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危机下的择日而亡

分享经济,我们最能想到的是城市各个角落里的共享单车,而且这个词语还成为了去年的高考作文题。

我们假设某个城市100万人,其中20万人拥有单车,但是经过论证和测算,在这个城市20万辆单车用户中,任意时刻,都只有不到1万人同时骑单车外出,其他人的单车,则放在单车棚内闲置。同时骑自行车上路的峰值不超过1万辆。

现在某个共享单车商经过测算和论证,在这个城市的各个地方,共计投放了2万辆共享单车,同时也在这个城市发展了20万个用户。

于是我们可以认为,在这里,2万辆单车因为共享使用,可以产生过去这个城市拥有20万辆单车的效果。

其实在我国的金融领域,早就有了共享经济,而且共享使用的是货币,而这一点,估计是很多人所无法清晰看清楚的了。

现在我们仍然假设这个城市100万人,人均货币拥有量为1万,这个城市没有银行出现。那么这个城市的总货币拥有量为100亿。用于这个城市的日常经济交易活动中且做到收支平衡。

现在银行出现了(假设只有1家银行),假如这100万人的每人1万元货币全部存入这家银行,于是银行有100亿基础货币,并同时该城市有100亿的存款。
根据我国货币体系的现行运行规则,在一定准备金制度下(假设20%的法准率),那么这个城市的这家银行共计可以释放400亿的贷款和派生400亿的存款,产生共计500亿的存款。这是极端的情况下的货币运行规律。这个时候,这家银行会没有任何现金货币了,社会上同样没有任何现金货币了,所有的100亿基础货币,全部当成法定准备金进入了央行了,因为500亿*20%=100亿准备金。
但是我们经过测算,这家银行,只需投入2亿的基础货币,就可以满足这个城市所有的经济交易活动的所有业务需求。

于是,这家银行留下2亿基础货币(超额准备金)不用于放贷,用于日常银行业务的开展需要。因此,银行最大的存款规模为490亿。

因此,我国现行的基于电子货币及其支付体系下,并结合部分准备金制度下的金融体系,可以做到,极少的超额准备金(商行内的基础货币),可以产生巨大的流通货币的作用和效果,这里2亿基础货币,可以产生490亿流通货币的效果,已远远超过过去银行没有出现前,100亿基础货币最大只能产生100亿流通货币的效果。

现代的金融领域的运行规律,已完全与传统的金融显著不同了。社会流通货币的规模,可以远远超过基础货币供应的规模。
我国当前基础货币约30万亿,流通中的现金约6万亿(M0),央行法定准备金约22万亿,商行库存现金低于1万亿,商行超额准备金低于2万亿。却可以在社会上产生54万亿的流通货币效果(M1),可以产生172万亿的货币供应量规模。

这一切,都是基于IT技术,数据库技术,互联网技术给我们带来的人类历史上从没出现过的非实物货币——电子货币这个全新的事物所造成的,以及基于电子货币的各种支付方式所带来的金融演绎和变革。

(实际上,社会上流通货币的供应规模,仍然被显著低估了。社会上实际的流通货币供应规模,还应该包括个人活期存款,以及所有的第3方支付方式账户内沉淀的资金规模,但不包括余额宝。)
楼主 bluehot_lx  发布于 2018-02-25 14:00:03 +0800 CST  
在一个金融理论研究群里的发言。感觉还是比较有点用,复制粘贴到这里。

我:
首先,我们明白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1是实物货币如黄金白银,本身具备相当的价值,是天然的一般等价物,而且也是去中心化的货币。但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我:
2是法律赋予货币的一般等价物地位如纸币,本身不具备价值,但法律赋予其内在价值,这些货币,一般由央行发行。
我:
我们打开一张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可以很容易得出,央行发行货币之锚由两类。1.储备资产如黄金(称为黄金占款),或者如外汇(称为外汇占款)。2.债权,各种债权如对中央政府债权(国债),对存款性公司债权如SLF,MLF,逆回购等货币工具释放的基础货币。其次还有如PSL对国开行等金融性公司形成的债权。
http://www.pbc.gov.cn/diaochatongjisi/resource/cms/2018/02/2018021415232785922.htm
我:
以上,是我国基础货币的发行方式。其中因为历史原因,我国的强制结汇制度,导致我国90%以上的基础货币都是由外汇占款造成。
我:
这个货币发行方式,有个巨大的缺陷,就是会随着外汇的流入而被动导致基础货币发行增加,假如资本外流,同样也会导致我国基础货币供应萎缩,这是很要命的一个过程。
我:
而美国,则是美国政府发行国债,由美联储发行美元基础货币购买。在08年次债危机前,美元基础货币不过6000亿美元左右,QE3轮释放了4万亿美元基础货币,当请约4.5万亿美元左右的基础货币。
我:
在美国,大量采用直接融资模式来融资。货币很少派生,但是为何美国的M2当前有近14万亿的规模呢?
我:
美国只有4.5万亿的基础货币,而本国大量采用直接融资,货币派生比较少,但是却可以再美国产生近14万亿的M2规模。这是怎么运行的?有谁考虑过吗?
我们是否有分析到,美联储是美国的央行,而世界各国的其他央行,假如有美元储备,其对外投资如购买国债等,或者对外贷款等,都可以导致美元在全球范围内派生,我们可有想过这些问题?

而货币只要派生,对外提供融资,就可以繁荣经济,繁荣世界经济,那么他日债务危机爆发,全世界都去杠杆,就会导致巨大的连锁反应,导致货比被动紧缩,人民币如此,美元也如此。而现在,美联储退出QE,缩表,加息,减税。都在刺激这个去杠杆过程开始,在补充一下,是被动去杠杆过程。
我:
还有一个重点。我们暂时不考虑美国政府发行国债,由民间购买这种现象,这个过程不会导致货币供应增加。
我:
另一个重点是,美联储购买的国债,是用来调节美元基础货币供应的,是不需要美国政府足额偿还的,假如一旦美国政府足额偿还美联储购买的国债,会导致全球美元基础货币归零的。这很显然不会这样的。
我:
08年次债危机,美国政府3轮QE,美联储大量释放美元基础货币,但是大量的美元,进入了中国,在中国宣布刺激4万亿刺激之后。在08年11月后的2年2个月里,中国外汇储备增加了9600亿美元,外汇占款和货币供应量均按货币的运行规律同步扩张和快速增长。
我:
同时,我国社会融资采用了间接融资模式,货币大量派生。
我:
于是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大量增长,外占为基础货币的主要释放方式被动增长,同时通过在20%的准备金率下间接融资,导致银行通过信贷大量派生存款,导致我国社会货币供应量巨幅增长,到达了世界第一的地步。这些,其实背后都有规律可循的。
我:
背后也对应着社会债务的巨量增长,我国社会间接融资规模超过120万亿规模,社会融资规模超过175万亿规模。
我:
可是,我国的基础货币才30万亿,社会融资规模已达基础货币的6倍规模。这是我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金融现象。
我:
但是最要命的一条是,所有的融资资金,都是付息资产,都有极强的支付转移压力,可以促使社会经济交易活动的尽快达成,起到加快货币流速,繁荣经济的作用。
我:
这个作用下,会导致资金的获利能力提高,进而更加促使更多融资需求的产生,对于社会来说,以为我国的这些政策都是正确的,因为经济快速繁荣了,老百姓资产估值提升了。个个都富裕起来了。掩盖了社会巨幅债务的增长的破坏性无法被理性预测到。
我:
但是这些货币体系的运行,都有规律的。这个规律,就是我说的M2极限理论。
我:
M2最大供应规模总满足以下公式M2(MAX)=(基础货币-滤出货币)/准备金率+滤出货币。
我:
这个公式,也是就决定货币供应量的规模,我们可以忽略掉滤出货币,显著由基础货币和准备金率来决定。
我:
糟糕的是,美国现在缩表了。加息了。减税了,刺激各大美元资本回流。
我:
前面说过,我国的货币体系唯一的风险来源就是资本外流,会导致我国的基础货币供应萎缩。这是十分要命的危机。
我:
这个基础货币一旦萎缩,要么央行频繁降准来应对,才能维持当前的M2供应规模。
我:
因此可见,我国在15年到16年2月间,不算定向降准,都连续5次频繁降准和降息,最高由21%的准备金率,降低到了13-16.5%左右。
我:
我国央行发现降准的作用似乎太刺激了,于是改变了应对方式。
我:
不降准了。改为通过SLF,MLF,逆回购等方式增加对存款性公司债权来释放基础货币,维持当前的M2规模。
我:
但是这个基础货币释放方式,只要深入分析,就会发现更糟糕。这是我国金融理论研究,金融监管部门,金融决策机构没有发现和研究出来,十分不应该。
我:
这个方式释放基础货币,相当于美国的次债。美国的次债在社会,而这个次债在我国金融体系内部。
我:
等于央行释放有抵押的再贷款,购买商行的债权作为抵押物,相当于购买次债。
我:
未来只要出现风险,那么央行将保证这部分债权的安全,会快速导致基础货币萎缩,更加要命。
我:
这还只是风险之1.
我:
风险之2就是表面看,我国基础货币供应再外占萎缩了5.7万亿人民币的基础上仍然得到了维持,但是实际上,通过央行购买次债的方式提高了基础货币这个分母,导致社会杠杆水平似乎不高或者被控制住了,实际上社会杠杆水平被掩盖了反而更加不要命地提高了。
我:
因为央行通过对存款性公司释放地债权是一种无主基础货币,与降准十分类似,释放基础货币的瞬间,并不会增加社会存款的规模,但可以补充商行的流动性,商行继续有资金对社会提供各种信贷支持了。社会继续在不要命地增杠杆。
我:
与降准不同的是,这个方式释放基础货币,会增加储备货币规模,而降准释放的基础货币,不会增加储备货币的规模。其他的与降准的效果完全相同。因此,我称之为变相降准,但本质是央行购买有抵押的一类再贷款,是一种在金融体系内部的次债,是金融体系内部的杠杆。
我:
因此,以前的杠杆出现在社会中,而我国现在在金融体系内部,也出现了巨量的杠杆,如对存款性公司债权这类再贷款,还有规模庞大的同业拆借资金,都是金融体系的杠杆。一旦社会爆发债务危机,出现极其难以化解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并不是吓唬人的。否则,我国高层领导,也不会反复提防范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了。
而我前面,就是解释我国的系统性的金融风险是怎么形成的,推演背后的因果逻辑传递关系。

还有诸多细节不再啰嗦了。我的分析思考完毕。
楼主 bluehot_lx  发布于 2018-03-05 20:14:19 +0800 CST  
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为什么?因为交换的基本原则就是等价交换。

因此, 货币的最重要属性就是交易属性,也就是说,货币为交易而生。

其次,货币还有储值属性。但储蓄属性必须以交易为前提和基础,离开了交易,货币就没有了储值属性。

所以,货币的两大属性,交易和储值。


最后,货币的一般等价物特性是如何保证的?

1.货币本身具有内在价值,这种货币形式一般是实物货币。如黄金白银等。基于这一条,社会上任何实物物资产品,都可以是一般等价,都可以充当货币,如石油,如监狱里的香烟等,都可以代替或充当货币用于交易活动中。
但是货币需要便于携带,方便切割,利于鉴别等特性,所以,历史上很长时间,黄金白银具有相当的内在价值且满足前面前面的基本特性能成为流通货币使用。


2.货币本身不具备内在价值,但法律上赋予其一般等价物价值。例如当前的纸币,纸币的等价价值,由其印刷面额决定。同样一大小的纸张,印上1美元,就是一美元的价值,印上100美元,就是100美元的价值。
还有如电子货币用于交易支付,其价值由你所输入的数字来决定。但是绝对不会违背经济交易过程中的等价交换原则。


以上,就是我理解的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属性和特性。
一个很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道理。
前面定义过,货币两大最重要的属性是交易和储值,因为货币的储值属性,那么可以认为,货币就是财富。
假如你有1000万,假如你要实现财富倍增,很自然的想法就是你的1000万要去投资,获取最高的收益,让这1000万在物价稳定的情况下,变成2000万,这样就可以实现财富倍增了。
这个想法,我相信也是很多人的想法。

现在,我们假如你有1000亿,假如你要实现财富倍增,如何操作?
很显然,拥有1000亿,货币对其来说只是一个数字,而且这些货币财富,很可能不是由一个人控制,而是一个财团控制。这个时候,他的财富要在物价稳定的基础上倍增为2000亿,这多出来的1000亿必然来源于社会上的其他个人和财团,或者大幅度增加其他人或者社会债务规模来支付转移给你所赚取,在一定货币供应量的基础上也显然是比较困哪的。

但是,这些财团,有能力控制社会的经济走势,引爆社会的债务危机,让社会被动去杠杆,当资产价格下跌50%的能力。
对于这个拥有1000亿资产的财团来说,即使他的货币财富不倍增,但是只要社会资产价格整体下跌50%,同样的可以让他所拥有的财富达到财富倍增的目的。

基于这个逻辑,我们是否能很容易理解美国加息,缩表,减税,贸易战这一宏观趋势的目的呢?
就是引爆中债危机,引导世界经济进入通缩萧条环境,社会被动去杠杆,资产价格雪崩式下跌,那么背后拥有巨量货币财富的财团,他们即使不去做空盈利,照样可以实现他们的财富倍增目的。

最后,这里也有一个错误的财富倍增的想法。
例如一套别墅房产,是实物物资财富。假如现在估值1000万,假如他日房产价格上涨,价格变为了2000万,很多人也很自然地认为,财富倍增了,实际上,这是错误的想法,你的别墅还是一套,没有变为两套,实物资产财富并没有倍增,在你没套现前,你增值的是自己的资产估值,并不是财富增长,财富有两类。1是实物资产财富。2是货币(货币的储值功能)。
因此,资产估值的增长,在没套现前不意味着财富的增长。因为你持有的实物财富没有增长,货币财富也没有增长。

提问,假如你是在中国市场投资的美国大财团,拥有上万亿或者上十万亿人民币的资产规模,请问,你如何轻易在未来实现财富的4倍规模增长呢?不是倍增,而是倍增后再倍增。

要实现这些,这在很多人眼里,很可能就是阴谋论,而在我的分析视野里,这些都是逻辑,都是战略和谋略。
楼主 bluehot_lx  发布于 2018-03-06 10:24:50 +0800 CST  

楼主:bluehot_lx

字数:226324

发表时间:2014-02-10 17:5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5-14 18:04:10 +0800 CST

评论数:660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