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那些事(长期连载中)

1901年11月17日,78岁的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李鸿章的生命终于走到了尽头。这位晚清重臣留下一封给朝廷的遗折,遗折中除了表达他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朝廷的忠心外,还向朝廷不遗余力的推荐了一个人作为他的继任者。说这个人“足智多谋,规模宏远”“环宇内人才”无出其右,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能让李中堂如此青睐,在临终前力荐呢?这个人的名字叫袁世凯,是个河南人,老家在河南省东南部的项城县。这个地方在当时很穷,经济十分的不发达。不仅工商业不发达,甚至连农业也不怎么样。贫富分化比较严重,约90%的耕地被富户占据着。至于普通农民,只有当佃户的份。也就是租种地主家的土地,每年向地主交租。这在封建社会是很普遍的一种关系,似乎没什么可说的。但在当时,项城的地主对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剥削的却非常严重。地租之高(五成甚至八成,)令人咋舌。农民一年辛辛苦苦的种地,到头来却连饭也吃不饱,这就导致了很深的社会矛盾。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在丰收季节去抢地主家的庄稼,地主呢为了保住自己的粮食,不得不派人保护自己的庄稼。一来二去,就发生了械斗等流血事件。久而久之,项城的民风变得非常剽悍。在距离项城县城关东北方向大约十几公里,有个张营村。袁世凯的老家的就在这里,袁家以耕读传家,而且以考科举为传统。在嘉庆年间,袁家出了一个叫袁耀东的读书人。这个人是袁世凯的曾祖父,前面说过,袁家的传统是参加科举考试,以考取功名为荣。袁耀东自然也不例外,,可惜只考上了秀才,而且不到四十岁就死了。只剩下老婆郭氏和四个儿子:树三,甲三,凤三,重三。此时的袁家家道早已中落,家庭生活非常困难。好在袁耀东有个好老婆。郭氏是名门望族家的大家闺秀,所以见识比一般的女人要高。她一方面操持家务,下地干活。另一方面督促四个儿子用功学习,已完成他爹未竟之志,考取功名。好在四个儿子都很用功,以后都很有出息。大儿子袁树三先是考上了廪贡生(国家发给生活补助的秀才),后来又担任了县教育局局长(署陈留县训导兼摄教谕)。二儿子袁甲三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高中进士,此后一直担任京官,当过礼部主事,军机章京,监察御史,兵科给事中。老三袁凤三和老四袁重三都是秀才,不过老三干过禹城县的教育局长。老四一直没有当官
楼主 关城榆叶  发布于 2014-02-09 20:24:00 +0800 CST  
自己先顶个先
楼主 关城榆叶  发布于 2014-02-09 20:25:12 +0800 CST  
老大袁树三虽然学历不高,只是个秀才,并且没有当过大官。可是他却是袁世凯的祖父。袁世凯的爹叫袁保中,学历同样不高,只是个附贡生,还是捐的。他还有个兄弟叫袁保庆,中过举人,后来仕途比较顺利。关于袁保庆后面会有详细介绍,袁甲三也有两个儿子,长子袁保恒,也中过进士,后来在翰林院担任编修。次子袁保龄,只中过举人。
楼主 关城榆叶  发布于 2014-02-09 20:27:46 +0800 CST  
袁世凯出生的年代属于十九世纪后半叶,此时的清王朝就像一艘正航行在惊涛骇浪中却又千疮百孔的破船,四处漏水,危机重重。不仅面临着可怕的外患,还有前所未有的内忧。如果把外患比作惊涛骇浪的话,那么内忧就是船身上的破洞。而太平天国运动无疑是这些破洞当中最大的一个。这场咸丰元年(1851年)到同治三年(1864年)的农民运动把大清朝折腾的天翻地覆,这场运动的起因还要从一个一个叫洪仁坤的读书人说起,洪仁坤的家在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在他小的时候和许多小朋友一样,进入了村中的小学(私塾)读书.小洪同学在学生时代学习很用功,不说学富五车,也算是饱读诗书吧。所以大家都认为他以后能够金榜题名。他本人也比较自信,可是现实是残酷的,小洪同学参加了三次乡试都名落孙山,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的是,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的,你如果考不上,就要重新回去复读三年,才能考试。再考不上再回去复读,如此反复。所以说这项考试是很磨练考生毅力的,有的考生甚至考到六七十岁还没考上。但是小洪同学就没这个毅力了,第三次乡试以后,他已经25岁了。但是依然没有结果,小洪同学感觉很受伤。回到家里就病倒了,病的非常严重,一度陷入了昏迷。就在这期间,他做了一个梦,梦的大体内容是他是上天派到人间斩妖除魔的使者。小洪同学为了让自己的病好起来就改了了个名字叫洪秀全。四十天后他的病终于好了,可是病好的小洪变得少言寡语,举止非常怪异。如果从现代医学角度来分析,很有可能是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可能还有点妄想症。不过此时的他并不甘心以前的失败,于是又去参加了一次乡试。可是还是没有结果,不过这次小洪同学倒是很淡定,并没有过激的反应。他翻阅起一本在广州参加乡试时基督教徒送的一本名叫《劝世良言》的小册子,不由得想起了之前做的那个梦。他似乎有所悟,把梦和书中的内容一比较,不由得一拍大腿,原来自己是上帝派下来的。这个发现不得了,小洪同学发誓以后再也不读孔孟之书,还把家里孔子的牌位换成了上帝的牌位
楼主 关城榆叶  发布于 2014-02-09 20:34:12 +0800 CST  
怎么没人看啊
楼主 关城榆叶  发布于 2014-02-09 20:35:11 +0800 CST  
小洪按照自己对基督教义的理解,决心建立一个和基督教差不多的教派—拜上帝教。不过这只能算是基督教的山寨版,况且山寨的很不彻底,连高仿都算不上。的确如此,以至于后来他到广州要求加入基督教时,被教士以对教义理解不够的理由拒绝了。虽然说小洪同学对基督教教义的理解并不完整,甚至连《圣经》都没有读过,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传教的热情。于是他在广州一带宣传起他的山寨版基督教来,可是宣传来宣传去,大家都不买账,只有一个人相信他,这个人是他的表弟冯云山。洪表哥和冯表弟商量了一下,还是应该到偏远的山区去。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洪秀全和冯云山去了广西桂平紫荆山区,与在广州时不同,这回信的人很多,很快达到了上万人,而且还在不断的增长。转眼到了咸丰元年(1851年),就在这年,洪秀全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造反。1月11日,在金田村起事,正式打出了“太平天国”的旗号。此后太平军一路上势如破竹,9月攻下了永安。11月27日,老洪做出了封王的决定,他封自己为天王,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表弟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打下了南京,老洪觉得这个地方很不错,于是把都城定在了这里,并且改名为天京。此时的老洪虽然拥有了自己的国家,但是他并不满意,决定继续北上,想一举端掉清朝的江山。于是他派出了一支两万多人的北伐军北上,一时间天下大乱
楼主 关城榆叶  发布于 2014-02-09 20:36:25 +0800 CST  
在北伐军经过的安徽北部,河南东南部等地,受到太平军的影响,一个新的反清组织出现了。这个组织的名字叫做捻军,“捻”在当地方言中是一股一伙的意思,捻军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当地的武装走私团伙,贩私盐的。这其中有个最大的团伙,为首的叫张乐行,此人后来成为捻军的首领。按理说,这种武装走私团伙在平时不足为患,但是此时清朝的局势就像是一锅热油,加一滴水都会使它沸腾。走私犯们对老洪的成就很是羡慕,也想着大干一场。正所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于是也开始攻城略地起来,造成了很大的声势。这些大大小小的起义实在够清朝的统治者们喝一壶的了,咸丰为此焦头烂额,心急如焚。急急忙忙的调各地军队镇压,可是毫无效果。八旗,绿营早就丧失了战斗力,基本上是一触即溃。无奈的咸丰为了“hold”住局势,只好祭出了办团练的法宝。这个办法并不是第一次用了,早在咸丰的爷爷嘉庆当政时期,为了对付愈演愈烈的白莲教起义,就曾下令办过团练,效果还不错。什么叫团练?说白了就是地方武装,有点类似于今天的民兵组织。不过那次的团练远没有这次的规模大,而且影响远不能和这次相比。在这次办团练的活动中,涌现除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实力派人物。深远的影响了以后晚清的政治格局,汉族官员由此崛起。咸丰三年(1853年),朝廷派兵部侍郎周天爵率三千名清军进驻了安徽重镇宿州。如果仅靠这三千人马对付捻军肯定不够,所以朝廷决定在安徽办团练,任命担任工部侍郎的安徽人吕贤基为督办安徽团练大臣。团练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周天爵的正规军作战,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朝廷还给这位吕大人配备了一位助手,这位助手就是时任兵科给事中的袁甲三。
楼主 关城榆叶  发布于 2014-02-09 20:38:17 +0800 CST  
@曾经的猎人2011 7楼 2014-02-09 20:41:54
楼主继续,写的还可以
-----------------------------
谢谢
楼主 关城榆叶  发布于 2014-02-09 20:44:50 +0800 CST  
只不过捻军已经初步成了气候,所以围剿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可怜的周天爵周大人已经80多岁了,这样的风烛残年还要在战场上来回折腾。于是咸丰四年(1854年),这位老人终于支撑不住,一命呜呼了。过了不长时间,吕大人所镇守的舒城被捻军攻破,他也投水自尽了。这样的事情对于当时局势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坏消息。但是对于袁甲三来说,周大人和吕大人的相继离去却给他带来了机会。要知道当时的袁甲三只是个四品官,这回他可要升官了,朝廷不仅让他统率驻防宿州的三千正规军,还让他接任了吕大人的督办安徽团练大臣。这回袁甲三可以大干一场了,不过与捻军的作战依然不顺利,但是袁甲三屡败屡战,他手底下的人马终于成为一支劲旅。袁甲三除了有肃清当地的捻军的任务,还担负着切断太平军与捻军联系的重任。原因是当时清军在长江中游地区正与太平军鏖战,如果捻军一旦向南进犯,就会使清军腹背受敌。而此时统率长江中游地区清军的不是别人,正是袁甲三的老朋友曾国藩,袁甲三在担任礼部主事的时候,曾国藩是礼部侍郎。两人经常一起探讨学问,私交非常好,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袁甲三在皖北地区死死的拖住了捻军,确保了曾国藩不腹背受敌。为曾国藩一举荡平太平军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楼主 关城榆叶  发布于 2014-02-09 20:46:02 +0800 CST  
此时的战争对于袁氏家族来说,并不是袁甲三一个人在战斗。儒家思想中的一些观念使得袁家上下都动员起来了,是在当时袁家人的眼中,太平军也好,捻军也罢,全都是乱臣贼子,大逆不道。所以他们要用实际行动来捍卫自己的信念和忠诚。袁甲三的长子袁保恒和袁树三的次子袁保庆以及袁保龄先后来到军中效力。袁保恒和袁保庆主要工作是带兵,直接同捻军作战,袁保龄则到军中当了一个幕僚,负责出谋划策之类的工作,大体相当于今天的参谋人员。
楼主 关城榆叶  发布于 2014-02-09 20:46:57 +0800 CST  
袁世凯出生的时候,战争并没有结束,而是进入了更残酷的阶段。战争不管正义非正义都是极其残酷的,战争意味着流血,意味着杀戮,但是又意味着机遇。袁氏家族就是在这场战争中得到了机遇,实现了崛起。也可以这样说,袁家叔侄的顶子是被鲜血染红的
楼主 关城榆叶  发布于 2014-02-09 20:49:08 +0800 CST  
在袁世凯出生前的咸丰七年(1856年),袁树三率部攻破了捻军的老巢雉河集,光是被杀的就有差不多三万人,还有好几万人被迫投涡河而死。

同治二年(1863年),袁保庆攻陷了项城尚店,被俘的千余名捻军尽数被屠。同年,在家留守的袁重三和袁保中率领团练武装协助清军攻下了西芦镇,叔侄二人的所作所为一点也不逊色于袁甲三和袁保庆。导致西芦镇整个被夷为平地,尸横遍野。
袁氏家族就这样发达起来了,袁甲三官至钦差大臣,漕运总督。还一度节制过豫皖苏三省的军务,并被皇帝赏穿黄马褂。袁保恒在翰林院当侍读学士,后来又当了内阁学士,官至刑部左侍郎。袁保龄是内阁中书,袁保庆则当了道员。
楼主 关城榆叶  发布于 2014-02-09 20:50:57 +0800 CST  
袁世凯童年就是在这样一个动荡的年代渡过的,不过这却从小就培养了他坚强,临危不惧的性格。项城由于离安徽比较近,所以也是捻军活动的重灾区,所以捻军经常袭扰项城。最严重的一次是咸丰八年(1858年),项城周边四县的捻军在一个叫王庭桢的人带领下起事,先后占领了项城周边的重要地区。离袁世凯老家近在咫尺,捻军一向视袁家为眼中钉,肉中刺。放出话来要拿下项城,形势一时间比较危急。在家留守的袁重三和袁保中利用家族在地方的威望,组织了一支团练武装。同时把家眷送到陈州府城去避难,又在项城东北四十公里构筑了一座堡寨,叫袁寨。堡寨这个东西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算是一种永备工事。除了防御设施外,还有住房,水井等生活设施。如果寨墙够坚固,寨中储备有足够的粮食,估摸着坚守个一年半载也不是没有可能,在那个时代很实用。袁世凯刚出生后不久,也被接到了袁寨中,当时捻军经常攻打袁寨,但是一次也没有成功。虽然有惊无险,但也实在是惊心动魄。袁世凯五岁那年,有一次捻军又来攻打袁寨,战斗场面非常激烈。袁世凯居然一个人偷偷的跑到寨墙上观战,而且毫无惧色,实在是一般的小孩所不能比。
楼主 关城榆叶  发布于 2014-02-09 20:51:38 +0800 CST  
在这个狼烟四起的战争年代,袁保中一边忙着指挥打仗,保卫家乡。一边还忙中偷闲,夫妻之间的事也没落下。他先后娶了两任老婆(都姓刘),一共生了九个孩子。除了大刘夫人生过两个儿子外(袁世昌和袁世敦,袁世昌后来夭折),其余的六个儿子,三个女儿都是小刘夫人生的,袁世凯排行第四。袁保中有这么多的后代,可是相比之下,他的兄弟袁保庆就没那么幸运了。袁保庆先是娶了一户姓牛的大户人家的小姐,可是牛小姐生过两个儿子又先后夭折了后,就再也生不出来了。袁保庆又先后纳了两个小妾,可两个小妾的肚子也不争气,生了三个女儿后,她们的肚子也没了动静。袁保庆一下子没了脾气,还是牛夫人为他出主意,让他去找大哥商量,把袁世凯过继过来当儿子。在那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年代里,没有儿子确实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袁保庆怕大哥不同意,多了个心眼,先是去找祖母郭老夫人商量这件事情,不过郭老夫人从全局的角度考虑,还是很赞同这件事情的。于是袁世凯七岁的时候就成了叔叔袁保庆的儿子,
楼主 关城榆叶  发布于 2014-02-09 20:52:38 +0800 CST  
今晚就先更到这,兄弟不才,难以写出惊世奇文,大家凑合着看吧
楼主 关城榆叶  发布于 2014-02-09 20:55:06 +0800 CST  
@13880464653 16楼 2014-02-09 21:20:10
楼主继续加油顶
-----------------------------
多谢兄台
楼主 关城榆叶  发布于 2014-02-09 21:30:37 +0800 CST  
@18623510077 19楼 2014-02-09 22:11:40
不错,继续努力,等待中!
-----------------------------
谢谢
楼主 关城榆叶  发布于 2014-02-09 22:40:47 +0800 CST  
@鬼面菩提 18楼 2014-02-09 22:06:18
继续
-----------------------------
明天一定
楼主 关城榆叶  发布于 2014-02-09 22:41:38 +0800 CST  
@大青蛙1983 23楼 2014-02-10 08:28:26
加油楼主,写得好。
-----------------------------
谢谢
楼主 关城榆叶  发布于 2014-02-10 12:09:41 +0800 CST  
就在小世凯有了新的父母的时候,战争终于要结束了。无论是南方的“长毛”(太平军),还是北方的捻子逐渐的消停了。按照惯例,这个时候朝廷该论功行赏了,总之该升官的升官,该发财的发财。战争虽然是一场灾难,可是总有一小部分人从中受益。袁世凯的嗣父袁保庆就是这一小部分人当中的一个。同治四年(1865年),河南巡抚沈万之向朝廷保举袁保庆为道员,不过是候补的,留河南补用。这里面要说明一下,这个道员大体相当于今天的副省级干部,在当时是个管两三个州府的三品官。虽然是个候补的,但要是一旦补上一个好缺,也是不错的。就在这个时候,浙江巡抚马新贻也向朝廷保举袁保庆为浙江道台,同样在浙江候补。按说这沈万之保举袁保庆合情合理,因为袁保庆是河南人,为保卫家乡出了很大的力,为自己分了忧,保举他当个官也是应该的。可是这里面有马新贻什么事呢?难不成这马新贻和袁保庆认识?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他们俩关系还不错,相当不错,这点从马新贻日后对袁保庆的帮助就可以看出来。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好基友。那么袁保庆和马新贻到底是怎么勾搭上的呢?这还要从马新贻自身的经历说起。马新贻是山东菏泽人,回族,中过进士,值得一提的是和李鸿章还是同榜的进士,大体相当于今天的大学同班同学。马新贻后来担任安徽合肥的知县。在此期间,还在袁甲三手下干过,打过太平军,因功升任按察使,也就是副省长。不过后来因为守庐州的时候没守住,又被撸了。多亏袁甲三的保举才官复原职,马新贻自然对袁甲三感激涕零,再加上袁保庆当时也在袁甲三手下带兵,所以两人走动的还不错,一来二去的就成了好基友。尽管袁甲三后来死了,但是马新贻以后的官运却火了,从按察使,布政使一直到浙江巡抚,后来又当了闽浙总督,两江总督。仕途一直都很顺利,官当大了,自然是不会忘了以前的老哥们,因此马新贻也想给袁保庆弄个官当当。不过他和沈万之保举的奏折送是送上去了,朝廷却没有批准。不过他俩的努力也没有白费,朝廷虽然没有批准袁保庆当道员,但是给了他一个济南知府的官,同样是候补的,并让袁保庆去济南候补。
楼主 关城榆叶  发布于 2014-02-10 19:35:37 +0800 CST  

楼主:关城榆叶

字数:59103

发表时间:2014-02-10 04:2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13 23:20:49 +0800 CST

评论数:58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