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五史简编【持续更新】

卷五十七 纪第五十七 后梁纪
朱温(852-912) 即后梁太祖。五代梁朝建立者。公元907—912年在位。宋州砀山(今安徽砀山东)人。唐乾符四年(公元877年)参加黄巢起义军。黄巢建立大齐政权时,任同州防御使。
中和二年(882年)叛变降唐,任河中行营招讨副使,赐名全忠。次年,为宣武节度使。
四年,与李克用等联兵镇压黄巢起义军。后又击破秦宗权,兼并徐州、兖州、郓州,并迫使河北各镇归附。天复元年(901年)进封梁王。
与李克用父子长期征战。曾建立在兵士脸上刺字的制度。
天祐四年(907年)代唐称帝,改名晃,都汴(今河南开封市),国号梁,建元开平,史称“后梁”。
乾化二年(912年)为其子友珪所杀。
死后,葬于宣陵,谥号神武元圣孝皇。友珪(?-913),小字遥喜,朱温第三子。封郢王。即位后荒淫无度,引发袁象先等人叛乱。象先杀入宫中,他命冯廷谔将他杀死。死后被废为庶人。
朱友贞(888-923) 即后梁末帝。曾名瑱、锽,朱温第四子。公元913—923年在位。封均王。
朱友珪死,他继立为帝,与李存勗常年交战。
贞明元年(915年)因魏博兵降存勗,存勗得以进逼黄河北岸。龙德三年(公元923年)被杀,后梁亡。
按:朱温的暴虐,史不绝书。他乱伦荒淫,残杀暴虐,又岂能擅自翻案。或以其轻赋赞之,也难比唐宗宋祖。最终被儿子所杀,所建立的国家迅速灭亡,也实属报应。至于五代的战乱也就由此开始了。
赞:梁祖盗起,鞭笞天下;坐收神器,河汾业大。清流投河,车毂遭杀。珪乃弑父,末丧邦家。
楼主 述作堂漫笔  发布于 2017-09-23 15:46:58 +0800 CST  
卷五十八 纪第五十八 后唐纪
李存勗(885-926) 即后唐庄宗。五代唐朝建立者。公元923—926年在位。李克用之子。克用(856-908),唐末沙陀部人。朱邪赤心之子,别号李鵶儿。一目失明,又号独眼龙。初随其父冲锋陷阵,军中称为“飞虎子”。曾杀大同军防御使段文楚,据云州。后为唐军所败,与其父逃入鞑靼。黄巢攻克长安,代北起军使陈景思召他为代州刺史,率沙陀兵镇压黄巢,攻破长安,被任为河东节度使,后封晋王。长期与朱温交战。
天祐五年(公元908年)克用死,存勖嗣位为晋王,据太原,以尊奉李唐相号召,与后梁连年征战。
贞明元年(915年)因得梁魏博兵之降,进逼黄河北岸。
后梁龙德三年(923年)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建元同光。后唐建立后,他尊其父克用为太祖武皇帝。同年攻灭后梁,定都洛阳。治国无方,重敛急征,民不堪命。
同光四年(926年)因兵变被杀。死后,葬于雍陵,谥号光圣神闵孝皇帝。
后唐明宗(867-933) 名嗣源。李克用养子。公元926—933年在位。本名邈佶烈,改名嗣源。因战功官至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
同光四年(公元926年)庄宗被变兵所杀,入洛阳,称监国,后称帝,改名亶。
在位时略减赋税,民得稍息。但不识字,所任枢密使安重诲读章奏也不能尽通。变乱屡起,次子李从荣举兵反,他时已病危,闻讯而死。
死后,葬于徽陵,谥号圣德和武钦孝皇帝。
李从厚(914-934) 即后唐闵帝。明宗之子。公元933—934年在位。封宋王。李从荣反,他奉召入京继位。
用朱弘昭、冯赟等人,思谋削藩。潞王从珂举兵反,他出逃魏州,中途为石敬瑭、刘知远扣留,旋被杀。
李从珂(885-937),即后唐废帝、末帝。明宗养子,本姓王,小字二十三。公元934—937年在位。因战功官至凤翔节度使,封潞王。
李从厚时,因谋削藩,被迫举兵反,攻入洛阳,自立为帝。即位后,与石敬瑭相猜忌,敬瑭向契丹乞援,逼近洛阳,他自焚死。死后葬于徽陵。
按:唐庄宗初起兵之时,慨然有吞吐天下之志,看他奉三箭于祖庙之中,四方征伐,英雄才气,透于史书之间;然而一旦得志,宠信伶官,民不堪命,不久即被杀身亡,实在可惜。及明宗之时,虽有平治天下之心,却无统治天下之才,致使五代兵连祸结。后世君主应当引以为戒,切莫重蹈覆辙。
赞:晋王将终,三誓斯立。庄宗继庙,凭陵意气。仓皇东顾,沾襟所泣。成国忧劳,亡于豫逸。
楼主 述作堂漫笔  发布于 2017-09-23 20:18:54 +0800 CST  
卷五十九 纪第五十九 后晋纪
石敬瑭(892-942) 即后晋高祖。五代晋朝建立者。公元936—942年在位。沙陀部人。后唐时为河东节度使,镇守太原。
清泰三年(公元936年)向契丹乞援,得以攻灭后唐,并受册封为帝,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市),国号晋,建元天福,史称“后晋”。割幽蓟十六州予契丹,年献帛三十万匹,称契丹主为“父皇帝”,自称“儿皇帝”。
天福七年(942年)死,葬显陵,谥号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侄重贵立,是为出帝。
后晋出帝(914-974) 高祖之侄。公元942—946年在位。累封至齐王。采景延广议决绝向契丹称臣,两国关系恶化。遭到契丹进攻,兵败而降。
至辽保宁六年(974年)时死。
按:将故国土地拱手送于外国以求名禄者,将其比喻成走狗也不为过。石敬瑭卖国求荣,虽有善政,也不及其恶行之万一。此后乃至明朝,中国才有一统恢复之称,其罪史不能尽书!
赞:儿皇石郎,遗臭古今。呜呼出帝,辽实亡晋。
楼主 述作堂漫笔  发布于 2017-09-23 21:23:31 +0800 CST  
卷六十 纪第六十 后汉纪
刘知远(895-948) 即后汉高祖。五代汉朝建立者。公元947—948年在位。沙陀部人。生于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
后晋时,为河东节度使,累封至北平王。
开运三年(公元946年)底契丹灭后晋,拒不出兵驰援,次年在太原称帝,仍奉后晋正朔。不久乘契丹北还,南下攻入洛阳,建都汴,国号汉,史称“后汉”。
乾佑元年(948年)死,葬睿陵,谥号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
刘承祐(931-950) 即后汉隐帝。高祖之子。公元948—950年在位。即位初由杨邠、郭威、史弘肇、王章等辅政,以郭威镇压起义,平定李守贞之乱,并镇守邺都(今河北大名)。性猜忌,杀邠等,迫使郭威起兵。
乾祐四年(公元951年)战败,逃亡中被杀。
按:五代时期,君臣不知忠义,父子不知慈孝,比比皆是。后晋时期,刘知远受到晋室优待,及出帝被辽所攻,不思举兵勤王,只是于后晋灭亡之后鼓噪追击,然后从容称帝,其志可知。以致身死之后,国家灭亡,其中原因又该责怪于谁呢?
赞:肇起并汾,遄临汴洛;因乱帝图,中原立国。幸祸为利,二世而夺。
楼主 述作堂漫笔  发布于 2017-09-24 18:26:05 +0800 CST  
卷六十一 纪第六十一 后周纪
后周太祖(904-954) 即郭威。五代周朝建立者。公元951—954年在位。邢州尧山(今河北隆尧西南)人。后汉时,为邺都留守。
乾祐四年(公元951年)代后汉称帝,建都汴,国号周,建元广顺,史称“后周”。在位期间,倡导节俭,无主荒田人农民占为永业,北方社会逐渐得以安定。
显德元年(954年)死,葬于嵩陵,谥号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诸子皆被后汉所杀,由养子柴荣即位,是为周世宗。
周世宗(921-959) 亦称“柴世宗”。公元954—959年在位。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人。改革政治,整顿军事,奖励生产。先后攻取蜀阶、成、秦、凤四州与南唐江淮地区十四州,又北伐契丹,收复瓦桥(在今河北雄县西南)等三关,为此后北宋统一奠定了基础。
显德六年(959年)死,葬于庆陵,谥号睿武孝文皇帝。
后周恭帝(953-973) 名宗训,世宗之子。公元959—960年在位。即位时年仅七岁,由符太后临朝称制,政事决于范质、王溥等。
显德七年(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他禅位赵匡胤,封郑王,迁居房州(今湖北省房县)。后周亡。
开宝六年(973年)卒,一说被杀。
按:后周于五代之时,颇有作为。郭威以家族被诛起兵,掩有天下;及周世宗在位时期,推行改革,四周征伐,诚有为之君。北宋因后周之强,乃能统一天下。或云帝王之功,实在是百姓之望啊!
赞:汉道斯季,天命有归;揽寻龙图,因称祖威。嗣守鸿业,世宗声美;王道荡荡,功成南北。恭帝禅让,炎宋开徽。
楼主 述作堂漫笔  发布于 2017-09-24 18:42:32 +0800 CST  
卷六十二 纪第六十二 宋纪一
宋太祖(927-976) 即赵匡胤,字元朗。宋王朝的建立者。公元960—976年在位。涿州(今属河北)人。后周时任殿前都点检。领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掌握兵权。
显德七年(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即帝位,国号宋。循先南后北战略,对割据政权各个击破,先后攻灭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南唐诸国。选用将领长期驻防北方要地,加强对契丹的防御。
同时,削夺禁军将领和藩镇兵权;陆续派文臣带京官衔外出,代军人掌握地方行政;并另遣使臣分掌地方财政,加强中央集权。设副相(参知政事),并以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以分宰相之权。选精壮地方厢兵为中央禁兵,以削弱地方兵权。
立更戍法,使兵将不相知,以防将领拥兵自重。
又兴修水利,鼓励开垦荒地,整治以汴河为中心的运河,以增加赋税收入和运输能力。他的政治措施,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结束了混战割据。其重文轻武、偏重防内的方针,对宋朝“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有所影响。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暴死,一说为太宗所杀。葬于永昌陵,谥号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宋太宗(939-997) 名炅,原名匡义,后改光义,即位后改炅,字廷宜。太祖之弟。公元976—997年在位。
即位后,继承太祖对割据政权各个击破的策略,与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平海节度使陈洪进“纳土”。
次年灭北汉。乘胜攻辽,但在对辽战争中一再大败,遂采取守内虚外的政策。
政治上继续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禁节度使补亲吏为镇将,收节度使所领支郡由朝廷直辖。设考课院、审官院,加强对官吏的考察与选拔,又大量增加进士科中式名额,使文臣纂修《太平御览》等书,加强了“重文”的风气。当时社会生产虽有逐步发展,但剥削很重。
晚年,四川爆发了王小波、李顺起义。
至道三年(997年)死,葬于永熙陵,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
按:五代乱世持续了五十余年,至宋太祖时期初步平定。宋太祖起自武将,以阴谋夺得皇位,于是乃限制武将,发展文治。但北宋强敌环饲,此时世界列国发展,已不似汉唐之时。北宋自宋太宗伐辽失败后,采取守势,虽可自保,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不过,国家暂得稳定,社会得以发展,资本之兴,应由此时而起——两宋虽然积贫,富足亦可称道!
赞:介胄发迹,践祚九五。放释兵权,州郡司牧。北兴干戈,南来纳土。炳焕史牒,崇文息武。
楼主 述作堂漫笔  发布于 2017-09-24 20:26:22 +0800 CST  
卷六十三 纪第六十三 宋纪二
宋真宗(968-1022) 名恒,太宗之子。公元997—1022年在位。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分全国为十五路,各路转运使轮流返京,询以民事,蠲放五代以来欠税,致咸平、景德被认为宋的治世。但辽军屡次进攻,威胁很大。
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役,虽从寇凖之议亲至前线督战,终因畏敌约和,开创用岁币求苟安的恶例。
后期信用王钦若,伪造天书,大兴祥瑞,封禅泰山,号为“大功业”,又任用丁谓,广建宫观,劳民伤财,岁出日增。
乾兴元年(1022年)死,葬于永定陵,谥号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宋仁宗(1010-1063) 名祯,真宗之子。1022—1063年在位。即位之初,刘太后称制。
明道二年(1033年)太后死,始亲政。在位时西夏强盛,宋兵屡遭失败;辽亦乘机索取关南之地。他屈辱求和,于庆历二年(1042年)增加“纳”辽的岁币。
四年,又以“岁赐”为名,以银、绢、茶等与西夏议和,加之官兵、士兵大增,形成冗费、冗官、冗兵之积贫积弱局面。虽曾起用范仲淹等作一些整顿措施,但在反对派攻击下,不久即废罢。
嘉祐八年(1063年)死,葬于永昭陵,谥号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宋英宗(1032-1067) 名曙,本名宗实。仁宗嗣子。1063—1067年在位。为濮王允让之子。
即位后,韩琦、欧阳修等请尊濮王为考,遭司马光等反对,史称“濮议”。
勤于政事,继续任用韩琦、欧阳修、富弼等人,力图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取得了一定效果。支持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
体弱多病,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病死。死后,葬于永厚陵,谥号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按:宋朝自真宗以后,开媾和之始,国家外加日用靡费;真宗非但不思其过,又事封禅,美其名为“大工业”,岂不可笑?自此之后,两宋苟合于外,冗费于内,文官又好党争,渐为沦落,又实在可惜。
赞:真宗英悟,澶洲既盟;瑞献功业,封禅而登。怀仁庆历,濮议英皇。
楼主 述作堂漫笔  发布于 2017-09-25 18:19:22 +0800 CST  
卷六十四 纪第六十四 宋纪三
宋神宗(1048-1085) 名顼,英宗之子。1067—1085年在位。熙宁二年(1069年)起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力谋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置熙河路,用王韶取河、洮等五州,加强对西夏的防御。
安石罢相后,他更重视理财,积蓄力量。
元丰四年(1081年),使宦官李宪等,集结军队,拟一举灭夏,以指挥失当败北。次年使徐禧筑永乐城(在今陕西米脂西),准备再举,又被夏人攻陷。
期间又进行官制改革,史称“元丰改制”。
八年(1085年)死,葬于永裕陵,谥号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所行新法随即被废弃。
宋哲宗(1077-1100) 名煦,神宗之子。1085—1100年在位。元祐年间高太后听政,任用司马光等,废王安石新法。
高太后死后亲政,元祐九年(1094年)四月改元绍圣,明令绍述神宗新法,起用新党章惇、曾布等,贬斥元祐大臣范纯仁、吕大防等数十人,元丰时实施的新法,次第恢复,史称“绍圣绍述”。
元符三年(1100年)死,葬于永泰陵,谥号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
按:神宗即位初,北宋已面临三冗的问题,虽看似承平,实则积弱已久。然而神宗变法操切,所用非人,又因王安石虽蕴大才却短于实干,以致坐失变法时机,徒使国家出现动荡。此后北宋面临新党、旧党之争,愈演愈烈,加之新党之中投机腐败者居多,最终于宋徽宗之后灭亡,原因或起于此!
赞:天纵神宗,图治中兴;法不盈久,宣仁同政。党籍祸兴,不复前成。
楼主 述作堂漫笔  发布于 2017-09-25 18:36:10 +0800 CST  
卷六十五 纪第六十五 宋纪四
宋徽宗(1082-1135) 名佶,哲宗之弟。1100—1125年在位。哲宗时封端王。哲宗死,无嗣,他即位。
初欲调和熙丰与元祐党争,旋以“绍述”神宗为国策。任用蔡京等人主持国政,禁锢党人,排斥异己,贪污横暴,滥增捐税。
尊信道教,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搜刮江南的奇花异石,称“花石纲”,于京师筑园,名“艮嶽”。在位期间社会矛盾激化,河北、京东、两浙等地都爆发了农民起义。
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南下;十二月(1126年初),传位赵桓(钦宗),自称太上皇。
靖康二年(1127年)为金兵所俘,后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死后,绍兴十二年(1142年)归葬于永佑陵,谥号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徽宗雅好,在位时广收古物和书画,网罗画家,扩充翰林图画院,使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擅书画,真书学薛曜,自称“瘦金书”,也写狂草,传有真书及草书《千字文卷》等书迹;绘画重视写真,以精工逼真著称,工花鸟,相传用生漆点鸟睛,尤为生动。存世画迹有《芙蓉锦鸡》、《池塘晚秋》、《四禽》、《雪江归棹》等图。亦能诗词,有《宣和宫词》三卷,已佚。近人辑有《宋徽宗诗》、《宋徽宗词》。
宋钦宗(1100-1161) 名桓,徽宗之子。1126—1127年在位。受禅时金兵已南下。
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汴京,军民纷纷要求抵抗,他被迫任用主战派李纲,击退金兵;但仍答应割太原等三镇及河北、河东等地,向金兵屈辱求和,并制止各路援军前来。
不久金兵再度南下,汴京城破。次年,他与徽宗一同被俘,北宋灭亡。后死于五国城。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死讯传至南宋,谥号恭文顺德仁孝皇帝。
按:世传南唐后主李煜死后托生于赵宋,是为宋徽宗。宋徽宗书画文采,独步古今,但可惜的是,身为一代帝王,只知道享乐,却不顾及黎民百姓,一旦外族入侵,束手而缚,去死于北方,可怜之处也有可恨之因。及钦宗即位,国家已面临危难,他却但有些许转机便思偏安,最终祖宗基业几乎丧尽,昏庸之主的评价,不亦宜乎?
赞:道君崇饰,君臣逸豫;徽钦北狩,国破身辱。
楼主 述作堂漫笔  发布于 2017-09-25 19:52:45 +0800 CST  

楼主:述作堂漫笔

字数:45787

发表时间:2017-09-02 22:17:5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26 18:43:26 +0800 CST

评论数:7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