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火征程——太爷爷的抗战回忆



楼主 zhuren8622  发布于 2013-12-31 07:58:47 +0800 CST  
@蓝色天空178 49楼 2013-12-31 21:46:00
楼主,抓紧时间更新啊!
-----------------------------
更新,会抓紧,可没回复也太缺少荣誉感。看了,连个脚印都不留下的人太多了
楼主 zhuren8622  发布于 2013-12-31 22:06:06 +0800 CST  





楼主 zhuren8622  发布于 2013-12-31 22:21:56 +0800 CST  
说起沪沪会战,桂军投入一线的四个师八个旅(171师.173师.174师,176师),一周下来,旅长三死三伤,中下级军官士兵死伤无数。每每说起这事。老爷子都会长叹息以掩涕,吾将何处寻故友。一场仗下来,从广西出来的兄弟就死得七七八八了。太爷爷当年所在的部队,是老兵团,团里的兵都是两年以上的老兵,班排长都是北伐的班底,结果上海之后,老兵团不复存在。
楼主 zhuren8622  发布于 2013-12-31 22:23:38 +0800 CST  
参加淞沪会战的那支桂军的战斗力,可以说只有北伐时期的钢七军可以与之匹敌。但在日军的海空炮火优势面前,除了无畏的牺牲,钢七军却并没有取得多大战果,数年积累的精华,损失殆尽。
楼主 zhuren8622  发布于 2013-12-31 22:25:05 +0800 CST  
发个小故事吧。
老太爷曾经跟我说过,在三九年以前,他所在的部队打的大仗,死仗特别多。每一次都是伤亡惨重。这其中,上海和湖北的广济又是其中伤亡最多的。
他们当兵的,其实对于死亡这事已经见习惯了。但是,这并不表示他们对死就不放心上了。是人都不想,谁都有父母妻小。谁死了都会留下一大堆的孤儿寡母的无人照顾。可上了战场,就只能听天由命。
所以每一次,上战场前,兄弟们都会互相交待,已防自己出了什么情况后,好有人给家里留个信。好让家人知道自己死在哪,绝了念想,好继续生活。
抗战胜利后,老爷子回到故乡,头一个月就是走访县里的乡村,把阵亡在外的兄弟口信,或者家书遗物等捎给他们的家里人。但跑了几次之后,太爷爷就没敢再去了。每一次去,都是战友家人撕心列肺的哭声和绝望的目光。但是,就算他不去,还是有人来到家里向他打听消息。特别是他刚回家的头两年。
有一回,一位来自邻乡镇的年青妇人来向太爷爷打听他男人的消息。说出来历,报出名字,我太爷爷就怔住了。
这个人,太爷爷认识。是太爷爷的一位战友。在战场上被鬼子的炮弹给轰碎了。尸首都扰不齐。
太爷爷不敢开口,但那妇人看出来了。他忍住泪水,跟太爷爷说;
“阿哥你就说吧,我扛得住。”
太爷爷长叹一声,回身到屋里的的柜子里找出一个军徽就递到了妇人面前。
“兄弟前几年他死在安徽了。这是他留给你的物件。他死前要我向你交待,别等他了,找个人再嫁,好好过日子吧。”
妇人接过太爷爷手中的军徽,再也没止住泪水,嚎啕大哭起来;
”死鬼,怪不得那不得那些年我晚上做梦老梦到你对我笑。”
说罢,跪下来,就给太爷爷磕头。
太爷爷哪受得起,也急忙跪了下来,拦住他。
“老哥,谢谢你,给我带来的他的口信。他出去那么多年,我一直没有他的口信。谢谢你这回给我带来他的消息。我谢谢你。”
边说边给太爷爷磕头。
太爷爷连们拦住。他已经不知道说啥好。想安慰人家,找却不到安慰的话语。他能给人带回,就是一句话,一个军徽。和一个报丧的消息。
妇人,哭罢。站了起来,抹抹眼泪,脚步趔趄地离开了
当年,抗战太爷爷和县的老一辈们一批又一批的离开故乡,北上抗战。可又有多少年能最终回到故乡。大多数人,都已经埋骨他乡。留下家中的父母妻儿,无人照应。每每读起这一首吊词,
《生经白刃头方贵;
死葬红花骨亦香。
黄土一抔埋忠骨;
心香三瓣吊雄魂。
马革裹尸烈士志;
捷报传家父母心。
未酬壮志身先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星斗芒寒烈士墓;
风雷灵护英雄碑。
已有丰功垂青史;
犹存大节誉人民。 》

自己的都会热热泪盈眶。愤懑填积有胞中,喷涌不出。当年,太爷爷他们那一帮人,离开故乡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会想过,一去不返。当年,太爷爷迈进家门的时候,高老小奶奶(太爷爷的小妈)还喃喃的不敢相信。至到太爷爷跪在他面前,声声叫着,“阿妈,阿妈”的时候,她早已经止不住泪水,嚎啕大哭。
但太爷爷的大多数兄弟却已经埋骨他乡。六十多年过去,他们的坟前,早已经长满了青草,当年立的碑,造的坊,历经岁月和人事的打磨,也许早已经消失于荒野。不知道他们的坟前,六十多年来,是否有家乡的亲人给他们上过坟敬过香。夜里,他们的英魂,是否在高喊杀敌报国的同时,还在喃喃念叨着家乡,念叨着亲人的名字。
他们的英魂在寂静的山野间游荡,慢慢消失去风雨中。
我亲爱的朋友,当他在乡间山野田间游玩的时候,路过烈士墓时,请你能否留下你匆匆的脚步,给烈士们上根烟,或拔一拔那已经一人多高的野草。让他们不再感觉寂寞。广西的老乡们,当你们去上海,安徽,湖北等当年我们先辈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游历时,能否在先人们的坟莹前,抓一把土,带回故乡。让离乡六七十年的先人们在离开家乡这么多年后,他们的英魂能最后回到故乡。看看当年一步一回头离开的故乡,在这么多年后过去后,仍然是那么的美丽,安宁。子孙们仍然快乐宁静地生活着
楼主 zhuren8622  发布于 2013-12-31 23:02:51 +0800 CST  
@shushudou 57楼 2014-01-01 01:21:22


-----------------------------
每天一更,要上班,没办法写得更多。
楼主 zhuren8622  发布于 2014-01-01 14:56:58 +0800 CST  
@覃昊旻 58楼 2014-01-01 06:02:26
正确对待 历史 善待老兵 是档的进步
-----------------------------
谢谢你的支持,我的会用心把文章写好的
楼主 zhuren8622  发布于 2014-01-01 15:05:14 +0800 CST  
@我的小怪物o 60楼 2014-01-01 16:34:10
看了天涯论坛这么多小说文章,说史的、 情感 的、自述的,还是第一次注册账号回楼主的帖子的呢,为的就是第一次在天涯看到这么叙事风格的文章,巨大 历史 事件中的平凡的人物,小小的细节, 感动 的人生。
楼主千万别停,要写下去呀。
-----------------------------
嗯,谢谢你的支持,我会用心去写好这篇文章。还原小人物的历史。从个人的视角去了解这段故事。
楼主 zhuren8622  发布于 2014-01-01 17:08:36 +0800 CST  
@我的小怪物o 61楼 2014-01-01 16:45:44
平民百姓的家史,在 历史 潮流中不由自主的选择,没有伟人回忆录的大堆数据,没有说教,一切都是细节回忆。看过一本“战场上的蒲公英”,也是这般风格,抗战和内战中的士兵。
-----------------------------
我希望的就是写成这样风格。因为在网上你实在是找不出一本能真实从小人物的视角去了解和反映抗战的书。
另外,我写的东西是小说,虽然是以太爷爷的口述的故事为原型,但并不是照般,有些故事,我还是借另一位家族老兵的历史来串起来的。
楼主 zhuren8622  发布于 2014-01-01 17:10:37 +0800 CST  
人称还是第三人称。
为什么会写这本书,只是因为太爷爷的故事,从小就影响着我。还有一个,在网上我找不出一本能真实的反映桂军抗战的小说,而太爷爷又刚是一位第一批出桂抗战打了八年参加了八年抗战的老兵。
楼主 zhuren8622  发布于 2014-01-01 17:12:29 +0800 CST  
每一个老兵的经历都能写成一本书,只是我们有没有用心去读去写而已。而我,只是用了心的一个人罢了。
我会用心写,但更新的速度我做不到太快。不是专业的作家,只能抽时间写,还要保证作品的质量,所以读者们就请谅解吧。
楼主 zhuren8622  发布于 2014-01-01 17:15:01 +0800 CST  
淞沪—血与火初次洗礼(二)
"哭什么,还不把兄弟刨出来。“
太爷爷冲着在身旁哭泣的老五和摇摇晃晃走过来的阿良大吼着。
两人回过神来,抹了一把鼻涕眼泪转身就向身后向几米的一堆瓦砾走去。手脚并用的刨起来。太爷爷抱着已经死去的同乡,抬头茫然举目四望;
眼前一片惨像。没被炸死的兄弟,摇摇晃晃的站起来,四处寻找呼唤着战友。心急得甚至要冲进仍然燃烧着火场里去寻找自己的同乡。倒地伤员低声的你呻吟着,可却没人给他们及时的救治。大火霹雳噼啪地仍然在烧着,空气中飘着一股肉焦味。
”阿哥。“
身后,传来了两人急切的叫声。
太爷爷放下怀里的兄弟,转眼向后边走去。
瓦砾堆里,另一位同乡赤裸着上身静静地趴倒在地上。一块弹片削去了他头部的三分之一,鲜血和脑浆流了出来,杂在瓦砾和污泥之中,红一片,白一片,黑一片,黄一片。背部和大腿也布满了伤口,身上到处血迹斑斑。
”死了。“
太爷爷问了一句。
”嗯,死了。“
老五带着哭腔回应着。
太爷爷抱着仍然有些昏沉的头,一声叹息蹲了下来……
楼主 zhuren8622  发布于 2014-01-02 00:13:55 +0800 CST  
从中午到下午,仍然活着兄弟们,能做的就是给兄弟们收尸,为伤员包扎。被炸死的兄弟和被压死的兄弟的尸体都被收拢了起来,甚至那些炸碎的尸体还有被埋在火场里的尸体也被挖了出来。几十具尸体就这样摆在了兄弟们的面前。
大多数的尸体仍然保护着他们死前的着装状态,光着上身,只有少部份的尸体衣着整齐。而那些从火场里刨出来的尸体被大火烧成了焦炭根本就认出个人样。
围着一圈的兄弟们,鼻子一阵阵的发酸,人群中有人在小声的哭泣着。
“别哭啦。上去认人呀。弟兄死了,我们还要给他们立个字,写封家信呀。”
人群中一位军官命令着。大家只能 抹了一把眼泪向尸堆里走去。
"一排三班:韦勇,三排一班;罗照平,二排二班;卢大全……认出一个尸体,就报一个名字。排长拿着笔纸就在旁边做个登记。忙活了半个小时还是有几个人找不到,有几具尸体认不出来。算了,还是全部算做死了吧。排长在名册做了标记。
傍晚时分,炊事班还活着的兄弟给弟兄做了好了晚饭,虽然一整天都没吃过东西,但兄弟端着碗,却没几个人吃得下,怔怔地望着眼前的尸体发呆。
“都吃饭,没力气怎么给弟兄们挖坟呀。”
排长命令着。太爷爷和兄弟们端着碗,扒拉着饭菜就往嘴里送,饭菜是什么味道他并不知道,但没嚼两口,他的眼泪又下来了。咬着牙,把眼泪憋了回去,使劲地把嘴里的饭吞了进去,又狠狠的扒了两口进去。
吃罢晚饭,兄弟们找来了工具,在营房旁边的空地上就开始挖坑了。战时没有棺材,能做的就是尽量的把兄弟的身体擦干净点,洗净点。好让兄弟们安安心心的上路。
就在兄弟们挖坑埋尸体的当口,一位军官带着两传令兵就到太爷爷他们的宿营地。满地的尸体,他连看都没看一眼,就嚷嚷着找太爷爷的长官传达命令。
连长都被烧成灰炭了,上哪去找去。也只好把连里资格最老的一位排长给推了出来。
”上锋有令,命令你连迅速开赴一线增援,不得有误。“
军官就扔下了一句话。
可排长却犯难了,一个连现在就只剩下一半了,还上去打个屁。他有些迟疑的问传达命令的军官;
”长官,我们连今天挨了鬼子飞机的轰炸,连长死了,全连活着就只有一半多人,你看能不能让我们休息一个晚上,把兄弟们的尸体安葬了,明天再开赴前线。“
话刚说完,就被军官给否决了。
“上锋有令,迅速增援。就算你们连就剩一个人也得给我派上去。”
一席话,让兄弟们都沉默了,没有人动,排长也矗在那没给兄弟们下命令。军令如山大家都知道,可眼下扔下几十具尸体和几十号伤员就这么一走了之,弟兄们实在是狠不下心。
军令也看出了门道,摆摆手;
” 尸体我来找人安葬,伤员我找人来安排后送。你们连里还能打仗跟着传令兵马上给我到一线。“
事情已经由长官安排好了,还能有什么说的。排长回过头对着身后散着的兄弟下了命令;
“全体集合!”
太爷爷和还有能动的兄弟们纷纷冲了出来,按顺序排成队列。
“各排,报数。”
“一,二,三,四……”
一阵通报声,点齐了人头。排长立正转过身向着面前的军官就敬礼;
“一连满员一百五十六,现有五十七,就长官指示。”
“马上出发。”
还没说完,话就被打断了。排长只好领着兄弟们跟着传令兵向前线开去。脚步迈开那一刻,躺在伤员堆里的阿良冲着太爷爷喊了一句;
“李哥,老五还是孩子,看着他呀。”

(这一段的经历,是太爷爷的口述。那一次轰炸,太爷爷一个连一百五十多人,除了死的,伤的,全连能剩下的也就是五十六个)
楼主 zhuren8622  发布于 2014-01-02 02:32:34 +0800 CST  





楼主 zhuren8622  发布于 2014-01-02 02:35:02 +0800 CST  
第一张照片是桂军到达上海的相片,后边三张是桂军作战照片,发上来给大家看一下。顺便给大家解释一下。
第一张照片中可以完整的看出核裁军的装束。他们的五官有明显的广西人的特征,而队伍的带队军官的制度也和中央军的着装明显的不同。那制服是抗战初期桂军中下级军官的标准装束。
第二张;上海作战的部队正在渡河。
第三张;这一张是是在作战状态下的一个马克沁机枪火力点。画片中有四个人物。左边这位是第一射手,旁边是弹药手,身后拿着望远镜的应该是连长,或者是班长,负责给机枪手指示目标和修正弹着点的。前边是位一个步枪手,负责保护重枪火力点的。预防冲近的单个步兵给机枪火力点造成伤害。
第四张:这是一张在炮火中仍然坚持作战的先辈照片。画片背景硝烟弥漫。出现在相片里的几个人物,有些仍在战壕里,有些已经在举枪射击,正中的黑影是一位没带钢盔的军官,正在指挥士兵进入作战位置。
感谢当时的摄影师给我们留了这些珍贵的照片。让我们记住先辈的面容和他们的战斗。
楼主 zhuren8622  发布于 2014-01-02 02:41:33 +0800 CST  
淞沪—血与火初次洗礼(三)

我曾经问太爷爷,在上海印像最深的事情是什么。
他说;“死人,到处都是死人。都没地方埋。”
是的,在上海到处都是死人。在上海短短三个月,中国军队就伤亡了三十多万人,而在最惨烈的十月下旬,每天就要伤亡近万人,一天一个师。
太爷爷他们坐车调往前线的那一天晚上,桂军按照上锋的命令发起了淞沪会战有史以来中国军队最大反击。但在错误的指导和日军的海空炮火优势面前,桂军付出了惨重的伤亡。天明后,日军在扼止住桂军的反击后,又开始向正面的桂军发起大规模的反冲击。一天一夜的血战,桂军一线部队伤亡惨重,阵地几度易手,又被夺回。入夜后,日军停止了攻击,而桂军也紧急从二线抽调部队增援一线。
入夜时分,太爷爷和他的兄弟们被紧急派往了前沿。战场上的情景让太爷爷心惊不已。
战壕里到处都是阵亡兄弟的尸体。踩着泥水前行一不小心就被尸体绊倒。借着星光和偶尔升起照明弹,阵地外一辆被炸毁的鬼子的铁王八周围密密麻麻的铺满了尸体,就像秋天田野里割下摆放的稻谷一样。伤员已经被后送,还留在阵地上的兄弟们七倒八歪的睡在一边,不省人事。空气中杂着腐烂味,烧焦味,硝烟味,血腥味令人做呕。
坚守一天的兄弟们都已经累趴了下了。从后方增援上来的兄弟们就成了生力军,加固阵地的工作就成了他们首要的工作。
楼主 zhuren8622  发布于 2014-01-02 19:00:55 +0800 CST  
“上海这地方,地形真他妈的烂,平就不说了。最要命的是土还很软,地下水又浅。修工事再这么努力也修不坚固,日本鬼一炮就可以把我们一晚上修的工事给炸飞了。”
太爷爷曾经这样评论说。
是呀!不顶用,还不得干。明早鬼子就要进攻了,工事能修多好就多好吧。至少在鬼子的飞机大炮下多一份心理安慰。
工事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始加固了。太爷爷和老五等四五个人在重新修筑一个重机枪掩体。这个掩体在白天的战斗中被鬼子的九二步炮直接轰上了天,泥土杂着木头飞得到处到是。
清理完杂物,从土堆里又把那挺重机枪给刨了出来,几个人上下左右仔细摸索检查一番。“咦,没想到这重机枪还能用。”几个人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重机枪被拖放到一边由老五和另一个兵仔细擦拭。太爷爷和兄弟们又继续工作。
一具残缺的尸体,被众人从土堆里刨了出来。不用了,这肯定是阵亡兄弟的遗体。几个人看着这具已经被污泥污得认不出容貌的尸体沉默了。
“做什么停下了。”
黑夜里一夜军官踩着泥水骂骂咧咧地走了过来。
“长官,这有一位死了的弟兄。”
“码上。”
军官拉出尸体,把尸体码在刚修得一半的掩体了。
“他死了,你们不想和他一样死在这里,就得把工事搞得像样点。”
军官又骂了一句。众人在回过神来。阵地在众人大半夜的忙碌下终于修得差不多了。疲惫的太爷爷扔下手中的步枪一屁股坐了泥水里躺倒在了战壕中。
楼主 zhuren8622  发布于 2014-01-02 19:25:53 +0800 CST  
残月西斜,阵地也静了下来。除了偶尔响起的冷枪声弟兄们都沉沉地睡了过去。老五不知从何处爬了过来,靠在了太爷爷的身边。
“李哥,我给你找了根烟。”
老五把一根烟递到了太爷爷的面前。太爷爷接过烟吹了两口就开始找火柴。可摸了几个口袋啥都没找到。
“我这有。“
旁边一位靠着的兄弟把一包火柴递到了太爷爷面前。
太爷爷接过火柴,点燃了香烟,狠狠地吸了几口递给了旁边给火柴的兄弟。那弟兄吸了几口又传给了老五。
老五不会抽烟,但也接过来了抽了几口。烟呛得他直咳嗽。旁边的兄弟掩着嘴笑了起来;
”新兵蛋子。“
”我不是新兵,我当兵一年了。“
老五急急的辩解。太爷爷没理会他们,从老五手里拿过香烟放进嘴里自己吸了起来。
”李哥,你说,我们还回得去吗。“
”不知道。等打完了这一仗,我们就回家。“
”回不去了,我们都得死在这。也好,死了还有老乡做伴。不孤单。“
旁边的弟兄冷冷地回了太爷爷和老五一句,翻身睡了过去。战壕里一阵凝重沉默。
过了一伙,老五小声地哭泣起来
”李哥,我想阿妈了。“
太爷爷一把扳过他的肩膀靠在自己的怀里。一双大手盖在他的头上,给了他一份可有可无算是兄长的安慰。
抬头看天,月已西斜,星斗满天,大地沉寂。一股悲怆涌上心头,直逼得太爷爷落泪。
明晚,不知道还能不能见到今晚的月亮……
楼主 zhuren8622  发布于 2014-01-02 19:50:36 +0800 CST  
@SSK858 74楼 2014-01-02 21:49:01
真实的桂军士兵的真实故事,看了很想哭
-----------------------------
小时候听太爷爷讲故事的时候,也曾经哭过。现在想来,那些故事中含有了多少的悲呛沧伤呀。
楼主 zhuren8622  发布于 2014-01-02 21:57:41 +0800 CST  

楼主:zhuren8622

字数:812716

发表时间:2013-10-18 08:1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1-08 10:49:16 +0800 CST

评论数:453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