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十年轮回,新一轮危机悄悄来临

整改公告

网易财经 3小时前

一段时间以来,网易在财经频道运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严重问题,网易进行了深刻的检讨和反思,决定自9月11日12时起停止财经频道更新,进行深入全面的整改,大力整顿违规行为。

网易将牢记社会责任,向用户及社会各界传达我们真诚的整改态度。同时,一如既往地欢迎用户及社会各界对我们进行监督和帮助,我们将以维护网络信息传播秩序为己任,与行业内各平台一起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网易

2018年9月11日

楼主 gz111678  发布于 2018-09-11 15:13:02 +0800 CST  
由“逆周期因子“转向“浮动汇率”?
原创: 凭栏欲言 凭栏欲言 今天


文:凭栏欲言



继对5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之后,特朗普最近表示将对中国2000亿美元加征关税,并还威胁进一步对全部中国商品(5060亿美元)加征关税。



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上周五(9月7日)在意大利科莫湖的安布罗塞蒂论坛上接受CNBC采访时回应:

“中美贸易战不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但引发的市场情绪难料。”意指金融风险。



周小川又补充:“以每年经济增长6%加上浮动汇率,中国经济有能力抵御外部冲击。”



01

浮动汇率?



作为央行前行长,周小川主政中国央行多年,期间又主导了汇改、人民币国际化等与“人民币”相关的各项金融改革,被国际舆论界称为“人民币先生“。

周小川的表态无疑透露出央行和高层的倾向。



2016年3月,时任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答记者问时曾经明确指出中国汇率制度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还有差别。



周小川认为差别主要体现为三点:

第一, 要守住涉及到的反洗钱和反恐融资问题。因为中国反洗钱和反恐融资的有关手段涉及问题的汇兑有管理;



第二, 要根据宏观审慎的框架进行管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防止出现宏观审慎的错误,比如企业过度借外债和过度资金错配,这些事情要通过宏观审慎措施来管理;



第三, 全球资本流动形势来看,主要鼓励和支持中长期的投资活动,包括中国投资外国和外国投资中国,中短期的投机活动不鼓励,在这前提下,浮动汇率体制至少还是不完全自由浮动的提法,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汇率有偏差,要尊重市场供求规律,未来汇率将参照SDR一篮子货币体系保持在合理、均衡的水平。



然而,本次接受CNBC采访时却没有强调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显然,放开汇率自由波动已在央行考虑范围之内。



事实上,一年以前(2017年),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就曾表示:“中国面临的是5选4的局面中(汇率、外储、货币政策独立性、国家信誉和防止市场扭曲、人民币国际化)。

汇率最不值得保。“



意指汇率自由浮动。



而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管涛也曾指出:“在应对资本流入或流出的冲击时,不可能汇率浮动、外汇干预和资本管制三大工具一个都不用,三大工具至少要用一个,或者是组合起来使用。让汇率涨跌,属于价格出清;用外汇储备干预和实行资本流动管理,属于数量出清。”



通俗点就是不让汇率自由波动,就要动用外储支撑或者加强管制,而管制面临国家信誉问题和人民币国际化倒退。



而逆周期因子的动用明确了央行仍在以外储存量来支撑汇率。



央行9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外储规模较7月底下降82亿美元。



逆周期因子的上一次登场,中国外储累计减少约1万亿。



目前中国的存量外汇储备约3万亿,其中包含有1.8万亿的外债和约1万亿的外企资产,显然不可能再动用1万亿干预。



管制和汇率自由化需要做出抉择,而以周小川这位央行前掌门人的言辞看,或更倾向于汇率自由化。



02

对经济增长预期降低?



2018年1月18日,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范恒山在“构建新秩序驾驭新动能”财经中国2017年会上发表演讲;



预测2018年经济增速为6.5-6.8%。



以中国国情来说,可视为一种上层对经济增长的定调。



周小川在采访中提及的经济增速为6%,预期有所下降。



中国的经济增长一直属于货币推动型。

人民银行前副行长吴晓灵就曾经说过,“过去30年,我们是以超量的货币供给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济增速预期的下滑,也表现出一种在货币供应上会适当节制的态度。

8月,M2同比下滑。



央行仍力求在经济增长和汇率压力之间取得平衡;

但当两者不可兼顾时,央行立场倾向于预期略有降低的 “经济增长”。



反向看,以中国经济的货币推动型特征,保持经济增长的立场也喻示了放水不会停。



适当节制只能是央行认为的适当,而不是你认为的适当。

或者你觉得是龙王来了。



03

8月央行数据显示;

截至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78.87万亿元,同比增长8.2%,预期8.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0.4个百分点。

M2增速不及预期,继上月反弹后,重回跌势。

以8月通胀2.3%来看,货币增速甚至满足不了6%的GDP增速。

即算以GDP增速6%计算(上半年为6.8%);

M2-GDP-CPI(增速)也已经为负数,显示实体交易已自金融资产交易中抽水补充。

金融资产价格(房、股)的货币支撑持续塌陷。



狭义货币(M1)余额53.83万亿元,同比增长3.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2个和10.1个百分点,创三年新低。

M1主要体现了企业经营活跃度,M1增速同比大降10.1%,显示企业经营活跃度下降。



M2-M1剪刀差由3.4%扩大至4.3%,显示企业将更多活期存款转为定存。这是企业面对投资机会减少时的反应。



由于国内环保政策从严,供给侧改革去产能等原因,上游产品价格螺纹钢、焦炭、瓦楞纸一路上行。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连续上行。





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连续低位运行,显示由于居民消费能力下滑,工厂无法将原材料上涨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或有部分企业进入恶性竞争亏本经营阶段。





八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连续三个月同比下滑也佐证了这一点。





而7-8月份CPI连续两个月运行在2%以上,或喻示部分企业在去产能价格战中失利,企业停止生产。

仍存活企业恶性竞争减少,PPI的成本上升开始逐步转嫁给消费者。



成本推升型通胀传导途径正常化。



04

前央行行长汇率自由化的表态,或喻示央行将逐步放大对汇率波动的容忍程度。



汇率是一国货币购买另一国货币的价格,两国的汇率水平最终取决于商品和服务价格(购买力平价),即汇率总是趋向于贸易平衡。



而无论是一般贸易逆差逐步缩小,还是与美国的货币政策分化逐步扩大,或是从国内资产价格与国外资产价格的比较,人民币都存在了一定的贬值压力。



央行的容忍主要体现在汇率下限。

也从一方面体现出,汇率破7已在考虑范围之内。



汇率贬值将使得需进口的物资石油、原材料等价格上涨,导致国内这些基础产品的输入价格增加,从而导致原料价格上涨,并最终扩散至消费端。



带来输入性通胀。



05

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高增长、低通胀被称为“中国奇迹“。



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靠货币推动,货币增速长期超过GDP增速;



奇迹的本质在于房地产成为了货币的“蓄水池“,从而压低了CPI。



而目前,房地产“蓄水池“效果渐弱,不要说吸纳新的货币之水进入,甚至以前吸纳的还将跑出来。



而随着经济压力加大,政府加大基建投资,央行将被迫向市场注入更多货币以刺激经济。



没有货币蓄水池的情况下,只要经济增速追不上货币增速,必将带来通胀。



目前中国M2/GDP约为2,约两份的M2增长带来一份的GDP增长。

继续以货币刺激经济将带来严重通胀。



即货币刺激型通胀。



目前,供给侧带来的成本推升型通胀及输入性通胀(汇率贬值预期还未释放),货币刺激型通胀(大基建尚未完全发力)尚未展现威力,但已初露端倪。



CPI破3%指日可期,且正逐步加速。

通胀犹如幽魂,挥之不去。



06

为拉动经济,也为了维持债务不断链,政府又承担起了加杠杆重任,大基建又来了。

近期多地轨道交通获批。



但大基建有两方面问题需要解决;

1)每个人都对全部收益归自己的投资最为尽心,而对所有权不属于自己的投资则不那么尽心,难以避免会产生道德风险,无法保证效率。

2)长期大量基建投资导致的投资边际效应问题,连高速公路收费站都可以亏损。



边际效应之下的政府投资极易加重政府债务负担。



部分地方政府已经出现债务问题。





从中也可以理解到为何减税呼声很高,甚至减税政策已出的状况下仍可以保持税收总量增长。



原因在于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导致没有减税空间,即算是减税政策已出,也可以税收尺度上做文章或清算历史,从而保证总量增长。



目前,社保费交由税务征收,可视为一种尺度从严。

楼主 gz111678  发布于 2018-09-14 19:04:43 +0800 CST  
特朗普宣布向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征税——论中美贸易冲突的必然性
凭栏欲言 凭栏欲言 今天
文:凭栏欲言



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1723-1790)认为人类有自私利己的天性,因此追求自利并非不道德之事。

倘若放任个人自由竞争,人人在此竞争的环境中,不但会凭着自己理性判断,追求个人最大的利益,同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市场)"使社会资源分配达到最佳状态。





自亚当斯密将经济学系统化以来,经济学的关注重点,便是人类的理性行为。

经济学分析的起点,便是研究分析经济主体在环境约束下的最优选择。

在这个分析框架中,分析的原点便是”利己性”是人类的天性,影响着人类根据环境和自身需要做出最有效的决策,在为自己创造最大的收益的同时,也间接地为他人带来更好的收益。

微观的个人行为汇成宏观的市场行为,确保了资源利用的效率。推动了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活质量的提高。



“无形之手”,由此产生,已经成为了经济学的主流观点。



01

人类正在变得越来越自私。



人类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高尚品德,“高尚品德“一般是指对其他人的爱护,帮助等,具有“利他性”。

如西方的骑士精神和东方的侠义精神多具有”利他性”。



利他性的出现是否是对利己性的否认?

事实上,两者之间一直是共存关系;

即算在人类开化之前,利己性也与利他性共存,动物也会有利他性的表现;

否则便没有抚育小动物的行为。

动物的利他性更表现在血亲等有限的范围之内。



原始社会的初期,人于动物的表现并没有太大区别,但随着人类进入农业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协作。

例如搬运巨石,一个人可能费再大的力气也不能完成,而几个人却可以通过协作完成搬运。

协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农业社会的人口流动性不强及需要较多协作的过程中,“利他性“有利于维护一个稳定的小圈子,从而更有效的生产。



多数利己行为和利他行为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收益。



随着技术的进步、商品社会的发展,多数协作已可由机器取代,一个人只需完成本职工作即可换取他所需的任何物资,协作重要性在下降。

而人口的流动性也破坏了小圈子的稳定。

城市住户对门不识也是常态。



“利他性“对收益的作用效果在消弱,“利他性”行为趋于减少,而“利己性“行为趋于上升。



利己性有个更常用的名称叫“自私“。



02

传统经济学对人的自利性的研究着重于生产和交换领域,即一般性商业。

交换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只生产自己专擅的产品(工作),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升经济发展。

这属于做大蛋糕,然后再分切。



由于交易多数是双方满意情况下达成的,一方不满意交易就会取消,这意味着相比以前,每个人都会分得更大的一块蛋糕。



然而却还有另一种自利性的表现,经济学并没有着重研究,即通过武力的方式或者是非武力的方式(坑蒙拐骗、威胁恐吓),将别人的蛋糕据为已有。

称之为冲突。

包含暴力冲突和非暴力冲突,商业冲突和政治冲突。



商业交换是做大蛋糕,而冲突是蛋糕不变或缩小(当冲突需要提供成本,例如武器时)状态下的重新分配。



如一家公司,他可以通过常规商业制造产品获利,也可以通过盗取竞争对手专利获利,甚至还可以暴力恐吓或设计陷害使对手关门大吉来获利。



03

人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需求,即吃穿住用等。



其次需求还受同辈压力影响。

也就是同辈(即与自己年龄、地位、所处环境相似的人)的行为、习惯、爱好、取向及成就所带给自己的心理压力。





例如周边同事朋友都送孩子上补习班,哪怕父母出于内心并不欣赏这种做法,也很大可能性受同辈压力影响而将孩子送去补习班。



公众言论也会有意无意的强化同辈压力,例如当社会都在宣扬“结婚不买房,就是耍流氓”时,就会强化在房产需求上的同辈压力。



房地产的金融资产化,使得同辈即算在工资收入差别不大的情况下,贫富层级迅速拉开,同辈压力剧增。



同辈压力制造的需求与个人的基本需求共同形成所谓的“刚性需求”。



7月16日,新华社旗下报纸《经济参考报》发文称:当前,养老、教育、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刚性需求呈爆发式增长,有望成为我国拉动内需的“三驾马车”。



刚性需求还在升高。



04

刚性需求决定了个人最低收入的预期。

只有收入在预期之上才可以保证刚性需求得到满足。



出于对风险的厌恶,“利己性”推动个人选择收益较高而风险较低的模式来获得最佳收益。



个人在常规商业活动中收入可以满足刚性需求,就极少有人选择风险性较高的冲突。

因为冲突可能涉及到违法,从来带来较高的风险。



而当收入上升渠道不畅通,个人自正常商业活动获利又难以保证刚性需求时;

一部分人选择无视同辈压力,成为佛性青年,进入极简生活,倾向于追求精神安逸,从而使得刚性支出下降。





另一部分则铤而走险,选择以高风险冲突提高收入,走上坑蒙拐骗甚至涉黑之路。

无法做大蛋糕,便抢走别人的蛋糕。



当由于阶层固化或经济萧条导致较多人群无法从商业活动中获得保证刚需的收入。



自利性导致选择以冲突来提高收入的人群开始扩大,坑蒙拐骗及敲诈勒索开始盛行。

与之伴随的,极端行为也趋于增多。



05

自2008年强刺激政策开始,投资边际效应逐步显现,中国GDP增速逐步下滑,而M2增速居高不下,资产金融化加深了贫富差距的扩大,吃穿住用(主要是住)基本生活费用的激增,贫富差距的扩大又加压同辈压力。



使得个体理解上的“刚性需求“越来越高。

刚性需求的激增导致最低收入预期越来越高。



而企业却由于内、外需下滑及税收比例的限制难以满足工人日益增高的收入预期。



双方矛盾导致企业“招工难”与工人“找工难”(满足预期刚性支出的工作)同时存在。



出于自利性,企业或缩小规模,加速智能化替代;或寻找海外生产要素价格更低廉之地。

这是常规化商业模式。。



也可能选择制假售假、侵犯专利、逃税漏税、旁氏金融等冲突式商业模式来追求更高利润。



06

个人具有自利性,公司如此,放至国家层面亦如此。



比之个人之间尚受到法律的制约,国家之间的“自利性”表现得更为赤裸,且理直气壮、理所当然。

国家的“自利性“称之为国家利益。



两国是合作还是冲突多由那方面的预期收益更高决定。



当两国经济存在互补性,从商业中得到预期收益大于从冲突中得到的预期收益,贸易便会兴旺。

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政治的平稳。

例如,中日关系一直处于政冷经热。



而当冲突模式的预期收益大于商业模式的预期收益,冲突便会发生,也可能是部分国家组成联盟共同分享冲突收益。

例如,八国联军入侵中国。



事实上,国别之间的经济活动应该分为二种,正常商业贸易、资产的保卫与掠夺。



07

9.18日消息,于美股收盘后,特朗普政府宣布将于下周起对约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并威胁将对另外数千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以施压中国政府改变商贸做法。



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由此升级。



为何中美两国之前进行了多轮谈判,但却最终走向对抗?



来分析一下;

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中国生产要素价格的提高,低端产品竞争力退化,中国产业链不得不往高端转移。



而往高端转移,即代表中美贸易互补性在弱化,竞争性在增强。



里面有两点,

1)中国为第二大经济体,代表的是可掠夺的财富目标巨大。

掠夺也需要投入资本,当投入大于产出时,“自利性”便会阻止事件发生。

例如侵略他国的战争投入预期多过战后收益预期。

侵略就几乎不会发生。



2)互补性弱化,竞争性强化,代表商业收益预期减少。



商业收益预期变少与冲突收益目标变大,引导两国走向冲突。



自二战后,核弹的出现导致直接对抗风险急升,多数矛盾不再诉诸于武力。



而更多的借助于勒索,商业制裁被作为工具。



对中美冲突来讲,美国是冲突的发起方,也是勒索的发起人,目标是中国积累的庞大财富。



中国积累的庞大收益使得美国具有较高的冲突收益预期。

而中国又在高科技层面受到美国的钳制,在外需上形成了对美国的依赖,多数顺差依赖于美国需求。

美国有了勒索的本钱。



那么两国可以谈判吗?



下图以一种便于表达的图形来说明;



以边际线为界限,界限外已超过两国共同收益上限,两国没有任何谈判余地。

边际线的两端是中国独占全部收益和美国独占全部收益。

不同的是,中国属于保卫自己的权益。美国属于掠夺他人权益。





当中国预期保卫收益和美国预期的掠夺收益如上图所示时,蓝色小三角形所示区域为两国的谈判空间。

两国都可以得到比预期更好的结果。



而当一方或双方对局势太过乐观想要更大的好处时,谈判余地消失。



两国无法在收益边界内实现预期共同点。

双方进入冲突阶段。



双方开始为冲突投入资本,期待收获可以覆盖投入,并得到比谈判更多的利益(掠夺成功或守卫成功)。

楼主 gz111678  发布于 2018-09-18 22:16:28 +0800 CST  
好久之前我的预测是,放水加息。水没停,看会否加息
楼主 gz111678  发布于 2018-09-19 14:58:37 +0800 CST  
结构性去杠杆后续——新一轮公私合营
凭栏欲言 凭栏欲言 今天
文:凭栏欲言



01

带闺女去逛动物园,看到了孔雀开屏。(不得不提广州动物园真是良心价)

感叹漂亮之余,忽有念头闪现;



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角度看,如果单纯从外界对种群施加的压力来讲,雌雄孔雀应趋于同一进化方向,然而雌孔雀并没有进化出如此华丽的尾羽。



雄孔雀华丽漂亮的尾羽,对自己的身体负担及灵敏度都有负面影响,不利于躲避天敌。从进化来说是有害的。





进化出漂亮尾羽的最大作用,便在于求偶,雌孔雀会根据雄孔雀尾羽的华丽程度来选择伴侣。



换句话说,雄孔雀尾羽的进化,并非来自于种群外竞争,而是来自于种群内竞争。

尾羽漂亮的孔雀可以在种群内竞争得到交配权,延续自己得基因。



只要不存在种群毁灭的危机,雄孔雀就会优先以种群内压力作为进化动力。



02

是不是有时候我们经常会有疑问,“为何国家层面处理问题的角度会如此的脑洞大开?“

譬如委内瑞拉马杜罗政府。我相信有不少人都会感觉“让我去做委国总统比马杜罗强得多“。



问题的原因就在于内部竞争和外部竞争视角问题;



作为旁观者,我们经常会忽视某一群体的内部竞争而只针对其面对的外部竞争做出判断。

即所谓“旁观者清“。



而作为参与者,则经常会放大内部竞争而选择性忽视外部竞争,从而导致“攘外必先安内“。

被称之为“当局者迷”。



对于雄孔雀来说,忽视外部竞争则将被天敌杀死;忽视内部竞争则将丧失交配权,从而无法延续基因。



内部竞争和外部竞争同时存在,选择需要平衡点。



03

9月12日,一篇题为《中国私营经济已完成协助公有经济发展的任务,应逐渐离场》的文章刷屏,文中陈述:“私营经济已经完成了协助公有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重任,下一步,私营经济不该盲目扩大,私营经济是没有纪律的,是没有深谋远虑的,是不足以面对日趋严峻的国际竞争的”。



自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私营经济蓬勃发展发展的40年。

私企部门为中国最具有活力的部门,对中国GDP贡献率高达60%以上,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吸纳了70%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新增就业90%在私营企业,来自私企部门的税收占比超过50%。

在国际竞争方面,体现在出口,2017年,私营企业贡献了出口的44%,而国企仅贡献10%。



即算单从对就业率的贡献看,也很容易想清楚没有可能回归全面公有制,否则城镇人员就业问题如何解决?



吴小平作为资深专业人士,其应相当清楚私营企业与国营企业在活力及效率上的差异,在逻辑上的过于牵强附会似有故意性。

基本逻辑与其专业背景不符,似有深意。



感觉更像是对经济政策的偏国企薄私企的一种不甘心,或者是在发泄一些不满,从而做出一宗行为艺术表演。

期望博取更多关注从而引起一些反馈或反思。



起码对笔者来说,并不认为吴小平文章仅表达了字面的意思。



文章的极大争议也体现出对社会上对私营经济走向的彷徨不安,导致一点点蛛丝马迹的出现都引起巨大反响。



04

从国企(雄孔雀)的国内竞争压力和整体企业(种群)的国外竞争压力来看一下混合所有制的出台背景。



在外部竞争压力方面;

随着土地财政对生产要素价格的推涨,中国企业外部的竞争力逐步减弱;

然而中国已深度参与国际分工,石油、天然气、芯片产品包括粮食等对外依存度都已比较高。

完成国际交换显然需要保持一定的企业外部竞争力,不可能无视外部竞争。

对外依存度高但又无法保持企业外部竞争力的国家极易发生金融风险,譬如土耳其。



在内部竞争压力方面;

由于我国为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国企的产权性质决定了其产权与管理者分离,而私企的产权与管理者多数是统一的。

显然对管理者的激励不同。

效率上必有差异。

国企与私企的竞争中多依赖于政策或资源倾斜来保持优势。



9月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的指导意见》,对国有企业降杠杆提出了总体要求,明确要求国有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到2020年年末比2017年年末降低2个百分点左右,之后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应基本保持在同行业同规模企业的平均水平。



从“指导意见“也可以看出,国企负债对于高层来说,如鲠在喉。



2018年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曾重提“扩大内需”。寄望于以居民加杠杆承接国企杠杆,实现国企结构性去杠杆。



然而受制于居民消费能力下滑及外部形式变化,效果微弱。而国企负债仍需解决,混合所有制推进应时而生。



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的主要目的将集中于如何降低国企资产负债率,是结构性去杠杆政策的后续。



2017年,国内的供给侧改革和环保常态化,对国企的国内竞争力改善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产业链上游的成本增加已经损伤了企业整体外部竞争力,而与美国的贸易战还将进一步损害外部竞争力。



八月,外储存量下降。

外部竞争压力骤增,以损害对外竞争力来加强国企对内竞争力的方式难以为继。

正如雄孔雀,生存压力开始超过繁衍压力。



9月18日,国家发改委网站正式公布了《关于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若干政策的意见》

其中第五条关于集团公司层面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



文件提出,要积极探索中央企业集团公司层面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可行路径,国务院国资委审核中央企业申请改革试点的方案,按程序报国务院批准后开展试点,鼓励探索解决集团层面混合所有制改革后国有股由谁持有等现实问题的可行路径。积极支持各地省属国有企业集团公司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

目前,入选企业名单全部确定,有近400家企业入围,其中中央子企业有200余家,地方国企近200家。

国务院国资委要求入选企业于9月底前上报各自综合改革方案。





加速推进混改。



05

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有两个方向,可以国企参股民企,也可以民企参股国企。

国企即可以通过债转股、员工持股等方式,引进股东,降低负债率。



也可以通过参股部分优质龙头民企,或提高资产质量,或借壳,或改善现金流。

通过资产支持证券化等方式最终降低资产负债率。



而私企也有引进国资的热情,目前私企面临几重困难;

1) 内外需求双降,尤以环保常态化和供给侧改革之后,原材料成本暴涨,部分私企陷入经营困境,引进国资利于缓解资金压力和开拓业务,尤其对于承接政府基建项目是一个有利因素。

2) 私企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一个无解的难题,通过引进国资,融资环境会得到改善。

3) 2015年后,股票持续下滑,部分上市公司遭遇了股权质押爆仓风险。



鉴于外部竞争力下降已至边界;

而采用国企运营模式有损企业竞争力,如何才能完成国企杠杆率下降而不影响企业竞争力?



本轮混合所有制改革或会选择通过股权转让实现部分无竞争力的国企退出管理。



而控(参)股部分或会倾向于选择新加坡淡马锡模式,以减少对外部竞争力的影响。



当然,也会趁机对一些敏感企业加强管理。



因为中央层面的立场与国企本身立场差异,执行效果尚待观察。



毕竟,鱼与熊掌兼得向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楼主 gz111678  发布于 2018-09-21 22:17:59 +0800 CST  
美联储加息在即,中国或将宣布加息?

小白读财经
22小时前 · 网易号优质原创作者原创认证
订阅
作者: 凭栏欲言

01

香港,汇丰银行宣布,从9.20日起在提高港元、美元、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

港元汇率大幅飙升,一举突破7.80中位线。


9月27日凌晨2点,美联储将公布议息结果,这是香港市场对于美联储加息预期的提前应对。

果然苦口才是良药,加息对香港房地产及股票市场来说相当苦口,却是汇率坚挺的良药。

02

8月31日,阿根廷央行将指标利率(七天期LELIQ)上调1500个基点,至60%。60%的年利率已经创造了新的 “世界纪录”。

为何阿根廷的加息并没有如香港一般导致汇率大涨?

根据阿根廷国家统计局(INDEC)在6.27日下午发布的国际收支报告,今年第一季度阿根廷经常性账户累计亏损达到96.23亿比索。

如果将国家当作一个人来看待,经常账户顺差体现的是一个人挣钱的能力,净外储存量(外储-负债)则是一个人的净存款。

有谁敢将钱借给一个既没有能力赚钱还一身外债的人?

在吸引资本流入或减少资本流出这个范畴上,加息肯定是有利的,对汇率是支撑作用的。

然而利率不是衡量投资收益的唯一指标,风险也是需要考虑的必要因素。

加息也不一定必然支撑汇率,还需要看挣钱能力和存款。


03

9月20日晚间央行发布公告,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金融管理局签署了《关于使用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发行中国人民银行票据的合作备忘录》,将在香港发行央票。

发行央票是收紧离岸人民币流动性,这是对离岸汇率的支撑。

央行此动作可视为应对美联储加息的提前布局,目的为支撑离岸市场汇率。

那么由离岸在岸汇率互动来看,在岸人民币应会以某种方式予以支撑。

8.10日,笔者在《货币高速增长带来的财富幻觉终将梦醒》一文中预判,9月政策或会即加息又放水。

中国拥有巨量的外储存量,经常账户长期保持顺差,很显然,短期风险并不高,只要加息,缓解汇率贬值压力并不难。

难的是加息压力之下,经济增长、房产泡沫、国企及政府债务问题怎么办!

三者相互关联,环环相扣。

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将导致其他环节跟进。

加息将影响实体和金融两个方面;

实体方面:

提高了企业信贷成本,低回报投资被挤出,降低经济发展速度。

但同时资源错配减少,也提高了发展质量。

金融方面:

增加资金流进,减少资金流出。有利于稳定金融环境。

实体是挣钱的能力,而金融则是借钱的能力。

目前世界范围内金融资本的流动体量已是实体资本的几十倍。

金融资本做的是钱的生意,其体量大,相对实体资本来说,金融资本对货币的含金量更敏感。

短期内,金融资本即可表现出巨大影响,并波及至实体。

一个稳定的金融市场可谓重中之重。

货币的含金量由三部分组成,利率、汇率和汇率预期;

利率:

中美利率已形成倒挂。

汇率:

自2018年3月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走贬;


汇率预期:

目前,汇率预期是央行主要调控方向,但逆周期因子对汇率预期的调控主要集中在防止形成羊群效应和威慑空头,但并没有彻底改良汇率贬值预期;

由于货币政策与美国背离及贸易战因素,人民币贬值预期还在走强。

汇率预期的提升还可以通过提高实体或金融资产收益率吸引外部资金流入得到支撑;

例如2015年的股市投资和2015年股灾之后新一轮的房市投资,都在相当程度上改善了汇率预期。

然而目前并未有新的投资热点发力,低风险低收益的货币基金规模屡创新高,也侧面说明投资热点并未形成。

三方面因素共振将使得金融资本外流追寻更高收益。

当然,除了提升货币含金量来保持资本流入流出平衡,资本管制也可以通过对流出设置障碍来减少流出。

但管制是双向的,以管制来减少流出也会摧毁资本流入的信心。

且由于中国贸易项已放开,资本可以借道贸易从而实现流出,管制很难起到预期效果。

加息成为几无挑选余地的选项。鉴于国企及地方政府债务仍需呵护,个人倾向于认为央行或不会调整基准利率,而采用市场化方式加息。
楼主 gz111678  发布于 2018-09-26 10:30:06 +0800 CST  
公众号发的转不过来了,砍掉一半被转载了,预计后续放水加息,就看会不会被打脸。
楼主 gz111678  发布于 2018-09-26 10:34:45 +0800 CST  
一出好戏正在上演
原创: 凭栏欲言 凭栏欲言 今天
文:凭栏欲言



近期手感不好,我说的是写文章;

啪啪啪,文章在某平台连续被毙五次。

是时候从良了,改写篇影评如何?



01

《一出好戏》是黄渤执导的处女作,故事讲述了一群人意外流落荒岛而展开,作为一部荒岛求生的喜剧片,影片想表达的东西很多,或局限于时长,或局受限于现实,对人性的刻画和表达上总感觉差那么一丢丢味道。





然而,影片中却浓缩了一部社会经济发展简史,文明程度、社会形态、经济发展贯穿整部影片之间,或者这就是电影最想启发一种反思?



《一出好戏》中一颗陨石意外坠落打破了原有的生活轨道,一行人被抛入无人荒岛,直接进入了最原始的生存环境。



社会关系和资本清零,现代社会生活技能也无法适应原始状态,具有当兵经验的导游小王(王宝强饰演)以其超强的生存能力带领人们捕鱼摘果,被推举为首领。



此时的经济体制对标农业社会初期,以采摘狩猎满足自我消费为主。

消费主要集中于维持生存。





而小王的管人经验主要来自于养猴子。

“给他一个香蕉,他就听你的。”

“管猴子”充满黑色幽默,荒诞又真实。



采集狩猎,食物上缴,首领分配,还有体罚制度。

小王建立的体系下,有这么一刻,笔者脑海中跳过《商君书》。



然而,人首先是自利的,没有约束的首领权力,小王出现了以公共财富供养自身小团体的行为。



02

小王的暴力压迫使得团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张总(于和伟饰)带头对抗小王,团队一分为二;



张总带领部分人发现了一搜破损的大船,新的资本(渔网等工具)注入使得捕鱼的劳动效率大大提高,商品自由处置权激发了劳动热情,两者共同推动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团体富裕程度日增。



新的消费品(锅碗瓢盆等日用品的发现)使得可交换商品种类增多,一般等价物(扑克)适时出现完善了商品交易体系,促进了商品流通。

社会文明更进一步。



张总的统治之下,首领生杀予夺的味道淡化,转而以经济手段控制团队。



恰巧小王带人前来参观,张总提议小王也加入货币体系,并建议用有比较优势的商品(鱼)换取小王的果子。



货币扩散至团体之外,世界货币和对外贸易出现。



张总身为老练的商人想用自身有比较优势的商品换取其他一切产品。



而最具优势的商品无疑就是自己的“货币”。

这为后期的“货币超发”埋下伏笔。



两个团队进行比较发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原因有两点;

1) 劳动工具的改善(新的资本注入)。

2) 相比于小王的配给制,市场化模式激发了劳动热情。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给张总团队的生存环境大大提高,贸易的一体化也促进了沟通交流,对更有尊严的更好生活的向往,扩散至小王团队,使得小王团队不断有人“移民“。



文明在于横向对比(同年代),而非纵向;

文明的横向竞争使得小王团队的生存愈加困难。



与委内瑞拉如出一辙;

自2000年以来,委内瑞拉“用脚投票“的人数已超过400万,而委内瑞拉总人口不过3000万。



03

战争的出现了;



一面是张总团队的逐渐富裕,而另一面是小王团队的持续贫穷。

生存压力之下,小王带队抢掠张总团队。





战争中的多数是由贫穷的一方发起侵略富裕的一方,尤以冷兵器时代更为特征鲜明。

中国古代史中富饶的中原地区屡被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且屡屡成功。



以经济角度也可发现其具有必然性;



富裕一方意味着其劳动生产率较高,从生产中抽调人手从事战争,意味着其付出的经济代价更高,但预期收益却小,征服穷国无利可图。



而穷国则想反,付出的代价小但预期收益却高。

收益的区别使得贫穷一方有着比富裕一方更强的战争决心。



而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具有平面化特征,征战双方无论规模多大,实际可以刀兵相接的都十分有限。



在有限的接触中,战争决心强的一方容易无视对手的装备,摧毁对手的信心使其溃败。

而尚未实际参战的部队则被裹挟败逃。



以弱胜强在冷兵器战争中的出现频率并不低。



然而这个情况在现代战争时代已经很难出现,由于战争的立体化,接触面积大增,甚至相隔数千公里即可实现攻击,士气影响无限弱化,资本影响大大强化。



现代战争已经成为输入多少资本,准备获得多少产出的经济游戏,包括贸易战和金融战。



其发生的最重要的基本条件,就是目标产出大于目标投入。



反向来看,现代社会弱于对手的情况下,如何才能避免发生战争?

要么足够的穷,对手打赢战争的目标产出足够的少,不及投入;

要么足够的强,对手打赢战争的目标投入足够的多,超过产出。



弱而不穷,就是原罪。



04

我们常说到价值,价值体现为交换价值;

价值昂贵代表可交换其他物品的比例高。

满足基本生活所需的情况下,价值多由是稀缺性决定,而非使用价值。

例如,钻石极度稀缺,价值高,然而其使用价值却很小。而粮食使用价值很高,却也容易种植,交换价值不高。



而当无法满足基本生活所需时,价值主要由使用价值决定。例如吃不饱的时候,粮食当然比钻石有价值。



马进(黄渤饰)彩票中了6000万无法回归现实社会兑奖,却在兑奖日这天意外天降鱼雨。





从天而降的财富使得马进决定利用小兴(张艺兴饰)的技术能力(发电)进行技术垄断。



马进和小兴利用新到手的财富进行了提前布局。用鱼交换了因没电而无法使用的手机。





吃饭问题得到了解决,需求层次上升。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慰藉。

北极熊的发现使得人们相信外界已经毁灭,当电重新出现,存在手机中的照片视频成为具有唯一性的商品。



果然垄断才是最好的发家途径。



借助于发电技术,寻找陆地的希望重新被点燃,团队重新合一,马进俨然成为新的统治者。



电的使用极大的推升了文明程度,灯光下的载歌载舞恍惚间已重归现代文明,却终究不是。



05

“与世隔绝”总是相对的,正如现代社会已经没有哪个国家可以闭关锁国。



远处的海面上出现了放着焰火的大船,文明并未被毁灭。



小岛的与世隔绝终归要终结,回归文明。



没有意外,每一次的荒岛求生电影,多数以回归文明作为结局。



在电影表现手法上,当代文明与原始状态的冲突,方可让我们以当代文明的眼光去审视那些历史的进展。



最终,也将以历史的眼光来审视当代文明的发展。



冥冥中自有天意,2018年,全球经济也正在同步上演一出好戏。

楼主 gz111678  发布于 2018-09-28 21:33:49 +0800 CST  
国庆,恒生指数跌2.38%,有2008年国庆的味道
楼主 gz111678  发布于 2018-10-02 19:29:19 +0800 CST  
西安楼市尴尬一幕:近500套房子开盘,0人购买!】西安一项目473套新房开盘,没有一个购买者。创下西安楼市从2015下半年以来首次出现项目无人购买的惊人现象
楼主 gz111678  发布于 2018-10-03 15:28:40 +0800 CST  
经济日报评论员: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中国经济网

20小时前 · 中国经济网官方网易号

关注




开放是必然的,闭锁是不可能的
非不想实不能也
楼主 gz111678  发布于 2018-10-03 15:52:59 +0800 CST  
@ u_103315301
双方各有诉求预期,没找到平衡点之前需要多次试探,打打谈谈,修正诉求。

强势一方诉求修正较少,甚至会根据已经投入的成本提高诉求。

但都不可能退出国际贸易体系。
楼主 gz111678  发布于 2018-10-03 20:56:21 +0800 CST  
从历史来看“闭关锁国“与”对外开放“
凭栏欲言 凭栏欲言 今天
文:凭栏欲言



“闭关锁国”,一般是说清朝的海外贸易政策。事实上闭关锁国政策自明朝就已经初现端倪。



自清朝初期开始,清政府多次颁布禁海令,在沿海地区实行海禁,并将沿海居民迁往内地,史称“迁界”,“片板不许下水,粒贷不许越疆”。



康熙二十二年,收复台湾。第二年七月,康熙下令开放海禁,设海关,定关税,“江南驻松江,浙江驻宁波,福建驻泉州,广东驻广州”。沿海各地,“海禁既开,帆樯鳞集,瞻星戴月”,一片繁荣景象。



清政府的重农抑商趋向并没有重视海外贸易对经济的促进。



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决定停止厦门、宁波、定海等港口的贸易,洋船“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



“一口通商“成为闭关锁国的标志。



此后乾隆至道光朝,又陆续颁定《防范夷商规条》、《民夷交易章程》和《防范夷人章程》,对交易商品、商船出洋和洋商活动都加以限制。



闭关锁国阻碍了信息与先进技术的传播,更阻碍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导致劳动生产率提升缓慢,而劳动生产率是一个国家富强的根本。



这导致近代中国科技经济发展远落后于西方,却弱而不穷,于是频频被侵略目光盯上。



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随后两次鸦片战争失利使得清政府开始反思与西方的差距,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开展。



清政府结束了闭关锁国。



02

很多人以为朝鲜一直在闭关锁国,一直很穷,事实上,朝鲜也曾有过辉煌的时刻。



上图,朝鲜大型团体操《辉煌的祖国》



朝鲜战争结束后十年,朝鲜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25%, 60年代末,朝鲜农村已经实现全部通电。

1960年时,韩国GDP与人均GDP仅是朝鲜的40%和55%。

1970年朝鲜人均发电量1184度,达到初等发达国家水平。

1975年时韩国GDP与人均GDP分别是朝鲜的90%和84%。

1979年的朝鲜就已经实行了全面的免费教育和全面的免费医疗制度。

朝鲜对小学到大学的全体学生和幼儿园儿童免费供应外衣,内衣和鞋等生活必需品。



据资料显示,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245元人民币,朝鲜却已达到约600美元。



70年代左右,包含韩国在内的亚洲四小龙开始承接日本的产业转移,更深度的参与国际分工,经济步入快车道,至1980年,韩国在经济上反超朝鲜。

至今,朝鲜的GDP已仅为韩国的3.1%。



朝鲜的早期经济发展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1)索取外援

根据韩国统计资料,1950-1960年朝鲜得到经济援助16.53亿,其中无偿援助16.38亿,援助金额中苏联占43.14%,中国占30.75%。



自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后,朝鲜更是利用中苏朝三角关系左右逢源,索要援助,并利用政治倾向换取不公平贸易条件,如中国出口朝鲜石膏和硫磺等商品只能收回成本20%-25%。



甚至三年困难时期,中国仍倾尽所能的进行对朝援助。



由于中国不计成本的对朝援助,保质保量,与苏联形成反差,朝鲜政治态度多偏向于中国,但仍与苏联保持良好关系,苏中竞争式援助也使得朝鲜索要援助的胃口大增。



朝鲜是获取外来援助最为成功的国家,大量的经济援助提供了朝鲜经济发展的先期资本。



2)参与经互会国际分工

经互会是前苏联在1949年组织建立的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合作组织,类似于欧洲经济共同体。



经互会以转账卢布作为结算货币,转账卢布是以苏联货币卢布为计值的经互会国家结算的记账单位,并不实际参与流通。经互会国家的贸易往来采用“转账卢布”记账。



朝鲜虽未正式加入经互会,但以观察员国身份实际上已深度参与了经互会的国际分工。



朝鲜与经互会市场国家的贸易常年占其对外贸易的70%以上,朝鲜向经互会国家提供工业产品和矿石换取所没有的石油及其他工业产品。

(注:经互会不包含中国,中国1956年以观察员国加入,1961年停止列席)



1990年苏联解体,俄罗斯随即取消了各种对朝援助,1991年经互会解体,解体后的经互会国家间贸易结算由记账改为美元现汇结算,朝俄贸易额急剧减少至4.7亿美元,比上年减少80%以上。

此后的朝俄贸易额逐年减少,1995年朝俄贸易额只有2.3亿美元。



对外贸易的萎缩使得朝鲜外汇收入来源减少,朝鲜已融入国际分工却无足够外汇进行购买支付,状况恶化,引发经济严重下滑。

自1990年开始直到1998年朝鲜经济连续9年负增长。



由于朝鲜的农业已实现了自动化,无力进口燃油及化肥导致朝鲜农业生产能力大幅下滑,朝鲜发生了大面积饥荒灾难,朝鲜官方称之为"苦难行军"。

根据文献估计,饥荒导致的死亡人数约为24万至48万不等。



进入2000年以来,朝鲜经济逐步恢复增长。



上图,韩国银行(央行)公布了韩国对2017年朝鲜经济运行的监测数据。数据显示,2017年朝鲜经济增长率为-3.5%



与此对应的,朝鲜对外贸易恢复增长,2000年同比增长33.2%至19.7亿美元;

2001上半年骤增八成,其中对中国钢铁产品出口增长241%,从中国进口矿物性燃料和谷物分别增长112%和89%。



朝鲜从来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闭关锁国,朝鲜的经济发展依赖于外来援助和对外贸易。



或者你可以设想一下朝鲜没有外来援助和对外贸易的现状。



03

1949年,新中国成立。



中共作为革命政党,长期从事敌后战争,富于征战经验却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根据 1950年中央组织部长陆定一接见苏联驻华代办谢巴耶夫时通报的材料,当时华北有150万党员,其中130万是文盲或半文盲。在区委以上领导人员中,近50%没有文化或文化不高。

学习外部经验成为当务之急。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仅有10个建交国家,苏联的地位尤为重要。

中共一方面动员各部门干部到苏联学习,一方面聘请大量苏联专家来华协助政府进行管理。

这些专家顾问遍及中共中央和政府所有部门,从安全、军事、情报,到体育、卫生、经济无所不在。



苏联具有完备的工业体系,苏联专家带来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对于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作出了重要贡献。

也帮助中国完成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建立了工业化的基础。(尤其是重工业的基础)



据中国档案材料,自1950-1953年先后到中国帮助经济建设工作的苏联专家共计1093人。

一五之后,中国在短时间内即初步实现了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外来先进技术的帮助功不可没。



1960年7月16日,在中苏领导人之间的政治分歧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苏联专家突然全面撤出,也带走相关技术资料与图纸。



上图为苏联撤走专家后,洛阳拖拉机制造厂已经安装机器不能使用



苏联专家的全面撤出对中国经济造成了较大影响。也是造成三年困难时期的部分原因。

此后的中国经济由于受到文革的影响,发展趋慢。



1979年中美建交,中国开始逐步对外开放,参与世界分工,承接了亚洲四小龙的产业转移,经济走上快车道。



邓小平曾说:“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在开放的世界条件下,经济问题已经不是个别国家的事情,而是一个彼此不可分割的、相互紧密联系的国际性问题。因此,各国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效的利用国际资源、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邓小平阐明了对外开放是世界经济国际化的必然趋势。



目前,朝鲜也正在谋求对外开放之路。
楼主 gz111678  发布于 2018-10-03 23:20:16 +0800 CST  
上段是讲个逻辑,为何不会闭锁,点到即止。
闭锁后果看90年C县。

如发生较大经济下滑,正常手段获利无法维持基本需求,人的自利性会驱使以冲突手段获利,形成的群体行为即是马克思所说的阶级斗争,穷富之间通过冲突进行财富再分配。

一般来说,政府会对穷的一方进行转移支付以减少这种行为,西方的富人乐于从事慈善事业也来自于这个理由。

经济越是下滑,转移支付负担越重,越需要富方承担,方法不一。

楼主 gz111678  发布于 2018-10-04 23:58:16 +0800 CST  
突发,央行降准1个百分点——背后原因探究



凭栏欲言

14小时前

已关注

文:凭栏欲言

(10月7日)消息,为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优化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及创新型企业支持力度,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8年10月1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当日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

降准所释放的部分资金除偿还10月15日到期的约4500亿元MLF外,还可再释放增量资金约7500亿元。



央行又一次大手笔。

本轮降准更多原因为受制于国庆期间国外金融市场动荡,在国内股市开市前公布重大利好可对冲外围利空因素。

降准也可将公开市场操作推后,从而避免就是否跟随美联储加息问题做出明确表态。

01

又一个欢乐祥和的国庆假期,秋高气爽、艳阳妩媚,景点人流如梭,好一出美景。



上图:秦淮河美景

然而全球金融市场却迎来了惊心动魄的一周,香港股市一片腥风血雨,使人联想起2008年的股市,自10月2日开盘,至10月5日,恒生指数累计跌幅达4.38%。

截至10月5日收盘,恒生地产分类指数已较今年高点回调20%。房、房、房,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亚太股市及欧洲三大股指集体下跌。

欧美指数表现强于亚太指数

节后中国股市开市在即,难以避免会遭受波及;

10.7日,央妈普降甘霖,降准1%,释放资金7500亿。

02

然而受影响的还有新兴市场汇率。

10月3日周三,鲍威尔接受PBS采访时表示,美国经济表现“相当正面”(remarkably positive),没有理由不认为当前的经济扩张“可以延续相当一段时间”,“经济非常弱的时候,我们确实需要相当宽松的低利率,现在再也不需要,它们再也不适合了”。

鲍威尔的鹰派讲话助力美元指数站住了96。

影响汇率的因素还有美债收益率,10月5日美国非农就业报告发布后,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3.24%,美债收益率可视作一种无风险利率,美债收益率的攀升提升了美元资产的吸引力。

10月4日,印度卢比兑美元开盘创纪录新低,报73.60卢比,

印度卢比创新低印尼盾刷新二十多年低点

同日,印尼盾兑美元跌0.6%至15160印尼盾,逾20年来新低。尽管印尼央行自五月开始已经5次上调了基准利率。

今年以来印度、印尼均已多次加息,却并未能成功安抚市场情绪。

与土耳其,阿根廷情况相似,印度、印尼的危机因素都来自于经常项目逆差,根据印尼央行数据显示,其经常项目自今年3月以来已经连续6个月为负,而印度,在今年3月结束的上一个财年,经常项目逆差达全年GDP总值的5%。一个季度贬值约8.6%的卢比已经成为了亚洲表现最糟糕的的货币之一。

同样受到影响的,还有人民币离岸汇率。

受美元指数及美债收益率双双攀升影响,10月2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盘中一度出现快速跳水走势,盘中跌破6.90关口,随即又快速拉回。

10月4、5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两日两度失守6.91关口。

03

国际金融资本的流动多以货币含金量为风向标;

其来自利率、汇率和汇率预期的综合;

美元指数、美债收益率、美联储加息的明朗预期对汇率预期的支撑,分别自三个方面加强了美元的含金量,吸引资金回流美国。

在9.27日美联储如期加息时间点前后,印尼、卡塔尔、菲律宾、越南、加拿大、巴林、沙特、捷克、阿联酋、俄罗斯、阿根廷、土耳其,以及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纷纷追随美联储提高本币利率,中国暂未跟进。

加息是提高货币含金量一种手段,从而保持与美元含金量相对稳定,防止资本形成单向流动。

其对汇率的支撑只是表象,维持资本流入与流出的稳定才是各国央行的最终目的。

04

美联储加息之前,9月18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在公开市场开展了2000亿元逆回购操作。由于当日无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2000亿元。

9.17日,央行还意外实施2650亿MLF(利率3.3%同前一致),当日也实现净投放2650亿元。

9.12-18日,央行连续通过逆回购或MLF操作实施公开市场净投放,累计净投放资金7950亿元。

而美联储宣布加息后,中国央行暂停了公开市场操作,这意味着,央行不想对是否跟随美联储加息明确表态。

央行的不表态也是一种态度;

显示受到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央行视加息为最后的选项,但对资本流入流出平衡的顾虑也使得央行无法排除加息选项。

由于货币政策的腾挪余地已趋近于无,央行以不表态创造了一种货币政策的灵活度。

将对加息的态度保留至下一次公开市场操作。

10.7日,央行降准,使得公开市场操作仍可继续推后。

由于上一次6月14日美联储加息中国央行也未跟进,叠加中国多次降准,已与美货币政策背向而行,人民币在利率、汇率及汇率预期三方面均受到不小的压力。

据彭博社报道,美银美林目前预估明年第一季人民币兑美元下看7.05元,比原来预估的6.90元更低;明年第二季人民币会贬至7.10元,也低于原本预估的6.85元。

笔者在9.24日文章《美联储加息在即,中国或将即放水又加息》中,也已从各方面说明,央行已为加息做好了准备。

央行越不想轻易对是否跟随美联储加息表态,越表明加息本身的严峻性。

否则的话,央行可以更干脆直接表明不跟随加息的态度,来加强股市及实体市场信心。

无论怎样,下一次的公开市场操作必将展示出央行的态度。

05

鉴于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渐趋不友好,而中国已深度参与国内分工已不可能再趋于封闭。

根据国务院第26次常务会议决定,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在9.30日印发公告,自2018年11月1日起,降低部分商品的最惠国税率。

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降低部分商品进口关税的公告》,为适应产业升级、降低企业成本和满足群众多层次消费等需求,从今年11月1日起,降低部分工业品等商品的最惠国税率。降税商品共1585个税目,约占我国税目总数的19%,平均税率由10.5%降至7.8%,平均降幅为26%。

显示了中国将进一步加强开放。

一个开放的中国必然需要一个开放的金融环境。

由于中国在外储及经常项目上尚不存在严重问题,提升货币含金量创造一个稳定的内部金融环境并不困难。

难的是如何在蒙代尔不可能三角中寻找可能;

由于国内贸易项已完全开放,已不可能实现完全的资本管控,那么稳定的汇率和完全独立的货币政策成为不可能兼容的两方面,已不可能同步实现。

国内货币政策已与美国已形成背离,属于完全独立的货币政策。

那就不可能再实现一个稳定的汇率,汇率的稳定只能是以消耗外储存量来短期维持。

独立货币政策之下,央行多次降准所释放的便宜资金必将冲击汇率,由于在汇率上受到不小的压力,放开汇率自由浮动已经成为一个选项,9.14日,笔者也曾在《由“逆周期因子“转向“浮动汇率”?》一文中加以阐述。

无论汇率是否放开自由浮动,汇率本身都不是问题所在,问题在于一国的金融安全即金融资本流入流出是否平衡。

一个安全稳定的国内金融环境可有助于解决国内问题,相反,只能放大国内的问题。

而释放货币贬值压力与维持金融资本流入流出平衡,两个目标想同时实现唯有加息配合方可实现。

或许,降准所释放的长期廉价资金是为了减轻加息压力,为后续加息铺路?

楼主 gz111678  发布于 2018-10-08 10:06:08 +0800 CST  

楼主 gz111678  发布于 2018-10-08 17:03:37 +0800 CST  
降准之后,经济将如何破局?
凭栏欲言 凭栏欲言 今天
文:凭栏欲言

本文为笔者假想,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股汇“双杀”;

10.7日,央行公布降准;

10.8日中国遭遇股汇双杀。

上证指数大跌3.72%,深证成指大跌4.05%;



人民币离岸、在岸汇率双双破6.92,人民币汇率破七之声卷土重来,喧嚣尘上。





那人民币汇率会破七吗?

那是必然。



何时破七?

或会在年内完成。



01

降准对经济的影响;



有句话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

然而中国不是。

或者说,很多时候不是,有时又是。



对多数西方国家来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是指资本市场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资本市场的兴旺,是实体经济是否活跃的具现。



而在中国,股市和房市综合才算是一个完整的资本市场,股房合体才可体现出资本市场的兴旺。

单独的房或股都难以描述出中国经济全貌。



在雨天的时候,因为股市资金反应更为迅速,而房市受制于各种限购限售政策无法及时做出反馈,股市资金的反应要快过房市,股市在反应经济是否为雨天时比较灵敏;



而天晴的时候,股市由于特殊原因已沦落为是割韭菜市,其回报表现远远不如房市,多数人宁肯忍受房市的缺点(变现不灵活、交易等待期长、手续繁杂等)也会选择房市。

经济是否为晴天以房市作为指标反馈更为灵敏。



所以,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应综合看房、股两市。

独特的制度使得晴天看房,雨天看股。



降准,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由股市可窥的一斑。



02

降准与小微企业;



至少是在股市反馈上,大幅降准并没有体现出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运行信心的提振。



即算你不关心各类经济指标,你至少也会留意到余额宝,余额宝的利率持续走低,已即将跌破3%。



由余额宝资金利率连降也可观察到,银行间资金相当充裕。

却没有对小微企业形成较大的支持力度。



原因呢?



由于居民部门负债率高速攀升,已经对居民消费造成了挤压,实体部门受到居民部门消费能力制约,经营风险在加大。



这由PPI与CPI的剪刀差也可以观察到,自2017年开始,中国PPI增速持续高于CPI,显示企业经营成本上升无法转嫁至最终产品中。







或部分企业已在亏本经营。

由于固定资产已经投入,即算经营是亏本的,只要产品出售现金流仍能覆盖流动资产投入,多数企业仍会坚持经营,期望将固定资产投入逐步变现。



直至出售商品现金流无法覆盖流动资产投入时,多数公司会选择结业。



小微企业的盈利改善更看是否有需求,而不是看贷款。

有需求的话,贷款利率高也不是问题。

没需求的话,贷款利率再低也只能催生资源错配。



而需求来自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而非放水。



放水存在一个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问题,越近越易得利;

距离远的,放洪水也会被截留,流不到那么远。



反而由于放水对商品价格的推动,居民消费将被再次挤压,无法为实体部门盈利提供支持。



03

降准不能解决经济问题;



从银行角度看,银行虽然资金充裕,但小微企业经营困难是现实,风险溢价迫使银行贷给小微企业利率不可能降低,而小微企业经营风险居高不下也难以接受高利率。



这个环节无法被打通,也不可能被打通。这本身就是正常的市场选择过程。



如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放低至无法涵盖风险,那么小微企业的经营风险将转嫁银行,增加银行运营风险。



银行贷款收不回来如何面对储户的挤兑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那么央行一再放水只能是经商业银行去往风险小的地方,大型企业(尤其是国企)、地方债、或金融系统内空转。



所以我们看到大型国企特别有钱四处并购民企,地方债发行规模迅速扩大,部分盈利不佳国有企业也被强行续命,金融系统内部资金利率一降再降,而小微企业却一直在强调融资难。



而国企的低风险却主要来自于国家得信用背书,国企债务已超过一百万亿,相当大部分属于旁氏债务,资金流入并不能产生应有效益。



由于多种因素的并存,放水没有产生也难以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对于提振经济的作用大打折扣。



这导致大幅降准,国内股市仍然暴跌。



还有朋友仍在问,放水了,房价是不是会大涨了?

请看看股市,确认清楚是雨天还是晴天。



套用一句话,如果放水可以解决经济问题,那世界就不会存在经济危机了。



04

汇率破七?



降准无法解决经济问题,降准却解决了一个问题,就是防止国企债务爆发,波及银行破产,这会产生系统性危机。

这一直是高层强调的底线。



然而全球都在加息,中国却在降准,货币政策的反差将导致外部国家个个都成为抽水机,将国内降准新增的资金抽走外流(将人民币换成外汇,无论外汇是否走出国门都可算资金外流,人民币会被动核销,从而降低M2,每流走1美元的外储将使M2减少[汇率*货币乘数] 6.9*5.4=37.26元人民币,1美元=37.26人民币也成为一种看汇率的视角),使流通中M2降低,然后又被迫降准,成为反馈循环。



由于与美国争议加深,美国甚至在创造一种铁幕合围的气势,国内货币与汇率政策并不会再顾忌美国态度。



但中国已深入世界贸易体系,不可能脱离于世界贸易体系之外(脱离的话,面对的可能不是经济损失几个点得问题,而可能是某一产业链因一块芯片从而整条产业链全线瘫痪的问题),中国又将以多种政策支持多边贸易。



出于对多边贸易的支持,在加强管制和自由汇率之间,央行或倾向于汇率自由浮动。



汇率自由浮动倾向叠加放水影响,汇率会呈现震荡趋贬,减轻资金单向流动趋势,直至贬值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再放开自由浮动。



这其中,国内放水与资本外流形成角力,最终实现M2低速增长,以维持国内金融环境得稳定,汇率将承压。



中国9月份外汇储备环比下降226.91亿美元至3.087万亿美元,为连续第二个月减少,更创出14个月最低。



由于货币政策分化,汇率贬值预期明显,而外储存量近期下滑加快,央行以外储存量来干预汇率的行为应会更加谨慎,较少干预将使的汇率破七可期。



破七后会形成一定程度的羊群效应,汇率压力会有一段骤增的过程。



即使是贬值也需要考虑金融安全,唯有加息方可对冲贬值造成的本币价值缩水。

实现金融资本流入流出大体平衡。



以防止形成踩踏行为;

必要时还会加强对于换汇的管制遏制单向趋势形成。



05

降准与通胀



国内放水形成的货币型通胀叠加汇率贬值形成的输入型通胀,通胀难以避免。



高通胀将稀释部分债务,降低国内债务(尤其是国企及地方政府)压力。



会辅以资产证券化,压缩开支等手段降低债务,也可能最终会以印钞置换掉部分国企债务。

资产证券化可降低债务偿息的压力,如债转股就不用再还利息了。



多管齐下避免形成对通胀解决债务的过度依赖,造成通胀失控。



国企债务问题是系统性风险的爆发点,是中国最大的问题所在,更是纸筝信誉的基础。唯有解决掉国企债务方可实现轻装上阵。
楼主 gz111678  发布于 2018-10-09 22:40:08 +0800 CST  
又双叒一轮千股跌停——成因解析
凭栏欲言 凭栏欲言 今天


文:凭栏欲言



10.10日,美股全线重挫,道指跌超800点创8个月最大日跌幅,纳指跌超4%,科技股和芯片股纷纷重挫。

截至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跌831.83点,跌幅3.15%,报25598.74点。

纳斯达克 综合指数收跌315.97点,跌幅4.08%,报7422.05点。

标普500指数收跌94.66点,跌幅3.29%,报2785.68点。



10.11日,国内股市千股跌停,又双叒一轮。





01

从宏观经济数据来看,美国2季度GDP环比增长4.2%,为四年来高位,3季度的经济增长状况也非常不错,3季度经济指标也显示经济增长在较好的水平区间之内。



美国自2015年末开始进入货币紧缩阶段,然而美联储持续加息缩表并未影响到美股,美股持续创出新高。



为何美股在货币紧缩之下仍能创出新高?

又是为什么美国经济数据良好却制造了美股暴跌?



货币+信用=商品+服务+金融资产;



美股屡创新高也代表了美国国内的“货币+信用“总量并未受到货币政策紧缩的严重影响;



其原因在于海外美元回流抵消了美国国内货币紧缩效果。

目前,中国宽松货币政策被资金外流抵消是同一种原理的反向过程。



美元虽作为世界货币,但其货币政策处发点集中考虑美国国内,并不考虑海外,甚至是有意识的利用货币政策加大对海外的影响从而将国内危机因素转嫁。



美元紧缩的过程犹如在一片水域相连的池塘里,一台抽水机对着自家池塘抽水,自家池塘水位较深,水量尚未受到多少影响,旁边较浅的池塘却快被抽干了。



美国前财长康纳利说过这样的名言:“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麻烦。”



02

而美股暴跌的原因在于美债收益率急速攀升。



由于美国的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美国的财政赤字不断增加,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资料,自2017年10月至2018年8月期间报告的赤字为8980亿美元。已成为自2012年以来财政缺口最大的一年。



为应对赤字,美国财政部也加大了美国国债的拍卖规模,供应量的增加引导了美债收益率的上行。

一季度,美国财政部总计发售了4880亿美元的适销债券用于融资,创下自2008年4季度以来的新高。而2008年4季度是美国次贷危机的顶峰,其时为了应对危机,国债拍卖规模一度扩大。



而另一个令美债收益率攀升的因素来自于美联储的缩表,自2017年10月美联储开始缩表至今,已累计缩表2850亿美元。



2018年10月份开始,美联储将每月缩表额度提升至500亿美元。



美联储的缩表,意味着美联储不但不接盘新的国债,旧有国债也需由市场接盘。



要由市场接盘的美国国债供应量骤增,叠加海外美元的流动性趋紧及加息对市场利率的引导因素,十年美债收益率骤增。



10.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讲话认为美联储加息的步伐已经过大,在美国并没有出现明显通胀走高苗头的背景下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特朗普的言论也剑指一路狂飙的美债收益率,由于特朗普上任以来推行了减税与基建并重的积极财政政策,政府债务水平在迅速增加,目前已经超过21万亿。



美债收益率攀高将进一步加重美国政府财政负担。



如继续下去,居高不下的债务问题或将于2020年左右拖累美国经济,或可能诱发“美债危机”。



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6月14日发布美国中期经济展望,曾经提出预测称2020年以后美国的实际增长率将大幅放缓。



03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飙升至3.259%的多年高位。



而美股的预期收益率却只有4%,股票是一种风险较大的投资,与国债的风险不可同日而语,收益差价如此之低与股票的高风险不成比例。



美股在长达十年的上涨期中也积累了较多风险因素,部分资金或会选择自高风险股市撤出进入国债市场,敏感的股市资金感受到任何一点风吹草动即会跟风杀跌,周三,反映华尔街“恐慌程度”的CBOE波动率指数VIX上涨近44%,触及4月2日来最高收盘水准。



美股全线重挫。



04

世界金融已趋向于一体化,美国股灾瞬间在全球引起连锁反应,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已经没有那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



亚洲股市虽受时差影响开盘较晚,但仍遭受到大面积波及,普遍性暴跌。



中国国内股市与美股虽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与港股关联较深,仍遭受到美股的间接影响。



10.11日,深证成指跌6.07%,上证指数跌5.22%,千股跌停。



受制于经济数据低迷及股市制度的不健全,近期的国内股市熊多牛少。



而中国自10.7日宣布降准之后,至10.11日四个交易日期间,国内股市已遭遇两轮股灾。



由于国内股市几乎无股不压,连续的股灾将使的股权质押风险暴露,爆仓不断。



这显然将雪上加霜,更大程度的摧毁本已低迷的信心。



随着美联储货币紧缩政策的持续推进,美债收益率持续走高不可避免,美股将进入黑天鹅事件多发期,国内股市也将遭受美股的间接影响进入雷暴期。



珍爱生命,远离股市。
楼主 gz111678  发布于 2018-10-12 00:48:43 +0800 CST  
股市大涨的背后—— M2保八与汇率保七
凭栏欲言 凭栏欲言 昨天
文:凭栏欲言



01

10月19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对外宣布的稳定市场、完善市场基本制度、鼓励长期资金入市、促进国企改革和民企发展、扩大开放等五方面政策,要快速扎实地落实到位。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要加快工作节奏,政策成熟后立即推出,推出后狠抓落实。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近期要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实地督查,确保落实到位。



10月20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第十次专题会议,重点分析三季度经济金融形势,研究做好进一步改善企业金融环境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有关工作。会议由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主任刘鹤主持,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多部门联合发声的背后是自10月8日开始,两市连续大跌,鉴于中国股市几乎无股不压的现实,股权质押风险已浮出水面,金融风险山雨欲来风满楼。



10月19日周五,沪市大涨2.58%;

10月22日周一,两市延续涨势,上证综指涨4.09%,深证成指涨4.89%,股权质押风险暂时得到缓解。



一个完美的政策市。



有一点需要吐槽的是,中国的股市向来都不是为了股民服务的,而是为了企业融资服务的。



在中国的股市环境中,股民地位低下,股权融资常被视为零资金成本融资,有一个词叫上市套现,值得细细品味一下。



扭曲的制度不可能没有任何后果,在股市制度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的情况下,用脚投票将是常态;



而即算股市制度得到改变,鉴于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也不可能在雨天看到烈阳。



未来的股市必将仍是阴雨连绵。



02

中国经济目前有两个着重力保的重要数据;



其一是汇率保七,另一个则是M2增长率保八,2018年全年间都在为维持M2增长率在8%以上而努力,为了维持M2增速,央行在年内已经进行了四次降准。



央行竭力维持M2增速是为了完成全年GDP增长6.5%的指标,只有适当的经济增速才可维持债务链不断链,完成去杠杆软着陆。



自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宏观负债率迅速上升,自2008年的140%到2017年已至260%。而过去十年间经济增速保持在6%-8%之间,典型的以货币来推动经济增长。



而想继续以货币增发推动经济增长来完成去杠杆任务,无论怎么看都像是一个悖论。



从近代金融历史来看,1980年的拉美债务危机、1990年日本资产泡沫的破灭、1997亚洲金融危机,直至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都以付出惨重的代价,从而实现杠杆率的降低和生产要素价格下降。



可以说,没有去杠杆的剧痛,也没有经济活力的重新焕发。



道理其实很简单,不简单的是去杠杆的剧痛落在谁身上,政策制定部门肯定不想落在自己身上,那最终只能看是谁最没发言权。



03

那有没有和风细雨的去杠杆?

答案是有。



1997中国就曾经实现了和风细雨的去杠杆,债务在高经济增速中逐步得到稀释,实现了杠杆率的降低。



为何1997年的中国可以实现和风细雨的去杠杆,而美日等发达国家却不行?



来自于劳动生产率提升空间。



科技是劳动生产率的天花板,其界定了资本的投资边际;

劳动生产率存在三个要素(土地、人工、资本);

在到达投资边际之前,资本量是决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重要参数。



例如农夫使用铁铲翻土,科技发展后,拖拉机出现,拖拉机翻土效率明显高于铁铲,这就是劳动生产率天花板升高。



而是否能给农民配置拖拉机则是资本决定的,没有资本投入就买不起拖拉机,有科技也无法提升劳动生产率。



另一个影响因素则是一个工人不可能同时使用超过一台拖拉机,给每个工人配置超过一台以上的拖拉机只会形成资本的浪费,无法继续提升劳动生产率,这是投资的边际。



科技提升——劳动生产率上限提高——企业可以用更便宜的成本生产产品,盈利增加——资本跟进进行投资——增加了对人工的需求——带动人工工资上涨——工资上涨带旺了消费需求。

资本投资带动的需求与消费带动的需求共同拉动了经济的增长。



劳动生产率的提升空间决定了经济的发展速度,是温和去杠杆的关键因素。



当科技停滞不前、资本也不再稀缺、投资接近边际,企业的盈利状况就会停滞不前,投资意愿随之下降,很多为资本投资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就会出现产能过剩,人工需求随之下降,人工工资趋于停滞,进而消费需求下滑,经济高速增长期即会结束,进入一种经济新常态。



1997年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尚属于一个类真空地带,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异,资本也较为薄弱。



由于1997年之前的中国与外部世界交流较少,科技提升缓慢,资本存量较低,当参与国际分工之后,科技大幅提升,大量外部资本涌入,带动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长期超过GDP增速,约为GDP增速的2倍左右,迅速提升了劳动生产率,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战后德国与日本、70年代的亚洲四小龙、97年之后的中国,都有过这么一段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



经济的高速发展稀释了债务,从而实现了和风细雨式的去杠杆。



然而美日等发达国家科技已经处于前沿,突然提升的可能性较低,其资本存量较高,投资效应已趋于边际,从而无法突然提升劳动生产率使得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增长部分覆盖不了债务增量,去杠杆模式只能是以疾风骤雨式。



而目前,中国已深度参与国际分工,科技水平突然大幅提高的可能性较低,资本存量已处于较高水平,投资趋于边际,已不存在劳动生产率突发性大幅提升的可能,自然也就没有了和风细雨去杠杆的可能性。



未来去杠杆必然是疾风骤雨式的。



04

10月20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第十次专题会议,随之而来的,是央行重启已暂停十余个工作日的公开市场操作,10月19日,净投放300亿元,22日,央行开展了12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全部实现净投放、为连续第二日净投放,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维持原状,确认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并没有跟随美联储加息。





央行的背离操作带给汇率及外储越来越大的压力,汇率距离破7的距离越来越近。





由于中美国债收益已经近乎持平,而汇率预期则已完全反向,美元趋升而人民币趋贬,资本市场资金流入流出渐趋不平衡,国内利率对资本流入已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据中债登与上清所数据,9月份境外机构买债增量大幅下降93%,而央行公布9月末外汇占款余额则减少近1200亿元,降幅扩大,资本流出加速。



而汇率一旦破七,羊群效应还将使得资本流出继续加速。



由于资本流出加速的影响,央行降准幅度越来越大,对资本市场的提振效果持续时间却越来越短。



货币宽松带给资本市场的支撑力度受到资金外流影响渐趋失效。



05

无论投资或消费,其消耗的是都是真正的财富而非货币,印钞票不创造任何价值,其只通过稀释财富,改变了财富的配置。



消费的本质是财富的互换(以货币作为媒介),从这点上即可以理解到,货币政策是无法增加有效需求的。



经济增长依赖的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背后是企业效率的提高,而不是货币刺激政策。



10月17日央行公布的社会融资规模数据中,2.21万亿元的社融总量数据靓丽,然而剔除口径更改(新口径将地方政府发行的7389亿专项债计入了社融),9月社融总量为1.47万亿元,低于市场预期值。



由余额宝利率连创新低即可看出,银行间资金流动性充裕,而旧口径下社融总量却远不及预期,显示制约商业银行信贷的不是资金,而是实体经济缺乏低风险稳收益的可贷项目。



地方政府大规模的专项债发行也与实体经济形成竞争,使得可贷资金更多的流向刚兑的地方政府债务,而不是实体经济,社会实体融资更加困难。



而地方政府的高债务只能是用未来更高的税收来弥补,这是为何减税呼声极高却推进极慢的原因所在。



未来的高税负则会继续打压内需,形成对经济增长的拖累。



减税,任重而道远。
楼主 gz111678  发布于 2018-10-23 10:10:54 +0800 CST  
中国版定向QE?——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
凭栏欲言 凭栏欲言 今天
文:凭栏欲言



防止发生系统性危机是中央一直强调的底线,而近日,股市的连续下挫使得股市质押风险暴露,为防止风险蔓延相互传染,多部门于10月20日联合发声支撑股市。



距离10月15日大幅度降准时间仅过了一周,自10月22日开始,央行连续三天公开市场净投放,分别为1200亿、1200亿、1500亿。



10月22日央行官网发文称,为改善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环境,人民银行今年6月增加了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1500亿元,现决定在此基础上,再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1500亿元,发挥其定向调控、精准滴灌功能,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



净投放和再贷款再贴现都是增加基础货币的手段。



01

同在10月22日,央行发文称响应此前国常会指示,提出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央行表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由人民银行运用再贷款提供部分初始资金,由专业机构进行市场化运作,通过出售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担保增信等多种方式,重点支持暂时遇到困难,但有市场、有前景、技术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同时,人民银行积极支持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以及债券信用增进公司等机构,在加强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的基础上,运用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等多种手段,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



简单翻译下就是由央行通过出售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相当于收取保险费)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提供信用担保,由“专业机构”中债信用增进公司负责运作。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Credit Risk Mitigation)由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在2010年推出试点,被视为中国版信用违约互换 (CDS)。



电影《大空头》是一部传记剧情片,其背景主要对准了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中的华尔街,看过的人应该对CDS(信用违约互换)这个词并不陌生,其在影片中频繁出现。



CDS是诱发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缘由之一,名词本身由于次贷危机影响而臭名昭著,央行有意识采用CRM也有部分避嫌之意。



那什么是CDS?



假如投资人购买了债券,其将会面临两个风险;

1) 债券价格的下跌风险

多由是市场利率波动引起,利率上浮会导致债券价格下跌。



2) 债券发行方违约风险

债券发行方无法在约定时间内支付投资人的本金和利息。

而为了规避债券发行方违约风险,可以通过引入第三方,通过对第三方支付一定的“保险”费用从而在风险事件发生后获得第三方的补偿。



这就是信用违约互换(CDS)。



CDS可以将违约风险转嫁第三方,会诱使金融机构配置高风险资产,资产质量下降。

风险的易于转嫁还可能诱导金融机构放松贷后跟踪,产生道德风险。

美国次贷危机正是由此引发。



但信用违约互换可减少金融机构信贷风险从而扩大其信贷意愿,抬升货币乘数。



M2=基础货币*货币乘数,正是央行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信贷意愿的共同作用结果。



央行通过释放基础货币与疏通信贷渠道两部分共同着力来对市场释放流动性支持,避免股市质押风险蔓延诱发系统性风险。



02

中国版CDS的政策出台背景是当前实体经济运营风险增高,违约率居高不下,由于商业银行缺乏低风险稳收益的可贷项目,央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释放的流动性多滞留在银行间,资金难以脱需向实。



在此背景下,通过购买信用风险缓释工具,金融机构可支付一定的“保险费用”将风险转移给央行指定机构,结合六月份央行宣布新增AA级信用债可做为MLF的抵押品。



商业银行即可以配置高风险私企债务,并将违约风险甩给央行,又可以在配置后将信用债抵押给央行获取MLF资金,从而吃利差。



这种近乎稳赚不赔的模式将大大增加金融机构配置高风险私企债务的热情。



然而这种操作集各种风险于央行一身,几乎就是央行通过代理直接买债的行为,与美联储买债QE在本质上几无区别。



区别的仅仅是范畴,这是中国针对私企的定向“QE“。



03

笔者在之前文章中也提到过,消费的本质是财富的互换,货币仅仅是媒介。



A种了一斤粮食与B做了一只毛笔,两者之间进行互换就是消费。



而A和B交易所用的货币是五元还是十元改变不了有效需求,其最终是粮食与毛笔的交换。



QE改变不了有效需求。



QE增发也仅仅只是在价格重新稳定之前通过稀释财富改变了财富在不同人群的配置。



近水楼台先得月,离超发的货币近的人就会偷走那些离得远的人口袋里的财富。

仅仅如此而已。



而私企的经营困难主要来自于经济换挡期的产能过剩,中国的经济发展多年来依赖于投资拉动,常年接近于GDP的两倍增速,而目前投资边际效应已经浮现,较多依附于强投资的产业产能过剩,最终微观的私企经营问题在宏观上逆向拉动经济增速下滑。



私企的经营困难也可从阿里、京东、华为传言停止社招窥得一斑。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华为日前内部发布《关于落实公司人才供应策略的决议》,宣布除特殊情况外,原则上停止社招。



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和投资步伐踉跄,而内需尚需政策与时间培育。



经济的长期发展依赖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非超发货币。

以货币政策掩盖金融风险延长了过剩产能的出清周期,经济调结构的效果将事倍功半。



偏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实体中的效应无非作用于刺激消费、增加投资。



而刺激非生产性消费(享乐性消费)并不能在未来产生回报来支持可持续的消费,其仅仅是压缩了未来的消费支出而已。如债务持续挤压未来消费支出,致使其难以覆盖基本生活需求甚至会引发社会治安问题。



而在投资边际效应浮现的情况下加大投资也只能产生许多没有经济收益,反而需要持续投资加以维护的大白象工程。



无论哪种都是一种资源错配,其背后对应的都是债务的堆积,债务总是要还的,这增加了经济周期的波动度。



04

世界金融一体化的进程也使得一国之内的货币政策很难独立于世界体系之外,金融资本体量甚至已远远超出了实体贸易。



金融的一体化使得不同国家之间的风险传导极其迅速,例如美国股市大跌总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国股市。



金融的一体化也使得不同国家之间的资产价格趋于平价化,否则将会产生套利,卖出A国的资产,买入B国的资产从而提高资本收益,而货币本身也是一种资产。



10月24日夜间,美国股市大跌,道琼斯下跌2.41%,纳斯达克下跌4.43%。





美股的调整在意料之中,其来源于美债收益率攀高,10月10日笔者文章中也有详细陈述。



而美股对中国股市的影响还在持续。
楼主 gz111678  发布于 2018-10-25 13:40:07 +0800 CST  

楼主:gz111678

字数:230567

发表时间:2018-03-19 06:02:5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1-22 13:20:28 +0800 CST

评论数:531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