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迷雾,漫谈三国人物

回复第2288楼,@西风笋干

楼主是皇叔的高级黑啊,演义里皇叔好歹还参与群殴过吕布,就算是补刀流,胆子也大的。
--------------------------

不算黑,刘备也是英雄,他是被老罗黑了,呵呵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6-19 23:35:20 +0800 CST  
回复第2289楼,@如果时光她寂寞

回复第181楼,@qhayjf

关于儒学的讨论,肯定是一地口水,这里就不深入讨论了。个人认为儒学思想纷繁复杂,但其中有一个核心就是礼法,讲究君礼臣忠父慈子孝弟悌乃理想社会之秩序。尊卑贵贱亲疏长幼乃爱人社会之规则。说白了就是说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人要对这种等级社会关系逆来顺受,这样就能形成和谐社会。
中国跟欧洲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国一直处于大一统的专制社会,所以也很难产生自由、平等、博爱这样的思想。如果单从Feudal的字面翻译,或者从“封建”封土建国的释义来看,其实封建社会到汉武帝时就基本结束了,后来基本上就进入了专制社会,对于专制社会统治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维持自己的统治,至于强国、富民之类的是排在第二位的。说到这里,现在不难理解专制社会为什么要“独尊儒术”了。从汉武帝以后一直到清朝取消科举,儒家的四书五经就成为了中国学术界垄断性的教材,所有读书人需要学习的只能是这些东西...
--------------------------

谢谢支持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6-19 23:36:03 +0800 CST  
回复第2295楼,@一只七秒记忆的鱼

楼主,翻译就没必要了吧!这大家都懂!楼主烂尾了……
--------------------------

不至于烂尾吧,该交待的还是得交待一下的。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6-19 23:37:07 +0800 CST  
回复第2305楼,@suiyuan1573998

@mz4413361 2299楼 2014-06-19 22:48
回复第2293楼,@qhayjf
@mz4413361 2286楼 2014-06-18 23:04:02
今晚这个时候还有更嘛
正看的起劲
-----------------------------
唉,一天一天来吧
--------------------------
跟了一个多月了,每晚睡觉前,必刷一遍。
-----------------------------
小弟略同,嘿嘿!


--------------------------

感谢支持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6-20 08:38:16 +0800 CST  
@刀儿1999 2306楼 2014-06-20 01:50:11
总是跟上了,楼主写的太好了。
-----------------------------
谢谢支持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6-20 21:55:33 +0800 CST  
《三国演义》是想将刘备写成儒家理想中的仁义君主,可惜经过作者的“拔高”,结果事与愿违。鲁迅先生曾说《三国演义》“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可谓一语中的。因为这样的刘备非常不真实,最后的结果就是刘备在民间的形象一直不怎么样。与诸葛亮、曹操、关羽、赵云、张飞等三国英雄相比,刘备给人的印象是不文不武、无智无勇、装腔作势、虚伪窝囊,到了危机关头就知道哭天抹泪。有几条关于刘备的歇后语,也很能说明刘备在民间的形象: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然而我们看看后人以及刘备同时期的对手们是怎样评价他的。
陈寿:“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陈登:“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袁绍:“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
程昱:“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
曹操:“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将生忧寡人。”“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
刘晔:“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
孙胜、贾诩:“刘备雄才。”
郭嘉:“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嘉观之,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古人有言:‘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宜早为之所。”诸葛亮:“刘公雄才盖世,据有荆土,莫不归德,天人去就。”“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伏惟大行皇帝迈仁树德,覆焘无疆,昊天不吊,寝疾弥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号啕,若丧考妣。乃顾遗诏,事惟大宗,动容损益;百寮发哀,满三日除服,到葬期复如礼;其郡国太守、相、都尉、县令长,三日便除服。臣亮亲受敕戒,震畏神灵,不敢有违。臣请宣下奉行。” 傅干:“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
孙权:“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周瑜:“刘备以枭雄之姿。”
张松:“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雠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鲁破,则益州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
钟会:“益州先主以命世英才,兴兵朔野,困踬冀、徐之郊,制命绍、布之手,太祖拯而济之,与隆大好。”
王勃:“以先主之宽仁得众,张飞、关羽万人之敌,诸葛孔明管、乐之俦,左提右挈,以取天下,庶几有济矣。然而丧师失律,败不旋踵。奔波谦、瓒之间,羁旅袁、曹之手,岂拙于用武,将遇非常敌乎?”
不管是他的对手还是朋友,对他基本都是非常高的评价,所以刘备绝非如此简单之人,接下来我们就从正史中刘备的人生轨迹来探索一下刘备所谓以德服人的奥秘。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6-20 21:59:11 +0800 CST  
首先要提一下,关于刘备的史料也不多,所以许多地方只能靠一些推断来解释了,望大家见谅。
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在《三国演义》里常将刘备称作“刘皇叔”,而且刘备也总爱炫耀自己是皇族,动不动就来上一句“我本汉室宗亲”,未免令读者反感,这大概也是刘备不讨人喜欢的原因之一。而在中国古代,“皇室宗亲”乃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是做大事取得合法身份的重要依据。陈胜虽然说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豪言壮语,但造反后还是以自己无“种”而底气不足,所以要假托扶苏、项燕之名造反。刘备以一介平民之身,借口自己是皇室宗亲、汉帝之后,似乎会有些号召力,后人对此无可厚非。
可能有人说,《三国演义》里只要一提“刘皇叔”,人们都肃然起敬。刘备无论投奔谁,谁都把他待若上宾,这不正说明“刘皇叔”这一旗号还是有相当的影响力吗?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6-20 23:10:55 +0800 CST  
@言辞无稽 2312楼 2014-06-20 17:53:00
记号先,有空了细看
-----------------------------
欢迎常来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6-21 09:17:38 +0800 CST  
其实在东汉末年,汉献帝形同虚设。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前,汉献帝与身边的大臣们回到洛阳,那个狼狈状,真如丧家狗一般。当时,各个军阀拥兵自重,没人搭理汉献帝。汉献帝与大臣们没地方住,只得“披荆棘,依墙壁间”,有些大臣竟饿死了,有的甚至为乱兵所杀。连皇帝都没有多少影响力和号召力了,何谈什么皇室宗亲!
而且,中山靖王刘胜,光儿子就一百多,传到刘备这一辈,都不知开花散叶到多少了,根本就没有多少影响力了。且不说像刘备这样早已沦为老百姓的“皇室宗亲”,就算与当朝皇帝血缘很近的宗室,也有很多。如冀州牧刘虞,就是皇室宗亲。被推为讨伐董卓联军“盟主”的袁绍曾准备立刘虞为天子,谁知刘虞就是不同意。非不愿也,是不敢也。为什么刘虞不敢?大概刘虞知道,没有军事实力,仅凭所谓“宗室”身份,是没有多少号召力的。
有些人既是皇室宗亲,也有自己的地盘,有自己的军队,如刘表,如刘璋,他们与汉室的血缘关系比刘备近得多,而且都有了创业的基础,但我们没见刘表与刘璋有多少号召力,他们不是也没成气候吗?刘备最终却成了气候。这说明,他的所谓“宗室”身份并非其叱咤风云主要原因。
其实翻开《三国志》是找不到有刘皇叔这个说法的,刘备也从来没有在人前显摆自己是汉室宗亲。三国演义》的作者为了强调刘备续统的合法性,特意突出强调刘备的身世。本来是作者的“好意”,结果使刘备变得讨人嫌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6-21 20:24:00 +0800 CST  
当然到底刘备是不是汉室宗亲其实也说不清了,现在已经很难去考证了,不过实际上刘备的身份已经获得社会的广泛承认,大家都说真的那就是真的,到底事实是怎么样的反而不重要了。
刘备的祖父刘雄被举为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刘备的父亲刘弘早亡,少年刘备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业,生活非常艰苦。刘备一直被称作卖草鞋的,也是来源于他的这一段经历。也因为这样,刘备的成功之路一直是白手起家的励志典范。
曹操虽然是阉三代,但家世也算显赫,老爸也曾经位列三公,(虽然是拿钱买来的太尉)曹操也算得不折不扣的高干子弟,既有人脉,又有财力,他可以散家财招募军队讨伐董卓;孙权则靠其父、兄之力打下了江东基业,只是坐享其成罢了;跟他们相比,刘备确实是起点非常低的。
当然许多东西容易矫枉过正,前面说“刘皇叔”没什么了不起,但也不能说刘备的身份就等同于贫民,现在许多关于刘备的历史故事容易把刘备的身份说的很低,例如从一个摆地摊的到皇帝的故事,也许刘备真的摆过地摊,但他的身份在那个等级社会中实际不算低。中国历史上真正从赤贫到皇帝的有,像朱元璋和朱温那样社会最底层的,到达王者之路的只能靠造反,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在汉末豪强士族空前强大的背景下,想靠造反上位的可能性很小。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6-21 21:02:31 +0800 CST  
人的成功,跟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但是仅仅有这个还不行,更重要的是机遇,能够遇到一些可以帮助到自己的贵人。有句老话:龙上天,就棵弯弯树,刘备靠的树是哪一棵呢?
前不久网上流行一个段子,叫做:“在中国,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你所不知道的另一面!”文章大意是:“不要痴迷于从阅读成功人士的传记中寻找经验,这些书大部分经过了精致的包装,很多重要的事实不会告诉你的。例如:
1、盖茨的书不会告诉你他母亲是IBM董事,是她给儿子促成了第一单大生意。
2、巴菲特的书只会告诉你他8岁就知道去参观纽交所,但不会告诉你他国会议员的父亲带他去的,是高盛的董事接待的。
3、王石的那些自传更不会告诉你,他的前老丈人是当年的广东省委副书记。
4、华为的任正非不会告诉你其岳父曾任四川省副省长。
5、马化腾不会告诉你他的父亲是盐田港上市公司董事,腾讯的第一笔投资来自李泽楷,李泽楷与盐田港母公司啥关系无需多说。
6、任志强不会告诉你他父亲是曾经的商业部副部长。
7、潘石屹不会告诉你他的发迹是和女富豪张欣结婚后开始的。
好了,说了半天,其实我想说的就是刘备的成功也有许多背后的事实也同样被隐去了,如果他真的只是一个靠卖卖草鞋为生的平民的话,他充其量也就是张角、张宝那样的脚色。刘备自己家虽然家庭状况不好,但他后面还是有刘姓大族的支撑,刘备虽然确实是陪母亲去买过席子、草鞋,但我认为这绝不是常态。为什么我这样说呢?因为刘备家要是十分困苦的话,他十五岁的时候是不可能去上学的,十五岁正是少年初长成,可以在家里顶起一片天的,刚好可以成为家中制鞋卖鞋的主力。但刘备不但没有承当家务,反而逍遥地出门求学去了,而且还拜全国闻名的大儒卢植门下。刘备后面要没有刘姓大族的支撑,这是绝对不可能办到的。卢植的地位就相当于现在的病休的省长加中科院院士,而且这个院士是实实在在,全国公认的,不像现在许多是靠官位搞到了院士头衔。就这样的人要收学生,那还不挤破头,这还真不是钱就能搞定的,在权贵等级森严的东汉来说,一个卖草鞋的想读书都难,更别说拜倒全国知名的名师门下。所以,虽然刘备这一系虽然是败落的皇族,但实际能量还是挺大的,绝对不是平民老百姓能够相比的,刘备的起点绝对不是想象中那么低。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6-22 20:16:57 +0800 CST  
史书中继续介绍。刘备家屋舍东南角篱上有一桑树高有五丈,从远处看上去就好像车盖一样,来往的人都觉得这棵树长得不像凡间之物,认为此家必出贵人。刘备小时候与同宗小孩在树下玩乐,指着桑树说:“我将来一定会乘坐这样的羽葆盖车。”刘备叔父刘子敬说:“你不要乱说话,让我们一家遭灭门之罪。”和所有的帝王传记一样,里面总是要参杂一些类似于神迹的东西,刘备这个已经很收敛了,仅仅是表现了刘备少时就有当皇帝的大志向,但真实性也令人存疑。羽葆盖车是天子专用之车,刘备住在穷乡僻壤,别说见过天子出行,就是听也不可能听说过,小刘备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估计也是附会之说,当不得真的。
十五岁时,刘备师从卢植,开始了他的学生生涯。卢植师从汉末大儒马融,为大儒郑玄的同门师兄。曾先后担任九江、庐江太守,平定蛮族叛乱。后与马日磾、蔡邕等一起在东观校勘儒学经典书籍,并参与续写《汉记》,是闻名海内的国士。刘备上这个学,比现在上清华北大都管用,一下子身份就不一样了,一跃成为士人中的一份子。
刘备并不爱学习,他也没有那个天赋,史书中描述的是:“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其实对于有些人来说,这种学习阶段来说学到多少知识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进入了一个阶层,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并能够为将来建立一个关系网。这与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活很类似,理工科的大学还好,还能学到少许的技术知识;文科的那些万金油专业真的就是这样的,真要学也学不到太多东西,在工作中更重要的的是在学校中养成的习惯,培养出来的情商、见识和眼界,以及建立起的关系网。所以大学报志愿的时候,报的要是理工类的的话,所学专业的专业排名更重要;学文科的话,一定是学校排名更重要。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6-22 22:04:04 +0800 CST  
刘备的学生生涯还有一大收获,那就是结识了他生命中的一个贵人——公孙瓒。公孙瓒比刘备年纪大些,也就成了刘备的大哥,这应该也是刘备一生中唯一当小弟,后来基本都是刘备自己当大哥,。不过对于刘备与公孙瓒的交情史书里并没有详细记载,但确实在刘备的创业初期,公孙瓒是给过他不少帮助的。
《先主传》中提到刘备去卢植处学习的时候,卢植已经被称为过去的九江太守,因此刘备师从卢植的时间大概在卢植奉命镇压九江蛮叛乱然后因为生病回到故乡之后,至熹平六年卢植任庐江太守之前,也就这么一到两年的时间。 之后刘备与公孙瓒这对求学时的好哥们,就各回乡里,开始他们新的人生,各自闯荡自己的事业。
刘备大约17岁回到家里,到23岁起兵打黄巾,整整六年的时间,刘备在干什么呢?《三国志》中记载刘备“少语言,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这段话先描述了刘备的奇特外貌,就像一个大耳朵的长臂猿,十分引人注目。然后又介绍了他的主要事迹。其实这里已经说得很明显,刘备回去就再也没有干他那个卖草鞋的老本行,而是当了一名混混,准确点那就是当地的混混之王。其实像刘备这样的混混并不少见,不要说是古代,就是在现代,每一个地区、每个县乡,都有这种颇为有名的混混头子,他们往往类似于小型黑社会,能量还是相当大的。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6-24 19:56:58 +0800 CST  
当然一般这些人的名声很差,都是被归为流氓一类,但只要有机会,他们往往能够脱颖而出,成为能够呼风唤雨的人物。这些人必定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超强的领导能力。老刘家的几个前辈例如刘邦、刘縯都是这样的人,广交豪杰、呼啸乡里。其实所谓的豪杰一般都是不在家里好好干活,在外游手好闲的人。刘邦好歹还是个亭长。刘縯家里还算有点小钱,那刘备凭什么能聚集豪杰呢?仅仅是因为他长得比较像长臂猿吗?刘备尽管出身贫寒,缺少曹操创业前那种显赫的履历,但却具有一种天生的领袖气质,能够把很多优秀的年轻人聚拢在身边,显示出非凡的管理才能。
领导力是一个无法量化的能力,也一直被大家忽视,但他又是确确实实存在的,而且这种能力更多来源人的天赋和情商,通过后天培养的难度比较大。领导力是怎样做人的艺术,而不是怎样做事的艺术。如果人们对以上的特质不是停留在感觉的层面、印象的层面,而是把它们抽象出来,就会构成一个领导力模型。这个领导力模型具体包括以下六种能力:学习力,构成的是领导人超速的成长能力;决策力,是领导人高瞻远瞩的能力的表现;组织力,即领导人选贤任能的能力的表现;教导力,是领导人带队育人的能力;执行力,表现为领导人的超常的绩效;感召力,更多地表现为领导人的人心所向的能力。
好了,说了点教科书般的话,我们说点实在的。我觉得领导能力的核心还是两个字,那还是“利益”。真正最令人信服的领导力就是你能够带着你的下属做成事,获得成功、最终大家都获得利益。只有有了利益的驱动,团队才有可能获得凝聚力,其他的说天花乱坠其实都是白说。其二是领导需要强大的沟通协调能力,我这里说的不是嘴巴子有多厉害,而是有效沟通能力,刘备话不多,但是应该是都能说到点子上。还有就是强大的执行力,现实生活中组织人员做成一件事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能够想到事情的方方面面,并都能让每一项都能得到很好地解决。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6-24 19:59:33 +0800 CST  
回复第2318楼,@linbi4706

再支持楼主,写得很好

--------------------------

谢谢支持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6-25 07:49:49 +0800 CST  
回复第2318楼,@linbi4706

再支持楼主,写得很好

--------------------------

谢谢支持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6-25 19:34:47 +0800 CST  
回复第2320楼,@怪丫出逃

睡前看LZ的帖子会睡不着的!会想好多!

--------------------------

能够对你有所启发我也很高兴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6-25 19:35:31 +0800 CST  
好了,说了点教科书般的话,我们说点实在的。我觉得领导能力的核心还是两个字,那还是“利益”。真正最令人信服的领导力就是你能够带着你的下属做成事,获得成功、最终大家都获得利益。只有有了利益的驱动,团队才有可能获得凝聚力,其他的说天花乱坠其实都是白说。其二是领导需要强大的沟通协调能力,我这里说的不是嘴巴子有多厉害,而是有效沟通能力,刘备话不多,但是应该是都能说到点子上。还有就是强大的执行力,现实生活中组织人员做成一件事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能够想到事情的方方面面,并都能让每一项都能得到很好地解决。
刘备最著名的特点就是宽厚待人,礼贤下士。杜月笙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有本事有脾气,末等没本事有脾气。”无疑刘备就具备头等人的资质,但其实杜月笙还少说了一种人,那就是没本事、没脾气的,这种人其实是占大多数的,关键还是得有本事,这是一切的基础,否则没有人会把你当回事的。当然是要是能做到有本事而没脾气,那确实就能产生强大的人格魅力。
那刘备的本事从哪里显现,他到底靠什么生活呢?这个史书里没讲,据我猜测,刘备与大多数的黑社会干的是一样的,那就是欺行霸市,收点保护费。当然“欺行霸市”这个词其实用在这里不算太准确,在政府管理不力的情况下,确实需要令一股力量来协调这个社会经济,黑社会也不一定是“坏”的代名词,它有时对社会经济的有效运行也会起着有利的作用。刘备“黑老大”的地位首先跟自己的个人奋斗是分不开的,不过刘备也不可能有例外,他也是上面有人的。这人就是他的大哥公孙瓒。这几年公孙瓒就在刘备的家乡涿县当县令,公孙瓒不仅人长的帅,而且非常勇猛。有一次公孙瓒跟随数十名骑兵外出巡逻关塞,看到数百名鲜卑骑兵,公孙瓒就退到空亭对随行队伍说:“如不主动进攻必将被杀。”于是 手执长矛策马带队冲入鲜卑队伍,杀伤数十人,虽幸于死,自己也损失过半。鲜卑人以此为戒,再不敢轻易越进关塞。公孙瓒也因为这张战斗,威震一方,升迁为涿县县令。
有公孙瓒这样的猛将兄罩着,刘备在涿县确实可以为所欲为,但他没有这样做,相反,他还非常低调,他在用心地平衡着各方的关系,并苦心经营着他的小团队,在投奔他的人当中,他慧眼识珠般地发现了两块璞玉,这也就是家喻户晓的关羽、张飞。现在我们再来看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就不会突兀了,关羽是江湖的亡命徒,张飞是涿县的商户,他们应该都是慕名才结识了刘备,结果刘备这个黑老大一点架子都没有,把他们当做亲兄弟一样看待。《三国演义》中的桃园结义可能是没有发生过,不过史书上记载的是“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也能说明他们的关系了。刘备的哲学就是进入我的团队就是我的兄弟,我就会全心全意地对他好。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大部分的人一旦稍有点地位以后对下面的人都是都是呼来喝去当下人使唤的,那里会想刘备这样真心付出。这也无怪乎关、张会对刘备一生都是那样的死心塌地。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6-25 23:20:50 +0800 CST  
回复第2341楼,@我说的你别信

每晚必看,不看无法安睡啊

--------------------------

谢谢支持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6-26 12:51:18 +0800 CST  
在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边界地带涿郡从事马匹贸易的大商人张世平、苏双给刘备提供了大笔资金,使刘备能够招募徒众,壮大组织。这种在事业尚未起步、只看重“团队”便给予支持的模式,不正相当于今日的“天使投资”吗?显然,张世平、苏双对刘备的投资正是以押宝团队为主的天使投资,这类投资由于没有别的收益预期依据,只能以团队能力为标准。而对团队带头人的第一要求就是:能团结团队成员,消灭内耗,这一点刘备无疑是可以做到的。当然这也不完全是投资,也是相当于政治献金,为自己的生意的顺利发展找一个保障。
刘备是有大志向的人,虽然那个羽葆盖车的故事并不一定真实,但从刘备后来的轨迹来看,刘备从来就不愿意居于人下,他自己绝对是从小树立了一个天子梦的。黄巾起义爆发,朝廷无力抵抗,于是只有允许士族豪强组织私兵剿匪。这对于刘备这样的人无疑是天赐良机,这时候他的保护伞公孙瓒也高升了,在这里也没啥好发展的了,23岁的刘备带着自己武装加入到了校尉邹靖的队伍。
我们前面光讲了刘备待人好的一面,但仅仅靠这个,是不可能立足于乱世的。作为一代枭雄,做人必须是恩威并济的,历史上这样的人都无一例外。简单地说就是对于愿意为自己效力的人,那没的说,一起吃香喝辣,称兄道弟都没问题。但要是敢挡的道,自己也绝不手软。刘备的队伍未经训练就能马上上阵杀人,并立下战功,应该平常也没少干这方面的事。记得以前看电影《鬼子来了》分析人性就比较真实,一般的老百姓,贸贸然去杀一个人,是很难下得去手的。
当然如果上面是我的猜测的话,下面这件事可是明明白白记载在史书上的,这件事也充分显示出了刘备的霸气。黄巾军被剿灭以后,刘备也因为战功成为了安喜县的县尉,其实也就相当于县公安局长这样一个职位。当就是这样一个小官,当得也不踏实,这也难怪,朝廷对他们这些趁乱谋官的这些人肯定是不放心的,朝廷开始慢慢在清理这些人。刘备应该也在清理的队伍之中。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6-26 21:57:47 +0800 CST  

楼主:qhayjf

字数:846116

发表时间:2013-11-27 06:5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7-10 23:04:39 +0800 CST

评论数:623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