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国生活(不定期连载)

ohio river

楼主 Kelly8209ABC  发布于 2015-09-11 01:05:00 +0800 CST  


楼主 Kelly8209ABC  发布于 2015-09-11 01:07:00 +0800 CST  
游船上的食物
楼主 Kelly8209ABC  发布于 2015-09-11 01:08:00 +0800 CST  


楼主 Kelly8209ABC  发布于 2015-09-11 01:09:00 +0800 CST  
学生演唱会,这个妹妹唱的不错呢。(图片是歪的不知道为什么)
楼主 Kelly8209ABC  发布于 2015-09-11 01:09:00 +0800 CST  
楼主上面介绍了一下学校orientation活动的情况。很多活动楼主都省略不写了,但是有一个活动,楼主一定要介绍,就是照相的活动。楼主没想到我们大学那么为学生考虑,不知道其他美国大学有没有这项服务,反正我们大学商学院一上来就给大家请专业的摄影师拍找工作的证件照。想想在国内楼主找工作的时候还特意去拍完之后P了很久呢,哈哈。这里的证件照和我们国内的不同,大家有没有看过美国名人政要的照片?那种深底色,近乎于大头照的那种?每个人拍的都跟明星似的,笑得那么自然,姿势也自然。我们这次拍的就是这种。在美国找工作,大家都流行建立自己的Linkedin,学校为大家能找个好工作也是蛮拼的,第一周就安排给大家一个个照相。哈哈。我们要求穿正装,然后自己注册,确定拍照时间。楼主出国的时候死活都不想带正装,以为美国都穿休闲装啊,正装没场合穿,结果楼主的家人一定要楼主带上,楼主就带了一件西装上衣,结果屡次派上用场。幸亏听话了。记得拍照那天楼主还擦了个粉,把眼镜弄干净。进入到拍摄的场地,里面很多器材,跟影楼似的。摄影师是个美国白人老头儿,和国内艺术工作者一样,也留个大长胡子和长头发。拍摄场地有梳子,粉底,毛巾等,摄影师让我把鼻子上的油用吸油纸吸一下,然后把头发梳一下。楼主开始有点紧张,就说自己不太会照相,觉得怪怪的,摄影师为了缓和我的紧张就说:我很专业的,不会让你紧张。楼主就笑了。果然,这个摄影师确实很专业,他告诉我应该怎么摆姿势,怎么微笑,还一个劲的赞美你:very pretty, 让你很舒服,放松。就这样,拍了几张之后就结束了。之后,他拿给我看他的相机,我说:fantastic。楼主很开心的走了。
过了今天,楼主收到摄影师邮件,让我们从很多张照片中挑选自己最中意的发给他,他再给大家做后期加工处理。又过了几天,我们每个人都收到了两张规格不同的照片,经过了加工处理,大家真的都跟杂志名人政要封面上的人物似的了。楼主高兴坏了。
这个摄影师在发邮件的时候特别会说话。他说:你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脸,都展现了不同的风貌,我试图将大家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看到摄影师的邮件,我觉得他真的好专业,好认真,好负责啊。真是很感谢他!
如今,楼主已经把这张照片放在Linkedin上面了,楼主真心感谢商学院,感谢这位摄影师。这段经历真的蛮有趣的
楼主 Kelly8209ABC  发布于 2015-09-12 01:07:00 +0800 CST  
关于orientation活动,楼主就先讲到这里。开学前两周楼主就忙着参加各类的活动, 忙得不可开交,基本忘记了还要上课。于是接下来的一周正式开课,楼主已经被打击得体无完肤了。事情是这样的:首先,在美国上课,无论是大学还是研究生,所有的课程虽然是学校安排好的,但是每个学期修多少学分,上什么课等等都是学生自己去做的决定,也是学生自己在学校选课网站上选择的。楼主刚到美国,关于读书啥都不懂,之前又工作了多年,所以对读书上课这件事情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忘了上课的感觉和节奏,又刚刚经历了2周的各类有趣的活动,基本上玩心已经很大了,结果造成了开课第一周的“崩溃”。
楼主的major是会计专业。楼主选择这个专业主要基于两点:第一、门槛低,不需要学习太多数学知识。前面说了楼主为了考GMAT的数学真是吃不了苦,所以楼主再也不想学数学了。第二、楼主之前的工作经验多少也与会计沾点边,因此,虽然楼主不喜欢背那些会计条规,但是楼主天资有限,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会计专业了。楼主在申请的时候仔细研究过美国很多大学关于会计专业的入学规定。一些很top的大学会计专业需要本科背景也是会计,有一些其他的大学对于本科是不是会计没有规定,但是需要入学后先学习会计本科的课程,另外一些大学有很奇怪的政策,他们要求学生本科不能是会计专业。当然这样的学校比较少,楼主认为他们这样可能是希望多招收一些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这样可以加强大家的diversity吧。总之,楼主报考的大学还可以,不要求本科必须是会计专业,楼主在个人陈述中尽量表达自己的工作经历与会计有关,比如项目评估等等,希望可以提高评估委员会对我的“好感”。不过,后来楼主来了美国之后才知道这里大学招人和我们之前的想法不太一样,很多人大学本科、研究生专业跨的真是非常大,楼主来这里认识一个中国女生,本科是国内大学学韩语,研究生在国内读国际关系,来美国第一个年读了一个MBA,现在和楼主一个学校读经济学的研究生,她说她将来打算考数据统计专业博士。楼主暗自佩服她的勇气,但她很轻描淡写的说这样情况在美国不是很普遍吗?我嘞个去啊。还有一个香港女生在香港读计算机, 来美国之后先读了一个心理学研究生,后来又读了一个好像是文艺方面的博士,楼主简直不敢想象这样的人是怎么做决定的,她一定是特别了解上帝给她的天赋,同时特别坚定的去挖掘和开发他。同时,楼主也看出美国大学招收学生不拘一格的政策。的确,我们每个人同时都拥有上帝赋予的很多天赋,在我们读书的阶段我们不断挖掘出自己的天赋,比如数学,比如语言,比如绘画。但是现代教育体系过多的重视考试、格式化的教学风格把孩子们身上很多的天赋都埋没了。这其实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我们大家从diversity变成了uniform,这也是自我才华的一种浪费,也是社会的浪费。当今国内年轻人被高房价所绑架,不知有多少人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埋没自己的才华,拼命去往高收入,高薪水的行业去挤,我们都在浪费自己的才华,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楼主认为美国的大学教育招生政策和治理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更多的弹性,目的就是培养更多diversified的人才。
楼主 Kelly8209ABC  发布于 2015-09-14 08:14:00 +0800 CST  
今天小结一下楼主到美国后的印象吧。虽然这不是楼主第一次来美国,但是之前来的时候都是匆匆过客,而且是属于旅游度假性质,没有特别多的深入社会,而这次来楼主是定居加学习,虽然才一个多月,但毕竟还是有些深入感受的。

第一,美国是个特别安静的国度。哪里都很安静,第一是因为人口相对少,而且楼主所在的城市并不是纽约旧金山等大城市,所以,人口密度小,所以显得更安静。在这里,每个人都是在做自己的事情,没有特别聚在一起聊天的,当然酒吧啊,shopping mall里还是很多人聚在一起吃饭啊,聊天的。不过,即使在那样的地方也比国内安静很多,声音没有那么大,那么嘈杂,这里的人从小就被教导小声说话,如果谁在公共场合特别大声说话会被认为是不礼貌没有教养的,小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声嚷嚷会被家长说。此外,安静还体现在马路上没有汽车任意按喇叭,更不会因为堵车时间稍微长一点就出现司机出来破口大骂的情况。楼主早上上学路上遇到过几次由于其他车辆撞车而出现的交通拥堵事件。说实话堵车时间蛮长的,因为要等警察来处理后才能清理现场,但是真的没有出现过后边排队车辆的司机跑出来骂骂咧咧的情况,大家都安静的排队等待处理结束,等待恢复交通秩序。这也是美国人素质较高的表现吧。

第二、美国是个高度自动化的国家。虽然楼主没有参观过工厂或科技公司,单单从日常去的超市、银行、机场等地方就可以体会到这里的高度自动化。比如,每次在美国国内转机的时候,楼主的行李都是自动转到目的地。例如,楼主从北京出发,带行李先到西雅图过海关后拿出托运行李检查,之后,楼主将行李顺着指示拿到一个中转的传送带上就可以安枕无忧,即使在第二站芝加哥也没有必要把行李拿出来,而是在终点站直接拿出托运行李即可。无论是西雅图还是纽约还是芝加哥机场都是非常繁忙的国际机场,每天有很多旅客进出港,行李更是不计其数,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做到每个旅客的托运行李都安全准时到达的,后来我才知道每个人行李上都有一个条形码,美国机场就认那个条形码,一扫条形码就可以安全无误的将行李托运到正确的目的地。另外,由于美国人人工贵,人又比较懒,所以能自动化做就不需要雇人做。例如,在超市,顾客除了可以排队付费缴款之外,还可以自助扫条形码后付款缴费,然后拿东西走人。这需要第一把所有商品,包括蔬菜瓜果都扫上条形码,第二,付款的地方有非常明显清晰无误的付款流程,而且可以让顾客看得懂。这样做可以减少排队付款的人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有就是美国现在有很多drive through的服务,比如买汉堡可以drive through,洗车可以drive through,甚至在银行存钱也可以drive through, 人们可以不下车,就把事情办妥了,省事又省时间,真是适合懒人。楼主认为这些现代化的设备需要的是标准化流程以及真正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他的设计、研发和使用推广还是挺不容易的。

第三、这里的工作人员都比较认真负责,工作绝不偷懒
楼主在这里读书遇到一些交学费的事情需要找学校的人事部门,接待的是一个日本人,她的英语相当好。我们咨询了一些问题,她很乐于帮助,给了我们很多建议,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办,后来我在处理过程中又出现一些问题给她打电话或发邮件,她都是第一时间回复,而且相当耐心,绝对必须把我教会为止。这里的老师、工作人员都是如此。一次,楼主在学校bookstore买软件,收银员是个印度小哥,他告诉我不用花钱,新生的待遇是免费从学校网站上下载某软件,楼主不会操作,小哥就帮楼主弄,而且特别耐心,直到所有东西都确认没有问题才安心。楼主很感谢他。印度小哥整个过程没有一点不耐烦,让楼主很感激。他只是一个收银员,但是还帮助楼主下载软件并安装,楼主特别感激。还有一次楼主需要到一个公寓参加面试,但是找不到,大街上一个人都没有,楼主怕迟到就跑到星巴克里问人,结果一个女顾客把楼主领到了那个公寓门口,她其实也不太清楚怎么走,也是一边问人一边带楼主找。楼主也是非常感激啊。

第四、这里的人大多比较勤奋,比较上进
美国并不是遍地黄金,那些所谓的好生活也是靠努力和奋斗换来的,这里竞争压力大,很多大公司都采用末尾淘汰制,每年都给每个员工打分,最后一名就被淘汰,很是严格,大学教授这样让我们国人很艳羡的工作也是日子不好过,各种打分,各种fund申请的压力把老师们也压得不敢掉以轻心。也许正是因为工作和学业压力比较大这里的人一到假期就去户外度假,运动,很少有人在家打牌啊或者聊天的。

第五、这里的人专注个人的成长,很少和别人比较
以前在北京的时候,楼主也是经常和别人比,房子啊,车子啊,穿的衣服啊,戴的包包啊,什么的,但是这里真的不比这些。没人在意你穿什么,戴什么包包(也许楼主目前太Low,还没有到和别人比的时候?)或者住什么房子啊,每个人都更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的兴趣点上,因为并不是富人就一定会去住大房子,有些很有钱的人也会住的很普通。当然了,对财富的渴望和赚取也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楼主想表达的是和国内富人炫富相比,这里的富人并不怎么炫耀,而且大家对于“有钱人”也并不是特别高看一等,这点比国内好很多。其实,在美国只要肯吃苦和付出,还是会获得与之相匹配的收入和工作的,绝对的公平肯定没有,但是相对来讲还是会有一些给积极上进的人获得好生活的机会的。

第六、这里的人都比较有礼貌
有礼貌肯定是从小的教导,而且是数辈传承下来的。比如,开门的时候都要看看后面是否有人跟着,如果有一定会给后来的人开着门,而不是啪的一声给关上。在比如,男生一般都会给女生开门,让女士先进出,在比如,经常说谢谢,对不起,没关系,不用谢之类的礼貌用语。这些比较基础的素质在很多发达国家都有体现,比如日本和欧洲,但是在国内目前还不是很普遍。国内目前离这样的素质还差距很大,我们经常在说素质教育,我更希望是从孩子小时候就教导他们小声说话、不打扰别人说话、保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排队不插队、经常说谢谢,对不起,不客气这样的礼貌用语。只有从小教育才能养成民族的习惯。

以上就是楼主分享的初到美国的一些感受,不知道时候不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有所改变,希望到时候跟大家继续分享。
楼主 Kelly8209ABC  发布于 2015-09-15 02:15:00 +0800 CST  
楼主起来看到很多留言,很开心啊。今天楼主没有课可以在家呆着,明天后天各有一门考试,楼主复习得差不多了,可以花几分钟写点东西。楼主昨天说了初到美国之后的一些正面的感受,今天说说负面的。

第一、美国税太高,太重了。楼主目前学会计专业,有门重要的课就是税法。上了三周了吧,楼主感到美国税负重得令人发指了。美国国税局IRS就是为了怕大家逃税每天都在制定各种法律条规规避,美国税法规定任何收入都要征税,除了国会认为不需要的除外,这样,什么交税什么不交税就是国会说的算,当然不是任何收入都交,但是只要他们能想到的都设计到税法里面去了,只是税率不同而已。怪不得很多富人放弃美国国籍或者绿卡,税负太重。

第二、美国到餐馆消费的小费比例太高了。像楼主这样的穷人不太敢下馆子吃饭啊。很怀念之前在北京随便吃饭管的爽快感觉。

第三、美国物价不低啊。之前的“谣传”是美国低物价,这简直就是误导,对于富人来讲哪里都便宜。其实,这里东西不便宜,每次乘以汇率折算之后发现更贵。比如一个上课用的本子,在学校里卖最便宜的那种0.99美元,也算是6.37人民币吧,其实那样的本子楼主在淘宝上看30元6本还包邮呢。楼主打算在淘宝买了,让同学带回来了。还有就是计算器,很简单的那种计算器,最便宜也要7块多,但是在国内也就20多块钱人民币吧,这里太贵了。还有那些上课用的燕尾夹啊等文具用品,我觉得也是国内便宜多了。所以,我觉得对于普通生活用品还是国内便宜,当然国内价格也分很多档次,如果只去那些高档消费场所或者只吃绿色有机食品的话,国内价格当然也不便宜了。所谓的便宜可能是奢侈品或者稍微好一点的牌子吧,大家都知道那些耳熟能详的化妆品、包、鞋子、服装、炊具之类的,这里肯定比国内便宜,要不然也不会催生那么多代沟产业了。但是谁没事天天买包,包衣服呢,所以那些东西不能当饭吃,自然没什么卵用了。

其他关于人情冷暖问题,楼主生活特别单调没有遇到什么经历没有发言权。楼主只是觉得学校老师都挺负责的,一些美国同学也挺爱帮助人的。好人坏人哪里都有啦。

楼主在这里是穷人一枚,而且美国流动性大,虽然我们在这里买房买车,有工作有书读,但不意味着一直住在这里。或许哪天其他地方工作更好,或者这里没工作了,我们就得离开。这样漂泊的人生每个人都要面对,楼主不知道未来会是怎么样,希望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楼主 Kelly8209ABC  发布于 2015-09-15 20:47:00 +0800 CST  
昨天和前天各参加了一门考试,算是开学以来第一次考试吧。其中第一门中级会计的成绩已经出来了,那位教授真是神速啊。本来以为可以考满分呢,结果还是错了一题,没有满分,有点遗憾了。下周一还有一门考试,比较头疼,这个周末好好复习一下吧。
这里的课程考试安排的很紧,基本都是随着学习随着考试了,这样到期末考试的时候不会太紧张,不会把一个学期的所有内容都考一遍了,我觉得这样也挺好的,平时考试多一点就会督促大家好好学习,不要集中到期末再看书。上了一个月的课了,感觉这里读书必须靠自己自习,光靠老师上课讲根本不可能掌握所有东西。我来这里上学前已经工作多年了,对上课考试已经很生疏了,开学第一周特别不适应,尤其是中级会计课,第一次课就搞测试,我几乎一个都不会,当时很着急。因为摸不清美国上课的规律,也不知道哪里是重点,哪里需要多花时间,看着厚厚的教科书很焦虑。当时放弃的心都有。我之前没有学过会计,都说入门比较难,所以很担心。幸好有教会和团契的兄弟姐妹帮我指点迷津,告诉我如何选课,如何和教授沟通,告诉我他们初到美国上课的经历,在大家的帮助下,我少选了一门课,这样变成3门主要课程,1门比较轻松一点的课程。因为这所大学的要求是每学期至少10个学分才是full time student,所以,我就选了这4门课保持全职学生身份。这里上课,至少是我学的会计课程还是需要自己课前花大量时间预习的,不然自己根本不可能在每周的3个小时内听懂所有知识点。开学的第一周周末,我就在家里看了2天的书,记了很多笔记。因为第一周上课很是糊涂,生怕落下,所以只有课下补了。这里读书环境不错,学校的图书馆很大,设备很好,环境也好,只要想都可以静心读下去。有了周末的补课,第二周上课感觉轻松自如多了。但是这样的效果要保持必须坚持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之前我说自己智商不高,而且一些人也留言说我确实智商不高,呵呵。其实,智商高不高真不是什么问题,学这个东西不需要太高的智商,毕竟不是物理啊,计算机之类的。智商太高的人往往容易自负,容易清高,而智商不高的人却更容易踏踏实实努力勤勉的埋头工作。楼主确实智商不高,在国内也绝对不是成功人士,但是楼主愿意以不高的智商勤勉的学习,顺利毕业,获得学位。楼主班里有个女生在国内刚刚财经类一流大学研究生毕业,她的感受是这里老师讲课太浓缩了,她之前半个学期讲的内容这里三个小时就搞定了,如果你还不会,就要自己回去啃书本,自己钻研了。所以,这里的学生真的很用功,为了不落下,楼主也将全部精力放入学习当中,至少第一学期看看情况。这里的老师上课会在开学第一周把整个学期的安排告诉大家,包括什么时候讲什么,什么时候考试,总成绩的分布,老师的Office hour,每位老师教学方法各异,考试风格各异,但都挺好的,对于任何提问都耐心热情解答,对于国际学生他们也知道语言障碍可能会导致大家在课上听不太懂,鼓励大家课下多提问,或者组成学习小组共同学习。目前为止,楼主觉得上课确实不能都听懂,大约70%的样子吧。希望可以进步。
楼主 Kelly8209ABC  发布于 2015-09-18 21:14:00 +0800 CST  
楼主周三参加了这里的校园招聘会,从8月中旬到现在才5周的时间,楼主已经参加了大大小小和找工作相关的活动十多次了,这是之前始料不及的。楼主7月才在前一个单位辞职,总以为先学习着再找工作,没想到这里这么积极的鼓励去找工作,我又开始投入到找工作的大军里了。

首先,学校很重视学生的就业问题。之前一位很喜欢“喷”我帖子的朋友说美国大学就是做生意,没错,这个观点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正确的,这里的“生意经”就是以优质的资源招收优质生源,然后把他们“推销”出去,通过校友们的好口碑,学校的优质资源换回来更多的优质生源,这样如果可以良性循环,学校就可以发展得越来越好,当然学校如何有有优质的资源不仅包括充裕的资金,还有优质的老师、硬件设备等等,非常复杂,我不是学教育的,仅能从自己的一点认识中得出浅薄的道理。总之,学校对于毕业生的就业非常重视,因为这也关系到学校的口碑,同时,这也是我们学生很重视的地方。每个人学生无论是美国人还是国际生都希望毕业之际找到一份好工作,至少不会毕业即失业。因此,学校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学生们找工作事宜。这所大学由于经费有限,career service center人员并不是特别多,有些排名更好的学校他们在这方面投入的经费和人力更多,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无论如何,这里有很多帮助学生就业的老师,他们都是专业学这个的,而且有多年的经验,学生可以咨询、可以寻求帮助。当然都是免费的。就拿我们商学院举例,商学院更注重学生就业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career coach,她们会帮你改简历,安排模拟面试,也会提供必要的咨询等等。我感觉在这里不能懒,既然有这么多资源就要好好利用,不然等毕业了就不能利用了。

第二、学校安排专门课程教如何找工作。这个课程是必修课,老师是有着多年企业工作经验的老师,因为他们更清楚招收单位想要什么样的雇员。虽然国际生与美国学生有着天然的弱势,语言、文化、身份等等,这些弱势是我们无法在短期内弥补的,但是老师们也不遗余力的帮助我们在渺茫的机会中寻求希望。这里的老师经常用到的一个词就是:试试看。确实,对于当地生源找工作都很难的当下,一个外国人如何能找到工作更需要大胆的尝试。不放弃任何机会,大胆尝试,积累经验,说不定哪天就成功了呢。

第三、学校安排很多找工作的活动锻炼学生面试技巧、帮助学生积累经验。纸上谈兵总是不行的,还是要靠实践。9月是校园招聘季,学校鼓励大家多去参加各类招聘会。招聘会跟国内的很像,大家都穿着正装、面带微笑、拿着简历一家一家看,一家一家做elevator speech.对于楼主来讲,虽然知道没啥用,但是也很积极的去参加了每一次的活动,第一次去参加招聘活动有点紧张,但是一进入会场看见大家都聊得那么HIGH也就放松了。有些公司特别直接,看见你是外国人上来就说你是不是美国公民?你是不是绿卡持有者?楼主说不是,他们就说对不起,我们不提供工作签证的。这样的企业楼主觉得也是挺好的,不浪费彼此的时间,但是楼主还是继续和他们聊了一下,因为楼主不为找工作就为练练口语和胆量嘛。大多数公司招聘人员都很Nice,他们给你讲解公司情况,还问你什么专业,什么时候毕业,还给你公司的简介还有一些小礼品。楼主发了几份简历,拿着一些公司介绍和小礼品(笔啊,杯子啊),跟好几家公司聊了一下就结束了第一次的招聘会。回来后还真的投了几个公司的实习简历,一家已经给我发了据信,另外几家还在等待中.....

第四、实习机会很重要。目前为止已经有很多人告诉我实习机会的重要性了。学习成绩哪怕是4.0但是如果没有实习的话找工作恐怕也有些难度。因此,老师们一上来就告诉我们大家如果课业与实习时间冲突的话请实习为主,课业可以推后。所以,如果你想来美国学习工作,那么毕业前的实习非常重要,有些人有过好几段实习经历,之后才顺利找到好工作。楼主正在积极找实习,但是能不能找到也是未知数啊。

第五、networking很重要。老美很重视Networking,反复强调它的重要性。但是要学习好,GPA高,又要认识人,networking与学习之间好难平衡啊。只能说尽量平衡吧。大家有没有什么好建议呢?欢迎留言啊!

总之,在美国找实习,找工作就要积极,只有态度积极,行动积极才能有机会!不能懒,更不能禁不住失败的“打击”。当然有没有身份差别非常大,很多专业在这里根本不会给国际生机会,比如犯罪心理学,这个专业对口就是去FBI,CIA,工作敏感,根本不会给非美国公民机会的。

对于我来讲,找工作和找实习的道路很漫长,希望我可以如愿找到明年夏天的实习生工作吧。

楼主 Kelly8209ABC  发布于 2015-09-18 22:04:00 +0800 CST  
今天楼主想说一下在这里认识的国内富二代。随着美国留学越来越低龄化,留学门槛越来越低,如今国人赴美国留学比起90年代,80年代简单多了。国内中介留学机构,培训的,写文书的,买机票的,各种公司多如牛毛。美国大学想赚中国留学生的钱,也就把门槛相应放低,美国大使馆的学生签证也没那么难获得了。因此,在这里的中国留学生,从本科到研究生到博士生人数比之前几年多了很多,据说楼主所在的学校本科生中中国留学生有1000人左右,楼主不知道比例,也不好说到底是多还是少,但是至少比之前几年多很多了,再加上很多国内2加2项目交换的留学生,中国留学生人数在国际生中仅次于印度是第二大留学生来源。自然,能本科来美国读书的中国孩子家庭环境都差不到哪里去,各个都是“富二代”,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楼主来这里时间不长,但是借由各种机缘也认识了几个国内富二代男生,几个是读本科的,几个是读研究生的。总体来看,国内在这里的富二代男生(就我认识的几个人来看)都挺靠谱的,不是特别作,特别炫富那种。他们虽然住着月租1000多元一套的公寓房,开着奥迪、奔驰这样的高级轿车,穿着近1000元一套的西装,但是人都还不错,很低调,很内敛,也愿意帮助别人。
富二代A君是北京人,家在北京二环。典型的富二代,父亲好像是做官的。他就读电子工程专业。很自信,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做主持人,帮忙迎新,一副很喜欢帮助别人的样子。别看只是大三的学生,已经做代购两年了,还开了一个公司,手下雇了好几个帮忙,据说一年赚100万元民币(不清楚是流水还是净赚)。很能社交,结识各路朋友,人很豪爽,人称一哥。楼主觉得他做生意的能力是一流的,至少目前看挺能闯。

富二代B君是河南人,楼主在迎新活动上认识的。非常内向腼腆的小伙子,本科也是在美国读的,另外一个州上的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先后任职于政府部门和证券公司,由于觉得人事斗争无聊就辞职回到美国读研究生。他有一个双胞胎弟弟,也是同时在美国读大学,但是没有回国一直留在美国读书生活,现已结婚。B君很内向,很宅,住着豪宅,开豪车,但是人很谦和,并不张扬,也不炫富。B君说毕业后肯定回国,但是并不知道回国做什么工作好。楼主觉得B君家里很殷实,否则无法同时供两个儿子出国留学。B君虽是个不错的小伙子,但是少了阳刚之气,好像生活无目标,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不过,B君真心是个不错的男生,肯定也是对父母孝顺,对女友体贴的好男孩。

富二代C君是杭州人。本科就出来读电子工程,非常聪明,记忆力过人,尤其是在专业领域,深受教授的喜爱。C君门门功课拿A,而且并不特别费力气。同时,C君还是一个全能型人才,各类知识都知道一些,尤其擅长历史和地理。C君很有个性,聪明的孩子往往有些自负,虽然不是刻意流露,但是字里行间,坦言举止会流露出“聪明孩子”的特性。但是不招人讨厌,不是特别自傲的人。C君有很明确的发展目标,非常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职业规划非常清晰。还没毕业已经做过很多个实习,深受公司喜爱,都纷纷抛出橄榄枝希望签约,但是C君应该会去一个他认为最有发展前途的公司吧。话说上次在CAREER FAIR上,楼主看见C君和一个世界500强企业招聘的人侃侃而谈呢。C君应该是前途无量的那种优质男,只是太瘦的,该锻炼身体强壮体格了。

富二代D君是北京人,父亲是做生意的,他年龄非常小,不到20岁。虽然家里很有钱,但是据说父亲为了锻炼他让他住在非常破旧的House里,和好几个人合租的那种。D君很有意思,180的大个,也非常瘦,他非常非常非常宅,可以好几天不出门,在家里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他曾经说过:我到美国来就是为了享受的,不然那么辛苦我来这里做什么呢。D君之前在家里就老打游戏,估计家里人希望他去了国外就会“改邪归正”,但是谁知道没人管了就更肆无忌惮的。D君也是老实本分孩子,不炫富,不张扬,就是爱打游戏。有时连课都不上了就是在家打游戏。唉。。。不知道他家里人知不知道他的情况啊。

楼主还认识几个富二代,都是男生,都是踏踏实实在这里读书、谈恋爱、工作的,人都蛮好,毫无不良习气,当然这里的富二代也有不那么好的,也有炫富的,有一次楼主在走廊里等上课,旁边一些中国女生在聊天,无意中听到一个女生说他男友花5000美元充值那个电脑游戏,楼主很错愕,5000元就为了玩电脑游戏,好有钱啊。其实,这样的人在这里挺多的。楼主最近看了一个帖子说是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到美国读书的那些老留学生相比,现在的留学生条件不知道好了多少,但是那些名牌衣帽、高级电子产品充斥的当代留学生们来了美国之后不是每天关家里打游戏,就是血拼商场,要么就是到处吃吃喝喝,享受玩乐,他们的结局就是回国后继续啃老。与那些动不动就背了几万美元助学贷款读书的美国学生相比,那些富二代们真是太幸福了,但也许就是因为幸福感爆棚,让他们不知道珍惜,反而觉得理所应当。
楼主 Kelly8209ABC  发布于 2015-09-20 11:44:00 +0800 CST  
在天涯开这个帖子已经2周了,几乎天天更新,感谢大家的关注,谢谢大家的留言。很多是鼓励我,支持我的,当然也有抱有否定和质疑的声音。我本来是想把在这里的生活在不影响自己和他人的情况下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也是给有需要的朋友借鉴,但是现在看来好像有些困扰。以后我不尽量避免涉及他人,希望那些不喜欢看的朋友不要恶意攻击,不看就是了,很简单的。
楼主 Kelly8209ABC  发布于 2015-09-20 20:06:00 +0800 CST  


楼主 Kelly8209ABC  发布于 2015-09-20 21:04:00 +0800 CST  
今天楼主来说说美国读书的浅显的感受。

在国内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告诉我美国读书不是那么容易,不能混日子。楼主本来也是一个特别认真的人,经过多年的工作,有些时候会有一些职业病,刻意追求完美,不懂的放松,总是紧绷着神经。来到这里开始学业后我感到深深的不适应,第一周特别难熬,特别想放弃,离开学校多年了,已经找不到学习的节奏。楼主不知道怎么学,到底是什么样的用功程度就够了,所以感觉特别累。但是,楼主生怕考试考不好,毕不了业,所以特别用功。很多人都觉得我太刻苦了,没必要,又不是做研究。可是我觉得既然读书就要好好读啊,考试不求满分,但是也不能都不会啊。楼主始终找不到一个平衡点,现在还特别纠结。开学之初参加各种活动的时候老师、校友都无数次说在这里读书不能只追求gpa,还要积极融入当地生活,参加社团活动,展现和培养自己的leadership,当时楼主意气风发打算参加几个社团活动,多认识些外国朋友,但是一开学就被课业吓到了,对于完全没有会计基础的我上来就讲那么深奥的东西简直把我弄得手足无措。所以,我放弃了之前所有的参加活动的想法,先把功课弄明白再说其他的吧。于是,楼主就这样变成了“酷爱”学习的人。不是我想这样学啊,而是不自己学真的不懂啊。老师讲课特别快,知识点特别浓缩,不可能一点一点掰开揉碎的给我们讲,就靠自己下来复习和预习呢,人的时间和精力那么有限,哪里有时间参加活动?我连周末出去游玩的时间都没有,连商场都没逛过,就顾着看书了。我的这样的生活让老公很不理解,他常常劝我要放松,不要那么在乎成绩,关键是把东西学到了,可能是由于楼主是国内传统教育体制过来的人,真是习惯了这样的学习节奏。楼主之前虽然成绩不是那么出色,但是也是挺优秀的,深以为学习就要这样认真和投入,这样没啥不对的。于是出现了激烈的碰撞。最后当然是我胜利了。记得楼主大学时代那个班人人都是学霸,本以为大学可以轻松,结果大家都是特别喜欢学习的人凑在一起了,一个比一个能学习,没有一个出去耍的,楼主也只能跟着爱学习了。不然,会被大家耻笑,最关键是每学期成绩排名是公布的,如果是最后一名多没面子呢。带着这样的心理,楼主在这里也开始“疯狂”学习,其实我不算疯狂的,据说我们一个同学天天学到凌晨2点,我觉得太过了,不至于的。但是,一个氛围如此,如果你不努力学好像不上进似的。问题的关键是,这里是美国大学,虽然老师也天天督促大家好好学习,但是他们又说不能成为只会学习的书呆子。那些Push大家找工作的老师又天天说gpa4.0根本没有啥意义,要会networking,要social,楼主感到这里的学习真不简单,既要gpa高(很多好公司要有最低pga要求,又要参加各种活动,多认识人,楼主英文一般,就算是交流不成问题也不可能做到和美国人天天聊得那么High啊,和他们交流也要知道他们的culture, fashion, athlete,等等,简直太难为我了,楼主哪里知道那么多东西。不过,说实话,美国公司招聘确实不仅看面试者的学习成绩,可以说学习成绩和参加活动等leadership的能力展现比重是同等的。他们考量一个人确实不仅看学习,更看课外的东西,如果你参加过很多社团活动,当作组织者,参加过比赛,做过义工等,他们就喜欢跟你继续聊下去,他们认为一个只爱自己一个人学习的人是很孤僻或者是不爱合群的,只有多参加活动才能锻炼和展现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意识,才能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其实,楼主工作多年,肯定还有有团队合作能力和一定领导能力的,但是到了这里来读书真的有点不知道怎么平衡这两者了。楼主一方面想读书读的好,成绩不能太差,另一方面也不想成为“孤僻”的人,但是面对陌生的环境,就算美国学生多好相处,多喜欢group project,可是我不太喜欢啊,从小都是各自读书的,没有group project的习惯。据一个刚毕业的男生说,这里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很喜欢招收那些“特别能说的人”,成绩好不好都不是太有所谓,必须“能说”。楼主其实也挺能聊的,但是用英文聊天就。。。。不怎么样了。就算不是四大,估计那些其他的美国人开的公司都偏爱这样的求职者吧。楼主觉得把书读好不难,但是还要兼顾social networking就太难了。这是每个在这里求学的国人需要过的一关,当然现在是90后的世界,90后们肯定比我们更开放,更会social,但肯定也有内向的,不爱参加活动的。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讲该如何度过这个瓶颈呢?有没有高人分享一下经历?
楼主 Kelly8209ABC  发布于 2015-09-21 10:56:00 +0800 CST  

楼主:Kelly8209ABC

字数:21283

发表时间:2015-09-05 09:07:2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5-09-21 23:52:49 +0800 CST

评论数:26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