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缺一个CEO

在我的印象中, 自己最早接触足球比赛就是从一场中韩足球赛开始的。 在那场比赛中,一个很二的中国守门员被韩国前锋突破了, 然后拉人犯规被红牌罚下。 虽然之后是中国十打十一, 但是打得挺有激情的。当然, 最后还是点球输了。 我完整地看了中国足的一个系列赛就是著名的金州兵败, 之后每四年都寄托着对中国足球的希望, 全程支持国足, 然而每四年都失望一次。 从一二年开始就很少关注国足了, 因为感觉结局都差不多, 也不需要再漩涡里面继续转悠了。而且越来越觉得对于每四年所有的报刊网上舆论开的一次次“检讨会“, 开得实在没有任何成果, 完全没有看到本质问题, 在原地打转的成分多。

楼主 lyan-lian  发布于 2019-07-22 07:34:24 +0800 CST  
(一) 目标

足球是一项竞技体育, 对于一个任何竞技项目。 第一个方面要讨论的就是项目的目标。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中国足坛对这个问题一直都是暧昧不清。对于球迷来说, 当然是希望国足能在国际比赛中拿到好成绩。但是观众只是看客, 对于业内人士来说, 这个目标未必是他们的目标。这里我们说三层目标, 一步步揭示这个真实的目标。 之后其他方面的论述将会以这个最终的目标为蓝本。

(1) 国足在国际比赛中拿到好成绩。

如果单单只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话, 那么现在的归化的路子再延伸一下, 直接像香港队那样把整个队伍变成“洋人”队, 就能解决问题。 但是这样观众是否买账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了。 国足毕竟不是古罗马角斗士。 像这样的国家队比赛是寄托民族感情在内的。 像美加这样的移民国家还好, 像中国这样的非移民国家, 如果谁敢把一整队“洋人”拉出去“为国争光”, 结局可能未必就是一个单纯的比赛问题了。 承担的舆论和民族感情压力将会非常严重。

在这个问题上, 最典型的是同为东亚文化圈的日本。 日本的情况和我国差不多, 甚至可能更好, 因为至少日本可以说那些巴西归化球员祖上是日本移民。 但是在任何一段时间内, 一只日本国足内, 基本只有一两名国家队成员是归化人。 在这种情况下, 很难想象中国国足内会安排超过三名归化(无中国血缘归化)球员。 如果国足内只有数量稀少的归化球员, 那么下面的问题就是归化球员的水平是否能够达到一两个人改变一个球队的水平。 要知道能够被归化的球员肯定首先是在其本国打不上国家队的球员。 如果能把梅西, 艾马尔之类的归化, 那么大部分观众肯定是举双手双脚赞成。 可惜实际是这种情况不太现实。 那么归化球员的作用有多大, 就只能看运气了。 实际上, 西亚也有一些国家有归化球员, 例如卡塔尔之类的。 澳大利亚更加是整个国家队都算是规划球员。 实际情况是, 卡塔尔还是没有办法自己打入世界杯, 澳大利亚的世界杯成绩也未必有多好。 更可怕的是如果国足最后成绩达不到预期。 在拥有归化球员的情况下, 球迷对国足的期望肯定非常高,如果成绩差,之后的结局将会非常可怕, 特别是舆论压力。 所以本文觉得目标(1)需要修正。


(2) 以中华民族为组成的国足在国际比赛中拿到好成绩。

这里也有一个问题, 所谓“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为了国足拿到好成绩, 是否任何合理的手段都可以使用? 如果是这样的话, 那么最好的手段肯定是把体制弄回专业制, 不要现在的联赛, 有联赛也最多就像乒乓球联赛一样作为足球专业制度的补充。 理由就是苏联足球和俄罗斯足球的差别! 当年苏联专业足球队可是拿过世界杯亚军的, 现在的俄罗斯足球什么水平大家都知道吧。 常常打不进世界杯的水平。 如果大家觉得用苏联和俄罗斯比较不公平, 那么就用苏联和美国比较。 这两国是当时世界上的两个大国。 情况也都雷同: 足球并非本国的第一运动,但是人口资源丰富。 但是在苏联拿世界杯亚军的时候, 美国队什么水平? 现在美国什么水平?能拿世界杯亚军吗? 就拿隔壁的朝鲜来说, 朝鲜打进了世界杯,朝鲜足球是什么体制? 伊拉克拿到了亚洲杯冠军, 伊拉克有很好的联赛吗?

从这些事例中, 我们至少可以看到, 一个国家足球队能否拿到好的成绩,跟这个国家是否有好的联赛没有必然的联系, 而专业足球队制度的成本更加低。 如果单纯为了拿好成绩, 国足应该学习国家羽毛球或者乒乓球队那样, 选择一名好的国家队教练, 从年纪小的孩子上选择几十名上百名好的苗子,统一训练, 然后就以这个班底为国家队班底, 之后再观察各省的省队是否有好的苗子, 吸收交换一批球员, 然后国家队每年出国打很多国际比赛。国内联赛也是为国家队打比赛而准备的。 以这样的方式带队,肯定比现在的国家队成绩要好。

实际上, 在现有的情况下, 这种方式是不可行的。 中超已经成长为一个几十亿上百亿的产业了。 如果联赛改制, 就算足协能够顶得住俱乐部的压力, 估计也顶不住球员球迷的压力。 依稀记得以前也曾有这样的说法, 但是最后还是没有施行, 最后说是没有联赛很难保证成绩。 但是从我的分析可以看到, 联赛和国足成绩没有直接联系。 这种改制的方式单纯是因为市场不允许。 所以本文觉得目标(2)也需要修正。


(3) 在保证现有的足球市场下, 以中华民族为组成的国足在国际比赛中拿到好成绩。

OK, 基本上这个就是现在中国足球发展的真实目标。当然如果联赛市场更加发展, 那么情况更加好。 但是至少国足成绩是球迷满意不满意的一个最重要指标。 本文的侧重也在这个方面。 在这个目标下, 下面要讨论的就是现在中国足球自身的现状了, 因为联赛是否能够促进国家队水平, 其实是跟各国足球现状有关。 现时的中国联赛基本是照搬欧洲联赛的赛制。 那么中国足球的情况是否跟欧洲一样呢? 就拿英格兰来说吧。 他们有英超英冠, 我们也有中超中甲。 但是实际上两者的情况相差甚远, 从英国中国足球球员注册人数的对比就可以看出来了。 对于英国人来说, 足球很可能是他们的生命的一部分。 他们从小踢足球, 加入地方足球队, 然后看着自己的队友超过自己成为某个球队的正式球员, 然后自己加入球迷会为这个自己认识的朋友加油助威。这种情况在中国是非常稀少的, 几乎不可能。 要知道英格兰联赛除了英超英冠, 还有甲级乙级联赛, 在这之下, 还有足球议会, 议会足球联赛。中国联赛只有三级, 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 足球联赛其实更加像”角斗士“表演。 说实话, 我自己肯定是支持中国足球的, 但是如果让我儿子去踢球, 我肯定是要打死他的, 并且告诉他这个完全没有前途。 估计这种情况是大部分中国家长的心理。 下一章, 我们将会论述中国足球的现状, 并且揭示如果提高国足成绩的道路, 当然是在目标(3)的前提下。
楼主 lyan-lian  发布于 2019-07-22 07:35:28 +0800 CST  
(二) 现状

普通球迷大概能够从各路媒体上知道注册人数比不过欧洲国家, 其他的一些现状基本上有一个模糊的认识。 这里我们试着从大方面到细节方面来讲讲究竟中国足球现状如何。当然, 我不是什么足球行内人, 大家都是球迷, 也只能从表面几个方面说说。

(1) 战略层面

从长久的发展来说, 现在中国足球的路子就按日本足球发展的路子在走, 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再加钱“的方式发展。 但是实际操作上面, 并没有绝对按照这个思路来走, 也没有日本发展的道路扎实。 造成这样的状况涉及到一个经济学博弈论上的著名案例。

当一个风帆比赛选手一直处于第二位, 在比赛的最后阶段, 处于冠军位置的选手没有选择根据风向调整风帆, 现在处于亚军位置的这名选手应该如何选择? 一般情况下, 如果这名亚军选手是第一次参赛, 对于现在的亚军还比较满意, 那么应该选择跟随冠军的道路, 不调整风帆。 但是如果这名亚军选手, 希望超越冠军, 那么无论调整风帆是否是好的选择, 都应该调整它, 因为假如调整风帆错了, 最多也就是没了亚军的位置, 但是万一调整对的, 那么就有可能拿到冠军。

对于中国足球发展来说, 就存在这个问题。 一开始我们学苏联, 后来学德国, 学“欧洲拉丁派”, 学法国, 现在学日本。 但是所有的这种“学习“, 都是在某个部分照搬别人的经验而已, 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怎么把别人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国情上来。 照搬别人的经验, 其结果就像上面风帆选手一样, 得到的结果肯定比照搬的对象差一点。 相对于欧洲, 我们球员在数量上和身体数质上差很多。 相对于日本, 我们又缺乏好的细致的管理。 那么得到现在这种结果其实是很正常的。 很多人一直觉得为什么中国足球这么多年这么多投入,不能像日本韩国那样冲出亚洲。 这个话实际上就像高中时期, 那些总考80分的学生抱怨为什么有些人总是这么聪明, 能考满分。 实际上看不到的是, 在我们身后仍然有一大群国家的足球水平没有我们高(印度, 新加坡, 泰国等); 另外别人能够发展起来的, 比如日本, 肯定有自己的一套在表面上看不出来的东西,作为决定性因素。

所以说, 学习其他先进足球国家经验是肯定要学的。 但是怎么学, 怎么跟本国足球现状结合, 就需要细细思量。

(2) 对足球热爱程度

俗话说, 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这个话放到中国足球上来说, 是很正确的。 有人说中国人口这么多, 怎么可能找不到11个人踢足球呢? 这个话其实很不正确, 因为每个国家的人对足球这个运动的重视程度不一样。 比如印度, 我们也可以问, 为什么印度足球这么差, 难道印度这么多人, 连找出11个踢足球的人都没有吗? 说句实话, 还真没有。 印度人都去看板球了, 足球可以说是他们排第n项的运动, 基本不关心。 虽然中国球迷好像很多, 好像很多人愿意为足球付出金钱。 但是话说回来, 在对比其他足球发达的国家比如说英国,法国, 意大利, 西班牙, 巴西之类的, 中国球迷有几个原因付出时间去热爱这项运动? 不要说那些强国了, 就算是隔壁的韩国日本。 他们有一整套青少年培训体系, 一个孩子希望以后做足球运动员, 打入职业联赛, 对于其家里人来说, 绝对是光荣的事情。在中国呢? 对绝大部分人来说, 听说孩子要作足球运动员, 希望去读足球学校是什么感觉? 至少我作为家长会觉得孩子不务正业。 甚至觉得就算要做运动员, 也是打乒乓球,羽毛球, 跳水之类的比较好, 前途大。 当然, 这里面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在之后会讲到。 但是中国球迷对足球的热爱程度, 相对于足球发达国家, 肯定没有我们认为的高。

(3) 足球运动员的质与量

这个比较数据比较容易得到。 中国足球运动员首先是数量不足, 注册足球运动员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 一般估计是五万左右。 但是更加重要的是, 相对于欧洲和南美洲国家来说, 中国足球运动员的质量也是不行的。 用最浅显的话来说, 中国球员的体格及不上人家。 把这个话说出来, 好像有人会觉得不爱听。 但是这个是一个应该正视的问题。每个国家民族都会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运动。 本来足球这种运动就是欧洲人发明, 按照欧洲人制定的规则的运动。 亚洲球队普遍成绩比较糟糕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中国球员身体素质上的确是及不上那些足球强国的。 有了这种认知后, 我们才能够发现单纯地照搬足球强国的经验其实完全行不通。 这就好像中国人去找一个英国人学英语一样, 如果对方不是长时间培训外国人学英语的话, 那么这个英国人会很难理解为什么中国人在发一些音节上会这么困难, 为什么会对讲英语的节奏和韵律怎么难掌握。
楼主 lyan-lian  发布于 2019-07-23 08:37:29 +0800 CST  
上一个帖子里的现状基本上是一些表面的现状,很多球迷在以前的帖子里面都谈到了。下面还有两点,是深层次的一些东西。

(4) “后勤”

我不知道可以叫这个什么, 姑且叫这个方面作为后勤。 打仗打后勤,是很多人都懂的道理。 那么足球的后勤是什么? 应该说是怎么培养足球运动员的一套系统。 现有情况下, 基本上就是指各地的足球学校和青训了。 那么作为国足根基的足球学校的教育水平如何? 这个事情因为我是外行, 基本不能给出深入的答案, 但是从几个事例可以一探究竟。 很多足球学校是前名教练,名球员开办的。 可是, 能够做好足球运动员的未必能够做好教练, 能做好教练的未必能够做好老师。 对于一个学校来说, 能否因材施教, 开发每个好苗子的潜能比做教练难多了。 而且对于一个以身体为主的运动, 在孩子十几岁的时候, 能否根据人的生理特征, 以现代营养学运动学的科学知识, 为孩子指定增高增重, 改善体质, 这又是足球学校应该考虑到的。 以某徐姓教练开办的足球学校为例。 对于徐老, 我个人是很尊重的, 都是一个地方人。徐老的学校是否办得好, 我不清楚。 但是就说一点, 学校的选材是否是徐老亲自操刀, 还是有专门的人根据每个学生的数据进行分析, 然后指定培训计划? 如果是前者, 徐老错失维埃拉的事情那是全上海申花球迷都知道的事情。


(5)技战术水平

中国足球队的技战术水平如何? 应该说, 在世界范围内来说, 水平应该是不高的。 就说一点, 到现在为止, 国足包括很大部分中国球队还是主教练责任制。 有很大部分的球迷还是觉得中国队只要主教练找好了, 国足一定会打出好成绩。 就上次国足世界杯外围赛兵败, 还有球迷说是因为找里皮找晚了。 这部分球迷是包括我在内的。 但是认真地想一下, 就会发现, 这个事情很扯。 要知道二战都过去70年了, 参谋制度还是一战的时候就有了。 在2020年的现代, 居然还有人觉得一个人能够改变整个世界? 很傻很天真。 说个事例, 当年霍顿作为中国主教练的时候找了一个健身教练为国足球员训练肌肉, 足球报当时还撰文驳斥了这种做法, 说足球运动员的肌肉练习方法和健身的不一样。意思是说主教练应该通过足球训练的手段加强球员的体质。 当然, 有可能是足球报真的有“专家”, 可以发现连专业体育出身的人员都不知道的事实。 那么我们说另外一个例子。阿里汉当年作为中国主教练, 后面对他的访谈节目有提到, 在打科威特的关键战役中, 说在到达科威特球场之后才发现当地球场的气氛和环境对国足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这个事例至少证明了国足情报部门严重失职。 说句实话, 连差不多三千年前的孙武都知道说“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三千年后的后人居然说什么都靠主教练就行? 要是秦昭襄王这么搞, 估计早就输掉长平之战了, 有白起都没有用。 说句实话, 足球是一个系统工程, 国足有那个钱请一个名教练, 还不如把钱分拆, 多请几个助理教练, 对每个项目(健身, 球员技术修正, 战术等)每个球员开小灶。 主教练无非就是临场战术指导, 找一个像塔瓦雷斯或者是克劳琛这样级别的就够了, 真的。
楼主 lyan-lian  发布于 2019-07-23 09:24:41 +0800 CST  
(三) 发展方向与学习目标

这章将揭示我所认为的解决方案。 首先要明确的是, 中国足球还是要采取学习外国先进经验的方式, 不能闭门造车。 毕竟国外的体育事业开展很多年了, 各种方式方法已经很成熟了, 没有必要自己搞一套。 当然这里的学习是真的学习, 是把别人的经验学来加上本国的国情, 揉合成一套体系, 不是说照搬。

然后我们来探讨一下我们应该学习的对象。 首先, 任何欧洲国家都要剔除出学习的名单。 欧洲国家的足球制度和经验是历史形成的。 他们自己开发了足球的规则, 又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 他们的经验稍微看一下就好, 拿来作为学习对象的话, 实在有很多不适当的地方。 单就足球热爱的程度, 国内就不能比, 更不要说联赛的深度了。 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在上面一直没有说。 大家如果仔细地把欧洲国家顶级联赛的城市分布图和中超的分布图拿来比较就会发现一个问题。 在五大联赛国家的分布图中, 我们可以看到, 城市分布平均, 各个地区都有当地人可以支持的球队。 中超的情况如何? 基本上球队都集中在北上广, 外加重庆武汉。 那中国其他地方的人呢? 对于他们来说, 看欧冠和看中超是否其实是一样的感觉? 反正都是“外地人”的球队。 我当然不是说什么地域局限性的问题, 也不是说应该在这个方面直接想办法。毕竟中超已经很市场化了, 选择北上广渝汉是市场的结果。 我要说的是,中超是直接学习欧洲联赛的结果, 但是中国足球发展必须深化各个地方的参与才能创造足够的足球群众基础。 至少在这方面, 本国联赛未能做到该做的事情。 把欧洲名教练请过来或者去向欧洲发达国家取经, 意义也不大。 这种情况跟向一个母语是英语的人学习英语是一样的, 他们的足球制度是建立在血液和DNA里面了。问他们怎么搞好足球就好像问一个母语是英语是英语的人怎么学好英语一样, 人家的答案肯定是: “这个很简单啊, 很自然就会了。” 一点都没有学习的意义。

那么同样道理, 向南美国家学习也没有任何意义, 人家的足球实力强完全是因为全民踢足球再加上人种身体素质优势, 根本就没有什么可以供学习的价值。

除开欧洲和南美国家, 实际上可以学习的对象就不太多了。 直接说结论。 在非欧洲和南美国家里面, 足球实力比较强又和我国有类似情况的, 基本上只有美国和日本。 所以要学习的对象也是首要学美国, 次学日本。 美国和我国情况类似: 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美国毕竟有三亿人), 足球也并非其本国最受欢迎的运动。 这样说吧, 美国足球基本是连排名前五的受欢迎的运动都不是, 而且美国的职业联赛是从1996年才开始有的。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美国足球队的成绩连年打入世界杯16强? 如果中国队有这么好的成绩, 估计不会整天被人喷成“国猪”了。 最关键的问题是, 整个美国体育界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可以在市场化条件下运行的人才培养和选拔制度。 这种制度可以保证在市场化的情况下, 为美国体育界提供人才。 其实这种制度和中国体育专业制度类似, 但是就是一个是运作在市场化条件下的, 一个是运作在专业化条件下的。 不巧的是, 我国足球已经是很深入地市场化了, 所以我国的现存的专业制度在足球这个行业里会“水土不服”。 这个可以类比苏联转型俄罗斯后其体育界的情况。 次学日本是因为日本跟我国都处于同一个文化圈, 现在足球事业也发展得不错。 一些细节的东西可以向其学习。后面, 我会详细说明该学习这两个国家的哪些方面。
楼主 lyan-lian  发布于 2019-07-25 05:42:38 +0800 CST  
(四)学习美国的什么?

其实美国体育制度是一个在市场化条件下被证明过的成熟的体系了。 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1) 创新精神

其实美国人有时候很扯, 做的事情看上去很混球。 但是对于一个事情, 美国人总是希望讨论有没有改进的可能性。 这点是很值得学习的。 记得当年94年世界杯的时候, 某报纸一篇社论论述了美国人的这种扯蛋。 当时有美国世界杯的直播公司觉得这种足球上下半场中间留20分钟休息的方式太不够“商业”了, 很难安排直播和广告的时间, 建议把足球比赛拆成六节, 每节15分钟, 外加几分钟休息时间。 而我们的报纸说的是, 美国人“破坏”了足球的“传统”和不尊重足球这个运动的“底蕴”。 对于这个评论, 我只能说“他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论这个事情究竟是对是错, 单论别人这种可以提出改进的想法就值得我们学习。 而且足球无非是一个由欧洲人指定的娱乐活动而已, “传统”是什么? “底蕴”又是什么? 我国没有任何理由去为欧洲人保持“传统”和“底蕴”。足球发展到现在, 基本每一届世界杯都会有一些规则上的调整, 从我知道的最早的背后铲人红牌, 到现在的引进VAR系统。如果一个规则可以改进足球比赛的激烈程度或者能够针对性地锻炼球员的某种能力, 加上可以产生商业效应, 我觉得在中超中率先推出, 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美国NBA篮球就是一个例子, 从90年代开始, NBA的规则和FIBA的就有很大的不同; 更加耐人寻味的事情是, 因为这种NBA规则的调整, 让美国篮球队相对于其他国家篮球队有了巨大的优势, 每次国际竞标赛, 美国队都有一种“降维打击”的感觉。所以, 规则是死的, 人是活的, 如果有创新的规则, 没有必要为了规则去限制人。

(2) 数据化管理

很难想像在“大数据”的概念提出了十多年之后, 都还没有看到数据化管理在中国足球上的运用。 还是回到徐老的案例上,说实话, 再有能力的人都有眼拙的时候。 就连里皮也不一定每次看球员都准确。 那美国人是怎么做的呢? 魔球理论听过吧。 97年的时候已经有美国经理人用数据分析帮助球队获胜了。 现在的NBA, NFL还有MLS都会专门地对每个球员的各个单项进行统计。 每个俱乐部都有自己的一套数据系统对球员的细节进行统计。 统计单位跑动时间和各球员出现区域这类数据算是基础中的基础了。 俗话说, 人眼会骗人, 数据不会骗人。 再出名的教练也需要数据的辅助才能精准地看出哪个球员好哪个球员可以上场。 数据分析不单可以用于选材, 还可以用于培养球员。 美国NCAA联赛里面, 基本上每个球队都有一套用数据管理球员的系统。 针对每个年轻球员, 通过数据分析看到球员的特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然后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方案。 这种用数据分析帮助球员特别是年轻球员提升实力的做法是国内一些足球学校所急需的。还是哪句话: 人眼会骗人, 数据不会骗人。 当然, 数据分析还可以用于技战术层面。 在欧洲, 用数据分析软件来分析球员射点球的习惯指导守门员扑救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
楼主 lyan-lian  发布于 2019-07-25 13:58:37 +0800 CST  

楼主:lyan-lian

字数:5760

发表时间:2019-07-22 15:34:24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7-25 20:42:55 +0800 CST

评论数:1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