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札记—关于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及中国近代所有大事件的解读

第三十一章 弱国有外交
奕訢自总理衙门建立之后,就开始大力兴办洋务。
虽然南方还在打仗,但是他知道,中国一天也等不得了,自强运动必须马上展开。
于是,这场中国近代史上的改革开放就在战火硝烟中拉开了帷幕。


这时,由于李秀成在江浙一带闹得天翻地覆,上海也被撼动,奕訢担心太平军万一攻陷了上海,会从上海的洋商手里购买军舰,走水路直捣北京。
所以他决定抢在太平军前面购买军舰,组建新式水师。
他先跟署理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商议这件事,赫德建议他买英国的军舰(因为英国海军是那会全世界最牛的海军,再加上赫德本人是英国人,当然不能让肥水流到外人田里去),还告诉他只要有几十万两银子,就可以购买一支舰队。奕訢让他具体算一下花费,拟一个方案出来,赫德不久就拟出了一个八十万两银子的购船方案。这个方案的设计思想跟常胜军类似,就是买外国的船炮,雇外国的军官,练中国的兵。看到这个方案,奕訢非常满意,他让赫德委托现在还在英国养病的李泰国,按照这个方案就地购买军舰。
不久,李泰国就买好了军舰,一共八艘,六艘驱逐舰,一艘炮艇,还有一艘供应船,都是英国新制船只,总价六十五万两白银。
照理说这事到这里就算over了,价钱都出来了,中国照单付款就不就完了吗?
但是李泰国告诉奕訢,不over。这小子一肚子坏水,他虽然只花了六十五万两银子,但仍然管奕訢要八十万两。
好,八十万两就八十万两,中国给得起银子,这样总该over了吧。
但是李泰国又告诉奕訢,还是不over。他又告诉奕訢说,那八十万两银子是购买舰船和大炮的,船上的其他鸡零狗碎还得再加二十七万两。而且,他还雇了一个叫阿思本的英国海军上校来做舰队的司令,又雇了英国海军六百人做船员(这些已经完全违背了赫德的设计方案),舰上人员每月需要薪金十万两银子(这个数额相当过分),让奕訢先预支一千万两(一千万两,穷疯了吧,你咋不去抢呢),并且绝口不提让中国官兵上舰学习和使用的事。
他还在英国政府的暗中支持下,擅自跟这个阿思本签订了一份合同,合同里的条款都对中国极为不利。比如其中说,阿思本只接受李泰国签署的中国皇帝的谕令,对其他人的命令可以置之不理,而且如果李泰国对中国皇帝的谕令不满意的话,可以拒绝传达。
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臭名昭著的“李阿合同”。


按照这份合同的规定,这支舰队简直就成了李泰国和阿思本的私人军队,中国方面根本插不上手。那中国买这支舰队回来干什么,买来当气受吗?中国的主权何在?而且照这样的话,这支舰队不但派不上用场,反倒成了枕边的一颗定时炸弹,万一哪天调过头来对付中国,那我们中国人还活不活了?
奕訢大怒,让总理衙门跟英国方面力争,双方足足相持了一个月,互不相让。这时候,英使卜鲁斯劝奕訢接受李阿合同,他说中国还要依靠李泰国来管理关税,并且还趁机加码,说常胜军也不能由中国督抚来控制。
卜鲁斯这很明显是得寸进尺,奕訢当然不同意。
卜鲁斯见奕訢不同意,大怒,扔下舰队的事不管,跑蒙古大草原观光旅游去了。
哼,你还敢不同意,不同意拉倒,爷我还不管了。套马的汉子你威武雄壮……
同治二年(1863)五月二十三日,奕訢领衔总理衙门上疏朝廷,严厉驳斥李泰国,说他要的银子数额太离谱,并且明说,他和阿思本订立合同是不肯让舰队听命于中国。李泰国被驳得哑口无言,只好同意废除李阿合同,允许由中国人担任舰队司令,允许中国调遣舰队,允许中国人上舰学习,并且每月所需银两也减为七万五千两。
这是第一回合,奕訢赢了。


八月,阿思本率舰队到达上海。他接到奕訢发出的公文后,发现公文内容与他跟李泰国签订的合同不符,于是亲自去北京找李泰国,要求他兑现合同。跟阿思本一见面,李泰国这小子又反悔了,他再次要求总理衙门同意李阿合同,并让阿思本一手控制舰队。
这怎么可能?
奕訢一面让总理衙门继续跟李泰国力争,一面征询曾国藩、曾国荃和李鸿章等地方督抚的意见。结果,三个人都认为,太平天国眼看就要完蛋了,这些洋鬼子又那么难伺候,干脆呀,咱就让这舰队从哪来的回哪去得了。
嗯,退货,是个好主意。
奕訢知道该怎么办了。


熊孩子说不听,就得找家长。
奕訢也不搭理李泰国,直接去找卜鲁斯谈判(这个时候卜鲁斯已经从蒙古大草原回来了)。这时候,阿思本因为一直没得到中国方面批准合同的表态,急了,提出要遣散舰队回英国。
不批准拉倒,老子不伺候了,拜拜了您呐。
卜鲁斯就把这事照会了奕訢。
你要是再不同意李泰国的意见,那我们就走人。
走就走,不送。
奕訢巴不得这些混账东西赶紧滚蛋,就借着卜鲁斯的这份照会,托美国公使蒲安臣出面斡旋,告诉卜鲁斯舰队可以遣散。


蒲安臣,美国纽约州人,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美国著名律师、政治家、外交家,解放黑奴的斗士,共和党的创始人之一。
这个蒲安臣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名头相当大的外国人,也是近代少有的一位中国人民的朋友。


卜鲁斯当然不会这么轻易就善罢甘休的。
军舰是英国的,我们得一块带回去。
看卜鲁斯快进套了,奕訢心里忍不住好笑,但是脸上仍然装得很严肃地跟他交涉。
军舰是我们中国花钱买来的,已经属于我们中国了,理应归我们中国自由使用。
这叫欲纵故擒。
卜鲁斯立即说,这些船炮是英国国家军用物品,不是寻常商品可比,如果拒绝使用英国海军官兵,那么军舰也不能出售给中国。
要的就是你这句话!
奕訢马上说,既然英国不再出售此项船炮,那就请把购买经费归还中国。
楼主 亚森伯爵  发布于 2016-04-08 14:08:38 +0800 CST  
这……
被奕訢将了这么一军,卜鲁斯无话可说,只好表示同意。


于是,奕訢正式发出致英使照会,声明李阿合同不能批准,阿思本舰队宣布遣散。
随后,奕訢担心阿思本这伙人不肯走,留在中国闹事,那些个军舰可不是中国能对付的。所以他又照会卜鲁斯,用好言安慰他,并许诺给舰队遣散经费,给遣散官兵多发九个月薪金,另赏阿思本一万两白银,共许给白银三十七万五千两。
这么一来,卜鲁斯是一点理也挑不出来了,只好对奕訢表示感激。
至于李泰国这个吃里扒外的家伙,奕訢干脆直接借这个机会把他给免职了,正式让赫德接任中国海关的总税务司一职。为了防止李泰国闹事,奕訢也给了李泰国三万三千两银子来补偿他。
毕竟,李泰国这些年为中国的海关四处奔走,替中国开辟了一个广大的税收财源(中国当时几乎无官不贪,但唯独这个洋人把持的海关衙门却是出奇的廉洁,由此也可见外国人的管理制度和自律精神),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奕訢这么做,用我们中国人的话来讲,也算是仁至义尽。
同时,奕訢把此事的原委遍告各国公使,各国公使也都认为奕訢这件事做得有理有节。就连英使卜鲁斯也向国内发函,跟英国政府说明李泰国的错误,并向总理衙门保证英国国内不会听信李泰国搬弄是非。
这样一来,中英两国和好如初,阿思本舰队也成功解散,难缠的李泰国也被打发走了。
这是第二回合,奕訢又赢了,而且赢得非常漂亮,显示出了卓越的外交手腕。
这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罕见的一次大胜利,也可以算是世界历史上弱国外交成功的一个典范。
事后,奕訢写信给曾国藩称赞他的主意非常好,曾国藩也盛赞奕訢外交手腕之巧,超乎了自己的预料。
这一年,奕訢31岁。


赫德上任之初,就为海关中的外籍雇员制定了一份守则,要求他们放下欧洲文明民族的优越感,以中国雇员的身份自律,不要因为中国现在落后于西方就对中国人产生歧视,他的这份守则是这样说的:
应时刻铭记,税务司署乃中国之海关,而非外国之海关所有,故而,本署各员之天职应向着中国之官民行事,以杜绝任何冒犯与恶意之缘由。
领取中国政府之俸禄因而身为该政府属员之人,处事理应不犯其禁讳,亦不惹其嫉猜厌恨。故本司署外籍雇员与中国官员交往时应切记,尔等乃彼等之同僚,而与中国平民人等交往时亦应切记,尔等颇有义务及责任姑作彼等之同胞:
怀此念者,可趋于待官吏以礼貌,待百姓以友善矣。


后来,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扩大,赫德掌管的这个不起眼的海关竟然成为了国家最重要的经济机构和财政来源之一。赫德刚上任的时候,每年的海关税收已经达到白银五百万两,之后逐年上升,五年之后就偿清了《北京条约》的赔款,十年之后海关税收就超过了白银一千万两,到清末时,海关税收已经超过了白银三千万两,成为了中央朝廷最稳定、最可靠的财源。


过去的很多史书都指称清朝卖国的证据是将海关权利让与外人,其实这种指责是不准确的政治宣传。清末海关虽由英国人赫德管理,但他是作为清政府的雇员行使他的职权。他的管理不但使中国海关迅速现代化,而且使海关成为最有效率、最少贪污的清朝官僚机构。他保证了条约制度对关税率的限制,因而促进了自由贸易及公平税收,他也保证了用有效率的管理和制度为清朝政府提供大量税收。
—《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


赫德上任两年之后,曾向清朝廷提交了一份名为《局外旁观论》的报告,向清朝廷提出了包括整顿税赋,改革官吏俸禄制度,改革军制,向外国派遣外交人员,采用铁路、电报和机械采矿等等新技术的一系列改革建议。日后来看,这是一份十分有远见的报告,里面除了没有提出君主立宪的政治改革主张之外,基本上包含了后来自强运动和清末新政的所有变革内容。可惜当时中国限于形势,没有能够采行。
赫德勤于思考,办事得体、恰当,使他深受清朝廷的信任,清朝廷将他视为忠信之臣和外事顾问。在他有生之年,清朝廷再也没有任命其他人担任海关的总税务司,而赫德也谢绝了后来英国政府让他出任驻华公使的聘请,以便继续供职于中国海关。在他的引荐下,许多杰出的外籍人士纷纷效命于中国。


强国之根本,在人才;人才之根本,在教育。
奕訢很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最初在提议建立总理衙门的时候,就提出要建立新式学堂—同文馆。不管是要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还是要在外交上跟外国人打交道,外国的语言都是必须要学习的。
奕訢先下令上海和广州两大通商口岸的官员,让他们聘请能教外语的中国人。但是两地的地方官显然对这种没什么油水的差使不怎么上心,所以,奕訢的命令下了很久,他们竟然一个人也没聘到。
没有老师,学堂怎么开呢?
奕訢有办法。
什么办法呀?
外教。
聘请外教这种事,在我们今天看来似乎没什么稀奇,但在当时,却实在可以算作是一个创举。
能说外语的中国人找不着,能说中文的外国人总有吧。
那是当然的了,外国人都削尖了脑袋到咱们中国来做生意,当翻译,这种人肯定有不少。远的不说,赫德当年就是干翻译起家的,中文说得溜着呢。
这就好办了。
奕訢立即高薪聘请外籍教师,给出的年薪高达一千两白银。当然了,为了不让学生忘了老祖宗的好东西,同文馆也聘有中国教师,但是中国教师的年薪只有白银一百两,是外教的十分之一,可见奕訢的魄力有多大。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很快,外教就招到了人。于是,京师同文馆成立起来。
最初,同文馆只招了十个十四岁以下的八旗子弟。
不是奕訢不想多招,而是当时所有人都恨洋人,恨他们割了我们的地,恨他们抢了我们
楼主 亚森伯爵  发布于 2016-04-08 14:10:54 +0800 CST  
的钱,觉得学了外语就是投降了洋人,所以都不肯让自己家的孩子学他们的语言。就这十个还是奕訢硬拉来的。
同文馆的考试很严格,但是待遇也很优厚。月有月课,季有季考,岁有岁试,不过每次考试成绩优秀者都会有数十两银子的奖励。每三年一次大考,成绩优秀的做官(比科举考试方便多了),次一点的留馆继续学习,差的直接卷铺盖卷滚蛋。每人月薪十两银子(爽吧,培养你读书还给你钱,天底下还有比这待遇更好的学校吗),伙食、课本、纸笔全部免费,所有学生一律住校学习。


这时候,有人向奕訢建议,说日本已经派幼童分批赴俄、美两国留学,学习船炮、弹药和一切武器的制造方法,所以我们中国也应该派留学生去外国留学。
看了他的建议,奕訢深有感触。他何尝不想派出我们中国自己的留学生,可是办理留学生的事情比办学堂还要难得多,人们连外语都不肯让孩子学,又哪里肯让孩子去国外,各种困难太多了,一时间实在难以着手,所以只好暂时搁置下来。
楼主 亚森伯爵  发布于 2016-04-08 14:12:42 +0800 CST  
预告:第三十二章 席卷东南
楼主 亚森伯爵  发布于 2016-04-08 14:13:27 +0800 CST  
第三十二章 席卷东南
李鸿章那边节节胜利,曾国荃这边也是势如破竹。
安庆攻克之后,天京已经门户洞开,触手可及了。曾国藩令九弟曾国荃回乡继续募兵,不久,他的吉字营扩充至一万八千余人。曾国藩令曾国荃、曾贞干合兵三万余人,大军直捣天京。
同治元年(1862)三月,曾国荃和曾贞干沿长江东下,在彭玉麟、杨岳斌水师配合下,连克含山、和州、大胜关等十余城,长驱直入,飞速逼至天京城下,将剑锋抵到了洪秀全的咽喉上。
曾国荃这个胆子是真大,当年江南大营拥兵六七万人,尚且三天两头被太平军揍得屁滚尿流,现在他手里才区区三万人,竟然敢打天京城,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当时的人可能都会有这种疑问,曾国荃这小子是不是疯了?
事实证明,曾国荃没有疯,他是凭实力说话的。


曾国荃率大军进驻天京城外雨花台,距天京只有四里。
五月十二日,太平军两万人攻击曾国荃大营,为曾国荃伏兵击败。
十六日,天京太平军分二十余路向曾国荃各营垒大举发起进攻,并集结重兵猛攻雨花台大营。曾国荃全力防守,部将刘连捷甚至率众拔卡而出,阵斩太平军两千余人。楚军又冒雨抢修营墙,终于守住了雨花台大营。
不久,附近雄黄镇的太平军又密约天京太平军里应外合,准备打破楚军的包围,结果被击退。
六月二十四日,洪仁玕和杨辅清率部自皖南回援天京,又故技重施,与天京太平军里应外合,夜袭雨花台,还是被击退。
至此,楚军在天京城下站稳了脚跟。


八月,长江以南疾疫盛行,曾国荃的大军病倒了大半。这时,李秀成率二十余万大军自上海回援天京而来。
来得好,李秀成,你曾九爷正等着你呢!
十九日,李秀成用西洋落地开花大炮轰击楚军大营,声动天地。曾国荃严密布防,与之激战十五昼夜,丝毫不落下风,用火炮、火球烧死太平军无数。太平军这次也是拼了老命,不管战死多少人,决不后退,双方一时陷入胶着。
九月初三日,李世贤也率十万大军从浙江赶回天京,太平军攻势更加猛烈。战斗中,曾国荃中枪,子弹从右唇打入,左颊穿出,鲜血流遍衣襟(很险,这颗子弹要是再偏一点就要了曾国荃的命),就是这样,曾国荃仍然裹创巡营,激励士卒。
初五日,楚军跃出战壕攻入太平军营地(这种情况下竟然都敢主动进攻),捣毁其营垒十三座,斩杀数千人,大胜而归。
十二日,李秀成命士兵在挖好的两处地道中引爆炸药,一时间土石乱飞,太平军千余人拥进缺口之中。楚军立刻火球伺候,枪炮齐发,几路人马随即冒死冲出缺口,向太平军发起了反冲锋,同时奋力抢修缺口。经过一天的苦战,楚军终于堵住缺口,打退了太平军,击毙数千人。
为使楚军找不出地道所在,李秀成一面下令从西线引长江水,准备淹没楚军粮道;一面于楚军长壕外扎营一百余座,于其中暗挖地道二十余处,准备从地道攻入楚军大营。曾国荃见招拆招,在西线高地增修小营,调水师舢板与小营相依护,保卫粮道;又令各军于长壕内挖一圈内壕,修一圈内墙,一旦发现太平军的地道就往里猛灌浓烟和脏水,连破太平军地道七处。
曾国荃盘算着,老跟李秀成在这耗着不是个事,必须得放个大招,让太平军知道什么叫怕,才能守住雨花台大营。


十月初五日夜,月黑风高。
曾国荃大军兵分三路,杀出营去,放火一路焚烧太平军营寨,见人就杀,太平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黑夜里,只见火光冲天,杀声动地,仿佛四面八方都是楚军,许多还在睡梦中的太平军看到这一幕,心胆俱裂,根本想不到抵抗,掀起被子,撒腿就跑,只恨爷娘少生了一对隐形的翅膀,带他们飞过绝望。
李秀成、李世贤三十余万大军全线崩溃,营寨数十座被烧成一片白地,士卒星散,彻底丧失了战斗能力。


一夜之间,遭此惨败,洪秀全震怒了,他下诏革去李秀成忠王爵位,告诉他湖广和江北空虚,让他不要再在天京这碍眼了,先去打常熟,做出要直扑湖广和江北的姿势,以解天京之围。
于是,李秀成收拢残部,奔常熟而去,雨花台之围至此解除。


雨花台之战,曾国荃坚守四十六日,曾贞干力战通饷道,楚军前后攻破太平军营垒数十座,斩杀太平军数万。营中火药用尽,全军将士尘垢满面,皮肉几乎销尽,然而终于在一比二十的悬殊比例之下,击败李秀成,大获全胜。楚军自成军以来,从未有过如此之苦战,亦从未有过如此骄人之战绩。经过这场铁桶般的围城大战之后,曾国荃得了一个外号,叫“曾铁桶”。
此战一胜,天京城破已经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这也是曾贞干生平的最后一战,此战之后不久,他就染上疾疫死在了军中。
接到曾贞干的死讯,曾国藩哀伤不已。为了这个国家,他已经失去了两个弟弟,可是,战争依然没有结束的迹象,他不知道自己这样的坚持是否值得,只好以两副挽联来悼念这个幼弟,希望二人来生再世能够再为兄弟:
大地干戈十二年,举室效愚忠,自称国家报恩子
诸兄离散三千里,音书寄涕泪,同哭天涯急难人

英名百战总是空,泪眼看山河,怜予季,保此人民,拓此疆土
慧业多生磨不尽,痴心说因果,望来世,再为哲弟,并为勋臣


庚申之变以来,曾国藩感于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实在太大了,一直在苦思战胜西方的对策。他决定,建立一所新式兵工厂,生产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新式武器。于是,安庆内军械所成立。
为了办好这所兵工厂,曾国藩聘请了大量当时在中国极为稀有的,精通数学和各种自然科学的人才, 比如徐寿、华蘅芳、李善兰等。这些科学家们仅仅从一本英国人编的科普书《博物新编》中看到了一张蒸汽机的略图,又到安庆城外的一艘外国小轮船上观察了一天,
楼主 亚森伯爵  发布于 2016-04-09 15:33:26 +0800 CST  
就制成了中国的第一台蒸汽机。
咱们都知道,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标志。曾国藩就凭借这台小小的蒸汽机,为中国敲开了工业时代的大门。


咱们前面说过,曾国藩担心九弟曾国荃的安危,到处给他张罗援兵,让李鸿章把常胜军给派来了。
这时候,曾国荃听说常胜军要来,怀疑这是李鸿章要来抢功,赶紧写信给李鸿章说,让他们不用来了,一个小破天京,我分分钟踏平。
李鸿章接到曾国荃的信,突然来了主意,他要借这个机会把吴煦和杨坊这两只老狐狸给彻底办趴下。他扣下曾国荃的信,谁也不告诉,继续催吴煦和杨坊让他们赶紧上路。然后又悄悄回信曾国荃,告诉他吴煦、杨坊和白齐文根本不听自己的劝阻,他们已经雇好了轮船,买好了军火,想去和沅丈争功,已经上船,非要南下不可。
李鸿章琢磨着,这位曾九帅可不是好惹的,这回让自己这么一忽悠,还不得活剐了两只老狐狸。
没承想,两只老狐狸还没走,又出事了。原来呀,这个白齐文不愿意干这份救援天京的苦差使,正好这会常胜军的军饷没有按时下发,他就借这个机会带人冲到杨坊的家里,把杨坊给痛扁了一顿,劫走了用作饷银的四万多银元。
李鸿章接到这个消息就甭提多高兴了,正愁找不着机会收拾你呢,这可是你小子自找的,这回看我把白齐文和两只老狐狸一块办了。
他立即照会英国领事馆,要求严办白齐文。(英国人是常胜军的外国老板)
英国驻上海领事麦华陀接到照会,赶紧来见李鸿章,跟他商量善后。麦华陀刚一到,就连连向李鸿章道歉,表示白齐文的行为,英国方面毫不知情,自己已经决定将白齐文免职,听候中国处置。
道歉就完了?
天底下没有这么便宜的事。
李鸿章要借机从英国人手里抠点实惠出来。
他当即向麦华陀提出,常胜军的人事任免、调动、经费、武器等各项事务从今往后全部由中国来管理,外国人一律不准插手。
这怎么行?英国人对这支现代化水平的军队一直是很忌惮的,他们当然不会同意把常胜军完全交给中国来管。
麦华陀向李鸿章还了个价说,常胜军的人事任免和调动要中国和英法两国商议。
双方经过一番激烈争论,最后终于互相妥协,决定将常胜军裁减三分之一,经费、武器方面由中国管理,由英国少校戈登出任常胜军的新任总兵。
戈登,英国伦敦人,毕业于英国皇家军事学院,参加过克里米亚战争。
这个戈登虽然在中国待的时间不长,但也是近代少有的一位中国人民的朋友。
通过这场交涉,李鸿章赚了不少好处,不仅拿回了常胜军中的不少权力,而且,常胜军被裁减以后腾出来的那些装备,当然也被他毫不客气地装进了自己的腰包。
这是李鸿章第一次在外交舞台上亮相,甫一亮相,就显示出了不俗的外交手腕。
唐德刚先生曾说过:
近百年中国史上只出了两个半外交家。
这两个半外交家,其中一个是周恩来总理(这个是毫无疑问的,地球人都知道),另外半个是民国外交家顾维钧(这个人我们后面会讲到),还有一个就是李鸿章。


白齐文被撤之后愤愤不平,竟然投靠了李秀成,他劝李秀成放弃江浙,直接北上,夺取中原。李秀成当然不会听他的,老窝都快完蛋了,哪还能顾得上夺取什么中原。白齐文见李秀成不听自己的计策,又转而去投靠李世贤,结果半路上被郭松林擒杀。
这边把白齐文给做了,那边李鸿章开始对付吴煦和杨坊两只老狐狸。
他上疏朝廷,弹劾吴煦、杨坊,说他们增援江宁屡次延误,对于白齐文管理不严,请求朝廷将二人革职,另外,这次为增援天京雇轮船、买军火花的三十多万两银子也由二人包赔。
出了白齐文这种事,朝廷也很火大,二话不说就给李鸿章准了。
好嘛,这回不但把俩老狐狸一撸到底,而且把他们这些年贪污的公款也全给挖了出来,真是够狠。杨坊最惨,权钱两空不说,还平白无故让人给揍了一顿,他这官司这辈子算是打不赢了。
两只老狐狸走了,但是上海得有人办事啊。李鸿章想起了他的好同年,也是曾老师的好朋友—郭嵩焘。郭嵩焘咸丰九年(1859)时曾被咸丰帝安排随僧格林沁办理军务,结果因为私自整顿官场贪污,让僧格林沁给告了,随即被贬。郭嵩焘本来办的是好事,结果得了这么一个处分,越想越憋屈,就辞职回乡了。
正好,上海这边缺人手,李鸿章立马就想起他来了,当即写信请他出山,并举荐他担任苏松粮储道(就是原来杨坊干的那个官)。郭嵩焘见老朋友相请,就来了。要说郭嵩焘这个人,虽然有点书生气,不懂官场规矩,但是才华是绝对没得挑。他一来就把上海治理得井井有条,财源滚滚,李鸿章放心了。
现在,上海滩彻底搞定了,李鸿章决定继续进军,收复整个江苏。
来到上海这大半年,李鸿章算是见了大世面,知道了外国人的枪炮、军舰、机器和科学技术远胜于中国,中国必须要学习了。临走之前他上疏朝廷,请求在上海设立外国语言文学馆。
虽然自己现在军务繁忙,顾不上办理这些洋务,但是最起码可以先办一所学堂,让孩子们学学外国话,这样,将来办外交的时候,至少不至于让外国人给忽悠了。
奕訢见李鸿章的想法与自己建立京师同文馆的想法不谋而合,深感知音难觅,当然全力支持,立马就给他准了。
很快,上海同文馆(后改名上海广方言馆)成立。李鸿章聘请了一批英国人来这里担任外教,招收了一批14岁以下的少年入馆学习,开设的课程有外国语言文学、近代自然科学,当然还有我们中国传统的儒学。
这是李鸿章生平第一次办理洋务,这个时候,他已经深深地知道,这将是他一生的事业,中国复兴的起点。四万里山河之兴衰,四万万民众之存亡,从这一刻起,将落在他的肩上。


办完这所学堂后,李鸿章再次出发了。
不久之前,曾国藩截获了太平军的一份密报,知道了洪秀全让李秀成进攻湖广和江北的计划。曾国藩立即写信给李鸿章,令他先发制人,抢先进攻太仓,打乱李秀成的计划,使他无力北进。
同治二年(1863)二月,李鸿章令常熟守将死守待援,随即派刘铭传、潘鼎新、张树珊先乘轮船赴福山,同时派程学启攻太仓、昆山。
刘铭传等在福山连战连捷,最后在常胜军的配合下顺利攻克了福山,常熟围解。随后,程学启与常胜军联手攻破了太仓,太平军太仓守将蔡元隆诈降,被程学启随手灭了。攻昆山时,李鸿章令程学启总统诸军,程学启向李鸿章献计:
昆山三面环水,一面陆路直达苏州,必须先截断这条陆路,昆山才能攻克。
楼主 亚森伯爵  发布于 2016-04-09 15:34:38 +0800 CST  
李鸿章听从了他的计策,令他和郭松林在正仪镇设伏,截杀了太平军的援兵,昆山随即也被攻克。太仓、昆山两战,淮军擒敌七千余,程学启居功至伟。戈登也由此对程学启心生敬佩,二人结为莫逆之交,以兄弟相称。


五月,李秀成率大军十余万来援。在曾国荃和李鸿章的前后夹击之下,李秀成已经彻底陷入了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曾国荃和李鸿章俩人基本上是你打累了歇会,我上;我打累了歇会,你来,完全是以一种老猫戏耗子的打法在虐李秀成,而且还是两只老猫戏一只耗子,这样即使打不死他,早晚也会拖垮他。李秀成明白,胜利的希望已经渺茫了。
刘铭传、郭松林与李秀成的前锋相遇,连战连胜,但由于太平军势大,淮军一时也难以将之彻底击败。李秀成趁机于运河上大修连营,纵横六七十里,垒堡百数,尽扼运河险要,尽毁沿河桥梁,派炮船巡游于河上,水陆策应,声势颇为浩大。
刘铭传暗中收集木材搭建好浮桥,趁半夜出兵渡河偷袭,攻破李秀成大营三十二座。郭松林也趁机进兵,攻破李秀成大营三十五座;周盛波也不甘落后,攻破李秀成大营二十三座。太平军大溃,死伤数万,浮尸塞断河道,运河水为之不流。刘铭传等擒太平军大小将官百余人,夺马五百匹,船二十艘,粮食、兵器、弹药不计其数。
自此,李秀成主力被彻底击败,江阴以西全部平定,淮军军威大振。


六月,吴江太平军守将望风而降。程学启随即与刘铭传计议,准备收复苏州。随后,程学启攻破花泾港,逼降其守将,进驻潍亭。
七月,李鸿章亲率大军收复太湖厅,进军苏州,命刘铭传攻打江阴。太平军大将—护王陈坤书率湖南、湖北、山东各路援军十余万人,并力赶来救援。陈坤书营垒星罗棋布,西起江滨,东至山口,绵延不绝。刘铭传连番大战,擒斩两万余人,太平军仍然拼死抵抗,双方一时陷入相持。就在这时,城中有人临阵倒戈,主动献出一面城墙,淮军攀城而进,陈坤书脱身逃走,江阴收复。
之后,程学启率大军万余人进驻苏州娄门外永定桥。苏州城大,四面环水。程学启大战数十场,连克浒墅关、十里亭、观音庙等十余处要塞,分兵杀退太平军各路援兵。郭松林也在新塘桥大败太平军,杀伤万余人,夺船数百艘,太平军水师全军覆没。李秀成闻知此信,痛哭流涕,悲伤不能自已。
自此,淮军威名震于天下!


这期间,有一次李鸿章巡视营地的时候,淮军中一个叫马格里的洋教练拦住了他,对他说,淮军购买外国军火付的价钱太高,一直挨军火商的宰,欧洲各国都开办大工厂制造军火,中国也应该开办这样的大工厂自己制造。
李鸿章当然知道自己制造更方便了,但问题是没人会造呀,总不能开个大工厂让工人干瞪眼吧。
这个马格里当即表示,我会造。
光说不练假把式。他马上回屋拿了一颗自己造的炮弹出来,当着李鸿章的面放给他看,还真好使。李鸿章非常高兴,当即拨给了他五十个人,让他回上海办了一所兵工厂,这就是上海洋炮局。
同时,李鸿章把自己的好朋友丁日昌也请到了上海来帮忙。
丁日昌,字禹生,广东丰顺(今梅州)人,秀才出身,当时是曾国藩的幕僚,通晓火器制造。奉曾国藩之命在广东督办厘金时,曾发挥业余爱好,成功制造短炸炮三十六尊,炮弹两千余颗,因此闻名于世。
丁日昌来到上海后,帮李鸿章制造了十八磅、四十八磅等多种开花炮弹,在未来的战争中发挥了很大的威力。
这是李鸿章生平兴办工业的开始。


曾国荃屡次写信让大哥曾国藩亲自来天京督战,激励军心。曾国藩因为自己运气不好,屡战屡败,怕把这最后一仗给搅黄了,所以一直不肯去。
同治二年(1863)春,曾国藩见大局已定,这才动身亲自去天京视察。到了天京后,他看到楚军虽然屡经恶战,但营垒仍旧坚如磐石,心中大定。
四月下旬,几个月没动兵的曾国荃又有点手痒痒了。他趁天京城中太平军懈怠,令大军连夜袭击雨花台,最终将之一举攻克。
这时候,曾国荃被升任浙江巡抚,原来做浙江巡抚的左宗棠已经升任闽浙总督。
雨花台是天京要隘,江南大营当年在天京城外折腾了多少年都没拿下来过。闻听此消息,救火队员李秀成只好再次率大军回援天京。这时正值初夏,长江发大水,太平军渡江困难,溺死无数,过江不及者只好栖身江心的九袱洲。
彭玉麟、杨岳斌见势,立即率水师合攻九袱洲。
太平军于洲中筑垒数十座,外围修筑大城,众船环绕,与天京成掎角之势。
彭玉麟督兵昼夜猛攻,下令:
洲不破,不收兵。
又选死士冒火登岸,趁机大呼:
洲破矣!
诸军欢呼,腾跃而上,大破太平军船队,太平军争相溃逃,楚军水师遂克九袱洲。
至此,长江两岸完全被楚军控制,天京粮道被彻底切断。


这时,李秀成大军经过接连恶战已经损失了十余万人,而且缺粮少饷,战斗力已经大不如前。曾国荃连战连捷,接连攻克印子山、上方桥、江东桥、高桥门、七瓦桥等要塞。
十月,曾国荃大军进驻当年江南大营驻扎的孝陵卫。
就在这时,江苏方面李鸿章连克福山、太仓、昆山诸城,兵锋直指苏州,太平天国已经四面楚歌。
苏州是天京屏障,同样不容有失,既然天京这边死活打不赢,那也别在这耗着了,先救苏州要紧。
李秀成向洪秀全请命,带兵援救苏州,洪秀全见天京形势危急,李秀成又要远赴苏州,疑心大起,他怀疑李秀成要溜。
好,要走可以,把你的母亲妻儿留下!另外,再给朕交十万两银子助饷,朕就放你走!
这都什么时候了,竟然还怀疑我!
李秀成欲哭无泪,只好留下自己的母亲妻儿在天京做人质,并拿出大笔家产折算成白银十万两交给天王,马不停蹄赶奔苏州而去。
楼主 亚森伯爵  发布于 2016-04-09 15:35:31 +0800 CST  
预告:第三十三章 天京城下
楼主 亚森伯爵  发布于 2016-04-09 15:39:02 +0800 CST  
@mingtao666666 2016-04-10 10:40:50
楼主快更呀,我对近代 历史 很感兴趣,教科书完全扯淡
-----------------------------
就来就来亲,我审一下稿
楼主 亚森伯爵  发布于 2016-04-10 14:16:56 +0800 CST  
第三十三章 天京城下
苏州危急。
十月,救火队员李秀成亲率大军八万余,船千余只,增援苏州。李鸿章也亲统大军,令程学启、戈登为先锋,大举进攻苏州,破其外城。李秀成与谭绍光率军退入内城之中,死守不降。淮军水陆并进,将内城合围,城中粮尽援绝,太平军军心一时大乱。
这时,城中一班将领的小心眼都开始活动了。因为纳王郜永宽与淮军副将郑国魁相识,所以诸将撺掇他,让他暗中向郑国魁写密信求降。郑国魁接到信后,立刻报告了程学启。程学启率戈登、郑国魁单独乘一艘小船去阳澄湖面见郜永宽,与他当面订约,令他杀死李秀成和谭绍光,许给他二品官衔。
郜永宽因为李秀成仁爱大度,深得军心,不忍加害,请求只杀谭绍光一人,并主动辞去了官衔,只求活命。
程学启同意了,与他折箭为誓,承诺决不杀降,并让戈登为双方做保人。郜永宽见状,深信不疑,回城去了。
这时候,李秀成已经对诸将的密谋有所察觉,但是他知道这些熊孩子们是铁了心要投降,自己劝也是白费唇舌,所以就连夜逃出了苏州。他劝谭绍光跟自己一起走,谭绍光不肯,他不相信自己的生死弟兄会对自己干出那种事来。
事实证明,谭绍光太天真了。


第二天,郜永宽等诸将一起去谭绍光帐中议事,当场将其刺杀,并趁机歼灭了他的亲军千余人。之后立刻派人将谭绍光的首级献给程学启,请程学启入城验视,随即开城投降。
苏州降将除郜永宽外,还有比王伍贵文,康王汪安钧,宁王周文桂,和天将军范起发,张大洲,汪环武,汪有为,共八位。此时,城中尚有太平军十余万人,声势汹汹。八个降将不仅不剃发,还趁机向程学启讨封官衔,并要求划出半个苏州城,将各自的军队屯驻在阊、胥、盘、齐四门。
既然已经投降了,为什么不剃发?
当初明明是郜永宽自己说不要官衔的,为什么现在又要了?
苏州城一共只有五个门,阊、胥、盘、齐四门占了大半个苏州,如果把这些地方都让给他们……
程学启疑心顿起,他佯装同意了八人的要求,随即密请李鸿章立即将八人诛杀。
这怎么行?古语有云:杀降不祥。而且各地的太平军还没有平定,杀了这八个人,只能使其他地方的太平军更加拼死抵抗。
李鸿章连连摇头。
程学启说,现今城中太平军不下二十万,多出我军数倍,这些人只是因为战败畏死才不得已而投降,并没有真心归服,现在一下子就划出大半个苏州给他们屯驻,一旦变生肘腋,何以善后?
他坚持请李鸿章诛杀八人。
李鸿章犹豫了。


杀,还是不杀,that’s the question。
照理说,郜永宽等人已经如约投降,再杀他们就是背信弃义,这样一来,岂不是让我李鸿章为天下人耻笑吗?
但话又说回来,八人既不肯剃发,又逼封官衔,占据苏州,其心难测,一旦生变,恐怕就是灭顶之灾呀!
李鸿章反复权衡,斟酌再三,内心受尽煎熬,苦思良久,却始终难以抉择。
时间不多了,程学启急了,他再次去见李鸿章,以辞职相要挟,李鸿章大急,于是下定了决心。
杀!
贼娘,对敌人的手软,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与其终日瞻前顾后,提心吊胆,不如干脆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第二天,郜永宽等八个降将出城来拜见李鸿章,李鸿章在营中设宴款待他们。
酒过三巡,李鸿章击掌三下,随即有八个将官捧着八件武将官服进入营帐。
这是八位将军的顶戴袍服,恭喜荣升,请。
说着,李鸿章微笑示意。
八个将官膝行向前,要为八位大人升冠(就是戴上官帽,谐音升官,图个吉利)。
郜永宽等连忙起立,伸手去解额上头巾。
突然,八个将官抽出了暗藏的刀来,手起刀落……
郜永宽等颈中鲜血狂喷,八颗人头提在八个将官的手里。
李鸿章举起杯中刚斟满的酒,缓缓浇在了地上。


程学启率军入城,将郜永宽等八人的首级遍传太平军诸将士观看,同时宣称:
八人造反,已经伏诛!
城中太平军一时人心大乱,不少人纷纷拿起刀枪想要抵抗。程学启立即诛杀了其中为首的数百人,余众这才安定下来,纷纷表示归降。
程学启宣告,愿留的留下,不愿留的到前边领了路费就可以回家了……


李鸿章来到李秀成的忠王府,看到府内的后花园中竟然堆了几座银山,高与屋齐,惊为仙境,不禁摇头长叹:
李秀成奢侈如此,焉能不败?
然后就让手下把它们搬走了。


苏州至此平定,李鸿章因功被加封为太子少保。
苏州是平定了,但是淮军大营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听闻八降将被杀,郑国魁捧着郜永宽的人头失声痛哭,不肯进食,认为自己有负于朋友。
戈登更是大怒,去找程学启评理,程学启推说是李鸿章让他干的。戈登二话没说,腰里别上枪就奔李鸿章大营去了,扬言要把李鸿章打死。李鸿章见老命难保,赶紧溜号,愣是让这洋人给欺负得几天没敢回营。
戈登找不着李鸿章,一怒之下带兵离开了苏州。这时候英国方面也趁机向李鸿章力争,要求接管常胜军。
这事要是闹大了,可就变成国际争端了。
李鸿章于是主动向朝廷请罪,说明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清朝廷认可了他的做法,派赫德
楼主 亚森伯爵  发布于 2016-04-10 14:17:41 +0800 CST  
去帮忙调解,还送去了赐给戈登的勋章和一万两赏银。李鸿章把事情的始末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赫德,请他去劝说戈登回来。
不是我李鸿章背信弃义,实在是那八个降将欺人太甚。也怪我,办事的时候忘了告诉戈镇台一声,把他给吓着了,我给他设宴赔罪。
经过赫德这么一劝,戈登有了个台阶下,气也就消了大半,同意去见李鸿章了。
毕竟,这是人中国的地盘,也不好闹得太过分。
席间,李鸿章连连解释自己杀降的不得已,还说自己从朝廷给戈镇台请了勋章和一万两赏银。戈登辞掉了赏银,只接受了勋章,二人终于和好如初。


咸丰九年(1859),蓝朝柱、李永和起兵于云南,不久攻入四川,清朝廷调湖南巡抚骆秉章援川。骆秉章是个师爷控,没有师爷活不了,但是这时候左宗棠已经跟曾国藩混了,所以骆秉章就聘请了另一个牛人,曾国藩的好朋友兼高参—刘蓉给自己当师爷。
事实证明,刘蓉不但文章写得好,处理政务也有一套。在他的治理下,四川的军事吏治,焕然一新,骆秉章没费多大的劲就铲平了这几个草寇。
咱们前面说过,石达开老早就有要在四川建立根据地的想法。这些年他在广西老家眼看着四川乱成了一锅粥,是说什么也坐不住了,做梦都想飞到四川去,但就是去不了。
为什么呀?
因为有骆秉章拦着。
他走到哪,骆秉章就堵到哪,死活不让他踏进四川半步。
后来石达开实在是被逼得没招了,没办法他豁出去绕了个大弯,走贵州,入云南,强渡乌江,四渡赤水,连带着巧渡金沙江,算是体验了一把“金沙水拍云崖暖”的诗意(这都是真事,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和巧渡金沙江不是毛泽东主席的专利,想不到吧,历史就是这么神奇,而且石达开的四渡赤水也是四渡,既不是三渡,也不是五渡),累死累活总算是进了四川。进了四川以后,石达开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他准备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直取成都。
要知道,做人哪,不能太贪心,体验了一把“金沙水拍云崖暖”就得了,就不要再体验“大渡桥横铁索寒”了。但是石达开就不,他是说什么也要在成都建立革命根据地的。
这时候可真是倒霉催的,正赶上伏汛,大渡河涨水,那水流,实在是让人不忍直视(石达开比毛泽东主席倒霉就倒霉在这了),当地土司王应元趁机毁掉了渡桥。你不是要“大渡桥横铁索寒”吗,我连铁索都不给你,我看你怎么寒?
石达开也寒,他是胆战心寒。大哥,咱们能不能,能不能别开这种玩笑,吓死宝宝了。好家伙,连渡了两次都没渡过去,估计那句“更喜岷山千里雪”是没机会念了。
这时候,骆秉章又派人断了石达开的粮道,太平军粮尽,只好吃马肉、嚼树叶充饥,一天到头饿得是前心贴后背。这还没完,骆秉章又趁这个机会派人袭击了石达开的大营,焚毁了太平军营垒,太平军大败,落水淹死无数。
那句“更喜岷山千里雪”,还是留着到你老爸上帝跟前去念吧,老夫的任务,就是送你去见上帝!
骆秉章捋着胡须,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那是死神的微笑。


石达开欲哭无泪,打又打不赢,跑又跑不了,粮食短缺,士兵都快饿死了,他别无选择,只好投降。
他亲自去清军大营谈判,要求允许己方留下两千人不缴械,清军将领同意了他的要求,将其余的四千人都遣散了。当然,这事没完,清军将领回过头来就把石达开剩下的两千人都给做掉了,然后直接押着石达开奔了成都。
甭管怎么说,石达开到底还是完成了他的心愿,来到了成都,还是坐车来的(囚车),倍有面子。
同治二年(1863)五月,石达开来到成都,骆秉章派人审讯了他,让人根据他的口供写了一份供词上交了朝廷,这就是著名的《石达开自述》,前面天京事变的章节中我们引用的石达开的证词就是从这里来的。
审讯完之后,石达开被骆秉章给就地凌迟处死了,终年33岁,他年幼的儿子也被一并处死。


可怜一代名将,死得如此窝囊!
石达开无疑是太平天国中最杰出的人物,没有之一。他相貌平平,但是才能出众,文韬武略都无不精通。
石达开18岁出山,21岁起义,25岁就在湖口大败曾国藩,逼得曾国藩差一点投水自尽。以李秀成之才,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曾国藩、骆秉章、左宗棠这些敌方大佬都对他深感忌惮。
石达开爱护百姓,深得人心,军队所到之处都有当地人馈赠粮饷,因此,军队虽然转战千里,但粮饷却从不短缺。
石达开的各方面能力均远胜于洪秀全,如果天京事变中胜出的人是他,也许中国的历史真的会改写也说不定。
可惜天京事变之后,石达开就变成了流寇,没有了后方,也没有了战略目标,两只眼睛只知道盯着千里之外的四川,结果步步受挫,处处被制,最终陷入了失败。
不过,石达开最后的失败似乎也不能全怪他自己。乌江、赤水、金沙江都一路过来了,最后竟然栽在了一条小小的大渡河上,这实在是没想到的事;而且你说这大渡河早不涨水,晚不涨水,偏偏石达开来了,它涨水了;再加上还有骆秉章这么一个巨难缠的终极大BOSS守在关底,除非开挂调成散弹枪、无限命,再找几个大神一块组队,否则,任谁来玩,这局长征魂斗罗他也是打不通关的。
有不喜欢石达开的人借他最后投降清朝的事诋毁他,说他变节投敌,有喜欢他的人为了替他辩护,故意不承认他最后投降清朝的事,或者说他是诈降,我觉得这些争论大可不必。
请您这样想一想,为了换取部下的生存,自己放下武器并牺牲生命,这难道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吗?
石达开最后受审时,曾慷慨陈词,令主审官无言以对;临终受刑时,也始终神色泰然,被割一百多刀,但至死未吭一声。
石达开实在堪称是世间少有的一位奇男子,伟丈夫,无怪后人对他如此钦佩。只是他在天京事变中暗设阴谋,大肆借刀屠杀革命同志,其用心之歹毒,丝毫不在洪秀全之下。这样的人,即使在内斗中赢了,即使赢得了天下,其人格也依然可鄙。


同治二年(1863)十一月初五日,曾国荃大军将地道中火药引爆,炸塌了天京城墙十余丈,天京已万分危急。救火队员李秀成第三次回援天京,看到大势已去,他建议洪天王放弃天京,赶紧跑路。
什么,让朕,堂堂的上帝之子,跑路?做梦呢吧?
他严厉斥责李秀成:
楼主 亚森伯爵  发布于 2016-04-10 14:19:31 +0800 CST  
朕奉上帝圣旨、天兄耶稣圣旨下凡,作天下万国独一真主,何惧之有?朕铁桶江山,尔不扶,有人扶,尔说无兵,朕之天兵多过于水,何惧曾妖(太平天国管清朝的人叫妖,曾妖就是曾国藩)者乎?
我感觉洪秀全这会大概已经疯了,满嘴说胡话。
天兵在哪啊,在天上吗,有本事你让他下来呀?
上天欲令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


不久,曾国荃攻克紫金山天保城,率军进驻太平门和神策门,彻底围死了天京城。随即开始大力扩军,迅速将兵力扩充至五万余人,准备对洪秀全展开最后的封喉一剑。
天京的粮食越来越匮乏,李秀成放出了城中的女人以节省粮食,又下令城中居民都去种小麦,想打点粮食回来。
可是粮食这东西是一年的活,现种哪还来得及?
于是,洪秀全洪天王积极号召广大人民群众吃一种神奇的东西—甜露,俗称野草。
注意啊,不是野菜,是野草,因为那会野菜也没了。
这玩意哪能吃啊?
洪秀全真是疯了,彻底疯了。
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相信这东西能吃,洪天王本人亲自当众试吃了几株。
结果傻子都能猜到,洪天王病倒了。
手下人要给他找大夫。
用不着。
朕是谁呀,朕是上帝的儿子,还用得着大夫?
不许找。
疯了,疯得彻底放弃治疗了。
不请大夫,又缺吃的,洪天王这个病是一天比一天重,不久就伸腿见他老爸去了(如果上帝真是他老爸的话),终年51岁。
什么仙福永享,什么寿与天齐,都是放屁。
再伟大的人死了,也不过就是一堆烂肉而已。
说起来,死亡倒是这个世界上最公正的事情,不管你生前是富贵,还是贫贱,是伟大,还是平凡,是功德无量,还是罪恶滔天,死后都要化作三尺黄土,任谁都无法改变。再大奸大恶的人,只要死了,他便休想再作恶。


洪秀全是一个有偏执狂性格的人,为了让人们跟着他一块造反,他编造了一大堆谎话去骗别人。谎话说多了就变成真理,骗人骗久了,自己也会相信。所以骗来骗去,到头来连洪秀全自己也深信不疑。他还真以为自己是上帝的儿子了,至死都不肯醒悟。
他错了太多。
他残忍,他滥杀功臣,虐害百姓,为了巩固权势,无所不用其极;他愚昧,并且以愚昧为傲,他强不知以为知,藐视知识,大肆破坏中国传统文化;他腐化堕落,淫荡无度,宠信奸佞,任人唯亲……
他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他简直罪大恶极。
可是他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一个土洋结合的基督教,仅此而已。
不错,他是毁灭了一大片的旧世界,可是他又建起了一个比旧世界还要烂上一千倍的新世界。
他发起的太平天国战争是人类有史以来伤亡最大的一场战争,没有之一,战争造成中国直接死亡人数超过七千万,使中国人口由4亿锐减到2.4亿,其破坏力已经远远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说起他的才略,那也是一塌糊涂。有功不能赏,有过不能罚,滥封爵位,搞得朝堂内外一堆虾兵蟹将,乌烟瘴气。陈玉成有难而不援,坐观其死;石达开才高而不用,忍见其败;李秀成欲弃天京而不许,最终玉石俱焚。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不亦宜乎?
他的确很有权谋,很有手腕。可是,作为一个政治家,光有这些就够了吗?
不够,远远不够。
一个政治家,应当具有卓越的见识,非凡的才干,能够给国家带来兴盛,能够给老百姓带来幸福。
洪秀全在这方面根本不及格。
他虽然牢牢握着印把子,却只顾着自己享乐。
他根本代表不了农民阶级,他的革命未见得无罪,他的造反也不是那么有理。


愚蠢比恶更加危险,比愚蠢更可怕的是甘于愚蠢。恶可以抵抗,愚蠢则无法防卫,因为它不服从理性。他已经不是他本人,他是一连串意识形态标语与口号,他的眼已遭蒙蔽,他的人性已被利用,被糟蹋。他交出了自己的意志,变成了纯粹的工具,他可以把恶做到极致。因为甘于愚蠢,他始终不认为那是恶。
—《狱中书简》


说到这个太平天国造成的中国死亡人数上,我突然想起来,您知道抗日战争造成的中国死亡人数是多少吗?
两千万(伤亡三千五百万,真正死亡的大约是两千万)。
哈哈,我笑了,原来凶狠残暴的日寇端着歪把子、九二式这么突突,干掉的中国人也才不过是洪天王干掉的一小半甚至一个零头,但是很多人对日寇恨之入骨,对洪天王却崇拜得五体投地,老洪啊老洪,你就在地下偷着乐去吧。


说起来,这也是一件让人很无语的事情。
据我所知,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不管哪朝哪代,被中国人杀死的中国人,都要比被外国人杀死的中国人多得多。
也许你觉得这很荒唐,但这就是事实。


洪秀全死后,他的儿子—15岁的幼天王洪天贵福(原来就叫洪天贵,后来他老爸吃饱了撑的,又给加了一个福字)继位。
洪老天王深切地希望儿子能够像自己,整天教儿子学他那些比顺口溜还粗俗的打油诗,在儿子9岁的时候就赏给了他四个老婆。
这时,由于洪天贵福年幼,太平天国的军政大权由李秀成执掌。
楼主 亚森伯爵  发布于 2016-04-10 14:20:36 +0800 CST  
但是这已经太晚了。
这时候,清朝廷眼见曾国荃还没有攻下天京,有点着急了。而李鸿章这时已经基本扫平了江苏,闲着也是闲着,他的淮军还装备了西洋开花大炮,足以把天京城直接轰开,所以清朝廷下令调李鸿章增援天京。
李鸿章不想抢曾国荃的功劳,但是朝廷的命令也不能不听,怎么办呢?
这样,李鸿章故意跟朝廷推三阻四,今天说士兵枪炮不熟,还要训练,明天说某处有太平军,必须继续围剿,拖拖拉拉一个多月就是不出兵。


曾国荃大军在天京城下开地道三十三处,李秀成命士兵一旦发现地道,或者熏入毒烟,或者灌入沸水,致使楚军伤亡惨重。基本上每开一条地道,被太平军发觉而丧命的楚军士兵就要达到几十上百人。三十三处地道里,遍布着楚军将士的尸体。
李秀成登城遥望,只要看到城外草色的微小差异,就可以判断出哪里下面有地道(简直是火眼金睛),楚军寸步难行。
这种打法伤亡太大了,即使攻克了天京也只能是惨胜,这是曾国荃不想看到的。
必须得想出一个更好的办法,用最小的代价打进天京去。
曾国荃望着眼前的这座坚城,牙关紧咬。


五月三十日,曾国荃大军攻占了天京城外最后一处要隘—地保城,由此可以居高临下,监视天京全城动静。曾国荃令士兵在地保城上设炮台数十座,对城内昼夜狂轰,压制太平军火力。
同时,曾国荃令将士各持柴草一束,掷到天京城下,堆至高与城齐,佯作要由此登城的样子。李秀成为曾国荃火力压制,无暇他顾;又被柴草阻挡了视线,不能瞭望,渐渐陷入了被动。
曾国荃借此时机,率军于地保城下暗中觅得数月之前所开,为太平军发现而废弃的一处地道。


世界军事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弹坑理论,它的大概意思是说:
炮弹不会在同一个弹坑里爆炸两次,所以,已经爆炸过一次的弹坑是最安全的。
李秀成很清楚这个道理,所以,他并没有在这里设防。
曾国荃也很清楚这个道理,所以他决定,就从这里,打进天京城。


他命令士兵千余人沿着这条地道一路挖到天京城下,挖通之后,填埋三万斤炸药进去,以巨石封筑完固,留一小孔,用几丈长的粗竹竿为引线,贯进孔去,竹竿内包藏大布数匹,里面装满了炸药。
之后,大军严阵以待,准备攻城。
李秀成见势不妙,赶紧派兵穿上楚军的衣服,伪装成曾国荃的军队,想连夜毁掉楚军的地道,结果被曾国荃的军队识破,挨了一顿痛扁,又退了回来。
这个时候,李秀成知道,他已经没有机会了。


同治三年(1864)六月十五日,所有炸药填埋完毕。这天,李鸿章派兵会攻的信也来到了曾国荃大营。
曾国荃接到李鸿章的信后,遍示诸将,恶狠狠地说:
他人至矣,艰苦二年,以与人耶?
诸将咬牙切齿地回答:
愿尽死力!
次日中午,曾国荃下令将地道中的三万斤炸药全部引爆。初时,众将士只听得地底隐隐仿佛有雷声,随之一声霹雳巨响,如同天崩地裂,半座紫金山顿时消失在烟尘里,天京太平门整面城墙二十余丈轰然倒塌,楚军蜂拥而入。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自咸丰元年(1851)金田起义以来,纵横十六省,历时十三年的太平天国就此覆灭。这一年,曾国藩54岁。
接到天京攻克的捷报时,曾国藩大喜过望,双手颤抖,一时竟不敢打开。众将士却欢呼雀跃,都以为荣华富贵,指日可待。


这一天,终于来了。
自咸丰二年(1852)初办团练以来,屈指十二载矣!
曾国藩原本漆黑的两鬓,不知何时,也已成霜……


逝者如斯。
在这漫长的十二年里,江忠源,吴文镕,塔齐布,罗泽南,李续宾,曾国华,胡林翼,曾贞干,多少人为这个国家献出了生命……
他们中,有的,是曾国藩的恩师;有的,是曾国藩的挚友;有的,是曾国藩的骨肉兄弟。他们都是世之豪杰,国之栋梁,都是曾国藩这一生最亲最爱的人,可曾国藩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一个个饮恨死去而无能为力……
还有那数十万战死沙场的楚军士卒,那数千万死于战乱的无辜百姓,他们哪个不是有家有室,有父母妻儿的。他们的父母可能还在家中盼着他们,他们的妻子和孩子可能还在门口望着他们,可是,他们连名字都来不及留下,就被战争疯狂地碾碎……
现在,这一切,终于结束了。
曾国藩一生的军事生涯至此达到了顶峰,但是,曾国藩也隐隐地感到,胜利的辉煌已经过去,一场可怕的危机马上就要来临。


危机暂且不谈,让我们先来看看曾国藩的用兵。
曾国藩以一书生之身,凭湖南一省之地,率一万新募之弱旅,当蔓延数省,拥众百万之强敌,以至弱当至强,历时十二年,前后数百战,终于将之全部荡平,再造家国,重整乾坤。其功业之巨,唯唐之郭子仪、宋之岳飞堪与相比。
且郭、岳为武将,久历戎行,而曾为文人,未经疆场,此一不利也;郭、岳官拜节度,实权在握,而曾常挂虚衔,无职无权,此二不利也;郭有张巡、李光弼相扶,岳有刘锜、韩世忠相助,而曾孤军奋战,无所凭借,此三不利也。
有此三不利,而能成此盖世之殊勋,实亘古以来所未有也!
曾国藩熟读中国古代兵书史籍,长于谋划,精于战略。不管是平定太平天国,还是平定
楼主 亚森伯爵  发布于 2016-04-10 14:21:49 +0800 CST  
后来的捻军,其总战略都是出自曾国藩一人之手。
曾国藩的战略思想概括来讲就是四个字:
以拙制巧。
太平军战法灵活,左出右入,声东击西,巧之又巧,令人无迹可寻。曾国藩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不与之争奇斗巧,以慢打快,避实击虚,稳操胜算,步步为营,进可攻,退可守,从不计较战术上的得失,而永远在战略上保持主动。
正是由于曾国藩战略制定的高明,所以才能在与太平天国的战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知道,在战争前期,甚至直到战争接近尾声的时候,太平军在很多局部性的战役中都是经常得手的,但是,即使洪秀全能赢曾国藩一千次,也抵不过曾国藩赢他一次。
因为,洪秀全就是再赢,也不过是一时一地的胜负,无法使曾国藩伤筋动骨,而曾国藩只要赢一次,就要了洪秀全的命。
曾国藩虽然不擅长用兵,但是他擅长用人,也就是说,他虽不善将兵,却善将将。他更善于观察和识别他人的才干,并能调动和发挥这些人的力量为自己所用。这是帅才与将才的一个很大不同,也是曾国藩最后能获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要知道,一个人的智慧与勇气即使再强大,再了不起,在这种参战兵力达到百万数量级的大规模战争中也是微不足道的。而如果能成功地任用天下所有最杰出的人才,把这些人的力量全部汇聚到一起,使之迸发出最惊人的威力,那无疑才是这个时代最卓越、最有价值的才能,曾国藩就具有这种才能。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聚天下之力为己力,集天下之智为己智,以道运使,天下孰能御之?
曾国藩初时用兵,屡战屡败,但他善于总结经验,并且意志顽强,从不气馁,故能屡败屡起,百折不挠,终定大事。他自己曾说过:
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徒然自馁也。 当此百端拂逆之时,亦只有逆来顺受之法,仍不外悔字诀、硬字诀而已。凡事皆有极困极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曾国藩于治军尤为擅长。要知道,不管战略也好,战术也罢,没有一支铁打的军队,一切都是空谈。曾国藩以乡农为兵,书生为将,厚发军饷,严定军规。练成的楚军勇猛剽悍,纪律整肃,纵使面对十倍强敌,尸山血海,战至一兵一卒,仍能死守不退,故常能以寡击众,以弱敌强,无往而不胜。
一支军队最赖以生存的灵魂,就是它那股战斗到底、永不言败的意志,有了这种意志,虽楚歌八面,强虏百万,何足惧哉!


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身陷重围,但是我们敢于亮剑,我们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亮剑精神,就是我们这支军队的军魂。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李云龙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其实,从根源上说,太平天国并不是被曾国藩所灭,而是自己从内部烂死的。
我们都知道,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在极权专制的体制下,人性中的丑陋与罪恶总是会得到充分的表演和淋漓尽致的发挥。
洪秀全天王府里的马桶都是金的,太平天国焉能不亡?
虽然太平天国曾出过杨秀清、石达开、陈玉成、李秀成等等一干名将,威势之盛,一度也曾席卷东南半壁江山。但是,一千个名将也架不住一个主子的腐败,更何况这些名将们也没有一个干净的,个个香车宝马,豪宅美女,出则千乘万骑,入则前呼后拥,太平天国焉能不亡?
更兼蒙得恩之流的马屁精,拼命溜须拍马,狐假虎威,借主子之命大逞其个人之私欲,媚上欺下,为祸百姓,升斗小民有苦难言,有冤难诉,恨太平天国入骨,太平天国焉能不亡?
这些暴发户们早已经忘记了自己当初革命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只知道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江山是老子打下来的,所以,这片江山里的一切也都该由老子来享用。


呜呼!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曾国藩来到天京后,修治城墙缺口,看到缺口之巨,不禁为之叹息不已。他命人于缺口处勒石为铭以记之,其文曰:
穷天下力,复此金汤。
苦哉将士,来者勿忘!
楼主 亚森伯爵  发布于 2016-04-10 14:23:04 +0800 CST  
预告:第三十四章 流水高山心自知
楼主 亚森伯爵  发布于 2016-04-10 14:24:58 +0800 CST  
因为这本书第三卷还没有写完,所以目前拟先更前两卷,也就是到李鸿章赴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为止,第三卷如果能如期完成就更出来,如果不能就可能要缓一缓,就是这样,喵
楼主 亚森伯爵  发布于 2016-04-11 12:21:21 +0800 CST  
第三十四章 流水高山心自知
天京城破后,李秀成急忙带幼天王回家辞别母亲,含泪对母亲说,自己既为忠臣,难为孝子,今日就要与母亲永远诀别了。
说罢,便与母亲和全家人洒泪而别。
晚上,李秀成将爱马让给了幼天王洪天贵福,自己骑了一匹劣马,带着幼天王从太平门缺口杀出了城去,随即被楚军发觉。李秀成亲率百余人回身掩护,且战且走,总算躲开追兵,孤身逃到了方山。他解下腰上的百宝囊准备休息的时候,很幸运地被当地的老百姓看到,老百姓们见钱眼开,拥上哄抢,李秀成不给,老百姓们就把他给抓起来,送到了楚军大营。
唉,钱太多了不好,真的……


楚军进入天京后,立马就把洪秀全的尸体给挖了出来,扛到了曾国藩大营。曾国藩与曾国荃验看身份无误,下令焚尸扬灰。然后楚军将士就把洪秀全的尸体剁成肉酱,拌进火药,装入炮膛里,一炮发了出去……(不知道这算不算行为艺术)
曾国藩上疏朝廷说,太平天国老主子洪秀全的尸体被将士们给烧了;幼主洪天贵福已经自焚,虽然没找到尸体,不过估计应该已经死了;李秀成已被生擒,怎么处置请朝廷示下。
曾国荃恨死了李秀成,他恨李秀成死守天京,害得自己受了那么多的苦,死了那么多的弟兄,还失去了一个亲弟弟。他让手下用刀一块一块地割李秀成手臂和大腿上的肉,李秀成强忍剧痛,始终一声不吭。曾国荃大怒,喝退手下,亲自上前,用铁锥遍刺李秀成全身。李秀成全身血流如注,仍旧纹丝不动。曾国荃见始终奈何他不得,只好住手。


曾国荃是审不了李秀成了,但是有一个人能审。
谁呀?
曾国藩。
一看到曾国藩,李秀成立马就老实了。
为什么呀?
因为曾国藩的本事李秀成太清楚了,李秀成谁都敢不服,就是不敢不服他。
曾国藩对李秀成说,如果你投降,老夫可以不杀你。
李秀成回答说,只要饶我不死,我可以让所有太平军全部放下武器。
接下来,曾国藩问什么,李秀成答什么,两人经过了几番长谈。
两个人谈了什么,我们今天已经不得而知。
我们知道的是,这几番长谈之后,曾国藩并没有把这个头号钦犯解送京城,而是在江宁将他就地处决了。而这个时候,清朝廷让曾国藩派人将李秀成解送京城的谕旨还没有发出。
这是第一个疑点。


但是,李秀成在死前的这段日子里,以每天七千字的速度写了一份数万字的口供,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和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这就是著名的《李秀成自述》,前面天京事变中我们引用的李秀成的证词就是从这里来的。
曾国藩对李秀成的这份自述做了一些删改,突出了楚军的光辉战绩,掩饰了楚军的一些失误,然后作为李秀成的口供上交了清朝廷。但是这份自述的原稿并没有就此被销毁,而是被曾国藩保存在了家中,一直秘不示人。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曾氏后人在台湾将这份原稿的影印本公之于世,全文共七十四页,三万三千三百余字,没有结尾,在第七十四页戛然而止。
这是第二个疑点。


很明显,七十四页以后的内容被人删掉了。
是谁删掉的呢?
当然是曾国藩。除了他之外,不可能有别人。
那曾国藩为什么要删掉七十四页以后的内容呢?
七十四页后面到底写了些什么呢?
七十四页后面的内容我们已经没有办法知道,但是有一条线索值得我们继续追寻下去。
因为民间一直有一个传言,说李秀成在临死前曾经劝曾国藩称帝,而曾国藩没有答应。
是不是真有其事呢?
让我们看一看七十四页之前的内容是怎么说的。
在曾国藩上交给清朝廷的李秀成供词中说,“久悉中堂(指曾国藩,因为曾国藩是协办大学士,所以称中堂)恩深量广,切救世人之心,玉驾出临瑶”“久知中堂有仁爱惠四方,兼有德化之心,良可深佩”“我见老中堂大义恩深,实大鸿才,心悔莫及”,言语中明显对曾国藩钦佩不已,又自叹“一生屈错,未遇明良”,大有与曾国藩相见恨晚之感。
后世有不少人曾怀疑,以李秀成对太平天国的忠诚,似乎不可能对敌人说出这么肉麻的阿谀奉承之词,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这些语句是曾国藩改动过的。
但是根据曾氏后人保存的这份原稿,我们惊奇地发现,很遗憾,这些语句一个字也不曾被改动过。
据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记载,同治三年(1864)七月初六日,李秀成完成自述,被拉到法场处死。李秀成犯的是谋反罪,按律应当凌迟。
曾国藩下令,免去凌迟,改为斩立决,首级传示各省,躯体用棺木收殓。
李秀成在临刑前曾说了这样十六个字:
中堂厚德,铭刻不忘,今世已误,来生图报。
然后从容赴死,终年42岁。
从李秀成临刑前所说的这几句话可以看出,他对曾国藩的钦佩之情应该并非作伪。而且更奇怪的是,李秀成一个将死之人,竟然对他的敌人说出来生图报的话来,从这字里行间,我们推测,也许,李秀成原本今生就打算图报的。
李秀成要图报什么?
曾国藩权倾天下,位极人臣,李秀成还有什么可以报答他的呢?


不错,还是有的。
那就是,帮助曾国藩登上九五之位。
联系前文的疑点,一个答案浮现在我们眼前:
李秀成对曾国藩这个了不起的敌人非常钦佩,想劝说曾国藩称帝,由自己来招集旧部,辅佐他恢复汉室江山。对曾国藩来说,这当然是严重的大逆不道,如果将他解送京城,这些言词一旦传到朝廷耳中,那自己必然会招致猜忌,大祸临头。所以他只能删掉李秀成自述中那些大逆不道的文字,并将之就地灭口。
楼主 亚森伯爵  发布于 2016-04-11 13:24:08 +0800 CST  
李秀成聪慧明敏,富于谋略,胆气绝伦,确实是人中之豪杰。
天京危亡之际,仍然能够纵横驰骋,大战曾国荃和李鸿章,不落下风。
天京陷落之后,又能将爱马赠送幼主,自己与敌军慷慨决死,有国亡与亡之志。
攻破杭州时,曾礼葬浙江巡抚王有龄;抓获俘虏时,能够多加优待体恤,颇具人道主义精神。
李秀成离开苏州后,苏州男女老幼无不痛哭流涕;天京城破后,全城百姓十余万人无一降者,这都是受到了李秀成忠义之心的感召。
李秀成临终前自述言志,百年之后读来仍凛凛有生气。
李秀成真堪称是太平天国中仅次于石达开的第二名将,无愧于忠王之名。
很多人对于李秀成是否投降过的问题争论不休,这种争论其实跟石达开是否投降的问题一样,都不必太过深究。
从李秀成留下的自述来看,他应该是投降了的,但是他的投降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投降,而是有点类似于关羽的降汉不降曹,他只投降曾国藩,并没打算投降清朝。而且我觉得,他即使真的投降了,那也丝毫不会影响他的伟大,反倒使得他更为可敬。
慷慨捐生易,从容赴死难,他的投降并不是为了他自己,他知道自己凶多吉少。从当初决心留在天京的那一刻起,他就早已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他向曾国藩投降只是希望能用自己的死换得其他太平军将士的生,这种行为难道不值得尊敬吗?


其实,想劝曾国藩称帝的又何止李秀成一人。
胡林翼活着的时候,就曾经送给过曾国藩这样一副对联:
用霹雳手段
显菩萨心肠
曾国藩看后赞叹不已,胡林翼走时,留了一张小纸条在桌上,上面写着:
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其有意乎?


樊燮案发生时,左宗棠遭逢大险,路过神鼎山的时候,他曾写了一副题神鼎山的对联:
神所凭依,将在德矣
鼎之轻重,似可问焉
并托胡林翼转给曾国藩,请曾国藩指正。
胡林翼看后,将这副对联一字不动地转给了曾国藩,曾国藩读后,将“似”字改成了“未”字,变成了“鼎之轻重,未可问焉”。
胡林翼读后,在纸上批了八个字:
一似一未,我何词费?


曾国藩在安庆时,彭玉麟也曾经写过一封信给曾国藩,其中说:
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
曾国藩读后,面色大变,说:
不成话!不成话!雪琴他还如此试我,可恶!可恶!
接着,便将信揉成一团咽到了肚里。


一个叫王闿运的湖南名士也曾来拜访过曾国藩。
这个王闿运过去就曾拜访过曾国藩,劝他养寇自重,将天下大局导向三足鼎立之势,让太平天国和清朝斗个两败俱伤,然后坐收渔人之利。
当然了,曾国藩没有听。
这个王闿运为什么这么喜欢来拜访曾国藩呢?
因为呀,这个人一生最大的理想就是做帝王师,说白了就是物色一个非常之人,辅佐他成就帝王之业,自己也成为开国功臣、卿相,名垂青史。他认为曾国藩就是这样的一个非常之人。
这次这个王闿运又向曾国藩提出了上下两策:
率军进京,申明垂帘听政违背祖制,入朝辅政,此为上策;
割据东南,号召天下督抚推翻满清,北伐中原,此为下策。
听着他的长篇大论,曾国藩用食指蘸着茶水,在桌上连续写了一串字。
王闿运起身一看,原来曾国藩写的都是同一个字—妄(就是胡说八道的意思)。
王闿运摇头苦笑,告辞离去。
这里附带说一句,后来曾国荃曾拜托王闿运为楚军写一部传记,王闿运大笔一挥,写下了一部《湘军志》。此书文笔雄健无伦,实在是一部不可多得之文学佳作,一经问世,立即风靡。由此,湘军之名遂取代楚军,长存于史册之中。
事实上,楚军将士虽然以湖南籍为多,但湖北籍的也不少,湘字单指湖南,楚字则兼含两湖,所以我个人认为楚军这个名字比湘军更为准确。
王闿运一生不得志,他死后,他的弟子杨度继承了他的帝王之学,并辅佐一位非常之人成就了一番短暂的帝王之业,这个非常之人的名字,叫袁世凯。


清朝廷接到天京攻克的消息后,下旨加封曾国藩为太子太保,一等毅勇侯、世袭罔替;加封曾国荃为太子少保、一等威毅伯;其余部分有功将领,依序加封为子爵、男爵、骑都尉或轻车都尉。
曾国荃和帐下诸将都很不满。
因为咸丰帝曾有遗言:
克复金陵者王。
君无戏言,曾国藩作为平灭太平天国的第一功臣,理应封王。照这样的话,那曾国荃和手下的弟兄们最起码也应该封个公侯之类的。谁承想曾国藩这么大的功劳竟然才封了个侯,那大部分的弟兄岂不是连个爵位都捞不着了?
这朝廷也太抠了!
弟兄们拼死拼活帮他们卖命,死了多少人,流了多少血,连个爵位都换不来!
就在曾国荃跟将领们发牢骚的时候,朝廷又有上谕下来了,点名批评曾国荃指挥失当,致使洪天贵福逃脱;同时还批评曾国藩奏报失实,胡说洪天贵福自焚而死;还说洪秀全占据江宁十余年,外间传说太平天国的圣库中金银如海,百货充盈,勒令查清报部,以备拨用。
靠,该死的朝廷,过河拆桥!仗刚打完,就开始追究责任!
别急,还有一道上谕,里面说,曾国藩儒臣从戎,历年最久,战功最多,自能慎终如始,永保勋名,所部诸将,自曾国荃以下,都应由该大臣随时警告,不要使他们骤胜而骄,这样才能长承恩眷。
我不知道您看了这道上谕以后什么感觉,反正我看了以后感觉脖子后面凉飕飕的。
好嘛,说过河拆桥都是轻的,他们可能要兔死狗烹啊!
曾国藩担心的事情果然发生了。
楼主 亚森伯爵  发布于 2016-04-11 13:26:06 +0800 CST  
其实这几道上谕完全是两宫太后的意思,奕訢是坚决不同意的,为此他还跟她们大吵了一架,但是死活也没拦住她们。


有件事我们前边一直没说,为什么呢?
就等这时候说呢。
其实啊,楚军的军纪这些年已经越来越坏。当初攻克安庆之后,楚军就曾经在安庆大肆劫掠屠杀,这次到了江宁,也是一样。那些洪秀全的所谓金银如海、百货充盈,相当一部分已经入了楚军将士们的腰包,吃进去的东西哪有再吐出来的道理?
您可能会问了,曾国藩难道就任由他们这么放纵,为什么不管管呢?
答案很简单,管不了。
怎么管?
杀了他们?
人家可都是为你,为朝廷卖命的。
而且朝廷待楚军将士一向不公,楚军打了这么多年仗,还是民兵的身份,不是正规军,饷银都是曾国藩自己筹来的,不是朝廷发的;几十万人的楚军之中,真正获封官爵的,只有曾国藩、曾国荃等寥寥几位屈指可数的大佬,大部分中下级军官都是老百姓,一辈子都没有加官晋爵的可能。
为什么呀?
因为朝廷不想眼睁睁看着天底下的官位都被楚系的人给占了去,他们怕楚军尾大不掉。他们这么做,就是要等着哪天仗打完了,好立马把楚军给就地裁撤掉,卸去这个包袱,所以他们不肯给楚军将士封赐官爵。
楚军将士自然也明白朝廷的阴险居心,好啊,既然不肯让弟兄们升官,那也别挡着弟兄们发财!
所以,楚军后来每破一城,必然是烧光,杀光,抢光。(当然了,其实官军和太平军一开始就这样,楚军这还是跟他们学的)
没办法,弟兄们干的是刀头舔血的买卖,没准哪天出去脑袋就让人砍了,就回不来了。
老婆孩子谁养活?
只能靠抢。
趁自己还没光荣,多抢一点是一点,给老婆孩子攒点私房钱。
曾国藩是他们的大帅,怎么可能不理解他们的苦衷。曾国藩知道朝廷对不起弟兄们,他又怎么忍心让弟兄们流血又流泪啊?行了行了,抢吧,我不管了,我再也不管了。
就这么的,楚军的军纪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这是一个无奈的现实。因为战争只能被战争制止,而在多数情况下,战争中的双方可能都不是正义的一方,而胜利也只不过属于相对来说不那么邪恶,甚至暂时看起来不那么邪恶的一方。因此毫无抵抗能力的老百姓注定要在战争中受尽苦难,所以古人说,兴,也是百姓苦;亡,也是百姓苦。
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的老百姓对战争一直不感冒的原因了。因为打来打去,也只不过是一个强盗打败了另一个强盗,如此而已。而且,老百姓有一点很清楚,那就是,不管谁坐了天下,我每天早晨起来还是要种地,晚上回来还是要睡觉。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
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
一茅斋,野花开。
管甚谁家兴废谁成败,
陋巷箪瓢亦乐哉。
贫,气不改;达,志不改。


这洪秀全的金银如海,百货充盈,曾大帅是不管了,但是朝廷要追查,怎么办?
弟兄们人人有份,等回头朝廷查出来,恐怕是难免一刀啊!
干脆……
这天晚上,曾国藩正要睡觉,呼啦一大帮子三十多号将领齐聚到大厅,声称要见大帅。
中军来报,曾国藩问他,九帅有没有来。
中军回答,未见九帅。
曾国藩马上明白了。
曾国荃为什么没有来?
为了避嫌。
什么事情两兄弟还用得着避嫌啊?
黄袍加身。
曾国藩下令召九帅来,曾国荃到后,他才整装步入大厅。
众将肃立,曾国藩神情严肃,也不问众将来意,让他们先坐下。
因为他知道,只要自己一问,他们把那个字说出来了,那就什么都晚了。
众将见主帅如此,一时倒也不敢出声。
曾国藩命取纸笔来,当场挥毫,写下一副对联:
倚天照海花无数
流水高山心自知
(这是一副集句联,上联语出苏轼诗“坐令空山出锦绣,倚天照海花无数”,下联语出王安石诗“故人舍我闭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但是这两句诗结合到一起,却呈现出了与原诗截然不同的效果)
曾国荃第一个凑到书案前,看到这几个大字,先是很激动,继而有点凛然,最后则显得很惶然。众将围在他身后观联,有点头的,有摇头的,有叹气的,有热泪盈眶的,神情各异。
最后,曾国荃黯然说,大家不必再言,此事从今往后不可再提,如有意外,我曾九一人承担。
这是一次改写中国历史的事件,差一点大清王朝就要提前下课了,多亏曾国藩意志坚定,才把这件事给压了下去。


但是事实上,曾国藩本人现在的处境也很危险。
自古以来,为臣者有三种情况最危险:
一者,功高盖主;
二者,权大压主;
三者,主幼臣壮。
现在曾国藩这三条是占全了。当时就有人说,“三千里长江上下,无一船不挂曾字旗”。这是大清朝开国二百年来从未有过的事情。
楼主 亚森伯爵  发布于 2016-04-11 13:27:41 +0800 CST  
古语有云: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更何况主少国疑,清朝廷对曾国藩不可能不心存忌惮。
曾国藩现在手上握有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的军政大权,统帅着三十余万大军(要知道,楚军三十万,足可以吊打太平军三百万都不止啊),虎踞长江,大有问鼎中原之势,喑呜一声,山岳崩颓,叱咤一声,风云变色;四省厘金,源源不绝,络绎输送于道路;天下有数的英雄豪杰,有一个算一个,全在他的麾下,其风头之劲,已经远远盖过了康熙朝的吴三桂和雍正朝的年羹尧。一旦起兵造反,基本上就是横扫千军如卷席的场面,那个能量比洪秀全是大多了。
但是曾国藩没有反。
为什么?
很多人认为,曾国藩其实并不具备这个实力。
首先,曾国藩是总揽数省军政大权没错,但是他一旦造反的话,他手下的督抚未必肯听他的,比如李鸿章、左宗棠、骆秉章等等。
其次,楚军暮气渐深,战斗力大不如前,比如楚军军纪败坏就是一个例子。
我认为,这些理由都没有说服力。
首先,曾国藩统帅着三十余万大军。直属的,曾国荃陆师五万人,鲍超陆师两万人,彭玉麟水师五万人,这就十二万人,这部分是铁杆,是可以完全放心的。其他诸如李鸿章、左宗棠、骆秉章这些人,他们就真的肯赤胆忠心保皇朝吗,恐怕未必。而且他们都是楚系,跟曾国藩都是一家人,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凭什么自己人打自己人。更何况他们手下有不少将领还是曾国藩一手提拔起来的,这些人就真的敢跟老首长动手吗,恐怕也未必。
再说了,别人不知道,但是李鸿章绝对不是那种赤胆忠心保皇朝的人。还记得当年庚申之变的时候他力劝曾国藩不要进京救驾的事吗,以李鸿章的智商,一旦曾老师反了,他是绝不会第一个冲上去对抗的,因为他很清楚,淮军是他的命根子,不管他今后跟谁混饭吃,他都一定要保存好淮军的实力,所以他是绝不会傻乎乎地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上去的。甚至以李鸿章的智商,他一定会坐看曾老师和清朝廷使劲掐,然后隔三差五跑出来帮他们拉拉架,打个酱油什么的,等最后形势明朗了,再决定跟谁。而以曾国藩和清朝廷的力量对比,如果不算李鸿章本人,那曾国藩的赢面根本就是百分之二百,就是算上李鸿章,清朝廷的赢面也顶多百分之五十,而李鸿章是绝对不会拼着打光淮军的危险去帮助清朝廷的。
至于北方嘛,清朝廷的铁杆,真正赤胆忠心保皇朝的,不过只有区区的一个僧格林沁。僧格林沁者,匹夫也,勇而无谋,何足惧哉?
所以,从兵力上来说,曾国藩的赢面是很大的。
其次,楚军暮气渐深,这个我就更不能认同。楚军的军纪是不好,但这并不能代表楚军的战斗力不强。远的不说,就说这些年在天京打的这些仗,有哪场不是硬仗,不是恶仗,还不是照样打赢了。用曾国藩本人的话来说,楚军的战绩是“围攻两载,前后死于疾疫万余人,死于战阵者八九千人,毙贼十余万,使秦淮、长江尸首如麻”。明白吗,死于疾疫的比死于战阵的竟然还多好几千人,而歼灭太平军的数量更是超过自身伤亡的十倍,战斗力杠杠的。这样一支军队,清朝廷是无力与之相抗的。
所以,从战斗力上来说,曾国藩的赢面依然很大。
而且,即使退一步讲,曾国藩从兵力上和战斗力上都没有这么大的赢面,我也依然认为曾国藩有这个造反的实力。
首先,他可以一开始就听从王闿运的建议,养寇自重,三足鼎立,最后坐收渔人之利。
其次,即使他错过了三足鼎立的机会,他也不必懊悔。因为他不必急着造反,他大可以先稳坐两江总督的宝座,暗中截留东南税赋,然后从上海雇轮船,运重兵走海路直捣北京。北京纵然是铜关铁锁,金城汤池,焉能当此雷霆一击?
如果你觉得走海路太过冒险,那也不必担心,还有一个更稳妥的办法。他完全可以先打着剿灭太平军残部的旗号率军北上,一旦大军开到北方,就趁着僧格林沁不备随便给他一下子,先把僧格林沁干掉。僧格林沁是清朝廷唯一的嫡系,他一死,清朝廷就没什么想头了。而僧格林沁不过一个老粗,他就是千算万算,也绝难算到此节,更何况还有捻军牵制着他,他就是算到此节,也未必能躲得开。歼灭僧格林沁所部之后,则马不停蹄,挥师直取北京,实行兵谏,昭告天下,垂帘听政违背祖制,请两宫太后归政。
那时,清朝廷的嫡系已经挂掉了,北京不过一座空城,然后,一部常演常新的传统历史剧目就可以再度粉墨登场了—
对,就是周公辅成王。
接着,只须不断推行重汉抑满之策,甩石头,掺沙子,挖墙脚,逐步地削弱爱新觉罗的根基,剪除爱新觉罗的枝叶,同时大力扩充楚军,改革内政。
李鸿章和左宗棠要是听话呢,就留着他们,要是不听话,就做掉他们。反正曾国藩现在挟天子,令诸侯,怎么对付他们都可以。我想,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李鸿章去对付左宗棠,先把左宗棠弄死,把李鸿章也折腾个半死不活,然后再回过头来对付李鸿章。李鸿章要是听话呢,就削了他的兵权,召进朝里来当个文职,要是不听话,那就,别怪做老师的,不念师生情分了……
什么,李鸿章跟左宗棠联手造反怎么办?
就左宗棠那狗熊脾气,李鸿章跟他联手,别逗了。
数年之后,天下已定,周公辅成王的续集就可以上演了—
对,就是尧舜禅让。
伟大的周公—曾国藩同志经过数年的吐哺之后,终于天下归心,群臣轮番上表劝进,曾国藩同志因为屡次推让不被允许,不得已登基为帝。于是乎,历时二百余年的大清王朝就此下课,一位东方的拿破仑冉冉升起……
用这三种方法夺取天下简直易如反掌,而且风险相当小。
以曾国藩的谋略,他不可能想不到这些。
像有些人想的那样,扯张大旗,拉开架势,明目张胆地往北京打,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反了,这是最蠢的打法。曾国藩的智商就是再不济,也不至于笨到这个程度,更何况曾国藩在江湖上混了这么多年了,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一旦铁了心要造反,什么办法想不出来,还用得着这种蠢招?
至于外国人的态度,则根本不用担心。外国人无非是想做生意,曾国藩完全可以先许给外国人一系列通商条件,比如削减关税,允许外资设厂,主动开放通商口岸之类的。外国人不可能不动心,没准还会屁颠屁颠地跑来给曾国藩打前锋。
讲了这么多,就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曾国藩如果想做皇帝,他随时可以做。
那他为什么没有做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不想。


世上的很多事情其实就是这么简单,不在于你能不能,而在于你想不想。
通常来说,人活着不是为名,就是为利。
曾国藩以一介书生之身,独力平定了纵横十六省,历时十三年的太平天国,名满天下,纵观中国五千年历史,唯有汉之诸葛亮,明之王守仁可与并驾齐驱。
名这方面,曾国藩可说是已经达到顶点了。
那利呢?
曾国藩不好这个。
楼主 亚森伯爵  发布于 2016-04-11 13:29:07 +0800 CST  

楼主:亚森伯爵

字数:196843

发表时间:2016-03-18 20:3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13 22:54:06 +0800 CST

评论数:19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