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雅——关于中国人装逼生活的必要修养。

从上个贴子到现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很多人问我,什么时候出更新。我也一直以忙来推脱。不过活儿到了一定阶段,该写的还得写。今天就开新贴吧。
一直以来,我在想一个问题。我相信大家都想过这个问题——人生的意义为何。因为确实在这一段时间。我的内心非常的痛苦。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于是我转而去想另一个问题——人的幸福感来自哪里?其实我这个人是很作的,以至于女神娘娘实在看不下去了。怒斥我说,人活着就是满足各种欲,食欲,性欲等等,以劝戒我不要太过务虚。当然做为一个比较务虚的人,自然是不能同意的这样的想法的。不可否认,食欲,性欲作为一个人的根本大欲不可或少,但是幸福感的获得,却远远不止如此。于是我继续装我的逼,直到有一天,我的一个朋友实在忍受不了了,说,你不装会死吗?就在那一刻,我忽然心地发明,道出了人生幸福的意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今天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将来可以优雅地装逼!
所以装逼对于我们来说,真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重要到它实实在在的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品质。
其实从人一出生开始,就自带装逼技能,我的朋友前美国总统克林顿说过……算了,我忘了什么时候交的朋友了。哈哈……
装逼的装不好是吹牛,装的好是修养。纵观中外历史,实在是一部装逼史。可以说装逼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说到历史发展,马哲以为,是工具的使用和财富的积累。其实我觉得更为简单的表述应该是阶级差。所谓的劳动人民创造了历史,不过是忽悠和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罢了。历史从来都是被一部分人引导,大多数的劳动人民不过是成就他们王权霸业的垫脚石和炮灰。
社会财富的积累流动到一小部分人手里,使得这部分人从繁重的劳动解放出来。于是这部分人开始饱食终日。
文明的产生,来源与偶然的装逼行为,饱食终日的人开始寻思如何与众不同。于是从衣食住行到语说学问,奇淫工巧开始产生。 当人们对一种行为习以为常的时候,统治与被统治开始变的理所当然,很少会有人去问,“王候将相宁有种乎?”于是在这种社会条件下,封建道德开始产生。顺便说一个我刚刚想到的问题,穷人眼里的世界和富人眼里的世界是否一样?我小的时候在很穷很穷的环境里成长,现在生活虽然好一点了,但还是一个屌丝。但是这前后的境遇,还是让我感到有所不同。
作为一个穷人,更多的是体会成社会的世态炎凉,因为不出意外,穷人的圈子里大多也是穷人,偶然有一个富人,是他们的老板。在穷人的关系中,利益关系分外突出。头些日子,我往家里打电话,说起我小时候受的苦难,说起我父亲去世之后,我父亲以前的至交迎面走过,我打招呼,他都不敢答应,因为在他看来,我们家已经没落了,生怕我们会沾连他们。当然穷的影响不仅如些,以至于我后来在心理上有很大的偏执症以及人格始终无法完全建立。而富人相对而言,利益关系没有那么突出,人性善良的一面就显露出来。当我后来有能力去做某件事的时候,我常常想,如果我在小的时候能做,那该有多好。穷日子终会成为过去,但是因为穷带来的心理问题可能是终身的。
所以有时候,做为过来人,劝各们家长,孩子有合理的要求,尽理满足吧。
好像说的有点劈叉了,话归正传。装这件事,从本质上反应了人们对于更高生活的追求。
而更多的时候,装,其实也是文明的象征。我有一位朋友,以率直自居。其实在我看来,更多的是粗俗,装,本身并不可耻,相反,一个人不可能一直率性而为,不可能想说什么说什么,想做什么做什么。打个简单的例子,你看上一位姑娘,向她表达倾慕之心,你一定是说,我非常喜欢你,想以后和你生活在一起,照顾你,爱惜你。如果成功的话,你们交往一段时间,就可以尝试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但是如果你要是太率真的话,你会不会上前说,姑娘,我想操你,你看看,我们是不是交往一段时间,看看能不能上床。虽然在荷尔蒙的作用下,后者更多的可能是你的真实想法,但是如果你这样说了,我不保证你可能活着回来。
所以一定要弄清率真和粗俗的界线。
楼主 山径之蹊  发布于 2016-04-11 20:24:00 +0800 CST  
说到中国文化,莫不以博大精深言之。但不文化的正经事似乎从来不是经世治国,而是——玩。能玩,有时间玩,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到达了一定高度。是文明表象化的一种象征。
自古以来,对于装玩到极致的,莫过于文人。不要以为文人都是穷酸。实际上要成为一个文人,经济条件是必须的。穷到吃不上饭的人家是不会送孩子去读书的。
文人或许百无一用,但是他们的领悟能力是很强的。对于美的审视能力很强。其爱友集中的书法,绘画,谈经,论玄,渐次较为空闲的时间和经济能力,又把这些引申融入到生活器用,种花品茶。总之就一个字——会玩。
从古朴的岩画,到拙象的战国漆画,到“生人所未有”的精细艺术。玩从一种无意识的行为,逐渐转化为一种有意识的艺术行为。从自然崇拜,到黼黻文章,琢磨圭璧,玩从一种天性上升到了礼仪需要的精神行为。
玩的历史其实很长,在春秋以前,物质生活十分有限,所以玩的东西也相对简单,主要集中在女人,女人和女人身上,纣王的酒池肉林,群女祼奔其间,就算玩出花儿来了。春秋战国,君主的们玩具主要集中的女人(好吧,又是女人),钱币,宝剑,玉石和夜明珠,这些东西成为各国之间增进友谊的国礼相送。
越到后来,玩的文化就越精细化。文人相集,流觞曲水,写词作赋渐渐的形成模式。到后来,诸如插花,斗茶,挂画诸事,俨然国技,流传海外。不过后来因为连年争战,加上文人阶级的没落,这些东西逐渐在我国失传。近两年,太平日久,又逐渐从海外回流过来。不过还是在一小撮人中流行,没有推广开来。
有些人可能认为,这些事对于一般人来讲,太装了。实际确然——没有茶艺并不影响我们喝茶。既然如些,这些事的意义又何在呢。这些事的意义就在于,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一种仪式来端正自己的内心态度。比如就佛经教义而言,偶像崇拜是不对的。但是佛教徒都会礼拜佛像来端正自己内心的态度。达到一种“因佛礼己”的效果。如果这个例子不好理解,我们再说一个例子,比如你喜欢一个姑娘,却因为种种原因见不到她,联系不上她,这个时候,假如你有一件她送的东西,或者,你去做她喜欢的事情,吃她爱吃的东西,你的心底会不会充满幸福感呢?因为这种仪式化的东西,你的精神得到了寄托。
楼主 山径之蹊  发布于 2016-04-11 20:25:39 +0800 CST  
我经常举一个例子,《功夫熊猫》拍的很好,据说拍的时候,没有请一个中国人。我们抛开那些技术性的问题不谈,整个电影,从剧情到神韵,无一不充满了中国风。比起绝大多说的中国电影要好很多。难道说老美比中国人更了解中国文化?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美国未必比中国人更了解中国文化,但是他们抓住了中国文化的表象,所有的东西,只在表象化上进行演义。正因为他们不是很深入的了解中国文化,所以创作起来没有包袱。而中国人的问题是他们了解中国文化,但是因为中国文化太过入精深,加上现在人普遍修养不够,而不能彻底地掌握。深入不下走,又不屑于走表面。所以中国出的东西反而是看着不伦不类。
楼主 山径之蹊  发布于 2016-04-11 20:43:43 +0800 CST  
我从事的过个职业,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但这个行当里,可以见文化,也可以见人心。这就是古玩行。
有时候想一想,古玩行真是一个有意思的场所,如果有一个地方可以光明正大的卖假货,也就非古玩行莫属了。
今天我就来谈一谈古玩行的那些事。
古玩,顾名思义,有古,有玩。上年份的东西,可以称之为古,而有一定把玩价值的工艺品,则称之为玩,当然,这是现在的定义,在从前,恐怕这一玩要划拉下去一大部分。
在这个古上,我可以负责的说,现在的古玩市场,基本上没有真货,或者说,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假货。这是由这个行业的行业性质决定的。
古玩有个术语叫捡漏,现在可以说,你基本上是捡不到的。做生意有句话,叫巧卖哄不了拙买,我这东西怎么来的,多少钱来的,基本上只有我知道,你以为你捡到了便宜,便宜那是那么好捡的。
早些年的时候是有漏的,那个时候,会有一些收古的商人走街串巷去收东西。但是现在这个行当基本是绝迹了。一方面是各种理财节目,各种收藏节目大肆宣传,那些农民手里有东西,上点年份,就觉得还不得卖个百八十万的,往往比市场价都要高,很难从他们手里收到东西。另一方面,造假已经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更小的代价我就能拿到一个高仿品,我为什么非要拿真货呢,何况真货也不好卖。古玩行基本上是半吊子多,我也不指望能见到行家。
我们这里不谈古,主要是有玩儿为主,当然,也有可能涉及到古,到时候,我们顺便一谈,亦无不可。
近两年,玩文玩的人确实多起来了,在北京尤其多。当然全国也基本都是这个情况。这可能是中国近几十年来完成了资本积累,人们开始关注更高的精神追求。
早些年,说人有钱,脖子上戴一大拇指粗的金链子,现在人不一样了,手里拎一串佛珠也可能值个十几万,但是相对比起来,后一位显然不如前一位张扬,表现的更有内涵。
据说头些年古玩行好做的时候,路上捡个石头都能卖钱。
报国寺流传着两个故事,很有意思,说是报国寺刚开市不久的时候,有一个摊主支摊位,从路边搬了一块石头,一老头转悠半天,什么也没看上,最后一指这个石头,问,老板,这个怎么卖?
还有一个故事,报国寺门外有几家饭馆,中年吃饭的时候,老板给摊主往里送饭,吃过饭,摊主随手把碗一搁,这时候就走过一个客人说,老板,那这个碗怎么卖?据说,一直到现在,报国寺门外的饭馆都不用青花碗,怕那个摊主一起兴就给卖了。
如果这两个故事是真的,那么现在的古玩市场其实还是比较理性的。
不过事事无绝对,古玩行是一个什么事都可能发生的地儿。就是头两天,一个出摊的大哥,一不小心打碎了邻摊一个“古”花瓶,都是摆摊的,说不上谁为难谁,赔了人一百块钱。这里顺带提醒一个各位,现在的人很不讲规矩。大大咧咧的,东西看完,随手一抛就扔摊位上了,拿两翡翠的镯子,相互磕着听响儿。古玩这个东西,咱不说真假,都是很娇气的东西,你要是弄坏了,说不好听的,十万八万都是它,到哪你都不占理。好,接着说这个花瓶,说这大哥赔完钱,把瓷片收拾收拾摆自己摊位上,没过十分钟,就有一大爷过来,问这花瓶怎么卖?大哥说,没打的时候我卖八百,现在您喜欢给个价,合适就卖。大爷说,这瓷片不少吧?大哥说,不少。(刚打不到十分钟能少吗?)大爷不放心,又拼了半天,确实不少,两人一报价一扯皮,最后四十成交。虽然最后还是赔了,但这个梗还是让我们乐了半天。
楼主 山径之蹊  发布于 2016-04-11 20:52:45 +0800 CST  
笔者在文玩圈混迹多年,不能说成功,也算是小有所成。
文玩对于我来说,既是职业,也是梦想,我想着有一天可以把生意做大。然后就出任ceo,迎娶白富美,从些走向人生颠峰。(我先做会梦,你们继续往下看哈。)
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文玩这个行业尤其如此。因为文玩的前身是古玩,其实我不说,大家也者听说过一些关于古玩行的事。在古玩行业里,有作假的,有盗墓的,有倒卖的,有发财的,有破产的。在非工业化的年代,没有比古玩更刺激的了。而在信息化的现代,这些传说被包装加工,更加刺激着人们的神经。
但是真正的文玩圈是什么样子的呢,我想外行人还是会很好奇吧?还有那些想要在文玩行混迹的人,怎么做才能挣钱呢,是不是文玩行里到处是黄金?里面又有多少陷阱呢?这一切听我慢慢道来。
楼主 山径之蹊  发布于 2016-04-11 20:54:15 +0800 CST  
说一个故事。

很多人有一种误解,认为我们做文玩的,都是租一个店面,装修的古香古色,然后沏上一壶好茶,点上一炉好香,只等着有客上门。再然后哪个大老板一开心,花个十万八万的,我们就可以开张吃三年了。而事实上,这只是我们向往的一种生活。大多数情况是,我们是中国地摊经济的缩影。哎,你还别看不起地摊,潘家园有相当一部分摊位资本比得上有些人辛苦一辈子的收入。所以这个地摊不是你想摆,想摆就能摆的。
就北京而言,潘家园,十里河,占据了北京古玩市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份额,去年还要再加上一个报国寺。为什么是去年我们以后会讲到。
我们以潘家园为例,差不多地摊的起步价位应该在十五万以上,资本高一点的,百万以上也是很平常的。当然,低一点的也有,不过,这一类摊位一看就没有什么货品,在大的竞争环境下很难盈利。而这个仅仅是一个摊位货品的价值。你还在考虑摊位费。如果你入行比较早,那么还好,潘家园的大部分摊位费一年也就是一万多一点。但是如果你入行比较晚,从我各人手里转租的话,好的位置可以卖到近十万。换言之,那些入行比较早的人,但是摊位费转租一年也可以净挣七八万。
虽然我们大部分人把潘家园旧货市场叫作潘家园假货市场——为什么?以后说——但相对而言,潘家园在全国泛围内算是比较规范的市场。而在距潘家园一站地之隔的十里河市场,才算得上是真真正正的假货市场。
今天我们说的故事就发生的十里河。
我在刚入古玩行的时候,最早接触的是报国寺。刚入行的时候什么也不懂,很多事情要自己琢磨。不客气的说,在文玩行业,我能把的面还是很广的,很多入行比我时间长的人也把不了这么宽的面。
而能把这么宽的面,一方面是因为我确实好学,另一方面,我实实在在的有挣大钱的愿望。因为那一年我从家里独立出来,家里已经不管我了。(而事实上以前除了给我要钱,也没管过我。)
好吧,说的有点跑题。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认识了老太太。因为我报国寺的摊位就是租她家的。
叫她老太太,倒不是我没有礼貌,而是很多人都是这么叫的。连她自己也自称老太太。所以一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是什么。
老太太自己说做文玩行有十几年了,在北京挣了五套房。二个女儿一个儿子都是做这个行业的。那个时候,她儿子刚买了一辆车,于是每次去她那里她都会炫耀,我一天挣多少多少钱,一年挣多少多少钱。当然那个时候,她是想拉我做她的下家。
我想很多人也关心,老太太是不是真的挣了那么多钱呢?我告诉你,是真的。于是有同学们又开始关心,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老太婆又是怎么挣出那么一大笔家资的呢?我告诉你两个字——假货。
谈起这事我就有点心塞,那个时候老太太一心想要我做她的下家,而我那个时候,因为初涉文玩行,心比较高,心里想着,你一卖假货的都能挣这么多钱,我卖真假,难道能不挣钱吗?现在看起来,那个时候还是图样图森破。以致于我后半年的经济一度入不敷出。
老太太家最早是做花鸟生意的。大家都知道,文玩市场从九十年代开始兴起,到了13年达到了高潮,几乎是无人不文玩,而早其的文玩市场是比较好做的,几乎可以说,只要是个人就可以在这个行业里挣钱。而十里河最早也是比较单纯的鸟市,老太太在挣到第一桶金之后,又陆续做一些其他的文玩相关行业。12年,13年琥珀开始走热,这个时候,挣到钱的老太太又把资金投入的琥珀行业里。而真正挣钱的还不是这个,真正挣钱的是老太太投的大部分都是假琥珀,假琥珀从13年年末开始兴起,到14年夏天最火。那个时候,入行早的人,挣几十万,及至百万都是很轻松的事。
而老太太一家四五口都是做这个的,因为早期资本比较大,而且占据着最主要的批发市场,所以在这一年当中,做的生意相当的大。
老太太的小儿子比我小两岁,原来是做体育老师的,嫌不挣钱,也就是在去年的时候投入的文玩行业,以做假琥珀为主。在15年的时候,这个生意就冷清下来了——暴利时代往往结束很快。再后来我去十里河,他儿子在自己的店面前面支起了一个小摊,摊上的东西有真有假。老太太见到我还是一个劲的给我推销。“昨天我儿子卖了5000,你进点货吧,好卖!”而那个时候,我的生意也基本上步入正轨。更加不愿意沾染这些东西。但是听到别人挣钱,还是不禁有些心动。于是我趁老太太不在,悄悄问她儿子生意如何。她儿子直言,不如去年了。又问他儿子挣了多少钱,仔细算一下,还不如我挣的多,不禁心里暗自得意。心想这些偏门生意到底不是长久。
但是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让我心疼到现在,就在去年夏天,他儿子在潘家园投了两个摊位做原石生意,货品估价在百万上下。
楼主 山径之蹊  发布于 2016-04-11 20:59:22 +0800 CST  
潘家园。



楼主 山径之蹊  发布于 2016-04-12 23:29:42 +0800 CST  
这两天潘家园正在进行商家培训,这是排队交考卷的商家



楼主 山径之蹊  发布于 2016-04-12 23:31:53 +0800 CST  
对于文玩也好,古玩也好,其实有一个通病,不造假很难挣钱。所以这个行业里,就发展出两部分人,他们在做假与鉴假之间不断的进行拉锯战。演义着什么叫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而做假之术,既非源于现代,也并不是在现代最兴盛。只不是因为经济的发展,到了现代,比较普遍而已。
在民国时期,一代名家张大千就是作假高手。而且据说张大千十分倨傲,比如说他仿一张明代的字画,会先找一张明代的纸张,然后进行临摹。骗人高价购卖之后数年,为了显示自己技法高超,往往又会亲自揭穿。
古玩和文玩在现代往往混为一谈,而考古和鉴定也通常会混为一谈。其实这些东西相通,但又不尽相同。
虽以在近几年出了几桩事,国人一些很知名的文物专家给你鉴定走眼的事。其实这种事丝毫不值得奇怪。能认识文物,不一定分辨的出真假。这根本就是两门学问,只不过有些专家在高额的报酬面前,失去了判断能力。做了自己能力以外的事。
不过这样的事,我们普通老百姓很难遇到。对于我们来说,在街头遇到小商小贩,卖几个传家之宝的机率更大一些。
楼主 山径之蹊  发布于 2016-04-13 23:58:05 +0800 CST  
花花绿绿的,一般新人很喜欢。



楼主 山径之蹊  发布于 2016-04-15 22:57:52 +0800 CST  
有些人总喜欢把自己打扮的神神叨叨的



楼主 山径之蹊  发布于 2016-04-15 23:01:35 +0800 CST  
西藏人卖珠子,不要总说民风朴实,在利益面前,大家都差不多



楼主 山径之蹊  发布于 2016-04-15 23:05:20 +0800 CST  
就在刚才,有网友让我看了一个东西——金星小叶紫檀。上面的金星是假的。怎么样?完全看不出来吧?



楼主 山径之蹊  发布于 2016-04-23 23:53:41 +0800 CST  
我知道大部分人看不出来。那么一打灯你们就知道了!这是荧光灯下的效果!




楼主 山径之蹊  发布于 2016-04-23 23:56:17 +0800 CST  
好吧,没有对比你们不知道,我上一串真的金星你们看看。


楼主 山径之蹊  发布于 2016-04-23 23:57:24 +0800 CST  
自然光下金星小叶紫檀



楼主 山径之蹊  发布于 2016-04-23 23:58:29 +0800 CST  
这样的故事有机会再给大家讲,我这篇文章主要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文玩的心得,当然我入行比较浅,如果讲的不好,你来打我呀。
首先我们来谈一谈国人的收藏情结。
中国人特别喜欢收藏,这种情结可以讲是骨子里就有的。这是由于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文玩其实是中国文化的承载体。
我以前讲过一个概念,就是文化没有具象,但有是现象。你说什么是中国文化,什么是传统情怀?我跟一个人待得久了,我可以说这个人文化底蕴比较深,但是你拿出来让我看看。这些东西都是拿不出来的。但是这些东西却可以通过一些现象体现出来,比如建筑,文字,符号,器皿。头几年有一个很成功的电影叫《功夫熊猫》就很巧妙的通过对这些现象的串联,营造出了很有中国风的氛围。而据说这部电影没有一个中国人参与。
另一个方面,不讳言的讲,还是文玩的潜在价值吸引了这么多人参与,不乏有人抱着发财梦参与其中。当然,我不是说这么不好,毕竟是这些人养活了百分之九十的假货小贩。
说到假货,我们再说一下,文玩市场,什么样的人最易上当呢?有人说了,是不懂的人!错,是一知半解的人。
这些人说实话,真的很人意思,他们从书上学一些零七碎八的知识,再到小商小贩这学点呼天侃地的胡话,就到古玩市场到处给人指导,最喜欢听人坚起大拇指,说一句,您老懂行!也喜欢用三五百元卖一件上周的青铜器,以为捡了大漏。

我觉得没事的时候还是应该逛一逛,不管他的东西是真是假,对于提高人的修养是有好处的。说到假货,就得说这个古玩市场的玩家。有玩家就有菜鸟和专家。
要说到专家,其实也得谈到仿品。记得以前见到一位专家说,认识真货就认识假货。我想说的是,这个逼装得有点大。造假其实是分等级的。对于一般的地摊假,过手假,当然可以这么说,但是对于更高级别的假货,只能说你就等着上当吧。
在报国寺有一个卖黄花梨的老太太,玩这个的都知道,一般情况下,卖家会用紫檀柳一冒充黄花梨。不过这回真不是有意冒充,老太太在摊位上摆了一个紫檀柳的样品,本意是让客人对比。结果这天来了一个常在央视某财经做节目的专家,拿起这个紫檀柳手串,就对旁边的一位同行人员介绍黄花梨的特性如何如何,说了一大通,最后问老太太,这手串怎么卖?老太太一听,好嘛,这显然是拿这东西当黄花梨了。于是开口就要了三万。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二万多成交了。这事在报国寺好些人都知道。
一个东西既然能成为仿品,必然是因为它和真品之间有相似之处。而黄花梨不同的树种,乃至于不同的部分,特点都不一样,而且他没沉住气,一心显摆,结果就上了当。

所以在古玩行是谈不上什么专家的,大家都在学,只是有的入行深,有的入行浅。古玩的利润相对较高,而做假利润更高,只有的利润的地方就会有人去做,而制作的精度,往往就是相对利润的大小。
看一些收藏利财节目,常常看到专家这样点评,这个东西器形刻板,线条呆滞,着色太贼等等评语,我只能说这些话肯定不是他们论断真假的主要依据,或者说,这样的话,基本都是费话。
让他们一说,好像古人都是鬼斧神工,现在人都是笨蛋一样。
还是那句话,现在人也很聪明,也很心灵手巧,做假做到什么程度,取决于能得到的利润有多大。
楼主 山径之蹊  发布于 2016-04-23 23:59:51 +0800 CST  
上两张图,大家一块来看看,这是要价10000大洋的田黄石印章,姑且不说材料,摊主说是清代的,我用了一分钟断定这是假货,你们试试看


楼主 山径之蹊  发布于 2016-04-24 00:06:05 +0800 CST  
哎,大家的积极性不高,我就自己说答案吧,这两方印,一方刻的是“风景这边独好”,另一方是“阅尽人间春色”。都是毛主席诗词。

所以这两方印无论新旧都不可能到清。
楼主 山径之蹊  发布于 2016-05-02 22:54:38 +0800 CST  
第二节,浅谈中国人的审美

今天说说中国人的申美意识。
前段时个考试,学过美学的一些内容,不过我这个人比较不务正业,考完了也就忘完了。
中国人的审美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这是由自身文化决定的。
说句老生常弹的话,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
每个民族都有其各自的文化特点。
比如中国人用毛笔写字,造就了书法,国画这此艺术门类,同时也因为其工具,造就是其特有的审美观。
汉人崇尚儒家文化,讲究平和,所以中国的艺术作品也都透着平和之象。中国人说天人合一,讲求自然,所以艺术也就尽可能在不破坏材料的天然特性上发展,中国人还人为万物皆有灵性。追求物与人的统一,对于艺术品,西方人主要是配戴,而国人讲究把玩,把死的物件玩出人的灵性。
有一个例子,在西方,松石加工,注胶是很自然的事,在他们看来,这个一个加工工艺,可以让东西更完美。
而中国很多人找原矿,因为我们崇尚天然。注胶也会影响把玩,不能在艺术品上留下岁月的痕迹。

近几年由于藏传佛教的传入,很多关于西藏的艺术品也开始在古玩市场走俏。
头此日子网上流传着所谓新土豪十大标准。


1、从带金链子变成带佛珠

2、从汉人变成藏人

3、从喝白酒变喝红酒

4、从西装领带变为麻衣布鞋

5、从搓麻改为打高球

6、从开奔驰变为骑自行车

7、从环球旅行变成结伙辟谷

8、从投资夜总会变为投资拍电影

9、从狐朋狗友变为EMBA同学会

10、从流里流气变成佛里佛气。

这个标准有几分调侃的意思。但也透出了,现在有钱人更加重神文化与自身修养。

为什么藏传佛教就兴盛起来呢。我想有这几个原因。
一,人们对于密秘的东西天生有好奇之心。藏传佛教号称密宗,大有不传六耳之说。人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越是不让他知道的东西,越能激起他的兴趣所在。潘多拉盒子就是一个例子。
二,人是有懒惰心理的,密宗号称即身成佛,就好像是对人的成就下了包票,再加上传法过程中的各种神奇的宣传,足以让人趋之若鹜。
三,对于暴力,有人天生的崇拜心理。与汉传佛教不同,密宗的佛像多是忿怒像,有佛教知识的人都知道,忿怒代表降伏一切。出于对强者的崇拜,很多人喜欢密宗。
楼主 山径之蹊  发布于 2016-05-02 22:55:11 +0800 CST  

楼主:山径之蹊

字数:13497

发表时间:2016-04-12 04:2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13 23:18:44 +0800 CST

评论数:4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