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警察的真实见闻

今晚或者明天有惊喜 呵呵
楼主 刘生V  发布于 2013-04-17 14:49:00 +0800 CST  
现在更新!晚上发!@还在捧场的朋友冒个泡吧。楼主开始回来恢复更新了!
楼主 刘生V  发布于 2013-04-17 18:55:00 +0800 CST  
猛鬼纸扎铺

最近楼主断断续续差不多半年时间没有更新,一直在忙于工作上的事情,现在告一段落,现在处于较为平稳的阶段,决定继续跟大家分享一下身边的故事,可能大家也快忘记我了吧,呵呵。不过这个帖子,说实话,大家有空就上来看一下,我尽量会坚持每天更新。至于之前的猛鬼监狱系列,其实我已经完成,将近十万字,由八个完整的小故事组成,因为某些原因暂时不能在帖子上面发,但是我向你们保证,只要有一个看官还坚持着看,我一定会完整地为大家奉上。之前有一家出版社联系我想将我的文字出版成书,我考虑再三,也想答应,但是最后发生了一些事,让我改变了意见,我觉得自己写出来的一些东西,只要大家认可了,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一直以来,很多谢大家的一直支持。之前还有一个黄河的故事,让我先缓缓,有充足的时间一定会为大家奉上,现在刚开始恢复更新,先写几个短的故事。
话不多说,回到故事上。话说现在是清明节,也要跟大家说说跟“鬼”有关的事情。前几天跟同事聊天,意外得知一家号称百年老店终于被推土机夷平,该地方旧城区升级改造的最后一个钉子户终究抵挡不住时代前进的步伐,在这周围居民的一声声叹息中,尘埃落定。但是从同事的口中,我得知了这间百年老店有那么一个故事。
毫无疑问,随着各行业的发展,很多传统手工技艺正慢慢在流失中,而这间百年老店也不例外。而这间店的手艺是什么?是大家十分避讳,但是又必须要用到的一样东西——纸扎公仔。据说这间老店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据说这手艺是几代人流传下来的,做出来的纸扎公仔十分逼真,再加上店里头“清明节”烧给先人的玩意种类十分齐全,价格公道,每年清明时候总会大排长龙。但是再由于经营内容的特殊性,当地居民十分避讳,所以附近的建筑大多都是以店铺为主,基本上没有人员居住在附近。我印象中那条街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但是由于每当要“拜神”的节日,这里定必人山人海,也带动了周围商铺的生意。所以周边的商铺的档主也没有太大的意见,所以周围附近的店铺的档主也能和谐相处。
说起这间纸扎店铺的老板,也算是当地的一个名人。老板叫纸扎周,全名是什么已经没人清楚,几代人的纸扎工艺流传到纸扎周那一代已经濒临失传。听说纸扎周年轻时候曾经有个老婆和儿子,但是文革的时候就不见了踪影,也没人过问。文革之后,老头就一个人开了这间纸扎铺店,继承自己老父传给他的手艺,很快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纸扎公仔就摆满了整个小店。据说那时文革刚过,当时搞这个封建迷信会给人家当做牛鬼蛇神一样捉去批斗,但是大家别忘记纸扎周做的东西虽然很不吉利,但是毕竟是独市生意,中国的奴性思想,哪个有钱的不想死后找几个“妹仔”去侍候他?谁不想死后也在阎罗王那边当个地主?每次附近有大户人家一走,夜晚的时候总有几个偷偷摸摸过去老周那边,趁着夜色搬几个“妹仔”,搬几间大房子回去。而且这样子在富人人家还都知道着,每次有大户人家准备过身,家属也会抹着眼泪,到老周的家里打点着。老周的生意偷偷摸摸地做还是长做长有的,而且老周也为人和善,从不张扬,也很少得罪别人,倒也混了两口饭吃。随着政策慢慢改变,老周也渐渐敢把纸扎出来的东西搬出店面,大家也就习惯了一条街上有一间纸扎铺在街上了。
后来我也问过熟悉老周附近的老街坊,一个啊伯跟我讲述了老周真正成为名人,获得”纸扎周“称号的故事。至于真假,无从考证。
楼主 刘生V  发布于 2013-04-17 23:48:00 +0800 CST  
明天继续。各位晚安
楼主 刘生V  发布于 2013-04-17 23:48:00 +0800 CST  
@my1926 4904楼 2013-04-18 00:51:00
刚看,感觉楼主写得很好,故事情节很吸引人,在天涯是很优质的连载了。不过有一些问题,1、楼主发贴很乱,经常一个故事还未完又穿插其他故事,重复发同之前文章段落,整个帖子看得有些混乱,建议每个故事发完了再发其他内容会更好; 2、中间有一段穿插了你女朋友的文章,却没有善始善终,很随意地就断了,满足女朋友的虚荣心可以理解,但这对读者来说却是很不负责的行为。这些小细节都体现出其实你并不尊重他人的感受,所......
-----------------------------
很中肯的评价,谢谢你,希望你再次回来的时候有不同的感觉
楼主 刘生V  发布于 2013-04-18 08:38:00 +0800 CST  
先说说老周这个人,现在将近六十岁的老人,精神还挺好,经常穿着一身中山装,像一个教书先生,待人也和善。但是听闻老周每年清明前后总会有一天,独自一个人都会去某个山头拜祭,有的人看见过他嚎啕大哭,有的人看见他对着某棵树自言自语,或者那是老周想念自己的妻儿。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下老周做的纸扎公仔,老周做的纸扎公仔,做工十分精巧,不像是现在那些用纸糊出来的,全部都是真材实料。没人看见老周如何制作的,但是做出来的公仔却足以以假乱真。根据客人的需要用几条竹条和幼铁线胶水固定好,用面粉糊把纸团揉捏成一个人物骨架样,再用彩纸,然后再粘上四肢和衣衫等,老张做出来的童男童女,形象惟妙惟肖。一个大一点的童男童女要做好估计也要花两三天的时间,所以平时老周有空的时候也会在店里头紧张工作,有客人在店面前吆喝一声,老周才出来迎客。下面要跟大家开始讲一下老周获得“纸扎周”称号的故事。
老周获得这个称号,并不是说他做纸扎的,而是对他的一个尊称。就好像大家说起篮球,就想到佐敦,说起足球就想到贝利一样。这个故事是这样子的,大约十年前,一个妇女有一次去老周那边订了几个 童男童女,据说是妇女的老公突然暴毙,该户人家也是大富人家,丈夫突然暴毙后,该女子哭哭啼啼地为丈夫办理后事,来到老周那里订了一对童男童女,而后还有其他的一些豪宅,符条啊之类的东西。因为老周那边没了童男童女,所以跟这个妇女约定两天后的晚上到纸扎周的店铺取货。当天晚上,妇女因为要处理事情,超过了约定的时间还没出现。而当天晚上,据说老周身体不适,见妇女还不来,就跟妇女说把东西放在店铺外面,到时候来到直接拿东西走就可以了。结果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妇女一个人才姗姗来迟,来到纸扎周的店铺前,周围的商户都已经闭门,空荡荡的街上只有纸扎周的店里面堆着一堆东西,那是这个妇人要得东西。周围静静地,只有不知名的昆虫在某个角落鸣叫着,月光洒在妇人身上,惨白惨白的,街灯把妇女的背影拖得长长,显得诡异异常。在空荡的大街上,妇女也有些害怕,三步并做两步,想着赶快上去把东西拿着然后回家。而就在这时候,意外的情况发生了。一个阿伯给我们讲述了事发经过。
当时妇人刚上去的时候,原本平静的空气忽然流动以来,一阵强风忽然吹来,呼呼作响,把两个童男童女居然直接吹走了!妇女哪个急啊,但是风势太大,妇女站也站不稳,打算三步并作两步追上去,但是风也怪,把这两个东西吹上天之后也就停了。那妇女望漆黑的天,想寻找着那个童男童女的影踪,但是还哪找得到。只剩下妇女一个人站着空荡的街上,妇女一边抱怨着刚才的那阵怪风,一边上前把剩余的东西拿上,在纸扎周的档口面前站着,骂了几句之后,徘徊了一下,然后转身回家。这之后也没继续发生什么奇怪的事情。
但是,第二天一早,妇女家的女儿一声尖叫打破了小镇的宁静,女孩惊讶的发现自己的母亲死在了房间里。
楼主 刘生V  发布于 2013-04-18 17:51:00 +0800 CST  
人在赶赴四川赈灾!! 暂停更新!
楼主 刘生V  发布于 2013-04-21 14:19:00 +0800 CST  
五一之后回来广东 回来更新 一个礼拜之后继续更新
楼主 刘生V  发布于 2013-04-27 16:55:00 +0800 CST  
五一之后从四川回来 回来后继续更新 继续更猛鬼纸扎铺!
楼主 刘生V  发布于 2013-04-27 17:05:00 +0800 CST  
五月下旬更新 初步估计二十号开始更新
楼主 刘生V  发布于 2013-05-02 17:31:00 +0800 CST  
人在四川 大家见谅 因为学心理学 所以要暂时留下来帮灾民做心理辅导 两个星期之后回去继续更新 这次更新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有很多事情要跟大家分享 我已一一记录 最近工作跟全国各地很多兄弟交流 晚上睡觉的时候听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很多他们当地轰动一时的大事 回来会跟大家一一分享
楼主 刘生V  发布于 2013-05-07 08:31:00 +0800 CST  
准备回来广东 嘿嘿 快更新罗 哈哈
楼主 刘生V  发布于 2013-05-17 06:34:00 +0800 CST  
回到广东了 容许我睡个午觉 睡醒跟大家分享故事 这几天还有事情要处理 更新还不稳定 但是过了六月份保证稳定更新 向大家保证 所以现在跟大家分享小故事 六月份等时间稳定 再跟大家讲长故事 还有这么多读者等我 多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楼主 刘生V  发布于 2013-05-18 11:27:00 +0800 CST  
楼主现在开始更新。之前的猛鬼纸扎铺会比较长,六月份才补充跟更新。之前阑尾的故事也会在六月为大家补充回来,。现在跟大家说说我在雅安救援的时候听到的故事。现在在线更新。今日一定会完成一个完整的
楼主 刘生V  发布于 2013-05-18 17:51:00 +0800 CST  
先发一段。哦。短故事越写越长。。还有下半场。
楼主 刘生V  发布于 2013-05-18 20:36:00 +0800 CST  
这个系列集合了一系列我在四川雅安地震救援的时候所听到全国各地的故事,不知真假,长短由自己定夺,考虑再三,我决定写成一个个小故事。大家看着好就行了。

地震奇闻系列(一) 娃娃鱼

这个故事是一位医生对我们复述的,虽然听起来不诡异,但是却有点意思。据他所说,只有在座看官有来自医生所在的哪个地方,绝对是有听过这件事的。事情的发生在医生的当地引起了很久不散去的轰动,到现在还是当地居民的谈资。希望有哪位看官听完这个故事后能知道更加详细的内幕,上来给大家补充补充,好,废话不多说,下面开始跟大家讲故事。
医生所在的地方是一条交通极为不发达的村庄,按照医生的说法是鸟拉屎也拉不到的地方。村子里只有三四十户的人家,世代都是靠天吃饭为生。村里环境一流,村民们开发出来的土地也够养活自己,而医生作为第一个从村里头走出来的大学生,一直都是村里头的骄傲。医生老爸自从培养了医生这个好儿子之后,也给村里尊称为有文化的人,对,仅仅是因为自己的儿子争气,医生的父亲也就“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其实本质上跟其他村民一样,都是只认得自己名字的农民。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水泥路也铺到上来村里头。俗语说得好,有路的地方就有钱。也有不少城里的人渴望亲近自然,来到了村里头去接触自然,带动了村里的经济。医生老爸虽然认字不多,但是确在其中看到了商机,把自己的想法跟自己当医生的儿子一说,成了,在儿子的帮助支持下,医生老爸一咬牙,把村里的一个所谓的鱼塘承包了起来,在城里买上几万尾鱼苗,在池塘旁边养起了鸡鸭,弄几块铁皮搭起了一个棚,在铁硼下面摆几张台,招呼了几个比较相熟的村民为自己打工,做起了农家乐的生意,当起了老板。
说了两段废话,其实现在才开始进入主题。前面两段可以归纳成:讲故事的医生的老爸在村里承包了一个鱼塘……而故事要从这个鱼塘说起。其实这个所谓的鱼塘,水的来源是山里的一条小溪流的水流向下游,在低洼的地方形成一个水塘。老赵(我们给医生的父亲一个称呼吧)在小溪与鱼塘的交际的地方用板一隔,只有水流下来,水塘里的鱼跳不上去。水里的鱼长得也快,游人相互介绍,慢慢老赵的池塘就开始多人气起来了。在老赵经常抽着烟满面笑容地憧憬着将来的发展的时,奇怪的事情也就慢慢发生了。
住在池塘不远的一家是老张一家,老赵给个几百块个月给老张,叫老张白天的时候就去池塘边看一下,看看有没有游人钓鱼不小心落水,或者不会钓鱼去教一下,或者帮忙喂一下鱼等等之类的杂活。老张看这是份清闲的工作,也就答应了下来,很多时候就是在池塘家里跑,晚上的时候帮忙收拾一下钓具等等的活,生活也一直过得相安无事。直到这个池塘开始有奇怪的事情就彻底将这种生活打破。
老张发现,最近每到晚上,池塘总会传来一种婴儿的叫声。这种声音不是普通的虫叫声,而是一种婴儿的哭声。最初老张以为是不是有婴儿晚上给哪个狠心的父母抛弃在池塘边,每听到这种声音就拿着个手电筒出去池塘照。而这时声音总会消失,任凭老张怎么照,也照不出个名堂来。老张无奈地回到屋里面,但是这种若隐若无的婴儿哭声又会飘来,在大夜晚里听着这些声音也听令人害怕的。老张问自己的妻子有没有听到,妻子就说老张在发神经。老张开始也认为自己是幻觉。但是池塘里婴儿的哭声确一晚比一晚频繁,过了几天,老张再也忍受不住了,越想越害怕,就把事情说给了老赵听。
老赵听了也莫名其妙,怎么池塘边会有婴儿的哭声呢?老赵半信半疑,于是决定当晚去老张的家里住了下来。结果当晚两个人都同时听到了婴儿的哭声,哭声十分凄厉,两个大男人也听得直打寒颤。老赵望着这诡异异常的水面,心想着如果这事传出去,说这个池塘闹鬼,还有谁敢过来这边钓鱼啊?过来这边吊水鬼吗?于是,就跟老赵商量,第二天一早,决定叫上村里的壮丁,“太公分猪肉”,一起来干塘(放掉一大部分的水),给村民分鱼吃。老张咬咬牙,就算是玉王大帝,也要把它从水塘底里面揪出来。
村里的人对于有人干塘这事是最热衷的,除了每家每户有几尾鱼以外,更多的是村民可以通过这些活动来联系彼此之间的感情。池塘里的水慢慢放出,不大的池塘已经有不少鱼在挣扎着。男人们都穿好了衣服拿着网下去,女人就在岸上装鱼,而儿童就在池塘边乱跑嬉戏,还有一群鸡鸭在乱叫,整个现场热闹非凡。而这时,老赵却开心不起来,鱼少了不少不要紧,关键是到底了还没发现有什么稀奇古怪的事物在池塘里面,随着鱼越来越少,老赵的心理越发着急。
这时候,在鱼塘里面的男人炸开了窝,老赵一看见有情况,马上在岸边跑了过去。原来在鱼塘干活的村民发现了一条从没见过的鱼,在一个角落里面发出“哇哇”的婴儿一样的叫声,村民都爱看热闹,马上蜂拥围在岸边,一个个伸长脖子在看。只见这尾鱼不大,整尾鱼通红通红的,嘴里不停在动,不知道在哪个器官发出声音。但是不大的鱼嘴里确长着锋利的牙齿,而且鱼鳍的部分也很奇怪,居然像人地婴儿的一只小手!大伙长这么大,还没见过如此怪鱼,鱼塘是老赵的,都问着老赵怎样处理这条奇怪的鱼。老赵也没了主义,发出怪声的根源总算找到了,但是却是这条怪鱼发出来的。老赵正在发愁,村里的老村长这时候开口了:“把这条鱼放了吧,这鱼可能是娃娃鱼,是保护动物,很有灵性的,而且大家看它的鱼鳍已经变异,再这样下去迟早成精。”老村长一向在村里德高望重,大家有什么事不能定夺的都来问老村长。听医生说这个村长有一段故事,有机会再跟大家说说。
既然老村长也说话了,老赵想着这鱼发出这种诡异的声音,也认为这异物来之不善,决定听从老村长的话打算将这条所谓的娃娃鱼运到河里面放了,不要再每天晚上发出这诡异的声音,影响生意。而这时,在旁边的老张却突然发话了,表示要把这条怪鱼养在自己家里。
现场的村民都惊讶不已,问及原因时,老张坦然自己已经四十好几,跟妻子结婚十多年,妻子的肚子一直没动静,想着这辈子估计到死也没人给自己送终了。但是最近这几个月妻子的肚子里却有动静了,去城里一查,原来自个要当爹了!那老来得子的心情那是兴奋异常的,但是城里的医生也告诉老张,说妻子属于高龄产妇,要注意补充营养和身体。老张没什么文化,但是之前年轻的时候在外搬货的过程中听人说过娃娃鱼的营养很高,这条鱼可以用来给妻子补营养。大伙一听这个原因,都没了话,那时哪有什么保护国家保护动物的意识,村民都望着老赵,鱼是老赵的,怎么处理都看老赵。老赵心里想,你吃了就吃了,有什么事都是你自己的问题,反正处理掉这条怪鱼就行了。老赵也点了点头,老张就欢天喜地地拿着这尾鱼回家了。之后大家都各忙各的,拿鱼的,偷鸡的,收网的,只是这时大家都不曾注意到老村长望着老张的背影在喃喃自语:“老张家看来要出大事情了。”
楼主 刘生V  发布于 2013-05-18 20:47:00 +0800 CST  
村长的话很快应验了。发现怪鱼的事情大家也很快忘记了,村里头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是一个消息如晴天霹雳一样,在村里间爆炸性传开了——老张大白天中午,淹死在池塘里。
那天中午大伙在没什么客人的时候吃中午饭,老张先吃完去收游客的钓具,大伙还在吃。但是一个下午大家也没看见过老张的身影。老赵以为老张回家照顾妻子,看见农家乐里面也没什么游客,也没有太在意。直到吃晚饭时候天都快黑了,老张的妻子挺着大肚子来鱼塘找老张的时候,大家就发现不对劲了。老张就消失了一个下午,会去哪里呢?于是很快整个村里的村民都发动起来,每个人拿着电筒甚至火把在村里头搜索,但是一直没有发现老张的身影,而正当每个焦急的村民在搜索的时候,没人留意到,池塘里的鱼又开始传出“哇哇”的声音……
老张的妻子就这样挺着大肚子在屋里哭着,村里的女人也不知道跟她说什么安慰的话语。村长在老张家吧嗒地抽着烟,整个屋里烟雾弥漫着。忽然村长来了一句:“张嫂,那条红鱼你们老张怎么处理了?”
张嫂听后很不自然,停止了哭泣,吞吞吐吐地说:“吃了……拿到鱼第二天晚上就煮汤吃了。”“有什么异常不?”村长继续问道。这时张嫂的面色却变得死一样的白,深呼吸了几下,然后说出了令在场人员都毛骨悚然的话。“老张破开鱼肚子的时候,有个好像人婴儿的小手在鱼肚子里面……我怕,老张还要我继续喝汤,说有益……”
当夜,村里死一样的寂静。预示着有暴风雨即将来临。
第二天,老张的尸体给人发现在水塘里面。老张的妻子自然哭得死去活来,现场也有一大群村民在围观。只见浸泡了一夜的尸体已经开始发胀,老张面目狰狞,手指甲都布满淤泥,很明显老张死前做过挣扎。最恐怖的是很多鱼儿竟然争相张开口在吃着分解物。死了人可是大事,警察也到场了。经过尸检后发现老张的死更加蹊跷。老张的脚跟有几外力的抓痕,像是被水草缠住的痕迹。但是奇怪的是池塘没有水草,而且老张是游泳好手,池塘也不深,掉到水里面老张大声呼救也肯定有人听得到。但是这些都没有发生,老张从落水到沉到水底似乎是一刹那的事情。有人说,老张那是被水鬼拖下去的痕迹,更加有人说,老张脚的痕迹,像是给小孩的手捉住的……
而警方根据老张妻子提供的口述,顺藤摸瓜,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
原来靠近村庄的大城镇里面的一间较大型的医院,一直有一些潜规则。那些堕胎的死婴,大家有没有想过怎样处理呢?
告诉大家,一般是送去殡仪馆烧了的。当然我是指一般情况,而当时这间医院的做法是交给太平间的人,让他们自己处理。那些好一点的死婴,就拿去卖给人做胎盘汤。那些给医生粗暴破坏的死婴,就变成混合的物质,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候被运去某个地方处理掉。在医院的太平间任职的人地胆色哪是一般人可以比的?在城市毕竟太张扬,给发现了还会危及到医院,而可以有些东西消化掉这些混合的物质就最好了。于是,太平间的两个人想到了远在深山的老赵的鱼塘。于是,每次深夜出发,撰够了一定量的人体混合物,就在深夜的时候,运去老张的池塘,倒下去……
后来那两个太平间的工作人员被捉住了,而医院的院长却是死得更加离奇。听说是在立案之前的公款吃喝的时候,吃鱼的时候,被一块鱼骨卡在喉咙上,窒息死了……
消息一出,顿时令到全市人民为之轰动。那些在老赵池塘农家乐过得人纷纷去医院体检,有的甚至以后看见鱼就害怕。老赵的池塘再也不能经营下去了,此时此刻,老赵终于明白到,为什么最近池塘里的鱼越吃越少,却越长越壮……似乎也明白了,为什么有鱼会发出“哇哇”的哭喊声,为什么老张会死得如此蹊跷,因为那是真正的娃娃鱼,吃娃娃长大的鱼。

第一个故事 娃娃鱼 结束
楼主 刘生V  发布于 2013-05-18 22:54:00 +0800 CST  
大家早晨 今日会再跟大家说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是来自一个同行 再次强调 这里只是说故事 大家千万不要对号入座 大家要保持冷静保持冷静 尽管我也觉得它的可信性很高 我现在想想如何构思故事的结构 尽量今日给大家说完 最后强调一次 以下所说的仅仅是一个故事
楼主 刘生V  发布于 2013-05-19 07:36:00 +0800 CST  
地震奇闻系列 (二) 投胎

这仅仅是个故事,在警察看来这只能是个故事,大家也就听听吧。故事来源于一个警察,大家切勿对号入座。
故事发生在河南省某市一户农户家中,几年前,一户农户家中生下了一个普通的男孩,这男孩小的时候没什么特别之处,老爸老妈是一个普通农民,也没有什么异常,反正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孩。但是直到孩子会说话的那一年开始,这个家庭变得了彻底的不寻常。
首先孩子两岁那年懂得说话,父母也就教他普通的河南话语,小孩子适应能力强,也能说上几句。但是,男孩的父母发现,自己的儿子经常在话语里头夹杂着一些他们听不懂的话语,孩子的父母不知道儿子从哪里学到的话语,但是看见孩子慢慢长大没什么身体上的异常,而且夫妻两还要忙于工作,所以也没有什么太在意。
就这样,这个孩子开始上幼儿园。幼儿园的老师经常向男孩的父母反映说孩子经常在午休的时候在睡觉的时候说一些不是地方的说话,而且经常是一个句子这样子说,大家都不明白什么意思,问孩子孩子也一面茫然。夫妻开始着急,就带孩子去了医院检查,也检查不出个什么毛病。夫妻尽管着急,也无可奈何。生活就这样继续着,直到有一天,出大事了。
孩子五岁那年,有一天躺在床上就忽然间发烧昏迷不醒了,嘴里不停地重复着一些听不懂的话语。父母也很着急,连忙把孩子送到医院,医院的医生也对男孩这种怪异的现象感到束手无策,无论用什么办法也不能让孩子退烧。要知道,孩子这样子长期发烧,很容易危及到孩子的生命安全。小城的医疗设备较差,在医生的建议下,父母把孩子送到河南省的某间大型医院。但是病情仍然没有丝毫的好转,而同时,奇怪的事情也发生了,孩子发烧烧了这么久,始终也没有损害到自己的性命。孩子的主治医生就将孩子的病程通过邮件发给很多国内的权威医学专家,请求帮助这个男孩。很快,孩子奇怪的病情引起了国内众多权威专家的关注,纷纷来到这个医院对孩子的病情进行会诊。
但是无论众多专家用中医,针灸,以及很多其他方法,孩子的病情还是一样没有得到好转。躺在病床上,一直重复着一些令人听不懂的话。这样的结果等于宣布了孩子的死刑,男孩的父母已经绝望到谷底,打算把孩子带回家。而就在这决定前一天,事情出现了转机。
一个来自黑龙江的权威医学专家看到医生的邮件后,风尘仆仆来到了医院,想看一下这个奇怪的男孩的情况。专家跟男孩的主治医生一起来到孩子的病床上,一边听医生介绍病情,一边观察孩子的情况,孩子旁边坐着是一脸绝望的父母。而这时候,孩子又再一次开始重复那些令人费解的话语。
谁知道这个黑龙江的专家一听,脸色大变。主治医生看见情况后,问道:“教授,你听出来是什么意思?”这个专家表情严肃,一脸认真的对着主治医生说:“听得明白,那是我们那边的家乡话。”
一个河南农民家的孩子怎么会懂得远在千里的黑龙江的家乡话呢?主治医生听了也大惑不解,然后接着问道:“这个小男孩就整天重复着这句话,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卖猪肉的那个小嘎豆子杀了我!”教授惊讶地说。(卖猪肉的那个小孩把我杀了!)
楼主 刘生V  发布于 2013-05-19 09:56:00 +0800 CST  
还有,未完待续。先休息一下眼睛,还有下半场
楼主 刘生V  发布于 2013-05-19 09:58:00 +0800 CST  

楼主:刘生V

字数:214

发表时间:2012-06-24 03:49:05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7-17 09:01:19 +0800 CST

评论数:554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