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激荡三百载——闲话两晋南北朝(长篇连载,每日更新)

闻鸡起舞


前文讲述了匈奴人建立的汉国分裂的事情,最后,当过奴隶的羯人后赵王石勒,灭亡了匈奴人刘氏的前赵。这石勒能灭亡前赵,也是在平定了北方的大部分地方之后,才对前赵用兵的。而且他平定北方,也不是弹指一挥间的事情,虽然这东晋王朝偏安江左,司马睿是个平庸之主,本身并无雄才伟志,把持朝政的王导等人也无恢复之志,可是这并不等于说明晋国无豪杰之士。在那个战乱纷争的年代,晋国也是出了许多的抵抗人士,而这里面,有两位在历史上留下了美名,此二人,年轻的时候“闻鸡起舞”,成名之后,一人枕戈待旦,孤镇并州,另一人中流击楫,北伐中原,都给石勒造成了极大的麻烦,也为刚刚渡江的东晋朝廷赢得了难道的喘息之机,那么此二人是谁呢?
这两人啊,就是生活在两晋之交的刘琨和祖狄。我们先说刘琨,刘琨字越石,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这样算起来,应该和刘备是一支的,刘琨少有“俊朗”美誉,与祖纳(祖逖兄)俱以雄豪闻名。二十六岁时,为司隶从事。刘琨与兄长刘舆在当时就名声很大。京城人都说“洛中奕奕,庆孙、越石”(《晋书?刘舆传》)。庆孙即刘琨兄刘舆的字。刘琨工于赋诗,颇负文名。而且还精通音律。当时,贾后之侄贾谧权过人主,身旁聚集了一批出身于豪族贵戚的文人,互相唱和,号为“二十四友”,名气很大,而刘琨兄弟也厕身其间。“二十四友”的首领是以奢侈闻名天下的石崇,他在金谷涧有一处无比豪华的别墅,成了这些人的聚会场所,他们常在这里饮酒赋诗。
八王之乱司马越执政后,以司马虓代刘乔为豫州刺史,但是刘乔举兵抵抗,刘琨率领突骑5000救司马虓,兵败与司马虓俱逃往河北,父母却陷于刘乔。司马虓领冀州,刘琨到幽州向王浚借突骑800,渡河击败刘乔,才救回父母。接著,刘琨又与司马虓连败司马颖部,以功封广武侯,封邑二千户。
此后,司马越为了扩张势力,派刘琨出任并州(今山西东部、河北西部)刺史、加振威将军、领护匈奴中郎将。这官虽然做的很大,可却是个相当危险的差事。当时并州饥荒,多次遭到外族强盗的抢掠,各郡县没有能够保卫自己的。而且最关键的是,他离汉(前赵)很近,可以说是当时的抗战前线,当时晋阳户口稀少,而且强盗窃贼到处横行,道路交通阻断。刘琨在上党召募兵卒,聚集了五百人,然后转战向前,到达晋阳。城里当时官府房舍焚毁,城乡一片萧条,刘琨安抚慰劳,才稍微聚集了一些流民。
当时的晋阳南面是强大的匈奴汉,北面是正在崛起试图染指中原的拓跋鲜卑的代国,东面是和段部鲜卑结盟的幽州刺史王浚。刘琨与拓跋猗卢结拜为兄弟,表奏拓跋猗卢为大单于,把代郡封给他并封为代公。当时代郡属于幽州,王浚不同意,派兵打拓跋猗卢,拓跋猗卢抵御并打败王浚的军队,王浚因此对刘琨产生怨恨。
刘琨在晋阳的时候,还想拉拢对汉有异心的羯人石勒。当初,石勒被人抢走卖掉的时候,和他母亲王氏失去联系。刘琨找到了他母亲,就把他母亲和侄子石虎送到石勒那里,趁机给石勒一封信,拉拢石勒为晋出力,只不过石勒回信说:“从事建功立业的大事,道路不同,不是迂腐的儒生可能了解的。您应当为自己的朝廷保持发扬气节,我是夷人难以为你效劳。”并送给刘琨名马、珍宝等物,谢绝了刘琨。
刘琨为并州刺史,对抗刘渊,深得众心,但是刘琨这个人啊,也有自己的毛病。史书载他“善于怀抚,而短于控御,一日之中,虽归者数千,去者亦以相继”(《晋书?刘琨传》)。一天之间,来投奔他的人好几千,但是离开他的也有这么多。而且他平素奢侈豪华,喜欢音乐女色。是个典型的贵族官僚,有个叫徐润的因为擅长音律而受到刘琨的宠信,刘琨就让他担任晋阳令。这个徐润骄纵放肆,经常干预政事。戏子干政,军中就有人看不下去了,护军令狐盛多次对此向刘琨发表看法,并且劝刘琨把他杀了,但是刘琨不听。结果徐润向刘琨说令狐盛的坏话,刘琨就拘捕了令狐盛,把他杀了。刘琨的母亲因此说:“你不能组织驾驭英雄豪杰来完成宏大的谋略,而只知一心清除超过自己的人,这带来的灾祸一定会殃及我。”
刘琨杀了令狐盛之后,令狐盛的儿子令狐泥一怒之下投奔到汉,全部说了刘琨的虚实情况。汉主刘聪大喜过望,立即派遣河内王刘粲、中山王刘曜率兵进犯并州,让令狐泥担任向导。刘琨听说后,向东在常山及中山聚集军队,派人阻击刘粲,并且派使者向代公拓跋猗卢请求救援。结果晋军守将献出晋阳向汉投降。刘琨返回来救晋阳,也没来得及,只好带领左右随从几十人骑马逃奔常山。令狐泥把刘琨的父母都杀了。这之后,刘琨靠着拓跋猗卢的力量,才收复了晋阳。
在并州驻守的时候,刘琨靠着鲜卑人的势力,其实已经是当时北方军事力量比较强大的一只,而当时在北方,晋臣王浚也拥有比较强大的力量,如果这两人通力合作的话,后面的事情还未可知,可是这晋臣之间,却不能齐心。刘琨是个忠臣,而王浚却有不臣之心,石勒想要袭击王浚,却因为刘琨的缘故不敢发兵,怕两面受敌,谋士张宾给他说,您就放一万个心吧,刘琨、王浚,虽然他们名义上同属晋朝的大臣,实际上却是仇敌。如果我们给刘琨去信,送去人质请求停战,刘琨一定为我们的顺服而高兴,对王浚的灭亡而称快,最终不会为救王浚而袭击我们。结果石勒攻击王浚,刘琨果然按兵不动。
王浚完蛋后,石勒在北方的敌手只剩下了刘琨了,当石勒也向刘琨露出獠牙的时候,这刘琨才算慌神了。建兴四年(316年)石勒出兵进攻并州,刘琨不听劝阻全军尽出,结果中了埋伏大败,丢了并州,这样刘琨失去据点进退两难,不知所措,鲜卑段匹磾派使者邀请他,于是刘琨率领部众奔往蓟城。段匹磾见了刘琨,非常亲近敬重,与他联姻,并结拜为兄弟。317年,刘琨联合段部鲜卑的军队讨伐石勒,但因段部鲜卑内部不和而流产。318年,段部鲜卑内斗,刘琨被段匹磾怀疑并投入牢中,并于次年6月22日被缢杀,时年四十八岁。子侄四人一同被害。
刘琨虽不长于政治军事才略,但他在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艰苦抗敌,愈挫愈奋的斗志,激励着爱国志士们奋勇向前,而他被囚之后,所作的《重赠卢谌》也成为了自己一生追求的写照,那句“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也成为了千古传唱的名句。
楼主 蓝桥裴航  发布于 2014-05-18 19:31:11 +0800 CST  
就当刘琨在北方孤镇力抗石勒的时候,他的至交好友祖逖也为恢复晋室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祖逖字士雅,范阳人。这祖家为北方大姓,世代担任两千石的高官。祖逖的生活由几个兄长照料。祖逖的性格活泼、开朗。他为人豁落,讲义气,好打不平,深得邻里好评。他常常以他兄长的名义,把家里的谷米、布匹捐给受灾的贫苦农民,可实际上他的哥哥们并没有这个意思。后来祖逖发奋读书,“博览书记,该涉古今”,有经时辅国之才。
289年(太康十年),二十四岁的祖逖被阳平郡举为孝廉,又被司隶举为秀才,但都没有应命。不久,祖逖与刘琨一起出任司州主簿。这两人的关系十分融洽,常纵论世事,相互勉励道:“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这两人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你听见鸡叫了吗?”刘琨说:“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祖逖说:“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这就是“闻鸡起舞”的故事。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
311年(永嘉五年),洛阳陷落,祖逖率领亲族乡党数百家避乱于淮泗(今江苏徐淮地区)。一路之上,祖逖躬自步行,把车马让给老弱疾病之人,衣粮药物施予有急之人。逃亡途中多遇盗贼险阻,但是文武双全的祖逖均能应付自如,被同行诸人推为“行主”。抵达泗口时(今徐州市),被镇东大将军、琅琊王司马睿任命为徐州刺史。不久,又被征为军谘祭酒,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屯驻。
长安沦陷西晋灭亡后,祖逖心怀振复之志,对手下的宾客义徒待之犹如子,希望他们将来为北伐建功。当时扬州灾荒,这些宾客常常劫掠富户。祖逖不但前去解救被官府捕获的门客,还常常主动问他们:“比复南塘一出不?”意思是,要不咱们再到南塘(当时富户集中的地方)去干一票?所以当地的富户和官府均对祖逖意见很大,但是祖逖却毫不在意。
313年(建兴元年),晋愍帝即位,以司马睿为侍中、左丞相、大都督陕东诸军事,命其率兵赴洛阳勤王。司马睿当时致力于确保江南一隅不失,根本就无意于北伐。祖逖进言道:“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藩王争权,自相诛灭,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今遗黎既被残酷,人有奋击之志。大王诚能发威命将,使若逖等为之统主,则郡国豪杰必因风向赴,沈弱之士欣于来苏,庶几国耻可雪,愿大王图之。”司马睿听了这话,于是就封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并象征性地拨调千人粮饷、三千匹布帛以充军费,更由其自募战士,自造兵器。
得到可以自行招募士卒进行北伐的消息之后,祖逖率先前随他南下的宗族部曲百余家,毅然从京口渡江北上。行至中流,祖逖眼望着茫茫大江,敲击着船楫立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渡过长江后,祖逖暂驻淮阴,起炉冶铁,铸造兵器,同时又招募到二千多士兵。
317年(建武元年)六月,祖逖进驻芦洲(今安徽亳县),遭到流人坞主张平、樊雅的阻遏。这坞堡又称坞壁,豪强地主据此自保,许多不仅经济上自给自足,甚至还拥有独立的武装,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很常见,张平、樊雅都是是兖豫一带的豪强,各据一城,有众数千人。张平部下还有十多支小部队,都有数百人。
祖逖先派参军殷乂去联络二人,但殷乂轻蔑张平,认为他不能保住头颅。张平于是大怒,杀死殷乂,并拥兵固守。祖逖攻城不下,遂使用离间计,引诱张平的部将谢浮。谢浮借与张平商讨军情之机,杀死张平,率众归降,祖逖则进据太丘(今永城)。
张平死后,樊雅仍占据谯城。樊雅夜袭祖逖,拔戟大呼,直逼大营,军中大乱。祖逖临危不乱,安排左右拒敌,督护董昭英勇杀敌,终于打退了樊雅的进攻。祖逖率部追讨,张平余部帮助樊雅迎击祖逖。为了尽快攻下谯城,祖逖向蓬坞堡主陈川(自称宁朔将军、陈留太守)、南中郎将王含求援。陈川派李头来援,王含也命参军桓宣领兵五百助战。祖逖让桓宣劝降樊雅,桓宣于是单马入谯城,劝道:“祖逖方欲平荡二寇,每何卿为援。前殷乂轻薄,非豫州意。今若和解,则忠勋可立,富贵可保。若犹固执,东府赫然更遣猛将,以卿乌合之众,凭阻穷城,强贼伺其北,国家攻其南,万无一全也。愿善量之。”樊雅于是出城归降。祖逖得以进据谯城(今安徽亳州)。不久,石虎围困谯城,王含又遣桓宣来救,石虎只得退走。
祖逖对前来助战的李头非常礼遇,李头叹道:“得此人为主,吾死无恨。”陈川得知后将李头杀死,李头的亲信冯宠率所属四百多人投奔祖逖。陈川于是派人大掠豫州诸郡,被祖逖派兵击溃。
319年(太兴二年)四月,陈川以浚仪(今河南开封)投降石勒。五月,祖逖进攻蓬关(蓬陂,今河南开封),讨伐陈川。石虎领兵五万来援,战于浚仪。祖逖大败,退守淮南(今安徽寿县)。石虎在豫州进行了一番洗劫之后,带着陈川回师襄国,只留下将领桃豹戍守蓬陂坞西台。
320年(太兴三年),祖逖派韩潜镇守蓬陂坞东台。相持四十日后,祖逖派人用布囊盛满砂土,假装是食用的大米,派千余人运至东台;又派人挑着真正的大米,佯作累坏了躺在道旁喘气歇息。赵军派精兵来袭,担夫弃担而逃。赵军见里面全是大米,就以为晋军粮食充足,于是自身士气大挫。石勒遣大将以千头壮驴运粮,祖逖在汴水设伏尽得其粮。赵军无粮,退据东燕城。祖逖因而尽得二台,并派韩潜进占封丘压逼桃豹,自己则进屯雍丘(今河南杞县)。此后,祖逖多次出兵邀截赵军,使石勒的力量迅速萎缩。
祖逖在带兵打仗的时候,特别注重调和河南诸晋将和坞堡头目之间的矛盾,示以祸福,最终使这些人都听从他的节度,成功收复黄河以南中原地区的大部分土地。
祖逖军纪严明,自奉俭约,不畜资产,劝督农桑,子弟带头发展生产,又收葬枯骨,加以祭奠。一次,祖逖设宴招待当地的父老,一些老人流着眼泪说:“吾等老矣!更得父母,死将何恨”!祖逖在座上歌曰:“幸哉遗黎免俘虏,三辰既朗遇慈父。玄酒忘劳甘瓠脯,何以咏恩歌且舞”。诸坞堡对祖逖十分感激、爱戴,常向祖逖密报石勒的活动。
320年(太兴三年)七月,祖逖被加封为镇西将军。石勒见祖逖势力强盛,不敢南侵,命人在成皋县为其母修墓,又遣书请求通商。祖逖虽然没回信,却任凭通商贸易,更收利十倍,兵马日益强壮。石勒又杀叛晋归降的祖逖部将表示友好,祖逖亦与石勒修好,禁止边将进侵后赵,边境暂得和平。
大兴四年(321年),晋元帝以戴渊为征西将军、都督司、兖、豫、并、雍、冀六州诸军事、司州刺史。祖逖认为戴渊虽有才望,但无远见,无助于北伐,而且自己既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却突然由如此从容不逼的文臣统领,心中甚为不快。而且当时,东晋朝廷里面也是内斗的厉害,不仅司马皇上本来就不想北伐,而且权臣里面也是相互对立,祖狄担心内乱将会爆发,北伐难成,于是忧愤成疾。但是祖逖虽然患病,但仍图进取,抱病营缮虎牢城,同时派人修筑营垒作为南部部队的据点以防后赵进侵。
这年九月,“妖星见于豫州之分”,祖逖仰视星空,叹道:“为我矣!方平河北,而天欲杀我,此乃不祐国也。”不久,祖逖病逝于雍丘,享年五十六岁,朝廷追赠车骑将军。豫州百姓如丧父母,谯梁百姓为之立祠。祖逖死后,
祖逖之弟祖约代替其兄统领部众,但节节失败,祖逖收复的河南大片土地最终被后赵攻陷。
刘琨、祖逖二人,在晋室危亡之际,不以个人富贵为意,如同刘琨虽然被胡人阻隔在黄河以北,心中却总不忘朝廷。他曾经对温峤说:“班彪认识到刘氏王室能够复兴,马援知道汉光武帝可以辅佐。现在晋室的国运虽然衰微,可是天命还没有改变。我想在黄河以北建功立业,而让你在江南扬名” 其对司马氏的衷心可谓赤诚。
刘、祖二人死后,南北局势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在北方,石勒逐渐统一了大部,而在东晋朝廷里面,因为祖逖的死去,也让某人再无忌惮,而产生了一场内乱,这究竟是如何一回事呢?
楼主 蓝桥裴航  发布于 2014-05-18 20:47:16 +0800 CST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上文讲述了晋室南渡之后,北方陷入了战乱之中,前赵和后赵,胡人和汉人,相互之间打的是一片混乱,其实不但北方如此,刚刚建朝不久的东晋朝廷,也一点都不安分,很快爆发了内乱,甚至让晋元帝司马睿也因此而死,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都知道,司马睿刚渡江之后,没什么人搭理他,亏得琅琊王氏的王敦和王导同心同德,共同拥戴和辅佐,这吴地之人才渐次归附,晋元帝也推心置腹,重用他们。你不用人家你就是个空架子,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光杆司令有个啥意思?那个时候,王敦镇守武昌,总领征讨军事,王导在朝把持机要政务,王氏的门生子弟各自占据显要的职位,当时人因此有这样的说法:“王与马,共天下。”但是后来王敦自恃有功,而且宗族势力强盛,就越来越骄恣拔扈,不把元帝放在眼里,元帝因此畏惧而憎恶王敦,于是提拔刘隗、刁协等人作为自己的心腹,并且逐渐抑制和削弱王氏的职权,就连王导也逐渐被疏远。有个中书郎向元帝陈述王导的忠贤,认为有辅佐王室的功勋,应当加以任用,也被元帝贬黜。对于这些事情,王导本人倒并没有太多的想法,他比较安守本分,可是王敦却很不满意,你不待见我们王家人,就休怪我给你好看,于是就和皇帝产生了矛盾。
王敦当时有手下有两个亲信,一个叫沈充为,一个叫钱风。这二人都是奸巧谄谀、凶恶狡诈之徒,知道王敦心怀异志,就在暗地里面撺掇他起事,两人常常为王敦出谋划策。而王敦也是宠信他们,于是二人权势倾重内外。
对于王敦的异心,元帝并非没有察觉,他也在做着准备,谯王司马承,为人忠厚而有节操,元帝亲近并信任他。元帝一天夜间召见司马承,把王敦替王导鸣不平要官位的上疏拿给他看,说:“以王敦近年来的功劳,现在的职位已够大了,但他的索求却没有止境,你说我到底该怎么办啊?”司马承说直接告诉他,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你要不动手,王敦迟早会成为国家的祸患。”
刘隗也为元帝出主意,想派自己的心腹去镇守各地。当时刚碰上王敦上表,要让自己人沈充代替甘卓任湘州刺史。元帝对司马承说:“王敦叛逆的行为已经昭著,照这样的情势下去不会很久,朕就要遭受惠帝那样的命运了。”湘州占据长 江上游的地势,控制着荆州、交州、广州的交会处,我想让叔父您镇守那里,不知如何?”司马承说:“我既奉承诏令,必定尽力而为,哪敢再说什么!不过湘州经历战乱,人民稀少,物产凋敝,如果我去治理,得等到三年之后,才有能力参加战事。如果不到三年,即使粉身碎骨,也不能有太大的帮助。”司马承行至武昌,王敦设宴招待他,对司马承说:“大王平素是德才兼备的读书人,恐怕不是将帅之才。”司马承说:“您不知道就是了,铅刀虽不锋利,偶尔用得得当,也能割断东西。”这其实是班超的话,王敦对钱凤说:“他不知畏惧却要学班超说豪言壮语,足以知晓他不通军事,不会有什么作为。”于是听任司马承到任。当时湘州土地荒芜,官府和私人均财用短缺,司马承带头节俭,尽心安绥和抚恤民众,很有能干的名声。
除了让人镇守湘州以外,司马睿为防备王敦,还让刘隗和戴渊以防备北方胡人为名领兵出镇,这些都令王敦十分愤怒。刘隗虽在外地,但朝廷的机密事宜、任免士大夫等,元帝都和他秘密商议。王敦送信给刘隗示好说:“近来承蒙圣上垂青您,现在国家的大敌未能翦灭,中原鼎沸,我想和您同心合力辅佐王室,共同平定海内。此事如能行得通,那么国运由此昌隆。否则国家便永远没有希望了。”刘隗却回答说:“‘鱼得处于江湖就会彼此相忘,人为追求道义也会彼此相忘’,‘竭尽自身的力量,以效忠贞’,这是我的志向。”说白了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王敦得到这封信,是勃然大怒,给你脸你不要脸,那我就撕下你的脸。太兴四年(321年)豫州刺史祖逖病逝,令王敦以为再无人可以在军事上威胁他,最终决意举兵动乱。
永昌元年(322年),王敦举兵向建康前进,这起兵总得有个由头吧,于是王敦就打着清君侧,诛刘隗的旗号,王敦党羽沈充亦在吴兴举兵响应王敦。司马睿对王敦的行为十分愤怒,于是决意与他决战,要亲率六军与王敦对抗,并召命刘隗和戴渊回建康准备防卫王敦的进攻,又下令斩杀王敦就可封为五千户侯。在朝中任光禄勋的王敦兄长王含见此偷偷乘船投奔王敦。
王敦同时呼唤梁州刺史甘卓,请他一同进攻朝廷,甘卓原本答应,但最终甘卓都没有前来,更派人谏止王敦,这让王敦大惊失色,赶紧以公爵之位请求甘卓支持,甘卓对他的立场犹豫不决。王敦又想请司马承入伙,但司马承拒绝,他也不想想,人家是元帝的亲信叔叔,能跟他王敦走嘛,司马承派主簿邓骞到襄阳劝甘卓反对王敦,支持朝廷。虽然邓骞多番规劝,但甘卓仍然不能决定立场。王敦见甘卓犹豫不决,害怕他在背后反对自己,于是派参军乐道融去请甘卓前来支持。但乐道融愤恨王敦目无君上,图谋夺位的行为,于是背叛王敦,要甘卓与他合作,袭击王敦的根据地武昌。甘卓听后终于有了决定,于是派部下称王敦叛逆,率兵讨伐,甘卓因而获任命为镇南大将军、侍中、都督荆梁二州诸军事,荆州牧,梁州刺史;罗英被派到到广州与陶侃相会,陶侃也派参军高宝率兵北上。武昌城中传闻甘卓军已到,众人大惊而离散。到这个时候,支持朝廷的一方明显占了优势。
王敦派人率军二万进攻湘州治所长沙,因为长沙城城池不稳固而又缺乏军需储备,众人都十分恐惧,有人更劝司马承投靠陶侃或退守零陵或桂阳,但司马承坚持要全城固守。甘卓写书司马承要出兵沔口断绝王敦归路,藉以解除长沙之围,但司马承劝他直接攻击王敦。同时王敦亦派人向甘卓求和,这甘卓再次犹豫,在路上停驻了数十日仍不前进。这武昌的局势就慢慢缓和,而长沙却越来越紧张。
被召还建康防守的刘隗回京时受到百官在道上欢迎,意气自若。入宫后与刁协要求司马睿因王敦叛乱而尽诛王氏,但遭到拒绝,刘隗因而有惧色。同时王导亦率宗族子弟二十多人请罪,都被司马睿原谅。王导任前锋大都督,戴渊任骠骑将军,周札为右将军、都督石头诸军事。又命王廙劝止王敦,但王敦不听,更留下王廙自行任用。王敦一路前进,逼近建康时,刘隗被指挀守金城,周札守石头城,司马睿亲自领军在城郊准备迎战。
王敦兵临石头城后,打算先进攻金城,打击刘隗。但部将杜弘认为刘隗死士众多,不易攻克,建议先攻石头城;又认为周札少有恩德,士众不服他,易于攻克,而石头城一旦被击破,刘隗就会退走。王敦听从并进攻石头城,周札果然开城门投降。王敦因而占据石头城。司马睿于是命刘隗、戴渊、刁协、王导、周顗、郭逸和虞潭等率军进攻石头城,但都被王敦军打败。太子司马绍知道诸军兵败后打算亲率将士决一死战,但被太子中庶子温峤谏止。
这王敦占据石头城之后,又打败朝廷的军队,等于说已经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了, 他不入宫朝见司马睿,更放纵士卒四处抢掠,当地大乱,官员都逃走,只余下安东将军刘超率众与两名侍中侍奉司马睿。司马睿虽然是皇帝,但是自己失败了,也只好脱下戎服,派使者向王敦求和,可见这皇帝当的真的窝囊。同时,兵败的刁协和刘隗回宫见司马睿,司马睿流着泪劝二人快点逃走避祸,更给予二人人马让他们逃走。但刁协因年老而不能骑马,亦对人无恩情,元帝召募刁协随从时竟然全都推辞。刁协走到路上被人杀死,首级被送到王敦那里;刘隗则领家属北逃至后赵。
王敦占据石头城,也没有说废立皇帝之类的,司马睿命令百宫到石头城见王敦。后任命王敦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江州牧、封武昌郡公,其实就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了,王敦假意辞让。
王敦见太子为人勇敢而有略,朝野中人都支持他,王敦于是打算以不孝为名废了他,以免日后阻碍自己专政,但遭到温峤的大力反对,其他人亦同意温峤,王敦无法得逞。但王敦却因周顗和戴渊二人有很高的名声和才能而十分忌惮,将二人杀害。杀周顗之事还有个典故,周顗,字伯仁,王敦起兵之后,有人向晋元帝建议,杀光在南京的王氏家族成员,晋元帝未答应。如此,王导听闻后仍大为惊恐。于是王导带领有官职的宗族子弟二十几人,亲自到晋元帝前哭诉,说家门不幸,出了王敦这个叛臣逆子,但我们一心为公,绝对忠于陛下。不仅如此,此后每天,王导都带着这二十几人,到殿外门口站着,以示清白,没有通敌。
楼主 蓝桥裴航  发布于 2014-05-19 20:25:25 +0800 CST  
一天早晨,王导正在殿外门口,晋元帝宣周伯仁进见,周伯仁大摇大摆从王导面前经过。王导见了,大声叫道:“伯仁,我家几百口人,请您多关心啊!”谁知周伯仁并不理睬,抬头挺胸就进去了。周伯仁见了晋元帝,极力为王导开脱,说王导一向忠心,绝对不会跟王敦一起造反。晋元帝觉得有理,就留周伯仁陪自己吃饭。周伯仁好酒,当即喝得稀里糊涂才告辞出来。此时王导不知里面情况如何,一直在外面站着,见周伯仁出来,又低声下气,连叫“伯仁,伯仁”,结果周伯仁没正眼瞧他们,摇摇晃晃就回家了。但到了家,又连忙写了一篇奏折,词语恳切,替王导他们求情。
王导见周伯仁这样,便很生气,不仅如此,他怀疑周伯仁向晋元帝说自己的坏话了,于是暗恨周伯仁。
再说王敦胜利之后,便要大开杀戮了,对平时同自己关系不好的,一律杀的杀贬的贬,周伯仁也不例外。但周伯仁是才子,很有名望,王敦看了王导一眼,王导一声不吭。于是王敦大手一挥,杀!于是周伯仁人头落地。
后来,王导在朝廷上发现了周伯仁给晋元帝的上书,这才发现周伯仁原来是外示无情,内里很是为王导开脱罪名的。于是王导拿着周伯仁的表书,痛哭道:“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杀,幽冥中负此良友了。”这就是“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来历。
再说王敦,他在朝中更置百官及军镇,影响数百人,但决策朝令夕改,只是随心而作。不久王敦就回到武昌,并遥控朝政。后又自行加领宁、益二州都督。之后,湘州也失守,司马承被杀。摇摆不定的甘卓也被杀。
王敦掌握朝政后,四方的朝贡大多都进了他的府第,同时将相州牧的任命皆由他掌握,所任用的都是他的亲信或琅琊王氏的族人。同时又以沈充和钱凤为谋主,二人的计谋都会听从。又任用诸葛瑶、邓岳、周抚、李恒、谢雍等人,更纵容沈充等人胡作非为。王敦堂弟王棱多次劝谏王敦,却遭到王敦暗杀。同年司马睿实在是是受不了这许多的窝囊气吗,忧愤成疾,最终病死,由太子司马绍继位。这就是晋明帝。
换了皇帝之后,王敦就谋求篡位了,他先让廷征召自己,司马绍果然手诏征召王敦。王敦及后移镇姑孰。司马绍也畏惧王敦,想以郗鉴作为外援,于是任命郗鉴为兖州刺史,都督扬州江西诸军事,并镇守合肥。王敦忌惮郗鉴,表他为尚书令还朝,途中王敦与郗鉴相会,二人意见不合,不再见面但仍强留郗鉴。王敦党众劝王敦杀死郗鉴,但王敦不肯。及后郗鉴回朝,与司马绍共谋讨伐王敦。
王敦有个侄儿王允之受王敦喜爱,经常跟随着王敦。一次王敦在夜里与亲近的人一起喝酒,王允之称醉倒下,王敦则与钱凤商讨叛逆篡位的事,王允之于是听到全部内容,及后当场呕吐大作。钱凤走后,王敦再看王允之,见他呕吐得衣身都沾污了,以为他己醉得不省人事,不再怀疑。及后王允之要求去见当时在朝中任廷尉的父亲王舒,到后则将王敦的图谋告诉父亲,王舒于是与王导一同报告司马绍,暗中作好准备。
此时王敦集团继续为篡位作准备,如周札一族在当时十分强盛,共有五人获封侯,是最大势力的江南士族,王敦因而十分忌惮周氏。王敦于此时患病,钱凤劝他铲除周氏,王敦同意。又因周嵩因王敦在上一年杀害其兄周顗而怀恨在心,称王敦的指定继承人王应不宜领兵,令王敦十分厌恶。最终王敦于次年杀了周家许多人,以及别的明帝的心腹。
但是王敦的病也是愈来愈严重,于是矫诏让王应任武卫将军,作为自己副手,又任命王含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钱凤一次问王敦一旦他身故,是否应一致拥戴王应,将所有事交给他。王敦说今天做的不是非常的事,不是常人可以担当,而王应年少,不能担当大事。说他死了以后,上计是解兵回归朝廷;中计则是退守武昌,拥兵自守;下计则是谋反动乱,颠覆朝廷。钱凤却认为下计才是最好的计谋,与沈充决定在王敦死后发动叛乱。及后丹阳尹出缺,王敦表温峤为丹阳尹,意图借此监视朝廷动静;但温峤却向司马绍报告王敦的图谋,更与庾亮一同策划讨伐王敦的计划,令王敦大怒。
司马绍知道王敦病重的消息后,一方面派人去问候王敦,另一方面却微服到芜湖观察王敦的营垒,又向大臣询问王敦的起居。后问光禄勋应詹应否讨伐,应詹劝他讨伐,于是决定进攻,加司徒王导为大都督,领扬州刺史;以温峤和卞敦守石头城,应詹守朱雀桥,郗鉴都督从驾诸军事。此外,召命临淮太守苏峻、兖州刺史刘遐、徐州刺史王邃、豫州刺史祖约、广陵太守陶瞻一同入建康保卫建康并助讨王敦。
这次王导也配合朝廷,王敦还没死,王导就带领子弟为王敦发丧,而司马绍亦假称王敦已死,下诏讨伐王敦的党羽;众人都以为王敦已死,士气增强。王敦接诏后大怒,但因病重而不能领兵,于是命王含为元帅,命钱凤与邓岳及周抚领兵攻向建康,并以诛杀奸臣温峤为名号。王含水陆并进,领五万兵到江宁南岸,逼近建康,众人惊惧,温峤移驻北岸,并烧毁朱雀桁,令王含不能渡过秦淮河攻击。王导期间曾试图劝降王含,但王含没有回答。后司马绍率诸军出屯南皇堂。并在一夜招募壮士,派将军段秀和中军司马曹浑等率千兵渡过秦淮河,攻其不备。后即在清晨在越战与王含交战,大破王含军。
王敦知道王含兵败后大怒,更试图要起身领军反攻,但因病重而不能起身。钱凤后亦到江宁南岸,与司马绍所率诸军交战,频频战败。王敦知自己不久人世,向少府羊鉴和王应要求在他死后要先置文武百官才办丧事。不久王敦病逝,王应秘不发丧,用蜡处理尸体并埋在屋中就与诸葛瑶等纵情声色。
司马绍亦曾派人以司空之位引诱沈充归降,但沈充拒绝,领兵攻向建康。有人献计沈充,上计建议他引湖水灌入建康,乘水势以水军入城;中计建议他集合兵众,全力进攻;下计为杀死钱凤归降,但沈充都不接纳。结果大败
王含见多次战败,决定烧营逃走,司马绍回宫大赦,但王敦党众不赦,并命诸将追击王敦各党羽,如派庾亮督苏峻等追击沈充,温峤督刘遐等追击王含、钱凤。王含当时想到荆州投靠王舒,但王应认为到江州投靠王彬更好,王含不听从王应所说而投奔荆州。王含与儿子乘船到荆州,王舒派兵迎接,但其实是命人推他们进江水中溺死。王敦尸首被起出,焚毁衣服并跪着斩下头颅示众。钱凤沈充也在逃跑途上被人杀死,并传首至建康,与王敦的头一同挂在朱雀桁上。到这里,王敦之乱才彻底结束。
王敦之乱期间,东晋集中应付内斗,对于北方的侵扰都没有力量去应付,导致后赵在王敦之乱期间夺取大片土地,而在内政里面,因为王敦之乱,也产生了一些别的军阀,最终导致了另外的叛乱,这是怎样的事情呢?
楼主 蓝桥裴航  发布于 2014-05-19 20:45:24 +0800 CST  
@墨衢 59楼 2014-05-19 20:44:13
然后呢?盼更
-----------------------------
谢谢你一如既往的关注!
楼主 蓝桥裴航  发布于 2014-05-19 21:16:19 +0800 CST  
@京城满街跑 62楼 2014-05-19 21:42:56
司马氏自从当上皇帝之后,真的是一个不如一个!
-----------------------------
所以说这也是个奇葩的皇室!
楼主 蓝桥裴航  发布于 2014-05-19 22:03:38 +0800 CST  
苏峻之乱

东晋十六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乱世,这个乱啊,还乱的相当有特点,国家一多,自然就乱,这个自不必说,整天东家打西家,可是这东晋朝廷啊,自己在内部也经常搞出很多乱子来,所谓外事堪忧,内乱频仍,这东晋立国初年大体上就是这个样子。而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臣子力量太大,这司马家却并没有能约束他们的力量,这啊,自打渡江以来,就是这个样子。谁让司马睿当年衰呢?前文讲述了王敦之乱,王敦把皇帝都给气死了,后来接任的明帝才算趁着王敦死了,把这个事情摆平。可那想到,因为之后分猪肉分的不均,很快就又闹出了另一场大乱子。
这东晋在平定王敦之乱的时候,曾经征召了一批人带着各自的部队来支援朝廷,这里面啊,有个苏峻。苏峻是山东人,也是士族出身。 他年轻的时候是一介书生,有才学,当的是基层干部。永嘉之乱爆发后,天下大乱,苏峻在家乡结垒自保,吸引了数千家来归投。后来曾国藩练湘军也有点这个意思,但是东晋那个时候头头对下面人的人身控制明显更强,这些人就相当是他的私人部曲,苏峻和其乡民所结的屯垒为当时诸垒中最强,而且他又推行王化,收集枯骨代葬,种种行为都让他深得人心,被推为主,手下实力就慢慢壮大。
当时在建邺的司马睿听闻苏峻的事情后,为了拉拢他,就任命苏峻为官。司马睿当时自己可怜兮兮,对这些地方豪杰都是百般拉拢,但是当时的青州刺史对苏峻深得人心而感到厌恶,你这拉拢民心是想干嘛?想和朝廷争人心吗?他担心苏峻会成为祸患,于是打算讨伐。苏峻害怕,于是就领部下数百家南迁广陵,但是朝廷也给了他个官做。
后来王敦之乱起,王敦带着自家人马杀向建业,朝廷征召多路人马抵抗王敦,苏峻也收到诏令,苏峻不知道要不要听朝廷的话,就占卜了下,结果占卜后结果不吉,于是就迟迟不进。及后朝廷军队被王敦击败,苏峻于是退至盱眙。
晋明帝的时候,王敦再起向建业开来,东晋朝廷迫不得已,征召了苏峻、祖约等人的部队,为什么说是迫不得已呢,因为这些部队啊,实质上是个人武装,不是国防部队。私人部曲、流民队伍, 朝廷对这些武装是怀有戒心的。当年祖逖率流民过江,也在江南没呆几天,就北返中原了,王敦杀向建业的时候,东晋朝廷的兵都让刘隗、戴渊带着让人家给打败了,晋明帝无兵对付王敦,只好接受大臣建议,引江淮流民帅刘遐、苏峻等入卫京师,最终才弭平内乱。
在王敦之乱中,苏峻立功。故此战后一路高升,驻守在历阳。朝廷授他“持节、冠军将军、历阳内史,加散骑常侍,封邵陵公,食邑一千八百户。”待遇是相当好。苏峻因有功于国,渐渐拥有很高的威望,而且有精兵万人,武器亦精良,是江北一个相当强的军事力量。但苏峻却因而骄纵,更加收纳亡命之徒和隐匿逃亡的罪犯。(《晋书?苏峻传》:而峻颇怀骄溢,自负其众,潜有异志,抚纳亡命,得罪之家有逃死者,峻辄蔽匿之。)
就在苏峻坐大的时候,当了没几年皇帝的晋明帝就不知道怎么着给死了,接班的晋成帝司马衍是个断奶没几天的小屁孩,自然得由其母庾太后辅政了,另外,任司徒王导录尚书事,和中书令庾亮、尚书令卞壶辅佐朝政,然而政事都由皇帝舅舅庾亮裁决。又授予郗鉴车骑大将军、陆晔为左光禄大夫,都是开府仪同三司。
庾亮是太后的哥哥,他和这个苏峻啊,很快就产生了过节,咸和元年(326年)时,庾亮诛除了意图作乱的一个王爷及其同党,这伙人当中有个亲戚叫卞阐的逃亡到苏峻处,庾亮让苏峻送还卞阐,但苏峻没有听命。庾亮因而认定苏峻是一个祸患,终有一日会引发祸乱。
除了这两人有矛盾外,当时还有个人对朝廷有意见,这个人就是豫州刺史祖约。祖约自认为名望和年辈都不比郗鉴、卞壶差,却未能参与明帝遗命,又希望能得开府之号,也未能实现,再加上许多上表辞请大多不获允准,于是心怀怨恨。等到明帝遗诏褒扬和提拔大臣,又没有祖约和陶侃,二人都怀疑是庚亮删除了自己的名字。咸和元年(326年)后赵石聪进攻寿春,祖约多次向朝廷求援但都不获派兵支援;后来石聪被苏峻所派的人击退后,朝廷却在打算修筑涂塘作防御用。祖约因而觉得是朝廷放弃了他,老子在北方当炮灰,你们这么对老子,把我扔在北方不管了,还修涂塘,你这是防后赵还是防我呢,等着!祖约对朝廷是一肚子的气。
其实对于苏峻在外,掌着精兵,主政的庾亮也很担心,怕这哥们又是另一个王敦,于是咸和二年(327年),为解决苏峻的隐忧,想下诏征召他进京,为此征徇王导的意见。王导说:“苏峻猜疑阴险,必定不会奉诏前来,不如暂且容忍他。”庾亮却在朝中说:“苏峻狼子野心,最终必会作乱。今天征召他,纵然他不听从上命,造成的祸乱也还不大。如果再过些年,就无法再制服他,这就如同汉时的七国对朝廷一样。”满朝大臣都认为此事不可,但是庾亮全然不听。
苏峻听说自己要被征兆入朝后,派司马何仍见庾亮,说:“征讨贼寇,在外任职,无论远近我都唯命是从。至于在朝内辅政,实在不是我能胜任的。”您就让我在外面逍遥自在吧,伺候皇上这些个事,微臣做不到啊!但是庾亮就是不允许,反而派人统领军队防备苏峻。接着,颁下礼遇优厚的诏书,征召苏峻为大司农、授予散骑常侍,赐位特进。让苏峻兄弟苏逸代领属下部曲。苏峻还是不想来,他上表说:“昔日明皇帝拉着下臣之手,让我北伐胡寇。如今中原尚未平定,我怎敢贪图安逸!乞求给我青州界内的一个荒远州郡,让我得以施展朝廷鹰犬的作用。”又不获同意。苏峻没办法,只好整装准备赴召,但又犹豫不决。参军任让这个时候对苏峻说:“将军您请求处居荒郡都不获允许,事情已发展到这样,恐怕已无生路,不如领兵自守。”阜陵令匡术也劝苏峻造反,苏峻便不应从诏令。
温峤听说此事,立即想率士众赴建康防卫,三吴之地也想出动义兵,庾亮都不同意。却写信告诉温峤说:“我对西陲安危的忧虑,要超过对历阳苏峻的忧虑,足下不要越过雷池一步。”朝廷派使者面谕苏峻,苏峻说:“朝廷大臣说我要造反,我哪有活命呢!以住国家危如累卵,无我不行。现在狡兔已死,猎犬就该烹食了。我就是死也要向出谋者报仇!”
苏峻知道祖约怨恨朝廷,于是派人拥戴祖约,请求共同讨伐庾亮。祖约大为高兴,十一月,祖约派兄长之子、沛内史祖涣,女婿、淮南太守许柳带兵与苏峻会合。祖逖的妻子是许柳的姐姐,一再劝谏,但是祖约就是不听。
当时朝中有人向司徒王导建策,建议在苏峻未来到以前阻截阜陵并守当利口,令苏峻军不能渡江,并可借朝廷兵多而一战决胜。如果苏峻不进攻,守军亦能进逼历阳,但一旦苏峻先到,人心就会惊慌,难以与苏峻抗衡,请求把握时机。王导虽然同意这个方案,但决策的庾亮不接纳。不久苏峻将领韩晃和张健攻陷姑孰并夺取当地盐米,庾亮才后悔。
随着苏峻军逼近,京师戒严,庾亮假节都督征讨诸军事,庾亮弟弟庾翼以白衣的身份领数百人守石头城,又命左卫将军赵胤为历阳太守,命左将军司马流守慈湖,用以对抗。另一方面宣城内史桓彝亦领兵反抗苏峻,在芜湖击败苏峻别军并进据芜湖。徐州刺史郗鉴亦打算领兵南归保卫建康,但庾亮仍然以防备北方为由不允许。
苏峻进一步逼近建康,朝廷抵御的军队多次都战败。咸和三年(328年)二月,苏峻即将到蒋陵覆舟山,有人预料苏峻将绕过重兵驻守的石头城,于是向庾亮建议派伏兵在小丹杨南道伏击苏峻军,但庾亮不听从。及后苏峻果然绕经小丹杨道进攻,更在其间迷路,靠一个当地人作向导才得以继续前进,期间军队无阵形可言。庾亮知道后又后悔。
卞壸随后率军与苏峻在西陵大战,但卞壸大败。然后苏峻攻青溪,卞壸再率军拒击,但不能抵抗得住,卞壸力战而死。守云龙门的将领都战死。庾亮则领兵在宣阳门准备抵抗,但士卒尚未成阵就已弃甲逃走,庾亮没法子再和人家打了,只好与三位弟弟和其他兵众出奔温峤驻守的寻阳。
庾亮等人一跑,苏峻成功攻入建康,王导与光禄大夫陆晔等官员都在正殿守护晋成帝,令攻进来的苏峻不敢上殿。但苏峻却在后宫抢掠,表现的是残酷而凶暴,又驱役百官,让官员担著东西运上蒋山。苏峻残酷无道,在建康裸剥士女,令他们狼狈得以草席甚至泥土蔽体,哀号之声更震动城内外。另尽掠库存的二十万匹布,五十斤金银,亿万钱和数万匹绢布。
楼主 蓝桥裴航  发布于 2014-05-20 20:53:10 +0800 CST  
苏峻掌控朝廷之后,让自己当骠骑将军、录尚书事,祖约为侍中、太尉、尚书令,许柳为丹杨尹,马雄为左卫将军,祖涣为骁骑将军。以王导德高望重,仍然让他官居原职而排在自己前面。叛将路永、匡术劝杀尽王导等大臣,只不过苏峻敬重王导,没有同意。
再说庾亮跑到寻阳后,宣太后诏,命温峤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加郗鉴司空。温峤以苏峻未平而不接受,同时打算起兵讨伐苏峻,又分兵给庾亮。庾亮和温峤本来互推为盟主而大家都推让不受,后有人推荐征西大将军陶侃,于是二人共推之,并派人到荆州通知陶侃。
起初陶侃因为自己没有被任命为辅政大臣的愤怨而拒绝,和祖约是一个样子,后在温峤的多番劝请下才答应一起讨伐苏峻和祖约。陶侃来到寻阳后,众人都称陶侃要杀庾亮以谢天下,因为陶侃本来就怨恨庾亮嘛,庾亮很害怕,就跑去给陶侃认错,这个表现最终令陶侃释怀,反更欣赏庾亮,讨伐军于是齐心要进攻建康,平灭苏峻,西军遂起兵。
同时王导以太后密令要三吴吏士起义兵援救建康,三吴的东军亦起兵。
苏峻知道陶侃领导的西军起兵后,听从部下的计谋,由姑孰退守石头,分兵对抗西军各部。而东军则派管商、张健和弘徽等拒战,双方是互有胜负,相持不下。同时苏峻亦逼成帝迁到石头城。但是毛宝领兵袭击了祖约的运粮部队,夺取了全部米粮,令祖约更加缺粮。郗鉴随后也率众渡江与陶侃在茄子浦会合。及后就与陶侃以水军直指石头城。苏峻当时见陶侃军和温峤军兵士众多,显得很畏惧。但另一方面,在广德的桓彝显得孤立无援,周边郡县都向苏峻投降,只有桓彝坚决不降,后被韩晃击败并围困,最终城陷被俘杀。
东军方面,苏峻的部下是胜多负少。让支援朝廷的那些人很是失望,这样一来,西路讨伐军在逼近石头城时就打算作一次决定性战役,但陶侃认为苏峻兵强难以争锋,打算行持久战并以智谋击败他。后因多次交战都无大成果,更筑白石垒固守,由庾亮领二千守军据守。不久苏峻以万人来攻,但都不能攻破。陶侃于是命郗鉴和郭默还驻京口,建了三座堡垒来分散苏峻军力。
祖约则派遗祖涣和桓抚攻打在马头山的桓宣,毛宝领兵救援并成功击败对手,令桓宣解困并投归温峤。及后毛宝又于东关与祖约作战,攻破合肥戍。此时,祖约手下有将领暗中勾结后赵,作为内应。后赵于是派石聪和石堪渡过淮河进攻祖约守的寿春。祖约被后赵军击败,只好逃奔历阳,而赵军则虏胁寿春二万多户人北归。苏峻心腹路永、匡术和贾宁知道祖约兵败后都感到害怕,于是劝苏峻尽诛大臣,改立腹心。但苏峻敬重王导,不肯接受。路永等因而也对苏峻离心,反令王导有机可乘,王导就派人劝说路永归顺。王导后来还试图救出成帝投奔义军,但因守备森严而失败,王导于是带二子与路永逃到白石。
讨伐军在建康附近与苏峻军相持不下,而苏峻分遣诸将四出攻掠,令群情恐惧。但温峤始终也无法击溃苏峻军,反倒兵粮食尽,只好向陶侃借粮。但此举令陶侃十分不满,帮你打仗就行了,现在还要管你吃喝,你到底能干嘛?声言要退回荆州。不参与这档子事了,温峤便以汉光武帝在昆阳之战和曹操于官渡之战中以寡敌众作例子,认为都是因义而胜。又说苏峻因小胜而骄,一次挑战就可一鼓而擒之。又称如今犹如骑虎,不能中途下来,若陶侃逆众意返回荆州,人们会失望丧气,以至兵败,那不义之名就会在陶侃身上。后毛宝亦劝陶侃留下,更以夺敌粮为约,若失败陶侃才走。陶侃于是分粮给温峤。毛宝最终成功烧毁苏峻的积粮,令苏峻军缺粮,这一来,亦解决了陶侃离开的危机。
不久,苏峻派韩晃和张健攻郭默守的大业垒,当时大业垒正缺水,人都被逼饮用粪水。面对如此困境,郭默畏惧而偷偷出走,只留兵守卫。在京口的郗鉴军听闻作为京口屏障的大业垒被攻打都很惊慌,当时陶侃正打算营救大业垒,但他的长史认为陶侃的水军不孰悉步战,一旦营救失败就会令讨伐军陷于劣势,反建议陶侃直接攻击石头城,让韩晃等自动退还以援救石头城。这其实就是围魏救赵。陶侃听从并率水军向石头进攻,庾亮、温峤和赵胤亦领一万步兵由白石南上,向苏峻军挑战。
苏峻领八千人拒击,并派部将匡孝和儿子苏硕攻赵胤。及后劳军酒醉的苏峻见赵胤被匡术击破而退走,于是说:“孝能破贼,我更不如邪!”及后就留下军队,仅率数骑向北突阵。但苏峻不成功,唯有撤回,但在撤回期间马匹停滞不前,苏峻被陶侃部将以矛投掷,于是堕马被杀。苏峻被杀后被斩首、碎尸和焚毁遗骨,令讨伐军军心大振,而苏峻军溃散,任让于是立苏逸为主,闭城自守。部将韩晃则取石头,管商和弘徽攻庱亭垒,但被击败,管商向庾亮投降。
苏峻一死,这战争也没有立即就结束,到了咸和四年(329年)正月,陆晔等人游说匡术以苑城归附,匡术答应了,此时,右卫将军刘超和侍中钟雅等密谋带晋成帝投奔西军,但是计谋败露了,苏逸于是派任让领兵入宫收捕刘超和钟雅。此时成帝抱着二人哭着说:“还我侍中、右卫!”但任让还是带走并杀害二人。
赵胤在另一方面派人攻击在历阳的祖约,祖约只好乘夜带左右数百人北逃到后赵,他一跑,就有人开城门投降。
这年二月,讨伐军进攻石头城,建成长史滕含大败苏逸,苏硕则领数百骁勇渡过秦淮河与讨伐军作战,但也被温峤所杀。二苏一败,韩晃害怕,打算投奔曲阿的张健,但因门狭而令人们不能冲出,一下子就变成人踏人,死者上万计。苏逸在战后领一万多人经延陵湖入吴兴,在溧阳被王允之击败被捕,后被杀。滕含部将曹据在攻破石头城后抱成帝上了温峤的船,让群臣朝见。同时杀了投靠苏峻的一些大臣和任让。在曲阿的张健怀疑跑来的弘徽有貮心,将他杀死,自己亦带领水军到吴兴,并与王允之交战,被击破。张健随后与韩晃等人向故鄣前进,也被郗鉴部将杀死,至此,苏峻之乱至此正式完结。
东晋王朝,短短数年,就经历了两次攻入首都的叛乱,可见司马家这江山座的实在是不容易,那么苏峻之乱平息后,神州大地又会上演怎么样的故事呢?
楼主 蓝桥裴航  发布于 2014-05-20 22:33:55 +0800 CST  
旁支篡位

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句话实在是太有道理了,中国封建社会,皇帝好几百人,这里面,也是各种货色是都有,荒淫之君一大堆,昏聩之君一大堆,残暴之君一大堆,反倒是好的没几个。在这多的数都数不清的暴君里面,有位是出了名的残暴,只不过,他最后也为自己的残暴得了报应,自己的民族都让人给屠尽了,那么这位是谁呢?
上文讲述了偏安江左的东晋朝廷闹了几次乱子,在这个时候,东晋的边境还算比较平静,没有大规模的入侵之敌。这主要是因为当时赵王石勒忙于平定北方。
公元319年石勒称赵王建都襄国之后,除了开始自己的政权建设外,一直没有停止使用武力进行征伐,晋国旧臣、段氏鲜卑、刘氏前赵这些个大大小小的队伍都被石勒相继打败,东晋成帝咸和五年(330),二月,后赵的群臣请求后赵王石勒即帝位,石勒便号称大赵天王,行施皇帝的事务。又立妃子刘氏为王后,世子石弘为太子。不久,他索性直接称帝,改元建平。至此,中国北方几乎全部归于赵土,次年,后赵又开始在邺城营建宫室。
石勒这个人啊,由奴隶变成皇帝,可谓是了不起的一代雄杰,当上皇帝之后,也多有举措,他劝课农桑,重视文化教育,求贤纳谏,减租缓刑,依法办事,防止贪赃枉法。而且能不念旧恶,以收拾人心。石勒称赵王的第三年,令家乡武乡县的父老到襄国来,大家叙齿列坐欢饮,叙述平生家常。有个李阳,原是石勒邻居,两人当年因争麻地,互相殴打,当年都挺疯狂的,现在石勒当了赵王,这个李阳不敢来。石勒说他自己方取信于天下,岂计个人恩怨,特地将李阳找来,和李阳酣饮欢谑,并对李阳说,“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即赐予李阳甲第一区,封为参军都尉。并说明武乡是他的老家乡,死后他的灵魂要回到故乡,即免去故乡的三世课役。显然,这种以乡情打动人心的做法,也收到一定的成效。
石勒这个人啊,还比较有自知之明,332年,一次石勒盛大地犒赏群臣,对近臣徐光说:“朕可以和古代哪一等君主相比?”徐光回答说:“陛下的神武谋略超过汉高祖,后代人没有可以相比的。”石勒笑着说:“人哪有不知道自己的!您的话太过了。朕如果遇到汉高祖,应当向他北面称臣,与韩信、彭越同列比肩。如果遇上汉光武帝,将会与他共同逐鹿中原,不知鹿死谁手。大丈夫行事,应当光明磊落,如同日月之光明亮洁白,终究不该仿效曹操和司马懿,欺凌他人的孤儿寡妇,靠不正当的手段夺取天下。”群臣都叩头顿首,称呼万岁。所以石勒在历史上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房玄龄就这样评价他:“虽曰凶残,亦一时杰也。”虽然率军杀人、吃人无数,不过在五胡十六国时期,石勒算得上是一等一的人才,但就在房玄龄这句话的后面,还有另外一句话,“而托授非所,贻厥无谋,身陨嗣灭,业归携养,斯乃知人之暗焉。”(《晋书》)这句话其实就是说明了,因为石勒所托非人所以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后果。
石勒亲定的皇太子是石弘,这位太子比较文质彬彬,石勒对这个有点担忧,老子我出身行伍,才打下现在的天下,而今四海未定,一介书生能守的住江山吗?石勒的担忧不无道理,他曾经对人说过:“大雅愔愔,殊不似将家子。”大雅就是太子的字,徐光给他说:“汉祖以马上取天下,孝文以玄默守之,圣人之后,必世胜残,天之道也。”石勒才觉得有道理。
石勒虽然对太子还算是比较满意的,但当时石勒的侄儿,中山王石虎却对诸君之位多有觊觎。石勒称赵王后,封石虎为单于元辅,都督禁卫诸军事,加侍中、开府,后又封为中山公。石勒称帝后,任命石虎为太尉,守尚书令,进封中山王,食邑万户。此时,石虎满以为自己功高他人一等,石勒称帝后必能充任大单于,没想到只被封为单于元辅,大单子之职为石勒之子石弘所得,石虎开始对石勒不满,他曾对子石邃说:”成大赵之业者,我也。大单于之望实在于我,而授黄吻婢几,每一忆此,令人不复能寝食”,并进而产生了石勒死后反叛思想“待主上晏驾之后,不足复留种也”。
石虎对诸君的威胁,大臣中也有人看在眼里,徐光就对石勒说:“皇太子仁孝温恭,中山王雄暴多诈,陛下一旦不讳,臣恐社稷必危,宜渐夺中山威权,使太子早参朝政。”石勒听从。
另一个大臣程遐也对石勒说:“中山王勇武权智,群臣莫有及者。观其志也,自陛下之外,视之蔑如。兼荷专征岁久,威振外内,性又不仁,残忍无赖。其诸子并长,皆预兵权。陛下在,自当无他,恐其怏怏不可辅少主也。宜早除之,以便大计。”
石勒却不这么认为,他:“今天下未平,兵难未已,太子冲幼,宜任强辅。中山王真是这样的人选。”程遐哭着给石勒说:“中山王虽然是皇太后所养,但毕竟不是皇上的亲子。魏任司马懿父子,终于改朝换代,搞不好中山王也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啊,陛下若不除中山,社稷就得完蛋啊”但是石勒还是不听。
看到皇上石勒不停自己的话,这徐光、程遐两人很担忧,两人觉得石勒死后,石虎一定会威胁太子,自己二人也难逃毒手,就准备趁着石勒还活着,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乘着另一次面圣的时候,徐光问石勒:““陛下廓平八州,帝有海内,而神色不悦者何也?”你都是皇帝了,为啥还不高兴?
石勒答道:“吴蜀未平,书轨不一,司马氏犹据有江东,恐后人讥笑我未为一统天下之帝王,故而忧形于色。”
徐光进言:“臣还以为陛下是为腹心之患而忧,谁知您在为四肢小患而忧!陛下您鼎定中原,占据洛阳、长安二都,为中国堂堂帝王,天命所归,谁能不服?因此,司马氏江东之患,四肢之小疾也;中山王石虎,凭借您的神威,攻伐四克,自言英武只在您之下,此人残暴多奸,见利忘义,常有怏怏不足之色。近日宴集,多有轻视皇太子之色,陛下隐忍容之,臣恐陛下万年之后,宗庙必生荆棘,此人才是您腹心大患,应早予除之!”石勒听了这话默然无语,但还是没有采取行动。
东晋成帝咸和七年(公元333年)八月,石勒病重,他召石虎和太子石弘、中常侍严震等人在宫内照料疾病,却不料,这个石虎假传命令,不让石弘、严震以及内外众大臣和亲戚入内问候,这一来,石勒疾病的轻重宫外没有人知道。石虎又诈召石宏、石堪回襄国。因为这些亲王对掌握着兵马,自己想起事,这些亲王都是障碍。
有一天石勒的病好了些,见到石宏,惊道:“秦王为什么到这里来了呢?让你镇守藩镇,正是为了防备今天这种情况。是有人召您来的呢,还是您自己来的呢?若是有召您来的人就杀了他。”石虎极为害怕地说道:“秦王因思慕陛下您而暂且回来的,现在就让他走。”几天以后,石勒又问起这件事,石虎说:“按照诏命让他走了,现在已经在半路上了。”但是实际上石宏却被他软禁在城外。
不久,石勒就病死了,他留下遗命,教育儿子们曹魏和司马家族的教训,所有皇族都必须作为教训,一定要团结一心,不可内斗。特别是中山王石虎,要做辅佐幼主的名臣周公和霍光,不要给别人留下口实。
石勒用遗命劝说石虎,可他人都死了,又能怎么约束石虎呢?石勒刚死不久,这石虎就在后赵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
石虎字季龙,是石勒的侄子。石虎是由石勒的父亲抚养并收为儿子,所以有人又说他是石勒的弟弟。晋永兴年间,石勒被抓为奴隶去卖,因而和家人失散。永嘉五年(311),刘琨送石勒的母亲王氏和石虎到葛陂,当时石虎已经十七岁了。石虎性情残忍,沉溺于游猎,能两手左右开弓射箭,喜欢用弹丸打人,军队里的人都把他看成是祸害。石勒曾对他母亲说:“这个孩儿凶暴无赖,倘若被军队里的人杀掉,有损于我家的声名,最好是我们自己把他除掉。”王氏却说:“拉车的快牛还是牛犊的时候,大多都会把车子弄坏。对他现在的情况只有暂且忍受,不要把他除掉。”意思就是再等等看,说不定这个石虎能变好。到了石虎十八岁的时候,长成身高七尺五寸,骑马射箭迅速敏捷,他的勇猛在当时可算得独一无二。石勒属下的将佐以及他的亲戚,没有人不对石虎恭敬畏惧,石勒对他也非常夸赞。但石虎为人过分残酷好杀,凡是军队中有和自己一样健壮的人,就借打猎玩笑的机会把他杀死。至于每次攻陷城池堡垒,他就不判断辨别好坏善恶,活埋和斩杀成年男女,他们很少有被他放过的。石虎所统辖的部队严肃整齐,没有人敢违犯军令,指挥他们攻占讨伐,个个一往无前,所向无敌。所以,石勒对他宠爱信任日益加重,命他专门担负征战的任务。

楼主 蓝桥裴航  发布于 2014-05-21 21:16:40 +0800 CST  
石勒刚死还没埋的时候,石虎就动手了,他带兵劫持太子石弘让他到殿前,收捕右光禄大夫程遐、中书令徐光两人,交付廷尉治罪,又征召自己儿子石邃,让他带兵入宫宿卫,文武官员纷纷逃散。石弘大为恐惧,自己说自己没那个本事,要让位给石虎。石虎却说:“君王去世,太子即位,这是礼仪常规。”石弘流着泪坚决辞让,石虎发怒说:“如果你不能承担重任,天下人自会按大道理行事,哪里能事先就谈论!”石弘只好即位当傀儡。很快,石虎就杀死程遐、徐光。
接着,石虎又胁迫石弘任自己为丞相、魏王、大单于,赐加九锡,划分魏郡等十三郡作为石虎的封国,总领朝廷大小政事。石虎赦免封国境内的囚犯,立妻子郑氏为魏王后,儿子石邃为魏太子,授予使持节、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录尚书事;次子石宣任使持节、车骑大将军、冀州刺史,封河间王;石韬为前锋将军、司隶校尉,封乐安王;石遵封齐王,石鉴封代王,石苞封乐平王。石勒原先的文武官员,都委派闲散的官职,而石虎的僚佐亲属,全部充任朝廷要职。石虎把太子的宫室改名为崇训宫,太后刘氏以下的人员,全部移居此处。又挑选石勒原有宫女、车马和服玩中美丽、精良和珍贵的,全部送入丞相府。自己虽没皇帝之名,却有了皇帝之实。
石虎的这位王后郑氏,也在历史上有些民声,当然不是啥好民声。她名字叫郑樱桃,优伶出身,艳而善淫。深得石虎宠爱。起初石虎娶将军郭荣之妹为妻,郑樱桃向石虎进谗,石虎遂杀郭氏。后来石虎又娶清河崔氏之女为妻,也遭郑樱桃构陷而被杀。唐朝诗人李颀曾作《郑樱桃歌》,写郑樱桃以美艳而擅宠后宫故事,流传千古。但也有许多说法,说这位郑樱桃是个男宠。反正魏晋南北朝那个时候,社会风气极度开放,蓄养男宠、同性恋这些事情在达官显宦之家是相当普及。
再说石虎把太后等人囚禁之后,太后不愿束手待毙,这位刘太后很有胆略。石勒生前,就常和她一起决断朝中政事,辅佐老石建功立业,“有吕后之风,而不妒忌更过之”。刘太后想改变局面,就和彭城王石堪会面。
石堪本来是田氏子孙,多次建立功绩,后来石勒收养他作为自己的儿子。看到太后的处境,石堪也很生气。刘太后对石堪说:“先帝刚刚驾崩没几天,丞相石虎便如此欺压践踏我们,先皇的一脉,可能得全部灭亡啊,王爷你怎么看啊?”
石堪说:“先帝原先的大臣,都遭疏远和排斥,军事大权不再由我们掌握,朝廷中也没有有所作为的人,我只能出奔兖州,挟持南阳王石恢当盟主,占据廪丘,向各地的地方长官颁布太后诏书,让他们各自起兵诛灭暴逆之人,或许还可挽救。”刘太后说:“事情很急迫了,你应当迅速行动。”于是,石堪换上平民服装,轻骑奔袭兖州,但是却没能胜利,只好向南逃奔谯城。石虎派部将追击他,在城父执获石堪,送回襄国,用火烧灼后杀死了他。又征召南阳王石恢回襄国。刘氏的图谋泄露,石虎将她废黜并杀死,尊奉石弘的母亲程氏为皇太后。
河东王石生在关中长安,得知石虎把持朝廷,杀太后,于是起兵讨伐石虎。关中的蒲洪,洛阳的守将石朗也起兵响应。石虎留世子石邃守襄国,亲自率领八万人来攻洛阳。石生还没来得及去救援洛阳,石虎便以极快的速度攻破了洛阳,擒住石朗。砍断石朗双只脚,慢慢折磨他至死。
石虎攻破洛阳时,石生的前锋部队两万人刚刚出潼关。石虎派儿子石挺迎战。石生的前锋将军鲜卑人涉率军击败石挺,石挺与丞相左长史刘隗都战死军中。石虎刚刚带兵来到,涉乘胜直杀入石虎军中。石虎防备不及,大败后撤。
石虎一路逃,涉一路追,一直追到渑池。石虎手下有人出主意,用重金贿赂涉,让他反攻石生。涉从石虎那里得到重金,就率其两万骑兵回兵反攻石生,石生猝不及防,主力尽失,败逃长安。因为自己的老底基本上都拼光了,知道长安守不住,石生干脆藏到了山上。石虎进长安后,再一次出重金,这次是悬赏捉拿石生。很快,石生被部将所杀,献给石虎换了赏金。石虎又去打蒲洪,蒲洪知道打不过石虎,于是投降,姚弋仲也降了石虎。石虎担心自己走了,这两个人又造反,将蒲洪封为龙骧将军,然后把他这一部迁到枋头(今河南浚县淇门渡);任为姚弋仲为奋武将军、西羌大都督,将他这一部迁居到清河的滠头(今河北枣强县东北)。
石虎平定这些个替石弘打抱不平的叛乱之后,石弘更是担心得要是,怕自己那天就被人家结果了,于是就有一天,皇帝石弘带着皇上的所有家当,印玺之类的,跑到石虎的官邸,哭着求着要把皇位禅让给石虎,石虎却不同意,说:“帝王的大业,天下人自会有公议,为什么自己选择这样做呢!”石弘只好流着眼泪回宫,对太后程氏说:“先帝的骨肉真的不会再遗存了!”此时尚书奏议说:“魏王请您依照唐尧、虞舜的禅让旧例行事。”石虎说:“石弘愚昧昏暗,服丧无礼,应当将他废黜,谈什么禅让!”于是,石虎直接派人进宫,废黜石弘为海阳王。
石弘被废后,群臣到魏宫进劝石虎即位。石虎说:“皇帝是美盛品德的称号,不是我敢承受的,暂且可以称作居摄赵天王。”石虎将石弘和太后程氏、秦王石宏、南阳王石恢幽禁在崇训宫,不久全数杀害。
石虎成为赵王后,令太子石邃省视、决断尚书奏事,只有祭祀郊庙、选任地方官员、征伐、刑杀方面的奏事才亲自审议。石虎爱营建宫室,鹳雀台崩圮,便杀死典匠少府任汪,又让人重修,规模比原先扩大一倍。他封石邃的保姆刘芝为宜城君,干预朝政,接受贿赂,谋求任官,晋升的人大多出入其门。
接着,石虎又在襄国建造太武殿,又在邺营建东、西二宫,336年十二月,全部峻工。太武殿台基高二丈八尺,长六十五步,宽七十五步,用有纹理的石块砌成。殿基下挖掘地下宫室,安置卫士五百人。用漆涂饰屋瓦,用金子装饰瓦当,用银装饰楹柱,珠帘玉壁,巧夺天工。宫殿内安放白玉床,挂着流苏帐,造金莲花覆盖在帐顶。又在显阳殿后面建造九座宫殿,挑选士民的女儿安置在殿内,佩戴珠玉、身穿绫罗绸缎的有一万多人,教她们占星气,马上及马下的射术。又设置女太史,各种杂术、技巧,都与外边男子相同。石虎又让女骑兵一千人充当车驾的侍从,都戴着紫纶头巾,穿熟锦制作的裤子,用金银镂带,用五彩织成靴子,手执羽仪,鸣奏军乐,跟随自己游巡宴饮。此时后赵发生严重旱灾,金子一斤只能买粟二斗,百姓嗷嗷待哺,但石虎却用兵不止,各种徭役繁重。石虎让牙门张弥把洛阳的钟、九龙、翁仲、铜驼、飞廉搬运到邺,用四轮缠辋车运载,车辙间距四尺,深二尺。运载中有一口钟沉于黄河,为此招募三百名谙熟水性的人潜入黄河,用竹质的大绳捆扎,然后用一百头牛牵引起重滑车,这才把钟拉出水面,又建造可以载重万斛的大船运送。东西运到邺,石虎大为喜悦,为此赦免两年的刑罚,赐给百官谷物丝帛,民众赐爵位一级。石虎又采用尚方令解飞的意见,在邺的南面将石块抛入黄河,用以建造凌空架设的高桥,工程耗费几千万亿,桥最终没有建成,从事劳役的人饥饿难忍,这才停工。又让官吏带领民众上山入水,采橡实、捕鱼作为辅助食物,但又被权豪抢夺,民众毫无所得。
这大造宫室啊,当然不是闹着玩的,都是有用的,工程结束后, 337年,正月,文武官员五百多人就劝“赵王”称“皇帝”号,于是石虎穿上绣有龙的衮服,戴上行礼的冠冕,准备到南郊祭祀,当他照镜子时,看到自己没有脑袋,心里大为恐怖,因而不敢称皇帝,就决定依照商、周的制度,称大赵天王。册立王后郑氏为天王皇后,立太子石邃为天王皇太子。
石勒作战勇猛,终能夺取本家兄弟的江山,可是他却凶残无比,而且他的儿子们也都有样学样,那么这么一家以杀人为乐的羯人,会有怎么样的命运呢?
楼主 蓝桥裴航  发布于 2014-05-21 21:33:46 +0800 CST  

@京城满街跑 68楼 2014-05-21 21:56:34
个人看史书,一直很好奇那个“宣帝”的后代是个什么玩意?
-----------------------------
呵呵,其实不明所以的人看,往往连宣帝是个什么玩意都搞不懂,更不用提他的后代了,总之,这司马懿估计是败光了后代的人品!
楼主 蓝桥裴航  发布于 2014-05-21 22:20:39 +0800 CST  
一家子的杀人狂


前文讲述了后赵石勒死后,他侄儿石虎发动政变,自己夺了后赵皇位的事情,这石虎最开始还是称王的,后来又称天王,但这称谓都只是个叫法而已,反正这个时候他是后赵的头儿,而石虎杀光了石勒一支,自己当家作主,搞了许多事情,什么千人女子骑兵仪仗队,大兴土木等等,在搞这些劳命伤财事情的同时,他又寄希望于佛祖来庇佑自己的统治,于是大肆崇佛,可是这也导致后赵的兵源和财政不足,因为人出家了,钱赐给和尚了,总之,石虎当政,朝政往下,可是这些个事情啊,都不是石虎最鲜明的特征,这位仁兄的代名词就是残暴,这五胡十六国期间暴君无数,可是能和石虎有得一拼的,还真没几个,非但如此,就连石虎的儿子们,也都一个赛着一个比凶残。
后赵的第一位“天王太子”是石邃,这位素来骁勇,石虎非常宠爱他。石虎经常对大臣们说:“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残杀,所以朕得以有今天。而朕岂有杀石邃的道理呢!”可是这石邃却深得石虎的残暴基因,而且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个典型的食人色魔。
据《十六国春秋》记载,石邃性格酗酒好色,纵欲无度。这哥们有时深夜出宫跑去大臣家,见到大臣家里稍有姿色的女性,就直接把人家强奸。他是太子,大臣也不能把他怎么样,君淫臣妻这种事情向来就不少见,这也不算什么稀奇事。可是石邃患有严重的恋尸症和食人癖,这个就比较猛了,他喜欢将美丽的姬妾装饰打扮起来,这些个女子一个一个都漂亮无比,然後石邃就把她们的头一一割下,让人拿下去洗去血污,再放在盘上,传示四座,让大家伙评选那一个比较美,石邃还对尼姑有着特殊癖好。他会从尼姑庵里掳来美貌的女尼,宣淫之后,再将女尼宰割,与猪羊肉混合起来煮熟来吃,并分赐左右,让他们猜猜里有些什么肉。
石邃如此变态,干的这些事情,简直就不是人类所应该干的,但是人家出自帝王之家,这皇室的人,可能本来就不是一般人,所以干的事情,一般人难以理解也属于正常。石邃的弟弟们之中有两个人,河间公石宣、乐安公石韬都得到石虎的宠爱,这就让石邃恨之如仇敌。而且石虎这个人,也有严重的暴力倾向,他让石邃省视决断尚书奏事,可是常常当石邃有事禀报时,石虎要是正不高兴或者是忙于玩女人,便不满地说:“这种小事,怎么值得禀报!”有时听不到石邃的禀报,又不满地说:“为什么不禀报!”石虎对石邃就经常谴责斥骂、鞭打杖击,一月之中多次发生。时间一长,石邃就心有怨恨,就私下对中庶子李颜等人说:“而今老头子的心志难以满足,我想干冒顿那样的事情,你们跟我干吗?”冒顿单于当年就是杀死他爹的,这吓得李颜等人跪在地上不敢回答。337年七月,石邃称病不理政事,秘密带领宫内大臣、文武官员五百多人骑马到李颜的别宅饮酒,乘机对李颜等人说:“我想到冀州杀死河间公石宣,有胆敢不跟从的斩首!”可是出行数里后,众人都吓的逃散。李颜跪地叩头,极力谏止,石邃菜昏昏欲醉地返回。石邃的母亲郑氏听说此事后,派遣身边的人责问石邃。石邃却发怒,杀死了母亲派来的人。石虎听说石邃病了,就打算去看看儿子,可是他信任的僧人佛图澄对石虎说:“陛下不宜经常去东宫。”石虎瞪大眼睛高声说:“我是天下人的君主,父子都不能互相信任吗!”但是石虎也觉得这个和尚说的有道理,于是让自己所信任的女尚书前往察看。石邃喊这个来探视的女尚书近前谈话,却一剑杀了此人。这就让石虎大怒,把石邃幽禁在东宫,可是不久,估计是舍不得这样对儿子,就又赦免其罪,在朝堂上召见他。按说你杀了你父母的使者,如今你来个残暴老爹赦免你,你好歹得谢恩吧,磕头认错吧,可是石邃不知道是脑袋进水了还是被驴给踢了,反正是朝见的时候态度极度恶劣,和自己老爹没说几句话就直接走人了,连告辞都没有,石虎让人对他说:“你还没见你娘皇后呢,怎么可以急遽离开!”可是石邃头也不回,径直出宫。这下子彻底惹恼了石虎,立马就废黜石邃为庶人。当夜,就杀死石邃及其老婆孩子同党数百人。另立儿子石宣为天王皇太子。
石虎立了石宣为太子,又任用另一个儿子石韬为太尉,这两人按日轮换省视、裁决尚书的奏事,都可以独自决定赏赐或刑罚,不再向石虎禀报。有人因此劝谏石虎说:“赏赐或刑罚,是人君掌握的大权,不能交给别人,而且太子的职责在于侍养父母,不应当参与朝政。石邃就因为参与朝政而招致失败,前车之鉴距今不远。而且由二人掌握朝政,这会发生祸患的。爱儿子却不知怎么爱,这正是害了儿子啊。”但是石虎不听。
这太子石宣,也不是个好鸟,跟他老爹老兄一个德行,大冬天的,他派人砍伐树木,在漳水边大兴台阁,这冻死数万人。可是这位太子却觉得很正常,他的手下,也都不是省油的灯,太子詹事孙珍患眼病,向侍中崔约讨求治病的药方。崔约开玩笑说:“向眼中撒尿便可痊愈。”孙珍说:“眼中怎么能撒尿?”崔约说:“你眼窝深陷,正适合撒尿。”孙珍为此怀恨崔约,将此事告知石宣。石宣的面貌在兄弟中最具有胡人的特征,他眼窝深陷,听说此事勃然大怒,你崔约这摆明了是嘲笑我相貌怪异嘛,太可恶了,就诛杀了崔约父子。于是公卿以下畏惧孙珍,人人侧目。
这两个儿子都掌握朝政,并且有时候石虎对石韬的宠爱好像还多一点,这就让太子石宣是非常憎恶,这也是人之常情,储君既立,就应该君臣有别,这羯人石虎不懂得找个道理,就知道爱儿子,却让儿子们不能互相亲近。有人想巴结太子,就建议削减诸侯的属吏、兵众,而把削减下来的这些人马,都配给了太子东宫,这就让各位王公对太子的怨恨更大。
可是石虎却不管这些,儿子们互相为仇敌,石虎却全然不知,反倒是有两个儿子替他打理朝政,这位胡人皇帝更能尽情游猎,石虎到了晚年,变得非常胖,骑不动马了,就就建造了打猎用的车子一千辆,定期比赛打猎。他在自己的疆域之类,画了大片的猎场,让专门的御史监护,这里面养着的禽兽有人敢伤害,便会获罪,被处以极刑。接着这个规定,这些御史们又干了很多坏事,这百姓里面有美丽的女子或上好的牛马,御史如果弄不到手,就诬陷他们伤害禽兽,你弄伤了天王的百灵鸟,你撞着了天王的梅花鹿,你们都得死,因为这个论罪处死的有一百多人。石虎又征发各州二十六万人修建洛阳宫,征发百姓牛畜二万头调配给朔州的牧官。又增设宫中女官,分置二十四等,东宫十二等,七十多个公侯封国都分九等,大举征选民女三万多人,这宫女在首都都放不下了,石虎就把她们分成三等配置各处。晋武帝当时统一天下,有了上万的宫女就很不得了,这石虎占据北方,就整了三四万的后宫,真的是个暴发户。除了天王自己玩乐之外,太子、各王公私下发令征选的美女又将近万人。各个郡县极力选取美女,经常强行夺占百姓的妻子,杀害她们的丈夫,加上丈夫自杀的,人数达三千多。这些歌美女送到邺后,石虎在殿前挑选分等,因为使者能干,被封侯的有十二人。荆楚、扬州、徐州的民众因此流失、背叛得基本没剩下几个,有正直的大臣因此劝谏石虎,可是却遭摧残至死。
公元346,后赵国中黄门严生与尚书朱轨交恶,适逢淫雨连绵,严生就谮毁朱轨不修整道路,并且还诽谤、讥讽朝政,石虎就将朱轨囚禁。蒲洪劝谏说:“陛下已经拥有襄国、邺宫,又营建长安、洛阳的宫殿,准备用来干什么!又制造猎车一千辆,围地几千里用来豢养禽兽,强夺百姓妻子、女儿十多万人充实后宫,贤圣的帝王、明智的君主的所作所为,难道原本就是如此吗!现在又因道路没有修整,就想杀害尚书。陛下的德政不修,上天才降淫雨,历经七十天刚放晴,天晴才两天,即使有鬼神之兵一百万人,也不能去除道路上的泥泞和积水,何况人呢!政治和刑法变成这样,对天下人如何交待,对后人如何交待!希望能停止劳作的徒役,废除苑囿,释放宫女,赦免朱轨,用以满足众人的期望。”石虎虽然不高兴,但也没有降罪蒲洪,为此停止了长安、洛阳两地的劳作徒役,但终究诛杀了朱轨。又制定惩治私下议论朝政的刑法,允许属吏告发君长,奴仆告发主人。自此公卿大臣以下,朝会觐见时以目光互相示意,不再敢互相来往交谈。
楼主 蓝桥裴航  发布于 2014-05-22 22:30:56 +0800 CST  
这大臣们都不敢说话了,石虎却一点都没觉得自己统治出了危机,还是一如既往和儿子们纵情欢乐,公元347年,九月,石虎命令太子石宣到各地的山川祈求福祉,顺便再周游打猎。这石宣乘坐大车,车子饰以鸟羽华盖,树立天子的旌旗,十八万士卒从金明门出发,石虎从后宫登上高处眺望,看到儿子带领的大军,笑着说:“我家父子如此,除非天崩地陷,还有什么可愁的呢!我只管去抱儿子逗孙子,终日享受天伦之乐吧。”
这太子石宣每到一地停留,就让人们结成很长很长的围圈,四边各有一百多里,然后驱赶禽兽,到傍晚让禽兽全都汇集在他的住所附近,让文武官员全都跪立,再把禽兽围拢起来,然后用火炬把四周照得如同白昼,石宣再命令骑兵一百多人驰马向围圈中射击,石宣自己和姬妾们乘车观看,直到禽兽全被射死才停止。要是有个别禽兽逃出围圈,负责围守该地段的人,有爵位的就剥夺他的马让他步行一天,没爵位的就责罚一百鞭。士卒饥寒交迫,死亡的人有一万多,所经过的三州十五郡,物资储备全都挥霍无遗。
一个儿子出去威风还不够,石虎又命令石韬继石宣之后出行,从并州到秦州、雍州,情况和石宣一样。这一来,石宣对石韬和自己势均力敌很恼怒,对他越发嫉恨。宦官赵生得宠于石宣,在石韬面前不受宠爱,于是就暗地里劝说石宣除掉石韬,从此开始有了杀石韬的图谋。
348年,石虎越来越喜欢石韬,甚至想立他为太子,可是因为已立太子石宣为长,所以就犹豫不决。恰好因为一件小事,石宣违背了石虎的指令,这石虎气的说:“真后悔当初没立石韬为太子!”这话传出去之后,石宣生气,石韬却更加傲慢无忌。他在太尉府建造了一座殿堂,命名为宣光殿,横梁长达九丈。石宣看到后认为冒犯了他的姓名,勃然大怒,就杀掉了工匠,截断了横梁,拂袖而去。石韬对此也怒不可遏,又把横梁加长到十丈。石宣听说后,对他的亲信杨杯、牟成、赵生说:“这小子竟敢如此傲慢刚愎!你们如果能把他杀掉,我即位入主后,一定把他现在占据的封国郡邑全都分封给你们。这石韬死后,老头子一定会亲临丧事,到时我趁机把他也杀掉。”杨杯等人也同意了石宣的这个杀弟弑父的计划。
这年八月一天,石韬因为和他手下的同僚在东明观夜宴,喝醉了就宿于佛精舍。石宣乘机派杨杯等人爬着梯子溜进佛精舍,杀死了石韬,扔下杀人刀箭后潜逃而去。第二天,石宣就禀报了石韬被杀的消息,石虎听到自己喜爱的儿子被杀的消息是悲惊交加,顿时昏厥过去,许久才苏醒过来。当他正要前往参加丧事活动时,司空李农劝他说:“杀害秦公石韬的人现在还不知道是谁,凶手尚在京师,主上的车乘不宜轻率出动。”石虎虽然这个时候又老又病,可是还没彻底糊涂,于是就取消了亲临丧事的计划,命令士兵严加戒备,只在太武殿进行哀悼。石宣前往参加石韬的丧事活动,他看到自己弟弟不仅不哭,还“呵呵”地窃笑,又让人揭开覆盖尸体的被子观看尸体,看到满身窟窿之后是大笑离去。他又把别人抓起来起来,准备嫁祸委罪于他们。
石虎知道石宣在葬礼上的表现之后,就怀疑石宣杀害了石韬,想召见他,又怕他不来,于是便谎称他母亲杜后因悲哀过度而病危。石宣没有察觉石虎已怀疑到了自己头上,入朝来到中宫,便被扣留了起来。又人知道石宣策划杀害石韬的计谋,告发了他们,石虎便派人去抓杨杯、牟成,但他们都逃跑了,只抓到了赵生。经过追问,他全部招供。石虎听完后更加悲痛愤怒,于是便把石宣囚禁在贮藏坐具的仓库中,用铁环穿透他的下巴颏并上了锁,拿来杀害石韬的刀箭让他舔上面的血,石宣疼的乱叫,他的哀鸣嚎叫声震动宫殿。佛图澄对石虎说:“石宣、石韬都是陛下的儿子,今天如果为了石韬被杀而再杀了石宣,这便是祸上加祸了。陛下如果能对他施以仁慈宽恕,福祚的气运尚可延长;如果一定要杀了他,石宣当化为彗星而横扫邺宫。”石虎没有听从劝说。他命令在邺城之北堆上柴草,上面架设横杆,横杆的末端安置辘轳,绕上绳子,把梯子倚靠在柴堆上,将石宣押解到下边,又让石韬所宠爱的宦官郝稚、刘霸揪着石宣的头发,拽着石宣的舌头,拉他登上梯子;郝稚把绳索套在他的脖子上,用辘轳绞上去。刘霸砍断他的手脚,挖出他的眼睛,刺穿他的肠子,使他被伤害的程度和石韬一样。然后又在柴堆四周点火,浓烟烈焰冲天而起。石虎则跟随昭仪官以下数千人登上中台观看。火灭以后,石虎还不解气,又取来儿子的灰烬分别放在通向各个城门的十字大路当中任人踩踏,这样杀人,的确很鲜见,而且还是老子杀儿子,这得有多大的怨恨啊,石虎还杀掉了石宣的妻儿九人。石宣的小儿子刚刚几岁,石虎平素非常喜爱他,因此临杀前抱着他哭泣,石虎其实想留下这个孙子,但手下的大臣们却不同意,从怀抱中要过来就给杀掉了。当时小孩拽着石虎的衣服大叫大闹,以至于连腰带都拽断了,石虎也因此得了大病。石虎还黜废了石宣的母后杜氏,贬其为庶人。又杀掉了石宣周围的三百人,宦官五十人,全都是车裂肢解以后,抛尸于漳水河中。石宣居住的太子东宫被改作饲养猪牛的地方。东宫卫士十多万人全都被贬谪戍卫凉州。谋杀石韬事发之前,有人曾对石虎说:“宫中将有变故,宜加防备。”等到石宣谋杀石韬以后,石虎怀疑他早知此事而不禀告,把他也杀了。
石宣死后,没了太子,又得选个人来入住东宫了,太尉张举说:“燕公石斌长于军事统治,彭城公石遵长于礼乐教化,只看陛下选择。”石虎说:“你的意见正合我意。”戎昭将军张豺却说:“燕公石斌,他母亲出身低贱,本人又曾经有过过错;彭城公石遵,其母亲以前因为太子石邃的事情被黜废,如今再立石遵为太子,我担心他对您不可能没有丝毫的忌恨,愿陛下慎重考虑!”这石遵是第一位太子石邃的同母弟弟,石邃被杀之后,他们的母亲郑樱桃也被降级处理,所以张豺反对他当太子。
张豺也是有私心的,当初,攻打前赵的时候,张豺虏获了前赵主刘曜的小女儿安定公主,这位因姿色出众,被石虎纳为妾,并深得宠爱,生下了齐公石世。眼下张豺考虑到石虎年老有病,就想立石世为继承人,希望刘氏为太后,这样自己便能得以辅佐朝政。基于这种考虑,张豺劝石虎说:“陛下以前两次立太子,他们的母亲全都出身低贱,所以才导致了朝廷祸乱不断。如今应该选择母贵子孝者立为太子了。”石虎回答:“你不必说了,我知道太子该是谁了。”此后,石虎又一次和群臣在东堂商议。石虎说:“我要用三斛纯净的石灰来洗涮我内脏的秽恶,否则为什么我专生凶恶无赖的儿子,年龄一过二十就要杀害他的父亲!如今石世年方十岁,等到他二十岁时,我也已经老了!”这石虎被前面的几个想弑父的儿子们吓着了,这次选个小的,等这个长大了,自己估计也死了,于是便与张举、李农作出决定,命令公卿大臣们上书,请求立石世为太子。大司农曹莫不肯在上书上签名,石虎派张豺去询问原因,曹莫回答道:“治理天下这样的重任,不应该选择年少者,所以我不敢签名。”石虎说:“曹莫确实是忠臣,然而却没有领会朕的用意;张举、李农深知朕意,可以让他们去说明一下。”于是便确立石世为太子,以匈奴贵族出身的刘昭仪为后。
这石虎自身残暴,儿子们一个赛着一个,最终发生了多起的人伦惨剧,并且惨况是难以形容,那么这石虎最后选定的这个小儿子会给自己和后赵带来这样的命运呢?
楼主 蓝桥裴航  发布于 2014-05-22 22:40:27 +0800 CST  
@京城满街跑 70楼 2014-05-21 22:59:46
众果莫相诮,天生名品高。
何因古乐府,惟有郑樱桃?
呵呵,郑樱桃这名字也算是没白起
-----------------------------
连樱桃答都知道,了不得的网友啊
楼主 蓝桥裴航  发布于 2014-05-22 23:00:41 +0800 CST  
@墨衢 73楼 2014-05-22 22:43:34
石邃患有严重的恋尸症和食人癖,这个就比较猛了,他喜欢将美丽的姬妾装饰打扮起来,这些个女子一个一个都漂亮无比,然後石邃就把她们的头一一割下,让人拿下去洗去血污,再放在盘上,传示四座,让大家伙评选那一个比较美,石邃还对尼姑有着特殊癖好。他会从尼姑庵里掳来美貌的女尼,宣淫之后,再将女尼宰割,与猪羊肉混合起来煮熟来吃,并分赐左右,让他们猜猜里有些什么肉。
太变态了、这还是人吗?
-----------------------------
这个,其实也就和现在非洲的食人魔君主一个德行,我们平常人认为变态,但是放在皇帝这个群体里面,可能就会稍稍正常那么一点点,因为这个群体本来就是一个变态的群体。
楼主 蓝桥裴航  发布于 2014-05-23 21:32:02 +0800 CST  
冉闵屠胡


现在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包容共存的国家,汉族和其他众多的少数民族都能和谐共处,可是在历史上,汉族和少数民族,因为诸多的原因,也发生过无数的争斗,所以有了万里长城,有了昭君出塞,有了封狼居胥这许多千古流传的故事。不过既然是争斗,就会互有胜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可这龙城飞将也不是世代都有,所以胡儿南下而牧马,华夏衣冠尽渡江的事情也时有发生。而五胡十六国正是这种事情发生最严重的时期。神州陆沉,衣冠南渡,北方和西域等许多少数民族乘着天下大乱之际纷纷入侵中原,大肆屠杀汉人,视汉人猪狗不如。史书中记载“北地苍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被数屠贻尽”。 这些来自蛮荒之域的野蛮胡族还保留着原始的食人兽性,在北方的汉人纷纷变成了胡人的“双脚羊”,汉人女子夜间任胡人士兵奸淫,白天则宰杀烹食。在羯族建立的后赵政权统治下,曾经建立了雄秦盛汉的汉民族已经到了灭族的边缘。中原汉人由2千万变成了4百万,可以这样说,五胡乱华时期,正是中国历史最黑暗的时候,文明和种族都面临着整体消亡的危险,而南渡的东晋政权不思恢复,让北地的汉人同袍无数被杀被食,汉人不堪其辱,多有反抗,可由于力量的弱小,终未能成功,但最后,在羯胡政权内部,一位汉人将领最终挽大厦之将倾,驱逐胡虏,成为了那个时候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而这位将领,就是冉闵。
要说冉闵,还得接着上回的故事说,上一集我们讲过,这个后赵政权里面,石虎和他的儿子一个比一个凶残,石虎连着立了两个太子,可是这些个人一过二十就想着杀死老爹,最后石虎只好杀了儿子,立了个前赵刘氏妃子所生的小娃娃当太子,可是他也没想到,正是这个,最终让自己的后赵陷入了无法返回的境地。
公元349年,石虎因为新的太子已经立了,自己也有病,可能也觉得自己没几天了,可现在自己的头衔还是天王,还没过皇帝瘾呢,于是这石虎就赶紧趁着自己还活着登基称帝,并将儿子们的爵位全都晋升为王。当了没几天皇帝,这老暴君到了夏天就病情严重了,他任命儿子彭城王石遵为大将军,镇守关右;任命燕王石斌为丞相,总领尚书职事;任命张豺为镇卫大将军等。这几个人还接受遗诏,辅佐朝政。
但是小太子的娘,也就是刘皇后讨厌石斌辅佐朝政,怕这样对太子不利,因此和张豺一起谋划想除掉他。当时石斌在襄国,刘皇后就派遣使者前往骗石斌说:“主上的病情已逐渐好转,你晚点再来。”石斌历来喜好打猎喝酒,听到这消息后,便又开始打猎纵酒。刘氏和张豺于是就假传诏令,称石斌毫无忠孝之心,你爹都不行了,你还整天卡拉ok,太不是个东西,将他免官归家,派卫士看守他。
另一个儿子石遵得知自己老爹不行了,就从幽州来到邺城,但是皇后却不让他和石虎相见,就让他回去了,石遵见不着老爹,只好干流了两滴眼泪走了。有一天,石虎的病情稍有好转,就问左右道:“石遵来了没有?”左右的人回答说:“已经离开很久了。”石虎说:“真难过没有见到他!”
还有一天石虎回光返照来到大殿,担任宫中护卫任务的龙腾中郎二百多人上前列队拜见。石虎问:“你们有什么请求?”众卫士回答说:“主上圣体欠安,应该让燕王石斌入宫主管警卫,典掌兵马。”有的人还说:“请求以他为皇太子。”石虎说:“燕王不在宫内吗?把他召来就是了!”左右的人回答:“燕王因纵酒而病,不能入宫了。”石虎说:“赶快用我乘坐的车子把他接来,应当把玺印交给他。”但左右竟然始终无人行动。不一会儿,石虎就因头昏目眩,只好回去了。张豺知道这个消息,赶紧派人假传诏令杀掉了石斌免得后患。这之后,刘氏又假传诏令,任命张豺为太保、都督中外诸军,总管尚书职事,就像西汉霍光辅政专权一样。
几天之后,石虎就死了,太子石世即位,尊奉刘氏为皇太后。刘氏当朝行使皇帝的权力,任命张豺为丞相。张豺辞让不肯接受,请求任命彭城王石遵、义阳王石鉴为左右丞相,想以此来安抚他们,刘氏听从了。
彭城王石遵行至河内时,听到了父亲病故的丧讯。这个时候,许多出去平叛的将领也和他在李城相遇。他们一起劝石遵说:“殿下年长而且德才兼备,先帝也曾有意让殿下当继承人。正是因为他晚年昏然迷惑,才被张豺所欺误。如今女主当朝,奸臣独揽朝政,上白那里双方相持不下,京师的守卫力量空虚,殿下如果声讨张豺的罪行,击鼓进军对他进行讨伐,有谁不打开城门、掉转武器而迎接殿下呢!”石遵听从了劝说。这个时候,司空李农带着一些人在上白,因为他和张豺不和,双方在上白相持。
于是石遵就自李城发兵,掉头直奔邺城。讨伐檄文到邺城后,张豺十分害怕,急忙命令包围上白的军队返回。很快,石遵的部队就驻扎在荡阴,士兵达九万人,石闵为前锋。石闵本是汉人,本名冉闵,投降石勒之后改姓石,是石虎的养孙。张豺打算出去拦截,但邺城的德高望重的老人和羯族士兵都说:“彭城王前来奔丧,我们应当出城迎接他,再也不能为张豺守城了!”于是纷纷翻越城墙跑了出来,张豺虽然以杀头来制止,但也不能奏效。就连他弟弟也准备迎接石遵。刘氏十分恐惧,召张豺来到宫中,边哭边说:“先帝的棺材还没有入土,而祸乱就到了这种地步!如今太子年幼,只能依靠将军您了。将军您打算怎么办呢?我想给石遵加封显赫的官位,这样能安抚住他吗?”张豺这时也十分惊慌害怕,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只是说:“是的是的。”于是刘氏便发下诏令,任命石遵为丞相,兼领大司马、大都督、督中外诸军,总管尚书职事,并给予他以持黄钺、加九锡等特殊权力和礼遇。几天之后,石遵抵达安阳亭,张豺十分害怕,出来迎接,石遵命令拘捕了他。接着,石遵身穿铠甲,炫耀武力,从凤阳门进入邺城,登上大殿,捶胸顿足,宣泄对老爹死去的悲哀,然后杀了张豺,还灭了他的三族。然后石遵自己即位,并解除了对上白的包围。然后把石世、刘氏这些人都杀掉。
上白之围解后,李农前来归附谢罪,石遵让他官复原位。尊奉石遵的母亲郑氏为皇太后,原来燕王石斌的儿子石衍被立为皇太子。任命义阳王石鉴为侍中、太傅;沛王石冲为太保;乐平王石苞为大司马;汝阴王石琨为大将军;任武兴公石闵为都督中外诸军事、辅国大将军。这沛王石冲对石遵自立不满,起兵反抗,很快就被人家给消灭了。
当初,石遵在李城起兵时,曾经对石闵说:“努力干吧!事成以后,让你当太子。”但是事成之后,他却立石衍为太子。这就让石闵非常生气,石闵自恃有功,想要专擅朝政,经常提建议,但石遵不听他的。石闵历来英勇善战,屡立战功,四夷和中原久经沙场的老将都害怕他。他既然做了都督,总揽内外兵权,便安抚手下的将士,奏请让他们全都出任殿中员外将军,封爵关外侯。而这样一来,和其他大臣贵族的关系越来越差,许多人都劝石遵杀掉石闵。
这之后,石遵召义阳王石鉴、乐平王石苞、汝阴王石琨、淮南王石昭等人入宫,来到郑太后面前进行商议。石遵说:“石闵不忠于君主的迹象已逐渐明显,如今我想把他杀掉,怎么样?”石鉴等人都同意,太后郑樱桃却认为不应该杀这个大功之人,石鉴是个两面派,又借故外出,派人迅速去把这一消息告诉石闵。石闵闻讯后带着军队冲进宫里面在把石遵杀掉了,同时杀了郑太后、太子石衍、以及许多大臣。石遵一共就当了183天皇帝。
这接下来坐大位的就是石鉴,他任命石闵为大将军,封为武德王。任命司空李农为大司马,同时统管尚书职事。但是他也清楚石闵是个威胁,很快就派人去攻打石闵、李农,但是没有成功,反而宫中大乱。石鉴很害怕,但是他的确很能演戏,自己装作不知其事的样子,反而当夜就杀掉了自己派去杀石闵的石苞等人灭口。
石闵还杀了许多意图反抗自己的石虎亲族,龙骧将军孙伏都、刘铢等率领羯族士兵三千人埋伏在宫中,也想诛杀石闵、李农。当时石鉴正在中台,孙伏都率领三十多人想挟持石鉴一起攻打石闵、李农。石鉴这天恰好登高,他看见孙伏都捣毁了楼阁通道,便上前询问原因。孙伏都说:“李农等人造反,眼下已在东掖门,我想率领卫士讨伐他,特地先来禀告您。”石鉴鼓励他说:“你是朝廷的功臣,好好为朕出力讨伐。朕在中台上观看,事成之后必有厚赏。”于是孙伏都、刘铢就率领兵众攻打石闵、李农,但没有成功,只好屯兵于凤阳门。石闵、李农率领数千兵众进入中台。石鉴害怕石闵杀掉自己,再次发挥自己两面派善于演戏的本事,急忙招来石闵、李农,开门接纳,对他们说:“孙伏都造反,你们应该迅速去讨伐他。”于是石闵、李农前去攻打,斩杀了孙伏都等一大批人,以至于横尸遍地,血流成渠。
楼主 蓝桥裴航  发布于 2014-05-23 22:09:17 +0800 CST  
石闵不是笨蛋,他心里很清楚这许多针对自己的叛乱都是皇上石鉴在下面鼓动的,而之所以能这样,就是因为羯人贵族数量还多,中原胡人也太多,为了打击这些人的势力,接下来石闵就做了一件大事,这就是颁发杀胡令。
当时民族矛盾极度尖锐,北方汉人牛马不如,杀胡令共分三道,第一道就是“内外六夷,敢称兵器者斩之”,也就是说:所有敢拿兵器的胡人都要杀。此令一下,汉人纷纷联合起来,带着积压多年的仇恨,正式向胡人宣战。胡人那里,有的冲破关卡,有的翻越城墙,逃出来的不计其数。
石闵接着让人领数千兵众把石鉴看押在御龙观,用绳子把食品悬吊进去让石鉴吃。看到胡人许多都跑了,石闵又在邺城中颁布命令说:“从今天以后,凡是和我同心一致的人留下,不同心的人想去哪里悉尊其便。我命令城门不再关闭。”这同心不同心,实在没有一个客观标准,只能靠着自己猜测,汉人觉得石闵是自己人,于是方圆百里之内的汉族人全都蜂拥进城,而胡人、羯人觉得石闵要杀自己,则争相离去,以致挤满了城门,却被外面的汉人堵塞,根本出不去。石闵知道胡人不会为自己所用,便又在宫廷内外颁布第三道命令:“凡是斩掉一个胡人的脑袋并送到凤阳门的汉人,文官晋升官位三等,武官全都升为牙门将。”命令发布后,一天之中,被斩首的胡人多达数万。石闵也亲自率领汉人诛杀胡人、羯人,不论贵贱、男女、老幼,全都斩首,被杀掉的人有二十多万,尸体堆在城外,全让野狗豺狼吃掉了。对于屯戍边疆的胡人、羯人,石闵以书信下达命令,让军队中汉人当将帅的把属下胡人、羯人统统杀掉。以至于长得鼻子高一点、胡须多一点的人,大半都被杀死。
“杀胡令”,其实是石闵为了掌控国内形势、满足汉人利益而颁布的一系列指令。这些命令一下,点燃了汉人的复仇之火。氐、羌、胡、蛮族人面对汉人的血腥报复,无能为力,只好迁离中原,返回故土。在迁徙道路上,饿死的,病死的,互相杀害、攻伐而死的胡人十有七八。中原胡人,几乎丧尽。石闵的杀胡令虽然野蛮,却反映着汉族对羯族匈奴族野蛮统治的反抗情绪,历代史家也对他评价较高,有的说石(冉)闵是“振古铄今,扭转乾坤”。
公元350年,春季,正月,石闵想消除石氏的痕迹,便更改国号叫卫,实行大赦,改年号为青龙。汝阴王石琨等人率领七万兵众攻打邺城,石闵着实厉害,他率领千余骑兵和他们在城北交战。石闵手持双刃矛,策马攻击,所向披靡,斩首三千级,石琨等大败而逃。
乘着石闵在外面征战的时候,被人囚禁的石鉴又不老实了,闰二月,石鉴秘密派遣宦官给张沈等人送去书信,让他们乘石闵率兵外出后方空虚前来袭击邺城。送信的宦官却把消息告诉了石闵、李农。石闵、李农急忙返回,废黜石鉴,并把他杀掉,一起被杀的还有后赵国主石虎的二十八个孙子。
石虎的子孙被人杀的没剩下几个之后,有人就建议石闵称帝,石闵要谦让给李农,李农当然不肯接受。石闵说:“我们原是晋朝的人士,如今晋皇室尚在,我希望和诸君一起分割州郡而治,各自称为牧、守、公、侯,然后上表迎接晋朝天子返回故都洛阳。”尚书胡睦劝他说:“陛下的圣德顺应天意,理应登上天子之位。如今晋氏衰败,远逃江南,怎么能驾驭各路英雄,统一四海江山呢!”石闵说:“胡尚书之言,真可谓识时务知天命啊。”于是石闵便即皇帝位,实行大赦,改年号为永兴,立国号为大魏。并且恢复冉姓,立儿子冉智为皇太子,任命李农为太宰、兼太尉、录尚书事,并封为齐王,李农的儿子们全都被封为县公。冉闵派遣使者带着作为凭证的符节向驻扎在各地的将领通报任命,但是这些将领许都都不服从。
后赵国的新兴王石祗听说冉闵杀了石鉴之后,就自己在襄国即皇帝位,成立襄国偏居政权。他任命汝阴王石琨为相国,占据州郡的六夷将领们全都响应他。这年十一月,魏国主冉闵率领步骑兵十万人攻打襄国。他的儿子太原王冉胤为大单于、骠骑大将军,并给他手下配备了一千名投降的胡族士兵。有人劝谏冉闵说:“胡族、羯族都是我们的仇敌,如今他们归附投降,只是为了苟全性命罢了,万一他们哗变,后悔怎么来得及?请求您斩尽杀绝那些投降的胡兵!去掉单于的称号,以防微杜渐。”冉闵正想要安抚招纳群胡,听了此话,勃然大怒,杀掉了这个官员。
到了公元351年,冉闵攻打包围襄国一百多天。后赵主石祗看境况危急,便去掉了皇帝的称号,改称为赵王,派遣太尉张举到前燕国请求援军,并承诺送去传国印玺。派遣中军将军张春向羌人姚弋仲请求援军。于是羌人和前燕国的军队都打算杀向冉闵。
冉闵听说前燕国想要救援后赵,便常炜出使前燕国。常炜说:“魏国主握有传国印玺,占据中州,受之于天命,这还有什么疑问,张举说他们有传国玉玺,这根本就有骗人的”前燕国的人问:“传国印玺在哪里呢?”常炜说:“在邺城,诛杀胡人的时候,在邺城的人几乎一网打尽,当时有逃脱漏网的,也全都是潜伏在水渠水沟中的,他们怎么知道传国印玺在什么地方!他们那些求救的人,说起荒诞谎言来,没有什么不可以编织进去的,何况一个传国印玺呢!” 但是前燕的人还是相信后赵有玉玺。
这年三月,羌人姚襄及后赵汝阴王石琨分别率兵救援襄国。冉闵派人狙击,但全都失败而返,士兵死亡殆尽。
这个时候,冉闵想要亲自出马攻打姚襄及石琨,卫将军王泰劝谏说:“如今襄国城尚未攻下,外边援救的部队云集而至,如果我们再外出征战,一定会腹背受敌,这是极其危险的做法。不如坚固堡垒以挫伤他们的锐气,慢慢地看着他们之间出现裂痕后再去攻击。况且陛下亲自上阵,如果一旦出危险,宏图大业就全完了。”冉闵听了劝谏后正想不再出征,而道士法饶却进言说:“陛下包围襄国已有一年之久,然而没有取得丝毫的胜利。如今敌人来了,却避而不攻,今后将怎样调动将士呢!况且天象显示正是诛杀胡王的征兆,一定会百战百胜,绝不可错失良机!”听了这话,冉闵挽起袖子大声说:“我决定要出发征战了。胆敢出言使兵众士气沮丧者杀头!”于是就率领全部兵众出发,与姚襄、石琨决战。这时悦绾恰好率领燕兵来到,离魏兵约有几里地的距离,他将骑兵稀疏地布开,拖着树枝扬起漫天尘土,好像人马众多的样子,魏国兵众一看见这阵势便骚动不安、惊恐万状。姚襄、石琨、悦绾三面夹击,后赵王石祗则从后面发起冲锋,魏兵大败,冉闵和十多个骑兵逃回邺城。冉闵偷偷地回到邺城,无人知晓。邺城里的人都感到震惊害怕,讹传冉闵已死。有人请求冉闵露面去参加一次郊祀祭天活动,以安定民心,冉闵听从了,讹传才平息下来。
冉闵逃回邺城之后,数路大军在后面紧追不舍,那么这个冉魏政权到底会面临怎么样的结局呢?
楼主 蓝桥裴航  发布于 2014-05-23 22:18:22 +0800 CST  
@赤井秀一是大哥 76楼 2014-05-23 21:57:32
看过《逝鸿传说》,所以比较敬佩石勒!
-----------------------------
看来武侠小说也是个好东西嘛,还能学历史
楼主 蓝桥裴航  发布于 2014-05-23 22:58:34 +0800 CST  
慕容家的豪杰


金庸先生的武侠名著《天龙八部》许多人都看过,这里面中原武林的成名人物就以“北乔峰、南慕容”为代表。姑苏慕容复乃人中龙凤,一生以兴复大燕为己任,只可惜忙碌半生其志不遂,龙图霸业终成空,只落得个疯癫的下场,那么这慕容家族矢志恢复的大燕到底是个怎么回事呢?
要讲这大燕国啊,我们还得从前面的故事说起,在上一集中,冉闵屠胡,羯胡的残余力量向许多人求救,这里面,就有一个前燕,而这个前燕啊,就是这五胡十六国时期这慕容氏建立的第一个政权。
慕容氏乃是鲜卑族人,慕容氏的发源地在今内蒙自治区西拉木伦河与洮儿河之间,三国时候,鲜卑族首领莫护跋率领族人迁居辽西,曾随同司马懿征讨割据辽东的公孙渊,立下战功,被封为率义王。莫护跋在棘城以北(今辽宁省义县境内)建立国家。据说当时北方的汉人流行戴步摇冠(一种带有悬垂装饰物的帽子),莫护跋见了也很喜欢,也做了一顶,整天戴在头上。鲜卑人见了他这种打扮,都称他为“步摇”,因当地语言“步摇”同“慕容”读音相近,所以传到后来就成了“慕容”。莫护跋的后人便干脆以此作为部落的名称。
魏晋之时,鲜卑宇文部、段部、慕容部先后兴起,并开始南迁,占有乌桓故地。晋武帝太康十年(289年),慕容族首领慕容廆受西晋封为鲜卑都督。294年,慕容廆徙居大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后来慕容廆自称鲜卑大单于。西晋中原政权覆灭后,慕容廆得汉族士人辅佐,以大棘城为中心据有辽水流域,接受东晋官爵,但因为地域遥远,而且东晋自顾不暇,所以慕容廆就和个独立王国没什么两样。
和许多少数民族政权一样,这慕容氏的政权建立之后也是内乱不止,到了公元336年左右,慕容皝平定了内乱,之后自称燕王,这就是历史上的“前燕”政权的开始。虽然同属鲜卑族,但是各部却是战争不断,慕容皝向中原赵国称藩,请求联兵消灭段部。石虎也垂涎幽州之地,就发兵攻打段部。但是慕容皝狡猾,不与赵军会师,趁段部主力与赵国交战之机,占领大片段部的土地,掠走大量的人口和马牛羊。打下幽州的石虎感觉受到愚弄,就亲率大军二十三万讨伐燕国。
后赵大军气势汹汹逼近棘城,有人劝慕容皝投降,慕容皝怒道:“孤方取天下,怎么能投降!”凶神石虎真正遇到对手了,慕容皝先派出数百名敢死骑兵冲击赵兵,所向披靡,斩获而还。燕军士气大振,固守城池,赵军四面合围,燕兵昼夜力战,十余日城不破。时间一长,赵军气势衰竭,粮运不济,石虎就下令退军。慕容皝命四子慕容恪率骑兵二千,凌晨发起攻击,大败赵兵,斩杀三万余人,慕容恪当时年仅十五岁。后赵诸军尽皆弃甲,鼠窜而逃,只有冉闵一军独全。后来前燕又多次打败石虎,使得石虎不敢轻易对燕国动手。
慕容皝称王后,东晋碍于形势,封其为燕王,这样一来,燕国在名义上就是晋朝的异族王诸侯国,但燕国拥有绝对治国权,人家根本就不怎么搭理理东晋。公元342年前燕定都龙城(今辽宁省朝阳市)。之后东破夫余及高句丽,攻灭宇文部鲜卑及夫余,成为辽西唯一的武装势力,为慕容俊入主中原打下基础。
348年慕容皝死,其子慕容俊继位。349年进攻后赵,夺得幽州,迁都于蓟。这之后,很快后赵发生内乱,冉闵屠胡,这就为鲜卑慕容氏提供了一个西进的绝好机会。上一集我们讲过,冉闵围攻后赵的残余势力于襄国,却被羯胡、鲜卑前燕、羌三方势力的联军所击败,冉闵只得率领残兵败将逃回邺城。
冉闵逃跑之后,后赵石祗派他的将领刘显率领七万兵众继续攻打邺城,大军驻扎之地距离邺城二十三里远。看到敌人人马众多,冉闵心里十分恐惧,就征召王泰来和他商量对策。王泰对冉闵以前不听从他的劝告十分气愤,让你不要自己出动,你非要听个道士的话,结果栽了吧,便以伤势严重为由加以拒绝。冉闵只好亲自前往询问,可是王泰仍然坚持说伤势严重。这一来冉闵就彻底给气急了,他十分愤怒,返回王宫,对周围的人说:“巴蛮奴才,我难道还要靠你活命吗!我要先消灭掉群胡,然后杀王泰。”于是就率领全部兵众出战,这冉闵是当时难得一见的勇将,可以说是没几个和他旗鼓相当的人,他的人马虽然少,但是冉闵一马当先,部下作战勇猛,很快就重创刘显的军队,一直追击到阳平,斩杀三万多人。刘显十分害怕,一看冉闵这么生猛,就秘密地派人去向冉闵请求投降,并请求杀掉石祗以表示自己的效忠,冉闵这才带领兵众撤回。只不过这个刘显实在是不能说话算数,他回去之后虽然杀了石祗,可是几天之后,却又再次率兵攻打邺城,又被冉闵击败。刘显干脆返回,在襄国称帝。
公元352年,自己当了皇帝的刘显再次进攻冉魏的常山,冉闵留下大将军辅佐太子冉智守卫邺城,自己统率八千骑兵前去救援。冉闵的威名实在不是盖的,很快,刘显的大司马王宁就投降了魏国,将枣强县拱手交出。冉闵攻击刘显,打败了他,一直追击到襄国。刘显的大将军打开城门让冉闵进入,石闵杀掉了刘显及其公卿以下的官吏一百多人,焚烧了襄国的宫室,将襄国的百姓迁徙到邺城。襄国被破后,后赵汝阴王石琨带着他的妻妾前来东晋投降,却被东晋朝廷斩杀在建康街头,于是石氏被彻底根绝了。
冉闵既已攻克襄国,因此就在常山、中山等地周游吃喝。这个时候,他有点忽略了敌方的势力,虽然后赵彻底完蛋了,但是他却还有众多的敌人,可以这样说,因为冉闵的屠胡令,这个时候几乎每个胡人集团都想诛杀冉闵,当然,这里面除了民族矛盾之外,少数民族贵族的野心也是趋势他们进攻中原的动力,很快,前燕王慕容俊就派慕容恪等人率兵攻击魏国。在之前冉闵和后赵、刘显等人交战的时候,前燕已经乘机占据了大片的土地,实力大增。
慕容恪率10万骑兵进攻冉闵,而冉闵手下仅有8000兵,兵力对比十分悬殊,冉闵准备与前燕交战,手下数名高级将领劝谏他说:“鲜卑人乘胜利之势,锋芒锐利,而且敌众我寡,应该暂且躲避。等他们骄傲懈怠以后,再增加兵力,加以攻击。”冉闵却不听,反而愤怒地说:“我要用这些兵众平定幽州,斩杀慕容俊。如今遇上了慕容恪而躲避他,人们该说我什么呢!”司徒刘茂、特进郎互相说:“我们的国君此次出征,一定是有去无回,我们为什么要坐等被杀戮的耻辱!”于是他们俩都自杀了。
冉闵驻军于安喜,慕容恪率兵跟随。冉闵向常山开进,慕容恪紧追不舍,一直追到魏昌县的廉台。冉闵与前燕兵交战十次,全部取得了胜利。冉闵历来就有勇猛的名声,所统领的士兵又都是精锐部队,所以前燕人很惧怕他。前燕士气低落之时,慕容恪巡视兵阵,对他的将士们说:“冉闵有勇无谋,只能以一当一而已!他的士兵饥饿疲惫,武器装备虽然精良,但实际上难以为用,我们很容易就能打败他们!”
冉闵认为自己所统领的多是步兵,而前燕全是骑兵,于是就率领兵众向丛林开进,想利用地形来和前燕军队相持。慕容恪的参军高开说:“我们骑兵在平坦地域作战有利,如果冉闵得以进入丛森,就无法再控制他了。应该火速派轻装骑兵去拦截他,等到交战以后再假装逃跑,诱使他来到平坦地域,然后便能进行攻击了。”慕容恪听从了这一意见。
楼主 蓝桥裴航  发布于 2014-05-24 22:12:37 +0800 CST  
冉闵果然中计,带着步兵追击来到平坦的地域,于是慕容恪把军队分为三部分,对将领们说:“冉闵生性轻敌,锐气十足,又自认为兵众较少,一定会拼死与我们作战。我要在中军的阵地上集中优势兵力等着他,等到交战以后,你们从两翼发起攻击,攻无不克。”于是他就选择五千名善于射箭的鲜卑人,用铁链把他们的马匹联结起来,形成方阵,布置在前面。冉闵所骑的骏马名叫朱龙,能日行千里,是不可多见的宝马,只见他左手持有两刃矛,右手拿着钩戟,用来攻击前燕兵,杀掉了三百多人。当他望见宽大的仪仗旗帜后,知道这便是中军,就径直发起冲击。这时,前燕军的其他两部分从两翼夹击,彻底攻破了冉闵的部队。他们把冉闵团团围住,冉闵突破重围向东逃窜了二十多里,不巧骏马朱龙突然死亡,也可能是累死的,冉闵被前燕兵俘获。被送往蓟城。
冉闵被押送到蓟城后。慕容俊实行大赦。慕容俊让冉闵站在那里斥责他说:“你不过是才能低下的奴仆,怎么能妄自称帝?”冉闵回答的是豪气冲天,他说:“天下大乱,你们夷狄禽兽之类尚可称帝,何况我中原英雄,为什么不能称帝呢!”慕容俊听了大怒,打了他三百鞭,把他送到龙城。之后,慕容俊派人率领精锐骑兵一万人进攻邺城。邺城守军艰苦抵抗鲜卑军达100多天,粮尽援绝,人相食,八月邺城陷落,冉魏灭亡。
邺都被攻破后,前燕在龙城斩杀了冉闵。恰好这时发生了严重的旱灾、蝗灾,前燕王慕容俊说这是冉闵在作祟,便派使臣去祭祀他,给他追封谥号为悼武天王。(《晋书?石虎传》:俊送闵既至龙城,斩于遏陉山。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五月不雨,至于十二月。俊遣使者祀之,谥曰武悼天王,其日大雪。是岁永和八年也。)冉魏亡国之后,许多大臣纷纷自杀殉国,这在之前的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而对于冉闵,许多史家也给出了中肯的评价,范文澜先生在《魏晋南北朝史纲》一书也对冉闵作出过这样评价:“至于冉闵以区区之力驰骋中原,而东晋又只作壁上观,是以亡不旋踵,只成为历史上的悲剧而已”。
只存在了数年的冉魏,在五胡十六国事情真的如同转瞬即逝的流星,冉魏亡国之后,慕容氏的前燕占有河北之地,随后,慕容俊乃抛弃东晋旗号,自称燕皇帝。357年迁都邺城。他自恃强盛,358年下令全国州郡检查户口,每户仅留一丁,此外全部征发当兵,想要拼集150万大军以灭东晋、前秦以统一天下。但很快,慕容俊就病死了。
公元360年,慕容俊死后,十一岁太子慕容暐继位,鲜卑族的杰出人物太原王慕容恪为太宰,总揽朝政;上庸王慕容评为太傅,阳鹜为太保,慕舆根为太师,参与辅佐朝政。
慕舆根性格质朴倔强,自恃是先朝的有功旧臣,心里不服慕容恪,因此行为举止傲慢。当时太后可足浑氏经常干预朝政,慕舆根想要作乱,就劝慕容恪废黜幼主自立,慕容恪没有答应,这慕舆根一看这头没们,就又跑到小皇帝和太后那说慕容恪的坏话,最后被慕容恪斩杀。
慕容恪虽然总揽大权,然而对于朝廷的礼法,小心谨慎,严加遵守,每件事情都要和司徒慕容评商议,从来不独断专行。虚心对待读书人,向他们征求治国良策,根据才能授以官职,使人们各居其位。官属、朝臣如果出现过失,也不公开宣布,只是根据情况加以调动,并且不让他们失去原来的等级次第,仅以此表示贬责。当时的人都以受到这样的处置为大愧,没有人敢轻易触犯。有人出现小过失,也都自己互相责备说:“你又想让宰公慕容恪调动你的官职啦!”
366年,慕容恪病逝,死之前,他向小皇帝推荐了吴王慕容垂,这慕容垂也是慕容氏里面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慕容恪死后不久,东晋桓温率师北伐,接连取胜,使慕容暐和太傅慕容评十分恐惧,商量着要跑回东北老家去。这时,吴王慕容垂请求率兵抗晋,他说:“不然。臣请击之,若战不捷,走未晚也”(《晋书?慕容暐载记》)。慕容暐就以慕容垂为南讨大都督,率5万步骑抵御桓温。慕容垂用兵有方,桓温桓温接连失利,粮草中断,又听说前秦援兵将要到达,就下令焚烧战船,丢下辎重、铠仗,率军从陆路撤回。桓温从东燕(治今河南汲县东南)出发,撤退途中恐前燕追兵在上游放毒,命士卒凿井取水饮用,这样一直行走了700里。前燕诸将争欲追击,慕容垂说:“不可。温初退惶恐,必严设警备,简精锐为后拒,击之未必得志,不如缓之。彼幸吾未至,必昼夜疾趋;俟其士众力尽气衰,然后击之,无不克矣”(《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二》)。于是,慕容垂亲率骑兵8000尾随桓温军行进。桓温果然加速退兵,几天以后,慕容垂告诸将曰:“温可击矣”(《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二》)。遂令诸将急进,在襄邑(今河南睢县)追上桓温。大败晋军,斩首3万人。桓温攻燕以失败告终。
慕容垂大败桓温之后是威名大振,但是执政的慕容评却对慕容垂是又忌又恨。慕容垂上奏章说:“所招募的将士舍生忘死,建立战功,将军们冲锋陷阵,应该受到特殊的奖赏。”但是慕容评全都压着不办。慕容垂多次陈说,与慕容评在朝廷争论,结果二人的怨恨隔阂更加深重。太后可足浑氏历来厌恶慕容垂,诋毁他的战功,与慕容评密谋要杀掉他。太宰慕容恪的儿子慕容楷以及慕容垂的舅舅兰建知道此事,便告诉了慕容垂,并说:“先发制人,只要除掉慕容评等人,其他的人就无能为力了。”慕容垂却不同意,说:“骨肉互相残杀而带头在国家作乱,我只有一死而已,不忍心那样干。”过了不久,这俩人又来报告,说:“可足浑氏已经下了决心,不能不早动手了。”慕容垂说:“如果一定不能消除隔阂的话,我宁愿到外边去躲避他们,其余的不是所要商议的。”
当时的处境让慕容垂内心里十分忧虑,而又没敢告诉儿子们。长子慕容令恭敬地问道:“您近来好像面有忧色,难道不是因为主上年幼,太傅妒忌贤能,您功高望重,越来越被猜忌吗?”慕容垂说:“是这样。我竭尽全力,不惜生命打败了强敌,本来是想保全宗族与国家,岂知功业成就以后,反而使得自己无容身之处。你既然了解我的心思,将怎样为我谋划?”慕容令说:“主上昏庸而懦弱,将重任交给太傅,一旦灾祸发生,就会苦于猝不及防。如今想要保全宗族与自身,又不失大义,不如逃到龙城,也许主上能够有所感而觉悟,使您得以返还,如能这样,则是大幸。如果主上不这样做,您则可以对内安抚燕、代之地,对外怀柔群夷部族,这也是等而次之的办法。”慕容垂觉得这个办法很好,就同意。
公元369年,十一月,慕容垂以打猎为由,微服出邺,准备回故都龙城。到邯郸时,却出了意外,幼子慕容麟向来不为慕容垂所宠爱,便向慕容评告状,慕容垂左右也多有离去。慕容评知道后,在慕容暐面前尽说慕容垂坏话,然后拍慕容强率精骑追之,到范阳(今北京)时,慕容垂派慕容令断后,慕容强不敢追赶。时天将晚慕容令对慕容垂说:“本欲保东都以自全,今事已泄,谋不及设。秦主方招延英杰,不如往归之。”慕容垂说:“今日之计,舍此安之”(《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二》)。
慕容垂被逼无奈,只好带人西奔前秦。前秦天王苻坚得知慕容垂来奔,十分高兴并亲自迎接。自慕容恪死后,前秦王苻坚便有伐燕之意,但一直未成,一是因内乱,二是忌惮慕容垂之威名。此时就以慕容垂为冠军将军,封宾都侯,食华阴五百户。苻坚的重要谋士王猛觉得慕容垂不是一般人,留着是个祸害,建议苻坚杀了他,之后还自己设计想要除掉慕容垂,但是苻坚却爱惜慕容垂,反而对他有所任用。
苻坚早就想消灭前燕,一直忌惮慕容垂,如今最大劲敌已经投诚,苻坚遂开始讨伐前燕的计划。前燕军团起初并未处于下风,但由于当权的慕容评为人贪鄙,致使军心离散,结果前燕15万主力部队被王猛所率领的前秦军歼灭。苻坚趁势率10万军队包围前燕的首都邺城。370年十一月,慕容暐逃出邺城,试图返回辽东的根据地龙城,中途被前秦军抓获,前燕灭亡。
从晋室南迁之后,北方先后建立了匈奴、羯人、鲜卑等众多政权,可谓是热闹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那么此时的东晋王朝,又都在忙些什么呢?
楼主 蓝桥裴航  发布于 2014-05-24 22:18:17 +0800 CST  

楼主:蓝桥裴航

字数:274810

发表时间:2014-05-11 03:4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13 22:56:20 +0800 CST

评论数:24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