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之困——一个中国标本式穷人的脱困路》

@金共Z 343楼 2016-07-11 20:35:00

@御果园 :本土豪赏(10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我也要打赏】
—————————————————
土豪,我们做朋友吧??
楼主 御果园  发布于 2016-07-11 23:02:34 +0800 CST  
@贵阳房事 345楼 2016-07-11 21:51:00

很少看书了,但是这次看的很认真。楼主有很深的文字功底。写的都是真情实感.让我这个农村娃,体会太深
—————————————————
从农村出来的同龄人感触可能更深些。
楼主 御果园  发布于 2016-07-11 23:03:51 +0800 CST  
@御果园 51楼 2016-06-23 00:53:00

柯利达603828留个记号


—————————————————
朋友,你太小心了。这个世界不全是你想象的那样丑恶。
在股市上,我只是一个小散户,虽然我是靠股市挣到了第一桶金,但我知道,我挣钱时,是大牛市,那时候就是大家说的,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而我,恰恰在那时成了一只稀里糊涂在风口上飞,却又能平稳落地的幸运猪,这当然不能全说是幸运。
我在股市17年,历经了至少三次牛熊市,仅仅抓住了一次牛市机会。去年的牛市熊市转换中我也是失败的。就说今年,我也没有挣到钱,从年初到现在还微亏了一个点没有回本。
十多年的小散挣扎的心态和教训我记忆深刻,这些我都将写出来,供大家借鉴。我作为一个并不成功的小散户绝对无意成为股市领袖,更不可能靠坑蒙赚钱,请您放心。
我写这个帖子的目的非常单纯,就是想把自己当成一个样本,总结一下自己半生的成败得失,给这个浮躁拜金的社会留下点印迹。如果真要让我说出写帖私心的话,我是想通过自己近乎赤裸裸的表达,让大家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然后我能交上一些真诚真心能够信任我的朋友,在我遇到困难困惑时,他们能拉我一把帮我一下,让我的人生道路不至于走得太辛苦。
我相信,我的半生之困及走过的路,是可以给那些尤其是刚走入社会的网友以借鉴的。
我不很高尚,欲望也不多。网友小小的打赏就会让我感激高兴,很久还是幸福满满。我也不功利,几万几十万想收买我同流合污去干坏事,我照样会毫不犹豫地拒绝。
有网友感慨我剖析自己的勇气。确实是的,在这个社会变成透明人,也会有一定的麻烦吧??确实是需要一定的勇气的。我的回答是不做亏心事儿,不怕鬼敲门。我的手机号是漯河第一批手机号,是139+漯河区号(0395)开头的号码,从放号那天到现在已经用了14年没有换号,我不欠任何人的债,我视朋友找得到我是一种幸福!
楼主 御果园  发布于 2016-07-12 07:08:00 +0800 CST  
@迷你型散户 242楼 2016-07-09 09:54:00

楼主,我现在就是接触不到女孩怎么办啊?我26岁了,该咋找对象,急死我了


—————————————————
@御果园 246楼 2016-07-09 15:58:00

其实现在信息这么发达,接触女孩的渠道也很多。特别是同城有很多网友群,你可以加一些进去。还有,象你这样回帖,留下联系方式就可以征婚了。
—————————————————
一般以外的都叫二般,大概是不一般的意思吧??
楼主 御果园  发布于 2016-07-12 07:12:44 +0800 CST  
今天才搞清楚回复和评论,有些应该对网友的观点进行评论的,结果发成回复了,所以,网友的观点没有带上,我发的有点莫名其妙。
楼主 御果园  发布于 2016-07-12 08:39:13 +0800 CST  
《半生之困——一个中国标本式穷人的脱困路》(19)

努力为自己攒资本

半夜起来,看朋友留言,忍不住感动。天涯是个宽容的大家庭,正是朋友们的支持和鼓励,才让我有力量在漫漫黑夜里,加快脚步赶路……
说说我职位的变化。
毕业第一年,我在乡二中教初一语文;第二年,调到了乡一中教初二语文,认识了小师妹;第三年,我被抽调到乡教育办公室,成了一名语文教研员,负责全乡的语文调研、考试等。呵呵,教师是级别最低的干部,我到了乡教办,管教师,成了“高一级”干部了。到了第四年,我又被抽调到乡政府成了专职通讯员。
其实和小师妹能那么快和解,也不是因为我家刚建民新房、我吻了她、帮她家收麦那么简单。而是我时时处处向她展示着我自己的努力,让她明白,我不会甘心现在的生活,我的未来一定是更上一层楼,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这期间,我主要是靠写作赢得她的信任。
在小师妹给我写断交信的时候,刚好县里正要举行一次全县范围的文艺调演,要全县各乡镇都要贡献一个节目。那时乡里到处找能写作的人,我因为那时候自办了一张校园文学小报,学校就推荐我给乡里写演出小品剧本。也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我想都没有想就接下了任务。小品是现在春晚上必须的节目,那时候电视上小品也不象现在那样火,更何况我家也没有电视,哪里知道什么叫小品?但我知道,乡里要的就是短剧那样的东西。于是我很快便根据要求,模仿初中课本里的《龙须沟》,借用我小时候看过的豫剧《墙头记》,写了一个后续故事小品:《‘墙头记’外传》。没想到这个戏剧小品在演出中大受好评,在全县文艺调演中获得了演出和剧本创作二等奖。据说当时从内容和演出效果上原本要评为一等奖的,但我们乡请的演员是普通的村戏班子,简直连“土八路”都不是。而有一个乡花了大钱,请了类似《梨园春》的专业剧团,服装、舞美效果都很亮眼,评委们从重视程度上考虑,便把唯一的一等奖给了他们。
在全县文艺调演中获得二等奖,也算是了不得的“小成绩”,我一下子成了领导眼里的有发展潜力的苗子,备受重视。学期刚一结束,就把我从乡一中调到了乡教办。而我当时的那个获奖证书,以及我写的那个小品,也成了我很上进的证据。我那时借此向小师妹解释没有找她约会的原因,说当时乡里交办的任务,是天大的任务,我得努力圆满地完成,整天啄磨写剧本,怕分心才忘了约会。好在小师妹那时候年纪也不大,再加上恋爱中的女孩智商也普遍不高,恋爱断交危机才算是真正化解。
毕业三年前进三步,我觉得前程一下子春光灿烂起来,而如何继续向小师妹展示我的实力,也成了我工作的一种动力。所以,在乡教办我也没有闲着,工作之余便一心扑在写作上,很快便在全国报刊上发表了几篇小文章。这些散发着墨香的报刊,还有绿色的汇款单,虽然稿酬不多,但毕竟是工资以外的收入,仿佛真的让小师妹看到了我的真本事。
毕业第四年的时候,我又被借调到乡里当专职通讯员,负责全乡的新闻报道。呵呵,又进了一步。只要干出成绩,就可以真正成为一名乡干部了,所以,我每天全身上下象钟表里上紧了劲的发条,动力十足。从文学写作到新闻写作,从广播稿到报纸电视,我四面出击,很快便姹紫嫣红,各种稿件采用通知单积了厚厚的一摞。
我不断努力上进为自己积累说话的资本,这个时候,我明显觉得我和小师妹恋爱的地位也有了一些变化。以前自已是个穷教师,除了一所新房别的什么都没有。现在不一样了,不光是个乡干部,肚里的写作才华也是按不住地往外冒,时不时的就能开开花结结果。小师妹呢,则从浪漫的校园回到一个破旧小学里,现实了不少,在她眼里,我也成了一个“潜力股”。
可是,我很快便感觉去乡里工作路子不对,基层工作并不适合我这个书生。1992年,正是全国计划生育搞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政府和老百姓在这方面的对立情绪到了极点。看看下面的标语就知道了:“该扎不扎,株连全家”,“该流不流,扒房牵牛”“一人超生逃跑,全家财产没收”……标语是这样写的,事实也是这样做的。有两件事让我感觉适应不了,下决心离开乡政府。一件是乡政府一个本科毕业的同事,在一次计划生育集中行动中,奉命把计生户的一头牛牵回乡政府。当时天下大雨,这位仁兄在老百姓的唾骂中拉着牛回乡政府。牛不听话啊,他使劲拽,但怎么可能拽得动牛?就这样折腾了很久,才把牛牵到乡政府集中关押处,一路受尽了屈辱。再一件是另一位本科毕业的同事,好不容易说通了一个计生户去流产,就自己用自行车驮着这位妇女到乡计生办做手术,哪知道这位妇女快到手术地点的时候后悔了,说什么也不愿去了。鬼才知道这位仁兄作了多少难,到最后据说自掏腰包给这位超生妇女买了二斤桔子才哄住她到了手术地点。大家想想,这都是什么事啊!在我的心目中,读书人,应该是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看看报纸喝喝咖啡就把工作做了的那种。扒老百姓的房子,把计生户的父母捉到小黑屋里关押,这和土匪做事有什么区别?我就这样别别扭扭干了大半年,就呆在家里不愿去乡里上班了。闲了几个月,到下半年的时候,和家里商量,就趁着这个空当,把婚结了。1993年年底,我和小师妹正式成了一家人。唉,这里其实很想写一下和小师妹偷情幽会的那些趣事,想想已经有网友说太拖拉了,还是隔过去吧。
那时候的我,结完婚,什么都没有,只有5000元的建房欠债。还记得临结婚的前一天,我连一身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就去朋友的服装店里赊了一套西装,最后收了新婚礼金才还上。多少年重新打开相册,看着结婚那天的我,头发也没有洗,小胡子没有刮,袖口上带着商标的西服格外扎眼,我就苦笑那时的境界……
本来想上传几张我结婚照片的,可是实在是太丑了,还是有机会让朋友们小范围观吧。
楼主 御果园  发布于 2016-07-13 02:47:49 +0800 CST  
《半生之困——一个中国标本式穷人的脱困路》 (20)

重要的两次人生跨越

结婚以后,两人都有固定工资,日子很快好过起来。不过,结婚后的1994年,我的工资还只有200元多一点,年收入也就是2500元的样子。小师妹刚毕业两年时间,工资更低,我们两人加在一起,一年的收入大约也就是不到5000元。好在在农村教书,吃住都在老家,不用花钱,攒钱还是比较容易的。5000元的欠帐,大约两年时间就还完了。我原来说过,就是这5000元,让我明白了很多理财的道理。这道理主要是“借鸡生蛋”和“通货膨胀”方面的道理,放在以后再讲,因为,那是我接触到理财以后,很晚才明白的东西。
两年里,我的人生再次发生重大的变化,我从乡村来到郾城县城,再从县城跳到漯河市,实现了人生重要的两次跨跃。
因为在乡里发展受挫,再回乡教办当教研员,我的心开始不安分起来。1994年,正是全国省市县三级大办电视的时期,各地电视方面的专业人材奇缺。刚好我一个关系不错的师范文友,毕业后跳槽到郾城电视台,已经升任新闻部负责人。他得知我的情况后,劝我利用暑假的空当到他那里实习一下。那时候不象现在这样可以随意择业,吃商品粮的粮油供应、工作关系和工资手续始终是禁锢人们更换单位的枷锁。我虽然完全不知道去电视台工作意味着什么,但我心里明白,记者的地位肯定比教师在社会上要吃香得多,所以,内心里还真是希望通过这次机会,自己的人生能够有所改变。
我于是就写了自荐信给这位师兄,然后去台里找他。原来,我的情况,师兄已经给台长讲过了。那天我去时,师兄立即把我领去见台长。台长说:“小伙子,你的情况我都知道了,字写的不错,回去以后把你以前发表过的东西拿过来看看,先在这里找个事,看你能不能适应这里的工作。”
说实在的,尽管我不喜欢乡里的工作,但我从事通讯员期间,成果还是很丰硕的。我把采稿单整理了一下,还有我以前发表过的文学作品、在学校作文获奖证书以及那个文艺汇演的获奖证书集中在一起,一起拿了过去。台长看了看,直接说:“你就在这上班吧!”就这样我开始了自己最初的记者生涯。
一个人的成长是需要机遇的,而机遇之外,还要有运气。我庆幸当时自己的努力,也庆幸遇到了慧眼识才的这些领导和朋友们,是他们的赏识,让我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两次跨越。我到这个郾城电视台工作了不到一年,正巧市里的一家大型企业电视台招聘记者,我去应聘,又一举过关。到这家企业电视台工作以后,我真正成了漯河市的一名市民。
值得说明的是,漯河的广播电视圈子很小,我工作过的这家企业电视台也很有名气,在平常的采访中和很多同行也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如果有漯河市的同行和朋友看帖的话,也希望您不要对号入座去找我是谁。如果您想同我交流,那就等到我把这个帖子写完。帖子的最后,您应该不用怎么费劲就能找到我了。现在,如果真把我人肉出来,那我只好中断帖子了。
楼主 御果园  发布于 2016-07-13 03:15:49 +0800 CST  
大家的回应就是我写帖的动力。虽然从凌晨2点多就起来写,一直到天亮,但看到增加的文字,我内心还是挺幸福的,我想,这就是我所需要的感觉,有时候比发了一笔横财都让我高兴。我真心希望能够通过和大家的交流,让我明白过去走过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未来的路该如何更好的去走。谢谢大家的鼓励!
楼主 御果园  发布于 2016-07-13 05:54:04 +0800 CST  
《半生之困——一个中国标本式穷人的脱困路》 (21)

解决两地分居

我来到漯河,离老家有十几公里,那时候交通不象现在这么发达,公交还不能通达村庄,人们出行还是要靠小三轮车到大公路的公交停车点再座车到漯河去。其实到现在我们老家的公交车也没有开通。不过,人们出行有了很多选择,从老家到漯河的十几公里已经不再是遥远的距离了。本来我和老婆在老家的时候,因为在不同的单位上班,也只是在周末的时候团聚。现在因为当记者采访工作忙,随时加班。再加上路远,每周骑车回家也很不现实,因此,要保证每周团聚就有了一定的难度。
记得有一次周末,我因为加班不能回家。回到临时居住的玻璃店,老婆居然从老家过来,早已在那儿等我了。那时候我们很年轻啊,解决工作压力最好的办法就是两个人在一块甜蜜放松。我忽然意识到,夫妻团圆是我面临的最大的事情,必须尽快解决。就这样想来想去,既找不到门路,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做,拖来拖去就到1995年了。虽然我尽可能地保证周末回老家,但我知道作为电视台的新人,工作必须拼命才能立足,因此,确实是不能保证每周都能回家。1995年不象现在,人员流动性强,到处是招聘什么的。有正式工作的教师从乡里跳槽到县城本来就是很难的事了,更别提一步到市里的单位了。每每想起老婆工作调动这件事,就好象有一座大山压在我的心上,让我开心不得。
说实在话,1995年,我才26岁,工作勤奋,模样也不丑,再加上我总是独来独往 ,单位的同事都以为我没有结婚,就有人给我说媒。那时我想,要是不结婚那么早就好了,止不定直接找个城里妞,也就不用再操调动工作的心了。可是,想归想,我还没有那个胆去勾引城里妞。离婚,更没有想过,我本传统,我们老章家从来没有出过一个离婚的,我更不会带这个头,自己高升了就甩老婆,当陈世美,我肯定也不会开心。再说,老婆人也还说得过去,也不是一点也上不了台面的那种土包子。但我地位变化,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员,甚至她还想着我身边都是播音员一样漂亮的美女,我经不起诱惑。也许是她真怕我变心吧,整天缠着我说调动工作的事。后来我想,两地分居确实不行,工作调动的事必须要解决,而且必须要马上解决。
其实我说的解决,并没有想过要靠送礼那样的方式,况且我也没有钱去送。我想了个办法,就是回我原来工作的老单位,找领导申请了老婆“外出进修”的学习指标。说实在的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外出学习的指标,只不过是征得领导的同意,老婆在原单位的工资不停发罢了。然后我对老婆说:漯河这么大,总有一个工作适合你。两年时间,你要是想我们以后能在一块,就自己找到工作。两年以后,如果你还找不到,就继续回老家上班,我们还象以前一样,两头跑。我这个人比较传统,结婚以后就没有想过离婚,所以你也大可不用担心我会变心。
老婆也没有什么主意,不过,毕竟有两年时间她可以跟着我,也就同意了这个做法。就这样,我们在漯河的一个城中村租了房子,再次过起了“同居生活”。
那段时间,我感觉自己每天都在极其努力地融入这个曾经生活学习过三年,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因为跑采访多了,也见了一些世面,从一个无知的农村青年不断开阔着眼界。记得初到城市的时候,电话刚从手摇过渡到脉冲按键式的,我连电话都不会用,还有,采访时坐的车各种各样,坐的车型号一换,我经常找不到打开车门的机关。我默默工作,拼命努力,多方学习,慢慢地成了电视台的骨干。
那段时间的家庭生活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简单而又平淡的两人世界。我能记起的,就是因为房东有急事用房,忽然让我们搬家的事情。再有就是因为租房,晚间回去叫门不方便,我求人花光了积蓄3000多元装了一部电话,然而装好后没过一个月电信公司就推出优惠大装机计划,电话初装费免费不说,还不要钱送电话机,让我直感慨运气的不济。那时候的3000多元,基本上是我半年的工资了。
老婆的工作也慢慢有了结果。在1996年夏天的时候,漯河市一个私立小学招聘教师,老婆费了一些周折,终于应聘上了。那个学校是市里一个退休老干部创办的,因为有些背景,所以,还算比较规范,工资甚至比市里的一些学校还要高些。当时老婆在乡里算是公办端的是“铁饭碗”,而现在却去私立单位,成了随时可以被解聘的“泥饭碗”,心里多少有些不平衡。我说:什么“铁饭碗”“泥饭碗”的?只要天天给钱就是好饭碗。我抛弃了原来的“铁饭碗”,现在不也照样生活得好好的吗?在这个私立学校干一年收入顶老家两年,有什么不好?真要是这个学校以后不行了,你就去学做小生意,我们不缺胳膊不缺腿,还怕养活不了自己吗?现在看来我那时还算开明,接受新事物比较快,决策事情也比较果断,敢于舍弃一些既得的东西。
二十多年过去了,其实漯河大部分人还保留着小城市民的思维。就在我现在的单位,有一个同事正遇到和我当年同样的问题,可他却只想让老婆调入一个正规的事业单位。他又没有特别过硬的关系,托来托去的没少花钱,现在小孩都需要上小学了,事情却至今仍然没有办成。两人始终不能在一个城市工作,整天因为分居和小孩的教育烦心得不得了。
楼主 御果园  发布于 2016-07-14 04:54:26 +0800 CST  
大家遇到类似的困难,是如何解决的?互动啊!
楼主 御果园  发布于 2016-07-14 04:56:00 +0800 CST  
还有,不想互动的,打个赏也行啊!
楼主 御果园  发布于 2016-07-14 04:56:38 +0800 CST  
继续睡觉
楼主 御果园  发布于 2016-07-14 04:57:12 +0800 CST  
@御果园 75楼 2016-06-23 21:33:00

《半生之困——一个中国标本式穷人的脱困路》 (4)

对我影响最大的大伯有两个老婆

小时候对漯河的熟悉,很大程度上来自我的大伯。父亲兄妹七人,大伯算是最有本事的一个。大伯1906年出生,活了90周岁。他小的时候我们家境尚好,因此受过良好的私塾教育,饱览古藉,知书达礼。

大伯一直在漯河街上最大的粮行——龙盛粮行做事。龙盛粮行是我们村最大的地主郭金宝在漯河街上开的生意,财大气粗,不但做平民生...


—————————————————
@tymanzsx 381楼 2016-07-14 12:57:00

看到这想起初读平凡的世界,楼主赞个
—————————————————
我感觉自己特象《欢乐颂》里的樊胜美。
楼主 御果园  发布于 2016-07-14 14:12:48 +0800 CST  
明天会是什么样呢?
楼主 御果园  发布于 2016-07-14 20:00:41 +0800 CST  
《半生之困——一个中国标本式穷人的脱困路》 (21)


在城市艰难扎根

先说一下我进的这家企业电视台,漯河人基本上都知道。
这家企业是漯河市较有规模的企业,在他们那个行业中也是老大哥级别的,而且年年跨越式发展,势头非常好。企业办电视,大都是从有线电视开始的,这家企业电视台也不例外。当时全国都在红红火火地办电视,开展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这个企业电视台按市里要求,还负责着将近一个县的有线电视信号覆盖任务。最初办电视台的时候,因为市里有要求电视台有一定的信号覆盖范围,于是这家企业电视台就投次1000多万上马了当时比较先进的MMDS无线发射,有线传输的网络系统。这种MMDS技术是由MMDS发射台发射加密电视信号,传送来自卫星的几十套电视节目,然后由人口密集的乡镇村接收点定向接收MMDS微波信号,建立CATV分前端,再用同轴电缆传输到各集体用户或个体用户。它最大的优势是适用于用户相对分散的地区,而且成本很低。刚上这种系统时技术非常先进,发展势头很好,很快就发展了近万用户。谁知道MMDS电缆传输混合网存在着一个先天的缺陷,就是加密技术不太成熟。它是无线发射、有线加密接收传输的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它的加密接收很轻易地就让一些技术高手给破解了,于是一种和普通电视接收天线差不多,只是加装了一个解密模块的室外天线直接就可以接收到这种MMDS发射台发射出来的电视信号。没有了加密限制,也就不可能再向用户收费,所以,这家企业电视台的发展,很快便陷入了困境,经营难以为继。
好在企业就是企业,转变非常灵活。这个电视台进行了请来高参研究解困办法,首先把原来的无线加密发射改为不加密发射,用户用室外天线可以直接接收几十套电视节目。这样吸引了广告投放,收入甚至超过了原来的收视费。再一个是重新实行电缆传输,使这家电视台成了集有线和无线两种传输模式,竞争力较强的全媒体电视台。我到那里工作的时候,这家企业电视台虽然债务依然沉重,但已走上了良性发展道路。
这里说的专业了些,有些内行的朋友可能会问,电视是国家严格控制的东西,这家企业电视台能够有权这么办吗?事实也正是如此,开办电视台国家审批很严。但中国能变通的事情很多,加上当时电视是群众急需,有需求就有市场。还有,当时全国实行三级办电视的政策,一放就乱,有些地方甚至连乡镇都办了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曾经曝光过山东的一个地方,一个乡镇境内光电视发射塔就有三四座,相互干扰导致群众连电视节目都看不成了。
不管怎么说,我来到这家企业电视台,就等于我来到了漯河,算是迈出了从农村到城市的重要一步。刚进漯河,我心里有喜有忧。喜的是从农村来到了县城,又从县城来到漯河,自己的人生又提升了一个档次,终于可以过上真正的城里人的生活了。忧的是工作地点漯河市离我家有十几公里,又不通公交,我每天要骑自行车上下班回家,特别是天气不好的时候很不方便。
那时候我真是傻啊,尽管在漯河上了三年学。但学生时候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对社会生存之道一无所知。那时候我连租房这个概念都没有。跑了一段时间,实在坚持不下去,甚至想打退堂鼓。这时候我的小师妹老婆倒挺支持我,让我坚持住。她的一个姐姐在漯河做生意,于是她就让我在不方便回家的时候住到她姐的店里。
那段日子太让我难忘了。
小师妹老婆的姐姐开的是玻璃店。大家可能都见过那种划玻璃的商店。一般规模都不大,一两间房子,店内简陋的不得了,我要借住的玻璃店也是如此。我晚上回去到店里的时候,睡到店内仅有的可以睡的划玻璃的工作台上。先把工作台毡布上的玻璃碴子清理干净,然后再铺上席子睡上去,工作台下面就是碎玻璃。你可以想象一下我当时的窘境。晚上甚至起床方便都要十分小心,不然,碎玻璃随时都可能会划伤人。然而这还不是最困难的,我刚开始住那的时候正是暑假,蚊子特别多,我每次睡觉都是象鲁迅先生在仙台那样,用被单裹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无从插嘴,才能够睡个安稳觉。
我现在想想,除了有小师妹老婆的支持,在城里生活、从事的是我喜爱的写作事业可能也是我能度过那段艰难岁月的一个重要原因。总之,我慢慢开始专心工作,逐步融入漯河。也通过天天采访,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开阔眼界,增长了见识,慢慢接触到了财富之门……
楼主 御果园  发布于 2016-07-14 22:55:34 +0800 CST  
《半生之困——一个中国标本式穷人的脱困路》 (23)


购买第一套住房

在漯河有了固定的工作,再加上两人又在天天生活在一起,租房也总不是个事。1996年的时候,我们差不多已租了一年多房。这期间,且不说每天回去叫门非常不方便,还不敢添家具,因为房东说他随时都有可能收回房子自用。出租房里就放几把椅子,没有空调,夏天热得进不了屋,感觉一点家的味道都没有。就这样,租金还不断上涨。后来房东儿子从外面回来,没有给缓冲时间就要求我们搬走。我们只好在单位废弃的办公房里暂住。那是废弃的房子啊,晚上抬头就能望见星星,下雨天屋里更是漏得一蹋糊涂,脸盆接水、塑料布遮雨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好在是在单位,离办公楼很近,晚上睡觉就借用同事的办公室。日子总不能长久地将就下去,拥有一间自己的小房子就成了自己最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
那时候漯河学习深圳等沿海城市发展经验,成了省政府批准的唯一“内陆特区”,享受沿海开放城市一切特殊政策,并给予一定税收优惠扶持。有了“内陆特区”的金字招牌,漯河很快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到处都是建筑工地。那时候基本上没有商品房一说,职工的住房基本上都是单位利用自身积累自已开发建设,并按职工个人贡献大小分配的。我们单位算是漯河成立时间较短的单位,自身没有什么积累,所以也没有能力建设单位职工住房,单位的好多人都象我一样没有住房,于是在全台员工的强烈呼吁下,台里决定集资建设家属楼。
台里的建房小组很快就成立起来了。楼房图纸什么的也很快搞定。经过核算,一套房117平米,大约在5万元左右。5万元哪,一平方大约是不到420元的样子。听到建房消息时的一直的高兴劲,一下子被这个天文数字给吓没了。当时我的工资也就是五六百元吧,加上老婆的那份,好像也就是1000元左右。五万元是我家们两人不吃不喝4年多时间才能够挣到的。再盘点我们手中的钱,在出租屋装了那个电话以后,存款基本是就算是归零了。虽然手里没有钱,但在要不要房这件事上我却毫不含糊。因为我明白,我们既然都在在城里工作了,必须在城里有一个自己的窝,安居才能乐业。有了房,钱的问题最终还是可以想办法慢慢解决的,要房的机会一旦错过就再也没有了。好在是单位集资建房,交款方案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先交两万左右,第二次再交两万,余下的款交房时结清。房子预计在1997年初建成,交款时间间隔一年左右。
1996年差不多都在借钱中度过了。先是从我二姐家借了两万,付了首付。然后又让老婆回老家借了一些,加上我在朋友处借的,还有我们这期间靠工资积攒的5000元,又凑够了第二次的两万。最后的尾款,我在单位打了欠条,从工资中慢慢扣除。
房子是没有开建时就根据个人贡献得分按顺序挑选的。那时候单位大约有90来人,两栋楼一共是72户。除去一些不愿要房的员工,基本上连刚进单位的新员工都有要房资格,几乎是人人有份,所以也没有出现争抢房子的现象。我虽然进单位时间不长,但工作努力,已当上了科室的副主任,职务方面加了不少的分。轮到我挑房时,还有一楼和四楼好多个不错的位置可以挑选。从小就渴望住高楼的我没有犹豫就选择了一个四楼。
呵呵,真感谢台里这样的分房方式,从挖地基开始,就让我的新房梦在那里成长。虽然我不是建房小组的质量监督员,但去工地还是成了我业余时间的最爱。记得内墙粉刷的时候,我还悄悄买了一条香烟过去,希望建房的民工能多下点功夫,把我的房粉刷得更好些。正是这些牵挂,让我忘掉了债务的沉重,快乐地度过了那一年。
1997年元旦的时候,新房正式交房,我立马准备搬进新房。原想会是第一个搬进新房的我,发现居然落到了第五名。真是“人家骑马我骑驴,后面还有拉车的”,我这才知道,原来在住房需求上,还有比我更急的。
我现在时常想这套房对我人生的意义。当初没有一分钱,我居然也没有动摇过要房的念头。那套5万元的房子,真正属于我自己的只有5000元,余下的45000元都是借来的。有道是“还钱容易攒钱难”,从1997年开始,大约在2001年的时候,我把欠款全部还清了。家里应添的家俱什么的也基本添齐,生活上也是该吃肉吃肉,该喝汤喝汤,基本没有因还债受到太大的影响。
事实上,当时的我们单位集资建房的房价并不算低,那时候漯河市已开始建设经济适用房。我记得当时经适房里比较好的楼层,一平方也还不到400元,我之所以选择单位,一是看中单位人员熟悉,比较安全,是物业什么的也都是单位出钱补贴。再一个就是孟母三迁对我的影响,找一个好的居住环境,有几个好的邻居,比什么都重要。现在十多年过去,因为楼房里居住的人员变化比较大,前些年,单位在家属院推行市场化管理,才把房产证给办了下来,物业也要开始由住户承担。
现在,很多同事因为有了更好的房屋,也都搬出去住了。但还有一二十户老同事在这个院里坚守着。大家工作之余互相喊着喝个闲酒,其乐融融。家属院也时常有房屋买卖,象我的这套住房,成交价大约在40万左右。白住了近二十年,房子又升值了30多万。许多人在争论年轻时没钱,是该先租房还是先买房的时候,我的这段购房经历就显得格外生动。
楼主 御果园  发布于 2016-07-15 20:49:17 +0800 CST  
《半生之困——一个中国标本式穷人的脱困路》 (24)

解救姐夫哥 (1)

买了房子,欠了重债,还账差不多占满了我生活的全部。那一段时间心理压力比生活压力更甚。想想看,近5万的债务,对于家庭年收入万元左右的我们,是多么大的一座大山啊!然而,这还不是最困难的,最困难的事情,却是来自大姐家的一次变故。
首先是姐夫在没有任何招呼的情况下,忽然就把家里的老房子扒掉了,要换新房。按说农村换新房并不是什么大事,什么时候换也全凭主人决定。可是,姐夫家不同,他家的老宅基后面住着村里的几个干部。农村的住宅普遍缺乏规划,早年的宅基地面积普遍偏小,尤其是住宅之间留的胡同,大部分都是一米多的样子,早就不符合当时农村车辆进出要求了。所以,住在姐夫家后面的几名村干部早就想让姐夫家搬走,扩充街道,方便他们出入。因此,姐夫把老房扒掉容易,再盖起来的时候就遇到阻挠。先是说不符合村里的规划,再是借农村住宅手续普遍不全,诬称姐夫家建新房属非法侵占荒地,总之村干部想尽了办法、动用了村乡行政力量不让施工。
姐夫是个老转兵,父母早亡,有一个当时仍打着光棍的哥哥,姐夫建新房其实是给他打光棍的哥哥住的,好让他有新房后能早日成个家。兄弟俩在村里地位不高,在这场纠纷中一开始就明显处于弱势。村里开始协商同意给姐夫家调整宅基地,却调了一块中间有一个大坑的空地,根本没办法盖房不说,原来建新房打地基的损失更是一分不赔。任何人遇到不平事,都会本能地反抗的,姐夫也不信邪,固执坚持。他本来就舍不得离开老宅,这下便铁了心坚持要在原址建房。
事情的发展最终超出了想象。村干部后来动用人脉找来在县法院的干警朋友,让他们吓唬我姐夫,好让他停工就犯。谁知道这几个法院的干警不考虑后果,态度粗暴,动作蛮横,没说几句话便说要把姐夫绑走关监。村干部加上法院干警大约五六个人,他们几个对我姐夫连推带搡,姐夫当然不占优势。兔子急了还咬人,姐夫本来就一肚子气,便借干警捆绑他的时候奋起反抗,几个人便扭打在了一起。村里群众本来就对村干部欺负弱小感到不平,现在又看到村干部带领干警打人,便一拥而上,一时间一场混战。最终法院干警在围观的一百多个村民的愤怒中仓皇挂彩逃离。
后来我了解到,县法院并没有安排干警到姐夫那执行所谓公务,三个干警是在另一个地方办案后,出于同村干部私交的“帮忙”行为。所以,尽管他们中有人受了伤,但只是伤在皮肉,再加上自己过错在先,他们被打只是成了单位一时的笑料,随后便不了了之。
事情过去大约八九个月的时候,乡里换了领导,是个在邻乡靠推行“平安创建”提拔起来的干部。他在外乡大搞治安的成功经验自然也要在新地方推行,于是动员全乡各村都要找出村霸地痞典型进行打击。我姐夫哥那个村的干部正好找到了报仇的机会,便添油加醋地把我姐夫哥当成地痞汇报了上去。那名领导听说乡里居然还有敢打法院干警却“消遥法外”的人,便立马起了兴趣,当场决定要作为重要典型打响第一炮。于是,派人找到三名当事干警旧事重提。三名干警也看到了出气的机会,立马重回姐夫村的村委会,砸了脸盆水壶等物品,伪造袭警现场,拍照取证。这一切都让村民看在眼里,提醒姐夫提防。然而姐夫并没有放在心上,他天真地以为过了那么久都平安无事,他们又不占理,还会有什么花样?
终于在一个漆黑的夜里,乡里和县法院组织了100多名村干部、干警,把姐夫兄弟俩从睡梦中抓住,关进了看守所,把无助的姐姐还有两个少不更事的小孩扔在了家里。
我们章家,从我能听得到的家史算起,都是老实本份,种田务农,耕读传家,从来没有出过吃官司、住监狱的事,尽管姐夫是“外枝”,但对于我们全家来说,也是不得了的事情。而能在解救姐夫这事上出力的,也只有我这个在外工作,见过世面的人了。
楼主 御果园  发布于 2016-07-15 21:02:52 +0800 CST  
《半生之困——一个中国标本式穷人的脱困路》 (25)

解救姐夫哥 (2)

姐夫家发生的事情,我都是事发以后零零星星知道的。那时候农村很少电话,姐姐又不爱走动,我们姐弟沟通并不多。大姐是我们姐弟四个中命运最苦的一个。其实她上学时学习最好,我家的奖状她几乎占了四分之三。可惜的是,她在高中上学时生活太节俭,每周吃从家里带来的干粮,有时候干粮发霉了都舍不得扔,实际上也没法扔,扔了就没有吃的了。就这样三年高中生活姐姐吃坏了身体,临高考时却因病未能参加。呜呼!那时我一个表哥刚好借调在县教委帮忙,高考结束后一直等我姐的成绩,可最终连名字都没有看到,就专程到我家问,得知情况后也深感遗憾。他说,只要大姐能进录取线,他正在教委帮忙,录取应该是一定的。大姐60年生人,算来她参加考试那年正是刚恢复高考不久,十年运动,学生成绩好的并不多,象大姐的学习成绩,应该算是很顶尖的了。
命运对大姐是如此不济。失去了高考改变命运的机会,婚姻也没有青睐她。当时上过高中的女孩在村里乡里屈指可数,大姐一毕业就提亲的不断。条件最好的有一个说可以资助大姐去学医或是当教师。可是,我娘迷信,说男方八字与我姐不和,推掉了。再后来我姐就遇到了姐夫这个脾气又臭又硬、没爹没娘、家境奇穷,连象样住房都没有的老转兵!大姐出嫁那天刚好遇上暴雨,路上的泥足有半尺多深,没法行车,大姐只好自己打伞深一脚浅一脚地步行跟着迎亲的队伍走了。其实也不是什么迎亲队伍,六七个人抬着几个柜子罢了。再后来大姐有了一双儿女,日子过得虽然清苦,倒也还算幸福自足!可是,有一次乡里搞计划生育集中行动,可恶的村干部为了保护一个和姐夫同村同名的违反计划生育的人,就把计生工作队引到了姐夫家里。我大姐在睡梦中迷迷糊糊就被计生工作队“捂住”拉到了乡里关了起来,尽管天亮后很快弄清了真相,可怜我大姐受了那一次惊吓,精神几近崩溃,夜里不敢听到任何大的动静,身体本来就弱,被这次村干部所称的“误会”折磨得差不多都要得“精神病”了。
姐夫被关进看守所,大姐家一时间全乱了,一时间家里所有的事情都压在大姐柔弱的身上。我听到情况后当时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只以为姐夫在看守所关上十五天也就出来了,心想让他吃点苦头也正好可以改改他那臭脾气。可是,十五天过去,姐夫居然被转到了拘留所,关押的时间没个准数了!
后来才知道,乡里是把姐夫当作“村霸”典型报到了县里,县里又觉得这个典型是一个比较好的反面教材,准备治他重罪,借此震震慑一方百姓的。事实上后来我也见到了县检察院建议法院判处三年有期徒刑的起诉书。就是在那个“黑暗”年代,那个“政府”只会催粮逼款、结扎引产的时代,我姐夫被村干部借乡行政力量“革了命”,因为在自家老宅基地上换新房,和充当“打手”的县法院干警发生了冲突,引发了村民围攻国家工作人员的群体性事件,要被判三年有期徒刑了!!!
楼主 御果园  发布于 2016-07-15 21:11:14 +0800 CST  
明天去洛阳旅游,下次更新,要到下周了。
楼主 御果园  发布于 2016-07-15 21:33:05 +0800 CST  
安全到家!

洛阳万安山山顶公园,值得重游的景区!我给他们做个广告,看天涯编辑删不删!





楼主 御果园  发布于 2016-07-17 21:54:30 +0800 CST  

楼主:御果园

字数:84502

发表时间:2016-06-22 02:1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8-15 23:01:30 +0800 CST

评论数:88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