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你有是谁?《黄帝内经》来告诉你

很抱歉,第二十三章被系统删除,无法过审,请大家去博客(名称:小正太嘲笑鸟)阅读,博客有同步连载!!!
明日更新第二十四章!
楼主 QQq小鲤鱼  发布于 2018-02-20 18:01:57 +0800 CST  
24

阴阳交合与采补之道
凡人之生,感父精母血而受始,合地水火风而成形。盖寿夭之际,其因不一。有二三岁、五七岁至十二三岁而亡者,皆由父母受胎而无禁忌,故生子不寿。或二三十岁而亡者,其人四大本虚,初无坚固之质,不能学养生之术;年及少壮,血气方刚,而迷恋欲情,使精气耗散,疾病多生,而不识治疗之方,是乃自丧其本源,岂得望延年益寿乎!
(备注:该段属于总结之语,包括普通人如何初始;因父母受胎不避天殃,而幼子早夭;少年体弱亏虚之因;壮年多发疾病,不得康健之由。
既知人之初,也需知人之终。我要到哪里去?之于人的个体,那就是活下去,进入精神世界;之于人的群体,或者叫人类社会,便是重返至德之世。且看寻常人一生的发展变化,以身观身,以知小大不同,方可语大。
上文讲“凡人之生,感父精母血而受始,合地水火风而成形”,《经脉》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可知,人的初生,首先有先天之精,而后气与质毕,即所谓感父精母血,所谓精子与卵子结合而受精,于是新的生命得以形成。
讲到这里,且解释一下“慧根”。“慧根”一词来自佛家,一般来讲多指能信入佛法的根机,或者聪明的天资。哪怕看了解释,除开得知其为先天具备之外,我相信包括佛家弟子在内大多数人仍旧不明就里。其实道破很简单,“慧根”即先天之气,就是人之初所具备的先天纯净的能量。基本而言,父母双方皆养生有道,而备胎受孕又按《素女经》之法,避天灾地害,在天时地利人和之际而阴阳交感,其子便具备慧根,见性明心,而贤良多寿。如今世间之人,知修身得道者屈指可数,得其慧根者更少之又少。那什么时候人类都能备具慧根而长寿呢,答案是返璞归真,进入至德之世。大道永远宽敞,并非仅对极少数人开放,这一点佛教做的很好,它是对所有人无条件的开放的。而修身得道这种事不仅存在小说中,一定是先有事实,而后才有记叙与演绎。最深奥的道理总是最简单易懂,你与真相就差那么一点点。
新生命形成后,接着是生命材料的构建,即上文“骨为干,脉为营”等。然后是生命的延续,《天年》曰:“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黄帝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可知生命的延续在于神机不灭,神机不灭则气息长存,而心主神明,此又得益于阴阳合和。那么,寻常人的一生又是怎样呢?《天年》曰:“黄帝曰:其气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闻乎?岐伯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荥货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若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这便是寻常人的一生,该段非常重要,它解释了人为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行为变化,比如幼年好动乱跑,是因为五藏刚安定,气机在下;而青少年好走,而性情有所张扬,是因为血气始盛,肌肉方长。这一些,现代医学都不能为你做出解答。至于现代人多数七十左右便就死亡的原因,《我是谁》有讲过,前文也多次有穿插提及,《天年》亦有论述:“黄帝曰:其不能终寿而死者,何如?岐伯曰:其五脏皆不坚,使道不长。空外以张,喘息暴疾。又卑基墙,薄脉少血,其肉不石。数中风寒,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尽也。”“道”泛指各种血气通道与经隧,善于观察的人会发现,多数长寿之人性情都不徐不疾,气息悠长,而短命之人多性情暴躁,气息喘急而杂乱。
现代社会非正常死亡与非自然死亡太多太多,比如灾难忽至,或者车祸,致使人的肉身死亡,但神机未灭,灵魂只能弃肉身而去,飘荡于世间,寄希望于寻找新的宿主。寻常人阳气旺盛,护卫着身体不容易被侵犯,而有的人恰好因为身体空虚,或者被疾病困扰等导致精神与肉体结合不紧密,提供给可乘之机,便会发生诸如灵魂附体之类的事件,所以横死的人怨气特别重。那为何其中又以何横死女子或早夭婴儿尤甚呢?答案是男人尤为造作,比如活动量大,工作强度大等,精神耗费与五藏损伤程度巨大,女人则相对损耗较小,婴儿五藏虽未完全,但先天能量几乎没有任何损耗。
这便是文明发展带来的灾难,那么立即放弃是否可行呢?有人说,太可笑了,人类怎么可能放弃发展,虽然会有事故发生,但这是必须承担的后果,人类只能通过各种举措将损失降到最低。这种说法,其实是抛弃了一部分人,是心胸狭隘的表现,并非以人为本。当然,立即放弃确实不可行,人类自从很久很久以前的缓慢发展,一点点提速,直到如今,正犹如一辆加速的列车,贸然使其停止,必定车毁人亡。那么要如何兼顾文明发展与以人为本呢?在《道德经》二十七章与三十六章的讲解中,我们会给出答案。
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那哪种人能够健康长寿呢?《天年》曰:“黄帝曰:人之寿夭各不同,或夭或寿,或卒死,或病久,愿闻其道。岐伯曰: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
以机器作比喻的话,就是让每一个部件都无损伤而正常运行。而修身养性的根本又在于阴阳和谐,阴阳调和的手段又在于五脏的养护。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所引用的各种书籍,都有“呼吸微徐”之类的字眼,可见呼吸之于养生、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那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寿享百年,无疾而终呢。《天年》曰:“黄帝曰:人之寿百岁而死,何以致之?岐伯曰:使道隧以长,基墙高以方,通调营卫,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满,百岁乃得终。”
大家都是普通人,境界需要一步步提升,那到底要怎么做呢?上段是为总述,且结合之前提到的养生内容段落,下面再加以详细补充。《本神》曰:“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我们细分一下:1、和喜怒而安居处;2、节阴阳而调刚柔;3、顺四时而适寒暑。
第一,和喜怒而安居处。
《本神》曰:“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
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䐃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
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乱,四肢不举,毛悴色夭,死于春。
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死于秋。
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于夏。
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死于季夏。
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是故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
人之喜怒不和,于身有殃;天之喜怒不和,而雷霆暴雨,烈日暴旱,万物俱折。喜怒之和,不可不调。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1、“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解释了人为何会因为哀痛致死;“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解释人为何会因为惊吓而尿裤子。
2、和喜怒,是和“喜”与“怒”,人皆知怒而伤身,但“人生得意须尽欢”同样不可取。
3、“盛怒者,迷惑而不治”。科学实验证明,人在暴怒时那一瞬间智商为零,所以老话说的没错:冲动是魔鬼。
五藏被伤,而死于对应的季节,《玉机真藏论篇》给出过解释:“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故而可知“凡人之生,感父精母血而受始,合地水火风而成形”并非虚言。《经脉别论篇》曰:“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所以,不安居处则多奔波劳累,精神疲惫,即为过用,疾病便趁虚而入。
第二,节阴阳而调刚柔。
关于调和阴阳,已经说过太多,下面再以经脉为例,重点阐述一下阴阳和合的重要性。《五乱》曰:“黄帝曰:经脉十二者,别为五行,分为四时,何失而乱?何得而治?岐伯曰:五行有序,四时有分,相顺则治,相逆则乱。
黄帝曰:何谓相顺而治?岐伯曰: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四时者,春秋冬夏,其气各异,营卫相随,阴阳已和,清浊不相干,如是则顺之而治。
黄帝曰:何为相逆而乱?岐伯曰: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悗。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俯首静伏。乱于肺,则俯仰喘喝,接手以呼。乱于肠胃,则为霍乱。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

楼主 QQq小鲤鱼  发布于 2018-02-21 10:29:24 +0800 CST  
第二十四章更新完毕,如果无法观看,请前去博客(名称:小正太嘲笑鸟),有同步连载,明日更新第二十五章!!!
楼主 QQq小鲤鱼  发布于 2018-02-21 17:51:08 +0800 CST  
25

第三,顺四时而适寒暑。
春夏秋冬为一年四时之气。人作为天地之气化生的产物,生命活动一刻都离不开自然,而精神又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因此,四时的变化中调摄好精神情志是养生的关键。《四气调神大论篇》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稿不荣。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本篇首先论述了依据四时之气变化而调摄形神的具体方法,其次论述了异常的气候变化对生命活动消极的影响,指出违逆四时养生原则所造成的伤害,最后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防微杜渐”与“治未病”的理念。
以下几点仍需注重:
1、“内格”疑为“关格”之误,《禁服》中有讲述两种阴阳离决的死症,一为“内关”,即阴气被阳气关闭在内,表现为寸口大四倍于人迎,且大且数;一为外格,即阳气被阴气隔绝在外,表现为人迎大四倍于寸口,且大且数,名曰溢阳。两者统称关格。还请专家查证。
2、治未病其实就是预防疾病的发生,比如亚健康就是邪气入侵但是并未发病时的征兆。
3、人类是智慧的,却很少用于顺其自然,反而在违背自然上做的很出色。比如发明了燃气灶电磁炉等代替柴火烧火做饭。木柴秸秆等因为饱含生发之气,木之春气又能促进饭之香气,两者相得益彰,所以对人有益,难道你不晓得真正色香味俱全的美食都是借用薪柴烧火么。科学上难道有用电做饭对人有益的报道吗?《汤液醪醴论篇》曰:“黄帝问曰: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岐伯对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即是此理。
比如发明了温室大棚,于是人类吃上了反季节蔬菜,而科学实验证明其并未有危害性。那反季节蔬菜到底好还是不好呢?当然不好!人对于长久生活的环境会做出相对的适应,在什么季节就要吃该季节相应的食物,这叫顺应自然。比如春季的食物自然带有春气,食用此可护养肝,但若是被反季节蔬菜代替,就叫做逆春气,就会伤肝,即下文所谓“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那为何科学实验没有验证呢?首先,人体有强大的调节能力,在不至于过量的情况下,不会有明显的影响;第二,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有很多,该方面的危害也许会被有益健康的措施弥补;第三,反季节蔬菜肯定对身体有害,但这种危害是微小的,就好比熬夜也有危害,但并不会立即致人于死,这种危害性也许在很久以后才会爆发,导致被人忽视;第四,也有非常明显的影响,比如南方人忽然到北方区生活,饮食方面的不同,会突然导致人精神萎靡浑身无力恶心呕吐等的症状,就是所谓的“水土不服”,只是人们司空见惯而不认为是病罢了。所以你要记得,祭祀一定要用当地的时令物产。《礼记·礼器》曰:“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也。是故天时有生也,地理有宜也,人官有能也,物曲有利也。故天不生,地不养,君子不以为礼,鬼神弗飨也。”意思是说,不到节令的当地物产,鬼神是不会享用的。你也知道了中药里有“十八反、十九畏”之说(指的是中药配伍上的禁忌),但是科学实验无法证实的原因了。说一千道一万,养生无非是调和阴阳,圣人也并非天生神圣,普通人若要寻找一个标杆的话,且看孔子的生平: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且从至于学开始一点点努力。《素女经》对于养生亦有总结之言:
楼主 QQq小鲤鱼  发布于 2018-02-22 13:03:23 +0800 CST  
养生篇
帝问曰:“养生之道,以何为本?”
素女答曰:“养生之道,以气为本。气能运血,血能化精,精能养神,神在则生,神散则死也。气者,神之本也。能炼气者,入火不焦,入水不溺。固守其精而不散,故终夜御女而不泄。若不能保守精神,而狂妄任意者,必失神丧气,名之为夺命之斧。”
帝问曰:“若人专守养生之道而不行夫妇房帏之礼,则人伦已绝,后继将断。”
素女答曰:“凡人年少之时,血气未充足,戒之在色,不可过欲暴泄。年已及壮,精气满溢,固精厌欲,则生奇病。故不可不泄,不可太过,亦不可不及。”
帝问曰:“时泄而遣其兴,能其精而养神乎?”
素女答曰:“不然也。若常泄而偶不漏,反生疮痈;常秘而偶泄,则患暴虚。各害养生之道。”
帝问曰:“男子精血盈满,神气充足,何以知之乎?”
素女答曰:“男子二八天癸至,而血气不足,精神未定,故戒之也。年至二十,血气渐盛,而精聚肠胃,三十日而一泄焉。三十而血气壮盛,而精在两股,五日一泄焉。年四十,精聚要脊,七日一泄焉。五十而血气将衰,精聚背膂,半月一泄。年至六十四岁,天癸尽,卦数满,血气衰,jing.液竭矣。六十已上,能保全余气,兴壮者尚可泄。至七十,不可妄思欲动..情。”
帝问曰:“朊知无赖之子,自赖强壮,一日三泄或五泄者,何乎?”
素女答曰:“暴泄者暴虚,后必痿辟。若泄而不休,自招天亡。”
帝问曰:“人阳气夜间勃然起立,腾然兴发者,何?”
素女答曰:“晨昼暮夜,此一日中之四时也。故阳气生子时,于卦为复;至丑时而二阳生下,于卦为临;寅时三阳已全,于卦为泰。若人半夜暴泄,则阳精枯损,年未五十,必发头晕腑痛目昏耳塞。又有五伤:
其一,男nv交会,精泄而少者,为气伤;
其二,精出而者,为肉伤;(结合《治伤篇》,而字后疑tuo一“清”字)
其三,泄而疼者,为筋伤;
其四,精出而涩者,为骨作;
其五,临门忽痿垂涎者,为血伤。各泄精过度、jing.液竭乏所致,何可不谨哉!”
文段比较容易理解,但几处有必要重复:1、养生之道,以气为本;2、若常泄而偶不漏,反生疮痈;常秘而偶泄,则患暴虚。各害养生之道;3、暴泄者暴虚,后必痿辟。若泄而不休,自招天亡。)
接《素女经》,且继续看下去。
大伦篇
男nvjiao合,非为yin乐也。今时之人,不晓修养,勉强临事,故多损精败气,疾病依生焉;或误引食服饵而损性丧命,良可哀哉!
帝问曰:“夫妇之道,为子孙之计,而今无子者,何乎?”
素女答曰:“三妇无子,三男无子。男子精冷滑者、多yin虚惫者、临敌畏缩者无子也;妇人性yin见物动..情者、子藏虚寒藏门不开者、夫妇不如妒忌火壮者,无子也。”
……
帝问曰:“阴阳之道,名之为交接者,何乎?”
素女答曰:“阴阳jiao合,男施女接,故名之为交接也。女人阴中自有明兆焉,无刺琴弦而及菱齿,美快之极,放露真宝,阴血包阳精则生男,阳精包阴血则生女。谓之阴阳交接之道矣。”
帝问曰:“交接,人伦之原也。而有不相和悦者,何故也乎?”
素女答曰:“盖因女子不能察丈夫之意,男子亦不晓妇人之性,此不达人伦之道、生育继嗣之理也。各顽劣多yin,各huai不足,互填愤怨;或弃自己妻妄而通外妇,又欺丈夫而野合奸yin;又男子痿软不满欲情,或强阳悍无休息,后终生厌恶。”
帝问曰:“夫.妻亲睦相敬爱者,人伦之常也。而敬爱之情,因何乎生焉?”
素女答曰:“既济者,顺也;未济者,逆也。八庚相合,少壮应时者,顺也;八字不协,老幼不遇者,逆也。才貌两全,意气相合者,顺也;蠢丑相背,狠戾反目者,逆也。但恩爱契..合则生敬恭,敬恭则富贵长命而子孙蕃育。”
(备注:1、首段明确了人对于性的正确认知;其次对无子之人做出判别;其次为交接之名做出解释,以及生男生女的根本原因,染色体的结合是其在现象上的表现;其次为夫妇不睦的原因解释;最后是对于夫妇互敬互爱的原因解释。值得注意的是,像八字等古代的相术,并非空穴来风无稽之谈,判断其是否正确有用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判断其是否顺应阴阳法则。
2、《上古天真论篇》曰:“帝日: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
岐伯日: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则齿发去,形体皆极。肾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藏腑盛乃能泻。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
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以上是寻常人不能生子原因的描述,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得知:
①五为数之中央,男nv都是在五七、五八之数开始走向衰败,即面焦发堕等的描述,但原因不同:女子象地,大地能源取之不尽,故其由三阳脉衰败而致,而五藏尚好;男子象天,故其由五藏衰败所致,而脉象仍然强盛。民间也有“女人黄金期短暂,过了三十五就开始走下坡路,男人四十仍然一朵花”的说法,基本上过了鼎盛时期,男nv健康上的最大区别是女子脉象衰弱而五脏良好,男子则五脏衰败却脉象强盛。
②女二七,男二八可有子,所以最早的婚配年龄是男子16岁,女子14岁;晚婚晚育则男子21岁,男子24岁;再晚一些,赶在衰败之前,男子32岁,女子28岁,于此则五脏相合,对社会的发展有益;若过了壮盛期,则对社会无益,但从自身受益的角度来讲,女子嫁青年,男子取少女则可。
③女子不能生子原因是形坏,男子不能生子则是形神俱坏。
④男子xing.欲旺盛,是因为五脏强盛,所以能够施泄,而肾脏因为受五脏六腑之精,所以尤为重要。
⑤普通男子八八之数,女子七七之数过后,皆不能生子是因为天地赋予的精气耗尽了。)
除此之外,《素女经》仍然包含甚广,对比如房..事的忌讳与方式方法、以及一些病理的解释和许多秘方等都有详细描述,还请大家自己去领悟。在回归正题前,且先解释一个愚蠢的问题:无论是《黄帝内经》、《周易》、《素女经》都内容庞博而杂,非圣人难以领悟,果真回到至德之世,人们无知无虑,那他们如何知道天地禁忌与调和阴阳呢?解答:这里有一个先后关系,不是回到至德之世人们要如何调和阴阳,而是人们只有先调和阴阳,领悟阴阳,洞悉宇宙的真理,然后逐渐忘却,无知无虑,最后才能返璞归真,回到至德之世。这样的人,称为至真至人,在圣贤之上,本身便是阴阳合和,一举一动皆是自然,无违天命,无遭天殃。
楼主 QQq小鲤鱼  发布于 2018-02-22 17:46:04 +0800 CST  
本章节结束,共分两段,明日更新第二十六章!!!
楼主 QQq小鲤鱼  发布于 2018-02-22 21:59:34 +0800 CST  
《素女经》的引用与讲解已经结束,现在恢复分段日更:

26

回归正题,继续看《道德经》。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翻译:宠辱好像惊恐的事,像对待身体一样重视大的祸患。什么叫做宠辱若惊?得宠为上,受辱为下。得到好像惊恐,失去也好像惊恐,就叫做宠辱若惊。什么叫做贵大患若身?我之所以有大的祸患,是因为我有身体,等我没有身体,我有什么祸患呢。所以为天下珍贵身体,好像可以寄存于天下。为天下珍爱身体,好像可以承托天下。)
(备注:1、上段讲善摄生者无死地,该段则提出了善摄生的方法,即宠辱若惊、贵身、爱身,并做出解释。“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一国之君不可不知也。故有后世学者认为《老子》是帝王之术治世之书也不无道理,只是这并非主要核心观点。
2、“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物无非彼,物无非是,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人皆喜受宠而厌受辱,殊不知受宠亦是受辱的开始。宠辱与言语一样,都是是非的导引,欲想无死地,就要防范于未然(即治未病)。所以宠辱对于身体而言,就是大的祸患,一定要重视。但联系上下文,其实是指善摄生者将宠辱都当做惊恐的事,像对待身体一样重视大的祸患。
3、《在宥》曰:“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莫若无为。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故贵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寄天下。故君子苟能无解其五藏,无擢其聪明,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神动而天随,从容无为,而万物炊累焉。吾又何暇治天下哉!”圣人治天下尚需无为,人君岂可恃强?
4、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错误翻译示范:我所以有祸患,是因为我有自身的私利;如果我没有自身的私利,我还有什么祸患呢?)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翻译:大邦处于下流,是天下的牝户,天下的交汇。牝经常以静胜过牡,因为静居于下位。所以大邦居于小邦之下,就取得小邦,小邦居于大邦之下,就被大邦取得。所以有居于下位去取得,有居于下位被取得。大邦不过想聚养众人,小邦不过想进入侍奉他人,两者各得所想,大的更应该居于下位。)
(备注:1、上段讲要向对待身体一样重视大的祸患,那该如何做呢?该段便以邦国角度提供了答案:谦下!谦下则人民各安其位,天下大治;争胜则人民不在其位,暴乱丛生。《左转》曰:“世之治也,君子尚能而让其下,小人农力以事其上,是以上下有礼,而谗慝黜远,由不争也,谓之懿德。及其乱也,君子称其功以加小人,小人伐其技以冯君子,是以上下无礼,乱虐并生,由争善也,谓之昏德。国家之敝,恒必由之。”所以,上古时期帝王禅让而天下大治,岁美民安;后世帝王专政而天下动荡不安,治乱不停。而现代社会,讲究的也不是谦让,而是各凭本事,有能者上位。
2、“牝常以静胜牡”。《天道》曰:“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故而圣人效之。《素女经》曰:“女之胜男,犹水之胜火。”亦是此理。
3、则取大邦,与则取于大邦不是同意,取大邦就是取得大邦的意思,但是结合下文“两者各得所欲”,此处明显是被大邦取得之意,实脱一“于”字。
4、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德行越宽广,能力越深厚之人与事物,便越加谦下,大地之贵,亦在于此。另外,谦卦在六十四卦中是唯一所有爻位都无咎或吉利的卦象。)
楼主 QQq小鲤鱼  发布于 2018-02-23 12:56:42 +0800 CST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翻译: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百谷之王,因为它善于处在百谷下位,所以能够成为百谷之王。因此圣人要处于百姓上位,必须以言辞处于百姓其下。要在百姓之前,必须把自身放在百姓之后。所以圣人处于上位而百姓不觉其重,处于前面而百姓不受其害,所以天下乐意推举而不厌恶。因为圣人不相争,所以天下没有能与其相争。)
(备注:该段继续以江海为例,阐述谦下的道理,并且加以发散。圣人治理天下会成为后世新的制度,而该段正是对于圣王之道做出的明示。《天地》曰:“吾闻之夫子:事求可,功求成,用力少,见功多者,圣人之道。今徒不然。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神全者,圣人之道也。”是为对圣人之道的阐述,可与之互相参考。)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翻译:最好的善于好比水。水善于使万物得利而不与相争,处于众人都厌恶之地,所以几乎接近于道。善于居处地势,善于心思渊博,善于与仁慈相处,善于言辞守信,善于政事治理,善于处事发挥,善于把握时机行动。只有不争,所以没有过失。调和大怨,必有余留怨恨,怎么可以称为善呢?所以圣人手执左契,而不责难于人。有德者掌管劵契,无德者掌管税收。天道没有亲疏,经常帮助善于(谦下)的人。)
(备注:1、上段讲“善”下之,该段则阐明了最好的“善”,或者叫做为最好的谦下做了一个标杆:水。“善”即善于,有模仿之意,并非善良,所以“上善若水”的意思是最好的模仿就像水一样,并非最善良的人就像水一样,下文皆是阐述水是如何“善”的,所以“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是为“善居于地,善心于渊,善与于仁,善言于信,善政于治,善事于能,善动于时”的倒装。
2、最好的“善”像水,夫唯不争,故无尤。那么不好的“善”什么样呢?即“和大怨,必有余怨”。故前后实乃承接关节,所以第八章与第七十九章本为一段。
3、从上段圣人善于谦下所以处上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可以看出,天道经常帮助的是善于谦下的人,即文中所谓“善人”,而非善良的人。
4、和大怨,必有余怨,冤冤相报何时了,不可称之为善。那该如何做呢?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即所谓以德报怨。或许有人问,以德报怨,何以报德?《论语》也曾记载孔子“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答复。首先,孔子倡导因材施教,这是在特定情境下的回答,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其次,以直报怨仍然不能解决怨恨,不能称之为善;其次,世人常说“大恩大德无以为报”,人之德莫大过天地,天地有大德且不曾言,人之德又何必求报。有求于报,则内心失平静而与外物相接,则与道远矣,故而大德无以为报,亦不求报。所以“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的该版本是错误的!)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翻译: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而攻坚克强者没有能胜过水的,因为水无可取代。弱胜过强,柔胜过刚,天下没有人不知道却没有人能实行。所以圣人说:“承受国家的屈辱叫做社稷之主,承受国家的不详之兆才能成为天下之王。”正话好像反说。)
(备注:1、上段提供了水成为上“善”的凭据,该段则继续阐述了水称为上“善”的原因。另,“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是“从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等句得出的结论,该段与上段亦本是一段。强行分为两段实为便于阐述。
2、“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与“盖闻善摄生者……以其无死地”有异曲同工之妙。
3、弱之胜强,柔之胜刚。《黄帝》曰:“天下有常胜之道,有不常胜之道。常胜之道曰柔,常不胜之道曰强。二者亦知,而人未之知。故上古之言:强,先不己若者;柔,先出于己者。先不己若者,至于若己,则殆矣。先出于己者,亡所殆矣。以此胜一身若徒,以此任天下若徒,谓不胜而自胜,不任而自任也。”意思是说,所谓强,是指能胜过不如己者;所谓柔,是指能胜过强过己者。等不如己者发展强盛如己时,自己便危险了;而能胜过强过己者,就没有什么危险。故而下文又曰:“欲刚,必以柔守之;欲强,必以若保之。极于柔必刚,积于弱必强。观其所积,以知祸福之乡。”故而文曰“守柔曰强。”)

楼主 QQq小鲤鱼  发布于 2018-02-23 20:39:23 +0800 CST  
本章节结束,共分两段,如果被系统删除,大家可以去博客(小正太嘲笑鸟)阅读,有同步连载!!!
楼主 QQq小鲤鱼  发布于 2018-02-23 22:29:48 +0800 CST  
27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翻译:圣人永无世俗之心,以百姓的心为自己的心。善者我善待他,不善者我也善待他,德行善。诚信者我信任他,不诚信者我也信任他,德行诚信。圣人在世间,收敛而谨慎,为天下使内心浑浊。百姓都专注其耳目,圣人都以婴儿般对待百姓。)
(备注:1、前面以比喻讲述谦下的道理,讲“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讲“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圣人故而效仿之,那该如何做呢?该段则提供了答案。
2、圣人常无心。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无偏心亦无偏私,圣人效仿,故无己心,平等对待天下之人,无论善恶美丑;圣人为天下浑其心,故可待天下人如婴孩,无论善恶美丑,故德行周全。
3、为天下浑其心。不结合上下文,此处便会产生歧义,浑其心,“其”指为谁?是天下人?亦或是圣人自己?前后文都有提过,治理国家切勿有所作为,人心尤其不可驱使,《五十七章》亦曰“我无事而民自静”,可知此处为浑浊圣人自己内心。
4、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百姓私心各不相同,所以全部私心混杂在一起便犹如万物繁杂复回归混沌一般,故而后文曰浑其心,非但天下人心混杂如此,天下所有学科所有知识混杂在一起,也是混沌而已,所以“能说出来的道便不是道本身”。
5、该段文辞简约,对于圣人在人类社会中如何与人相处,《秋水》又有较为详细论述:
“是故大人之行,不出乎害人,不多仁恩;动不为利,不贱门隶;货财弗争,不多辞让;事焉不借人,不多食乎力,不贱贪污;行殊乎俗,不多辟异;为在从众,不贱佞谄;世之爵禄不足以为劝,戮耻不足以为辱;知是非之不可为分,细大之不可为倪。”
大意是说大人之行,不做危害人的事,也不多施惠于人;行动不为获利,不轻贱家奴;不与人争夺财物,属于自己的也不推让;遇事不求助他人,也不赞美自食其力,不轻贱贪污之人;行为与世俗相异,但也没有乖张邪辟;目的是为跟从众人,所以不轻贱谗佞诬陷之徒,世俗的高官厚禄不足以用来劝勉,杀戮蒙羞也不足以当做羞辱;知道是非的界限不可确定,小大的标准也不可端倪。
“知是非之不可为分,细大之不可为倪”,该句尤为重要,正因为此无论“善者”“不善者”圣人皆孩之。所以后文有讲“圣人无弃人,也无弃物”,并提出“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德充符》也有论述:“故圣人有所游,而知为孽,约为胶,德为接,工为商。圣人不谋,恶用知?不斫,恶用胶?无丧,恶用德?不货,恶用商?四者,天鬻也。天鬻者,天食也。既受食于天,又恶用人!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于人;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眇乎小哉,所以属于人也;謷乎大哉,独成其天。”
意思是说,圣人有所游历,智慧会成为灾孽,约束会成为禁锢,德行会成为接引(指内心与外物相接),工巧会成为买卖。圣人不谋划,哪里会用到智慧?不砍斫,哪里用得着约束?没有丧失,哪里用的到德行?不借贷,哪里用得到买卖?知、约、德、工四者,是上天的哺育。上天的哺育,就是上天的饲养。既然享受上天的哺育,又哪里会用到人为呢?圣人有人的形体,没有人的情感。有人的形体,所以与人群居;没有人的情感,所以是非不会沾身。渺小啊,所有事属于人的;伟大啊,独来自于上天。
既然寻常人与圣人皆有人的形体,为何寻常人不能脱离世俗呢?人心排下而进上,好贵而恶贱,好大而恶小,是个可怕的东西。世人价值观之所以狭隘,不能与圣人宽广之心相比,从根本上讲是因为其对是非贵贱等没有正确的认识。《秋水》借河伯与北海之对话,对此有详细阐述:
河伯曰:“若物之外,若物之内,恶至而倪贵贱?恶至而倪小大? ”
北海若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之为稊米也,知毫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睹矣。以功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则功分定矣。以趣观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知尧、桀之自然而相非,则趣操睹矣。昔者尧、 舜让而帝,之、哙让而绝;汤、武争而王,白公争而灭。由此观之,争让之礼,尧、桀之行,贵贱有时,未可以为常也。梁丽可以冲城而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狌,言殊技也;鸱鸺夜撮蚤,察毫末,昼出瞋目而不见丘山,言殊性也。故曰:盖师是而无非,师治而无乱乎?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也。是犹师天而无地,师阴而无阳,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语而不舍,非愚则诬也!帝王殊禅,三代殊继。差其时,逆其俗者,谓之篡夫;当其时,顺其俗者,谓之义之徒。默默乎河伯,女恶知贵贱之门,小大之家!”
该段请大家一定要对照翻译仔细理解,混沌初开,后有阴阳,阴阳者,对立转化者也,是非贵贱大小皆是此理,世人不懂事物变化治理,故有偏执;圣人知是非之不可为分,细大之不可为倪,故而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故能全身而非是非之患。)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翻译:治理大国好像煎烹小鱼。用“道”莅临天下,鬼怪不显神通。不是鬼怪不显神通,而是其神通不伤害人。不仅其神通不伤害人,圣人也不伤害人。两不相伤,所以德行交互回归。)
(备注:1、上段讲“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既然对待所有百姓都一样,则百姓好比小鲜,一个大国好比一锅小鲜,治大国也就好比烹一锅小鲜一样简单,而德行也会交互回归了。此即“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意思。
2、所谓烹小鲜,家庭主妇们清楚的很,翻动不能过于频繁,只需要适时翻动几下便足够了,所以治国之道切勿政令繁多,只需适时引导即可。人们以为这是“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意思,单独拿出来完全没什么问题,但并非本段之意,第五十七章有对此的阐述。
3、“其鬼不神”。《内经》曰:“道无鬼神,独来独往。”《周穆王》曰:“不识感变之所起者,事至则惑其所由然,识感变之所起者,事至则知其所由然。知其所由然,则无所怛。”故以道莅天下,以朴素行事,其鬼不神。
4、何为鬼神?《内经》曰:阴阳不测谓之神。《天瑞》曰:精神离形,各归其真,故谓之鬼。鬼,归也,归其真宅。简单来说,游荡的灵魂就是鬼,神鬼莫测的就是神。“其神不伤人”:一来鬼不伤人,二来人不在死地。“两不相伤”: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人不伤天害神,神亦与人无伤。上下互不相害,谓之两不相伤,互不相伤则德行交互回归。)
楼主 QQq小鲤鱼  发布于 2018-02-24 12:30:35 +0800 CST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翻译:政治蒙昧素朴,人民淳朴忠诚。政治精细明察,人民欠缺不满足。灾祸是幸福的依傍,幸福是灾祸的潜伏。谁知道最后的结果?本来就没有标准。正又转变为邪,善又转变为恶。人们的迷惑,时间本来就很久了。因此圣人方正而不割害,锋利而不刿伤,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
(备注:1、上段讲“治大国若烹小鲜”,该段则道出了原因。
2、“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即所谓不治不乱,《胠箧》曰:“上诚好知而无道,则天下大乱矣!何以知其然邪?夫弓弩毕弋机变之知多,则鸟乱于上矣;钩饵罔罟罾笱之知多,则鱼乱于水矣;削格罗落罯罘之知多,则兽乱于泽矣;知诈渐毒、颉滑坚白、解垢同异之变多,则俗惑于辩矣。故天下每每大乱,罪在于好知。故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乱。故上悖日月之明,下烁山川之精,中堕四时之施,惴耎之虫,肖翘之物,莫不失其性。甚矣,夫好知之乱天下也!自三代以下者是已!舍夫种种之民而悦夫役役之佞;释夫恬淡无为而悦夫啍啍之意,啍啍已乱天下矣!”
该段比喻非常形象生动,也非常易于理解的告诉人们,“其政察察”(即以智治国)的危害,不仅使民心大乱,更使万物不得安宁。另外,“知诈渐毒、颉滑坚白、解垢同异之变多,则俗惑于辩矣”,阐述了世人为何执迷不悟。知诈渐毒是指人心不古,多伪骗欺诈、奸黠狡猾,而“颉滑坚白、解垢同异”的言论就好比如今物理学中“薛定鄂的猫”、“不确定理论”以及运动力学上的各种各样的论题一样,越研究下去人们就越迷惑,离真相越远。最后一段是是说,自夏、商、周三代以来情况就是这样,舍弃那淳朴的百姓,喜好狡诈谄佞的小人;废置恬淡无为,而喜好那碟碟不休的说教。繁琐的说教已经扰乱了天下,人之谜其日固久矣!
也许人们有所疑惑,不去治理天下,如何使人心向善呢?后文的回答是:绝圣弃知,民利百倍。所以说,治理天下要放任人们凭借其自然天性行事而不加干涉,《在宥》曰:“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迁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者哉?昔尧之治天下也,使天下欣欣焉人乐其性,是不恬也;桀之治天下也,使天下瘁瘁焉人苦其性,是不愉也。夫不恬不愉,非德也;非德也而可长久者,天下无之。”
意思是说:只听说放任自由于天下,没听说过治理天下的。放任的原因,是怕天下人淫乱了自然本性,自由自在的原因,是怕改变了天下人的淳朴德行。天下人不淫乱自然本性,不改变淳朴德行,还有治理天下的人吗?从前尧治理天下,使天下人性欣欣然快乐,不再宁静;桀治理天下,使天下人性瘁瘁然疲惫不堪,不再愉悦。不宁静不愉悦,都有失德行。有失德行也可以长久的,天下没有这种事情。另外,所谓大制,是相对于万物而言,人类只是其一,以治人之制,并不能治理万物。《至乐》曰:“咸池九韶之乐,张之洞庭之野,鸟闻之而飞,兽闻之而走,鱼闻之而下入,人卒闻之,相与还而观之。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故先圣不一其能,不同其事。名止于实,义设于适,是之谓条达而福持。”此之谓也!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又可转变为福,福又可转变为祸,祸福本无定数,所以下文说“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本来就没有标准,所以有为治世或许会祸乱天下。人间之事,莫不如此,正如《人间世》言:“且以巧斗力者,始乎阳,常卒乎阴,泰至则多奇巧;以礼饮酒者,始乎治,常卒乎乱,泰至则多奇乐。凡事亦然,始乎谅,常卒乎鄙;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所以电视剧里孙悟空说“天上的事情好办,地下的事情也好办,只有这人间的事情最难办,重不得又轻不得”原因就在于此。那什么人不受祸福牵限呢?是婴儿!《庚桑楚》曰:儿子动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身若槁木之枝而心若死灰。若是者,祸亦不至,福亦不来。祸福无有,恶有人灾也!”
4、“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故而圣人与人两不相伤,《知北游》曰:“圣人处物不伤物。不伤物者,物亦不能伤也。唯无所伤者,为能与人相将迎。”)
夫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翻译:万物有前行有后随,有轻嘘有急吹,有刚强有赢弱,有成就有毁坏。因此圣人除去极端、奢侈、过分;不出门户,遍知天下。不偷看户牖,能见天道。其出行越远,所知越少。所以圣人不出行有所知,不观察而明了,不作为而成就。)
(备注: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都阐述了阴阳转换的道理。过犹不及,故而该段阐述圣人之道“去甚,去奢,去泰”,即除去极端。
2、“夫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万物自有其对立转化的属性,此为万物之理,阴阳之道,故而圣人知阴阳,不出户遍知天下,不窥牖明见天道;圣人知是非之不可为分,细大之不可为倪,故而去甚,去奢,去泰,处阴阳之和。
3、“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养生主》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扰动内心与外物相接,越探求万物则越不可得,故而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5、《四十七章》本为《二十九》章后续,两章实为一段,现重新归位。)
楼主 QQq小鲤鱼  发布于 2018-02-24 17:58:04 +0800 CST  
本章节结束,共分两段,明日更新第二十八章!!!
楼主 QQq小鲤鱼  发布于 2018-02-24 22:09:03 +0800 CST  
28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翻译:天下最柔弱的,驰骋于天下最坚硬的之间。无有进入无间,我因此知道无为的益处。不言的教化,无为的益处,天下很少有能赶上它的。)
(备注:1、上段讲圣人除去极端不为而成,该段紧接论述无为的益处。
2、“无有入无间”。水为天下至柔,却可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故称无有入无间,即无有之形入无间隙之中。水本无形,以物之形为形,无孔而不入,无孔亦可渗透,是为不言之教,无为之益。
3、不言之教,圣人则之,天下希及之。《知北游》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翻译:道永远无为而无不为。侯王如果能坚守它,万物将自己化生。化生而想造作,我将用无名之朴去震慑。用无名之朴去震慑,将不会想要造作。不想造作而安静,天下将自己归正。)
(备注:1、上段讲无为有益,该段则讲益处具体化阐述。从道的层面即无为而无不为,从侯王的层面即无为可治万物,非单治人可比。又提出万物化生造作使其规正之法,即守静。
2、“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道无为而万物自化,侯王无为与道合同,万物亦将自化。另,万物将自化即万物都是自己化生的,并非科学上所谓渐变与进化而来,万物也并非有共同的一个祖先。
3、化而欲作。万物初生都是混沌质朴的状态,“欲作”有“一生二”之意,即从混沌质朴的状态脱离开来,进入阴阳对立转化。万物一旦踏入阴阳规律掌管的世界,便进入一种轮回,在里面生长变化壮盛衰落,无法长生久视,更莫提合同于道。而阻止万物造作的方法,便是以朴素抚平内心的动荡,消除造作。有句话叫做“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说的是,虽然山峰犹如千把利刃,但是因为心中没有欲想欲念,所以不感到害怕,自然就比利刃还要刚强。和尚在寺院里修炼一辈子,末了没有一个不想上西天的;道士整日闭关打坐,末了没有一个不想白日飞升的。可见消除欲望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
4、“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守静则天下归正,那如何做到守静呢?《刻意》曰:“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渊者之好也。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为修而已矣;此平世之士,教诲之人,游居学者之所好也。语大功,立大名,礼君臣,正上下,为治而已矣;此朝廷之士,尊主强国之人,致功并兼者之所好也。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可知守静即恬淡寂漠,虚无无为,并非刻意尚行而成。以上几种人士,未能“去甚,去奢,去泰”,其做法非为不可,只是境界见小矣。)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翻译:安定易于维持,没有征兆易于图谋。脆弱易于消解,细微易于分散。在未有之时作为,未乱之时治理。合抱的大树,生长于毫末之初;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开始。百姓做事经常在接近成功时失败,慎重对待自始至终,就没有失败。因此圣人追求世俗所不追求,不珍贵难得的货物;学习世俗所不学习,挽救众人所犯过错。用来辅助万物自然发展而不敢有所作为。)
(备注:1、上段讲“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该段则提出了具体方法,即“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于人而言,即治未病。并与《第三章》相呼应,并且可作为其解释。
2、自古以来,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均衡便有怨念,最终导致争端。那究竟如何才能做到均施天下,非但世人,亦照之万物呢?答案是无为!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虽大,其化也均!天地对于万物本来就是均衡而施,只有无为才能顺应自然。但凡有所作为,便是对于天地均施万物的阻碍,故云“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翻译:作无为之为,行无事之事,尝无味之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以德行消解怨恨。图谋困难从其容易处入手,做大事从其细微处入手。世间难事必须从容易处做起,世间大事必须从细微处做起。因此圣人始终不自以为大,所以能成就大。轻易许诺必定少有诚信,多容易也必定多困难。因此圣人也以困难态度处事,所以最终没有困难。)
(备注:1、该段接上文,继续阐述与发挥。
2、“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性之动谓之为,为之伪谓之失,所以“为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只是不扰动内心;“事无事”并不是什么都不从事,只是不为私利,不徇私情,不有意作为;“味无味”并不是吃什么都没有味道,而是“甘其食”。
3、“大小多少”。它阐述了事物成就的道理,比如万物皆空,而正是无数的空间聚合压缩而形成最初的物质,无数的物质又经过组合而成为大千世界。比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世界的规律便是如此。如果非要追究其中的数字,质能公式为人们提供了物质与能量的转化比例。
4、“报怨以德”。德行消解怨念可称之为善,该四字当移到此处。
5、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还是以圆做比喻,当圆越大,外面的世界也就越大,当圆缩小再缩小,成为一个什么都不包括的点的时候,圆的外面就是圆的里面,这就是至大,到达这种境界也就得道了。)
楼主 QQq小鲤鱼  发布于 2018-02-25 09:23:36 +0800 CST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翻译:做学问每天有所增益,修道每天有所减损。减损又减损,以至于达到无为。无为则无所不为。获取天下经常凭借无事,等到有所作为,则不足以获取天下。)
(备注:1、上面讲无为有益,该段则将为学与为道做出对比,阐述如何达到无为。
2、增益何?减损何?无他,皆指世俗所学所贵。比如仁义礼仪,比如智慧、知识。事物永远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学问与知识是无止尽的,寻常人又怎么能够全部掌握呢?
答案是:“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我们前面提过一个拆墙的理论,但这个拆墙并非硬拆,一个人但凡有所知有所为,其耳濡目染便会不知不觉印在心里,很难根除。但若是从观察自然开始,通晓神明之德,类比万物之情,体验阴阳造化,并且将所学所得融汇贯通的话,就好比俄罗斯方块的游戏一般,满则清空,最终达到无所不知又回归于浑然不知,这便是拆除墙了。
真正的学问,并不是学习而来,真正的懂得叫做触类旁通。懂得一个道理,进而懂得一类道理,这就是悟。故而圣人知阴阳可遍观宇宙;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是以圣人浑然守一,无为无不为。
3、“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应帝王》篇中天根问无名人如何治理天下时,天根曰:““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可知,抱有治理天下之心正是天下大乱的祸根,顺物自然没有私欲则天下大治。
4、圣人以无为治天下,那天下人该如何做呢?有观点认为,上无为而下有为,这才是治世之道,并附以长篇大论,《天道》篇对此有详细论述:“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以道德为主,以无为为常。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故古之人贵夫无为也。上无为也,下亦无为也,是下与上同德,下与上同德则不臣;下有为也,上亦有为也,是上与下同道,上与下同道则不主。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必有为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故古之王天下者,知虽落天地,不自虑也;辩虽雕万物,不自说也;能虽穷海内,不自为也。天不产而万物化,地不长而万物育,帝王无为而天下功。故曰莫神于天,莫富于地,莫大于帝王。故曰帝王之德配天地。此乘天地驰万物,而用人群之道也。
本在于上,末在于下,要在于主,详在于臣。三军五兵之运,德之末也;赏罚利害,五刑之辟,教之末也;礼法度数,刑名比详,治之末也;钟鼓之音,羽旄之容,乐之末也;哭泣衰绖,隆杀之服,哀之末也。此五末者,须精神之运,心术之动,然后从之者也。
末学者,古之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君先而臣从,父先而子从,兄先而弟从,长先而少从,男先而女从,夫先而妇从。夫尊卑先后,天地之行也,故圣人取象焉。天尊地卑,神明之位也;春夏先,秋冬后,四时之序也。万物化作,萌区有状,盛衰之杀,变化之流也。夫天地至神,而有尊卑先后之序,而况人道乎!宗庙尚亲, 朝廷尚尊,乡党尚齿,行事尚贤,大道之序也。语道而非其序者,非其道也。语道而非其道者,安取道哉!
是故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道德已明而仁义次之,仁义已明而分守次之,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形名已明而因任次之,因任已明而原省次之,原省已明而是非次之,是非已明而赏罚次之。赏罚已明而愚知处宜,贵贱履位;仁贤不肖袭情,必分其能,必由其名。以此事上,以此畜下,以此治物,以此修身;知谋不用,必归其天。此之谓太平,治之至也。”
该言论无非是在取法自然的基础上阐述人伦等级的合理性,肯定了贵贱、大小、上下的差别,然则其只知自然秩序,却不知万物秩序之由来,亦不知事物变化治理,犹如井底之蛙坐井观天,实乃小大之辩,境界差矣。且看《天道》下文点评:故书曰:“‘有形有名。’形名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古之语大道者,五变而形名可举,九变而赏罚可言也。骤而语形名,不知其本也;骤而语赏罚,不知其始也。倒道而言,迕道而说者,人之所治也,安能治人!骤而语形名赏罚,此有知治之具,非知治之道。可用于天下,不足以用天下。此之谓辩士,一曲之人也。礼法数度,形名比详,古人有之,此下之所以事上,非上之所以畜下也。”
意思是古书上说:“有形有名。”关于形体和名称,古人已经注意到了,但没有放在首先的地位。古代谈论大道的人,是在五种变化后才谈到形体和名称,九种变化后才涉及赏罚的问题。唐突地谈论事物的形体和名称,不可能了解“形名”问题演绎的根本;唐突地讨论赏罚问题,不可能知晓赏罚问题的开始。把上述演绎顺序倒过来讨论,或者违背上述演绎顺序而辩说的人,只能是为别人所统治,怎么能去统治别人!突然谈起刑名赏罚,这种人只知道有治人的工具,而不知道有治人的规律;只可以被天下人役使,而不可以统治天下;这种人就称作言辩人士,即只能认识事物一隅的浅薄之人。采用礼法和度数之制,对事物的名实加以比较详审,在古代就已经有了,但这只是臣下用来侍奉君主的做法,不是君主用来畜养臣下的做法。若果真能如书中所言,时代到达“上无为也,下亦无为也,下与上同德”,此即合乾卦用九所言:“见群龙无首,吉。”是为至德之世之开篇,《易》无所用也!)
楼主 QQq小鲤鱼  发布于 2018-02-25 15:39:53 +0800 CST  
本章节结束,共分两段,明日更新第二十九章!!!
楼主 QQq小鲤鱼  发布于 2018-02-25 20:53:19 +0800 CST  
29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翻译:想要获取天下而去作为,我看他不会达到目的。天下作为神圣之器,不可作为,不可把持。作为会失败,把持会失手。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不会失败;不把持,所以不会失手。)
(备注:1、上段讲“以无事取天下”,该段则反过来论述。
2、“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道化生万物,天地使万物生演,又使万物覆灭,天地本身就是规律,人不可定胜天,逆天而行者会被无情碾压,故不可为,亦不可执。)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翻译: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够长和久,因为其不因自己生存有所作为,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圣人置身百姓之后而处身百姓之前,置身度外而自身保存。因为其无私,所以能够成就私心。)
(备注:上段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该段则给出了解释,即不自生故长生。)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翻译:踮起脚者不能久立,跨步者不能远行。自我表现者不明了,自以为是者不彰显,自我炫耀者没有功劳,自我骄纵者不长久。从道来说,多于的食物和行为,被万物厌恶。所以有道者不这样做。)
(备注:1、上文讲无为有益,该段则进一步讲有为之害,并阐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的道理。
2、“余食赘行,物或恶之。”《痹论篇》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而赘行实为造作,造作则远离道矣。食物分为五味,《五味论》篇则详细论述了五味摄入过多对人体影响以及原因:“黄帝问于少俞曰: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挽心。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愿闻其故。
少俞答曰:酸入于胃,其气涩以收,上之两焦,弗能出入也,不出即留于胃中,胃中和温,则下注膀胱,膀胱之胞薄以懦,得酸则缩绻,约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阴者,积筋之所终也,故酸入而走筋矣。
黄帝曰: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何也?
少俞曰:咸入于胃;其气上走中焦,注于脉,则血气走之。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胃中汁注之。注之则胃中竭,竭则咽路焦,故舌本干而善渴。血脉者,中焦之道也,故咸入而走血矣。
黄帝曰: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何也?
少俞曰:辛入于胃,其气走于上焦,上焦者,受气而营诸阳者也。姜韭之气熏之,营卫之气不时受之,久留心下,故洞心。辛与气俱行,故辛入而与汗俱出。
黄帝曰: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何也?
少俞曰:苦入于胃,五谷之气,皆不能胜苦。苦入下脘,三焦之道皆闭而不通,故变呕。齿者,骨之所终也,故苦入而走骨,故入而复出,知其走骨也。
黄帝曰: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何也?
少俞曰:甘入于胃,其气弱小,不能上至于上焦,而与谷留于胃中者,令人柔润者也。胃柔则缓,缓则虫动,虫动则令人悗心。其气外通于肉,故甘走肉。”
所以,余食赘行,物或恶之,不是说说而已,是果真有严重的后果。而《五味》则论述了五藏病变者的宜食与禁忌,且当做科普:
五色:黄色宜甘,青色宜酸,黑色宜咸,赤色宜苦,白色宜辛。凡此五者,各有所宜。所言五宜者:脾病者,宜食秔米饭、牛肉、枣、葵;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栗、藿;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
五禁: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
肝色青,宜食甘,糠米饭、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犬肉、麻、李、韭皆酸;脾色黄,宜食咸,大豆、猪肉、栗、藿皆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翻译:真实的话语不华丽,华丽的话语不真实。善辩论者不去辩论,辩论者不是善辩者。知者不广博,广博者不智慧。圣人不积累,尽力帮助人,自己更富有。全部接济人,自己更加多。天之道,助利而不伤害。圣人之道,作为而不相争。)
(备注:1、上文讲无为与有为做出对比与选择,该段则对自己的话语(信言)与世人的话语(美言)做出评判。
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周易》有一卦为“贲”,山火贲,该卦是异卦相叠,下卦为离,上卦为艮;离为火为明,艮为山为止;山下有火,一片红艳,花木相映,锦绣如文,有装饰与文明之意;而《杂卦》对于贲的解释是:“贲,无色也”,可知所谓的纹饰,并非加上颜色,而是以五色突出其原有的面貌;贲卦论述文与质的关系,以质为主,以文调节,文明而有节制。有一个成语叫“文过其实”,指文辞浮夸,不切实际。而贲卦之后紧接为剥卦,山地剥,该卦为异卦相叠,下卦为坤卦,上卦为艮;坤为地,在山之下,艮为山,在地之上;山在地上,常年受风吹雨打,雷击日晒,被不断剥蚀;《序卦传》曰:“致饰,然后享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剥,剥也。”经过贲卦的纹饰,通达到了尽头,接着就是剥蚀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相总是朴素的。
3、“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圣人知是非不可分,细大不可倪,故而不言不辩;当有辩驳的余地时,如《齐物论》言:“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其以为异于鷇音,亦有辩乎?其无辩乎?”如《人间世》言:“夫言者,风波也;行者,实丧也。夫风波易以动,实丧易以危。故忿设无由,巧言偏辞。兽死不择音,气息勃然于是并生心厉。克核太至,则必有不肖之心应之而不知其然也。苟为不知其然也,孰知其所终!”
一来,言论不似风吹,如果说出的话不能成为定论,那么言论的意义在哪里?二来,言论很容易兴作,失实容易使人陷入困境,甚至危及生命。马丁·尼莫拉牧师有一段著名的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大意是这样:起初他们抓共产党,我不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党。然后他们抓犹太人,我也不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接着他们抓工会成员,我还是不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之后他们抓天主教徒,我依然不说话,因为我是新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为我说话了。
如何现代教育教导的那样,它告诉人们做人一定要有立场,但是仔细追究,这种论述只知有立场可以受到保护,却不知没有立场可以免受迫害。试想,人类的历史上,无论佛陀,还是是真人,或者神圣,有谁是有立场的吗?他们哪一位不是为全人类着想?善者不辩,并不是因为他的话无可辩驳,而是事实真相总会混杂在一起,展现以混沌朴素的状态,但凡话语必择其重而论之,混沌朴素之物无有轻重,论必有失其全面,故而至言无言。
4、辩论者与善者没有对立转换的关系,“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应为“善辩者不辩,辩者不善辩”,善者乃善辩者之意。
5、“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曰:良贾深藏若虚,盛德容貌若愚;曰:以有崖求无崖,则殆矣。知道越多,就越与外物相接则不得复返,真正智者紧守内心宁静抱一而已,故而广博者不智,智者不广博,《天元纪大论篇》曰:至数之机,迫迮以微,其来可见,其往可追,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夭殃。故而圣人知阴阳,可观于天地之谓也!
6、“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道》曰:“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此两者亦有“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之意,藉此得出下段“天之道,其犹张弓与”的结论。)
楼主 QQq小鲤鱼  发布于 2018-02-26 12:30:00 +0800 CST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备注:天之道,好像张弓射箭吧!高者抑制它,低者抬高它。有余者减损它,不足者补充它。天之道,减损有余而补充不足。人之道就不如此,减损不足来侍奉有余。谁能有余来供养天下呢,只有得道者。因此圣人作为而不自恃,功业成就而不占据。他不想显露贤能!)
(1、备注:该段是上段做出的结论。
2、以张弓比拟天道,再形象不过,损有余补不足为其方法,其实就是均施天下,使阴阳得以化合。《汤问》曰:“均,天下之至理也,连于形物亦然。均发均县轻重而发绝,发不均也。均也,其绝也莫绝。人以为不然,自有知其然者也。”该段阐释非常到位,意思是说:均衡,是天下最高的准则,涉及形物都是这样。均匀的头发能悬挂均匀,有轻有重而头发断绝,因为不均匀的缘故。力量均匀,本来应该断的也不会断。一般人认为不是这样,但自然会有懂得这个道理的人。
3、《七十七章》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六元正纪大论篇》曰:“天气不足,地气随之,地气不足,天气丛之,运居其中而常先也。”《至真要大论篇》曰:“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折之,不足补之,佐以所利,和以所宜,必安其主客,适其寒温,同者逆之,异者从之。”《九针十二原》曰:“无实实,无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病益甚。”以上其指者皆同,只是使用范围有别。
4、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违逆天道,故而人为天之戮民。各个宗教为拯救人类无不付出了努力,比如道家有辟谷食气提倡无为,佛家有八戒十戒提倡清净,基督教有七宗罪,皆旨在限制人的欲望。
5、“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道化生天地,道大于天地,自然有道者可供养天下,此亦为判断圣人之准则。
6、道本无为,天地不言,故而圣人为无为,功成而不处;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故而圣人不欲见贤焉。)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备注:善于行走,没有辙迹;善于言辞,没有瑕疵;善于计算,不用筹策;善于关闭,没有栓梢而不能打开;善于捆缚,没有绳索而不能解开。因此圣人经常善于拯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经常善于拯救万物,所以没有被抛弃的生物,这就叫做“袭明”。所以善人是不善之人的老师,不善之人是善人的资用。不尊重其老师,不珍爱其资用,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糊涂,这就是要妙。)
(备注:1、上面讲圣人不欲见贤,该段则继续阐述其功用,不欲见贤则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2、“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我们讲,为人不要有立场。直到现在,还有人在争论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且莫纠结,其实人之初皆是朴素自然,待混沌初开,人性便有了分化,犹如天地分离般,有性本善者便有性本恶者,这是相生相伴的道理,所以既不必弘扬人性的善也不必摒弃人性的恶。故而圣人为天下浑其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故而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当今的世界,无论经济的发展,或是法律和一切规章制度,都是为服务或者规范大部分人,所以它抛弃了另一部分人,并非以人为本。人类需要的不是惩罚,也没有人能替天行道,更没有人应该被抛弃。你也应该明白,哪怕是恶人,自有其存在目的,一个人不会无缘无故作恶,大恶惩小恶,小恶惩不善,善者与恶者所在区间不同,如果你真的是一个好人,作恶的人是不会伤害你的。不吃鱼的人,永远不会被鱼刺卡到喉咙;不贪小便宜,永远不会吃大亏!就是这个道理。
更重要的一点,中国历史世代以来,所谓治国,就是治人,然则偌大之国仅有人而无物焉?
人与物相差到底有多远呢?《黄帝》曰:“禽兽之智有自然与人童者,其齐欲摄生,亦不假智于人也:牝牡相偶,母子相亲;避平依险,违寒就温;居则有群,行则有列;小者居内,壮者居外;饮则相携,食则鸣群。太古之时,则与人同处,与人并行。帝王之时,始惊骇散乱矣。逮于末世,隐伏逃窜,以避患害。”可知,禽兽与人,在对待生命方面,凡是有血气之物,心知都不会相差太远。既然如此,那么人与禽兽必定是可以沟通的,本来太古之时,人与禽兽便是杂居同处。该段上文曰:“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虎为前驱,雕、鹖、鹰、鸢为旗帜,此以力使禽兽者也。尧使夔典乐,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箫韶九成,凤凰来仪,此以声致禽兽者也。然则禽兽之心,奚为异人?形音与人异,而不知接之之道焉。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通,故得引而使之焉。”可知,人与禽兽的沟通至少有以力驱使,以音声致使两个方面,而神圣教化天下,境界远胜于此,该段下文曰:“太古神圣之人,备知万物情态,悉解异类音声。会而聚之,训而受之,同于人民。故先会鬼神魑魅,次达八方人民,末聚禽兽虫蛾。言血气之类心智不殊远也。神圣知其如此,故其所教训者无所遗逸焉。”
神圣所训天下,先会鬼神魑魅,次达八方人民,末聚禽兽虫蛾,于世无所遗逸焉,亦即“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所以,你肯定知道了,为何圣人被称为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翻译:知人者智慧,自知者明了。战胜别人者有力,战胜自己者强大。知足者富有。顽强坚持行为者有志。不离失根本者长久,死而未亡者长寿。)
(备注:1、上段世人虽自以为智,实际大大迷惑,该段则对人的境界与高下做出了阐述。
2、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故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故曰知足者富。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为无为,事无事,常随自然而已;故曰强行者有志。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故曰不失其所者久。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曰死而不亡者寿。)
楼主 QQq小鲤鱼  发布于 2018-02-26 20:40:59 +0800 CST  
本章节结束,共分两段,明日更新第三十章!!!
楼主 QQq小鲤鱼  发布于 2018-02-26 22:33:50 +0800 CST  
30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翻译:上德无德,所以有德。下德不失去德,所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所作为,下德无为而有所作为,上仁有为而无所作为,上义有为而有所作为,上礼有为而得不到回应,就用手臂推搡人去做。所以失去道而后有德,失去德而后有仁,失去仁而后有义,失去义而后有礼。礼,是忠信的薄弱,混乱的开始。前识者,是道的虚华和愚昧的开始,所以大丈夫身处其厚重,而不居浅薄,身处其笃实,而不居虚华,所以除去彼获取此。)
(备注:1、上面讲圣人无为而不欲见贤,那是否就代表圣人残忍无德呢?该段与下端则对此做出了解释。另,该段同时也体现了道德下衰的过程。
2、“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该句似乎不是很好理解,那么且补全一下:上德无为而无以(之)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之)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之)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之)为。如果还不能很好地理解,再更直白一点:上德无为而不会以(无为)为,下德无为而会以(无为)为。上仁为之而不会以(为)为,上义为之而会以(为)为。
3、“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天运》曰:“夫水行莫如用舟,而陆行莫如用车。以舟之可行于水也,而求推之于陆,则没世不行寻常。古今非水陆与?周鲁非舟车与?今蕲行周于鲁,是犹推舟于陆也!劳而无功,身必有殃。彼未知夫无方之传,应物而不穷者也。且子独不见夫桔槔者乎?引之则俯,舍之则仰。彼,人之所引,非引人者也。故俯仰而不得罪于人。故夫三皇五帝之礼义法度,不矜于同而矜于治。故譬三皇五帝之礼义法度,其犹柤梨橘柚邪!其味相反而皆可于口。故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它告诉我们,礼仪法度要应时而变,要被人用,而不是作为规范犹如缰绳一般加之于人。”
4、“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礼仪,是忠信薄弱的体现。常言道,人们炫耀的正是他缺少的,国家也是如此,一个国家大力提倡的,正是当世人们欠缺的。中国早已不是礼仪之邦,不信看国家的宣传标语,无不是大力提倡居民遵纪守法,做守法知法懂法的好公民。封建社会尚有君子之风,有士为知己者死,到了现在,礼也缺失,变为“失礼而后法”。法即法律,再往下自然是“失法而后兵”,兵即战争。战争是全人类的不幸,然后便是更彻底的混乱。
5、《渔父》曰:“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愚者反此。不能法天而恤于人,不知贵真,禄禄而受变于俗,故不足。”意思是说“礼”是世俗人的所作所为,“真”是来自于上天的恩赐,是自然而不可代替的。所以圣人取法于天珍贵纯“真”,不拘泥于世俗。愚者却与此相反,不能取法自然而体恤于人,不知道珍贵纯“真”,匆匆忙忙跟随世俗而变化,所以有所不足。故而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楼主 QQq小鲤鱼  发布于 2018-02-27 12:43:33 +0800 CST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翻译:天地不仁慈,把万物当做刍狗对待。圣人不仁慈,把百姓当做刍狗对待。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吗?空虚而不枯竭,鼓动而风越多。多言导致窘困,不如保守中和。)
(备注:1、该段紧接上文,是为总结之语。
2、一直以来,人们对于“仁”都存有误解,现在重新规正。《天运》曰:商大宰荡问仁于庄子。庄子曰:“虎狼,仁也。”曰:“何谓也? ”庄子曰:“父子相亲,何为不仁!”曰:“请问至仁。”庄子曰: “至仁无亲。”大宰曰:“荡闻之,无亲则不爱,不爱则不孝。谓至仁不孝,可乎?”庄子曰:“不然,夫至仁尚矣,孝固不足以言之。此非过孝之言也,不及孝之言也。夫南行者至于郢,北面而不见冥山,是何也?则去之远也。”至仁无亲,故而天地不仁,圣人不仁;均,天下之至理也,故而天地无私,均爱万物,故而圣人无弃人亦无弃物。后世墨子闻而悦之,勉力有为,提出“兼爱非攻”,然此亦“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所以遭遇窘困。天地不仁,不仁即大仁,然天地不言其仁,人又何足言之,故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3、“不如守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如果说“一”是一种万物混杂在一起的均衡状态,那么三便是阴阳划分之后而又相互聚合的一种和气。“不如守中”便有驱使自身处于阴阳合和状态之意。《天道》曰:“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意思是说通晓天地之德的人,就叫做认识天地的根本,就能与天相和谐。所以能够均调天下,与人相和谐。与人相和谐,叫做人乐;与天相和谐,叫做天乐。
4、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为何圣人不以仁义治国呢?世人皆颂扬仁义之主,却不知以仁义治国之害,且来看仁义治国的弊端:
弊端一,仁义仿若绳索,会损害人的天性与生命,使天下人迷惑而不得反。《骈拇》曰:“且夫待钩绳规矩而正者,是削其性者也;待绳约胶漆而固者,是侵其德者也;屈折礼乐,呴俞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者,此失其常然也。天下有常然。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纆索。故天下诱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故古今不二,不可亏也。则仁义又奚连连如胶漆纆索而游乎道德之间为哉!使天下惑也!”
又曰:“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何以知其然邪?自虞氏招仁义以挠天下也,天下莫不奔命于仁义,是非仁义易其性与?故尝试论之: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于残生伤性均也。奚必伯夷之是而盗跖之非乎?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一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此之谓也!
弊端二,扰乱天下,使盗贼四起;易被大盗或无德之人盗用,成为其统治工具。《胠箧》做比喻曰:“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藤,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藤扃鐍之不固也。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
又曰:“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qie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 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
又曰:“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故曰,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
楼主 QQq小鲤鱼  发布于 2018-02-27 17:18:18 +0800 CST  

楼主:QQq小鲤鱼

字数:436628

发表时间:2017-10-21 04:49:49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3-09 09:30:51 +0800 CST

评论数:67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