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体系运行所必须依赖的前提和基础——基础货币

重回天涯,先做搬运工,先在天涯把我以前发表过的旧文章占个地方,这里或许可以给我的思考留下方寸之地,便于以后反省和回忆!

镌刻时光
岁月的河流平缓而漫长,时光的镌刻让平凡的生活变得丰富而生动,那些风土人情,记忆碎片,思考点滴逐渐又充满了色彩而不再斑驳。镌刻时光是为了回忆,而回忆是为了更好的珍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网路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请各自珍重!




金融体系运行所必须依赖的前提和基础——基础货币 (2017-01-26 09:33:13)
标签: 金融货币经济


假如理解了标题所示的观点,那么就能很好理解当前春节增加取现会导致商业银行流动性紧张,而央行又必须频繁进行MLF,逆回购,甚至降准等方式释放基础货币补充商行流动性的金融现象了。

历史上的基础货币一旦产生,其实是很难发生萎缩减少现象的,而我国的强制结汇制度是导致我国基础货币增长的主要核心因素,我国基础货币中曾经长时间高达90%的以外汇占款为占比规模来构成。因此未来资本外流,也将是导致我国基础货币发生萎缩减少的唯一因素。(导致资本外流及汇率贬值的核心内因需要仔细探寻不再详述)

因此,随着资本外流及在我国外汇储备减少,外汇占款萎缩的前提下,央行必须要及时补充基础货币的必要性和急迫性就很清楚了。这里表现为两个方面。1.央行被迫要及时补充商业银行内的基础货币,满足结算或清算及金融监管要求。2.央行补充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基础货币(储备货币)的规模。目前央行又通过两个途径来补充央行的储备货币规模,来对冲外汇占款减少导致的基础货币萎缩现象。(1)释放政府存款补充储备货币。(2)通过增加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央行短期流动性释放工具SLF,MLF,逆回购等方式释放基础货币所在的项目)来部分增加和补充储备货币,这个方式其实是个很奇葩的基础货币释放方式,我国其他基础货币的增加是以增加央行实物储备资产的方式来发行货币的,也就是货币发行的锚是央行的实物储备资产,如外汇(绝大部分),黄金(极少量),国债(极少量)。而这个方式释放的基础货币部分成为了我国央行的储备货币(为什么是部分呢,因为SLF,MLF,逆回购等是个短期释放基础货币的工具,只有不断增量续作导致有很大规模的存量才可以做到增加储备货币的规模而不出问题),之所以说这个基础货币的发行方式很奇葩是指这个以增加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的方式来增加央行的储备资产(虚储备资产),也就是说央行持有一种以人民币计价的债权来增加人民币基础货币,这是央行基础货币发行的一种金融创新。

综前所述,基础货币对金融体系的运行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也可以很清晰看出我国对资本外流遏制的必要性,因此金融资本管制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未来只可能加强而不可能放松。而以增加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的方式来增加央行储备货币也非长久之计,未来废除银行法第29条,以国债为锚,以国债为央行储备资产(以国家未来的财政税收为储备资产)来发行货币应该就会在必然的选择中。



以下为是细节的论述过程。



所有现金,一定都是基础货币,但不是所有的基础货币都是以实物现金货币的形式存在的。其中绝大部分的基础货币,在人类历史上近代20年内出现的电子货币这一非实物货币之后,就可以做到不以现金的形式存在了。
需要明确认识到,所有的实物现金货币都是基础货币,但是有些基础货币却不是现金,这是个最简单且最基本的逻辑关系。
而基础货币,是所有交易必须要由买方提供的支付能力,因此基础货币是所有经济交易的前提和基础。
同时基础货币,也是银行任何交易结算的基础,或者说基础货币更是结算或清算的前提和基础。

基础货币对金融体系以及经济体的正常运行起着决定性的核心关键作用。



这个货币体系最核心的重点。

微观上来说,社会上的流动性,是指社会中流动的货币,这里货币供应量中的存款尤其是活期存款,肯定是不等于基础货币的规模的,因此,社会中的任何交易,虽然在微观上都是受基础货币的制约的。但是从宏观上来说却可以这么认为:社会中的交易,是可以不受基础货币的制约的。因此社会上流通货币供应是很充足的,社会上从来不会出现流动性紧张的问题。或者换个角度来说,经济交易不会导致任何银行出现挤兑的现象的。
其次就是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了,这里是指商业银行里储备的基础货币规模,这个商行流动性其实是很紧张的(部分准备金制度下的货币乘数效应极限化释放后尤其如此),会影响跨行转账结算,会影响资金的流动,尤其大资本的流动,会影响取现,会影响资本流出,会影响同行拆借利率,会影响银行对社会的信贷,甚至导致商行停贷和断贷现象。

因此,现在金融领域的很多问题,流动性紧缩的问题,都是指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紧张和紧缩,所以央行必须要通过降准和SLF,MLF等方式释放基础货币给商行,否则商行立即被系统性挤兑并对全社会停贷和断贷并催债(导致社会资金链断裂,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传导)......



下面举出一个社会存款增加可以不导致现金增加的例子,十分之容易。

假如外国朋友汇款了一笔1万美元的外汇给我们,我们在中国无法直接使用美元于是去商行兑换7万人民币。

这个时候,社会中就多了7万元的人民币存款,这个存款过程并没有出现任何现金。因此,存款的形成并不一定需要现金。

但是所有存款的形成,一定要基于基础货币,这是个核心的观点和金融体系运行的要素!

这里的7万元存款,可以不基于现金而产生,但一定要基于基础货币(外汇占款)的前提下产生。

而银行信贷,同样如此,银行信贷派生存款,同样可以不基于现金而产生,但是一定要基于基础货币(超额准备金)而产生。



这个就是被很多人忽视了的核心观点和前提条件。这也会引起很多人看不透我们当前这个准货币体系的本质和运行规律。





_____________2017-02-02补充________________



严格来说,基础货币是由央行发行的法定主权信用货币,而现金和准备金,只是其在社会上的一种存在形式。

但是里面有几个重点原则需要明确。
1.央行发行的基础货币,并不是属于央行或者商业银行的,而是属于社会上的个人和机构的。
2.这些基础货币又以存款的形式流回了银行,银行只是替社会上的个人和机构保管这类基础货币,而准备金,是与存款相对应的基础货币。因此,准备金虽然存在与央行或者商行,但它们却并不属于银行,而是属于社会大众的。
这里两个重点还是好理解。
但接下来对客观现象抽象出来的一些重点就不那么好理解了,假如能理解这点,就能理解为什么我国商业银行未来会破产的必然性。
重点3.商业银行事实上挪用了储户的存款去放贷图利,这样会导致派生存款,也就是货币供应量会凭空增加,正因为货币供应量,也就是银行存款的总规模会在不增加基础货币的前提下凭空倍增,才会导致货币乘数的存在。
这里重点很显然是,所有的存款,都是商业银行的负债,同时也不能否认的是,所有的准备金,这里可以理解为所有的基础货币中刨除流通中的现金M0外的所有基础货币,一定都是商业银行的资产。
但是,商业银行里的资产远远不能匹配商业银行的负债(所有的储蓄存款),因此,商业银行里必须还有其他的资产存在,这里你们大家都忽略了的重点是,所有银行发出的信贷债权,都是商业银行的资产。
因此,银行里所有的存款,除了所有的准备金为其背书以外,就是所有的银行信贷债权,为这大部分储蓄来背书。
也就是换一句话来说,就是社会上的债务为储蓄背书。
一旦社会债务危机爆发,大量的债务人就会失去替银行存款背书负责的能力,那么银行大量的资产就会受损,因此,银行大量的负债就无法偿还,必然会导致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爆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而且央行无法兜底,无法挽救。因为这个规模太大了。

几乎可以断言,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在未来数年内,将爆发严重的金融危机,而且无法避免及化解。
假如清晰的分析都无法让人理解的话。
那么未来就让这样极端的判断来揭示是非真相吧。
我的分析认为,这个时间并不会太遥远了。

我国当前准货币体系的核心规则就是:社会间接融资债务为银行部分储蓄背书的原则!
一旦中债危机爆发,就会导致社会大量的债务人失去替银行储蓄的背书负责能力,从而导致商行所持有的大量资产受损和缩水,从而失去对社会储蓄存款的足额兑付能力,令大部分储蓄存款出现安全风险,从而导致更大规模的资本外流,从而爆发更严重整体性,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并以大部分银行出现破产为最终结局,最后传导到经济领域从而酿成一场更严重的经济灾难。









1.明晰基础货币的重要性:基础货币是经济交易和银行结算的前提和基础;

2.资本外流会导致外汇占款减少并导致基础货币萎缩;

3.央行通过其他货币工具对冲外汇占款减少并继续增加基础货币规模;

4.即使基础货币萎缩减少,M1却仍可继续增长;

5.何时是尽头(突然无预警惕性崩溃将是终结)?
楼主 bluehot_lx  发布于 2017-10-08 12:26:31 +0800 CST  

楼主:bluehot_lx

字数:3524

发表时间:2017-10-08 20:26:31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10-18 14:07:44 +0800 CST

评论数: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