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俺开个帖子,写写28年来遇到过的阶级差距

上初中那会儿,我家在县城的城乡结合部。

附近是一所农村生源占了90%的中学,旁边有一条土街,街道两旁是密密麻麻的自建房。

县城唯一的火车站也坐落在附近。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大多数人家都靠火车站和学校带动的第三产业为生。

女人们,在火车站抢夺不多的旅客。男人们,或在店里待客,或将大部分时间花在了牌桌上。

除此之外,还有在工地上扛砖的,开小面包车的,或者干脆去沿海工厂打工的。

楼主 奔騰的小逗比  发布于 2017-07-15 20:50:00 +0800 CST  
火车站附近,还有一个铁路小区,外人免进。

居民都是在火车站工作的正式职工,体制内的人,穿着谈吐一目了然。

人以群分,他们很少跟我们这些底层土著来往。

我们习惯称他们为“铁路上的”,语气中带着羡慕。

我才几岁的时候,家徒四壁,父母为生计日夜奔波,家庭预算精确到了“一元”这个级别。

父亲经常怅然,哪天,我们家能过上“铁路”上那种日子,该多好啊。
楼主 奔騰的小逗比  发布于 2017-07-15 20:50:17 +0800 CST  
最近,北京高考状元熊同学在被问到“是否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时候,正面谈到了阶级是教育的决定性因素。

点赞之后,大伟哥想起了自己的学生时代。

想起了“铁路上的”阶层,和我们这些底层土著如何在教育的道路上慢慢拉开差距。

那所农村生源高达90%的中学,即是我的初中母校。

我清楚地记得,2004年,我的母校1000余人参加高考。本科上线2个,都是文科,艺体。

偌大的学校,仅有文科2人上本科线,还都是画画的。理科更丢人,惨遭剃光头。
楼主 奔騰的小逗比  发布于 2017-07-15 20:51:29 +0800 CST  
大伟哥所在班级的整体成绩,在初中组数一数二。

即使如此,全班70个人,中考前一个月只剩了50来个。

最后只有20多个考上了高中,大部分还是念的本校——这所当年本科上线仅2人的高中。

没继续念高中的,当然只有打工一条路。

可以想象,十几年后的今天,富士康生产线上的、小店里卖服装的、工地上的木匠、餐馆里的厨师、咖啡店里的服务员、超市里的收银员……相当部分同学从事这类工作。

就如同他们的父辈一样。
楼主 奔騰的小逗比  发布于 2017-07-15 20:52:29 +0800 CST  
“铁路上的”阶层,我只认识4个人,1人跟我初中同校。后来,其中3人分别上了四川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华大学。两个重点大学,一个二本。

火车站的土著,我数了一下,十几年上百个孩子,包括我自己,一本的只有1个,考上本科的不超过10个。

底层家庭,生存已不易。记忆中,很多同学的家庭都清苦。

记得我曾经的同桌被勒令请家长。当他五十多岁母亲出现在班主任面前,身躯矮小、言语木讷,班主任竟有些不知从何说起。

最后同学的母亲说,您就让他拿个毕业证就行了吧,我家也供不起他念出来。
楼主 奔騰的小逗比  发布于 2017-07-15 20:53:36 +0800 CST  
几年前,北大社会学系的老师给新生上第一节课。

课上先放了两张PPT。

第一张图,上大学前,出过国的比例为2.3%,出过省的比例不足77.3%。

第二张图,上大学前,出过国的比例为43.9%,出过省的比例为100%。

第一张图,代表的对西部某普通本科院校的统计结果;第二张图,代表的对北京大学的统计结果。

这位老师说,如果你高考前没出过省,那么考上北大的概率几乎为0。
楼主 奔騰的小逗比  发布于 2017-07-15 20:54:14 +0800 CST  
而对中国政法大学的调查显示,正好处于两组数据的中值。

这个调查结果说明,一个人的家庭环境会对他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决定你去清华北大的不仅是自己的努力,还有你的家庭环境,包括你父母的教育理念,愿意及能够为教育付出的时间金钱,你的眼界和视野,你能接触到的一些资源和机会……

这个时代,“底层土著”和“铁路上的人”相同的故事还在上演。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甚至一墙之隔的居住区之间。

这是《难以翻身,因为你是穷人》第一篇,求关注微信公众号“咸鱼族”。
楼主 奔騰的小逗比  发布于 2017-07-15 20:54:39 +0800 CST  
暂时写到这里,长期更新
楼主 奔騰的小逗比  发布于 2017-07-15 20:55:16 +0800 CST  
推荐一下自己的公众号 咸鱼族 ,全是我自己写的类似的文章
楼主 奔騰的小逗比  发布于 2017-07-15 20:55:50 +0800 CST  
自顶
楼主 奔騰的小逗比  发布于 2017-07-15 21:46:46 +0800 CST  
再顶
楼主 奔騰的小逗比  发布于 2017-07-15 22:41:38 +0800 CST  
自顶
楼主 奔騰的小逗比  发布于 2017-07-15 23:22:39 +0800 CST  
自顶
楼主 奔騰的小逗比  发布于 2017-07-18 00:48:29 +0800 CST  
自顶
楼主 奔騰的小逗比  发布于 2017-07-18 15:50:19 +0800 CST  
自顶
楼主 奔騰的小逗比  发布于 2017-07-21 22:44:10 +0800 CST  
自顶
楼主 奔騰的小逗比  发布于 2017-07-22 11:32:51 +0800 CST  
自顶
楼主 奔騰的小逗比  发布于 2017-07-24 11:17:20 +0800 CST  
自顶
楼主 奔騰的小逗比  发布于 2017-07-26 00:57:17 +0800 CST  
接下来第二篇
楼主 奔騰的小逗比  发布于 2017-08-07 18:33:44 +0800 CST  
2015年,经济渐入萧瑟。

沿着县城滨河路,一排门面紧闭,满城张贴转租的店面已不新鲜。

邻居小张二本毕业后,在省城先后做过两份销售,均不如意。

九月,随着房租到期,小张索性辞去鸡肋工作回了县城。

一起回来的,有他女朋友,和半年前买的一条狗。

他的父亲经营小卖部,母亲在做家政。旧城改造给家里赔了三套房子,富贵不足,平顺有余,典型的县城土著。

如果按照网上流行的阶层划分标准,他们上面是中国形形色色的中产阶级,下面是勉强能自立自足的城市边缘群体。
楼主 奔騰的小逗比  发布于 2017-08-07 18:34:06 +0800 CST  

楼主:奔騰的小逗比

字数:4414

发表时间:2017-07-16 04:5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15 15:37:44 +0800 CST

评论数:23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