育体系而分辨出来。对家长来说,没有差等生,你必须对你的孩子有信心,你还是要培养他健全的人格。能力方面,只要你细心和用心,迟早有一天他会给你一个惊喜。
楼主 nab0007  发布于 2014-03-11 16:59:00 +0800 CST  
5。团队精神很重要
上面两个部分谈了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基本态度:第一,不要太高预期,把孩子不当人当成神来培养,那样不对。第二,如果你的孩子是差等生,不要失望,要在成长中帮他找到自己的舞台。
有这两个态度,我们在来谈基础素质的培养。第一呢,就是团队精神。
为什么要强调团队精神,也就是处理好小孩子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因为,你的孩子一开始进入幼儿园,乃至到将来进入社会,都会在一个集体里打交道。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不可避免的。这个问题不解决,你把孩子放在哪里,都拧吧。
先讲个例子。我们孩子入幼儿园,假如有面试,老师肯定问你,你叫什么名字,几岁啦,你平时是吃饭还是吃屎。一般脑子没问题的小孩子都能有正确答案,OK,入学吧。说说日本人,日本人小孩子入幼儿园可比我们严格得多。他们也面试,是这样的,把8个小孩子放在一个房间里,跟他们说,嘿,你们把这个房间里的这张桌子抬到另一个房间去。结果呢,6个孩子去抬桌子了,剩下2个孩子乐得清闲,省点力气。老师就把那两个孩子的家长叫过来,训斥道,你们怎么教育的孩子呀,一点团队精神都没有,不合格,回家去。家长很惭愧地带这两个孩子回去了。明年再来面试,还是一样的节目,两个小孩子就迫不及待地上前搬桌子了。
日本人就是这样塑造团队精神,塑造民族的凝聚力的。这一点我们不能不佩服。弹丸之地为什么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日本的国力完全是教育出来的。
咱们中国呢,并没有刻意地从小就培养这种团队精神,所以有人说中国人一盘散沙,不能拧一股绳。拧一股绳必须靠有意识的教育。相反,有的家长特别是老一辈家长,听说学校里集体劳动,就会嘱咐自己的孩子,嘿,你能偷懒点就偷懒,别把自己搞太累,搞得衣服脏兮兮的。这是反团队精神的教育。这种孩子长大后不是一盘散沙才奇怪呢。
我跟朋友们说起这个对比的时候,经常感叹,咱们个人主义教育真的会把国家的后备力量掏空掉,跟人家那种团队精神的教育没法比呀。大家可以就这个例子多多跟自己的亲戚朋友交流,希望父母们有所觉悟,咱们的后备力量建立起坚固的团队精神,利国利民。
以上谈到是培养团队精神对整个国家的好处,对整个民族向心力的提升。那么有的家长问了,对国家有好处,那对个人有没有必要的?我的孩子比一般孩子要聪明,鹤立鸡群,是不是没必要和团队混在一起呢?和团队混在一起是不是会泯然众人矣?此言差矣!
可以说,懂得融入集体,懂得团队合作,是每个孩子成长中的必备能力。原因何在?第一,你的孩子从幼儿园起,到将来混到社会单位,哪怕到当公司老总,当一国总统,都离不开团队,离不开与团队相处的能力。想想,如果你是个老总,缺乏与整个公司合作的能力,底下的人会给你卖命吗?你是一过总统,自视甚高,不把政府班子当成团队对待,议会迟早把你给弹劾了。从最初开始,你在幼儿园里很难融入集体,家长每天必然头疼,这是最现实的。家长总是不理解,为什么别人的孩子能够玩得好好的,自己的孩子老是想回家当孤家寡人。原因不在孩子,在于你没有培养他的团队情商、团队能力。第二,团队是个互相学习进步的集体,个人的能力,只有在团队里,才能最大地提升,乃至实现价值。你素质比较高,可能在团队里起的作用大,位子高,做领导职务。没有说你能力很强可以凌驾在团队之上的,这种想法的人迟早被团队甩掉,什么也干不成。
总的来说,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你单个人连个茅房都建不好,何谈实现价值。所以必须在群体中求得生存的机会。那么,一个人没有团队素质,特别是在现代的社会里,很难成功。我们这个社会,只有很少职业是单兵作战的,比如你是个作家,是个离群索居的艺术家,但独立创作来实现价值,但是如果你没有从社会团队里过来,你有创作经验么?肯定是空中楼阁。而且,表面上看,你是单个人在工作,实际上你还是处于一种艺术家的群体中在学习和切磋。没有人能离开团队自个儿玩的。既然如此,团队精神成为成长的属性。
下一部分我们谈如何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
6。如何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

我们的孩子,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是喜欢集体的,很快就和小朋友们玩在一起,不亦乐乎。他的团队精神比较好培养。
还有一部分,或者性格孤僻,或者怕生,或者孤傲,总之,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愿意混在集体里,不愿意上幼儿园,这是比较难搞的。万一父母很忙,也没人管,长期这样的人性格会扭曲。我们先讲怎样让他能够进入集体。
孩子与集体形成的纽带应该是集体活动,或者运动,或者游戏。孩子在集体活动中体会到快乐,体会到完成整个活动的成就感,满足感,他就潜意识会明白,集体有这样的快乐,能在集体里实现这样的价值。你让他呆家他都不呆。那么,如果一个孩子畏惧集体,孤僻,那怎么办。具体方法有很多。比如,他不跟小朋友玩,那总能跟父母玩吧。家长可以和他一起玩互动游戏,比如踢球,至少需要两个人踢,两人传球,配合,他踢出感觉,哦,明白,集体活动有快乐,有跟独自玩不一样的快乐。然后有一天爸爸没空了,叫他试着跟别人踢,慢慢地适应和他人的互动交流,慢慢地让他喜欢集体活动,慢慢地送到小朋友的活动里。可以一步步地来,循序渐进,慢慢改变他对小朋友的成见,体会集体的快乐,融入集体。这是对于孤僻,怕生的孩子。
还有一种是孤傲的,比如上面读者提到的,由于孩子课外学的东西挺多,觉得老师讲得没意思,不爱去课堂,不爱听课。这种思想苗头对融入团队也比较危险。觉得自己高,这个团队不适合自己,这么小这样认为,回头一定要吃亏的。所以家长必须教孩子学会尊重团队(老师是团队的骨干),即便老师讲的东西理解了,也可以听听与自己的理解有什么不同。我觉得也许是家长对孩子的优越感影响了孩子的自我感觉,自我良好,觉得老师不行,小朋友们不如自己,很危险这样,好高骛远的就是长此以往的孩子。所以你必须让他尊重团队,不要高估自己低估老师同学,这样融入团队后有可能在是出类拔萃的角色。脱离了团队,可能除了会孤芳自赏,将来什么都学不成。因为排斥团队就意味着你失去了学习诸多能力的机会。
那么团队精神的核心并非只是混在小朋友堆里一起玩,混进去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贡献能力、寻找快乐。你必须在孩子在团队里活动里出力,并且去肯定成果,让他明白,自己的出力帮助团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得到肯定,自己也感到满足。比如说,孩子参加了学校的植树活动,对孩子来说,可能只是随大流走过场,去玩一玩。但是如果回来后你问他今天种了几棵树,你们班种了多少,告诉他你们班种的这些树,以后会成为一片树林,对绿化起到很大的作用,能改变这一地区的风景。他会大吃一惊,没想到自己和自己团队做的事情会有这么大的价值。也许栽以后的集体活动,他会变得非常自觉,也变成活动的积极分子,明白自己所做的价值。如果你责怪他,怎么参加活动把衣服弄这么脏呀,一身汗呢,他对集体活动就会困惑,参加什么事就会出工不出力,这种人很难能够运用集体的力量来完成事业。一个人能在集体事业中成为佼佼者,必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孩子的教育中,一方面是自我精神、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是团队的适应,两者并不矛盾,相辅相成,自我的个性和能力能在团队中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团队精神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不要求一朝一夕,而是形成生活习惯。不但在学校团队,家庭团队中也是可以,邻居团队中也是可以的。时时注意奉献能力,需找满足。培养了团队精神的孩子,有很快融入团队并适应团队的能力,走到五湖四海,到处都是朋友,到处都能有所作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不是一种夸大其词的空谈,而是实实在在的能力。而自小有团队精神的孩子,也会使家长的教育变得更加简单,因为他在团队中有学习切磋和自我教育的机会。
楼主 nab0007  发布于 2014-03-11 17:03:00 +0800 CST  
7 从小分担责任
孩子两三岁以后,就可以进行责任感的教育。
80年代以后生的孩子,可以说父母的资本储备相对充足些。有很多孩子,到了大学毕业,还心安理得地做啃老族。即便父母养得起,但是心里肯定也不自在,谁不希望孩子能自食其力。啃老族形成有很多社会因素,比较工作难找等等客观原因。但是对于心安理得的态度,则是孩子没有培养责任感的结果。长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习惯了,以为理所当然。没有责任感的孩子会采用最舒适、最懒惰、最简单的方式生活,跟父母索取自然是最方便的,所以不会有进取心 。
即便你多么疼爱自己的孩子,心里还是不愿意看到这个样子。可是这个时候醒悟过来,想培养他的责任感,已经很难了。因为,责任感的培养是两、三岁就可以开始了。现在有宝宝的父母,如果你们想培养出一个男子汉,或者能为父母分忧的女孩,从现在做起。
LOOK例子。在周末的海滩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家三口这样的情景。爸爸把车开到离沙滩不远的路上,妈妈下车,让爸爸抱着三个人的所有用具,步伐蹒跚地走向沙滩。妈妈则对五六岁的宝宝说,来妈妈背你过去。背着宝宝跟在爸爸后面。这一幕其乐融融的景象,你看了会有什么感想?会像自己的家庭度假情景吗?
同样的时间地点,也许还有另一副场景。爸爸把车停下来,从车里一件一件取出用具,分工说,宝宝,你拿你自己的游泳圈,还有游泳衣;妈妈拿爸爸和妈妈的游泳圈,爸爸拿帐篷。对了,宝宝,你还能拿一下咱们玩的皮球吗?这样,三个人密切分工,拿着东西走向沙滩。
显然,你看明白了,第二个情景就是一种责任感的培养。这时候,家长把孩子当成一个和自己一样的人,有能力做他能做的事,分担他自己的一部分责任。前一种情景呢,你只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宠物,自己的附属,没有当他是个有能力的人,他只有享受,不需要承担什么。孩子是一张白纸,你当他是什么,他就是什么。
我要告诉大家的事,其实后者是西方式的场景,在我们中国不多见。中国的父母多是把包袱背在自己身上,认为孩子还小,不要给他任何负担。其实,这是对孩子能力的否定,也是对孩子责任感培养的失职。当他五六岁的时候,什么事情你都替他扛着,长此以往,当他二十岁三十岁时,如果他自己没有能力承担生活,他照样把生活的包袱放在你肩膀上。这时候你后悔就来不及了。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身体在长大,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能力,家长应该时刻让他的能力发挥起来,承担自己的那部分责任,哪怕仅仅是象征式的,培养责任感。因为每个家长都不愿意把真正的累活给自己干。没关系,你要培养的仅仅是责任感,点点滴滴,贯穿在生活习惯中,并非要真正拿重活把孩子累坏。起床的时候,让孩子自己折被子;旅游的时候,让孩子带自己的东西,去外边吃饭的时候,让孩子自己点一样菜。乃至在孩子自己能够赚钱的时候,嘿,出去吃饭时让孩子买一次单。等等,让孩子明白,生活中的事情,是大家共通承担的,不是天生就压在父母头上的。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他在完成责任时,会形成骄傲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了。那么,当他走上任何一个岗位,他都会找到自己的责任所在,都会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拿回那份满足感。俗话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倒过来也一样,当他责任感很强的时候,他就会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叫做责任越强,能力越高。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家庭的顶梁柱呢,成为男子汉呢,成为能干的闺女呢。责任感的形成,是这一切的精神动力。
那么具体责任感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也许他五六岁七八岁的时候并不感冒这一套,但是没有关系,家长要坚持贯穿,说这个事情本来是你做的,今天爸爸帮你做了,以后可要自己做的。也就是说,即便他懒,他要你做,你帮他做了,但是你要把观念给他,滴水穿石,总有一天他会明白,或许他不会成为很有责任感的人,但是会成为比较有责任感的人,比那种完全没有责任感的孩子要好得多,这也是你教育的成果,值得庆幸。教育我们不求完美,但求有观念,方向正确和持之以恒,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力量是无穷的。
楼主 nab0007  发布于 2014-03-11 17:04:00 +0800 CST  
8。孩子不听你的怎么办
现在你心里也有点底,咱们应该以什么样的观念言传身教给孩子。但是对很多家长来说,横亘在面前的一道难题是,孩子根本不听你的,甚至无法跟你沟通交流。你跟他说话,他却当你跟空气一般。我相信这是很多家长遇到的难题。没法沟通,纵使你有千般理论,万种柔情,都成空谈。
怎么办?我们得找根源。问题在哪里?问题就在,你根本没有进入孩子的世界,他凭什么跟你对话,跟你交流?我们成人生活在一个现实世界里,俗务缠身,忙忙碌碌;孩子们在他们一个儿童世界里,有他们的趣味。这两个世界没有交际,你干你的,我干我的,谁也不搭理谁。儿童只关心和接受他们世界里的信息,世界之外并不搭理,你就是他们世界之外的一个人。他怎么能接受一个外面世界的人的教导呢?
曾经有一个六七岁的小朋友来我家玩,我跟他是没有办法沟通的,因为我的话题包括俗套的对话他根本不感兴趣。后来我给他看电影《冰河世纪》,起先他还不敢兴趣,看了一会儿,看进去了,对里面的卡通动物大感兴趣。我就陪他看,一起笑,跟他讨论里面的精彩之处,这样我们就有共通话题了。看完电影,怎么说,我们就成了朋友,至少比前面无话可说的情景要好得多。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进入了一个共通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他感兴趣的,我也进去了,我们就有了交流的基础,就成了朋友。
家长,对孩子来说,这个关系除了伦理上的,其他的毫无意义。你作为家长,平时以家长的姿态对他,只会命令或者什么的,他对你没有好感。如果不是血缘关系的话,你跟街上的人没什么区别对他来说。他才不搭理你。但是,假如说,你有时间回家,陪孩子一起看看动画片,讨论讨论为什么猫会怕老鼠,进入他兴趣的世界,这时候,除了你是他的爸爸妈妈,你还是他的朋友。只有成为他的世界里的朋友,他才有跟你沟通的可能性。
答案非常清楚了,他不搭理你,因为你根本没有进入他的世界,不是朋友,他宁可跟一只他感兴趣的蟑螂说话,也不愿意跟你聊什么。做家长没那么容易,必须有一定的耐心和精力,进入小孩子的心灵世界,在那里,你才有发言权。
所以,你得反省自己,从他开始会说话交流的时候起,你有没有把自己变成一个儿童,进入他所兴趣的世界。如果没有,对不起,你是一个不合格的父母,你休想教育好他。有的孩子对父亲并不感兴趣,但是只有父亲给他当马骑的时候他感兴趣,这时候,父亲变成一匹马,进入了他的游戏世界。记住,你只是马,不是父亲,他只对马感兴趣。可惜你进入孩子世界后,并不能与孩子达成沟通,由马变人,你一辈子只能做他的马。有些父母不理解,为什么孩子就不听我的呢?越大越不听话,到了青春期,叛逆来了,还把父母当仇人,倒是跟街上的小混混玩得挺好。这时候知道也晚了,因为从小到大,你根本就没有当过他的朋友,了解过他的兴趣,你只不过有一个父母的头衔。
那么,从现在开始,你必须去发现,他所兴趣的世界在哪里?我从哪里进去。其实儿童的兴趣是很宽泛的,只要你有心,从任何一个方向都可以进去。比如说,孩子如果喜欢吃雪糕,OK,你可以买两只不同的雪糕,一个给孩子吃,一个给自己吃,跟孩子探讨两种雪糕味道的不同,交流更喜欢吃哪一种,还有哪种雪糕味道更好,你们同学都喜欢吃哪种,下次应该买哪种尝一尝,等等。这是很小的事,你只要方法得当,就能去交流他感兴趣的问题,这样你们就会在一个共通的小世界里相遇。多做这样的努力,指定跟孩子会有共通语言。当你进入孩子的世界,并成为朋友后,孩子把你当成是一个可信赖可交流的人,他也才会进入你的世界,在意你的看法。直到有一天,你跟孩子说:儿子,你是不是电视看太多了,应该把功课先做完。这是你关心的层面,那么他也许就会站在你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而不是一味抵抗。
我有一个同学,小时候他看电视里的科普节目,特感兴趣,整天跟他爸爸交流,问东问西的,他爸爸也有心,整天给他回答,争执不下的还去图书馆查书。他们在交流中形成亦父子亦朋友的关系,他们的关系非常融洽,爸爸有爸爸的威严,也有朋友的宽容,我想想,简直是我见过父子关系里最好的,非常舒服。
大多数家长是看见孩子在自个儿玩,就很放心,不管他。等到小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就会纠正他,别这么干,甚至会比较粗暴。小孩子即便能听,也会觉得你是敌人,永远是敌人,不是朋友。这种方法会在沟通的可能行上越走越远。等到小孩子有一定叛逆性或者自主性的时候,他会非常讨论你。为什么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很反感父母,很反感父母的那一套,觉得过时,觉得土,不可救药,把父母当仇人。父母从未进入过他的童年世界,少年世界,青春世界,父母的观念确实也落后了,只会压抑他人性,他能不反感吗?父母在进入孩子的世界时,不但是一种交流,也是跟小孩子学习的过程,尊重、交流和探讨,那么父母遇见孩子不同阶段的问题,便能从自己和孩子两个角度来考虑,建议孩子用适当的方法来解决。比如说青春期的性冲动问题,父母的观念从来不允许跟小孩子谈这个,现在小孩子又早熟,又新奇,很容易做冲动的事情,被家长一发现,两者的冲突不可避免。父母首先要改变观念,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这个是可以交流的,不是冲突的,这个后面专文提到,不再详述。总之,父母的功课在前,才能教育的王道,不能一味责怪孩子不听话。
因此,理解孩子的世界,进入他的世界,是你先要做的功课,成为他的朋友,他许可交流的人,然后再谈如何影响他的观念。
楼主 nab0007  发布于 2014-03-11 17:05:00 +0800 CST  
9。培养判断力,让他有主见

我们如果影响孩子的观念,其实只是给他一个大的方向,防止他走到人生的及格线以下。这些方向性的理论有时候并不能让他完成生活中很具体的问题。真正让他在生活中起实践的,还是他自己的判断力。也就是说,我们培养的,是一个有主见的人,能够随机应变的也许比我们自己更能适应社会的人。所以我们完全没必要担心自己的理论会被僵化,反而束缚他的手脚。比如说,我们教育孩子,助人为乐,救死扶伤,这是一个大的方向,绝对正确。但是在社会中,出现了救助老太太反被讹诈这种事,世风如此。孩子在遇到这种事的时候,就有一个警惕,他还会帮助人,但是不采用近身的办法,叫警察来帮助,叫120,或者随机应变采取其他办法。再比如,我们不要求孩子能出人头地,但是孩子考试能得第一,他不会手软,还是会拿第一,只是我们这样的教育下他能够用平常心去拿第一,最好的心态和最好的发挥,不是为了第一儿第一。
总之,我们最终培养的孩子,有这个活学活用的能力,不用你一点一滴再教他怎么实践,你比你聪明。这个能力,就得从小培养他的判断力,决策力,必须对事务有自己的判断。
培养判断力,跟培养责任感一样,从小就可以开始,从兴趣、游戏中就可以。有些家长,孩子三四岁、五六岁,会有判断力吗?需要这么早培养吗?这里面,大多数家长有一个认识的误区,以为自己是生活中的全知者,孩子是生活中的无知者,什么事情都是都是自己比孩子明白,都是自己教孩子。这是不对的。比如说,你拿一个玩具,怎样好玩,孩子肯定比你懂得多,你已经失去了对细小事务的知觉和玩心,你会觉得索然无味,只有孩子知道它的魅力。小孩子看天线宝宝,看得其乐无穷,你看了觉得单调,说明什么,魅力全在他的掌握之中。也就是说,在孩子兴趣的世界里,他是主宰者,所了解的比你多得多,你是麻木者,只有跟他学习的份。因为当你进入孩子世界的时候,分享他的快乐的时候,你才是孩子,他才是大人。
既然他在他的世界里,他才是主宰,那他就有自己的判断力了,他知道这样好玩,那样不好玩。对你来说,可能两者都索然无味,你是外行。这是培养判断力的基础怎么培养呢,比如说,有的孩子会在房间里把书本、积木、盒子什么的叠起来,叠得高高的。这时候你应该当个求知者,问,孩子,为什么叠这么高呢?也许他回答不出来为什么,因为他是靠直觉去做这件事的。他就回答:好玩。OK,这是他的一个理由,就是好玩,他成为这个好玩游戏的发明者。那么你继续讨教:为什么爸爸叠到你那么高就倒下来了呢?那么,他就来教你,怎么叠得更平衡,更高,他的判断力得到极大的实践。整个过程中,他就非常自信,他发明了一种游戏,又掌握了方法,并且还有人来讨教。这给他建立了一种培养判断力的模式:这个自己发明的游戏是很有乐趣的,也有别人玩的,自己掌握了技能。如果你换一种态度,看见他把房间的东西折腾乱了,训斥他,怎么能把这些东西叠在一起呢,去反对他。这时候他可能认为自己兴趣的一件事是不被认可的,无形中对自己的判断力产生怀疑,根本谈不上对判断力的培养。
也就是说,经常向孩子讨教他的世界里的问题,可以培养他的判断力。比如和孩子去麦当劳,你说,今天妈妈不饿,只是有些口渴,妈妈该吃些什么呢?他可能会给你推荐一些饮料。千万不要认为这是一种很浅显的提问,孩子在判断实践在这里得到很强的锻炼,因为他给你的建议果然能解决你的问题,他敢于为大人做出其他的判断。这种能力以后运用到社会上,不得了,决策人才是社会的稀缺人才。实际上很多决策并不需要多大的智慧,更多的是需要魄力,有魄力决策之后能去实施。这种魄力是长期锻炼的结果。
还有一种情况是,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确实会出现错误的举动。比如有的孩子在家里玩,喜欢爬阳台,这时候最好用探讨式或者商量式来指出不良后果,然后纠正他的观点,让他明白,这个行为是错误的,明白正确的判断应该如何。你的话语方式应该是:孩子,这样做是不是不对?是不是会出现什么后果?你说呢?让他得出自己的判断。因为毕竟你是成人,随时纠正孩子的错误判断与随时支持他的正确判断一样重要。
总之,讨教式交流培养他的判断力,探询式交流纠正他的判断力,坚持这样,你的孩子很快会举一反三,掌握他的世界里的原则,很自然地能做出正确判断。有判断力的孩子,你的教育要轻松很多,因为十几岁以后,有可能是他来指导你的生活了。因为他的知识面非常广非常新,而你老了。而这种决策能力,有可能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能力。
楼主 nab0007  发布于 2014-03-11 17:06:00 +0800 CST  
10.教育者思想要统一(以这个为准)
现实情况是,你可以教给孩子正确的观念,正确的做法,孩子在你面前唯唯是诺,但是一转身,你做的是另一套,甚至与你背道而驰——他所有的能力都不是天生的,必然有另外的教育者对你孩子的影响甚于你,孩子在敷衍你呢。你才明白,你不是孩子唯一的教育者,你这个自以为是的爸爸妈妈,孩子把你当猴耍。这里涉及到的问题是,到底有多少人在影响孩子呢?这个问题没搞清楚,也许你可能永远做配角教育者。
一般来说,对孩子言行有指导作用的,一种是人,即言传身教者,一种是环境。
我们先讲人。中国的国情是,很多人小孩子一出生,由姥姥或者奶奶来带,隔辈教育为主。自己忙着上班,下班后还不一定有时间陪孩子。有的想跟孩子玩会儿,但是孩子又跟奶奶亲,不爱跟他玩,那就拉倒,落个轻松。等孩子上幼儿园或者自己觉得要理性教育的时候,说什么也不听,还养成了一些自己根本不理解的个性,各种情况不一而足。
隔辈教育呢,其实相当主流,确实,以工薪阶层的状况来看,没有几个人能在家当全职爸爸妈妈。隔辈教育呢,当然也不是问题,以爱为主题,这也没问题,爱的教育永远是永恒的。但是呢,奶奶或者姥姥毕竟是老人家,她们会把对儿子的爱(儿子已经长大成人了,爱的表达方式已经改变或者疏远了),和孙辈的爱,加倍倾注到小孩子身上。这里有溺爱,同时也会把老人家的一些世故的生存哲学,趋利避害的东西,灌输到小孩子身上,教他现实原则,占便宜,甚至欺负别人,躲避责任,等等。有的孩子到了爸爸妈妈这里,用奶奶教的一套来对付爸爸妈妈,绰绰有余。爸爸妈妈迷惑了,嘿,这个妖精,没法治了,措手不及,无可奈何。这里,我并非对老一辈有偏见,而是现实观察后得出的客观结果,特别是儿子们,自己都不知道老妈有那么多的生存原则。具体比例当然不知道,但确实有这样的现象。
还有一些是保姆带着的,那么保姆能带给孩子一些怎样的观念,那就更说不清楚了。
还有一些呢,是在爸爸妈妈身边长大。但是爸爸妈妈的教育观念也不统一。孩子犯错误了,爸爸训斥一顿,教训一番,孩子哭了,妈妈就去哄他,目的没有想别的,就是把他哄住别哭:乖乖,别理爸爸,爸爸是个坏蛋,咱们不理他。OK,这里面给孩子的是两种观念,孩子不知道爸爸的做法对还是自己的做法对。
总的来说,家庭教育者(爸爸妈妈、姥爷姥姥、爷爷奶奶、保姆等等)本身观念混乱,有的孩子是一个阶段由奶奶带,一个阶段由爸爸妈妈带;有的孩子是混在一堆人里,白天由奶奶带,晚上由妈妈带。他们都是孩子的言传身教者,但是每个人立场都不一样,就像一群苍蝇围着孩子嗡嗡叫,什么观念都有,孩子怎么办?甚至同一件事情,有两种不同的态度,孩子要去玩,爸爸不让去,奶奶又同意他去。那么聪明一些的孩子,就肯定会找到趋利避害的原则,谁宠我,听谁的,跟谁亲;谁管我,不搭理他,骗他。他在很小阶段就形成自己的处世原则,如果有错误的地方,你很难纠正。
要避免这种状态,当然不可能让孩子从小到大归一个人管,这是不现实也不需要的,咱们现实状态不允许,孩子只能的某些阶段由别人带。但是,这些教育者本身思想方向要相对统一,这是要沟通的。我现在所有的理论,道理必须讲深一点,透一点,你们具体方法可以举一反三,目的都是遵循一个原则:先让教育者明白根源,自己当个明白人,知道这样做的效果了,才能再去教育别人,教育孩子,甚至去教育爷爷奶奶。父母的素质是孩子素质的基本。自己没理解清楚,我给你讲一百重举例,可能你一个例子也用不到自己孩子身上。
那前面有一个读者,她把我讲的这些章节,打印起来,给她老公和婆婆看。这就是一个例子,你们思想要相对统一,教育方向要相对一致,才有共同教育的基础。你们不一样要完全同意我的理论,但是根据我的这些理论,你们开个讨论会,针对孩子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想出大家比较同意的方向和方法,这样肯定比大家不沟通要有效得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方向一致,不要用两种完全不同的观念去教育孩子,把他逼疯了都会。那么,你甚至可以把我的这些打印出来,特别是针对孩子的问题,跟有孩子的同事交流,你们一定能商量出有效的具体的办法。只要教育理念通了,具体方法一合计,就能想出来。因为我的文字里不可能举出很多举例的对应方法。不要担心我的版权问题,我写这个就是让更多的人教育孩子有一定作用,往大里说,提高下一代的素质。
同样的,有的孩子由保姆带,你也必须跟保姆沟通,孩子有哪些不良习气,要及早发现,跟保姆一起讨论对策,讲明道理。家长需要受教育,保姆也需要,然后才说得上孩子的教育。在具体实施的时候,一个唱鸿联一个唱白脸问题也不大,但观念还是要统一,还是前面那个例子:爸爸纠正了孩子的错误,孩子哭了,妈妈去哄他,但妈妈可以说:宝宝别哭,爸爸说的是对了,只要你改正了,爸爸以后就不会这样凶了,其实他跟妈妈一样很疼你的。等等。这个父母观念一统一,孩子肯定就明白这个做法自己是有错的,纠正肯定有效果。
第二种对孩子的影响,是环境。有的孩子有扭曲的性格,倒不是什么人教他,是环境。环境呢,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区等,环境也还是由人群构成的。比如说,家庭夫妻老吵架,对孩子影响肯定不好,这是大家都明白的。小时候我们很多人也经历过父母吵架的情景,将心比心,你就理解孩子的感受。
很多网友读者问,孩子老被人打,怎么办?这不是你家长的问题,也不是你孩子的问题,这是环境的问题。比如他在幼儿园老被人打,这个幼儿园环境不合格;他在回家的路上被人打,社会环境不合格。这是政府的、学校老师需要负责的问题,需要跟他们反应的,改善社会、学校环境的(当然在幼儿园里偶尔跟孩子打架,那倒是正常,孩子顽皮的天性,具体问题跟老师反映,看好就可以,不算普遍问题)。你问我有什么对策,教给孩子,肯定是没有对策,教他跟别人打架肯定是不对的。我只会跟你说一点:家长有责任为孩子寻找一个适合成长的环境。孩子置身于暴力环境,这不是社会的错,就是家长的错。孟母三迁,很清楚,古人都知道环境对孩子成长太重要了。孩子有环境问题,你必须想想怎样解决。要不然他的性格很可能扭曲。
所以,有的家长会想,我要教育孩子文明,不要暴力,可是他老被人欺负,难道我的教育错了。相信我,没错,只是你为他选择的环境有点错了。如果他不得不处于这样的环境李,那就是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来解决的。
那么我们老一辈,比如奶奶辈,就会教孩子,谁敢跟你打,你就更狠地打他。这是动物原则,我不支持的。假如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法律弱肉强食你死我活的环境里,那么我们教育孩子的第一个品质可能是:残忍。可惜我们并不是在这样的社会,我们人类是个爱和法律的社会,尽管我们的法律不完善,社会有丑恶,但是正式寄希望于下一代更加文明,我们才叫学会文明原则。
打架环境只是成长环境的一例,因为社会特别是学生社会也很复杂,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家长一般希望孩子跟好学生在一起,不要跟“坏孩子”一起,这也是对环境的一种选择,无可厚非。当我们有能力普及教育的时候,也希望那些“坏孩子”的家长能够把孩子教育好,不要教育自己的孩子欺负比自己弱小的孩子,这样整个成长的生态环境就会更好。
因此,我再强调一遍,家长有责任让孩子处于适合成长的环境。我是我唯一能够帮助解决你这一问题的理念。
楼主 nab0007  发布于 2014-03-11 17:07:00 +0800 CST  
12。为什么不让孩子哭一下呢

游戏教育、快乐生活是家长和孩子的理想状态。有的家长说,我很难做到,偶尔为之就差不多。偶尔为之就很好,也许就偶尔,给孩子的一生留下美好的回忆,留下父母亲灿烂欢乐其乐融融的定格。我说的任何一种方式都不是要你每天做的,或者做到理想状态,那不可能,但是你必须有这种意识,懂得这样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好处,该做的时候就做。
孩子的成长需要欢乐,轻松,但实际上,令家长揪心的是孩子的哭声,从一出生哭声就陪伴着孩子。那么,我的孩子今天为这个哭,明天为那个哭,一哭我就慌了,怎么办?怎么才能让他不哭,让他都是笑声而不是出现哭声?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孩子没错,家长认识有误区。
很多家长一见孩子哭了,第一个反应是制止哭声,那么就乱哄一通,去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别哭。第一个误区,哭有那么可怕吗?有听说过孩子一哭导致什么严重后果的吗?没有。孩子哭没那么可怕,他从一出生就哭,哭是他正常的一种情绪表现,哭是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甚至我们成人之后,也必须哭一哭,缓解情绪和压力。哭就是笑一样,是人必须的两种情绪状态,为什么他笑的时候你不去制止而哭的时候不让他哭呢?你要明白,孩子哭,不可怕,别慌,别着急,让他哭一下,舒缓一下情绪,再来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们要了解孩子为什么哭。举个例子,比如说,孩子要去爬阳台,这是很危险的,有可能掉下去没命。家长的理智在警告,绝不能纵容孩子的这种行为,一定要杜绝。但对孩子来说,他想爬阳台,那是他的一种好奇的欲望,兴趣的驱使,他没想危险不危险这一辙。那么家长制止以后,就扼杀了孩子的这种兴趣,孩子的(危险的)欲望与家长的理智形成冲突,孩子哭了。认识这一点很重要,几乎孩子无理的哭都是因为孩子无理的欲望与家长正确的理智产生冲突,孩子没意识到家长的正确理智,认为家长有意阻止,所以哭来抗议,来发泄不满。这个模式几乎可以涵盖大部分孩子哭的原因,比如他要去玩很容易摔碎的贵重物品,他要吃一些不能吃的东西,他要得到他不该得到的东西,等等,家长只是认为,孩子是非理性的欲望,则有责任去纠正他。
那么现在孩子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有了不满有了压抑有了痛苦,就哭了。家长怎么办?有的家长慌了,第一反应就是不让他哭。不对,没必要,哭一两声没什么大不了,练练嗓子而已。第一,让他哭,排解一下情绪。我们成人事业不顺感情不和的时候也要哭几回,孩子比你更没理智,怎么能不让哭呢?不能剥夺孩子哭的权利。你要认识到,孩子也是个人,孩子的成长过程会有不断的非理性欲望冒出来,这是他的天性,这些非理性欲望会不断地被压制,所以他必须承受一些不满足,一些痛苦。他通过哭一两声,哭出高潮,先把这不满排泄出去。
那么哭的高潮过后,家长的理性教育就可以开始了。为什么要等他哭的高潮过去呢,我们很清楚,假如我们要去说服某个人,千万不要在他气头上说服,没用的,那时候他处于情绪高峰,没有话能听进去的,必须等他气消了,心平气和的时候来说道理。孩子也一样,必须等哭的高潮过去。有的家长看孩子哭兴正浓,慌了,赶紧做工作,事倍功半,一点用都没有。再加上处理方法不当,这时候什么要求都答应他,反而被孩子抓住弱点,以后要什么都用哭来吓唬你,杀手锏。有的孩子老爱哭,以哭当武器,那是大人自己纵容的,他利用你的弱点而已。
让他哭,必须等他哭的高潮过去,能听进一些话的时候,开始理性矫正:这阳台你爬上去,会摔下去的,你摔坏了爸爸妈妈怎么办?以后不要去爬,爸爸妈妈也不敢爬。用孩子最能听懂的方式讲,不管孩子能听进去几分之几,甚至当耳边风,你也要这么讲,讲多了,你总能听进去一些。最主要的是,让他习惯你用一种理性的方式来矫正思想。多做几次以后,他就明白他哭完之后,你就跟他讲道理了,他知道这个道理的重要性的。他能举一反三,把道理当回事,慢慢长大,会让你以理服他。对待孩子的哭,有的家长采取软的(答应他无理要求),有的家长采取硬的(暴力),都不是解决问题根源。以理服人,这是正道,是王道。但在实际中你可以灵活运用,比如说在他接受道理之后加一点奖励等等。
因此,你明白,现在让他哭一下,是为了以后他少哭。你想找到一种一下子制止他哭泣的做法,肯定都跟正确的教育背道而驰,只会导致他更经常地哭,没事就以哭来要挟,耍赖。因此对孩子的问题,我们都不要针对问题表面去纠正,而是要针对问题根源来矫正。孩子是一种正在塑造中的人,性格几日一变,习惯几日一变,看着一些问题表面,慌了手脚,脚痛治脚,头痛治头,家长一辈子都处于忙乱和烦躁中,这种状态自己都不行了,愁眉苦脸心力交瘁,何以谈到再来教育孩子
楼主 nab0007  发布于 2014-03-11 17:08:00 +0800 CST  
13.打孩子是教育方式吗?
本来没打算写打孩子这一节。但是楼上很多网友谈到打孩子,我想这可能也是中国父母比较普遍的一个现象,不管轻打重打,家长都会来一两手,既然是国情,就有的说。又谈到打孩子属于东方式,又谈西方式教育,还韩国日本,概念还挺多的。咱就也这儿阐发开去,权算一家之言,参考之便,把概念消灭了。教育最忌概念化,鄙人最痛恨把概念输送给家长的教育书,把家长变成一个学者型家长,什么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一大堆,等到真正实践,歇菜。
打孩子算不算一种教育方式。我的答案是否定,而且坚决否定。为什么呢,第一,我的主题是谈长期的教育,培养一个精神健全的孩子。打孩子能打出健全的精神么?绝对不会。这要算是教育方式,那偷鸡摸狗、杀人放火都可以算能力培养了。第二,打孩子是非常手段,非正常手段并非我们要提倡的方式和方法,并且坚决摒弃。
那我们分析一下家长为什么打孩子。第一,家长说,嘿,我打孩子很有效果呀,一种是孩子哭了闹了,提些不合理的要求,你采取暴力手段,使之害怕,以暴制暴,镇压住了。但是你设身处地想一想,这种短期效应的效果,与跟孩子形成对立关系,乃至在他心里留下的恐惧等不良意识相比,显然是要了芝麻丢了西瓜。如果你经常这样,那么,你绝对与孩子形成对立关系,他对你的屈服总会爆发出来,在屈服中形成的压抑会导致畸形心态。并且将来他对待弱者的时候,也会采用暴力方式,你很有可能给社会培养一个“暴徒”。中学时我有一个同学,很“阴”,你也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但是我知道他父母打他的时候,他不吭声,默默忍受,跟刘胡兰似的。我们都很害怕他,因为你不知道他心里对父母,对同学、对社会是什么态度。很多年后我跟他没联系了,也不知道他过得如何,有没有把原来的压抑从成长中消解到,但显然,他的少年时期是如何不幸福、与家庭的冷酷关系令我记忆忧犹新。那么我们中间每个被家长打过的人,恐怕留下的不是美好的回忆,虽然说打的过程中也许纠正了某些错误,但是如果采用平和的办法来解决,肯定是美好的回忆。第二,有的家长说,孩子这么倔,不打,实在没辙了。也就是说,孩子已经顽劣到非要打不可的地步了。这里家长反省一下,孩子到了这一步,肯定是之前教育不力的后果,也许这时候打都没有用的。这个时候,更需要的是长期的教育工作,不是打一次解决一次的问题。总之,发展到非打不可的地步,问题比较大了,从长计议吧。
客观地说,经常以打来解决问题的家长,第一,脑子不太动,简单粗暴;第二,文化程度相对低,野蛮手段。家长自己要反省。如果你动一动脑子,举止文明影响孩子,绝不至于发展到要打的阶段。现在想来,我身边确实有一些家长,跟孩子的关系从来就没到打的份上。总之,打能够解决的问题,不打肯定也能解决,只是不是发展到非正常的阶段。
那么,有人又扯到传统文化上,认为打是中国传统教育方式,西方又放羊式的,对立起来。实际上谈这个对立概念根本没有意义。教育是对人性的锻造,不是拿别人的模板来拷贝。世界各国有各国国情,教育的重点不一样,但好的教育,归根到底,道理都是一样的,都是将人性与社会理性做个完美结合。比如说,日本人,从小特别注意培养保护自然资源,小孩子绝不会去砍树,那跟砍头一样严重的。为什么,日本弹丸之地,自然资源太缺乏,保护好老家为立国之本。这个当然也适用于我国,但是我们以前都说地大物博,没人去强调这个。现在破坏太厉害了,大家来强调环保概念。还有西方,美国,从小教育诚实很重要,为什么,在他们的法律制度里,连克林顿说假话,妨碍司法公正,也是犯法,所以他们强调这个。我们老辈人觉得太诚实会吃亏,不太强调这个,所以咱们中国人敢忽悠一点。但是现在社会进入诚信体系,你信用卡透支,贷款不还,信用投机,都会进入你的信用档案,也成为你在社会上立足的依据,偷奸耍滑那一套没用,所以诚实观教育也是中国父母所要正视的。因此,教育确实是跟当地社会连成一体的东西,现在我们的社会和以前相差很大了,很多观念在重新建立,价值观在重新建立,我们在在吸收世界先进的教育观,正视人性,所以不必强调西方东方,必须把这些概念打碎,落后的需要改造,有用的成分都可以吸纳。那么,说到打是中国传统教育,这有误差,或者说是一种表面现象,中国传统教育的精髓实际上是对家长制的绝对服从。“子不教,父之过”,这是对象;“君为臣纲,父为子纲”,这是制度,是纪律,是根源,儿子只能听老子的,不能说不,不就不孝不忠了,犯大忌了。那么这个教育关系有不合理的地方,就是老子完全把儿子当成自己的附属,一个必须完全从听的工具,没有尊重儿子的人性。儿子不听话,可以体罚,打儿子不犯法的,这是落后的。这要是在西方可不得了,社会机构知道你打孩子,可以收回你抚养权,可以告你,不但社会可以告你,孩子也可以告你。大家看过电影《刮痧》的就知道,人家把中医刮痧当成虐待,到时候你连探视孩子都很难。为什么,因为他们社会里,孩子一出生,就是个活生生的公民,打孩子,跟你打街上的人一样,都是要受到惩罚的。这个不能不跟人家看齐。现在中国家长调整这个观念就是,儿子其实可以说不的,老子要尊重儿子的人性需求。比如说,现在孩子上网,早恋,这些需求,按照封建传统那一套来说,禁止,不禁止可以打你,打到你不敢为止。一,体罚是暴力,搞重了说是虐待儿童,二,实际上是禁止不了了,现在教育里必须承认孩子的这些需求和权利,然后再具体沟通,否则必定是失败的对立关系。这个青春期的教育以后要具体讲。
那么,教育是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的系统工程,最重要的是必须了解人性的需求,结合社会实际,然后融会贯通,得出最佳方式 。打孩子,认为打孩子合理的家长,肯定都是受“父为子纲”的潜意识影响,家长制的余毒,必须戒除。因为它肯定是最落后的方式,最野蛮的方式,不人道的方式,甚至是犯罪的方式,极不提倡。光了解一些专业知识但没有实践和悟性是行不通的。因此对家长来说,是个学习和消化的过程,消化得很好的情况下,才能针对实际想出自己的辙。
楼主 nab0007  发布于 2014-03-11 17:09:00 +0800 CST  

楼主:nab0007

字数:412

发表时间:2014-03-11 22:56:4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9-19 11:57:24 +0800 CST

评论数:45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