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红岩》幕后真相:重庆《挺进报》案

关键问题是,彭咏梧和江竹君手上都掌握大量地下党员的名单,重庆地下党的安危系于一身,所以党组织严格要求按纪律办事,是非常必要的。

虽然彭咏梧还很年轻,可是由于他长期在乡下从事艰苦的游击工作,健康状况出现了问题,得上了当时流行的肺结核病。这病一方面要治疗,有一种针药,叫链霉素,是治这病的特效药,彭咏梧要定时打针。另一方面,将养也很重要,急需合理调配膳食。江竹君自然担起了这个责任,每当彭咏梧工作到深夜,她就把炖好的莲米汤、汤圆等宵夜送到他的桌上。

邻居们发现,彭咏梧对“老婆”也十分尊重和爱护,除了必要的应酬外,他总是下班就回到家里,家里的重体力活,他总是抢着干。邻居们经常看到他们手挽手,有说有笑地出去散步,很恩爱的样子。

江竹君也开始珍惜做“彭太太”的机会。在这个“家”里,她关起门来就能自由地阅读党的文件,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得到彭四哥的指点。整风学习运动开始后,她一面帮助彭四哥工作,一面联系实际扎实地学习整风文件,不断地向她的“假”丈夫、“真”领导虚心求教,彭咏梧也不厌其烦地向她说明解释。

彭咏梧不仅有俊朗的外表,优雅的谈吐,更有着丰富的地下斗争经验,在思想上和工作方法上对她有很大帮助。四哥虽然是领导,但是他那样平易近人,在日常生活中,他那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对她的关心和爱护,更是让从小失去了父爱的江竹君有了一种特殊的感觉。

她有时突发奇想,要是四哥真是自己的丈夫该多好啊。然而,她必须把这份情感埋藏起来,因为彭四哥已是一个有妻儿的人了啊!而在彭咏梧眼里,江竹君是那么精干优秀,又是那么体贴贤惠。自从有了她的协助,他工作起来如鱼得水,得心应手。

在这里,彭咏梧又重新找到了家的感觉,他发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地依恋上了她。但他也为这种想法而深深自责,这种想法太对不起自己的妻子了。结婚九载,他亏欠谭正伦的太多了。那是一个多好的妻子啊!他长年在外,她不仅独自支撑着这个家,而且一直负重劳作资助着、甚至可以说是供养着自己!他不能有负于她,他必须要以最坚强的理智,守护住对谭正伦这样一个好妻子的忠贞。

就这样,不知从何时起,他们二人的感情开始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但组织纪律不允许他们越雷池一步,所以,都只能把那份情愫深埋在心底,谁也不敢捅破窗户纸。

这事放在外人是难以理解的,尤其是性开放的今天,陌生男女在QQ、微信上聊的开心,也许转身就去开房了,可是在那个时代,尤其是革命者,真的就是执行纪律的模范。
楼主 何三刀  发布于 2018-01-05 10:36:47 +0800 CST  
接下来突然发生的一件变故,一下子打乱了既有的生活节奏。1944年春节期间的一天,江竹君同挚友何理立一道去苍坪街《新华日报》营业部,购买新到的苏联小说《虹》,从报社出来,被特务跟踪。她们发现后,想了很多办法,才甩掉了“尾巴”。这事被彭咏梧反映给了市委,为了保障市委机关的安全,党组织决定把她俩先后转移到成都。于是江竹君不得不离别了这个纯洁无瑕、温馨惬意而又充满戏剧色彩的“小家庭”。

1944年夏天,在成都复习的江竹君,化名“江志炜”,籍贯改为巴县,在党组织的安排下,考入了四川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虽然她的组织关系仍在重庆,但在川大的这段时间,她成了学运中最隐秘的幕后策划者和指挥者。她的公开身份,依旧是“彭太太”。

在川大读了一年书,1945年暑假的一天,江志炜突然得到组织通知,要她赶回重庆,去与她的彭四哥真正结婚!原来,在重庆,缺少了“太太”掩护的彭咏梧,工作起来出现了不少的麻烦。妻子谭正伦联系不上,有消息说,谭正伦与儿子被日军飞机炸死了。因他与江竹君过去演的挺逼真,现在不能把江竹君送回来,彭咏梧就只能调去外地工作。当他准备另作打算时,南方局和重庆市委鉴于工作需要,认为彭咏梧不能走,所以突然批准他与江竹君正式结婚!

25岁的江竹君得悉这个秘密通知,说不出地惊喜和忧虑。能与爱着的彭咏梧结婚,她一直觉得是奢望;而这件事真的成了现实,她又觉得是那样难以对谭正伦交待。怀着这种复杂的感情,她迅速赶回了重庆,度过了迟到的蜜月,然后,顺路回了趟自贡老家,给父亲上了坟,又回到了川大。

这时,她已经怀孕了,但她依然腆着肚子到处奔波,组织和参加学运。1946年4月,江姐难产了,被女同学们送进了医院。没有丈夫在身边,她断然作出剖腹和绝育两个手术同时进行的决定,只想以后能有充足的精力,投身残酷的革命斗争。当彭咏梧事后赶到成都看望她和孩子小彭云时,也不禁为她的勇敢牺牲精神感叹不已。

1946年6月,以胡宗南进攻陕甘宁边区为标志,国民党发动了全面内战。形势十分紧张,于是她辍学回到了彭咏梧身边。在国民党统治最黑暗的心脏重庆,她一边守护着地下党市委机关,一边负责着市委对外的通联,建立了秘密通信站。随后,她协助彭咏梧组织了重庆市有史以来最大的学生抗暴运动,恢复重建了几所学校的地下党组织。

正是从这个时候起,江竹君被同志们开始称作“江姐”,而且这名声传的很快。究其起因,因为她主要面对的工作对象,都是学生。

由于在重庆的南方局于1946年5月跟周恩来撤去了南京,8月又撤销了重庆八路军办事处,所以1947年3月初,国民党搞突然袭击,勒令中共四川省委和新华日报全部撤回延安,一下子就让川、康(西康)地区的革命形势陡然变得严峻无比。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为了迎接黎明的到来,彭咏梧和江姐夫妇,决心为革命事业奋勇斗争!

(第四章完)
楼主 何三刀  发布于 2018-01-05 10:37:50 +0800 CST  
涯叔抽风了,先是发不出去,然后发重复了,正在申请删楼~~
楼主 何三刀  发布于 2018-01-05 11:03:48 +0800 CST  
5、向黎明挺进


其实1947年2月28日,中共四川省委和新华日报被勒令撤离重庆,并非孤立的政治事件。同一天,蒋介石的心腹、西北大员胡宗南,就被召回南京,老蒋给他面授机宜,要全面剿灭延安的共军。因为从全面内战以来,国民党“戡乱”作战效果很不好,老蒋决定,战略上由全面进攻,改为重点向山东解放区和陕甘宁边区进攻。

于是,1947年3月13日开始,胡宗南的20个旅由南向北,马鸿逵、马步芳的12个旅由西向东,邓宝珊的2个旅由北向南,25万大军三面向延安展开了疯狂进攻。此时西北解放军不足3万人,彭德怀肩负起保卫延安的任务。经过七天七夜的激战,中共主动放弃了延安,转战于陕北。

3月19日后,国民党开动所有宣传机器,大肆鼓吹所谓“光复延安、剿灭共匪”的战绩。

所以,敌人猖狂了,在川的广大地下党员和进步群众却郁闷了,因为听不到党中央的声音,又不了解解放战场的真实战况,社会上谣言四起,大家集体陷入了苦闷和彷徨。

在这种状况下,一份叫作《黎明》的小报在重庆诞生了。

《红岩》小说中刘思扬的原型人物刘国鋕,1921年出生于泸州一个大家庭,是个富家公子。1939年毕业于成都建国中学,1944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经济系,其中1941年在西南联大叙永分校加入共产党。

大学毕业后,刘国鋕到云南陆良从事教育工作,任陆良县中教务主任,并代行校长职务。在他的努力之下,县中的校风大为改进,该县的民主力量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945年底因被当地反动武装注意,撤离陆良,回到重庆。

刘国鋕在重庆的公开职业,是四川省银行经济研究所资料室的研究人员,并在《商务日报》做过记者。由于他的五哥刘国祺(四川省建设厅长何北衡的女婿)定居香港,所以刘国鋕能够得到从香港寄来的《群众》杂志,和《华商报》等进步刊物。虽然信息滞后,但这些消息源弥足珍贵。

地下党的同志们决心创建一份报纸,向社会传播这些来自不易的真实信息,揭露国民党的反动宣传。

由于刘熔铸、蒋一苇、吴子见等人先前有过办报刊的经验,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是物色到安全可靠的印刷地点。选来选去,他们选定了位于南岸野猫溪镇上的陈然同志家里。

其时陈然是一家“中粮”公司机器厂修配车间的代理厂长,由于时局维艰,他的厂子跟其他工厂一样,早就半死不活,靠他本人出去揽一些打造农具的活计而艰难维持着,厂里只剩下七八个工人。

但这地方有个得天独厚的条件,那就是很偏僻,很隐蔽。这是一幢一楼一底的房子。楼下是车间,楼上住着陈然的母亲、妹妹、姐夫、保姆等一大家人。这里背靠山坡,三面有围墙,厂大门侧对江面,隔江远离市区,人员单纯。陈然的把工作室设在楼上住房傍边,那里原是一间堆放杂物的储藏室。

毕业于复旦大学的吴子见编稿,蒋一苇的刻版工作是在白天进行,而陈然的印刷工作是在夜间进行。陈然见房间的木板壁有许多缝隙,就用一层厚纸糊住,关上窗户,挂上一床毯子,电灯用黑纸做了一个灯罩,就避免了因通宵开灯而引起人们的注意。

他们将这份小报,命名为《黎明》,1947年4月上旬,第一期只印了200份,比较粗糙。因刘国鋕当时是沙磁区委员,负责学生运动,急需大量宣传品,所以除了少数亲友外,报纸多被他拿走了。
楼主 何三刀  发布于 2018-01-06 11:06:38 +0800 CST  
报纸面世后,效果极好,非常振奋人心,紧接着又推出了第2期。可刘国鋕跑来提意见,说要注意真实信息的处理,否则敌人比较容易追踪。于是在《黎明》的基础上作了些改进,将报名改为了《挺进报》。

5月初,刘国鋕通知吴子见:“地下党市委的彭咏梧同志要和你谈谈工作。”随后的一天,彭四哥和吴子见在白象街迁川大厦内约会,具体地点是刘国鋕的卧室里。一见面,他就象老朋友似地亲切对吴子见说:“我们很了解你,现在党希望你承担—项宣传任务。”

接着,他交待了任务:一是创办一份秘密报纸,宣传党的政策和报道解放军的战绩。一是恢复《中国学生导报》,公开出版作为学生运动的指导刊物。

《中国学生导报》是抗战中期在党的领导下创办的一个学运刊物,一直出版到抗战结束。老彭很了解《中国学生导报》的历史,他说:“《中国学生导报》创办的时候,你也是发起人之一,现在你再把它恢复起来吧,目前学运的开展,急需这个刊物,它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影响。”

吴子见表示很愿意承担任务。同时他还建议,除恢复《中国学生导报》外,可否利用《挺进报》这个现成的班底,不必另起炉灶,再办一个秘密报纸。老彭答应等他回去研究之后再告诉结果。7月初,第二次见面,彭咏梧说,市委已同意将《挺进报》作为它的机关报,《挺进报》成立党的特支,由他直接领导。

因为搞地下工作是单线联系,彭咏梧不便和所有的同志见面,便决定通过吴子见来实现对报纸的领导。同时还决定:为了报纸的安全,凡编印报纸的几个同志,从此不再搞发行,以免暴露目标。报纸编印出来之后,全部交给组织上去发行。

编印、发行报纸,都需要经费,因此刘国鋕这个公子哥,就成了《挺进报》的经费来源。

其实编印一份报纸,相当不容易。为防敌人的搜查,陈然不用油印机,他采用一个简易安全的办法。他用图钉把刻好的腊纸一方钉牢在桌子上,用光滑打磨过的竹片代替滚筒,蘸上油墨在腊纸上刮印,印完后烧掉了竹片,就可以不留下任何痕迹了。重庆的7月,气温炎热。陈然戴着手套精心地印着腊纸,十几张下来,纸上就出现许多小麻点,已字迹模糊,难以辨认了。四张腊纸印完,才勉强凑足六十多份,远远没有达到市委要求的300多份,陈然心里一阵难过。

在一旁的蒋一苇一面安慰他,一面重新刻写腊纸,直到重新刻三次,终于凑足200多份。第一期《挺进报》出版后,为了提高印刷质量,陈然在小屋里一遍又一遍的试验、改进。由于天气热腊纸易熔化,他跑遍市内各家文具店,买来不同牌号的腊纸、油墨、纸张,反复的琢磨,试验。最后,他终于将一张腊纸印了一千份。

《挺进报》出版后,陆续报道了很多令人鼓舞的战绩,例如,在1947年的红五月里,我军在山东战场孟良崮全歼蒋介石的精锐嫡系部队、全部美械装备的74师,并且击毙其师长张灵甫;我军收复豫北汤阴,活捉孙殿英,全歼其第三纵队;陕北蟠龙镇大捷等等。这些消息如同久旱的甘霖,滋润了革命者的心田。

跟敌人的宣传机器唱对台戏,是《挺进报》的战斗方式。比如反动派叫嚣“陕北共匪业已肃清”,《挺进报》则报导我西北野战大军在陕北胜利反击;他们吹嘘所谓“九月攻势”,我们则报导南线四路大军大反攻的胜利战债。因此,《挺进报》在群众中成了坚定信心和激发斗志的重要工具。毛主席的重要讲话,党的政策,各地学运动态,也都是报纸的主要内容。
楼主 何三刀  发布于 2018-01-06 11:07:34 +0800 CST  
报纸出版不久,便落到了敌人手中。反动派看到在他们严密控制的重庆,竟然出现了共产党的秘密报纸,大为震恐,下令特务限期破获《挺进报》。为了破获《挺进报》,他们出动了大批特务,日夜在各个邮局严密监视,甚至对马路边的邮筒也不放松监视。于是、围绕着《挺进报》展开的斗争,便成为敌我双方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情况虽然很紧张,但特务仍然没能发现《挺进报》的任何踪影。根据各地摸排的信息,敌特认为该报的秘密印刷所,极其可能在綦江,甚至可能在贵州,可见共产党的保密和安全工作,做的非常出色。因此,重庆市委对《挺进报》特支的工作,给予了表扬。

陈然是个非常具有工作激情的人,为了精益求精,他不断地摸索和试验油印技术。因为是秘密报纸,成捆携带要不占地方,零张传递要能经受折叠,所以纸张既要薄,又要富于韧性, 还要吸墨性能好。单是为找这样—种纸,陈然就跑了很多文具店,试验过很多种纸张,最后才发现一种最合适的用纸。他还学会了调和油墨,懂得了在什么气候条件下,使用什么纸张,用哪种浓度的油墨最合适。

到后来,一张蜡纸,陈然居然可以印出2500份清晰的报纸,这从技术的角度,早已突破了油印极限。虽然为《挺进报》已经作了不少工作,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在掌握印刷技术之后,他又学着刻蜡纸。 终于,他能刻出整齐清晰的仿宋字体来,这对于更加隐蔽地开展好地下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因为手写体因人而异,容易追查笔迹,若标准的仿宋体,从何查起?

到后来,陈然已经做到了集编、刻、印于一身,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减少了暴露的风险。

那么,江姐与《挺进报》,到底是怎么个关系呢?

1947年7月初的一天下午,也就是《挺进报》被定位市委机关报不久,吴子见很清晰地记住了这个时间,在重庆闹攘攘的小什字街一幢大楼的三楼上,彭咏梧带着江姐,来到了吴子见住的房间。老彭介绍说:“这是江竹君同志,你可以叫她江姐,她以后和你们—起搞《挺进报》。”吴子见紧握着她的手,彼此用会心的微笑,来表达认识了一个新战友的高兴。

江姐这天穿的是毛兰布旗袍,外面罩一件深红色的薄呢短大衣,是一个普通城市妇女的打扮;她的安详,沉静的仪表,她眼神里流露出的坚定而充满自信的光辉,却说明了她有一颗坚强的心。

沉默了一会,她用非常朴实的口气对吴子见说:“报纸工作会有不少困难,这困难是大家的,你尽管提出来,我们共同来承担。”接着她还嘱咐吴子见以后不要再收听广播了,太危险,全部广播稿改由她提供。同时老彭还决定,每期报纸除了交给刘国鋕同志一部分外;其余全部交给江竹筠同志去分发。

原来,为了及时获取信息,必须收听新华社的广播,可是敌特对广播信号实行了干扰,听不清楚,把收音机音量加大,又容易暴露目标。为此,江姐组织了一支专门的收听队伍,互相印证,就这样,电讯稿有时还会出差错。这其中最主要的收听员,叫作成善谋。他送来的稿子也经常只有一部分,后面跟着个括弧:(有人来了)。

除了组织稿源外,江姐还肩负起了《挺进报》的主要发行工作。大家可以想象得到这事的难度和风险。军警宪特满大街在搜查《挺进报》,抓住了就有重赏,所以一个个如狼似虎,眼睛是红的,鼻子比狗还奸。而江姐自己每期的发行任务就有一千五六百份,说是把脑袋拎在裤腰带上玩,那还算轻的,稍不留神,就会喋血街头。

每一次离开家门,就意味着可能再也没机会回来。所以闹革命,没有超出常人的坚强意志,自己都能把自己逼疯,搞崩溃,这事业,不是一般人干得了的。

但江姐凭借超强的心理素质,和无懈可击的地下交通工作技巧,通过运用各种方式,总是能将《挺进报》及时、准确地送到相关同志手中,从未出过差错。为什么她后来在狱中具有那么高的威信?这与她平时的出色表现是分不开的。
楼主 何三刀  发布于 2018-01-06 11:08:44 +0800 CST  
按纪律,江姐与陈然不能见面,但她知道编印《挺进报》,陈然最辛苦,所以多次托吴子见给陈然带话,向他问好,并希望他保重身体。对于吴子见,她也非常关心,因为搞编辑工作,身边少不了资料和稿件,吴子见把这些东西装在一只箱子里,扔在屋角。江姐以一个女同志的细心,一有空就帮他清理,并多次提醒他,要及时销毁各种材料,要有防范敌人时时会上门的思想准备。

吴子见在工作中与江姐越来越熟悉,成了朋友,但论起地下斗争经验,与江姐相比,他还是显得嫩。有一次,他在街头与江姐相逢,看看周边没什么人,他便热情地跟姐姐打招呼。岂料江姐连正眼也不瞧他,根本不认识他似的,径直走了。小吴尴尬了一阵,这才想起,地下工作纪律规定:同志之间只有工作关系,没有私人关系。也就是说,除了提前约定的时间、地点联络,其余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发生接触。

吴子见想通了这个道理,立即对江姐心生钦佩。因为从理论上讲,他与江竹君这个人,本来就该素不相识。如果将街头招呼变成了习惯,总有一天在不该打招呼时打了招呼,从而坏了大事。

1947年10月,中共重庆市委书记王璞由上海回到重庆,传达了南方局组织部长钱瑛同志的指示:鉴于解放战争已转入反攻阶段,川东应以农村武装斗争为重点,开展小型游击战争,配合前线反攻,牵制敌人兵力,破坏国民党兵源、粮源的供应。并决定成立川东临时工作委员会,由王璞任书记,涂孝文任副书记,彭咏梧、肖泽宽、刘国定为委员,在川东发动大规模的武装暴动。

由此,王璞担任了川东临委书记,统一领导上川东、重庆和川南的工作,他亲赴第一线,于11月在广安成立了上川东地方临委,并在岳池、武胜、广安、邻水、大竹、渠县、合川等地建立了8个临时工作委员会,发动群众,进行"三抗"(抗丁、抗粮、抗税)斗争,积极为开展华蓥山地区的武装起义做准备。

而川东临委副书记涂孝文负责领导下川东的工作。涂孝文是一年前由延安派回的干部。根据会议精神,川东临委委员彭咏梧,因为熟悉下川东的情况,决定前往云阳、万县、巫山、奉节一带组织和领导武装暴动工作,兼任下川东地工委副书记。

川东临委委员刘国定,想留在大城市工作,于是由他担任重庆市委书记。市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冉益智,市委委员、工运书记许建业,市委委员、宣传部长李维嘉。这就是新组建的地下重庆市委的四名领导班子成员。

彭咏梧决定去下川东开展武装斗争,江姐也积极争取想去一线,可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才一岁多的儿子彭云,怎么办?

说来也巧,11月7日,在大华电影院门前,彭咏梧碰到了谭竹安,而谭竹安正好是谭正伦的弟弟。竹安也是个进步青年,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职业青年社”,他早就知道姐夫另娶了老婆的事,而且还同江竹君打过交道。

彭咏梧认真地给妻舅说明了因工作需要,先是假扮夫妻,后来娶妻生子的经过,并解释了为什么不跟谭正伦通信联络的原因。竹安口头表示理解,但他肚子里还是有些不舒服,毕竟姐姐在家乡带孩子守活寡,而姐夫却在外面有了新欢。

过了三四天,谭竹安正在《大公报》社上班,没想到姐夫彭咏梧,带着江竹君,抱着小儿子彭云一起来找他,令他大吃一惊。

落座之后,彭咏梧满脸的尴尬,不说话,倒是江竹君快人快语,她说:“竹安弟,我和你姐夫可能很快就要离开重庆,到外地工作,但云儿托付给谁,让我们一时作难了。想来想去,还是觉得你姐姐最合适、最放心。你看,能不能写封信,请你姐来重庆?既可以让炳忠在重庆读书,又可以照顾云儿。。。。。。”

因为谭竹安先前在工作中是见过江竹君的,还骂过她,但她很大度,也向他解释过事情的经过,并表示“等革命胜利了,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会把四哥还给正伦姐”,谭竹安对江姐的印象很不错,而从那以后,江姐就叫他“竹安弟”。

谭竹安听了她这番话,既感意外,又觉酸楚,但他懂得,革命者托孤,一定是有重大任务要执行,于是说:“我还没把这边的事告诉姐姐呢!她是个深明大义的人,我相信她一定会来重庆照看云儿的。江姐,信由我来写,你们放心去工作吧。”

(第5章完)
楼主 何三刀  发布于 2018-01-06 11:09:38 +0800 CST  
6、不为人知的英雄


1947年10月中旬的一天清晨,彭咏梧、江姐带着吴子见,从朝天门码头登上了开往云阳的汽划子(即小火轮)。随着汽笛的嘶鸣,江轮劈波斩浪前行,雾都山城在身后渐渐隐去,而抬头望去,朝霞似火,江山如画,他们充满了对前途的激情和信心。

江姐能够顺利成行,一方面是将《挺进报》的工作安排给了刘国鋕、刘熔铸和陈然、蒋一苇,另一方面,她把小儿子彭云,也妥善地委托了别人照管。

资料显示,彭咏梧的元配谭正伦,确实是个明大义、敢担当的女性,她于1948年春节后,带着儿子彭炳忠果真到了重庆,从此承担起抚养和教育彭云的重任,且毫无怨言。但是,从她接受彭云算起,其间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彭云去了哪里,江姐到底是委托谁在带呢?

遍查资料,一般都只有一句话:“江姐把彭云委托给革命同志照看。”这些革命同志到底是谁,有必要从头交代清楚。

还记得江姐奉命与彭咏梧假扮夫妻半年后的那个春节吧!她和好友何理立去新华日报社买苏联小说《虹》,出来后被特务跟踪了。后来组织上决定把她俩转移到成都去。

何理立先去成都,被安置在西直门外的四川省驿运处当职员。一个多月后,江竹君也被转移到成都,上级要她准备报考川大。但川大可不是说考就能考的,这所华西地区最驰名的公办大学,历来报考难度极高,更何况江竹君高中肄业,职校的文化底子肯定不是那么扎实,所以她需要认真复习备考。

有困难,找朋友。所以在一个周末,她就去找何理立。

何理立同宿舍的王珍如,这天正在省驿运处宿舍看书,突听得有人轻轻敲门。开门一看,是一位中等身材,面目端庄秀丽的女青年,年纪约20岁,穿—件蓝布衣服,说话和和气气。“请问何理立在吗?”“她到城里亲戚家去了,有什么事可以转告吗?”“还是等她回来吧,打搅你了。”

短短几句话,王珍如对这位陌生的来客产生了好感。她热情地招呼她吃饭,睡觉。第二天何理立回来,王珍如才知道她就是江竹君(江姐),在重庆甩掉了盯梢的特务,来成都找同学何理立避一避的,同时看能否有机会在驿运处谋个职位。

这以后,每逢星期六或礼拜天.她就来到王珍如、何理立的宿舍,三个女青年常在一起谈论时局和各种最新见闻,总有说不完的话。由于驿运处调来一个国民党党棍,江姐没能打进去。江姐在驿运处住了一段时间后,便去出租屋闭门读书,复习了不到半年时间,1944年秋,她终于考上了四川大学农学院,真正地为革命上了大学。

四川大学在成都东门外,到西门外的驿运处有十多里路。江姐在读书期间,常来驿运处看何理立和王珍如。1944年何理立要到重庆三联书店接受新的任务,三姊妹难分难舍,还特意照了一张纪念照。

1946年初,国民党破坏并撕毁了“双十协定”、“停战协定”,重庆党组织反和平民主运动遭到严重破坏损失。反动派还制造了沧白堂、较场口事件.审讯民主人士,组织反苏反共游行。军警特宪昼夜巡逻,无孔不入地搜捕暗杀革命群众,白色恐怖笼罩山城。

为援救在斗争中受伤的伤员和被捕的同事,江姐在“川大”奔走募捐。一天,她带着身孕,徒步来到驿运处。王珍如正好发了工资,除了伙食费外,她把钱全部交给了江姐,还在同事中募捐了一些现金。王珍如拉着江姐的手说:“十几里路,你饿着肚子,还怀着该子,吃了晚饭再走吧。”江姐笑了笑:“好多人在等着吃饭,等着用药呢”。说完便风风火火地消失在暮色之中。

王珍如深信,江姐是地下党无疑(江姐、何理立均1939年入党),但由于党的纪律,她们只能心照不宣。

江姐又一次来找王珍如募捐时,干脆就直截了当地说:“珍姐,重庆那边需要补充人力,你去找四哥,告诉他,我在川大上了黑名单,但不要担心,我会小心应付的。”王珍如就毫不犹豫地辞掉了报酬优厚的驿运处会计职务,到了重庆三联书店,接受了党安排的工作。
楼主 何三刀  发布于 2018-01-08 11:56:40 +0800 CST  
王珍如的任务是搞邮购,将马列著作和进步书籍寄向四面八方,工作很忙,再加上当时她正患恶性疟疾,硬顶了一段时间,实在支持不住了。书店负责人决定要她回成都金堂县老家休息一段时间。在途经成都时,她首先去“川大”看望了江姐和她的儿子彭云。

江姐那阵子刚刚生下彭云不久,住在“川大”同学租的房子里坐月子。王珍如抱着胖乎乎的小彭云。“哟!眼睛亮晶晶的,还会笑呢。”江姐见了,脸上也露出了初为人母的欣喜。

四哥彭咏梧那时薪水不低,但他们的收入大多捐献作了党的活动经费,家里只有一房一厨.面积很小,家具也很简陋。老彭有肺病,治疗和保健也都是精打细算。孩子又小,江姐要顾及他们,又要读书,还要从事地下工作,常常忙得头晕脑胀。

所以,王珍如与何理立常去看望老彭和彭云,特别是江姐在外奔波的时候,去得更勤。彭云周岁那天,前来庆贺的宾客不少。有中央信托局的同事、朋友,还有江姐的老同学,小小的房间里喜气洋洋。江姐穿着苹果绿旗袍,庄重而高雅。她喜气迎人地接待应酬、在各种身份的客人中,显得非常适度和得体。

其实只有王珍如这些姊妹们知道,江姐最高级的服装就是那件紫红色绒线衣,今天穿在身上的这件旗袍,是用五幅布加苹果绿染料染成的,做工精巧,看上去很象高级毛料。在家中,江姐就是这么一位精于操持,善于勤俭节约的贤妻良母。

1947年秋,组织上把王珍如调到北碚天府煤矿公司子弟小学(简称天府小学)任教,没多久,便收到江姐一封急信,要她立即去重庆市区见面。

一进屋,王珍如就感到气氛有些异样。江姐和彭咏梧正在整理东西,江姐小声地对王珍如说:“珍姐,我和四哥要去川东建立革命根据地,云儿无人照顾,想来想去还是你最合适。你把云儿带到天府小学去抚养吧!万一我们战死沙场,他就是你的儿子。”

王珍如一听,有些不知所措,脱口而出:“我也同你们去川东战斗。”江姐的声音有些颤抖:“最近敌人很疯狂,又逮捕和杀害了我们不少同志,我也上了黑名单,斗争十分尖锐复杂,城市工作更需要人。” 王珍如答应留下来照看彭云。江姐又说:“你带点钱去吧。” 王珍如摇摇头:“不用的,学校待遇还好”。

彭咏梧、江姐夫妇俩出去转了一会儿,为儿子买了件美军毯改做的大衣和帽子。江姐为儿子穿好这件大衣,戴上那顶帽子,他们一家人到附近千秋照相馆照了张相。这张照片,就是他们这个三口之家仅存的全家福,如今广为人知。

临别,要分手了,江姐抱着云儿亲了又亲,彭咏梧在一旁默不做声,一双带血丝的眼睛注视着即将远离的幼子。王珍如一上汽车,一直乖乖听话的云儿突然哇地哭了起来,张着小手大叫妈妈。江姐紧紧挽着丈夫的手,泪如泉涌。那是剜肉之痛, 王珍如不忍心看下去,抱着云儿快步离开,边走边拍打云儿,不停地哄他。好在幼儿常常哭闹,并没人注意到情况。

王珍如抱着云儿回到天府小学。每天清早,王珍如就买回肉,煮丸子汤,或弄点猪肝,鸡蛋,熬粥把孩子喂饱。上课时把孩子临时寄放在附近一老奶奶家。云儿也乖,从不吵闹,常常一个人玩得津津有味,晚上也睡得早。

有一天,一个同事指着王珍如问彭云:“你叫她什么?”云儿小嘴一咧:“妈——妈。”王珍如好不感动。其实真没人这样教他,王珍如觉得,这孩子莫非在娘肚子里,就接受了地下工作的胎教?! 真是奇了。

由于王珍如是新到这个单位,立足未稳,“母子俩”引起了校方的注意,一个职员跑来转告说:天府小学有规定,不准带家属住校,不听劝告就要开除。可是,能把彭云送到哪里去呢?王珍如只好硬着头皮,装傻,装着什么也不知道。
楼主 何三刀  发布于 2018-01-08 11:57:26 +0800 CST  
直到1948年春节前夕,江姐从前线回来,来到学校找王珍如。云儿长高了,那件军大衣穿在身上也不像扫把那样刮地了,江姐既感激又愧疚地说:“珍如,云儿的事,你受了好多委屈,我和老彭都知道了,很是过意不去。我想还是把他接走为好。”

王珍如连忙解释:“江姐,云儿很听话,我喜欢他,会照看好的。” 江姐摇摇头:“不是这个意思,敌人已经知道去川东打游击的人多数在城里有子女,可能要下毒手。我想把云儿寄养到别处去。”

又是一次“母子”分别。云儿这次懂事了,不肯走,哭着叫着妈妈,往王珍如怀里扑。王珍如哄着他:“乖乖,不哭,是妈妈带你去一个好地方呢。”她依依不舍地把江姐母子送上了船。

事实证明,这一次对彭云的转移,十分必要,而且及时。要知道,革命者,首先是人,是人就有人性的弱点,比如,对亲人的挚爱。后来在渣滓洞就发生过这样的情况,有个革命者十分坚强,但敌人把他的女朋友抓进来了,还没怎么样,为了保护他的女朋友免遭毒手,他立即招供了。

而江姐作为掌握重庆地下党人员关系最广的关键人物,敌特挖空心思也想抓住她的独子小彭云,这也是江姐最担心、最恐惧的事。可以这样说,小儿子是江姐最大的软肋,敌人知道这一点,江姐也很明白这一点。而且假如彭云被抓住,虽然他很小,但以后来“监狱之花”和“小萝卜头”的遭遇来看,敌人会照样枪杀。

政治斗争,历来就不是温和的事,总是要拿生命做祭品。

彭云被江姐从王珍如手上接走后,先是被送到了蒋一苇的太太陈曦那里,由她带了一段时间,然后又转移到陈然家里,陈然的妈妈也抚养了一段日子,直到“幺姐”(即谭正伦)带着彭炳忠来到重庆,彭云才正式交给她抚养。

抗战时的陪都重庆,在解放战争中,再一次被蒋介石设立为陪都,如果重庆失守,则意味着大陆的全面失守。因此,蒋介石在重庆派驻了十万军警特务。在这个白色恐怖中心,谭正伦带着彭云四处躲藏,她为革命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就是保护了江姐的后代,使江姐能够义无反顾地与敌人斗争到底。

谭正伦1917年出生于四川省云阳县云安镇红狮坝,16岁时与彭咏梧结为夫妻,生下儿子彭炳忠。这个贤惠的女人,为了支持丈夫出外求学,她独自担负起了赡养老人和抚养孩子的家庭重任。

彭咏梧后来先后担任万县中心县委书记、云阳县委书记和中共重庆地下党第一委员。他曾写信让妻子带儿子一起去重庆,但谭正伦因丈夫读书时欠下大笔债务需要偿还,加之当时儿子正在出麻疹,她便留在了家乡,跟人合伙办起纺织作坊,辛勤操劳,挣钱还债。

1948年春节后她到重庆,组织上安排她在基督教女青年会打杂做掩护。重庆解放的第二天,谭正伦投身到“脱险同志联络处”的工作中。经过几天苦苦的寻找,她和弟弟谭竹安,终于在歌乐山电台岚垭荒草丛中的死人堆里,找到了被敌人秘密杀害的江姐。江姐已惨遭毁容,是靠发型被辨认出来的。谭正伦这才得知,彭咏梧已在一年前的下川东起义中英勇牺牲。


解放了,政府分配工作时,本来粗通文墨的谭正伦可以被分配到机关里,但考虑到彭云刚到上幼儿园的年龄,她主动提出到重庆市委第一幼儿园去当保育员。为此,她甚至狠心地将亲生儿子彭炳忠,送到远离市区的歌乐山孤儿院。

按照国家规定,作为烈士遗孤,彭炳忠和彭云都可以得到烈士抚恤金。但谭正伦只接受了彭云的抚恤金。她说:新中国刚刚建立,又在进行抗美援朝,国家的困难很多,不要对我特殊照顾。

1952年,谭正伦加入了共产党,还被选为重庆市人大代表,那时她才35岁。“双枪老太婆”原型之一陈联诗,时任重庆市妇联生产部副部长,曾劝她趁着还年轻,应该另外再嫁,但被她一口谢绝。她把教育好烈士子女,当作了自己的终身事业。

但这家子在文革中的遭遇也很不平凡。彭咏梧被说成是“逃跑分子”、“土匪头子”;家乡的造反派说谭正伦当年开纺织作坊是当“资本家”;在川大工作的彭炳忠被关进了牛棚;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的彭云,因为对“文革”表现出疑惑,差一点就被打成了“反革命”。

彭云一直把谭正伦看着亲妈妈。他结婚后,一直邀请谭妈妈从成都到北京去看。谭正伦也想去看看刚出生的孙子彭壮壮,1976年6月1日,就在临行前的一天,她突发脑溢血去世于成都,享年59岁。

的确,从名气上讲,谭正伦是个幕后的无名英雄。但许多人认识到了这位无名英雄的伟大奉献。诚如她的悼词中的评价:“她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贤妻良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

(第6章完)
楼主 何三刀  发布于 2018-01-08 11:58:14 +0800 CST  
本帖连载的节奏有点快,得稍停顿一下,等等,与公众号同步连载走~~
楼主 何三刀  发布于 2018-01-09 13:04:43 +0800 CST  
下面是我为巴山牛老师的新作所写的几句感言,链接如下:
http://bbs.tianya.cn/post-books-602234-1.shtml
三刀来迟一步!幸会闲闲书话的石中火和云石胶等朋友。
巴山牛老师是我所敬重的前辈作家,一上来我就迫不及待地拜读完已上传的部分,读罢,忍不住有几句话想说。
因我最近在反复研读阿来的《尘埃落定》,人家一个师范生,中学教师,凭什么一战成名,41岁就获得茅奖,随后当上了四川作协主席?他的成功是靠作品的实力,而不是搞关系搞平衡的结果。首先是他的“选题致胜”,表现藏区土司制度的瓦解,汉藏文化的交融,这一宏大的史诗性题材,只有他在写,莫说茅奖,按现在藏人在国际上的影响,就是直接拿诺奖,也在情理之中。其二,我注意到他作品的故事性,他不追求跌宕起伏,但每个小故事都非常有趣味性,悬念、伏笔和揭示、发展,都环环相扣,精彩得上厕所拉屎也忍不住要读。这句话不是揶揄,实际上最好的小说,才会有让人上厕所也不忍释卷的冲动。三是他的文字表现,十分唯美。这让我联想到现在许多网络文学,在文字表述方面韵味的寡淡,和文字的粗疏,这样的东东,如何担当得起“佳作”二字?所以说网文,绝大多数是文字垃圾,许多人沉醉于把自己经历的那点事写出来,写完就没有再写的能力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匮乏,令人惨不忍睹。其四,书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比如藏传佛教,比如人的信仰,比如汉藏交融和时代变迁,更不用说什么地域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等。读其书,如饮醇酒,微醺中脑海里会闪现哲理的光辉。
扯的有点远了。那么我到这个帖子里扯这些干啥呢?其实也是有感而发。巴山牛老师的大作《巫事奇谈》,我是一开始就读上瘾了的,原因反而不是他所讲的故事,我喜欢的是他的文笔。一个老作家,他笔下的景和人,可以说是情注于笔端,写的文采飞扬,文字极其富有灵动和清新的色彩,从那刚开始的章节来看,说具有较强的唯美质感,并不为过。我想不管是什么类型或题材的小说,要成其为文学,首先就要具有文学的语言特征:节奏感,情感内核,音韵美,画面感等等,要能带给人审美愉悦。那些枯燥乏味没有特色的文字,不管包装得朴实平易,或者诡异奇崛,要想真正吸引人,何其难也!
我非常高兴地看到,这个短篇小制,也很明显地传承了巴山牛老师的文风:细腻,清新,生动,活泼而又有地域特色。对环境的描述,时代氛围的铺陈,是循序渐进的,用剥卷心菜的手法,不知不觉就把读者带进了文中的意境。
我还特别注意到,虽然作品给挂上了一件“灵异”的披风,实际上,其主体内容表现的还是现实主义生活,他对现实宏观的把控和驾驽能力很强,绝不隔膜,而且细节上,包括服装道具,也是极其真实的。这是生活经验的积累,值得后辈观摩学习。
虽是玄幻灵异类型,其实很考作者的知识储备,那就是文化积淀。文中牵涉到文物方面的历史文化,鬼怪方面的民俗文化,还需要大量的社会学知识,不广涉博取,那是成不了书的。
跑来神神叨叨地乱侃一番,无非是想说:喜欢巴山牛老师的作品,祝参赛成功!
楼主 何三刀  发布于 2018-01-10 14:51:56 +0800 CST  
【三刀有话】根据一些读者朋友的意见,认为红岩的故事家喻户晓,再怎么挖掘幕后的故事,也难以写出太大的新意,因此犹豫许久,三刀决定对于这一个帖子放弃了。谢谢新老朋友前来给予的支持和鼓励。
如有兴趣,欢迎移步指教三刀新开的另一个贴:《康巴女土司家的狗》,纯文学,史诗性作品。链接:http://bbs.tianya.cn/post-culture-1031100-1.shtml
楼主 何三刀  发布于 2018-01-11 20:36:33 +0800 CST  

楼主:何三刀

字数:34523

发表时间:2017-12-30 19:08:0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3-27 15:32:53 +0800 CST

评论数:36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